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预案《小数的乘法》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积的近似值,有关小数乘法的两步计算和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除法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笔算和简单的口算。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商是小数的近似值。3、使学生理解整数乘、除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过程与方法:经理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验转化、对比的教学思维方法。经历乘法运算定律和两步计算运算顺序的应用过程,体验迁移的学习方法。经历小组合作。问题探究的过程,体验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发现、探究的意识。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良好情感和勤于思考、一丝不苟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点:1.使学生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2.能正确地进行小数乘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3.能正确应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并能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4.会应用所学的运算定律及其性质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教学难点:在理解小数乘法的算理和算法的基础上,掌握确定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点位置。教法与学法:根据本单元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学中,首先创设生活情境或问题情境,提高学习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引导学生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组织学生在情境中探索发现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然后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验证自己的发现,巩固内化,形成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转化、对比、迁移、推理等思维方法,理解并掌握知识,在训练应用中培养和提高计算能力。同时,给学生的思维创新提供最大空间,培养学生推理思考、交流表达的不能离,发展学生的智力。课时安排:7课时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小数乘整数。(例1和例2、“做一做”,练习—第1—4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联系,渗透转化思想。过程与方法:经历小数乘整数的计算过程和计算方法的理解运用,体验转化、对比的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数学和生活与数学知识之间内在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热爱生活、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体验学习的成功与快乐。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描述小数乘整数的计算过程。教法:创设生活情景,引导学生探究发现。学法: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归纳应用。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出示目标二、创设情境,引入新知:孩子们喜欢放风筝吗?3.5元是一个风筝的价格,今天我们一块去买风筝,好吗?
二、独立思考,合作探究:1、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及算理。出示例1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得出:⑴例1:每个风筝3.5元,买3个风筝多少元?(让学生独立试着算一算)(2)汇报结果:谁来汇报你的结果?你是怎样想的?(板书学生的汇报。)用加法计算:用乘法计算:⑶理解意义。为什么用3.5×3计算?3.5×3表示什么?(3个3.5或3.5的3倍.)(4)初步理解算理。怎样算的?请你把你的想法说给同学们听听!(6)买5个要多少元呢?会用这种方法算吗?2、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像这样的3.5元的几倍同学们会算了,那不代表钱数的0.72×5你们会算吗?(生试算,指名板演。)⑴生算完后,小组讨论计算过程。(2)强调依照整数乘法用竖式计算。(4)回顾对于0.72×5是怎样进行计算的?(强调:小数末尾的0可以去掉)3、口算▲注意:如果积的末尾有0,要先点上积的小数点,再把小数末尾的“0”(5)专项练习①下面各数去掉小数点有什么变化?0.343.50.2015.02②把353缩小10倍是多少?缩小100倍呢?1000倍呢?(6)小结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计算7×40.7×425×72.5×7观察这2组题,想想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怎样计算小数乘以整数?三、巩固练习,拓展提升:做一做书p32四、课堂小结:(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板书课题)(2)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五、课堂作业:练习一1、2、3题。板书设计:小数乘整数3.5元35角×3×310.5元105角例20.72扩大到它的100倍72×5×53.60360缩小到它的1/100教学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小数乘小数。(P.4~5页的例3和例4、“做一做”,练习一第5—8题。)教学要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使学生掌握在确定积的小数位时,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2、比较正确地计算小数乘法,提高计算能力。3、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概括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经历小数乘小数的计算以及计算法则的归纳过程,体验知识迁移和归纳的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培养学数学,应用数学的良好生活习惯。体验知识的归纳过程,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美,培养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教学重点: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教学难点: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和小数点的定位,乘得的积小数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教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法: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归纳应用。教学用具:口算卡、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1.多媒体课件展示以下练习题学生比赛完成:0.35×6
0.8×42
7.2×0
4.2×810.25×4
3.67×31
14.3×5
1.6×92.说说以下各数、以及算式的意义0.5
0.72
0.426×7
3、出示例3图:你们看到了什么场景?孩子们在足球场上踢足球,一不小心足球被踢到了宣传栏上,把宣传栏的玻璃砸坏了,你能帮忙算算需要多大的一块玻璃才能安装好吗?怎么计算?(板书:0.8×1.2)二、出示目标三、独立思考,合作探究:1、尝试计算:师:上节课我们学习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想想是怎样算的?师:是把小数转化成整数进行计算的。现在能否还用这个方法来计算1.2×0.8呢?如果能,应该怎样做?(指名口答,板书学生的讨论结果。)示范:1.2扩大到它的10倍12×0.8扩大到它的10倍×80.96缩小到它的1/100962、1.2×0.8,刚才是怎样计算的?引导学生得出:先把因数1.2扩大10倍变成12,积就扩大10倍;再把因数0.8扩大10倍变成8,积就又扩大10倍,这时的积就扩大了10×10=100倍。要求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积96再缩小100倍。3、观察一下,例3中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因数的位数和等于积的小数位数。)想一想:6.7×0.3的积中有几位小数?0.56×0.04呢?4、小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师:你们观察得出的方法正确吗?怎么办?生:算一算:算出各式的结果。▲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①你是怎样算的?(先整数法则算出积,再给积点上小数点。)②怎样点小数点?(因数中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最右边起,数几位,点上小数点。)③计算0.56×0.04时,你们发现了什么?那当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怎样点小数点?(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通过通过以上的计算,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刚才得出的方法正确吗?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逐步抽象概括出P.5页上的计算法则,并让学生打开课本齐读教材上的法则。(勾画做记号)生:专项练习。①判断,把不对的改正过来。0.0240.013×0.14×0.026967824260.3360.000338②根据1056×27=28512,写出下面各题的积。105.6×2.7=10.56×0.27=0.1056×27=1.056×0.27=四、巩固练习,拓展提升:1、在下面各式的积中点上小数点。0.586.252.04×4.2×0.18×281165000163223262540824361125057122、做一做:先判断积里应该有几位小数,再计算。67×0.32.14×6.23、P.8页5题。先让学生说求各种商品的价钱需要知道什么?再让学生口答每种商品的重量,然后分组独立列式计算。五、课堂总结回忆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有哪些新的收获?六、课堂作业练习一第5、8、9题(在书中完成)6、7题(在作业本上完成。板书设计:小数乘小数1.2×0.8=0.961.2扩大到它的10倍12×0.8扩大到它的10倍×80.96缩小到它的1/100966.7一位小数0.56两位小数×0.3一位小数×0.042.01两位小数0.0224教学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课时教学内容:倍数是小数的实际问题练习(P.6页的例5“做一做”,练习一第10—13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当乘数比l小时,积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被乘数大。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增强探索数学知识和规律的能力。3、进一步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过程与方法:教学重点:运用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正确计算小数乘法。教学难点:正确点积的小数点;初步理解和掌握:当乘数比l小时,积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被乘数大。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出示目标二、创设情境,引入课题:1、师:课件出示例题5中的情境图画学生观察:你知道了什么?要求我们求什么?想一想:这只非洲野狗能追上这只鸵鸟吗?为什么?(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狗的1.3倍,表示鸵鸟的速度除了有一个非洲狗那么多,还要多,所以非洲狗追不上鸵鸟。)是这样的吗?怎样列式计算呢?2、请试着算出来。三、独立思考,合作探究:1、生:独立计算后在小组里交流,组长指导找出错题原因并及时改正。2、小组代表交流后得出结论:倍数关系也可以是比1大的小数。3、师:这样计算的结果正确吗?怎么办呢?4、生:⑴独立完成,指名板演。⑵相互交流订正。5、师:通过刚才同学们的计算、验算,鸵鸟的速度是72.8千米/小时,比非洲狗的速度怎样?能追上鸵鸟吗?说明刚才我们的想法怎样?现在我们再来看一组题。6、比较积和乘数的大小。①出示练习一10题中积和被乘数的大小学生先计算。②引导学生观察:这两道例题的乘数分别与l比较,你发现什么?③乘数比1大或者比1小时积的大小与第一个乘数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因为1.2×0.4的乘数是0.4比1小,求的积还不足一个1.2,所以积比第一个因数小;而2.4×3的乘数是3比1大,求的积是2.4的3倍(或3个2.4那么多),所以积比第一个因数大。▲④你能得出结论吗?(当乘数比1小时,积比第一个因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第一个因数大。我们可以根据它们的这种关系初步判断小数乘法的正误。)⑤专项练习:练习一12题先让学生独立判断。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讲明道理,明白每一小题错在什么地方。四、巩固练习,拓展提升:1、做一做:3.2×2.5=0.82.6×1.08=2.708先判断,把不对的改正过来。2、第9页13题、14题。五、课堂总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六、课堂作业:1、第9页11题2、练习册中相应的题目。板书设计:倍数是小数的实际问题例5:非洲野狗的最高速度是56千米/小时,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鸵鸟的最高速度是多少千米/小时?56×1.3=72.8(千米)答:鸵鸟的最高速度是72.8千米/时。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教学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四课时教学内容:小数乘小数的练习。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自主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感悟到积的变化规律在小数乘法中的运用,并能正确地进行简单的判断。2、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进一步增强探索数学知识和规律的能力。3、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过程与方法: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 ⑴口算(建口算卡片)⑵完成下表。×100×10×1×0.1×0.011.22.99⑶揭示课题——积的变化规律在小数乘法的运用。二、出示目标三、探究积的变化规律在小数乘法的运用实例。(1)计算练习。计算,再把每题的积和第一个因数比一比,有什么发现?4.9×0.015.8×1.23.15×1.44.9×15.8×13.15×14.9×0.995.8×0.83.15×0.6(2)完成练习十七的第11题。(3)在○里填上“<”或“>”。12×1.7○1212×0.7○1212×0.501○124.8×3.8○123.7×2.8○126×1.98○12先口答上面各题,在独立完成练习十七中的第12题。(4)总结规律。思考:在计算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当一个数乘比1小的数,积比这个数小。当一个数乘比1大的数,积比这个数大。三、拓展作业。(1)不计算,根据你的经验,选择正确的乘积。①50.6×1.8=A91.08B46.05C40.08②0.42×0.016≈A0.03B0.4C0.04③()×()=17.□□A.5.□×4.□4和5相乘,已经是20。B.3.□×3.□4和4相乘,才16。C.4.□×4.□(2)独立作业。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新的收获是什么?还有什么问题吗?板书设计:小数乘小数当一个数乘比1小的数,积比这个数小。当一个数乘比1大的数,积比这个数大。教学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五课时教学内容:积的近似值(P.10的例6和“做一做”,练习二1—3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会根据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2、培养学生结合实际情况,灵活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的能力。3、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数学知识紧密联系与生活。过程与方法:教学重点: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教学难点:根据题目要求与实际需要,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的学习:1、口算。1.2×0.30.7×0.50.21×0.81.8×0.51-0.821.3+0.741.25×80.25×0.40.4×0.40.89×10.11×0.680×0.052、用“四舍五人法”求出每个小数的近似数。(投影出示)保留整数保留一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2.0954.3071.8642思考并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填空)(1)怎样用“四舍五人法”将这些小数保留整数、一位小数或两位小数,取它们的近似值?(2)按要求,它们的近似值各应是多少?3、揭题谈话:在实际应用中,小数乘法乘得的积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数位数,这时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板书课题:积的近似值)二、出示目标三、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谈话引出例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动物的嗅觉最灵敏吗?(生回答)所以人们常用狗来帮助侦探、看家。那狗的嗅觉到底有多灵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组数据:1、出示例6:人的嗅觉细胞约有0.049亿个,狗的嗅觉细胞个数是人的45倍,狗约有多少个嗅觉细胞?2、读题,找出已知所求。3、生列式,板书:0.049×454、生独立计算出结果,指名板演并集体订正。▲5、引导学生观察、思考:(1)积的小数位数这么多!可以根据需要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2)保留一位小数,看哪一位?根据什么保留?(3)横式中的结果应该怎样写?6、专项练习(根据下面算式填空)3.4×0.91=3.094积保留一位小数是()。积保留两位小数是()。7、尝试后练习:▲P.10页做一做1.计算下面各题。0.8×0.9(得数保留一位小数)1.7×0.45(得数保留两位小数)▲判断,并改错.10.286×0.32=3.29(保留两位小数)3.27×1.5=4.951.78×0.45≈0.80(保留两位小数)10.2863.272.04×0.32×1.5×282057216351632308583274083.291524.9055712三、巩固练习,拓展提升:1、P13页2题2、两个因数的积保留两位小数的近似值是3.58。准确值可能是下面的哪个数?3.0593.5783.5743.5833.585四、课堂总结:谁来小结一下今天所学的内容?五、课堂作业:P.8页1、3题。板书设计:积的近似值出示例6:人的嗅觉细胞约有0.049亿个,狗的嗅觉细胞个数是人的45倍,狗约有多少个嗅觉细胞?答:-------------教学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六课时教学内容:连乘、乘加、乘减(P.11页的例7和“做一做”,练习二第1~4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掌握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计算,自觉检查等良好学习习惯。过程与方法:教学重点: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教学难点:正确地计算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式题。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1、口算。1.02×0.20.45×0.60.8×0.1250.759×00.25×0.40.067×0.10.1×0.080.85×0.42、说一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12×5×6030×7+85250×4-200⑴让学生说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⑵得出:▲①整数连乘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依次运算;②整数的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是: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减法。⑶让学生算出结果并集体订正。3、揭题谈话:同学们已学会了整数连乘、乘加、乘减式题的计算方法,小数的运算顺序跟整数的一样,这节课我们就用这些已学的知识为学校图书馆的建设出一份力。二、出示目标三、独立思考,合作探究:1、出示例6:学校图书室的面积是85平方米,用边长室0.9米的正方形瓷砖铺地,100块够吗?2、全班读题,找出已知所求。3、分析数量间的关系并列出算式。板书:0.9×0.9×100=81(平方米)(100块不够)4、那110块够吗?(可以怎样算?)(1)0.9×0.9×110(2)0.81×10+110=0.81×110=8.1+81=89.1(平方米)=89.1(平方米)5、(2)是一道几步计算的式题?它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6、你认为在做连乘试题时应注意什么?7、尝试后练习:P.11页的“做一做”。⑴生先说每题的运算顺序。⑵独立计算出结果。⑶师辅导有困难的学生,集体订正。⑷做乘加题注意什么?三、巩固练习,拓展提升:1、P.14页7题⑴出示:50.4×1.95-1.83.76×0.25+25.8=50.4×0.1=0.094+25.8=5.04=25.894⑵怎样判断它对不对?先看它的运算顺序是否正确;再看它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⑶根据这两点进行判断并把不正确的改正过来。⑷集体订正。2、看谁算得快。(分组比赛)19.4×6.1×2.33.25×4.76-7.818.1×0.92+3.933、P.14页9题四、课堂小结:今天都学了什么?五、课堂作业:P.13页5题P.14页6、8题板书设计:连乘、乘加、乘减例6:学校图书室的面积是85平方米,用边长室0.9米的正方形瓷砖铺地,100块够吗?0.9×0.9×100=81(平方米)(100块不够)0.9×0.9×1100.81×10+110=0.81×110=8.1+81=89.1(平方米)=89.1(平方米)①整数连乘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依次运算;②整数的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是: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减法。教学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七课时教学内容: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P.12页例8和“做一做”,练习二第2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2、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概括等能力。3、进一步培养学生认真仔细计算,自觉检查等良好学习习惯。过程与方法:教学重点:乘法运算定律中数(包括整数和小数)的适用范围。教学难点: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的简便运算。教学准备:课件、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1、口算(课件出示)2、笔算:25×95×425×324×48+6×48102×563、在整数乘法中我们已学过哪些运算定律?请用字母表示出来。▲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b+ac4、让学生举例说明怎样应用这些定律使计算简便。(注意学生举例时所用的数。)5、出示教材P.9页的3组算式:让学生看每组算式是否相等。从而得出结论: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4、揭题并板书课题: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二、独立思考,合作探究:1、出示例8第(1)题:0.25×4.78×42、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迁移:你能仿照整数乘法中,类似的题目的简算方法来计算这道题吗?请你试着做一下,指名板演。3、你能说一说每一步各应用了哪一条运算定律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0.25×4.78×4=0.25×4×4.78乘法交换律=1×4.78乘法结合律=4.78指出:用虚线框起来的部分可以省略。4、尝试后练习:50×0.13×0.21.25×0.7×0.80.3×2.5×0.4生独立完成,师巡视辅导有困难的学生。指名板演,集体订正。5、示范:例7第⑵题:0.65×201你认为此题的关键是什么?(把201变成200+1,用乘法分配律完成)你会做吗?谁来讲讲这道题的解题思路?(指名上台讲解演示)0.65×201=0.65×(200+1)=0.65×200+0.65=130+0.65=130.656、练习:0.78×100.51.5×1021.2×2.5+×0.8×2.5生独立完成,师巡视辅导有困难的学生。指名板演,集体订正。三、巩固运用,拓展练习:1、P.12页做一做:用简便方法算下面各题。0.034×0.5×0.6102×0.452、右图是红光小学操场平面图。图中长和宽的米数是按照实际长、宽各缩小10000.025米倍画出的。求这个操场的实际面积。0.048米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让学生先说说打算怎样做以及自己的想法。对能应用简便方法解答的同学给予表扬,再让学生独立计算并集体订正。四、课堂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五、课堂作业:P.13页4题。板书设计: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0.25×4.78×4=0.25×4×4.78乘法交换律=1×4.78乘法结合律=4.78教学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二是理解中位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中位数,在统计分析中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适当的统计量来描述数据的特征。
单元教学目标:
1、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能按照指定的要求设计简单的游戏方案。
3、理解中位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学会求中位数的方法。
4、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体会“平均数”“中位数”各自的特点。教学建议
1.注重学生对等可能性思想的理解,淡化纯概率数值的计算。2.加强学生对中位数在统计学意义上的理解。3.本单元内容可用5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
课题:可能性与公平性
教学内容:P98.主体图P.99.例1及练习二十第1—3题。
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
1、通过游戏活动,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和游戏规律的公平性,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知道判断游戏公平性的方法是看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否相等。
3能从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出发,根据指定的要求设计游戏方案。
4能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
教学重点:感受等可能性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会用分数进行表示。过程与方法:
教学难点:能从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出发,根据指定的要求设计游戏方案,并能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
教学准备:主体图挂图,硬币,转盘。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
(出示情境图)下课了,同学们在操场上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他们都在玩什么游戏呢?
同学们在玩的过程中涉及到许多的数学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
二、出示目标三、新课学习
1、学习例1,感受等可能性事件的等可能性。
首先我们来到足球场,足球比赛马上要开始了。(出示足球比赛主体图)你们知道足球比赛是怎样决定谁开球的吗?
师介绍足球比赛前抛硬币开球的规则。
你认为用抛硬币决定谁先开球的方法公平吗?说说你的理由。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和公平性相关的知识—可能性。[板书课题]
2、抛硬币试验
现在拿出课前准备的硬币,我们来做抛硬币的实验。看看结果是不是真的和我们说的一样。
分组合作抛硬币试验并做好记录(每个小组抛40次)。抛硬币总次数正面朝上次数反面朝上次数汇报交流,将每一组的数据汇总,并与实验前的猜测进行对比。
为什么有的组记录值比1/2小,有的组记录值却比1/2大?
师:1/2只是理论上的结果,因为随机事件的概念值是建立在大量重复实验的基础上的,所以抛40次硬币时,结果会出现偏差大,这也是政党的。当实验的次数增多时,正面朝上的概率和反面朝上的概率会越来越接近1/2。
出示数学家做的试验结果。试验者抛硬币总次数正面朝上次数反面朝上次数德•摩根409220482044蒲丰404020481992费勒1000049795021皮尔逊240001201211988罗曼若夫斯基806403969940941观察发现,当实验的次数增大时,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都越来越逼近。
3、师生小结:
掷硬币时出现的情况有两种可能,出现正面是其中的一种情况,因此出现正面的可能性是。用抛硬币来决定谁先开球是公平的。四、练习
1、P99做一做
几个准备走棋的同学正在为谁先走而犯难,我们一起去看看。小红说的游戏规则你认为公平吗?为什么?
指针停在红色、蓝色、黄色区域的可能性分别是多少呢?
既然这个转盘设计得不公平,那你们能不能重新设计一个转盘,使这个游戏规则变公平呢?2、P100第2题
出示一个被平均分成4份的s转盘,其中红、黄、蓝、绿各占1份。
问:指针停在这四种颜色的可能性各是多少?
如果转动指针100次,估计大约会有多少次指针是停在红色区域呢?如果出现疑问可进行小组讨论。
一定会是25次吗?
师:这是理论上的结果,因为随机事件的概率值是建立在大量重复试验的基础上的,所以实际转动100次时,有可能会偏离这个结果,这也是正常的。
老师转动此转盘,决定由男或女先开始走棋。3、练习二十第3题
通过转转盘,该男(或女)生先来抛骰子。下面,我请男生用长方体的骰子,女生用正方体骰子掷。这样是否公平?
为什么不公平?(面积最大的那个面投掷后朝上的可能性最大)
试验,验证结果。4、练习二十第1题
那就正方体骰子来决定每次所走棋的步数公平吗?说说你的想法。
男女生掷骰子走棋。五、课内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教学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P101.例2及练习二十一第1—3题。
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
1、会用数学的语言描述获胜的可能性。
2、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学会用概率的思维去观察和分析社会中的事物。
3、通过游戏的公平性,培养学生的公平、公正意识,促进学生正直人格的形成。过程与方法:
教学重点:会用分数来描述一个事件发生的概率。
教学难点:让学生认识到基本事件与事件的关系,即花落在每个人手里的可能性与落在男生(或女生)手里的可能性的关系。
教学准备:主题图、扑克牌、转盘。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出示目标二、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玩过击鼓传花的游戏吗?其实在这个游戏中就蕴含着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知识——可能性。[板书课题]
三、新授
1、出示击鼓传花的图画。
请学生说一说,击鼓传花的游戏规则。
调查本班第一排男生和女生的实际人数(男生4人,女生2人)。
如果第一排的同学围成一个圆圈玩击鼓传花的游戏,那么他们中每个人得到花的可能性分别是多少?
小结:每一个人得到花的可能性相等,每个人得到花的可能性都是1/6。
2、画图转化,直观感受
如果把这些同学分为男生组和女生组。那么花落在女生手里就由女生组表演,花在男生手里就由男生组表演节目,这样游戏公平吗?为什么?花落到男生组的可能性是多少?女生呢?
生发表意见,全班交流。
我们可以画图来看看同学们的想法是否正确。(画图).
师:从图中可以发现,每一个人得花的可能性是1/6,6人中有2人是女生,就有2次被传到的可能,所以妇女同学表演节目的可能性是2/6,男同学是4/6。
问:如果游戏总人数仍旧是6人,怎样调整才能使游戏公平?他们的可能性又分别是多少?
师:如果18个学生中,男生9人,女生9人,男生女生得到花的可能性又各是多少呢?……
练习本班实际,同桌同学相互说一说,男生女生得到花的可能性分别是多少?
3、小结
4、巩固练习
完成P.101.做一做。
问:指针停在转盘每一个扇形区域的可能性是多少?
转盘指针停在红、黄、蓝三种颜色区域的可能性各是多少?
为什么指针停在红色区域的可有性是3/8?
如果转动指针80次,大约会有多少次指针停在红色区域?(转运指针80次,则指针停在每个小区域的次数大致相等,即为80÷8=10次,而红色占3个区域,所以指针停在红色区域的次数大约就是10×3=30次)
在实际的操作中,停在各个区域的次数一定跟我们计算的结果一致吗?
师:这是理论的结果,因为随机事件的概率值是建立在大量重复试验的基础上的,所以实际转运80次,有可能会偏离这个结果,这也是正常的。
四、练习
完成练习二十一
1、第一题,准备9张1到9的扑克牌,通过游戏来完成。
问:9张卡片,摸到每张卡片的可能性是多少?
摸到单数的可能性是多少?双数呢?
这个游戏公平吗?说说你的理由。
在这个游戏中,小林一定会输吗?
你能设计一个公平的规则吗?
2、第三题,
问:乙猜对的可能性是多少?猜错的可能性是多少?你觉得这个游戏规则公平吗?
乙一定会输吗?
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全班交流。
五、课内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P102第二题,学生在独立设计,全班交流。
补充练习:说出下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多少?
1、盒子中有红、白、黄三种颜色的球各一个,只取一次,拿出红色球的可能性是多少?白色呢?黄色?
2、商场促销,将奖品放置于1到9号的罐子里,幸运顾客有一次猜奖机会,一位顾客猜中得奖的可能性是多少?
3、盒子中有红色球5个,蓝色球12个,取一次,取出红色球的可能性大还是蓝色球?
教学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P103.例3及练习二十二第1—3题。
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
1、通过罗列的方法写出两人玩“剪子、石头、布”的所有可能的结果,计算出其可能性。
2、了解采用“剪子、石头、布”游戏的公平性。
3、通过游戏的公平性,培养学生的公平、公正意识,促进学生正直人格的形成。过程与方法:
教学重点:用列举法来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并会用小数表示出来。
教学难点:不重复、不遗漏的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会玩“石头、剪子、布”的游戏,谁能和老师一起玩两盘。
指名与老师玩游戏,玩之前让其他学生猜测谁会赢。
揭示课题:今天的学习就从石头、剪子、布开始。
二、出示目标三、探究新知
1、学习例3
(出示主题图)小丽和小强准备玩游戏:跳房子。谁先跳呢?有人出主意让他们用“石头、剪刀、布”来决定谁先跳。你们认为这样决定公平吗?说说你的理由。
下面我们就从可能性的大小来看看这个游戏是否公平?同学们能不能运用前面的知识直接计算出小丽和小强获胜的可能性呢?
2、罗列游戏中的所有可能。
计算发生的可能性,首先要看一共有多少种可能的结果,再看发生的事件有几种,最后算出可能性。小强和小丽玩“石头、剪刀、布”的结果有哪些呢?请同学们完成教材统计表。怎样才能将所有的可能都列出来?方法交流
从表中看,一共有多少种可能的结果?它们的可能性各是多少?
小强获胜的情况有几种?可能性是多少?
小丽获胜的可能性是多少?为什么?
通过这种方式决定谁先玩公平吗?
3、通过观察表格,总结
一共有9种可能;小丽获胜的可能有3种,小强获胜的可能也是3种,平的可能也是3种。所以小丽获胜的可能性是,小强获胜的可能性是,二者相等,所以用“石头、剪子、布”的游戏来决定胜负是公平的。
4、反馈练习
P103.做一做
看一个规则公平不公平,主要看它们的可能性是不是一样的。那你们认为这个规则公平吗?为什么?
先独立在草稿本上写一写、算一算,然后同桌交流,最后全班集体订正。重点说明:一共有多少种可能,如何想的。
注重学生判断的方法多样化,(1)计算出单数、双数的可能性;这3张卡片能够摆出的所有三位数分别是356、365、536、563、635、653,一共有6个数。其中有4个单数,2个双数,所以单数出现的可能性是4/6,双数出现的可能性是2/6。双方的可能性不相同,所以这个游戏是不公平的。(2)其他方法,单双数是看个位上的数。3、5、6都可以放放在个位上,那么放在个位上的3、5都是单数,双数只有一个6,因此单数的可能性是2/3,双数的可能性是1/3。因此这种规则不公平的。
四、练习
1、练习二十三第一题独立完成,集评。
2、练习二十三第二题可以采用初步判定,然后罗列验证的方法。
这个游戏的规则是什么?
投掷一个骰子可出现哪几种结果?投掷两个骰子共可以出现多少种结果?(6×6=36种)
完成104页表格。
从表中看,和是单数和双数的结果分别为多少?它们的可能性呢?游戏公平吗?
3、练习二十三第三题制定游戏规则,小组内合作完成!
五、课内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P105--106.例4、例5及练习二十三。
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中位数学习的必要性。
2、知道中位数的含义,特别是其统计意义,会求数据组的中位数。
3、区分中位数与平均数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会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统计量。
4、通过对中位数的学习,体会中为数在统计学上的作用。过程与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中位数的统计意义,会求数据组的中位数。
教学难点:理解中位数和平均数各自的特点和运用范围。
教学准备:挂图,学生带计算器。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出示目标二、导入新课
学校体育课上,五(1)班的同学正在参加掷沙包的比赛。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挂图)今天的学习,我们就从操场上的掷沙包测试开始。五(1)班第3组的同学刚参加了测试,这是他们的比赛成绩,你从这个表中得到哪些信息?
三、新课学习
1、提问:先估一估他们的平均水平应该是多少?(学生估计会在23—25米之间)
请同学们计算一下,第二组的平均数是多少?指名板演,并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计算出来的平均数得27.7为,可是绝大多数同学的成绩都低于27.7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发现:有两个同学的成绩太高,而大多数同学的成绩都低于平均值,说明用平均数来表示这一组的一般水平不太合适。那用什么样的数合适呢?
2、认识中位数
我们可以把找掷沙包的成绩数据进行大小排列,找出最中间的数,即24.7来代表第三小组的一般水平。这个数还有自己的名称,猜一猜叫什么?
中位数就是把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后最中间的数据就是中位数,它不受偏大偏小数据的影响。谁能再次回忆咱们是如何找到这组数据的中位数的?
3、小结
平均数、中位数都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但当一组数据中某些数据严重偏大或偏小时,最好选用中位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一般水平。
4、教学例5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
出示数据,问:用什么数来表示这一组的一般水平?
(1)求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2)求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问:我们能从表中直接看出它的中位数吗?
调整统计表中的数据位置,按大小排列(从大到小,从小到大),再求中位数。
(3)比较用哪个数代表这组数据的一般水平更合适?并说明理由。(因为有5名男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公务员省考之公务员申论高分通关题型题库附解析答案
- 护理部培训体系建设计划
- 出国留学咨询合同样本
- 出口螺杆验货合同标准文本
- 伪造合同样本量刑标准
- 上海牌照租赁合同标准文本
- 上下铺床采购合同标准文本
- 2025年五星级酒店餐厅外包合同
- 中粗砂采购合同样本
- 2025标准车辆租赁合同如何制定
- 2024年江西省高考化学试卷(真题+答案)
- 江苏省苏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 DG-TJ 08-2407-2022 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标准
- 2024汽车行业社媒营销趋势【微播易CAA中国广告协会】-2024-数字化
- 2024年福建省中考化学试卷附答案
- GIS分析-第3章-空间量测与计箣
- 煤矿各岗位应知应会明白卡集合
- 大数据时代企业会计信息化风险分析与防范探究-以中茂建筑为例1
- 2024四川天府环境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装载机司机岗位安全培训课件
- 退役士兵创业培训课件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