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9.1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9.1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9.1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9.1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_第4页
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9.1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7-文化发展的必定选择一、选择题1.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创建了绚丽的中华文明;鸦片斗争后,多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近代中国先进学问分子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尝试,都无法使中华文化走上复兴之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复兴的历史使命,在实践创建中进行文化创建,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①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②是中国先进文化的主动引领者和践行者③坚持文化复古主义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旺盛,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这条道路()①要立足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②是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的必由之路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确定的④是中华文化力气的集中表现A.②③B.①③C.①④D.②④3.毛泽东说:“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从那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就肩负起中华文化复兴的使命②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大胆吸取西方文化成果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在当代中国,我们要发展的是面对现代化、面对世界、面对将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①坚守了中华文化立场②吸取了人类一切文化成果③源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大实践④有利于推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同步发展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5.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加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需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这一要求体现了()①文化发展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放弃对经济利益的追求②文化发展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经济建设供应正确的方向保证③文化软实力越来越成为我国综合国力竞争的动力和确定性因素④文化发展要为广阔人民群众服务,满意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6.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宏大复兴须要以中华文化发展旺盛为条件。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旺盛,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说明()①文化是引领一个民族前行的旗帜,文化强民族强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③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文化走向复兴的转折点④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7.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光辉绚丽的优秀传统文化,假如我们抛弃优秀历史文化传统、割断民族文化血脉,文化发展就会像无根浮萍、断线风筝,会迷失方向和目标。可见()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立足于当代中国现实国情③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由我国社会制度确定的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符合继承创新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8.大型纪录片《航拍中国》胜利“刷屏”,观众直呼“每一帧都美到想歌颂祖国”。该片以一般观众的观看需求为创作动身点,以空中飞行线路为线索,以纯航拍镜头、故事化的叙事方式向观众呈现了既熟识又充溢簇新感的漂亮中国、生态中国、文明中国。这启示文化工作者应当()①在实践中锐意创新,创作富有时代气息的优秀文化作品②主动引领文化体制改革方向,努力铸造中华文化新辉煌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高文化产品的质量④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9.在新时代,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特点,对于我们的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提出了亲民化、优质化、特性化的新要求。为此,我们应当()①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②发展先进文化,抵制落后文化,扶持流行文化③把满意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当成全部工作的中心④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先进文化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10.北宋闻名哲学家张载说过“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启示我们,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必需()A.加强管理、正确引导、反对西化、展望将来B.面对世界、博采众长、兼容并包、创新发展C.履行责任、服务大众、继承传统、展望将来D.推陈出新、求同存异、以我为主、引领风尚11.2019年10月27日,中共中心、国务院印发《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仔细实行。《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将会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供应重要指导,有力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可以()①为现代化建设供应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②为现代化建设创建良好的社会环境③为现代化建设供应物质基础④为现代化建设供应政治保证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2.《“十三五”时期旺盛群众文艺发展规划》要求,各级文化馆(站)要坚固树立阵地意识,旗帜显明地表达党的文艺立场、文艺方针,讴歌真善美,贬斥假恶丑,抵制庸俗低俗媚俗,营造主动健康、宽松和谐的群众文艺生态环境。这是基于()①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②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③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和相识活动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3.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支持电视剧旺盛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提出,推出一大批讴歌党、讴歌袓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佳作,并支配在各主要电视台综合频道及重点视频网站黄金时段播出。这一规定旨在()①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②发挥先进文化的导向和示范作用③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④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供应精神支柱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14.央视大型诗词音乐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好评如潮。它用“和诗以歌”的形式,回到了诗歌的起源,也让诗歌回到了生活,把文化的“过去完成时”胜利转化为“现在进行时”。《经典咏流传》广受好评的缘由是()①该节目依托现代传媒技术扩大了受众范围②该节目推动了传统文化的创建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③该节目契合了广阔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④该节目所承载的文化对人产生潜移默化、深远长久的影响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5.中华文化绵延几千年,形成了深厚文化传统,持续了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自近代以来,中华传统思想文化经验了一次又一次猛烈变革的阵痛,一味固守传统与主见全盘西化的道路在现实中都行不通,只有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及改革开放的宏大实践中,胜利探究出了对传统文化进行创建性改造的新模式。材料告知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①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②必需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建性转化、创新性发展③必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④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一样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二、非选择题16.某地仔细学习中共中心宣扬部、文化部等部门印发的《关于戏曲进乡村的实施方案》,以县为基本单位,组织本地各类戏曲演出团体深化农村基层,为农夫供应了以本地地方戏曲为主的多种形式的文艺演出,促进文化资源向基层倾斜,增加了广阔农夫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获得感。用先进文化占据农村文化阵地,培育文明乡风,推动了漂亮乡村建设,促进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学问,分析戏曲进乡村的文化意义。(2)假如你所在的地方打算开展“戏曲进乡村”活动,请你为该活动的开展提出两条建议。课时作业23文化发展的必定选择1.解析:中国共产党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复兴的历史使命,在实践创建中进行文化创建,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这说明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主动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②④入选。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但材料强调的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文化发展的突出贡献,①与题意不符。“文化复古主义”是错误的,③错误。答案:D2.解析: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确定的,是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②③当选。①④观点错误。答案:A3.解析:材料强调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华文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故②④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文化使命,①不符合题意;③表述错误。答案:C4.解析:我们要吸取人类的优秀文化成果,而不是一切文化成果,②不选;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推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而不是同步发展,④不选;①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正确解读。答案:B5.解析:材料中的要求是文化发展为人民服务,满意人民精神需求,②④符合题意。①中的放弃经济利益不行取,③中的“确定因素”错误。答案:D6.解析:“中华民族宏大复兴要以中华文化发展旺盛为条件”说明文化是引领一个民族前行的旗帜,①符合题意,材料同时说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②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干脆体现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作用,③④未体现。答案:A7.解析:材料说明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我国文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①④符合题意;②③表述正确但与题意不符。答案:B8.解析:材料中的做法坚持了以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动身点,在实践中进行文化创建,①③当选。文艺工作者不行能引领文化体制改革,也不行能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②④的主体不精确。答案:B9.解析:从材料中对新时代状况的表述,要求我们依据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多样化的文化,①④符合题意。②中的“抵制落后文化,扶持流行文化”错误;我们的中心工作是经济建设,③错误。答案:C10.解析:张载的观点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启示就是责任、人民、传统、将来这些关键词,C符合题意。A、B、D都没有精确表达他的要求。答案:C11.解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可以为现代化建设创建良好的社会环境,供应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①②正确。它不是物质基础,也不能供应政治保证,③④不正确。答案:A12.解析:上述要求是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③④符合题意。①中的“优秀传统文化”,②中的“社会发展”皆与材料无关,解除这两项。答案:D13.解析:“通知”要求电视剧的创作要发展先进文化,供应社会正能量,②④是其目的。①③都不是这些规定的目的所在。答案:B14.解析:《经典咏流传》用“和诗以歌”的形式,回到了诗歌的起源,也让诗歌回到了生活,把文化的“过去完成时”胜利转化为“现在进行时”,这既实现了传统文化的创建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又满意了广阔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所以得到了广阔观众的好评,②③符合题意;①④说法正确但不是受到观众好评的主要缘由,解除。故选C。答案:C15.解析:材料没有体现以人民为中心,③解除;④中“与现代社会相一样”说法错误,应是“与现代社会相协调”。答案:A16.解析:本题第(1)问属于意义类型的题目,留意设问中的行动是戏曲进乡村,要求回答文化意义,依据这两个提示,结合材料中的相关提示,分析说明其意义即可。第(2)问是建议类题目,也就是如何做,具有肯定的开放性,留意回答详细的行为,不能仅局限于课本学问。答案:(1)①戏曲进乡村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