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课寻找社会的真谛课时1社会历史的本质课标要求1.理解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2.领悟社会存在确定社会意识。素养目标1.科学精神:科学理解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2.公共参加:树立正确意识,学会运用社会历史观的学问分析现实问题。自主学习·探新知【新知预习】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劳动是社会历史的起点(1)________创建了人,劳动推动了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2)人类历史是由人的________活动构成的历史,探讨人类历史的规律,也就是探讨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运动规律。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社会起源于劳动。2.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类进行________的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经济领域,人类调整、改革社会关系的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________领域,人类创建科学文化的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________领域。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1.含义(1)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________方面,它的最主要的内容是物质生活资料____________。(2)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________方面,是人类社会中各种精神生活现象的总称。2.辩证关系(1)社会存在________社会意识。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②社会存在的变更、发展________社会意识的变更、发展。(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①从时间上说,社会意识有时会________社会存在,有时又会________社会存在而变更、发展。②从性质上说,________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________的推动作用,________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________作用。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不同步,可先可后。并不是全部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都起促进作用,只有正确的社会意识才对社会存在起促进作用。【辨识判断】1.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如影随形。()2.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3.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劳动的历史。()4.社会意识可以先于社会存在而变更。()5.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不起作用。()6.先进的社会意识具有超越时代和历史条件的特性。()7.符合规律的社会意识能够干脆转化为物质力气。()8.实践是社会历史的起点。()9.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始终是不行分割的。()【体系建构】议题探究·提素养议题一为什么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材料一黑猩猩经过人们的反复训练,它能打开水龙头,用水桶放水灭火。后来,人们把黑猩猩放到船上,同样点上火,给它一个水桶,让它灭火,但它此时却手足无措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曾经见过“猴子智取香蕉”“警犬帮助破案”“马做算术题”……很多人在感叹之余经常会说,这些“聪慧的”动物是“有智能的”。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中谈到劳动的重要性。首先是劳动,然后是语言和劳动一起,成了两个最主要的推动力,在它们的影响下,猿脑就渐渐地过渡到人脑;后者和前者虽然非常相像,但是要大得多和完善得多。劳动和社会交往促进了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的生成,促进了意识的表达手段——语言的产生。材料二19世纪初某国有个王子,幼年时被人绑架,囚禁在一间直不起身的黑屋子里,直到17岁被释放,从未接触过人。后来虽然经宫廷老师不遗余力的教化,但智力仍旧不及常人。在他死后解剖发觉,他的脑沟很简洁,大脑甚至没有覆盖小脑,连类人猿都不如。探究1:动物的这类“智能活动”是不是劳动?为什么?答:探究2:探讨沟通:王子的故事说明什么?答:议题二如何理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改革开放后,我国利用劳动力低成本优势,主动参加国际分工与国际经济大循环。在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困难变更,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全球市场萎缩、爱护主义上升的背景下,从被动参加国际经济大循环转向主动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在一个更加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中谋求我国发展的大战略,是适应内外环境变更的重大战略调整。探究1:分析我国提出双循环新思路的依据。答:探究2:双循环发展思路有利于我国在世界中谋求发展,反映的哲理是什么?答:重难突破·固双基1.如何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首先,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其次,实践活动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社会生活在本质上就是由各种实践活动形成的,没有人类的实践活动,就没有社会生活。再次,社会实践在社会生活中的基础地位确定了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特点。训练1社科院编纂的《中国语言地图》把汉语方言分为官话区、粤语区、吴语区、客语区、闽语区等10区,各方言区内部还可再细分。《礼记》有记载,“五方之民,言语不通”,春秋战国时期的各诸侯国以“雅言”为通用语,先秦的雅言、两汉的通语、宋明的官话、清末的国语再到如今的一般话,方言不断发展的同时,通用语言的规范也持续进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社会生活是实践的,方言的差异与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等社会条件相关②冲突具有特殊性,方言的发展与通用语言的规范属于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各地方言的差异性通过文化共同表现出来,相互联结④冲突即对立统一,保留方言与推广通用语言之间既对立又统一,并行不悖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训练2漫画《问候的变更》(作者毛铭三)所蕴含的哲理有()①任何社会意识的产生都有物质缘由②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的冲突各有其特殊性③人的欲望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④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如影随形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3.正确理解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1)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不完全同步性。社会意识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更、发展。(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是它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主动的推动作用。训练3《前进吧,中国共产党》唱响了大江南北,它唱出了共产党人的心声,激发斗志;它唱进了群众的心里,凝合人心。歌曲是文化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具有潜移默化的教化效果。这给我们的历史唯物主义启示是()①重视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②社会意识的变更往往独立于社会存在的变更③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④反映时代要求的社会意识影响社会实践的发展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和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类别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物质与意识区分探讨对象人类社会整个世界地位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作用对两者关系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依据对二者何者是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依据联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体现训练4求真务实是中国共产党事业兴盛发达的关键所在,但是求真务实不能也不行能一劳永逸,彼时的“真”不能代表此时的“真”,彼时的“实”不能代表此时的“实”。“求真务实不行能一劳永逸”的哲学依据是()①事物的运动是有条件的、永恒的②社会存在的变更确定社会意识的变更③任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详细的历史的统一④意识的选择性要求我们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随堂检测·重落实1.右图漫画:你跟别人的差距,不在于你走得慢;而在于,别人走的时候,你只是始终在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①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②事物困难性导致相识片面性③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要重视量的积累④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A.①④B.②④C.①③D.②③2.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指出:“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建了人本身。”这说明()①劳动是社会历史的起点②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③劳动无所不能④劳动推动了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3.年味,是不能抑制的乡愁,是记忆中家的味道。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关于年的味道、年的记忆,虽然南北不一,但都蕴含着深深的爱。无论岁月如何更替,年俗怎样演化,洋溢着的高兴是一成不变的。小时候总觉得有好吃的东西才叫过年,长大后明白有家人的地方就是过年……从年味获得的哲学感悟是()①年的记忆源于每个人对年的心理感受②不同家庭的年味寓于相同的家庭之爱中③人们对年的情感来自长期的生活体验④记忆中的年味是对不同时期社会存在的反映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写道:“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而且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变更现存的事物。……特殊是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①人化自然是劳动实践活动的必定结果②社会和谐是走向生态文明的实践路径③社会意识确定于社会存在并起反作用④人类和社会历史统一于自然界之中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最终,马克思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气只能用物质力气来摧毁。”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看,这主要是强调了()①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③社会意识不能替代社会存在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第五课寻找社会的真谛课时1社会历史的本质【新知预习】一、1.(1)劳动(2)社会实践2.物质生产政治精神文化二、1.(1)物质生产方式(2)精神2.(1)确定确定(2)落后于先于先进主动落后阻碍【辨识推断】1.×2.提示:×社会意识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只有科学的、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3.√4.√5.×6.×7.×8.提示:×劳动是社会历史的起点。9.提示:×社会存在是可以脱离社会意识而单独存在的,而社会意识不能脱离社会存在。所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可以分割。议题探究议题一探究1:提示:不是。动物的“智能活动”只是动物的反应形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活动。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简洁地通过自身的存在在自然界中引起变更;而人则通过他所作出的变更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这便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最终的本质的差别。探究2:提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但有了人脑不肯定产生意识。要产生意识,除了有人脑,还必需参加社会实践,通过实践使各种客观存在作用于人脑。长期脱离社会或大脑受到损害的人,不能形成意识。议题二探究1:提示:在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困难变更,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全球市场萎缩、爱护主义上升的背景下,我国提出双循环的发展策略,反映了社会存在确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更、发展确定社会意识的变更、发展。探究2:提示: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具有主动的推动作用。双循环策略有利于充分挖掘国内需求,激发消费潜力,促进经济发展,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资源配置。重难突破训练1解析:经济、政治确定文化,因此社会生活是实践的,方言的差异与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等社会条件相关,①正确;方言的发展与通用语言的规范属于事物发展的同一阶段的不同方面,②错误;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各地方言的共性要通过差异性表现出来,③错误;方言不断发展的同时,通用语言的规范也持续进行,说明保留方言与推广通用语言之间既对立又统一,可以并行不悖,④正确。故选B。答案:B训练2答案:A训练3解析:材料说明白该歌曲反映时代要求,是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实践的发展起推动作用,①④符合题意。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确定于社会存在,②错误。③表述正确,但与题意无关,解除。故本题选D。答案:D训练4解析:求真务实不能也不行能一劳永逸,彼时的“真”不能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知识产权与购房协议
- 2025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题库(基础护理学专项)护理学基础理论试题汇编及答案解析
- 农业企业土地流转协议
- 综合性贷款合同
- 股权质押清偿协议
- 2025年统计学期末考试题库:统计推断与检验在项目管理研究中的试题
- 2025年消防执业资格考试题库:消防技术标准规范应用试题汇编
- 2025年统计学专业期末考试题库:抽样调查方法在商业智能中的应用试题
- 2025至2030年中国汽配城行业市场发展潜力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三翼全自动旋转门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七律长征读书分享 课件
- 自考00808商法押题及答案解析
- 语文教研专题讲座讲稿
- 2024年新物业管理技能及理论知识考试题与答案
- 2024年国考公务员行测真题及参考答案
- 江苏省苏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 DG-TJ 08-2407-2022 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标准
- 2024汽车行业社媒营销趋势【微播易CAA中国广告协会】-2024-数字化
- 打印复印服务合同
- 作业人员触电一般B类事故案例 (1)课件讲解
- 2024年福建省中考化学试卷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