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解决方案_第1页
政府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解决方案_第2页
政府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解决方案_第3页
政府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解决方案_第4页
政府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解决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解决方案TOC\o"1-2"\h\u15539第一章:信息化概述 3199901.1信息化的定义与意义 3265681.2国内外信息化发展现状 3238281.2.1国内信息化发展现状 3292431.2.2国外信息化发展现状 4243371.3我国信息化发展趋势 412637第二章:信息化战略规划 4222732.1信息化战略规划的原则 470842.2信息化战略规划的制定 5192922.3信息化战略规划的执行与评估 510215第三章: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6249313.1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概述 6209353.2数据中心建设 6193283.2.1数据中心概述 6228743.2.2数据中心建设内容 6275623.2.3数据中心建设策略 6149313.3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 6209863.3.1云计算概述 77233.3.2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内容 7165923.3.3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策略 7116323.4网络与信息安全 7274513.4.1网络与信息安全概述 71363.4.2网络与信息安全建设内容 719213.4.3网络与信息安全建设策略 817704第四章:信息资源管理 8243074.1信息资源概述 8312314.2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 834544.2.1信息资源整合 828874.2.2信息资源共享 8303514.3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978074.3.1政策法规制定 9251554.3.2信息资源开放 9147004.3.3信息资源创新应用 933284.3.4信息资源培训与宣传 91477第五章:业务流程优化与重构 912565.1业务流程概述 9162255.2业务流程优化策略 9193915.2.1明确职能定位 1022955.2.2确立流程优化目标 10105655.2.3采用流程优化方法 109365.3业务流程重构实践 10146065.3.1以项目为载体推进流程重构 10102065.3.2以数据共享为基础推进流程重构 10226175.3.3以协同办公为手段推进流程重构 1046945.3.4以第三方评估为依据推进流程重构 1031616第六章:信息化项目管理 10200476.1信息化项目管理概述 10286536.2信息化项目策划与立项 11118136.2.1项目策划 11303956.2.2项目立项 1135626.3信息化项目实施与监控 11177806.3.1项目实施 11306606.3.2项目监控 1195976.4信息化项目验收与评价 1282006.4.1项目验收 12287266.4.2项目评价 128049第七章:信息化人才培养与引进 12217257.1信息化人才培养概述 12173907.2信息化人才培养策略 12324297.3信息化人才引进政策 1321706第八章:信息化政策法规与标准规范 1394288.1信息化政策法规概述 13197838.2信息化政策法规体系 1369592.1国家层面政策法规 13268482.2地方层面政策法规 14291792.3行业层面政策法规 14304172.4部门层面政策法规 14255508.3信息化标准规范制定与实施 14221583.1制定原则 1432223.2制定流程 14197983.3实施与监督 1531101第九章:信息化绩效评估 1594819.1信息化绩效评估概述 15247869.2信息化绩效评估体系 15181429.3信息化绩效评估方法与应用 152676第十章:信息化发展趋势与挑战 162271110.1信息化发展趋势 162977110.1.1技术创新驱动 162307510.1.2服务模式创新 162350910.1.3政务数据资源共享 162618110.1.4安全保障能力提升 162376110.2信息化面临的挑战 161082110.2.1技术更新迭代速度加快 17577510.2.2人才短缺 172354010.2.3政策法规滞后 17522810.2.4公众需求多样化 17684710.3信息化发展对策 172342610.3.1加强顶层设计 171361910.3.2提高投资效益 172012510.3.3优化人才培养和引进政策 172447410.3.4完善政策法规体系 172531710.3.5深化合作与交流 17第一章:信息化概述1.1信息化的定义与意义信息化是指在部门内部以及部门与社会公众之间,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管理和服务流程进行优化和重构,以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水平、增强决策能力的一种现代化管理方式。信息化的核心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与公众、与企业、与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信息化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工作效率: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政务流程的优化,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工作效率。(2)提升服务水平:信息化有助于实现政务服务的透明化、便捷化,提高服务水平,满足公众需求。(3)增强决策能力:信息化可以为决策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支持,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4)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信息化有助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国家竞争力。1.2国内外信息化发展现状1.2.1国内信息化发展现状我国信息化建设始于20世纪90年代,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取得了显著成果。目前我国信息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政务外网、政务内网等网络设施逐步完善。(2)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各地纷纷搭建政务服务平台,实现政务服务事项的在线办理。(3)数据资源共享与开放:数据资源共享与开放取得一定进展,部分数据已实现向社会公众开放。(4)智慧城市建设:各地积极推动智慧城市建设,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升城市管理水平。1.2.2国外信息化发展现状国外信息化发展较早,许多国家在信息化方面取得了丰富经验。以下是一些典型国家信息化的发展现状:(1)美国:美国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早,目前已形成较为完善的信息化体系,政务服务平台、数据资源共享与开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2)英国:英国信息化建设注重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实现了政务服务的在线化、便捷化。(3)日本:日本信息化建设以电子政务为核心,实现了政务流程的优化和服务的提升。1.3我国信息化发展趋势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信息化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深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未来,我国信息化将更加注重政务服务平台的建设,实现政务服务事项的全流程在线办理。(2)推进数据资源共享与开放:数据资源共享与开放将逐步深化,推动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的提升。(3)智慧城市建设:智慧城市建设将成为信息化的重要方向,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升城市管理水平。(4)网络安全保障:信息化建设的深入,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将加大对网络安全的投入,保证信息安全。(5)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专业人才和先进技术的支持,未来我国信息化将更加注重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第二章:信息化战略规划2.1信息化战略规划的原则信息化战略规划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原则需遵循以下几点:(1)服务公众原则:信息化战略规划应以满足公众需求为出发点,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实现政务公开,增强与公众的互动。(2)创新发展原则:信息化战略规划应积极引入新技术、新理念,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决策水平。(3)协同共享原则:信息化战略规划应加强部门间的协作与资源共享,打破信息壁垒,实现数据互通,提高工作效率。(4)安全可靠原则:信息化战略规划应注重信息安全,保证数据安全、系统稳定,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2.2信息化战略规划的制定信息化战略规划的制定应遵循以下步骤:(1)明确规划目标:根据国家发展战略和职能,明确信息化战略规划的目标、任务和重点领域。(2)开展需求分析:深入了解部门和公众的需求,分析现有信息化基础设施、应用系统和数据资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3)制定规划方案:根据需求分析,制定信息化战略规划方案,包括技术路线、项目布局、资源配置、时间安排等。(4)组织论证评估:对规划方案进行论证评估,保证规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5)发布实施规划:经论证评估后,发布实施信息化战略规划,明确责任分工,保证规划的实施。2.3信息化战略规划的执行与评估信息化战略规划的执行与评估应关注以下方面:(1)建立组织实施体系:设立信息化战略规划实施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职责,形成上下联动、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2)加强项目管理:对规划中的项目进行全过程管理,保证项目按时、高质量完成。(3)优化资源配置:根据规划需求,合理配置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4)开展监测评估:建立信息化战略规划监测评估机制,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及时发觉问题,调整规划内容。(5)加强沟通交流: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促进信息化建设经验的分享和借鉴。(6)完善政策法规: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为信息化战略规划的实施提供法制保障。第三章: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3.1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概述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是信息化工作的基础和关键环节,其主要目的是为提供高效、安全、稳定的信息服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数据中心、云计算基础设施、网络与信息安全等方面。本章将对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概念、重要性以及发展趋势进行阐述。3.2数据中心建设3.2.1数据中心概述数据中心是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数据存储、处理、分析与交换等功能。数据中心的建设应遵循高可用性、高安全性、高可靠性和高效率的原则。3.2.2数据中心建设内容(1)数据中心硬件设施:包括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等硬件设施的建设,以满足数据中心的计算、存储和传输需求。(2)数据中心软件设施: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等软件设施的建设,以保证数据中心的正常运行。(3)数据中心运维管理:包括数据中心的日常运维、安全管理、功能优化等方面的工作。3.2.3数据中心建设策略(1)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根据信息化需求,制定数据中心建设规划,分阶段、分步骤实施。(2)节能环保:在数据中心建设中,注重节能环保,降低能耗,提高资源利用率。(3)安全可靠:保证数据中心的安全稳定运行,防范各类安全风险。3.3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3.3.1云计算概述云计算是一种新型的计算模式,通过互联网提供计算、存储、网络等资源,实现数据的高效处理和共享。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旨在为提供弹性、可扩展的云计算服务。3.3.2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内容(1)云计算硬件设施:包括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等硬件设施的建设。(2)云计算软件设施:包括云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等软件设施的建设。(3)云计算服务平台:提供云计算服务的平台,包括计算、存储、网络等服务。3.3.3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策略(1)制定云计算发展战略:明确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的目标、方向和路径。(2)优化资源配置:通过云计算技术,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3)保证信息安全:加强云计算环境下的信息安全防护,防范信息泄露等风险。3.4网络与信息安全3.4.1网络与信息安全概述网络与信息安全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保障,主要包括网络安全、信息安全、数据安全等方面。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的目标是保证信息系统正常运行,防止信息泄露、篡改等安全风险。3.4.2网络与信息安全建设内容(1)网络安全防护: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安全审计等网络安全设施的建设。(2)信息安全防护:包括加密技术、访问控制、身份认证等信息安全设施的建设。(3)数据安全防护:包括数据备份、数据恢复、数据加密等数据安全设施的建设。3.4.3网络与信息安全建设策略(1)制定网络安全政策:明确网络与信息安全的目标、任务和责任。(2)强化技术手段: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网络与信息安全防护能力。(3)加强人才培养:提高网络与信息安全人才的素质和能力,为信息化建设提供有力保障。第四章:信息资源管理4.1信息资源概述信息资源是指在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所产生、拥有和管理的各类信息。信息资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权威性,是国家的行政机关,其发布的信息具有权威性;二是广泛性,信息资源涵盖各个领域,涉及众多行业;三是动态性,信息资源社会发展和政策调整不断更新;四是公共服务性,信息资源主要用于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4.2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4.2.1信息资源整合信息资源整合是指将分散在不同部门、不同系统的信息资源进行梳理、整合,形成一个统一的、高效的信息资源体系。信息资源整合的目的是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信息资源整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梳理现有信息资源,明确各类信息资源的属性、特点和用途;二是构建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对各类信息资源进行分类、编码和描述;三是建立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实现信息资源的互联互通;四是制定信息资源整合政策,明确信息资源整合的目标、原则和任务。4.2.2信息资源共享信息资源共享是指各部门之间、与社会公众之间,按照一定的原则和规定,相互提供、利用信息资源的过程。信息资源共享有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提高服务的质量,以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信息资源共享的主要方式包括:一是建立信息资源共享机制,明确共享范围、共享方式和共享责任;二是制定信息资源共享目录,对共享信息进行分类、编码和描述;三是搭建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实现信息资源的在线查询、检索和利用;四是加强信息资源安全保障,保证共享信息的安全、可靠和保密。4.3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是指根据社会需求,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利用,以实现职能、提高服务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过程。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4.3.1政策法规制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需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明确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目标、原则、范围和责任,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提供法律依据。4.3.2信息资源开放信息资源开放是指将部分信息资源向社会公众开放,供社会公众查询、利用。信息资源开放有助于提高透明度,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应制定信息资源开放目录,明确开放范围、开放方式和开放责任。4.3.3信息资源创新应用信息资源创新应用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信息资源进行深度开发,以满足职能需求和社会公众需求。信息资源创新应用包括:一是开展大数据分析,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二是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提高服务效率;三是发展智慧城市,提升城市管理水平。4.3.4信息资源培训与宣传信息资源培训与宣传是指通过开展培训、宣传等活动,提高工作人员和社会公众的信息资源意识,提升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能力。应制定信息资源培训计划,开展针对性培训,同时加强信息资源宣传,提高社会公众对信息资源的认知和利用水平。第五章:业务流程优化与重构5.1业务流程概述业务流程是指机关在履行职能过程中,按照一定的程序和规则,完成各项任务的一系列工作流程。业务流程涉及多个部门、多个环节,其效率和效果直接影响到的服务质量和公众满意度。在信息化建设中,优化和重构业务流程是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提升服务质量的关键环节。5.2业务流程优化策略5.2.1明确职能定位优化业务流程首先需要明确职能定位,将职能划分为决策、执行、监督、服务四个方面,以公众需求为导向,整合资源,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5.2.2确立流程优化目标业务流程优化的目标应包括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提升服务质量、增强协同能力等方面。确立合理、明确的优化目标,有助于指导业务流程优化工作的开展。5.2.3采用流程优化方法业务流程优化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流程分析:对现有业务流程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瓶颈。(2)流程设计:根据优化目标,对现有业务流程进行重新设计,简化流程、缩短办事时间。(3)流程管理:建立流程管理制度,对业务流程进行动态监控和持续改进。5.3业务流程重构实践5.3.1以项目为载体推进流程重构业务流程重构可以以项目为载体,将相关业务整合为一个项目,通过项目化管理,实现业务流程的优化和重构。5.3.2以数据共享为基础推进流程重构业务流程重构需要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数据共享。通过建立数据共享平台,推动各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共享,为流程重构提供数据支持。5.3.3以协同办公为手段推进流程重构业务流程重构需要加强部门之间的协同办公。通过搭建协同办公平台,实现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任务协作,提高工作效率。5.3.4以第三方评估为依据推进流程重构业务流程重构应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对优化后的业务流程进行评估,以评估结果为依据,持续改进和优化业务流程。第六章:信息化项目管理6.1信息化项目管理概述信息化项目管理是指以实现信息化战略目标为导向,对信息化项目从策划、立项、实施、验收等环节进行全过程的管理与监督。信息化项目管理旨在提高工作效率、优化服务流程,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共享。6.2信息化项目策划与立项6.2.1项目策划项目策划是信息化项目管理的首要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确定项目目标:明确项目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预期效果,保证项目与信息化战略相一致。(2)分析需求:深入了解部门在业务流程、信息资源、技术应用等方面的需求,为项目实施提供依据。(3)制定项目方案:根据项目目标和分析需求,制定项目实施的具体方案,包括技术路线、预算、时间表等。6.2.2项目立项项目立项是项目策划的延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提交项目建议书:向部门提交项目建议书,详细阐述项目背景、目标、实施计划等。(2)审批项目建议书:部门对项目建议书进行审批,对项目可行性进行评估。(3)确立项目立项:项目建议书获得批准后,项目正式立项。6.3信息化项目实施与监控6.3.1项目实施项目实施是信息化项目管理的核心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组织项目团队:根据项目需求,组建具备相关能力和经验的项目团队。(2)技术研发与集成:根据项目方案,进行技术研究和开发,实现各系统模块的集成。(3)业务流程优化:对部门现有业务流程进行优化,提高工作效率。6.3.2项目监控项目监控是保证项目按计划顺利进行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进度监控:对项目进度进行实时跟踪,保证项目按计划实施。(2)质量监控: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质量进行把控,保证项目达到预期效果。(3)风险管理:识别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6.4信息化项目验收与评价6.4.1项目验收项目验收是信息化项目管理的最后一个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验收标准:根据项目合同、设计方案等制定验收标准。(2)验收程序:按照验收标准,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检查、测试和评估。(3)验收结果:根据验收结果,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意见。6.4.2项目评价项目评价是对信息化项目实施效果的全面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评价指标:根据项目目标,制定评价指标体系。(2)评价方法: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对项目实施效果进行评估。(3)评价结果:根据评价结果,为部门提供项目改进和优化建议。第七章:信息化人才培养与引进7.1信息化人才培养概述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提升治理能力、优化公共服务的重要途径。信息化人才培养作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提高工作人员的信息技术素养,提升信息化水平。信息化人才培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工作人员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2)培养工作人员的信息化应用能力;(3)增强工作人员的信息化安全管理意识;(4)培育工作人员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7.2信息化人才培养策略为了实现信息化人才培养的目标,以下策略:(1)建立完善的信息化培训体系:根据不同岗位、不同级别的工作人员,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保证培训内容的全面性和实用性。(2)创新培训方式: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模式,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培训效率。(3)强化实践环节:加大工作人员信息化实践机会,通过实际操作提高信息化应用能力。(4)建立激励机制:对在信息化建设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团队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选拔具有丰富信息化经验和教学能力的教师,为工作人员提供高质量的教学资源。7.3信息化人才引进政策信息化人才引进政策是保障信息化建设顺利进行的关键。以下政策建议:(1)制定优惠政策:对具有高级信息化专业技术的引进人才给予优惠政策,如职称评定、住房补贴等。(2)加强人才交流:与国内外知名高校、企业开展人才交流合作,引进先进的信息化理念和经验。(3)拓宽人才选拔渠道:通过网络招聘、校园招聘等多种途径,选拔优秀的信息化人才。(4)优化人才发展环境:营造有利于信息化人才成长的政策环境,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和发展空间。(5)建立人才评价体系:完善信息化人才评价机制,保证人才选拔和使用的公平、公正、公开。第八章:信息化政策法规与标准规范8.1信息化政策法规概述信息化政策法规是指国家及地方为推动信息化建设,规范信息化管理,保障信息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这些政策法规涵盖了信息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包括信息化规划、项目管理、信息安全、信息资源共享等。8.2信息化政策法规体系信息化政策法规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2.1国家层面政策法规国家层面的政策法规主要包括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国家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实施方案等。这些政策法规为我国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总体方向和目标。2.2地方层面政策法规地方层面的政策法规主要包括省级、市级信息化发展规划、电子政务实施方案等。这些政策法规结合地方实际情况,明确了地方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措施。2.3行业层面政策法规行业层面的政策法规主要包括各行业信息化发展规划、行业标准等。这些政策法规针对不同行业的特点,提出了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和标准。2.4部门层面政策法规部门层面的政策法规主要包括各部门内部信息化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等。这些政策法规为各部门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具体的指导和要求。8.3信息化标准规范制定与实施信息化标准规范的制定与实施是保障信息化建设质量的关键环节。3.1制定原则信息化标准规范的制定应遵循以下原则:(1)合法性:标准规范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得与国家政策相抵触。(2)科学性:标准规范应结合实际情况,充分考虑技术发展、市场需求等因素。(3)前瞻性:标准规范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为信息化建设提供长期指导。(4)实用性:标准规范应具有可操作性,便于部门在实际工作中执行。3.2制定流程信息化标准规范的制定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需求分析:分析信息化建设中的关键环节,明确标准规范的需求。(2)草案编制:根据需求分析,编写标准规范的草案。(3)征求意见:将草案征求相关部门和专家的意见,进行修改完善。(4)审查批准:将修改后的草案提交相关部门审查批准。(5)发布实施:将审查批准后的标准规范发布实施。3.3实施与监督信息化标准规范的实施与监督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宣传培训:加强对标准规范的宣传和培训,提高部门的认识和执行力。(2)监督检查:对标准规范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保证实施效果。(3)反馈改进:根据实施情况,及时收集反馈意见,对标准规范进行修订完善。(4)激励考核:将标准规范的执行情况纳入部门绩效考核体系,激发执行力。第九章:信息化绩效评估9.1信息化绩效评估概述信息化绩效评估,是指对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果、效益和影响进行科学、客观、全面的评价。信息化绩效评估旨在提高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水平,推动职能转变,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9.2信息化绩效评估体系信息化绩效评估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绩效目标:明确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绩效目标,包括战略目标、业务目标、服务目标和运行目标。(2)绩效指标:根据绩效目标,设定一系列反映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效果的绩效指标,包括投入产出比、项目进度、服务质量、用户满意度等。(3)评估方法: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估方法,对信息化绩效进行评估。(4)评估流程: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估流程,包括前期准备、数据收集、分析评价、结果反馈等环节。(5)评估结果运用:将评估结果作为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推动信息化持续改进。9.3信息化绩效评估方法与应用信息化绩效评估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成本效益分析法:通过对信息化项目的投入产出比进行评估,衡量项目经济效益。(2)关键绩效指标法:选取反映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关键效果的指标,进行评估。(3)平衡计分卡法:从战略目标、业务目标、服务目标和运行目标四个维度,全面评估信息化绩效。(4)数据包络分析法:基于信息化项目投入产出数据,评价项目效率。在实际应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