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北京重点校高二(下)期末语文汇编
文言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2024北京怀柔高二下期末)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与可画贯笛谷偃竹记①
苏轼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两节叶具焉。自蜩腹蛇蝌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冬也。今画者?节节
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7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
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与可专教予如此。王丕熊然也入而,上迟甚所必
然。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
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子由②为《墨竹赋》以逆与可曰:“庖丁,解牛者也,而养生
者取之;轮扁咒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耶?“子由未
尝画也,故得其意而已。若予者,岂独得其意,并得其法。
与可画竹,初不自贵重。四方之人,持绿素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与可厌之,投诸地而骂口:“吾
将以为袜!”士大未传之,…以为H实。及与可自洋州还,而余为徐州。与可以书遗余目:“近语士大夫,吾
墨竹一派,近在彭城④,可往求之。袜材当举于子矣。“吾与与可诗信往还。因«所画《费筲谷偃竹》遗予
日:“此竹数尺耳,前有万尺之势。”黄筲谷在洋州,与可尝令予作《洋州三十咏》,《黄筲谷》其一也。予
诗云:“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牌龙!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
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
元丰二年正月二十日,与可没于陈州。是岁七月七日,予在湖州曝书画,见此竹,廖卷而哭失声。
昔曹孟德祭桥公文,有车过腹痛之语,而余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
(有删改)
注释:①文与可:文同,字与可,长于画竹。偃竹:仰斜的竹子②子由:苏辙,字子由。③轮扁:
古代斫轮的工匠,名扁。④彭城:徐州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酶的一项是()
A.子由为《墨竹赋》以草与可遗:赠送
B.而读书者与之与:给予
C.袜材当举于子矣萃:聚集
D.廖卷而哭失声废:搁下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画节叶具焉/则有万尺之势
B.生而有之也/与可考教予如此
C.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乃见其所欲画者
D.因场所画《赏雪谷偃竹》遗予/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无理的一项是()
A.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就像兔子出洞鹘鸟就立即扑过去那样,稍微放松就会失掉兔子
B.庖丁,解牛者也,而养生者取之
庖丁,是宰牛的,可是(他讲的道理)却为养生的人所采纳
C.四方之人,持续素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
各地拿着白绢请他作画的人,一个接着一个找上门来
D.昔曹孟德祭桥公文,有车过腹痛之语
从前曹操祭奠桥公文中,有车过坟前就会腹痛的话
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苏轼,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在诗、词、文、书、画等诸方面成就斐然。散文著
述丰富,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B.“寻”,是古代的长度单位。一般认为八尺为一寻,“剑拔十寻”是指笋长成竹后,高数丈,如剑拔出
鞘似的。
C.苏轼诗中所提到的“律龙”,是竹笋的别称。在文人的笔下,竹笋还有许多别称,如“竹萌”“竹雏”“竹
胎”等。
D.“记”是古代一种议论性文体,可叙事、写景、状物、描写等,也可用来抒发情怀抱负,也可用来阐
述观点。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亚确的一项是()
A.苏子由虽未向文与可学画竹,但他却赞赏文与可的绘画,领悟到文与可在画竹方面所蕴含的高深修
养。
B.文与可虽然是有名的画家,但他对自己的作品并不看重,甚至把求画者送来请他作画的素绢拿来做
袜子。
C.文与可写信给苏轼,开玩笑说已经告诉求画者,画墨竹的大师苏轼就在徐州,以后就向已到徐州任
职的苏轼求画吧。
D.苏轼睹物思人,借用曹操祭桥公的典故,意指自己与文与可情意深厚,读来情思绵长,悲意顿生,
更显真情。
6.翻译下面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
①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
②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
7.文章第一段叙述了文与可画竹的方法和作者在艺术实践中的体会。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出其中蕴含的绘
画理论。
(2024北京海淀高二下期末)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游信州玉山①小岩记
曾巩
去县治所东南二十五里,有山秀特卓诡,少然出于群峰之表。下有浮图,幽邃冲静,栋宇朴约,无
彩饰刻镂,而与俗绝远。游其间,真若排阊阖咒登间风®,追伯侨、羡门®而与之驰骋,翩翩然有超忽
荒、蹑烟外之意。景佑二年,家尊受诏乃是邑宰,仆侍偕来。至未周岁,居甚无事,思有以远览为尘外之
乐者,得是小岩焉。
行十余步,上下有水声潺然,若急鸣玉而趋者,非丝竹也。而听之者,心平气舒,吁乎《韶漫》⑤
之奏,有忘形绝累之趣,益知轩冕而荣者为其外,恬静而居者为其内。又行二十余步,至于西北隅,有若
架危构虚,成宫殿而宅浮屠之象者,上蔽下承,中旷然甚夷。其下有钟乳,围五六人,凝而欲滴者,若檐
溜垂空合而外结;积而广者,若聚雪委平厘侧崇而未浅。腻如酥凝,分如瓜形,垂如盖张,色若海波,风
聚而为沫。食之叫"吻津舌,异若蔗浆露蕊,弹乎美味。说者云:“可以安躬辅气,颐精休神,为不死之
药。'‘自始通至于其深,飙发众窍,当之怆然体清,欺振忽怒,反炀为冷,幽虫伏蛇,往往鸣息其下。又
行三十余步,状益奇诡,而石上俯压7可前。人甚疲,而恐惧者益众。仆固求穷其终,而不我从,遂相与
复还。噫嘻!使我遴泉石之胜,而不得远骋周视,良可惜也。
是日之会者:叔父易丰伯洪,伯氏肆成之、绎世昌,仲氏牟子进、宰元辅。其名皆以书于石矣。惧
其远而翰墨剥缺也,复使仆去其事为记,?诒永久。呜呼,自古述山水者多矣!见其瑰美幽丽,而多诿之
神明之为者,其言怪诞迂谪,非戴缎垂绅而游者所宜尚,予不敢知也,故于是独而无取。若夫觞豆之丰
受,弦革之嘲轰,皆羁于流俗,而不有异,非书岩石之本,辄复略其辞焉。
是时,景佑三年仲夏五月戊子日也。
(有删减)
注释:①玉山:今江西省玉山县。②阊阖:神话传说中的天门。③阖风:山名,传说中神仙居住之
处。④伯侨、羡门:古代传说中的两位仙人。⑤《韶漫》:相传是尧舜时的乐曲。
8.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F碗的一项是()
A.介然出于群峰之表介:特异B.使我遵泉石之胜遗:遗忘
C.复使仆亲其事为记实:翔实地记述D.若夫觞豆之丰纽约:简约,简单
9.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家尊受诏为是邑宰既自以心为形役(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B.而石上俯压乃可前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苏轼《石钟山记》)
C.以诒永久作《师说》以贻之(韩愈《师说》)
D.皆羁于流俗州司临门,急于星火(李密《陈情表》)
10.下列对文中画线语句的理解,不无确的一项是()
A.有若架危构虚,成宫殿而宅浮屠之象者。
有一处地方架构在高空中,修建成宫殿并在其中安放着佛像。
B.飙发众窍,当之怆然体清。
有大风从许多孔洞里吹出来,对着它令人心生忧伤而身感清冷。
C.仆固求穷其终,而不我从,遂相与复还。
我本要走到岩洞的尽头,但众人都不肯跟随我,于是我同他们一道返还。
D.其言怪诞迂谪,非戴继垂绅而游者所宜尚。
他们的说法怪诞离奇,不是有身份的游览者应该崇尚的。
11.作者在这篇游记中表达了哪些感悟?请根据文章,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2024北京昌平高二下期末)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孟子之岁魏,正当魏人败于马陵,秦人掳其公子卬,魏之为国可谓困矣。魏惠王日:“叟不远千里
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盖其兵屡败,意夫孟子之来,必有奇谋秘计以取胜于邻国,而洗其屡败之过
也。故问孟子用兵何若而利,何若而不利也,而孟子则目:“王何必日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然孟子学子思者也。尝问牧民之道何先,子思曰:“先利之。”孟子曰:“君子之尊?教人,亦仁
义而已矣,何必曰利?”子思目:“仁义固所以利之也,上不仁如下不得其所,上不义则下乐为诈也,此
为不利大矣。”
孟子之学子思,既知夫仁义为利之大,而其对魏王,则终不以利言之,何哉?善夫温公皿之论:
“子思、孟轲之言一也。夫惟仁者为知仁义之利,不仁者不知也。故孟子之对魏王,直以仁义而不及利
者,所与言冬人异故也。”此说可谓尽之矣。
盖仁义非无利,仁义之利,可与智者道,难与俗人言也。与世俗而言仁义之利,彼将多利心而求于
仁义,果何以得仁义之利哉?以利心而求于仁义,虽近仁义,而干不免于利。故惟孟子则可以与之言,非
孟子而与之言,则失之矣。盖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则失人;不可与之言而与之言,则失言。知者不失人,
亦不失言。
故子思言利,孟子不言利,何也?盖其所言之人异也。孔子之中«罕言利者,罕与世之人言也。夫
子冬道传之子思,子思之道传之孟子。夫子罕言利,而子思言之于孟子,此子思之所以为善学夫子也。子
思既言利,而孟子则不言之于魏王,此孟子所以为善学子思也。譬如医家之用药,此人所用之药不可以用
之于彼人也。君子不«天下俭其亲,为墨子而言则可,为始皇而言之则不可。俭非圣人之中制,为魏晋之
君俭啬言之则可,为武帝言之则不可矣。
(取材于林之奇《论子思言利孟子不言利》)
注释:【1】温公,指司马光。
12.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之适魏适:适合
B.毒夫孟子之来意:猜想
C.仁义圉所以利之也固:本来
D.而卒不免于利卒:最终
13.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君子之所以教人孔子之所以罕言利者
B.上不仁则下不得其所而孟子则不言之于魏王
C.所与言之人异故也夫子之道传之子思
D.彼将以利心而求于仁义君子不以天下俭其亲
14.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之为国可谓困矣
魏国作为一个国家可以说是处境艰难了
B.尝问牧民之道何先
孟子曾经问畜牧为生的人把什么放在第一位
C.既知夫仁义为利之大
已经知晓仁义可以带来很大的利益
D.俭非圣人之中制
节俭不是圣人的合乎中庸之道的典章制度
15.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到魏国时,魏王希望孟子能够帮助自己改变国家现状。
B.孟子回答魏王时只谈仁义并不谈利,是因为魏王足够仁义。
C.世俗之人用求利之心去求仁义,最终难免会失去仁义之利。
D.智慧的人知道对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做到不失人不失言。
16.文章第五段作者认为“子思言利,孟子不言利”的原因是说话的对象不同,请具体说明该段是如何逐层
阐释的。
(2024北京大兴高二下期末)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荀卿论
苏轼
尝读《孔子世家》,观其言语文章,循循莫不有规矩,不敢放言高论,言必称先王,然后知圣人忧天
下之深也。茫乎不知其畔岸,而非远也;浩乎不知其津涯,而非深也。若所言者,匹夫匹妇之所共知;而
所行者,圣人有所不能尽也。呜呼!是亦足矣。使后世有能尽吾说者,虽乃圣人无难,而不能者,不失为
寡过而已矣。
子路本勇,子贡之辩,冉有之智,此三者,皆天下之所谓难能而可贵者也。然三子者,每不为夫子
之所悦。颜渊默然不见其所能,若无以异于众人者,而夫子聿称之。且夫学圣人者,岂必其言之云尔哉?
亦观其意之所向而已。夫子以为后世必有不能行其说者矣,必有窃其说而为不义者矣。是故其言平易正
直,西不敢为非常可喜之论,要在于不可?也。
昔者常怪李斯事荀卿,既而焚灭其书,大变古先圣王之法,于其师之道,不啻若寇仇。及今观荀卿
之书,然后知李斯之所以事秦者皆出于荀卿,而不足怪也。
荀卿者,喜为异说而不小,敢为高论而不顾者也。其言愚人之所惊,小人之所喜也。子思、孟轲,
世之所谓贤人君子也。荀卿独日:“乱天下者,子思、孟轲也。”天下之人,如此若众也;仁人义士,如
此其多也。荀卿独曰:“人性恶。桀、纣,性也。尧、舜,伪也。”由是观之,意其为人必也刚愎不逊,
平自许太过。彼季斯者,又特甚者耳。
今夫小人芸为不善,犹必有所顾忌,是以夏、商之亡,桀、纣之残暴,而先王之法度、礼乐、刑
政,犹未至于绝灭而不可考者,是桀、纣犹有所存而不敢尽废也。彼李斯者,独能奋而不顾,焚烧夫子之
六经,烹灭三代之诸侯,破坏周公之井田,此亦必有所恃者矣。彼见其师历诋天下之贤人,以自是其愚,
以为古先圣王皆无足法者。不知荀卿特以快一时之论,而荀卿亦不知其祸之至于此也。
其父杀人报仇,其子必且行劫。荀卿明王道,述礼乐,而李斯以其学乱天下,其高谈异论有以激之
也。孑「孟之论,未尝异也,而天下千无有及者。苟天下果无有及者,则尚安以求异为哉!
17.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无理的一项是()
A.而夫子垩称之亟:屡次B.要在于不可易也易:轻视
C.喜为异说而不让让:谦让D.而天下卒无有及者卒:始终
18.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基所言者如此甚众也
B.虽为圣人无难每不为夫子之所悦
C.子路石勇今夫小人之为不善
D.晅不敢为非常可喜之论地自许太过
19.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思卿的一项是()
A.圣人有所不能尽也圣人也有不能完全做到的
B.岂必其言之云尔哉难道一定要学圣人是怎么说的吗
C.独能奋而不顾只有他奋发有为不顾阻碍
D.以自是其愚认准了自己那种愚蠢的念头
20.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认为孔子言必先王,心忧天下,言论文章道理平易并不深奥。
B.苏轼认为后人即使做不到孔子所说内容,也可以成为少犯错的人。
C.李斯焚书行为都是听从老师荀子言论做的,苏轼认为不值得奇怪。
D.文章多处运用对比手法,对比效果明显,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度。
21.结合第4-6段,概括作者对荀子的评价。
(2024北京丰台高二下期末)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各题。
六日厚农桑。臣观《书》目:“德惟善政,政在养民。”此言圣人之德,惟在善政。善政之要,惟在
养民;养民之政,必先务农。农政既修,则衣食足;衣食足,则爱肤体;爱肤体则畏刑罚;畏刑罚,则寇
盗自多,祸乱不兴。是圣人之德,发于善政;天下之化,起于农亩。故《诗》有《七月》之篇,陈王业
也。今国家不务农桑,粟帛常贵。浙江诸路,岁零米六百万石,其所来之价与辇运之费,每岁共用钱三百
余万贯文。又贫弱之民,困f•赋敛,岁伐桑枣,鬻而为薪,劝课之方,有名无实。故粟帛常贵,府库日
虚,此西不谋,将何以济!
臣于天下农利之中,粗举二三以言之。且如五代群雄争霸之时,本国岁饥,则乞氽于邻国,故各兴
农利,自至丰足。江南旧有好田,每一年方数十里,如大城。中有河渠,外有门闸。旱则开闸引江水之
利,涝则闭闸拒江水之害,旱涝不及,为农美利。又浙西地半,常苦水沙。虽有沟河,可以通海,惟时开
导,则潮泥不得而埋之。虽有堤塘,可以御患,惟时修固,则无摧坏。臣知苏州日,点检薄书,一州之
田,系出税者三万四千顷。中稔之利,每亩得米二石至三石,计出米七百余万石。东南每岁上供之数六百
万石,乃一州所出。臣询访高年,则云曩时两浙未归朝廷,苏州有营田军四都,共七八千人,专为田事,
导河筑堤,«减水患。于时民间钱五十文汆白米一石。自皇朝一统,江南不稔则取之浙右,浙右不稔则取
之淮南,故慢于农政,不复修举。江南土于田、浙西河塘,大半庶废,失东南之大利。今江浙之米,石不下
六七百文足,至一贯文省,比于当时,其贵十倍,而民不得不困,国不得不虚矣。
又京东西路有卑湿积潦之地,早年国家特令开决之后,水患大减。今罢役数年,渐已埋塞,复将为
患。臣请每岁之秋,降敕下诸路转运司,令辖下州军吏民各言农桑之间可兴之利、可去之害。或合开河
渠,或筑堤堰陂塘之类,并委本州军选官计定工料,每岁于二月间兴役,半月而罢,仍具功绩闻奏。如此
不绝,数年之间,农利大兴,下少饥岁,上无贵汆,则东南岁氽辇运之费大可减省。其劝课之法,宜选官
讨论古制,取其简约易从之术,颁赐诸路转运使,及面赐一本,付新授知州、知县、县令等。此养民之
政、富国之本也。
(取材于范仲淹《答手诏条陈十事》)
2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畏刑罚,则寇盗自息息:停止
B.岁乘米六百万石汆:购买
C.又浙西地里卑:卑鄙
D.则云襄时两浙未归朝廷曩:从前
2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又贫弱之民,困于赋敛其制稍异于前
B.此画不谋徐而察之
C.万一州所出乃使人复葺南阁子
D.导河筑堤,以减水患吾小人辍飨蜜以劳吏者
24.下列文中画线语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诗》有《七月》之篇,陈王业也
《诗经》的《七月》是陈王功业的篇章
B.旱涝不及,为农美利
无旱无涝,对农业生产大有好处
C.一州之田,系出税者三万四千顷
一州之中可以上税的农田有三万四千顷
D.取其简约易从之术
选取古制中简单易做的方法
2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聊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注重发展农业生产是祸乱不兴、天下教化的基础。
B.作者认为当前鼓励农桑的政策有名无实,长此将难以补救。
C.文中说作者任知州时阅帐册、访乡民、修堤坝,造福百姓。
D.选文中作者秉公直言、心怀家国,这是一种士大夫的担当。
26.选文中“此养民之政’的“政”与《种树郭橐驼传》中“得养人术”的“术”分别指什么?并结合原文分别阐
释其意义。
(2024北京通州高二下期末)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五代史•冯道传》论目:“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善乎,管生⑴之熊言
也!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败乱
亡,亦无所不至;况为大臣而无所不取,无所不为,则天下苦有不乱,国家其有不亡者乎?然而四者之
中,耻尤为要。故夫子之论士,目:“行己有耻。”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又
目:“耻=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所以然者,人之不廉,而至于悖礼犯义,若原皆生
于无耻也。故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
吾观三代以下,世衰道微,弃礼义,捐廉耻,非一朝一夕之故。然而松柏后凋了岁寒,鸡鸣不。于
风雨,彼昏冬日,固未尝无独醒之人也!顷读《颜氏家训》有云:“齐朝一士夫尝谓吾日:'我有一儿,
年已十七,颇晓书疏,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无不宠爱。'吾时俯而不答。
异哉,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业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为之。”嗟乎!之推不得已而仕于乱世,犹为此
言,尚有《小宛》诗人之意,彼阉然媚于世者,能无婉哉!
罗仲素目:“教化者朝廷之先争,廉耻者士人之美节,风俗者天下之大事。朝廷有教化,则士人有
廉耻;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风俗。”
古人治军之道,未有不本于廉耻者。《吴子》目:“凡制国治军,必教之弓礼,励之以义,使有耻
也。夫人有耻,在大足以战,在小足以守矣。”《尉缭子》言:“国必有慈孝廉耻之俗,则可%死易生。
而太公对武王:”将有三胜,一曰礼将,二曰力将,三日止欲将。故礼者,所以班朝治军而兔苴之武
夫,皆本于文王后妃之化;岂有淫刍荒⑷,窃牛马,而为暴了百姓者哉!”
(取材于顾炎武《日知录》)
注释:【1】管生:即管仲。生,先生。【2】兔苴:又作“兔置”,“苴”与“置”均为捕兽的网。
“兔苴”被用来比喻勇猛的武士。【3】刍花:指割草打柴,也指割草打柴的人。泛指乡野之人
27.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项的一项是()
A.管生之熊言也能:善于
B.鸡鸣不心于风雨已:停止
C.稍欲博解通:通达
D.教化者朝廷之先务务:事情
28.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则天下基有不乱基原皆生于无耻也
B.耻之于人大矣彼昏之日
C.然而松柏后凋于岁寒而为暴于百姓者哉
D.必教之以礼则可以死易生
29.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氐确的一项是()
A.无耻之耻,无耻矣
把没有羞耻心当作羞耻,那就不会有耻辱了
B.异哉,此人之教子也
这个人的儿子真是不同寻常啊
C.之推不得己而仕于乱世
颜之推不得已而在乱世中为官
D.在大足以战,在小足以守矣
从大处讲就能进攻,从小处讲就能退守了
30.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理的一项是()
A.强调了礼义廉耻对于治理国家的重要性,着重指出了廉最为关键。
B.指出三代以后社会道德衰败的状况,表明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
C.引用《颜氏家训》中齐朝士大夫教育儿子的事例,批判谄媚求荣行为。
D.引用《吴子》《尉缭子》等兵书中的言论,阐述廉耻对于治军的重要性。
31.根据文章内容,简析作者围绕“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这一说法,主要从哪些方
面展开论述。
(2024北京东城高二下期末)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孙武论
古之善言兵者,无出于孙子矣。利害之相权,奇正之相生,战守攻围之法,盖以百数,虽欲加之而
不知所以加之矣。然其所短者,智有余而未知其所以用智,此岂非其所大停欤?
夫兵无常形,胜无常处。是以其说屡变而不同,纵横委曲,期于避害而就利,杂然举之,而听用者
之自择也。是故不难于用,而难于择。择之为难者,何也?线于西而忘于东,见其利而不见其穷,得其一
说,而不知其又有一说也。此岂非用智之难欤?
夫智本非所以教人,多智而教人者,是君子与急于有功也。变诈冲其外,而无守于其中,则是五尺
童子皆欲为之,使人勇而不自知,贪而不顾,以陷于难,则有之矣。深山大泽,有天地之宝,无意于宝者
得之。操舟于河,舟之逆顺,与水之曲折,忘于水者见之。何者?不役于利也。夫不役于利,则其见之也
明。见之也明,则其发之也界。
古之善用兵者,见其害而后见其利,见其败而后见其成。其心闲而无事,是以若此明也。不然,兵
未交而先志于得,则将临事而惑,虽有大利,尚安得而见之!若夫圣人则不然。居天下f•贪,而自居于
廉,故天下之贪者,皆可得而用;居天下于勇,而自居于静,故天下之勇者,皆可得而役;居天下于诈,
而自居于信,故天下之诈者,皆可得而使。天下之人欲有功于此,而即以此自居,则功不可得而成。是故
君子居晦不御明,则明者毕见;居阴以御阳,则阳者毕赴。夫然后孙子之智,可得而用也。
今夫世俗之论曰:兵者,诡道也。非贪无以取,非勇无以得,非诈无以成。廉静而信者,无用于兵
者也。嗟夫,世俗之说行,则天下如鸟兽与相搏,婴儿之相击,强者伤,弱者废,而天下之乱何从而已
乎?
(取材于《苏东坡全集》)
32.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理的一项是()
A.此岂非其所大型欤阙:欠缺
B.翔于西而忘于东锐:锋芒
C.变诈汜其外汩:扰乱
D.则其发之也果果:果断
33.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古之善言兵者然其所短有
B.以智而教人者居晦以御明
C.是君子之急于有功也则天下如鸟兽之相搏
D.不役于利也居天下于贪
34.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理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孙武讲兵法非常全面,后人很难有所增益。
B.作者认为运用智谋的难处在于不易全面把握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
C.作者用“操舟于河”的例子,意在说明只有置身事外才能明辨是非。
D.作者对在用兵中推崇诡诈之道的说法持反对态度。
35.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杂然举之,而听用者之自择也。
36.作者认为应如何使用孙子的用兵之法?请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简要说明。
(2024北京朝阳高二下期末)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陈情表
李密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
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
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衫彭旭单。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薜,臣侍汤药,未曾
废离。
逮奉圣朝,济衿有华。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
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
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欲荀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
图官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粪。但以刘月萍
受中,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
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与多松明愿
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
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37.下列对句中词语的解说,不正顿的一项是()
A.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猥”和“微贱”,都是自谦之词,极言自己身份之微、所受荣宠之盛,表达出对晋武帝恩宠的感激。
B.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伏惟”,是下对上陈述时的敬辞,与“圣朝”连用,极力表达对晋武帝的崇敬,以及对晋朝的称颂。
C.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岂”,表反问,与下句中的“但”相呼应,用来强调自己只是因为照顾祖母而不能赴任,并无他意。
D.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犬马”和“谨”,都是敬辞,恭敬地表示自己心甘情愿像犬马一样为晋武帝驱策,以此报答恩情。
38.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下列句中的“以”按意义和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臣以供养无主(李密《陈情表》)
②臣具以表闻(李密《陈情表》)
③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李密《陈情表》)
④谨拜表以闻(李密《陈情表》)
⑤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班固《苏武传》)
⑥木欣欣以向荣(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⑦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⑧而木之性日以离矣(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⑨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苏轼《石钟山记》)
⑩余是以记之(苏轼《石钟山记》)
A.①⑥/②③④⑤/⑦⑨/⑧/⑩B.①⑩/②③⑨/④⑦/⑤/⑥⑧
C.①⑥/②③/④⑦⑧/⑤⑨/⑩D.①⑩/②④/③⑨/⑤/⑥⑦⑧
(2)将下面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并说说如何根据语境推断出句中“以”的意思。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屈原《涉江》)
39.第一段“外无期功强近之亲”中的“期”指“穿一年孝服的亲族”。“期”这个词含义丰富,在其他作品中也
多次出现。
①匪我愆朗,子无良媒。(《诗经•氓》)
②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朗。(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③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王羲之《兰亭集序》)
④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知。(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1)判断以上各句中“期”的含义,将句子的序号分别填入下表对应的空格中。
义项(1)<名>限定或约定的时间⑵<动>期求(3)<动>到,及
序号
(2)下面是对“期”的本义的解说。请简要说明上表中“期”的义项(1)与下面解说的相关之处。
《说文》:“期,会也。”段玉裁注:“会者,合也。期者,要约之意,所以为会合也。”
40.本文善用四言句,既概括凝练,又生动传神。请从下列词语中任选一个,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这种
语言特点。
形影相吊沐浴清化日薄西山乌鸟私情
41.有同学绘制了下面的思维导图,以呈现本文的“情深理切,更极结构之妙”。请根据文章内容填写①-⑥
处,帮他补充完整。
①I④:朝廷以孝治天下1
一目的:③一进退两难,一f目的:解决矛盾——⑥
处境狼狈
②」消疑虑:⑤
T
情理
(2024北京西城高二下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庄氏二子字说
庄氏有二子。其伯日文美,予字之日德实。其仲日文华,予字之日德诚。且告之日:文太美则饰,
太华则浮。浮饰相与,敝之极也,今之时则然矣。欲文之美,莫若德之实;欲文之华,莫若德之诚。以文
为文,莫若以质为文,质之所为生文者无尽也。衣不鲜好,可以常服;食不甘珍,可以常飨。
闻之长老言,洪武间,民不粱肉,闾阎无文采,女至笄而不饰,宴客者不兼味,室无高垣,茅舍邻
比,强不暴弱。不及二百年,其存者有几也?予少之时所闻所见,今又不知其几变也!人之有欲,何所底
止?相夸相胜,莫知其已。负贩之徒,道而遇华衣者,则目睨视,啧啧叹不已。东邻之子食美食,西邻之
子,从其母而啼。婚姻聘好,酒食宴召,送往迎来,不问家之有无,目:吾惧为人笑也。文之敝至于是
乎!非独吾吴,天下犹是也。
庄氏居吾里中,独以朴素自好。德实、德诚皆以敦厚为人所信爱。此殆流风末俗所浸灌而未及者。
若可不深自爱惜,以即其所谓实,而勿事于饰;求其所谓诚,而勿事于浮!礼失而求之野,吾犹有羊也。
(二)怀竹说
夏太常风流雅韵,寄于楮墨间。意之所至,挥洒所及,有不自知。虽为好事者所珍奉,然不足以为
太常重。盖太常非命于竹者也,适也。而其子孙怀之者,非囿于竹者也,情也。
然予有遗于是焉。子孙之身,即祖宗之身也。竹犹怀之,而况其身乎?凡人作事无法,浪言苟行。此
心漫然,任其所之,皆由于无所怀之故。知所怀也,则竦息顾虑,择地而蹈。被发跣袒而号于市,人谓之
狂;俄而缨冠振履,揖让进退,人即以为儒者。在乎怀与不怀之间也。为太常子孙者,必慎而言,顾而
行,深自贵籍。若持重宝,,惟恐失之,斯善怀矣。苟徒出于一时感动,俄而忘之,注意于残楮败墨间,
而失其所以重,非君子所谓孝思也。
予祖母,实太常之孙女,玄孙焕[1],与予为表弟,以“怀竹”自命,予故勖之如此云。
(取材于归有光《震川先生集》)
注释:[1]归有光在《夏怀竹字说序》中指出夏焕“为人滑稽,与伶人伍,衣裳偏倚,步履邪施,去
忽来,见者咸轻之”。
42.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可以常飨飨:吃
B.吾犹有里也望:期望
C.虽为好事者所珍袭袭:效法
D.然予有进于是焉进:进献
43.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今之时则然矣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陈情表》)
B.若可不深自爱惜实迷途某未远(《归去来兮辞》)
C.知所怀也当其欣于折遇(《兰亭集序》)
D.若持重宝带若甚怜厚,而卒以祸(《种树郭橐驼传》)
44.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浮饰相与,敝之极也
虚浮和夸饰相互结合,这是极大的弊端。
B.则目睨视,啧啧叹不已
就斜着眼睛看,不停地啧舌赞叹。
C.然不足以为太常重
然而这并不足以说明夏太常的重要性。
D.注意于残楮败墨间
只关注先人留下的残缺的纸张和破败的墨迹。
45.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庄氏二子字说》中,作者借庄氏二子之“名”发挥,讨论了吴地风俗问题。
B.庄氏二子能以朴素自好,这说明他们所居住的乡里还未受到流风末俗的影响。
C.在《怀竹说》中,作者认为君子对于其先人不仅要“有怀”,而且要“善怀”
D.两篇文章都是以小见大,在形式和内容上体现了归有光散文独特的审美追求。
46.同样是对他人的字号发表看法,针对庄氏二子,作者用“告之”来表达告诫之意,而对夏焕却用“勖之”
来表达勉励之情,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其原因。
(2024北京第八中学高二下期末)阅读下面三则文言文,完成小题。
(1)孝景崩,武帝立。左右以为广名将也,于是广以上郡太守为未央卫尉,而程不识亦为长乐卫
尉。程不识故与李广俱以边太守将军屯。及出击胡,而广行无部伍行阵,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不
击刁斗以自卫,幕府省约文书籍事,然亦远斥候,未尝遇害。程不识正部曲行伍营阵,击刁斗,士吏泠军
簿至明,军不得休息,然亦未尝遇害。不识目:“李广军极简易,然虏干犯之,无以禁也。而其士卒亦佚
乐,成乐为之死。我军虽烦扰,然虏亦不得犯我。”是时汉边郡李广、程不识皆为名将,然匈奴畏李广之
略,士卒亦多乐从李广而苦程不识。
(取材于司马迁《史记》)
(2)李广非大将才也,行无部伍行阵,人人自便,此以逐利乘便可也,遇大敌则覆矣。太史公叙广
最得意处,在为上郡太守以百骑御匈奴数千骑,射杀其将,解鞍纵卧,然此困裨将之器也。芳木堂堂之
阵,正正之旗,进如风雨,退如山岳,广岂足以乎此哉?淮南王谋反,只惮卫青与汲黯而不闻及广。太史
公以孤愤之故,叙广不啻口出,而传卫青若不值一钱,然随文读之,广与青之优劣终不掩。
(取材于黄淳耀《史记评论》)
(3)太史公言:“匈奴畏李广之唱,士卒亦乐从广而苦程不识。”司马温公⑴则日:“效不识,S
无功犹不败;效李广,簟不覆亡。”二者皆一偏之论也。以武定天下者,有将兵,有将将。为将者,有攻
有守,有将众,有将寡。不识之正行伍,击刁斗,治军簿,守兵之将也。广之简易,人人自便,攻兵之将
也。束伍严整,斥候详密,将众之道也。刁斗不警,文书省约,将寡之道也。严谨以攻,则敌窥见其进止
而无功。简易以守,则敌乘其罅隙而相簿。将众以简易,则指臂不相使而易溃。将寡以严谨,则拘牵自困
而取败。故广与不识,各得其一长。
(取材于王夫之《读通鉴论》)
注释:【1】司马温公,即主持编写《资治通鉴》的司马光。
47.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卿的一项是()
①士吏治军簿至明治:办理
②然虏卒犯之卒:士兵
③然此固裨将之器也固:本来
④若夫堂堂之阵若夫:至于
⑤而传卫青若不值一钱传:记载
⑥匈奴畏李广之略略:韬略
⑦虽无功犹不败虽:虽然
⑧鲜不覆亡鲜:少
A.①⑥B.②⑦D.④⑤
4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颂的一项是()
A.程不识正部曲行伍营阵
程不识严格要求部队的编制和行伍营阵的部署
B.士卒亦多乐从李广而苦程不识
士兵们也大都愿意跟随李广而挖苦程不识
C.叙广不啻口出
陈述李广(的事迹)脱口而出
D.束伍严整,斥候详密
约束部队纪律严明,侦察详细周密
49.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程不识故与李广俱以边太守将军屯
②则敌乘其罅隙而相薄
50.黄淳耀认为“李广非大将才也“,你赞同这一看法吗?请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加以说明。
参考答案
1.B2.A3.A4.D5.B6.①我不能做到这样,但心里却明白这样做的原因。
②士大夫把他的话当成话柄来传。7.①画竹必须先作细致观察,先成竹在胸,然后根据捕捉到的形
象一气画成,这样才能画出竹子的神韵。(尊重生活,师法自然。重视创作灵感的捕捉和整体形象的把
握,追求神似)
②在创作过程中,要做到心手相应,既“得其意”而又“得其法”,必须勤学苦练才有可能达到。(认识和行动
要统一,理解道理和实际操作要一致,要重视实践,不断积累经验)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句意:子由写了《墨竹赋》赠给与可。
B.与:运用。句意:可是(他的经验)却被读书人所运用。
C.句意:这回袜子材料应当集中到你那里了。
D.句意:便停止了晾书,失声痛哭起来。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而:都是连词,表转折,可是、去葭句意:可是却节、叶俱全。/却有万尺的气势。
B.之:代词,指节、叶;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句意:从来都是有节有叶的。/这是与可
教给我的。
C.乃:连词,去卜连词,就。句意:可是现在的人画竹时,却是一节一节的接起来。/就能看到自己心里想
要画的竹子了。
D.以:介词,把;连词,表顺承。句意:于是把他所画的《赏筲谷偃竹》赠给了我。/可以看出我和与可之
间的亲密、深厚的情谊也像这样。
故选Ao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A.逝:错过。句意:像兔子刚蹿起来,鹘就猛扑下去,稍有一点放松就错过去了。
故选A。
4.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D.“议论性”错,应该是散文文体,以记叙、描写为主。
故选D。
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甚至把求画者送来请他作画的素绢拿来做袜子”理解错误,文与可说要把素绢用来做袜子,只是一句厌
烦时说的戏语,并未付诸行动。
故选B。
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①“然”,这样;“而”,但;“识”,清楚,明白;“所以”,……的原因。
②“之”,代词,他的话;“以为",把……当作;“口实”,话柄。
7.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由“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可知,
画竹必须先作细致观察,先成竹在胸,然后根据捕捉到的形象一气画成,这样才能画出竹子的神韵。(尊重
生活,师法自然。重视创作灵感的捕捉和整体形象的把握,追求神似。)
由“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可知,在创作过程中,要做到心手
相应,既“得其意”而又“得其法”,必须勤学苦练才有可能达到。(认识和行动要统一,理解道理和实际操作
要一致,要重视实践,不断积累经验。)
参考译文:
文与可画蓊筲谷偃竹记
苏轼
竹子刚生时,只是一寸长的嫩芽,可是却节、叶俱全。从蝉腹、蛇鳞般的小笋,长到挺直的几丈高
的巨竹,从来都是有节有叶的。可是现在的人画竹时,却是一节一节的接起来,一叶一叶地堆上去,这样
做哪里还有竹子呢?所以说画竹,一定要心里有完整的竹子,拿着笔凝神而视,就能看到自己心里想要画
的竹子了。这时快速地跟着自己的所见去画,去捕捉看到的形象,就像兔子刚蹿起来,鹘就猛扑下去,稍
有一点放松就错过去了。这是与可教给我的。我不能做到,但心里却明白这样做的道理。既然心里明白应
该这样做,却不能做到,认识和行动不统一,理解道理和实际操作不能一致,这都是学习不够的毛病。所
以,常常是对事情心里了解而不能熟练地去做,平时自以为很清楚,但事到临头却忽然不明白了,难道只
有画竹才是如此吗!子由写了《墨竹赋》赠给与可,说:“庖丁,是宰牛的,可是(他讲的道理)却为养
生的人所采纳;轮扁,是制造车轮的,可是(他的经验)却被读书人所运用。现在,您在画竹上所寄托的
思想情感,我以为是有道者的认识,难道不是吗?”子由从来不画画,所以,只知道大致的意思而已。而
像我呢,不只是理解与可的绘画理论,还学得了他的绘画方法。
起初,与可对自己的墨竹画并不看重。各地拿着丝绢前来求画的人,一个接着一个地找上门来。与
可很厌炀,把丝绢抛在地上骂道:“我要拿这些丝绢去做袜子!”士大夫把他的话当成话柄来传。后来,
与可自洋州回京师,我去徐州任知州,与可写信跟我说:“我近来告诉士大夫们说:我们墨竹画派近在彭
城,你们可以去那里求画。这回袜子材料应当集中到你那里了。”我和与可诗歌书信往来。于是把他所画
的《贾筲谷偃竹》赠给了我,说:“这竹子只不过数尺,却有万尺的气势。”贾筲谷在洋州,与可曾经让
我作《洋州三十咏》诗,《费筲谷》就是其中的一首。我的诗说:“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绎龙。
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与可那天正和他的妻子在谷中游赏,烧笋当晚饭吃,打开信封看到
诗,禁不住大笑,把嘴里的饭喷了满桌子。
元丰二年正月二十日,与可死于陈州。那一年的七月七日,我在湖州晾书画,见到这幅墨竹图,便
停止了晾书,失声痛哭起来。以前曹操祭奠桥公文中,有车过坟前就会腹痛的话,而我也记载下来过去和
与可开玩笑的话,可以看出我和与可之间的亲密、深厚的情谊也像这样。
8.B9.C10.A11.①听到岩洞的水声,懂得了高官显位给人带来的不过是身外之物,恬淡
宁静的生活才是人的内心需求。②游览岩洞深处,却随众返回而没有看到泉流山石的胜境,在感到可惜时
流露出做事不应因随众心理而丢失自己初心的体悟(或做事不应因随众而失去更好机遇的体悟)。③记述
游览山水经历不应采纳怪诞、流俗之说,而应体现自己的真实经历及感受。
【解析】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正确。句意:十分明显地突出于群峰之外。
B.遗:遗弃,舍弃。句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银行信贷资料员合同模板
- 2024年专业防火门窗安装协议样本
- 2024版原材料供应与采购长期合作协议3篇
- 办公服务公司租赁合同
- 塑胶广告牌制作合同
- 家具公司区域经理聘用协议
- 软件开发公司文员聘用合同模板
- 溜冰场改造协议
- 建筑工程师聘用合同模板
- 木工工程承包合同模板
- 精神障碍患者出院管理制度
- 《媒介策划》课件
- 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
- 2024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工作指引
- 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法律实务组”赛项考试题库(含答案)
- 开放英语(1)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 智慧医院综合管理解决方案(医院综合监控中心)
- 小红书种草营销师模拟题及答案(单选+多选+判断)
- 2024年5月26日河南省事业单位联考《公共基础知识》试题
- 【申报书】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申报书
- 2023年《安徽大学学生手册》在线考试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