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版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6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分层作业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江苏专版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6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分层作业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江苏专版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6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分层作业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江苏专版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6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分层作业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
江苏专版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6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分层作业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6课国家出路的探究与列强侵略的加剧必备学问基础练A级1.[2024江苏苏州期末]史学家杰里·本特利说:“太平天国的改革方案包含了许多激进的特征,对不满的民众很有吸引力。”其方案中对农夫最具吸引力的是()A.平均安排土地 B.产品上交国库 C.嘉奖技术独创 D.开设新式学堂2.[2024江苏南京期末]天京事变后,太平天国局面奄奄一息,此时远道而来的洪仁玕受命于危难之际,着手进行近代化制度改革。1860年颁布的改革纲领是依据其在香港期间积累的与欧洲各国相关的学问而写成,但最终成为一纸空谈。这一“改革纲领”()A.反映农夫追求财宝平均的愿望 B.试图回答农夫革命的前途问题C.动摇了“恪守祖训”的思想观念 D.极力宣扬了拜上帝会的主见3.[2024江苏泰州校考]1859年,洪仁玕从香港来到天京,针对当时的形势,他为太平天国提出了一个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方案。该方案()A.变更了清朝政权结构并冲破封建制度 B.解答了农夫革命应当向何处去的问题C.反映了国人寻求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究 D.实现了一般民众平均财宝的社会志向4.[2024江苏淮安校考]李鸿章认为,中国积弱,由于患贫。必需先求富,而后才能自强。下列企业体现“求富”这一思想的是()A.创办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B.开办上海轮船招商局C.成立天津机器局 D.创办福州船政局5.[2024江苏兴化检测]闻名学者辜鸿铭说:“咸同年间,粤匪扰乱。清廷如一丛病之躯,几难著手。得一时髦郎中湘乡曾姓者,拟方名曰‘洋务清火汤’,服若干剂未见转机。”“未见转机”主要是因为此“药方”()A.未得到政府的扶植与支持 B.没有变更原有的生产方式C.对西方制度文明相识不足 D.对国内改革力气估计过高6.[2024江苏连云港期末]下面两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天朝田亩制度》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炼钢厂A.统治阶级的自救 B.制度革新的思潮 C.国家出路的探究 D.民族危机的加剧7.[2024江苏苏州开学]下图为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的数量变更曲线图,其中民用企业数逐步超过了军事工业数。对其变更的缘由,说明合理的是()A.晚清政局持续稳定 B.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C.洋务派求富以求强 D.地主阶级内部的分化8.[2024江苏模拟]斗争既起,张之洞奏请派马队“驰赴天津,听候调遣”,并想以“外洋为助”。威海失守后,他建议将驻扎台湾的刘永福调来山东,保卫烟台。鉴于“海警日甚”,张之洞派六营军队到江北黄海一线,充溢沿江沿海的防务。张之洞的行动是为了应对()A.其次次鸦片斗争 B.甲午中日斗争 C.太平天国运动 D.中法斗争9.[2024江苏南通期中]下图为某本连环画散落的故事页,这本连环画的名字最有可能是()92日舰西京丸被打中了!好呵!再打,打沉它!114然后他坚决地走上舰桥,亲掌舵轮。A.《下关江面》 B.《天京陷落》 C.《甲午风云》 D.《马尾军港》10.[2024江苏南京开学]法国某报刊曾刊登了一幅讽刺漫画,画面中,中国版图被画成一块大蛋糕,列强们正虎视眈眈,打算分食蛋糕,从左到右依次是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德国皇帝威廉二世、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法国的玛丽安娜以及日本明治天皇。被丑化的清朝官员在列强身后两手抓狂,无力制止。该漫画创作于()A.19世纪60年头 B.19世纪70年头 C.19世纪80年头 D.19世纪90年头实力素养提升练B级11.[2024江苏连云港期末]太平天国闻名将领石达开的诗歌“扬鞭慷慨莅中原,不为仇雠不为恩。只觉苍天方愦愦,莫凭赤手拯元元(百姓)。三年揽辔悲赢马,万众梯山似病猿。我志未酬人亦苦,东南到处有啼痕!”可以用来说明太平天国()A.限制中原地区与清政府对峙 B.寻求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究充溢艰辛C.抗击英法侵略我国东南地区 D.颁布《资政新篇》扭转了后期危局12.[2024江苏宿迁期末]有思想家认为,福州船政学堂一改当时其他新式学堂只招八旗子弟或秀才的传统,广招学童,凡“性慧夙有巧思者无论官绅、士庶一体入局讲习”,并建立了严格的规章制度。由此可知福州船政学堂()A.实现了晚清教化机会人人均等 B.诞生于甲午中日斗争后民族危亡之际C.意在培育洋务运动的有用人才 D.促使资产阶级提出君主立宪主见13.[2024江苏徐州期末]梁启超曾指出,直到(甲午)斗争已箭在弦上,李鸿章还依旧坚持“不欲衅自我开,以为外交之道应尔”。这说明李鸿章()A.没有实权无法决策 B.缺乏足够的开战志气C.遵循国际外交惯例 D.对列强本质相识不清14.[2024江苏苏州期末]某学者认为,在与太平天国长达十余年的持续斗争中,清朝政府的军队被反复证明并不适合于现代斗争,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三人组织的湘军与淮军填补了这一空白。这表明,太平天国运动()A.造成民族危机的进一步加深 B.影响晚清政治权力结构的变动C.加速湘淮系官僚集团的衰落 D.干脆动摇清朝政府统治的根基15.[2024江苏盐城期末]1898年,英国发出照会,要求清政府“准确保证不将扬子江(注:长江)沿岸各省租押或以其他名义让予他国”。清政府答复称:“查扬子江沿岸地方均属中国要地,中国断不让予或租给他国。”这意味着()A.长江流域将不再受列强侵略 B.长江流域成为英国力力范围C.英国敬重并维护清政府主权 D.清政府成功维护了主权完整16.[2024江苏常州检测]近代中国人民在反对国内外反动派的斗争中不屈不挠,前赴后继,主动探究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一系列战败之后,近代中国人渐渐相识到与外国交往的重要。中国读书人渐渐被战胜者变更了思想方式,接受了以强弱分文野的新观念。……对西方的认知也从“夷务”到“洋务”再到“时务”,由贬义的“夷”到同等的“西”再到尊崇的“泰西”。——摘编自罗志田《走向世界的近代中国》材料二日本除了把台湾全岛及全部附属各岛屿夺到手之外,还拿到了中国2.3亿两的赔款。日本要是拿这笔赔款发展经济,用于改善经济发展的环境,那就很可观了。但它用来扩军,85%的赔款都用于扩军和相关的项目,走上军国主义道路。这就导致了日后侵略别国反过来被迫无条件倒戈的灾难性后果,同样输得很惨。——摘编自袁伟时《甲午斗争:没有赢家的结局》(1)依据材料一,概括鸦片斗争后中国人对于世界的认知发生的变更。(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说明甲午中日斗争的结局是“没有赢家”。第16课国家出路的探究与列强侵略的加剧A级必备学问基础练1.A[解析]结合所学学问可知,古代社会农夫阶级最关切的问题是土地问题,因此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最能吸引农夫、换取农夫支持的措施即平均安排土地,满意了农夫对土地的愿望和要求,故A项正确;产品上交国库不利于调动农夫主动性,解除B项;C、D两项均不是农夫关切的对象,解除。2.C[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太平天国后期,洪仁玕的“改革纲领”是《资政新篇》,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动摇了“恪守祖训”的思想观念,故C项正确;《天朝田亩制度》反映农夫追求财宝平均的愿望,解除A项;《资政新篇》不是农夫实践的产物,没有回答农夫革命的前途问题,解除B项;宣扬“拜上帝”主见的是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会,解除D项。3.C[解析]结合所学学问可知,太平天国运动后期,洪仁玕提出的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方案即《资政新篇》,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反映了国人寻求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究,故C项正确;《资政新篇》并未实施,未能变更清朝政权结构,解除A项;《资政新篇》未能体现农夫的愿望,解答的并非农夫革命应当向何处去的问题,解除B项;太平天国运动没有实现一般民众平均财宝的社会志向,解除D项。4.B[解析]洋务运动以“求富”为目标,创办近代民用工业,上海轮船招商局是近代民用工业,体现了洋务派“求富”的思想,故B项正确;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天津机器局和福州船政局是洋务运动以“自强”为目标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解除A、C、D三项。5.C[解析]依据题干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服若干剂未见转机”是因为洋务运动只是单纯地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而不变革政治制度,即对西方制度文明缺乏相识,故C项正确;洋务运动在肯定时期和肯定程度上得到了政府的支持,A项表述片面,解除;洋务运动引进西方机器生产,解除B项;D项与题干主旨不符,解除。6.C[解析]依据图片“《天朝田亩制度》”“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炼钢厂”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两幅图片分别是太平天国运动的纲领和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反映的是农夫阶级和地主阶级在面临鸦片斗争后的民族危机状况下,一个主见建立“四有二无”的小农社会,一个要通过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军工、民工”以实现富国强兵,这是他们对国家出路的探究,故C项正确;《天朝田亩制度》是农夫阶级的革命纲领,而不是统治阶级的自救,解除A项;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炼钢厂是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未涉及“制度革新”,解除B项;两幅图片分别是太平天国运动的纲领和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二者产生的背景是民族危机加剧,但不是二者反映的共同主题,解除D项。7.C[解析]依据材料及所学学问可知,19世纪70年头后,洋务派在创办军事工业过程中,遇到了资金、后勤、燃料、运输等困难,他们意识到仅仅“求强”是不行的,从而把留意力转向“求富”,因此创办了大量新式民用企业,洋务运动转向“求富”以“求强”,故C项正确;晚清政局整体动荡飘摇,解除A项;太平天国运动在1864年随着天京陷落而失败,与图片现象无关,解除B项;依据图片无法推断出地主阶级内部分化,解除D项。8.B[解析]依据材料“驰赴天津,听候调遣”“威海失守”等信息可知,该斗争是甲午中日斗争,张之洞的行动主要是为了应对日本的侵略,故B项正确;其次次鸦片斗争、太平天国运动、中法斗争,均没有涉及“威海失守”“保卫烟台”等信息,解除A、C、D三项。9.C[解析]依据材料中交战双方为日本和中国,斗争方式为海战,可知为甲午中日斗争,故C项正确;《下关江面》为鸦片斗争,解除A项;《天京陷落》为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解除B项;《马尾军港》为中法斗争,解除D项。10.D[解析]依据“从左到右依次是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德国皇帝威廉二世、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法国的玛丽安娜以及日本明治天皇”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这种状况应当出现在甲午中日斗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时期,所以该漫画应当创作于19世纪90年头,故D项正确;19世纪60—80年头日本没有参加对中国的瓜分,解除A、B、C三项。B级实力素养提升练11.B[解析]依据“只觉苍天方愦愦,莫凭赤手拯元元(百姓)”可得出石达开参加起义主要是为了挽救百姓,而“三年揽辔悲赢马,万众梯山似病猿。我志未酬人亦苦,东南到处有啼痕”则反映出寻求国家出路的探究并不简单,充溢艰辛,故B项正确;依据“扬鞭慷慨莅中原,不为仇雠不为恩”可得出与清政府对峙并不是主旨,解除A项;材料中没有针对英法,解除C项;材料与《资政新篇》无关,且也没有扭转危局,解除D项。12.C[解析]依据“凡‘性慧夙有巧思者无论官绅、士庶一体入局讲习’”可知,福州船政学堂意在培育人才,故C项正确;“人人均等”的说法过于夸张,不符合史实,解除A项;福州船政学堂是在洋务运动时期设立的,诞生于甲午中日斗争之前,解除B项;福州船政学堂是洋务派兴办的企业,和资产阶级无关,解除D项。13.D[解析]依据材料“不欲衅自我开,以为外交之道应尔”可知,李鸿章主见不首先挑衅,应当通过外交解决冲突,这是妥协退让的体现,没有深刻相识到日本蓄意侵华的本质,故D项正确;李鸿章具有肯定实权,解除A项;材料不是体现李鸿章缺乏足够的开战志气,解除B项;材料体现李鸿章避战,而不是遵循国际外交惯例,解除C项。14.B[解析]湘军与淮军的崛起,意味着地方汉族地主势力上升,影响晚清政治权力结构的变动,故B项正确;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反侵略的性质,并未造成民族危机的加深,解除A项;湘军与淮军的崛起,加速湘淮系官僚集团的权势上升,并非衰落,解除C项;材料现象并未干脆动摇清朝政府统治的根基,解除D项。15.B[解析]结合所学学问可知,19世纪末,英国照会清政府,强调长江沿岸各省只能由英国租押而不能租押或让予他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