心理健康与压力应对课件_第1页
心理健康与压力应对课件_第2页
心理健康与压力应对课件_第3页
心理健康与压力应对课件_第4页
心理健康与压力应对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理健康与压力应对心理健康教育

助你成长助你发展一、心理健康概述世界卫生组织(WHO)在《世界卫生组织宪章》中将健康定义为“身体、精神及社会生活中的完美状态”。可见,健康应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三方面。1.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定义1.有充沛精力,能从容不迫地担负日常繁重的工作;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巨细不挑剔;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5.能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6.体重适中,体形匀称,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7.眼睛明亮反应敏捷,眼和眼睑不发炎;8.牙齿清洁,无龋齿,不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10.肌肉丰满,皮肢有弹性。WHO制订的健康标准有10项2.心理健康的定义心理健康就是持续的良好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3.心理健康评估的主要依据与标准第一,统计学依据。人的心理特征或状态,包括心理健康状态多是正态分布。可偏离正常人群的程度评估其健康状态;第二,社会适应。健康者应能有效地发挥其心理机能,通过适当的行为去适应或调控环境;第三,主观感受。通常用于心理健康诊断的主观感受包括被评价者的满意感、幸福感、自觉痛苦-快乐程度等。心理健康的标准

对现实的有效知觉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自我调控能力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生活热情与工作高效率4.学生心理健康状况(1)检出比率与主要成因或表现

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20多年间,各地区的心理健康研究者采用不同的方法、依据不同的评估标准,对我国各地区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学生的检出率在10~30%不等。问题成因或表现主要为:考试焦虑、紧张症状、师生关系、父母期望、厌学倾向、异性爱慕、性知识、父母关系、早恋等。(2)区分精神病与神经症

精神病(psychosis),精神功能明显异常,以致不能应付日常生活,且社会功能受损而不能与现实保持恰当联系。表现有:精神分裂症、妄想症、躁狂抑郁症等。关于精神病,需作说明的是,其可能受遗传因素影响较大。家族中有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症患者,后代患病概率要高一些,如父母一方为精神病,则子代患病率约在1/4;父母双方均为精神病,则子代患病概率达到约为1/2。但是有些时候,病因在于后天特殊事件所致,所以对于有些病理要具体分析,查寻家族病史和病例患病诱因。

神经症(neurosis),也称神经官能症,是一组轻度精神障碍,主要表现有:癔症(歇斯底里)、抑郁症、恐怖症、强迫症、焦虑症、疑病症、神经衰弱等。这些症状及其发病原因都不尽相同,但有以下共性方面:第一,发病与心理或社会因素有关,如精神刺激或压力;第二,发病有一定的素质和人格基础;第三,身体检查无相应的器质性障碍的证据;第四,社会功能相对完好;第五,自知力良好,有痛苦感,就诊意象强烈。(4)学生中常见神经症类型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恐怖症人格障碍与人格缺陷性偏差进食障碍睡眠障碍神经衰弱焦虑症

焦虑症是以与客观威胁不相适合的焦虑反应为特征的神经症。表现:(1)心理方面:紧张不安、忧心忡忡、集中注意困难,极端敏感;(2)躯体方面:心跳加快、过度出汗、肌肉持续性紧张、尿频、睡眠障碍等。成因:由紧张、不安、焦急、忧虑、恐惧交织而成的情绪状态。矫正方法:肌肉放松、系统脱敏法、自助性认知矫正程序、指导学生在考试中使用正向的自我对话,“如我能应付这个考试”。抑郁症抑郁症是以持久性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表现情绪低落、颓伤、淡漠、失去满足感和生活乐趣;消极的认识倾向,低自尊、无能感,消极看待事物,责难自己,对未来不抱多大希望;动机缺失、被动、缺少热情;躯体上疲劳、失眠、食欲不振。成因:主要是心理原因造成。矫正方法:首先要注意给当事人以情感支持和鼓励;以坚定而温和的态度激励其做力所能及的事,积极行动,从活动中体验成功与人际交往乐趣;认知行为疗法;抗抑郁药。

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症,强迫观念指当事人身不由己地思考他不想考虑的事情;强迫行为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如果不这样想、不这样做,就会感到极端焦虑。矫正方法:森田疗法:忍受痛苦、顺其自然;暴露与阻止反应,如让有强迫性洗涤行为的人接触他们害怕的“脏”东西,同时阻止想要洗涤的冲动,不许洗涤。强迫症恐惧症是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非理性惧怕。表现为:单纯恐怖症(对一件东西、动作或情境的恐惧);广场恐怖症(害怕大片的水域、空荡荡的街道);社交恐怖症(害怕讲演、在公共场合进餐)。

矫正方法:系统脱敏法;改善班级人际关系,营造宽松、自由学校氛围,适当减轻学习压力。恐惧症性偏差:是指少年性发育过程中出现的适应不良,如迷恋黄色书刊、早恋。进食障碍:包括神经性厌食、贪食、异食癖等。矫正方法如行为疗法、认知疗法。睡眠障碍:包括失眠、过度睡眠、夜游症、夜惊、梦魇等。二、介绍两种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一)森田疗法

森田疗法是20世纪20年代日本森田正马创立的,该疗法有浓厚的东方色彩。森田正马是精神科专家,早年体弱多病,患多种神经症,多方求治,收效甚微,大学一年级时被诊断为神经衰弱。靠药物维持在校的学习生活,后因家中疏忽,忘记寄钱,又临近考试。忧苦郁闷之下,想到死,于是放弃治疗,没日没夜地学习。结果出乎预料:考试成绩很好,缠绕自己多年的神经症也不治而愈。受此启发后有了森田疗法。1.森田疗法的基本理论依据森田疗法适于神经质症,即存在某些精神障碍,患者对自身状态有自知力,深感痛苦,积极寻求治疗。森田认为,此类障碍主要是心理作用引起,并逐渐固定成慢性症状。因为此类障碍原本没有器质性问题,祛除症状后,患者完全可以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森田还认为,人产生一些神经症,是因为人的某些恐惧感,而人生的最大恐惧感莫过于死亡恐惧,死亡恐惧缘于生的欲望太强烈。要有正确的生死观,生的坦然、死的坦然,还有什么可以恐惧?还会有可怕的神经症吗?2.森田疗法的治疗原则

“顺其自然”。在森田看来,人的某些不安情绪是人在面临某些不可控客观力量时产生的体验,然后进行主观对抗,导致神经症。其实拮抗是没有意义的,它反倒会加剧症状。不如接纳这些症状,带着这些症状去学习和工作。(1)顺其自然具体地说:认识情感活动规律,接受不安等令人厌恶的情感;认识自身精神活动规律,接受自身可能出现的各种想法和观念;认清症状形成和发展规律,接受症状;认清主客观间的关系,接受事物的客观规律。“顺其自然”是对不可控因素来说的,在对不可控因素顺其自然的条件下,要靠自己本来有的上进心,努力去做应当做的事。为所当为是对顺其自然治疗原则的补充。(2)为所当为具体地说:第一,忍受痛苦,为所当为。把注意力集中于行动,任凭症状起伏,有助于打破精神交互作用,逐步建立起从症状中解脱出来的信心;第二,面对现实,陶冶性格。在积极行动中,把精神能量引向外部,减少指向自己心身内部的精神能量,改变内向型性格。(二)合理情绪疗法

合理情绪疗法(RET)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Ellis)创立的。该方法强调对来访者不合理信念的批判和认知重组,同时假定认知、情绪和行为密切交互作用。该理论与艾利斯的早年经历有关。他早年是一个比较羞怯的人,不敢与异性接近,很焦虑。后来他发现这背后隐藏着一个信念:“我绝不能在异性交往中失败!”后来开始挑战这一信念,主动接近异性,终于克服了在这一过程中的焦虑情绪。艾利斯

ABC理论BACA.ActivitingEvents,遇到主要事实、行为、事件;B.BeliefSystem,个体对A的信念、观点;

C.Consequences,是事件造成的情绪结果;艾利斯认为B是导致人们产生情绪的直接原因。ABC激发事件信念、想法情绪

还有半杯水开心、满足

只有半杯水气愤、伤心不合理信念具有三个特征1.绝对化的要求。是指人们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对某一事物怀有认为其必定会或不会发生这样的信念,常与“必须”、“应该”等词连在一起。2.过分概括化。是一种以偏概全、以一概十的不合理思维方式的表现。一方面,过分概括自己的过失和失败而导致自责自罪、自卑自弃,引起焦虑和抑郁情绪;另一方面,过分概括他人过失或缺点,一味地责备他人进而产生敌意和愤怒情绪。应学会对事不对人地评价方式。3.糟糕透顶。是当某一事情发生了,必定会非常可怕、非常糟糕、非常不幸。这种信念会导致个体陷入严重不良的情绪体验。艾利斯认为,人生本来就具有以理性对抗非理性信念的潜能,但又常常为非理性信念所干扰。就是说,任何人都会具有不合理的思维和信念,只不过那些有心理障碍的人,这种倾向更为强烈。艾利斯总结出人们常有的一些不合理信念。不合理信念举例(1)做事情都要得到其他人的喜爱和支持;(2)一个人应该是全能的,完美无缺的;(3)坏人都应该受到责备与惩罚;(4)若事情未如人愿,那实在太可怕了;(5)不幸是外界引起的,人无法控制;(6)一个人应时时警惕是否有危险或可怕的事情发生;(7)逃避困难或责任,要比面对它更容易;(8)人应该依赖他人,尤其是依赖强者;(9)历史是现实的主宰,过去的影响是无法消除的;(10)应该为别人的问题与困扰而烦恼。一、应激理论与身心疾病1.什么叫做应激和应激源?医学心理学所讲的应激是指人对外界刺激或环境需求在心理生理方面所作出的适应或不适应的反应状态。

引起应激的事件或情境,被称为应激源。如:外科手术对人体来说就是一种应激,受术者既要承担手术对身体带来的疼痛之生理应激,又要为术中或术后的结果如何进行评估而产生的心理应激。而这些事件导致个体身心承受一定的压力,也要求个体以某种方式适应或应对这种压力,这就是应激反应。2.生理应激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Selye

(1936,1950)提出机体在各种不同的外界刺激作用下,产生相同的、非特异性的应激反应,他称为全身适应综合征。反应可分为三期:警觉反应期、抵抗或耐受期、衰竭期。

警觉反应期:机体在受到刺激初期,首先可出现休克时相,有短暂的神经张力降低、肌张力降低、体温下降、血压下降、血糖降低、血容量减少、心跳加快、淋巴与嗜酸性白细胞减少、毛细血管渗透性增加与出血倾向,如果倾向非常强烈,可导致急性骤死;其次出现抗休克时相,血压与血糖升高、血容量恢复、体温回升、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若刺激继续存在,机体应激反应便进入抵抗或耐受期。

抵抗或耐受期:垂体促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合成代谢占优势,机体对各种刺激的抵抗力均有增加,若刺激超强而且持续存在,机体应激反应进入衰竭阶段。

衰竭阶段:出现各种营养不良症状与衰老过程,表现出各种慢性疾病的症状,严重消耗体内应激资源而最终导致死亡。显然,强烈的应激源会导致生理系统功能的迅速改变,或者说它要求生理系统作出迅速改变以适应外界刺激。但是如果刺激过于强烈,机体会进入“保护性休克”;如果刺激持续存在,机体必须积聚能量以应对,而这种应对超限之后,整个机体将进入衰竭期,机体免疫系统将逐渐被破坏,有关疾病就会随之发生。因个体机体张力相差很大,承受应激刺激的能力相差很大。3.心理应激是以认知为核心的多因素作用过程机体遇到外来刺激,首先对其性质辨认,同时对它与自身的关系进行评估,划分有利的、无关的和有害的刺激,对有利的刺激出现阳性情绪与趋向行为,对有害的刺激出现负性情绪和回避行为,利害关系越大,则情绪与行为反应越强烈,反之亦然。认知应激理论认为,心理应激是以认知为核心的多因素作用,它涉及生活事件、认知评价、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个性特征和心身症状等变量,分别属于“应激源(刺激物)”、“中介影响因素”和“应激反应”三个方面。其中,中介变量按其作用又可分为内部资源(认知、应对、个性等)和外部资源(社会支持等)。每个人都有可能遭遇危急情况、特殊生活事件,造成一过性的精神紧张状态,它们对身心健康的维持是不利的。造成精神紧张的事件多半有以下各类:(1)面临严重生命安全、严重有损个人利益的客观情境,个体又无法掌控,可引起紧张状态。除自然灾害与社会动乱之外,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是恋爱婚姻或家庭纠纷,个人疾病或家庭成员患病等。(2)社会要求或本人愿望超过能力限度、理想破灭与事业失败。如果一个人承担的职位或工作超过了本人能力的储备资源,就会力不从心、疲于奔命,导致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状态。(3)行为动机矛盾造成内心剧烈冲突。如果有多种动机不断冲突,难择其一,久之终于影响身心健康。4.生活事件量表(LES)自20世纪30年代Selye提出应激概念以来,生活事件作为心理社会应激源对身心健康的影响引起广泛的关注,使用“生活事件量表”的目的是对精神刺激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者(Holmes&Rahe,1967)认为,任何形式的生活变化都需要个体动员机体的应激资源去作新的适应,因而产生紧张。

(1)生活事件量表的构成本节介绍的“生活事件量表”(LifeEventScale,LES)是由杨德森、张亚林1986年编制的,含有48个我国公民生活中常见的生活事件,包括三个方面:家庭生活方面(28条)、工作学习方面(13条)、社交及其他方面(7条)。

测试时,要求被试根据自己的情况,对每一事件是否发生、发生的时间、事件性质、对自己精神的影响程度、影响持续的时间等给予评定。(3)对自评者的操作要求自评者将某一时间范围内(通常为一年内)的事件记下来。有的事件虽然发生在该时间范围之前,如果影响深远并延续至今,可作为长期性事件记录。对于表上已列出但并未经历的事件应一一注明“未经历”,不留空白,以防遗漏。然后,由填写者根据自身的实际感受而不是按常理或伦理道德观念去判断那些经历过的事件对本人来说是好事或是坏事?影响程度如何?影响持续的时间有多久?一过性事件要记录发生次数,长期延续性事件半年内记1次,超过半年记2次。影响程度分为5级,从毫无影响到影响极重分别记0、1、2、3、4分。影响持续时间分三月内、半年内、一年内、一年以上共4个等级,分别记1、2、3、4分。

(4)记分与结果解释生活事件刺激量的计算方法:(1)某事件刺激量=该事件影响程度分×该事件持续时间分×该事件发生次数。(2)正性事件刺激量=全部好事刺激量之和。(3)负性事件刺激量=全部坏事刺激量之和。(4)生活事件总刺激量=正性事件刺激量+负性事件刺激量。

另外,还可以根据研究需要,按家庭问题、工作学习问题和社交问题进行分类统计。5.LES结果解释和应用价值

该量表总分越高反映个体承受精神压力越大。95%的正常人一年内不超过20分,99%的不超过32分。负性事件影响更大。测试结果的应用价值:(1)用于神经症、心身疾病、各种躯体疾病及重性精神疾病的病因学研究,可确定心理因素在这些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中的作用;(2)用于指导心理治疗、危机干预,使其更具针对性;(3)甄别高危人群,预防精神障碍和心身疾病,对生活事件量表分值较高者加强预防工作;(4)了解正常人的精神负荷,维护心神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社会支持从性质上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客观的、可见的或实际的支持,包括物质上的直接援助和社会网络、团体关系的存在和参与,后者是指稳定的婚姻(如家庭、婚姻、朋友、同事等)或不稳定的社会联系如非正式团体、暂时性的社会交际等的大小和可获得程度,这类支持独立与个体的感受,是客观存在的现实。另一类是主观的、体验到的情感上的支持,指的是个体在社会中受尊重、被支持、理解的情感体验和满意程度,与个体的主观感受密切相关。1.量表编制的理论基础除客观支持和主观支持外,社会支持的研究还应包括个体对支持的利用度。个体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存在差异,有些人虽可获得支持,却拒绝别人帮助。此外,人与人的支持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个人在支持别人的同时,也为获得别人的支持打下了基础。因此,对社会支持的评定有必要把对支持的利用情况作为社会支持的第三个维度。为了提供评定社会支持的工具,肖水源于1986年设计了一个十条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并在小范围内试用,该量表包括客观支持(3条)、主观支持(4条)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3条)等三维度。1990年又根据使用情况进行了小规模修订。2.测验的记分与统计指标条目的记分方法:1~4、8~10条均有1~4个选项,被试只能从每条后的选项中选择一项,选择第几项该条就得几分;5条包含5个待评定项目,每个待评定项目的评定均有1(无)~4(全力支持)等级,被试就每个待评项选择一个评定等级,选择第几等级就是几分。然后把五个项目评定分加在一起就是第5条的分数;6~7条均有多个支持源,被试根据自己情况选择,选择出多少项就得几分。最后得到的统计指标:(1)总分:将所有10条所得分数相加;(2)客观社会支持分:将第2、6、7条得分相加;(3)主观社会支持分:将第1、3、4、5条得分相加;(4)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分:将第8、9、10条评分相加。研究发现,三个维度得分均与SCL-90症状分呈现负相关,其中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均与症状的相关显著。应对方式问卷

Gentry(1983)曾乐观地认为我们正趋向发展一门“应对科学”

(ScienceofCoping)。这种意见是对Pelietier于70年代提出“现代人类疾病一半以上与应激有关”这一观点认同的结果。应对作为应激与健康的中介机制,对身心健康起保护作用。研究发现,个体在高应激状态下,如果缺乏社会支持和良好的应对方式,则心理损害的危险度可达43.3%,为普通人群危险度的两倍。近年国内有关应对与应对方式评估与测量工具的研究较少有人涉足。为此,肖计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