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高考地理第二部分微专题阶段练专练78岩石与地貌_第1页
2025版高考地理第二部分微专题阶段练专练78岩石与地貌_第2页
2025版高考地理第二部分微专题阶段练专练78岩石与地貌_第3页
2025版高考地理第二部分微专题阶段练专练78岩石与地貌_第4页
2025版高考地理第二部分微专题阶段练专练78岩石与地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专练78岩石与地貌一、选择题[2024·稽阳联考]雨岔大峡谷是黄土高原一处自然地缝奇观,有“中国的羚羊谷”之称。峡谷由红砂岩的山体构成,峡壁内凹凸不平、线条流畅。该峡谷位于陕北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区,年均降水量不足150mm,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据此完成1~2题。1.形成这种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冰川侵蚀B.化学溶蚀C.断裂下陷D.流水侵蚀2.按岩石成因分,雨岔大峡谷属于()A.侵入岩B.喷出岩C.沉积岩D.变质岩[2024·福建检测]柴达木盆地东缘构造运动活跃。早期,随着板块挤压,现今乌兰盆地地区由北向南流淌的辫状河道沉积起先广泛发育,水系向东流入现今共和盆地的低凹地带。之后因鄂拉山的隆升,水系渐渐分别。中新世晚期,牦牛山猛烈隆起,山南的查查盆地构造形成并被整体抬升,但缺少该时期的沉积地层。如图示意柴达木盆地东缘地质构造。据此完成3~5题。3.图示区域下列地理景观中最早形成的是()A.柯柯盐湖B.茶卡盐湖C.宗务隆山D.乌兰盆地4.对柯柯盐湖的形成起到关键作用的是()A.牦牛大断裂活动B.牦牛山隆升C.乌兰盆地沉降D.鄂拉山隆升5.查查盆地缺失中新世晚期沉积层,可能是因为()A.缺乏沉积环境B.地层持续下陷C.久经风力侵蚀D.久经流水侵蚀[2024·山东期中]祁连山北坡酒泉盆地南缘发生过猛烈褶皱活动,相邻的南部背斜向北推覆到如图所示地区地表之上(这种外来的地层称为推覆体),经长期困难地质作用后,形成出露下伏地层的安门口构造窗、与四周岩石地质年头不连续的飞来峰——妖魔山,构造剖面如图所示。据此完成6~7题。6.透过安门口构造窗可以看到的构造地貌是()A.背斜 B.向斜C.背斜谷 D.向斜谷7.依据图示可以推断,该地区()①O1与J之间发生过地壳抬升与外力侵蚀②妖魔山是推覆体被侵蚀的残留物③下伏地层被侵蚀形成构造窗④北侧O1、O2为连续地层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024·台州质检]如图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8~9题。8.甲岩石可能为()A.大理岩B.片麻岩C.石英岩D.板岩9.岩层乙、丙和断层丁形成的先后依次是()A.乙、丙、丁B.丙、乙、丁C.丁、丙、乙D.丁、乙、丙[2024·广东摸底]如图为祁连山西段某山间盆地边缘示意图。其山坡、冲积扇和冲积平原的植被均为草原,其中冲积平原草原茂密。山坡表面多覆盖有砂和粉砂物质,该地冬春季多风。据此完成10~11题。10.山坡上部积累物中的砾石分选性和磨圆性较差,与之相关的因素主要为()①重力作用②风力搬运③流水搬运④冰川搬运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1.山坡表面覆盖的砂和粉砂物质主要来源于()A.冲积平原 B.冲积扇C.冲积扇和冲积平原 D.山顶[2024·广东卷]河床纵剖面是指由河源至河口的河床最低点的连线剖面。青藏高原东南部的帕隆藏布江某段河床纵剖面呈阶梯状形态,近几十年来,在该河段有湖泊发育。下图示意该段河床纵剖面形态。据此完成12~13题。12.第Ⅰ段河床纵剖面阶梯状形态形成的自然缘由是()A.地质构造差异抬升B.河流的阶段性下切C.原始河床地形差异D.滑坡、泥石流作用13.在第Ⅱ段河床,纵剖面①→②→③的发育过程反映该段河床()A.淤积大于侵蚀 B.侵蚀大于淤积C.侵蚀—淤积平衡 D.持续不断侵蚀二、综合题14.[2024·邢台月考]读甲、乙两幅景观图,完成下列问题。(1)说出甲图地质构造类型并简述其成因。(2)推断乙图地貌类型,说明其形成缘由。(3)说明乙图所示区域易发生的地质灾难。专练78岩石与地貌1.D依据材料,雨岔大峡谷位于黄土高原,该地降水集中多暴雨,且黄土层深厚,黄土土质疏松,简单受到流水侵蚀而形成地缝景观。故D项正确。2.C由材料可知,峡谷由红砂岩的山体构成,砂岩属于沉积岩,故C项正确。3.C本题考查地质景观的形成依次。依据材料信息可知,现今乌兰盆地地区由北向南流淌的辫状河道沉积起先广泛发育,说明地势北高南低,河流可能发源于北侧的宗务隆山。当时河流能够向东流入现在的共和盆地,说明独立的乌兰盆地尚未形成,D错误;河流向东流入共和盆地,随着盐分的积累,茶卡盐湖渐渐形成,B错误;之后鄂拉山的隆升导致独立的乌兰盆地形成,水系无法东流,渐渐积水成湖,盐分富集形成柯柯盐湖,A错误;综上所述,最早形成的应为宗务隆山,C正确。4.D本题考查柯柯盐湖的形成缘由。结合上题分析可知,鄂拉山的隆升导致独立的乌兰盆地形成,水系无法东流,渐渐积水成湖,后来盐分富集形成柯柯盐湖。故选D。5.A本题考查地势对沉积环境的影响。依据材料信息可知,中新世晚期,牦牛山猛烈隆起,山南的查查盆地构造形成并被整体抬升,地势相对较高,缺乏沉积物的沉积环境,A正确;地层持续下陷,地势低洼,利于沉积,B错误;该区域地形封闭,不易受到风力侵蚀,C错误;该区域深居内陆,降水较少,流水侵蚀弱,D错误。6.C本题考查构造地貌。从图中可以看出安门口构造窗下部岩层向上拱起,且岩层中间老两侧新,为背斜构造,顶部侵蚀为谷地,所以构造地貌为背斜谷,C正确。7.A本题考查构造地貌的形成。由图可知,O1与J之间有不整合面且上部不平整,所以它们之间发生过地壳抬升和外力侵蚀,①正确;O2是推覆体,与O1并不连续,④错误;依据材料,推覆体是南侧地表岩层推移过来,然后在此被侵蚀了一部分,所以妖魔山是推覆体被侵蚀的残留物,②正确;依据材料,构造窗是南部背斜向北推覆到图示地区地表之上,经长期困难地质作用后,形成出露下伏地层的安门口构造窗,所以构造窗不是下伏地层被侵蚀形成,③错误。综上所述,①②正确,故选A。8.C读图可知,甲岩石位于花岗岩与砂岩的接触地带,甲处砂岩可能在岩浆冷却过程中发生变质形成石英岩,C项正确。9.D乙、丙岩层没有发生断裂,故乙、丙岩层形成于断层丁之后;丙为花岗岩,丙岩层侵入了乙岩层,故乙岩层先形成,然后再是丙岩层侵入,故D项正确。10.D本题考查外力沉积作用的特征。读图可知,山坡上部积累物中的砾石以角砾为主,表层有砂和粉砂,该山为祁连山西段,海拔高,可能有冰川分布。图示山坡坡度较陡,砾石主要在重力作用和冰川搬运作用下在此积累,①④正确。砾石分选性和磨圆性较差,假如在流水和风力的沉积作用下,分选性应较好,且在流水磨蚀作用下,磨圆性应较好,②③错误。故选D。11.B本题考查外力作用对地貌的影响。读图可知,除山坡外,砂和粉砂还分布在冲积平原和冲积扇,但冲积平原地势低平,草原茂密,故山坡的砂和粉砂物质主要来源于冲积扇,A、C错误;该地区春季多大风,冲积扇地表较为干燥,地表沙砾被风吹起,风沙流沿山坡爬升,到达肯定位置后风速减慢,挟沙实力减弱,砂和粉砂主要沉积在山坡上,B正确,D错误。12.D该河段的地质构造状况应当相差不大,A错误;河流的阶段性下切会加深河床,但不会使河床抬升,B错误;由图可知,推想的原始河床纵剖面改变较为匀称,地形差异不大,C错误;该河段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地势落差大,且受到西南季风影响,降水较为丰富,滑坡、泥石流等灾难多发。由材料可知,该河段近几十年来,有湖泊发育,推断应当为滑坡、泥石流搬运的物质堵塞河道形成的多个堰塞湖,堰塞湖的存在导致不同河段河床泥沙淤积变多,河床抬升,形成阶梯状的形态,D正确。故选D。13.A由图可知,在第Ⅱ段河床,纵剖面①→②→③河床的海拔不断上升,河床不断变浅,说明从2007年到将来,河床泥沙淤积的速度大于河床被侵蚀的速度,导致河床积累物变多,河床变浅,A正确;侵蚀大于淤积,会导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