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地理下册教案_第1页
初一地理下册教案_第2页
初一地理下册教案_第3页
初一地理下册教案_第4页
初一地理下册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一地理下册教案

初一地理下册教案篇一

一、课程标准

运用各种资料,描述世界自然与人文环境的总体特征。

二、教学要求

1.利用地图了解世界海陆分布的特点。

2.从地图中认识大陆、岛屿、半岛、大洲以及大洋、海和海峡。

3.在世界地图上说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

4.举例说明海洋市人类的重要意义。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步骤

[由历史事件导入]

1969年7月,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登月,宇航员阿姆斯特朗

()有幸成为登上月球表面的第一人。当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踏出第一步

时,他说“这对我个人来说是一小步,但对人类来说却是一个飞跃(一大

步)EG:这是一句震惊世界的话。其实太空第一

人加加林遨游地球轨道时也说过一句同样有意思的话。你知道他说了一句什么

话吗?”人类给地球取错了名字,不该叫它地球,应叫它水球。”

水星无水,地球少地,看来人类真的把地球与水星的名字给颠倒了。是不

是这样呢?我们来看一下地球的真实面目。

(出示图2-1地球--人类共同生活的家园)

这是一张地球卫星图片,从这幅图上你看到了什么,你看出了什么?

图上白色代表大气,黄色代表陆地,蔚蓝色弋表的是海洋,虽然有的地方

被云层遮住了,但还是能明显看出海洋的面积远大于陆地。

从海陆分布比例来看,地球上几分是海?几分是陆?(可让学生看饼状图,

也可以让学生从图2-4上估算一下。)

一、海陆分布(陆海三七分)

那么人类是如何了解海陆分布的呢?尤其在过去交通不发达而各种勘测、

探测手段还很落后的情况下。

只能靠远行:丝绸之路;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郑和七下西洋;哥伦布发

现美洲大陆;麦哲伦环球航行等等。

这些古代的远行活动,可以说对人类认识世界做出了贡献。目前我们已经

知道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那么分布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呢?

黑板出示《大洲和大洋》挂图

二、七大洲和四大洋

1.七大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哪七大洲和哪四大洋?

(补充:亚洲是亚细亚洲的简称,意为“东方日出之地”;欧洲是欧罗巴洲

的简称,意为“西方F落之地”:非洲是阿非利加洲的简称,阿非利加在希腊文

中有“阳光灼热”的意思;美洲是亚美利加洲的简称,是以第一个发现美洲新大

陆的亚美利哥的名字命名的;澳大利亚拉丁语原意是“南方大陆”;直到19世纪

初,俄国探险队首次进入南极圈,发现新大陆,南极洲意为“地球最南端”。)

②七大洲中,主要位于东半球的大洲有哪些?主要位于西半球的大洲有哪

些?

③南极洲呢?

④各大洲的大小关系如何?

⑤仔细看图,各个大洲的位置分布有何特点?

⑥读图活动:说说大洲和大洋的位置关系?谁能说一说我们亚洲在地球上

的位置?

⑦学生活动(上讲台、边指图边讲):以上面的历史事件(丝绸之路;意大利

旅行家马可•波罗;郑和七下西洋;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麦哲伦环球航行)为例,

你作为事件中的主人公,请你说说你当时远行的路线是什么样的,到过哪些地

方,还能讲讲你途中碰到过的事或物吗?

⑧你还知道如下一些事情吗?印弟安人是如何到达美洲的?泰坦尼克号是

如何沉没的?百慕大三角谜区在哪里?等等。

每一个大洲都是一个整体。大洲内部我们又可以分几部分来认识。看图2-

3

大洲由哪几部分组成?

大洲=大陆+岛屿

观察图2-3,用你话来描述一下什么是大陆、半岛和岛屿。

大洲与大洲往往远隔重洋,我们来找一找,都有哪些海洋?

2.四大洋:、______、、______

根据你自己的认识,说说海洋对人类有哪些影响?

云雨的故乡:地球水气的主要来源(画海陆水循环示意图)

资源的宝库:海水淡化;盐(如果把海水中的盐分都提出来,平铺在全世界

的陆地上,陆地可以增高150米);鱼类资源;石油(钓鱼岛、我国南海石油开

采);可燃冰等。

贸易的通道:海峡(F1本海上生命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捷径马

六甲海峡;大西洋与地中海的惟一通道-----直布罗陀海峡;白令海峡;麦哲伦海

峡);海上航线(石油运输等)。

生存的空间:日本神户人工岛;荷兰、澳门的围海造陆。

国防的前线:

[学生总结]

(由学生总结)你在这一课中学到了哪些新的知识?

地球是个蓝色的星球,海洋是生命物质的起源地,陆地是人类生息的繁衍

地。近年来,随着人类对海洋开发脚步的加快,海洋将成为人类的又一个生存

的空间。

绘制一幅世界海陆分布简图(可以用简单的图形如三角形,表示大洲轮

廓)。

初一地理下册教案篇二

第一章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海陆分布

一、教学目标:

3、大洲的大小

是亚洲,最小是大洋洲。顺口溜: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三、四大洋

1、概念:海峡

2、分布

太平洋:东面是南、北美洲,西面是亚洲和大洋洲北部凭借白令海峡与北

冰洋相通。

大西洋:位于南、北美洲与欧洲及非洲之间南接南极洲,北通北冰洋,形

状如“S”。

4、大小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入新课

入:同学们,上一学年我们学习过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但是我们生活在这

个星球里,它的真正的面目是怎样的呢?(让学生形容一下各抒己见)

生:各抒己见。

师: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地球的认识越来越多,发现地

球是太阳系里最美丽的一个星球。

活动:指导学生完成“观察月球了解地球”的活动。(地球上具有液态水)

承转:正是因为这样,地球具备了生命生存的最基本的条件之一,所以我

们首先认识地球的表面。

一、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1、海陆面积(略)

师:同学们通过“观察月球了解地球”的活动,已经知道了海洋的面积比

陆地的要大得多,那么,它们的大小和比例是怎样的呢?

生:阅读、看图C、D、Eo海洋面积为3.61亿平方千米,约占地球表面积

的7K;陆地面积为1.49亿平方千米,约占地球表面积的29%,因此人们通常说

“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师:那么,陆地和海洋是不是分别集中分布在一个地方?

生:不。是分散的。

师:它们的分布有什么规律吗?

生:阅读、看图E。海洋把陆地分割成若干块,海洋相互连成一体。按南

北半球分,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按东西半球分,海

洋主要分布在西半球,陆地主要分布在东半球。

2、海陆分布(略)

承转:既然海洋把陆地分割成若干块,我们用什么方法去记忆它们呢?

生:我们可以给它们都起了名字。

师:对。

二、七大洲

I、概念:(略)

师: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几个概念:大洲、大陆、半岛、岛屿。

生:阅读、讨论、对比,找出自己的记忆方法。

师:我们了解了大洲的概念,那么把它们分成了多少个大洲?又起了什么

名称?

生:七个大洲,分别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

洋洲。

2、大洲的名称及分界线。(略)

生:读图F、G、H、I进行分析比较。

3、大洲的大小(略)

师:通过对图I的比较,七大洲中的大小排列是怎样的呢?

生:?(各抒己见;

师:我们可以通过这个顺口溜来记忆: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海陆分布和七大洲的分布,认识到地球是人类生活

的家园,在地球表面分布着宽广的陆地,但是从海陆比例来看我们得知海洋的

面积比陆大得多,在今天的21世纪里将海洋的世界。

作业布置:

收集有关海洋和陆地的资料p

第二课时

引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海陆分布和七大洲的分布和置,现在我们又来研究

地球上的海洋。

承转:海洋把陆地分割成若干块,反过来陆地也把海洋分割成若干块,把

海洋分成多少块?

生:四块。

三、四大洋(略)

师:首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海峡?

生:四大洋是海洋的主体部分,大洋的边缘部分称为海,沟通两个海域之

间的狭窄水道叫做海峡C

师:对,同学们走课文的预习很充分,那么,这四大洋的名称、大小及特

点又是怎么样的呢?

生:思考、讨论、发言。(略)

课堂练习:课后的复习题1、2、3题。

师:示出第1、2题的空白挂图。

生:让学生上讲台填,其余在课本上填。

师:巡视学生填写情况。

师:示出第3题的世界政治地图。

生:自告奋勇上讲台指出划定这些界线借助的地里事物名称。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陆地和海洋的大小及分布,认识到地球是人

类生活的家园,在地球表面分布着宽广的陆地和浩瀚的海洋。陆地是人类居住

和生活的基本空间,海洋为人类提供着丰富的资源,在21世纪里将是海洋的世

界。

作业布置:

1、课后查阅世界地图,辨认七大洲、四大洋的轮廓和位置。

2、收集海陆变迁的证据。

第二节海陆变迁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地壳是在运动变化中的,以及这种变化带来的影响。

2、能通过思考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观点。了解魏格纳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

法。

观察、质疑、假设、验证一一

3、练习表达自己的观点。

4、尝试着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观点。

5、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创造性思维习惯。

6、尝试对学生的观点进行鼓励性评价和量化。

7、理解世界是在变化发展中的,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8^提出问题也是i种贡献。

9、理解科学研究既需要大胆的质疑、假设和验证,还需要有坚韧的毅力和

勇于探究的精神。

10、培养尊重不同意见的胸怀,学习与持不同意见的人交流。

二、教学重点:大陆漂移假说和板块构造学说,海陆变迁的实证。

三、教学难点: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批判和质疑的思维品质。

四、教学方法:质疑、表达法。

五、课时安排:1个课时。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由海陆分布导入海陆变迁。

教师引导

海陆分布在很久以前就是这样的吗?指导阅读,鼓励学生将阅读中遇到的

问题记录下来。

学生活动:到讲台前陈述自己的问题。

教师评价:对每位学生的发言给予恰当的评价,重点在于发掘问题中的创

造性思维。

乘转:让我们来看一下一位的地理学家它在面对这些问题时如何思考、如

何去做的。

教师讲解:重点阐述魏格纳的观察、思考•、验证以及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过

程,通过魏格纳探险遇难这一史料,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的培养。

学生活动:寻找大陆漂移假说的证据。到台前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评价:对学生的发言过程和内容进行评价,重点鼓励其在方法方面的

阐述。

教师引导:由大陆漂移假说f板块构造学说。重点讲解由假说到学说这一

科学研究的方法。

教师讲述:举例说明板块构造学说对火山地震的解释。树立正确的世界

观。

学生活动:学生宣读自己搜集的资料,或发表自己的问题或观点。

课后作业

小论文:已经发生的大地震和火山爆发(附分布图)

初一地理下册教案篇三

教学目标

1.根据图说出中国人口总数和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通过录像说出

中国人口基数大,增长快的特点。

2.能通过调查表和国家有关人口统计表,说出中国人口素质低、即将面临

人口老龄化、人口从农村到城市的迁移与农村人口多于城市的现状。

3.根据调查表分析人口与家庭经济生活关系,分析中国人口与经济发展和

环境的关系;

4.根据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提出解决人口问题的措施。

5.通过学习树立正确的人口观,明确人口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教学重点

中国面临的人口问题。

教学难点

人口与经济发展、环境的关系。

教学方法

谈话法,图示法,讲授法。

教学媒体

录像机、投影仪、板图。

板书设计

一、中国人口分布特点(上节课内容)

二、中国人口的特点

三、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附表

投影⑴

我国各种文化程度人口比例表

我国文盲半文盲占15.85%居世界第一位。

投影⑵

世界主要国家每万人在校大学生人数、T程师与科学家人数统计表

投影⑶

城镇与农村人口比例表

1996年我国城镇人口35950万人,农村人口86439万人

投影⑷

预测我国60岁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表

投影⑸

家庭调查表(学生一)

家庭调查表(学生二)

家庭调查表

初一地理下册教案篇四

教学目标

使学生知道我国的三级行政区的划分,记住我国33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

简称及位置,并且会在“中国政区图”上正确填图。

教学重点

1.准确记忆我国的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位置。

2.培养填绘地图确认地理事物空间位置关系及空间想象、动手操作的能

力。

教学方法

学习指导法。

教学手段

每人一份“中国政区图”,黄、绿、橘黄、粉四色彩色笔,剪刀,若干单

个省区政区轮廓图,8开大的中国空白政区图(每个学生一张)、“中国政区挂

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