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充装事故应急处理操作规程符合TSG07-2019《许可规则》_第1页
氧气充装事故应急处理操作规程符合TSG07-2019《许可规则》_第2页
氧气充装事故应急处理操作规程符合TSG07-2019《许可规则》_第3页
氧气充装事故应急处理操作规程符合TSG07-2019《许可规则》_第4页
氧气充装事故应急处理操作规程符合TSG07-2019《许可规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1适用范围 42人员条件 43设备仪器条件 44操作程序和方法 44.1液氧储罐发生事故操作程序和方法 44.1.1使用过程中内压异常升高 44.1.2液位计指示不真实 44.1.3蒸发率超过设计值,顶部冒汗结霜 44.1.4液体或气体从阀帽或接头处泄漏 54.2液氧泵发生事故操作程序和方法 54.2.1泵不工作或工作后又失去 54.2.2低压填料泄漏 64.2.3传动箱部位声音太大或温度太高 64.2.4电机不转 64.2.5打不起压或压力达不到设计要求 64.2.6电机启动后活塞杆不动作 74.2.7密封渗漏 74.3气瓶充装过程发生事故操作程序和方法 84.3.1气瓶充装过程中发生异常 84.3.2气瓶充装过程中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8事故应急处理操作规程DZQT/GC-061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应于本公司液氧充装设备和充装气瓶发生事故时能够有效地进行事故应急处理而制定的事故应急处理操作规程。本规程依据TSG07-2019《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D2.7.3(6)的要求编制。2人员条件参加事故应急处理的人员须经过本公司应急救援演练,知晓储罐、液氧泵及气瓶充装操作工艺,了解各阀门的使用要求以及发生事故后逃生路线。本事故应急处理操作规程是针对本公司氧气充装过程中液氧储罐、低温液氧泵及气瓶充装过程中的三类设备发生事故时应急处理。4.1液氧储罐发生事故操作程序和方法为了针对液氧储罐发生的事故列举了四种现象,查明事故发生的原因共列举了13种原因,对应采取有针对性的处理方法。4.1.1使用过程中内压异常升高①产生原因:a.升压调节阀(A阀)关闭不严;b.V1阀关闭不严,发生内漏;c.压力表指示不准确等。②异常情况处理方法:a.对阀座中异物采取检修、清洗;b.对V1阀检修或更换密封片;c.对压力表进行更换或检修。4.1.2液位计指示不真实。①产生原因:a.液位计失灵;b.液位计上下管泄漏;c.液位计接头处泄漏。c.检修清除漏气。4.1.3蒸发率超过设计值,顶部冒汗结霜。①产生原因:a.V1阀未关闭严密,内漏;b.真空度恶化;①产生原因:c.顶部珠光砂下沉,珠光砂未填实。②异常情况处理方法:a.检修阀门;b.重新抽真空;c.补装珠光砂,重新抽真空。4.1.4液体或气体从阀帽或接头处泄漏①产生原因:a.密封填料未压紧;b.密封圈破损;c.密封面损伤;d.焊缝漏气。②异常情况处理方法:a.紧固填料压盖;b.更换密封圈;c.修理或更换零配件;d.补焊。以上液氧储罐发生事故现象、产生原因及处理方法见表4.1液氧储罐事故应急处理操作规程。产生原因使用过程中内压异常升高a.升压调节阀(A阀)关闭不严;b.V1阀关闭不严,发生内漏;c.压力表指示不准确等。a.对阀座中异物采取检修、清洗;b.对V1阀检修或更换密封片;c.对压力表进行更换或检修。a.液位计失灵;b.液位计上下管泄漏;c.液位计接头处泄漏。a.检验液位计;b.检修堵漏;c.检修清除漏气。a.V1阀未关闭严密,内漏;b.真空度恶化;c.顶部珠光砂下沉,珠光砂未填实。a.检修阀门;b.重新抽真空;c.补装珠光砂,重新抽真空。液体或气体从阀帽a.密封填料未压紧;b.密封圈破损;c.密封面损伤;d.焊缝漏气。a.紧固填料压盖;b.更换密封圈;c.修理或更换零配件;d.补焊。4.2液氧泵发生事故操作程序和方法为了针对液氧泵发生的事故列举了7种现象,查明事故发生的原因共列举了20种原因,对应各种生产事故的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有效处理方法。4.2.1泵不工作或工作后又失去②处理方法:a.预冷不充分或进液压力不足(NPSH不够);b.脱气管路关闭;c.转速太慢;d.零件破损。②处理方法:a.继续预冷或增加进液压力(增加NPSH);b.打开到贮槽的脱气管;c.用干燥干净的气体吹除泵的冷端零件或拆洗泵冷端,如有可能增加转速至正常d.修复冷端。4.2.2低压填料泄漏①产生原因:填料磨损。②处理方法:更换填料或冷端。4.2.3传动箱部位声音太大或温度太高。①产生原因:a.过载;b.零件破损或损坏;c.进压不足,汽蚀。②处理方法:a.降低排压;b.修复或更换;c.增加进压。4.2.4电机不转①产生原因:断电或接线错误。②处理方法:正确接线,送电。4.2.5打不起压或压力达不到设计要求。①产生原因:a.预冷不够;b.排液管路密封不良;c.进、排液阀磨损;d.进、排液阀有异物;e.活塞环损坏。a.继续预冷;b.改进密封;c.修复或更换;d.检查进、排液阀,去除异物;e.更换活塞环。4.2.6电机启动后活塞杆不动作①产生原因:a.连杆螺栓损坏;b.连杆螺栓未连接好;c.皮带打滑;d.活塞结冰;e.轴封过紧。②处理方法:a.更换螺栓;b.重新连接或更换螺栓;c.调紧或更换皮带;d.去除活塞缸中水分;e.重新调节轴封。4.2.7密封渗漏①产生原因:磨损或装配不当。②处理方法:更换或压紧。以上低温液氧泵发生事故现象、产生原因及处理方法见表4.2低温液氧泵事故应急处理操作规程。产生原因泵不工作或工作后(NPSH不够);b.脱气管路关闭;c.转速太慢;d.零件破损。a.继续预冷或增加进液压力(增加b.打开到贮槽的脱气管;c.用干燥干净的气体吹除泵的冷端零正常值;填料磨损。a.过载;b.零件破损或损坏;c.进压不足,汽蚀。a.降低排压;b.修复或更换;a.预冷不够;b.排液管路密封不良;c.进、排液阀磨损;d.进、排液阀有异物;e.活塞环损坏。a.继续预冷;b.改进密封;c.修复或更换;d.检查进、排液阀,去除异物;e.更换活塞环。电机不转。正确接线,送电。电机启动后活塞杆a.连杆螺栓损坏;b.连杆螺栓未连接好;c.皮带打滑;d.活塞结冰;e.轴封过紧。a.更换螺栓;b.重新连接或更换螺栓;c.调紧或更换皮带;d.去除活塞缸中水分;e.重新调节轴封。密封渗漏。磨损或装配不当。更换或压紧。4.3气瓶充装过程发生事故操作程序和方法4.3.1气瓶充装过程中发生异常(1)气瓶充装过程中发生壁温异常现象①事故现象:壁温异常。②处理方法:应及时查明原因,妥善处理。除了手摸壁温以外,还应注意监听瓶内有无异常音响,并查看瓶阀密封是否良好。(2)气瓶充装过程中发生瓶体有鼓包现象①事故现象:瓶体鼓包。②处理方法:发现瓶体鼓包应立即关闭该瓶充装的进气阀门,卸下故障气瓶,送检验单位处理。(3)气瓶充装过程中发生充装接头泄漏现象①事故现象:发生充装接头处泄漏。②处理方法:立即停止充装,更换密封垫,旋紧卡子。(4)气瓶充装过程中发生瓶阀安全片爆裂现象①事故现象:瓶阀安全片爆裂。②处理方法:立即切换阀门,迅速关闭充装台阀门,卸下故障钢瓶进行处理,打开阀门防爆片进行更换处理。(5)气瓶充装过程中发生瓶阀燃烧现象①事故现象:瓶阀燃烧。②处理方法:立即关闭燃烧的瓶阀及其连接的充装支管阀门。4.3.2气瓶充装过程中发生火灾、爆炸事故(1)当班人员迅速停止全部运行设备,切断电源。(2)立即报告公司值班调度、总经理。报告内容包括:发生事故的事件、详细地点、简要经过及伤亡情况。同时迅速拔打火警电话:119,应讲明起火单位、具体部位、燃烧物质、有无被困人员、有无爆炸和毒气泄漏、火势情况及报警人姓名和电话。(3)公司应立即启用重大特发事故应急预案,并指挥各相关人员到位,按照预案职责、任务分工,统一行动,听从指挥。(4)本着“救人重于火灾”的原则,首先组织人力物力尽快将受伤人员抢救下来,火速通知120急救,同时布置一定力量的救援队伍进行抢救。以上气瓶充装过程发生事故现象及处理方法见表4.3气瓶充装事故应急处理操气瓶充装过程壁温异常现象应及时查明原因,妥善处理。除了手摸壁温发现瓶体鼓包应立即关闭该瓶充装的进气阀门,卸下故障气瓶,送立即切换阀门,迅速关闭充装台阀门,卸下(1)当班人员迅速停止全部运行设备,切断电源。(2)立即报告公司值班调度、总经理。报告内容包括:发生事故的事件、详细地点、简要经过及伤亡情况。同时迅速拔119,应讲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