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概论(四川铁道职业学院)知到智慧树答案_第1页
国学概论(四川铁道职业学院)知到智慧树答案_第2页
国学概论(四川铁道职业学院)知到智慧树答案_第3页
国学概论(四川铁道职业学院)知到智慧树答案_第4页
国学概论(四川铁道职业学院)知到智慧树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单元测试第二章单元测试第三章单元测试第四章单元测试第五章单元测试第六章单元测试第七章单元测试第八章单元测试第九章单元测试第十章单元测试第十一章单元测试第十二章单元测试第十三章单元测试第十四章单元测试第十五章单元测试第十六章单元测试1【单选题】(2分)《论语》现存多少篇?()正确答案:CA.15B.25C.20D.102【单选题】(2分)《论语》“论”字作何解?()正确答案:DA.选择语录B.通“伦”C.说D.议论3【单选题】(2分)孔子首创了什么教育?()正确答案:AA.平民教育B.贵族教育C.素质教育4【判断题】(2分)《论语》是记载孔子言行的一部典籍。()正确答案:AA.错B.对5【判断题】(2分)《论语》的“论”是“议论”的意思;“语”是“言语”的意思。()第一章认识孔子正确答案:AA.错B.对1【单选题】(2分)孔子年轻时曾经担任过哪两种卑微的工作?()正确答案:DA.委吏、秉官B.委员、秉田C.委吏、秉租D.委吏、秉田2【单选题】(2分)孔子的志向原句是()正确答案:CA.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人,游于艺B.愿无伐善,无施劳C.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D.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3【单选题】(2分)“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中“坚”字作何解?()正确答案:BA.坚硬B.坚深C.坚决D.坚定4【判断题】(2分)孔子在遭遇丧事的人身边不吃饭。()正确答案:BA.对B.错5【判断题】(2分)“仰之弥坚,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这句话是颜回感叹孔子理论高深,教学有方的。()正确答案:BA.错B.对1【单选题】(2分)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这其中的“学”就是()正确答案:DA.有志于用来提高精神境界的真理B.我现在所说的学习C.指仁义道德的规范D.指增加各种知识2【单选题】(2分)以下对“温故而知新”理解错误的是?()正确答案:DA.“温故”是重温过去走过的路,“知新”是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怎么做的。B.从温习过去的知识中可以得到新知识C.“新”指未来怎么样和未来怎么办。D.“故”指的是人类社会的全部历史。3【单选题】(2分)“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中的意思是()正确答案:CA.后面的学生B.忠厚的人C.年轻人D.学生4【判断题】(2分)“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句话是说人的志向是不能强迫改变的。()正确答案:BA.错B.对5【判断题】(2分)“学如不及,犹恐失之”的意思是学习不怕赶不上,更不怕遗忘。()正确答案:AA.错B.对1【单选题】(2分)“巧言令色,鲜矣仁”中“鲜”字作何解释。()正确答案:BA.鲜艳B.少C.新鲜D.鲜活2【单选题】(2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这句话的反映的()正确答案:CA.教育思想B.政治思想C.为人处事的标准D.伦理道德规范3【单选题】(2分)“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试问是哪五者?()正确答案:BA.恭/谨/信/敏/惠B.恭/宽/信/敏/惠C.恭/仁/信/敏/惠D.恭/礼/信/敏/惠4【判断题】(2分)同是弟子问仁,孔子有不同的回答,答颜回“克己复礼为仁”,答仲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慎施于人”,答司马牛“仁者其言也訒”。这不仅是因材施教教育方法的问题,其中还饱含孔子对弟子的高度的责任心。()正确答案:BA.错B.对5【判断题】(2分)“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是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就不要强加给别人。()第五章论孝正确答案:BA.错B.对1【单选题】(2分)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其中的“悌”字的意思是:()正确答案:CA.对父母的敬爱之情B.对弟弟的敬爱之情C.对兄长的敬爱之情D.对老师的敬爱之情2【单选题】(2分)孟懿子问孝-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正确答案:DA.“孝”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仁”中的重要内容,属于人格培养与塑造的范畴。B.对父母要孝敬孝顺C.做到“无违”D.做到了孔子所说的“无违”,就算真正做到了“孝”3【单选题】(2分)根据你对孔子思想的理解,以下哪种行为是正确的?()正确答案:DA.儿子要绝对孝顺父亲,不能反抗B.臣子要无条件地对君王尽忠C.以德报怨D.以直报怨4【判断题】(2分)“孔子认为‘为仁之本’是‘忠义’”,这句话对还是错?()正确答案:AA.错B.对5【判断题】(2分)“入则孝,出则弟,谨则信------”中的“弟”字读dì()正确答案:AA.错B.对1【单选题】(2分)《论语》中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应做如何翻译?()正确答案:AA.见到贤人就想一想如何与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反省一下有没有与他相同的毛病。B.见到贤能的人就考虑自己和他一样有贤能,见到没有才能的人就想一想自己也有什么不好的地方。C.看见贤能的人相互学习,看见没有才能的人互相省察。D.遇到贤能的人便超过他,见到没有才能的人就要自我反省2【单选题】(2分)“益者三友”中“三友”指的是()正确答案:AA.友直,友谅,友多问B.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C.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D.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3【单选题】(2分)“道听途说,德之弃也”对这句话的理解错误的是()正确答案:BA.听到小道消息就四处传播,这是背弃道德的行为。B.不去区分是非的好好先生,是败坏道德的小人。C.道听途说,违背了“敬、诚、慎”等儒家原则,是被有道德的人唾弃的D.在道上听到不可靠的传闻,途中又向别人传说,这是背离道德准则的行为。4【判断题】(2分)“小不忍则乱大谋”指“小的地方不能忍让,便会败坏大计划。”()正确答案:AA.对B.错5【判断题】(2分)孔子认为用忠言劝告朋友要劝到底,不能半途而废。()正确答案:AA.错B.对1【单选题】(2分)孔子曰:“君子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_____;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____;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____。”下列答案正确的是()正确答案:AA.色、斗、得B.斗、色、得C.斗、得D.得、色、斗2【单选题】(2分)曾子说:“有知识的人不能没有广阔的胸怀和刚毅的性格,因为他们责任重大而且前程远大。”这句话的原句是()正确答案:CA.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B.不在其位,不谋其政C.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D.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3【多选题】(2分)孔子说:“行己有耻”,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正确答案:BCA.我们要树立底线意识,违背道德的事少做,违反法律的事坚决不做B.我们要有知耻之心,提高辨别“耻”的能力C.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D.真诚面对自我,闻过而终礼,知耻而后勇4【判断题】(2分)“是可忍也,熟不可忍也”这句话是说凡事都要能够忍耐。()正确答案:AA.错B.对5【判断题】(2分)“与朋友交,言而有信”的人才能实现“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的境界。()正确答案:BA.错B.对1【单选题】(2分)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正确答案:AA.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B.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C.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D.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2【多选题】(2分)司马牛问孔子什么是君子?孔子的回答是君子()正确答案:BCA.死守善道B.成人之美C.不忧不惧D.笃信好学3【单选题】(2分)孔子认为,君子与小人的区分在于()正确答案:BA.物质财富B.道德品性C.知识水平D.社会地位4【判断题】(2分)“四海之内,皆兄弟”实际是说四海之内皆朋友。()正确答案:BA.错B.对5【判断题】(2分)“君子不器”的意思是君子不应该被一技一业所限制,而应努力学习,使诸多德行全面发展。()正确答案:BA.错B.对1【单选题】(2分)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对这段话不正确的理解是()正确答案:DA.要用礼来加以节制,加以中和,这样才能大言行合度,符合社会规范B.“不学礼,无以立”,认为礼是个人修养的落脚点C.“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但礼也要有一个度的问题D.反映了孔子仁的思想2【单选题】(2分)子曰“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理解不正确的是那句()正确答案:BA.不学诗,就不会应对说话,不学礼,就无法立足于社会。B.没有学过诗就没有说话的内容,没有学个礼就站不稳。C.以诗礼传家,所谓“诗”,就是文化;所谓“礼”,就是教养。D.不学诗经在社会交往中就不会说话;不学礼,在社会上做人做事,就不能立足。3【单选题】(2分)子曰:“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这里的“易”如何理解?()正确答案:AA.周备B.简易C.容易D.变更4【判断题】(2分)“诗,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是说学诗的各种用途,是对诗歌社会作用最高度的赞颂。()正确答案:AA.对B.错5【判断题】(2分)孔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说明了应该节俭但不能吝啬的道理。()正确答案:AA.对B.错1【单选题】(2分)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表明孔子的教学方法是()正确答案:DA.有教无类B.启发诱导C.循序渐进D.因材施教2【单选题】(2分)在孔子的教育内容中,()占首位。正确答案:BA.自然科学B.道德教育C.生产劳动D.文化知识3【单选题】(2分)孔子招收的学生有出身平民的颜回、子路、曾参、原宪、仲弓等,也有贵族家庭出生的孟懿子、南宫敬叔、司马牛等,还有商人出生的子贡和“大盗”出生的颜涿聚。这反映了孔子提倡一种()的教学原则。正确答案:BA.循序渐进B.有教无类C.因材施教D.启发诱导4【判断题】(2分)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使用不同的教育方法,传授不同的教学内容,这叫做“因材施教”。()正确答案:AA.对B.错5【判断题】(2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句话是告诉我们学习方法的。()正确答案:AA.对B.错1【单选题】(2分)“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下列对孔子这段话理解不正确的是()正确答案:CA.孔子认为应该建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秩序,否则人民无所适从B.孔子认为“仁”和“礼”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C.孔子认为“礼”和刑罚相对立的D.孔子认为周“礼”非常重要,是实现仁的前提2【单选题】(2分)孔子的消极思想是什么?()正确答案:AA.忠君尊王B.人道主义C.有教无类D.仁者爱人3【单选题】(2分)“道之以政,齐之以刑,则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段论述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正确答案:CA.墨家B.道家C.儒家D.法家4【判断题】(2分)“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强调了做领导要品行端正。()正确答案:AA.对B.错5【判断题】(2分)“欲速则不达”告诉我们做事要追求速度()正确答案:BA.对B.错1【单选题】(2分)下面哪两位是能言善辩著称的?()①仲弓②宰我③季路④冉有⑤子游⑥颜渊⑦子贡正确答案:DA.③④B.①②C.⑤⑥D.②⑦2【单选题】(2分)“不贰过”的意思是()正确答案:CA.不犯大错B.不重复责备一个人的过错C.不重复犯错D.从不犯错3【单选题】(2分)孔子最喜欢的弟子是以下哪位?()正确答案:BA.子路B.颜回C.公西华D.曾皙4【判断题】(2分)闵子骞是一个胸怀宽广、孝敬父母的人。()正确答案:AA.对B.错5【判断题】(2分)孔子期待弟子能学而优则仕。()正确答案:AA.对B.错1【单选题】(2分)《孟子》共有()篇。正确答案:DA.五篇B.六篇C.八篇D.七篇2【单选题】(2分)传说“孟母三迁“的故事中,孟母迁居的次序是()。正确答案:CA.近学--近屠--近墓B.近屠--近墓--近学C.近墓--近屠--近学D.近学--近墓--近屠3【单选题】(2分)孟子素以好辩著称,他的辩论对象主要是?()正确答案:CA.天子B.学生C.诸子百家D.百姓4【判断题】(2分)《孟子》中孟子经常使用辩论和对话的形式来阐述自己的思想,尤其是善于运用类比和寓言来增强说服力。()正确答案:AA.对B.错5【判断题】(2分)《孟子》不仅是一部哲学著作,还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其语言简练明快,气势磅礴,对后世散文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正确答案:AA.对B.错1【单选题】(2分)《大学》内容中关于“三纲八目”,不属于“八目”的是()正确答案:CA.修身B.格物C.亲民D.正心2【单选题】(2分)对下列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正确答案:BA.知止而后有定知:知道B.定而后能静静:平静C.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明:彰明D.安而后能虑虑:思虑精详3【单选题】(2分)“四书”指()四部作品,()正确答案:DA.《尚书》《中庸》《论语》《孟子》B.《诗经》《大学》《论语》《孟子》C.《礼记》《中庸》《论语》《孟子》D.《大学》《中庸》《论语》《孟子》4【判断题】(2分)《大学》的内容由“经”一章,“传”十章组成。()正确答案:AA.对B.错5【判断题】(2分)“三纲”之间是并列的关系。()正确答案:AA.错B.对1【单选题】(2分)关于《中庸》的论述,不正确的是()正确答案:BA.《中庸》发展了孔子“内省”和曾子“自省”的教育思想。B.“率性之谓道”,是说循着这种天性而行就合于道,人性无善恶。C.“修道之谓教”,实行“中庸之道”既是率性问题,也是修道的问题。D.“天命之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