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知觉与归因理论
授课教师:黄磊知觉与归因理论人的行为的产生有赖于个体对他所在环境的理解和判断,而这种理解和判断是通过知觉作用产生的。因此要研究和预测人的行为,就必须了解人的一般知觉过程及其规律,尤其是知觉在社会交往和归因中的作用。知觉与归因理论教学目标:(1)了解感觉和知觉的联系与区别(2)掌握知觉的基本特点(3)了解常见的错觉(4)掌握人际知觉的一般规律(5)了解人际知觉的常见错觉(6)了解归因理论3知觉与归因理论第一节知觉知觉(perception)是个体为了对自己所在的环境赋予意义而解释感觉印象的过程。它是对事物各种属性的综合反应。感觉与知觉的区别:感觉是对于对象个别属性的反映(如颜色、气味、外观等)。知觉是对于对象的各种不同属性的总和以及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的反映。知觉与归因理论第一节知觉知觉的四个基本特性:理解性(以过去的知识经验为依据,力求对知觉对象做出某种解释是它具有某种意义)相对/选择性(根据事物之间的相对关系进行反映)整体性(根据知觉对象的特点将其知觉为具有一定结构的整体形象)恒常性(知觉条件发生变化时,知觉映像仍保持不变)5知觉与归因理论知觉的基本特性
一、知觉理解性(一)什么是知觉理解性知觉理解性是指在知觉过程中,个体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解释,并用语词加以概括标志以赋予其意义的组织加工过程。同一个知觉对象,具有不同知识经验背景的人对它的组织加工是不同的,由此形成的知觉经验也会存在差异。
知觉与归因理论心理学家黎柏(Leeper,1935)以如下图所示的A、B、C三张图片为材料,研究个体先前的知觉经验对后续知觉理解的影响。A图为一位年轻女子,C图为一位老妇人,B图则同时具有两者的特征,既可以看成是年轻女子,也可以看成是老妇人。知觉与归因理论知觉与归因理论结果表明,如果先看A图,再看B图,100%的被试会把B图看成是年轻女子;如果先看C图,再看B图,96%的被试会把B图看成老妇人。个体因为先前知觉经验的不同而导致对同一知觉对象的理解产生如此大的差异,充分表明个体对刺激信息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自己已有知识经验的影响而形成了知觉定势。
知觉与归因理论知觉的理解性同言语的指导(暗示)有密切的关系,它能使知觉的过程更加迅速,映像更加完整。知觉与归因理论知觉与归因理论(二)知觉理解性的特点
知觉理解性主要具有以下特点:1.知觉理解性是以人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前提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知识与经验是知觉理解的基础,正如黎柏的研究所表明的那样,不同的人,由于知识与经验不同,对同一客观事物的知觉理解程度也会有所差异,从而导致对该事物的不同知觉。知觉与归因理论知觉与归因理论知觉与归因理论画中尽管水的源头看起来是在瀑布的上方,它与下部的水花具有一段落差,但仔细观看后会发现,瀑布并没有终点,也看不出起点。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来自视觉的信息与自己脑中存储的经验发生矛盾,因此,无法用过去的知识经验对它进行理解和解释,结果对该图形无法形成明确的或合理的知觉经验。说明知觉理解性特征与个体已有的知识经验密切相关。
知觉与归因理论
2.知觉理解性受言语指导的重要影响言语指导可以为知觉理解性指引组织方向。当刺激信息判断标志不甚明显的时候,适当的言语指导可以帮助个体唤起过去的知识经验,促进个体对知觉对象的理解。知觉与归因理论知觉与归因理论一组平面图形,乍看之下,三个图形好像依次由规则的三角形和逐渐趋于复杂的图形组成,但很难确定三个图形之间存在什么内在联系,因此难以确认是一套什么图形。假如告诉知觉者这是一套长方体图形,知觉者就会借助自己关于长方体的知识经验,很快地确认出这是从不同角度观察长方体的透视图,并形成明确的知觉经验。知觉与归因理论
二、知觉选择性(或知觉的相对性)
(一)什么是知觉选择性知觉选择性是指个体根据自己的需要与兴趣,有目的地把某些刺激信息或刺激的某些方面作为知觉对象而把其他事物作为背景进行组织加工的过程。视频案例由于人每时每刻所接触到的客观事物众多,因此不会,也不可能对同时作用于感觉器官的所有刺激信息进行反映,而是主动地挑选某些刺激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而排除其他信息的干扰,以形成清晰的知觉,并迅速而有效地感知客观事物来适应环境。知觉与归因理论知觉中的组织过程(二)感觉信息被组织成有意义的知觉图形与背景——图形与背景又称为形基(fihure-groud),即“形”为图形,“基”为背景。图形在视野中具有明显标志的部分,剩下的部分即背景。两者在知觉的性质上是不同的,图形轮廓较分明,容易定位,组织完整;背景一般不够确定,缺乏完整的结构。图形与背景的组织是最简单的知觉组织形式,它把作用于感官的一系列感觉信息组织成从背景中凸显出来的物体或图形。图形有时被称为知觉形象或知觉对象。从这个意义上说,知觉过程就是从背景中分离出知觉对象的过程。知觉与归因理论知觉与归因理论人在知觉范围内对图形与背景的辨识反映了知觉的选择特性。从背景中选择图形的特征有:(1)图形有形状,背景相对而言则没有形状。(2)背景似乎是在在图形的背景的背后连续伸展,没有分界的轮廓线。(3)图形具有某些物体的特征,背景看似无形的东西。(4)图形凸显在前面,背景似乎衬托在后面。(5)图形往往具有一定的意义,容易被记住。
知觉与归因理论知觉与归因理论
(三)知觉选择性的特点1.受客观刺激物特点的影响(1)刺激物强度大、对比明显、颜色鲜艳时容易成为知觉的对象。
光线强、声音响、轮廓分明的刺激物容易被成为知觉对象而被加工。反之,光线暗淡、声音微弱,轮廓模糊的刺激物不容易成为知觉的对象。
知觉与归因理论(2)刺激物在空间上的接近、连续,或形状相似时容易成为知觉的对象。符合知觉组织的原则,当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空间上彼此相邻或接近的刺激物,或者具有连续性的刺激物、在视野中相似的刺激物等,都容易组成图形而从背景中凸显出来被知觉加工和处理。(3)刺激物符合“良好图形”原则,即图形具有简明性、对称性时,容易成为知觉的对象。在视野中,对称部分、具有良好连续的部分、存在简单结构的部分等容易组织为图形而成为知觉的对象。知觉与归因理论知觉与归因理论(4)刺激物轮廓封闭或趋于闭合时容易成为知觉的对象。视野中封闭或趋于闭合的部分容易组组织为图形而成为知觉的对象,它符合知觉组织的闭合原则。
知觉与归因理论
2.封闭与主观轮廓由于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各种属性是作为整体作用于人的,因此,客观事物作为一个复合刺激。其各个部分或各种属性分别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时,它们之间形成了某种固定联系,并在人脑中保存下来。
在知觉过程中,这种通过主观上的补充、简约、替代、改组等活动,把不完整图形知觉为完整图形的知觉组织过程称为封闭性知觉。
知觉与归因理论知觉与归因理论3.知觉选择性受人的主观因素的影响人的知觉选择性不仅依赖客观刺激物的物理特性,还与知觉者的需要和动机、兴趣和爱好、目的和任务、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及刺激物对个体的意义等主观因素密切相关。联想:“踢猫效应”
知觉与归因理论三、知觉整体性(一)什么是知觉整体性知觉整体性是指个体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把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属性、部分整合为一个整体的过程。人所接受的客观事物的感觉信息是单一的、零散的,知觉是把这些感觉信息进行整合的过程,是从整体上把握某事物的基本特征。
人之所以能够把具有不同属性的事物组成一个整体,是由于事物的属性或部分本来是结合在一起的,是一个复合刺激物。
知觉与归因理论知觉与归因理论(二)知觉整体性的特点
1.知觉整体性不仅与刺激物本身的特征,例如接近、连续或相似等,以及各部分之间结构成分密切相关,而且还受到个体的主观状态,特别是个体原有的知识经验的影响。
2.刺激物的各个部分、各种属性对个体产生整体知觉的作用不同。客观刺激物的关键性成分或关键性特征对知觉的整体性起决定作用。知觉与归因理论四、知觉恒常性
知觉恒常性是指人在一定范围内,不随知觉的客观条件的改变而保持其知觉映象的过程。知觉恒常性是个体知觉客观事物的重要知觉特征,它在视知觉中表现比较明显。
由于知觉的恒常性,使人们在环境发生变化时,仍然能够正确的认识客观世界。
知觉与归因理论知觉的恒常性3535知觉与归因理论知觉的组织原则:个体因主观经验的影响使客观刺激情境带有强烈的组织倾向。
1.接近或相邻原则
人倾向于在视野中,把在时间或空间上相邻或接近的刺激物更易知觉为整体,这是由于在知觉过程中,当刺激物之间的辨别性特征不明显时,人经常会借助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主动寻找刺激物之间的关系,进而获得合乎逻辑或有意义的知识经验。知觉的组织原则知觉与归因理论知觉与归因理论知觉接近性3838知觉与归因理论2.相似性原则
人倾向于把在大小、形状、颜色、亮度和形式等物理属性相同或相似的刺激物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
这种按照刺激物相似特性进行组织的知觉倾向,符合知觉组织的相似性原则。
知觉与归因理论知觉相似性4040知觉与归因理论3.连续性原则知觉的续性原则是指个体倾向于把具有彼此连续或运动方向相同的刺激物,或即使其间并无连续关系的刺激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
知觉与归因理论知觉连续性4242知觉与归因理论4.闭合原则人具有将图形刺激中的特征聚合成形,即使其间有断缺之处,也倾向于形成一个连续的完整形状。在实际图形中它们根本不存在,因为没有线条或轮廓将它们闭合成图形,其实是观察者在心理上将这些线条或轮廓闭合起来,产生了主观轮廓,形成了完整图形的知觉经验,体现了知觉组织的闭合原则。
知觉与归因理论知觉与归因理论4545知觉与归因理论5.同域原则人倾向于将处于同一地带或同一区域的刺激物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形状,这种知觉组织原则称为知觉的同域原则。
知觉与归因理论它们看起来像什么?-14747知觉与归因理论它们看起来像什么-24848知觉与归因理论它们看起来像什么?-44949知觉与归因理论50知觉与归因理论知觉者因素态度价值观动机需要兴趣经验期望个性小案例:①“关注点”②看图联想③对钱币大小的估计51知觉与归因理论知觉对象因素(1)大小法则(2)强度法则(3)对比法则(4)动感法则(5)重复法则(6)新颖法则52知觉与归因理论情景因素时间工作环境社会环境小资料:情景对自我知觉的影响53知觉与归因理论三、知觉的防卫机制和错觉(一)知觉的防卫机制
知觉的防卫机制是指为了防止自己受到威胁性刺激的侵扰,人们自动地抑制自己对它们的知觉和反应的倾向。54点击进入小实验54知觉与归因理论中性词跳舞儿童火炉音乐大地海洋负性词强奸妇女劫机淫妇色狼疯子5555知觉与归因理论(二)错觉错觉是指一种不正确、被歪曲了的知觉。产生错觉的原因:
知觉者生理和心理的状况以及知觉对象和背景的特点。管理中,可以巧妙的利用错觉达到预期的目的。5656知觉与归因理论57常见错觉-157知觉与归因理论58常见错觉-2:
请紧紧盯着20秒,有何发现?58知觉与归因理论59知觉与归因理论60知觉与归因理论61知觉与归因理论第二节人际知觉人际知觉的概念:认为对人、对群体的知觉不仅取决于被感知的人、群体本身,也取决于感知者的目的、态度、价值观和过去的经验。社会知觉
是指个体对社会环境中有关个人和团体特性的知觉。自我知觉
是指个体通过对自己行为的观察而对自己心理状态的认识。
小资料:人际敏感性62知觉与归因理论人际知觉的一致性规律当获得关于某个人少量的信息资料后,就力图对他的大量特性作出判断,形成一致的印象。对物的认知允许事物的各种特性不协调一致,而对人的认知通常不允许人的各种特性不协调一致。63知觉与归因理论社会知觉偏见首因效应(FirstImpressionEffect)晕轮效应(HaloEffect)近因效应(RecencyEffect)定型效应(StereoTypeEffect)投射(Projection)64知觉与归因理论首因效应:“给人留下一个好印象”
求职面试的第一印象
前几分钟基本敲定。后面是走形式,让你感到过程公平。
6565知觉与归因理论首因效应:“第一印象,没有第二次机会”
首因效应:指的是最先的印象或第一次印象对人的认知具有强烈的影响。它一般发生在陌生人之间。
66小资料1:求职面试的第一印象小资料2:第一印象,没有第二次机会66知觉与归因理论晕轮效应:漂亮的就是好的67晕轮效应:是指一个人某种特性形成好或坏的印象之后,人们倾向于据此推论其他方面的特性,即“抓住一点,不顾其余”。小资料:阿希实验67知觉与归因理论晕轮效应:漂亮的就是好的68人格的社会合意性刺激人的婚姻能力刺激人的职业地位刺激做父母的能力刺激人社会和职业的幸福刺激人总的幸福状况结婚的可能性
刺激人特定的评定相貌丑者相貌一般相貌漂亮68知觉与归因理论美貌会产生晕轮效应调查发现职场帅哥美女收入比丑员工高12%丑女贝蒂(右)和她的大帅哥老板(左)调查显示:漂亮的人赚钱更多?!69知觉与归因理论近因效应近因效应:——是指最后给人留下的印象有强烈的影响。它一般发生在熟悉者之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70知觉与归因理论近因效应一巴掌之后赶紧给他揉揉
能使他忘记前面的一巴掌之痛
!例如,老师向考生说:“随便考上一个学校,该没有什么问题吧?虽然录取率那么低。”或者说:“虽然录取率那么低,总能考上一个学校吧?”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一样的,只因语句排列的顺序不同,但给人的印象却全然不同。71知觉与归因理论定型效应:刻板印象72定型效应:是指对某个群体形成的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又称刻板印象。人们头脑里存在的“定型效应”是多种多样的,按年龄、性别、职业国籍等划分形成的不同的“定型效应”。定型效应有时是人们认识某一交往对象的捷径,不失为人的一种智慧的表现,但可能看不到人的复杂性,以至于对人的行为品质做出错误的评价和判断。72知觉与归因理论定型效应:刻板印象73
国别编号美国人日本人德国人中国人民主的天真的乐观的友善的热情的勇敢的多事的喜欢冒险的爱炫耀的慷慨的有科学精神的活跃的实际的爱好和平的善虚伪的爱国的高傲的战败的有野心的有礼貌的小气的谦虚的执着的勇敢的国家主义的有经济头脑的战争分子自我的残酷的傲慢的欺诈的有野心的残酷的不择手段的苛刻的野蛮的战争分子冷漠的严谨的墨子外交的国家注意的自我的排外的爱好和平的保守的仁慈的有经济头脑的聪明的有礼貌的自我的无数事的仁慈的爱管闲事的谨慎的表2-2台湾大学生对各国人的印象12345678910111213141573知觉与归因理论定型效应:美国社会白人对黑人的偏见(1)好吃懒做;(2)好斗犯罪;(3)教养很差,讲粗话;(4)贫民窟,社会地位和收入低,但没钱又养一大群小孩;(5)最为关键的是:皮肤很黑,怎么洗也洗不白!7474知觉与归因理论投射(Projection)定义:由于自己具有某种特性或想法,因而判断他人也一定会有与自己相同的特性或想法。投射在现实生活中既典型又对立的两种表现形式75知觉与归因理论第三节归因理论一、归因的概念归因:就是人们对别人或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解释和推测其原因或者动机的过程。海德(FritzHeider,1896—1988)归因理论三步骤(1)对行为的知觉(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合格的企业合同 管理
- 通信工程专业合同条款
- 《蜜蜂导学案》课件
- 2025年衡阳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广东从业资格证货运题库答案
- 公园建筑施工合同
- 精密仪器烟囱安装合同模板
- 大数据项目招投标要点
- 超市厕所改造施工合同范本
- 高速公路照明安全管理办法
- 污水站托管运营合同范本
- 校园文明值周总结
- 2024年“农业经理人”职业技能大赛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
- 省级“双减”大单元作业设计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作业
- 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第4单元:第1课时 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人教新课标
- 5互联网中信息获取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苏科版(2023)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
- 山东2024年山东工业技师学院招聘23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附答案解析
- 知道智慧网课《化学分析》章节测试答案
- 11《葡萄沟》教学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 JBT 14682-2024 多关节机器人用伺服电动机技术规范(正式版)
- DL-T5434-2021电力建设工程监理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