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种植农业技术操作作业指导书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3/38/14/wKhkGWdbW82AIhfUAAKerW2PLmQ364.jpg)
![高产种植农业技术操作作业指导书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3/38/14/wKhkGWdbW82AIhfUAAKerW2PLmQ3642.jpg)
![高产种植农业技术操作作业指导书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3/38/14/wKhkGWdbW82AIhfUAAKerW2PLmQ3643.jpg)
![高产种植农业技术操作作业指导书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3/38/14/wKhkGWdbW82AIhfUAAKerW2PLmQ3644.jpg)
![高产种植农业技术操作作业指导书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3/38/14/wKhkGWdbW82AIhfUAAKerW2PLmQ364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产种植农业技术操作作业指导书TOC\o"1-2"\h\u12338第1章引言 3259811.1种植业发展概述 494931.2高产种植农业技术的重要性 4202441.3本书内容与结构安排 416689第2章土壤管理与改良 4233602.1土壤类型与特点 4147982.1.1沙土 5240982.1.2粘土 578382.1.3壤土 5195652.1.4草甸土 5200122.1.5棕壤 5237082.2土壤改良技术 558112.2.1沙土改良 558642.2.2粘土改良 5119842.2.3壤土改良 5291052.3土壤管理与保护措施 6196312.3.1土壤管理 6180492.3.2土壤保护 66043第3章育苗技术 630223.1育苗场所选择与规划 6202553.1.1场所选择 6251253.1.2场所规划 671893.2育苗基质的配制 6141903.2.1基质材料选择 6254363.2.2基质配制比例 664853.2.3基质处理 7284273.3播种与育苗管理 7225783.3.1播种 7108373.3.2育苗管理 726072第4章水肥一体化技术 7198374.1水肥一体化概述 7307724.2灌溉系统选择与设计 76544.2.1灌溉系统选择 7301254.2.2灌溉系统设计 842794.3肥料选择与施用 886014.3.1肥料选择 8193054.3.2肥料施用 828996第5章病虫害防治技术 8111975.1常见病虫害识别与诊断 8303095.1.1病害识别 8280695.1.2虫害识别 8291665.2防治方法与技术 961245.2.1农业防治 9313795.2.2化学防治 9197485.2.3物理防治 9155055.3生物防治与绿色防控 9299195.3.1生物防治 9175105.3.2绿色防控 92033第6章农药安全使用技术 952806.1农药分类与特性 9244646.1.1农药分类 917866.1.2农药特性 1098576.2农药安全使用原则 10151786.2.1合理选药 10175996.2.2严格掌握用药时期 10110386.2.3适量用药 1085056.2.4遵循安全间隔期 10284026.2.5防止抗药性产生 10129526.2.6遵守农药使用操作规程 10272386.3农药混用与替代技术 10243696.3.1农药混用技术 10324806.3.2农药替代技术 1128048第7章植株调整与修剪技术 1183157.1植株生长习性分析 1146647.1.1植株生长特点 11182307.1.2植株生长需求 11196007.2修剪原则与方法 11181027.2.1修剪原则 1251447.2.2修剪方法 12105337.3植株调整与修剪技术应用 1282777.3.1应用实例 12199497.3.2注意事项 1210523第8章采收与采后处理 12213448.1采收时期与标准 12107758.1.1确定采收时期 12190858.1.2采收标准 13194058.2采收方法与工具 13283698.2.1采收方法 13259608.2.2采收工具 1399618.3采后处理与储运 13261168.3.1采后处理 139088.3.2储运 1410592第9章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 14204349.1转基因技术概述 1469429.2转基因作物种植技术 14107539.2.1基因克隆与载体构建 14258479.2.2转基因植株的获得 1439449.2.3转基因植株的鉴定与筛选 1419309.2.4转基因作物的品种选育 14236699.2.5转基因作物的栽培与管理 14314109.3转基因生物安全与监管 1526079.3.1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估 1565389.3.2转基因生物监管 1531923第10章农业信息化与智能化技术 153264210.1农业信息化技术概述 15471010.1.1农业信息化技术发展现状 152642210.1.2农业信息化技术发展趋势 152508610.1.3农业信息化技术在高产种植中的应用 152480910.2农业传感器与监测技术 151781210.2.1农业传感器技术 15966910.2.1.1土壤传感器 1584310.2.1.2气象传感器 161391810.2.1.3植株生长传感器 161033910.2.2农业环境监测技术 16973610.2.2.1土壤养分监测 16452510.2.2.2气象数据监测 161688310.2.2.3植株生长状态监测 161348910.3农业智能化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 163128710.3.1农业物联网技术 16590510.3.1.1物联网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 162565310.3.1.2农业物联网体系架构 16355710.3.2农业大数据分析 161048010.3.2.1农业数据采集与处理 162794710.3.2.2数据挖掘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 16187510.3.3智能化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 162035110.3.3.1系统功能与组成 16447710.3.3.2系统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案例 16836810.3.4农业遥感技术 161779510.3.4.1遥感技术在农业监测中的应用 161074010.3.4.2遥感图像处理与分析方法 162594210.3.5人工智能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16531810.3.5.1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技术 162013010.3.5.2人工智能在农业病虫害识别与预测中的应用 161682410.3.5.3人工智能在农业机械自动化中的应用前景 16第1章引言1.1种植业发展概述种植业作为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国家粮食安全和人民生活水平。自古以来,我国农业种植技术不断发展和创新,为世界农业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种植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种植业在品种改良、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为高产种植农业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2高产种植农业技术的重要性高产种植农业技术是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品质、降低生产成本、保护生态环境的关键因素。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粮食产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2)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3)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降低农业面源污染。(4)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5)适应气候变化,增强农作物抗逆性。1.3本书内容与结构安排本书围绕高产种植农业技术,系统介绍了种植业的现状、发展趋势、关键技术及管理措施。全书共分为十章,内容涵盖以下几个方面:(1)第一章引言,介绍种植业发展概述、高产种植农业技术的重要性以及本书的内容与结构安排。(2)第二章至第四章,分别介绍高产种植农业技术的基本理论、关键技术和主要农作物栽培模式。(3)第五章至第七章,重点阐述高产种植农业技术在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特色作物中的应用。(4)第八章至第十章,探讨高产种植农业技术在病虫害防治、农业机械化及农业信息化等方面的应用与发展。本书旨在为从事种植业研究和生产的科技人员、农业管理人员以及广大农民朋友提供一本实用、操作性强的技术参考书。第2章土壤管理与改良2.1土壤类型与特点土壤是作物生长的基础,不同的土壤类型具有不同的理化性质,了解并掌握土壤类型及其特点是实现高产种植的关键。我国地域辽阔,土壤类型繁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2.1.1沙土沙土质地轻,通气性好,但保水保肥能力差,易干旱。沙土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北方地区。2.1.2粘土粘土质地较重,保水保肥能力强,但通气性差,易板结。粘土在我国南方地区较为常见。2.1.3壤土壤土质地介于沙土和粘土之间,具有较好的保水保肥能力和通气性,是我国主要的农业土壤类型。2.1.4草甸土草甸土发育于河漫滩、湖积平原等地,质地较轻,肥力较高,适宜农作物生长。2.1.5棕壤棕壤分布在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质地较重,酸性较强,肥力中等。2.2土壤改良技术为了提高土壤质量,增加作物产量,需针对不同土壤类型采取相应的改良技术。2.2.1沙土改良(1)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2)深翻改土:加深耕层,增强保水保肥能力。(3)覆盖保水:采用地膜或秸秆覆盖,减少水分蒸发。2.2.2粘土改良(1)增施有机肥和磷肥: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2)疏松土壤:通过深翻、浅耕等方式,提高土壤通气性。(3)排灌改良:改善排水条件,降低地下水位。2.2.3壤土改良(1)调整施肥结构:合理施用氮、磷、钾肥,提高土壤肥力。(2)旋耕深翻: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透气性。(3)灌溉与排水:保持土壤湿润,防止水土流失。2.3土壤管理与保护措施2.3.1土壤管理(1)合理轮作:根据土壤类型和作物需求,合理安排轮作制度。(2)土壤耕作:保持土壤疏松,提高土壤肥力。(3)病虫害防治:采用生物、化学和物理方法,降低病虫害发生。2.3.2土壤保护(1)防止水土流失:采取梯田、梯地等耕作方式,减少水土流失。(2)合理施肥:避免过量施肥,防止土壤盐渍化和酸化。(3)生态环境保护: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维护土壤生态系统平衡。第3章育苗技术3.1育苗场所选择与规划3.1.1场所选择育苗场所应选择在地势较高、排水良好、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的区域。同时应避开风口,减少自然灾害对育苗的影响。3.1.2场所规划(1)根据种植作物种类和规模,合理划分育苗区、生产区、仓储区和办公生活区。(2)保证育苗区内光照充足,通风良好,有利于幼苗生长。(3)设置排水系统,防止雨季积水。(4)配备必要的育苗设施,如温室、遮阳网、喷雾装置等。3.2育苗基质的配制3.2.1基质材料选择选用适宜的育苗基质材料,如草炭、蛭石、珍珠岩、腐殖土等。3.2.2基质配制比例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需求,合理搭配基质材料,保证基质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保水性和养分供应能力。3.2.3基质处理(1)对基质进行消毒处理,如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以防病虫害传播。(2)调节基质的pH值,使之符合作物生长需求。3.3播种与育苗管理3.3.1播种(1)选择适宜的播种时间,保证气温、湿度等条件适宜。(2)按照作物种类和种植密度,进行均匀播种。(3)播种后及时覆土,厚度以盖住种子为宜。3.3.2育苗管理(1)保持适宜的气温、湿度和光照条件,促进幼苗生长。(2)定期进行病虫害防治,保证幼苗健康。(3)根据幼苗生长情况,适时进行间苗、移栽。(4)合理施肥,促进幼苗生长。(5)加强水分管理,保持基质湿润,防止干旱和积水。(6)及时清除杂草,减少草害。注意:在育苗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保证幼苗质量。同时根据作物生长特性,适时调整管理措施。第4章水肥一体化技术4.1水肥一体化概述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将灌溉与施肥有机结合的一种现代农业技术。该技术根据作物生长需求,将肥料溶解在灌溉水中,通过灌溉系统同步输送到作物根部,实现水分与养分的高效利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具有节水、节肥、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土壤结构等优点。4.2灌溉系统选择与设计4.2.1灌溉系统选择根据作物种类、种植区域和水源条件,选择适宜的灌溉系统。常见的灌溉系统包括:滴灌、微喷、喷灌和沟灌等。滴灌和微喷系统适用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以及水资源较为紧张的地区;喷灌适用于水资源较为丰富且对作物需水量要求较高的地区;沟灌则适用于水稻等水生作物。4.2.2灌溉系统设计(1)根据作物需水量、灌溉面积和水源条件,确定灌溉系统的设计流量。(2)合理布置灌水器,保证灌水均匀,避免水分浪费。(3)根据土壤类型和作物根系分布,选择合适的灌水器工作压力。(4)灌溉系统设计应考虑灌溉水源的净化和过滤,以保证灌水器正常运行。4.3肥料选择与施用4.3.1肥料选择根据作物生长需求、土壤肥力和肥料特性,选择合适的肥料。肥料种类包括:有机肥、无机肥、复合肥和微生物肥等。有机肥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无机肥能快速补充作物所需养分;复合肥具有多种养分,施用方便;微生物肥可促进作物生长,提高抗病能力。4.3.2肥料施用(1)施肥时间:根据作物生长周期和需肥规律,合理安排施肥时间。(2)施肥量:根据作物需肥量、土壤肥力和肥料利用率,确定施肥量。(3)施肥方法:将肥料溶解在灌溉水中,通过灌溉系统同步施入作物根部。(4)施肥频率:根据作物生长速度和需肥量,合理安排施肥频率。(5)避免过量施肥,防止土壤盐渍化和环境污染。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实际操作中需注重灌溉系统选择与设计、肥料选择与施用等方面,以保证作物高效吸收水分和养分,提高产量和品质。第5章病虫害防治技术5.1常见病虫害识别与诊断5.1.1病害识别(1)根据植株的形态、颜色等外部特征,判断其是否出现病态。(2)观察植株叶片、茎秆、果实等部位是否有斑点、腐烂、畸形等病征。(3)了解不同病害的发生规律,结合植株生长环境,进行初步诊断。5.1.2虫害识别(1)观察植株叶片、茎秆、果实等部位是否有虫咬痕迹、排泄物等。(2)了解各种害虫的生活习性、为害特点,进行初步识别。(3)注意害虫的幼虫、成虫、卵等不同生长阶段的特征,以便准确识别。5.2防治方法与技术5.2.1农业防治(1)选用抗病、抗虫品种,合理布局作物种类。(2)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灌溉,提高植株抗病能力。(3)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减少病原菌和害虫的繁殖场所。5.2.2化学防治(1)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遵循农药使用规范。(2)掌握农药的适用时期、剂量和次数,保证防治效果。(3)交替使用不同类型的农药,减缓病虫害抗药性的发展。5.2.3物理防治(1)利用害虫的趋光性、趋色性等特性,采用灯光诱杀、色板诱杀等方法。(2)采用防虫网、遮阳网等物理措施,阻止害虫入侵。(3)人工捕捉害虫,减少害虫数量。5.3生物防治与绿色防控5.3.1生物防治(1)利用天敌昆虫、病原微生物等生物资源,控制病虫害的发生与传播。(2)施用生物农药,降低化学农药使用量。(3)采用性信息素诱捕害虫,干扰害虫的正常交配。5.3.2绿色防控(1)建立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及时掌握病虫害发生动态。(2)推广抗病虫害品种,提高植株自身抗性。(3)综合运用农业、化学、物理、生物等多种防治措施,实现病虫害的绿色防控。第6章农药安全使用技术6.1农药分类与特性6.1.1农药分类农药按照其作用目标和生物活性,可分为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杀鼠剂等五大类。各类农药根据化学结构、作用机理等又可分为若干小类。6.1.2农药特性(1)杀虫剂:具有选择性或广谱性,对靶标害虫有较强的毒杀作用,但对人、畜、有益生物和环境具有一定的毒性。(2)杀菌剂:用于防治植物病害,具有内吸性、保护性或治疗性等特点。(3)除草剂:具有选择性或广谱性,用于防除杂草,降低农业生产力损失。(4)植物生长调节剂: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具有调控植物生长、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的作用。(5)杀鼠剂:专门用于防治鼠类,对人、畜、有益生物和环境具有较高的安全性。6.2农药安全使用原则6.2.1合理选药根据作物种类、生育期、病虫害种类和抗药性,选择适宜的农药品种和剂型。6.2.2严格掌握用药时期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选择最佳防治时期,做到早防早治,避免病虫害爆发。6.2.3适量用药按照农药标签推荐用量,结合实际情况调整用药量,避免过量或不足。6.2.4遵循安全间隔期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严格遵守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保证农产品残留量符合国家标准。6.2.5防止抗药性产生合理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理的农药,减缓抗药性发展。6.2.6遵守农药使用操作规程严格按照农药使用操作规程进行,保证人身和环境安全。6.3农药混用与替代技术6.3.1农药混用技术农药混用可以扩大防治谱、提高防治效果、延缓抗药性产生,但需注意以下几点:(1)混用农药品种应具有相容性,避免发生化学反应,降低药效。(2)混用农药作用机理应互补,以提高防治效果。(3)严格按照混用比例和操作规程进行,保证安全。6.3.2农药替代技术(1)生物农药替代化学农药:利用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降低化学农药使用量,减轻环境污染。(2)天敌生物替代化学农药:利用天敌生物控制害虫,减少化学农药使用,提高生态平衡。(3)物理防治替代化学农药:采用物理方法如诱虫灯、色板等防治病虫害,降低化学农药使用。本章内容旨在指导农业从业者科学、安全地使用农药,提高农产品质量,保障生态环境安全。第7章植株调整与修剪技术7.1植株生长习性分析在进行高产种植农业技术操作过程中,植株生长习性分析是保证植株健康、提高产量的关键环节。本节主要分析植株的生长习性,为后续的修剪工作提供理论依据。7.1.1植株生长特点(1)生长速度:分析植株在各个生长阶段的生长速度,了解其生长节奏。(2)分枝习性:观察植株的分枝习性,掌握分枝数量、分枝角度等特征。(3)叶片特性:研究植株的叶片大小、形状、排列等特征,了解其光合作用效率。(4)开花结果习性:分析植株的开花结果习性,如花期、果期、结果数量等。7.1.2植株生长需求(1)光照需求:根据植株对光照的需求,合理安排种植密度和光照时间。(2)水分需求:了解植株的水分需求,制定合理的灌溉计划。(3)养分需求:分析植株的养分需求,科学施肥,保证植株健康生长。7.2修剪原则与方法修剪是调整植株生长结构、提高产量的重要手段。本节介绍修剪的原则与方法,以保证修剪工作的顺利进行。7.2.1修剪原则(1)适时修剪:根据植株生长阶段和生长需求,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修剪。(2)适度修剪:控制修剪强度,避免过度修剪影响植株生长。(3)科学修剪:依据植株生长习性和生长需求,制定合理的修剪方案。(4)保持伤口最小:修剪时尽量减少伤口面积,降低病虫害感染的风险。7.2.2修剪方法(1)疏枝:疏除过密、交叉、病弱枝,保持通风透光。(2)短截:剪去枝条的一部分,促使分枝和更新。(3)回缩:对多年生枝条进行适当回缩,更新结果枝组。(4)摘心:摘除植株的生长点,促使分枝和矮化。7.3植株调整与修剪技术应用根据植株生长习性和修剪原则,将修剪技术应用于实际生产中,以提高产量和品质。7.3.1应用实例(1)果树的修剪:根据果树的品种和生长阶段,采取适当的修剪方法,调整树形和结果枝组。(2)蔬菜的整枝:对蔬菜植株进行适时整枝,促进植株健康生长,提高产量。(3)花卉的修剪:针对不同花卉的生长习性,进行合理的修剪,保持花卉的观赏价值。7.3.2注意事项(1)修剪工具:使用锋利、干净的修剪工具,避免病菌传播。(2)修剪时间:选择在植株生长旺盛期或休眠期进行修剪。(3)修剪后管理:修剪后及时涂抹剪口膏,防止病菌感染,并加强水肥管理,促进植株恢复生长。(4)病虫害防治:修剪过程中注意观察植株病虫害情况,及时进行防治。第8章采收与采后处理8.1采收时期与标准8.1.1确定采收时期确定作物采收时期是保证农产品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关键环节。应根据作物种类、品种特性、生长周期及当地气候条件等因素,科学判断作物的成熟度,从而确定适宜的采收时期。8.1.2采收标准采收标准主要包括作物外观、色泽、口感、营养价值和成熟度等。各类作物采收标准如下:(1)外观:作物表面光滑、无病斑、无虫蛀、无机械损伤;(2)色泽:作物色泽鲜亮,具有该品种特有的色泽;(3)口感:果实肉质饱满、口感纯正,具有该品种特有的风味;(4)营养价值:作物营养价值高,富含人体所需营养成分;(5)成熟度:根据作物种类和品种特性,确定适宜的成熟度。8.2采收方法与工具8.2.1采收方法(1)手工采收:适用于果实、蔬菜等易损伤的作物,要求操作人员熟练掌握采收技巧,轻拿轻放,避免造成机械损伤;(2)机械采收:适用于粮食、棉花等作物,提高采收效率,降低劳动强度。8.2.2采收工具(1)手工采收工具:剪刀、果篮、梯子等;(2)机械采收工具:联合收割机、采棉机等。8.3采后处理与储运8.3.1采后处理(1)预冷:采收后的农产品应及时进行预冷处理,降低产品温度,减缓生理活动,延长保鲜期;(2)分级:根据农产品的大小、色泽、品质等进行分级,保证产品的一致性和市场竞争力;(3)包装:采用适当的包装材料和方式,保护农产品免受损伤、污染,提高产品附加值;(4)保鲜处理: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如低温、气调、涂膜等,延长农产品的保鲜期。8.3.2储运(1)储存:根据农产品的特性,选择适宜的储存方式和环境,如温度、湿度、气体成分等;(2)运输:采用专业的运输工具和设备,保证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快速、高效;(3)监控: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加强对农产品品质和安全性的监控,保证产品符合相关标准。第9章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9.1转基因技术概述转基因技术是指通过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将具有特定功能的基因从一个生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中,从而改变其遗传特征和表达性状的一种技术。在农业领域,转基因技术主要应用于作物的抗虫、抗病、抗逆、改良品质等方面。本章将重点介绍转基因技术在农业高产种植中的应用及其相关技术操作。9.2转基因作物种植技术9.2.1基因克隆与载体构建转基因作物的研发首先需要对目标基因进行克隆,并将其插入到适宜的载体中。载体构建过程中,需选择合适的启动子、终止子和选择性标记基因,以保证转基因植物能够稳定表达目标基因。9.2.2转基因植株的获得将构建好的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基因枪法、花粉管通道法等转化方法导入到植物细胞中,经过组织培养和再生,最终获得转基因植株。9.2.3转基因植株的鉴定与筛选转基因植株的鉴定主要包括PCR、Southernblot、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方法,以确认外源基因已经整合到植物基因组中。在此基础上,对转基因植株进行筛选,挑选出表达目标基因的植株进行后续试验。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TAS2940-生命科学试剂-MCE-8412
- Ocifisertib-hydrochloride-CFI-400945-hydrochloride-生命科学试剂-MCE-6463
- Dehydrocannabifuran-6-Methyl-9-isopropenyl-3-pentyldibenzofuran-1-ol-生命科学试剂-MCE-8289
- 7-Methoxy-9-methylfuro-2-3-b-quinoline-4-5-8-9H-trione-生命科学试剂-MCE-1580
- 3-Methyl-L-tyrosine-生命科学试剂-MCE-8000
- 二零二五年度虚拟股员工持股计划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煤矿开采权转让合同
- 2025年度顺丰速运高端物流服务合同模板
- 施工单位施工合同管理要点
- 疫情下教育变革的启示-学校与医院合作的必要性与优势分析
- DB63T 2357-2024 危化品常压储罐安全管理规范
- 2022-2023学年五年级数学春季开学摸底考(四)苏教版
- 【蚂蚁保】2024中国商业医疗险发展研究蓝皮书
- 授信审批部工作计划及思路
- 财务管理学(第10版)课件 第3章 财务分析
- 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
- 小学升初中六年级数学考试试卷含答案(达标题)
- 2024年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完整
- 肿瘤微环境在癌症进展中的作用研究
- 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工作人员招考聘用12人公开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笔试参考题库(共500题)答案详解版
- 2024年上海市各区高三语文二模试卷【文言文阅读题】汇集练附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