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专项复习:名著阅读之儒林外史、简爱、艾青诗选、水浒传 知识清单(统编版五四学制)_第1页
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专项复习:名著阅读之儒林外史、简爱、艾青诗选、水浒传 知识清单(统编版五四学制)_第2页
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专项复习:名著阅读之儒林外史、简爱、艾青诗选、水浒传 知识清单(统编版五四学制)_第3页
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专项复习:名著阅读之儒林外史、简爱、艾青诗选、水浒传 知识清单(统编版五四学制)_第4页
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专项复习:名著阅读之儒林外史、简爱、艾青诗选、水浒传 知识清单(统编版五四学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2:名著复习知识清单

内容提要

1.《艾青诗选》:如何读诗

2.《水浒传》古典小说的阅读

3.《儒林外史》讽刺作品的阅读

4.《简•爱》外国小说的阅读

♦《艾青诗选》:如何读诗

(-)文学常识

1.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主要诗集有《北方》《向太阳》

《黎明的通知》等。“土地”和“太阳”是其诗作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两个意象。

2.作品:《艾青诗选》收录了艾青创作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末的作品,包含有《大堰河一

一我的保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火把》《向太阳》等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艾青早期的诗歌

多以深沉忧郁的基调咏叹民族命运,以强烈的斗争精神鼓舞祖国人民保卫国土。1949年以后,艾青一如既

往地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人生,并且开始四处游历,在全国以及全世界的土地上留下足迹和诗迹,

将读者带入更加广阔的世界。

(―)主要内容

1、《艾青诗选》是一部集历史性、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诗集,其中收集了艾青从20世纪30

年代到70年代末的主要作品,它真实地反映了历史,高度浓缩了作者思想,蕴含着强烈深沉的情感。

①20世纪30年代,艾青的诗歌充满''土地的忧郁”,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表达了对

下层人民困苦的悲悯和对祖国命运的忧伤,传达出极为深厚的爱国之情。

②抗战时期,其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太阳”,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

美好愿望,表现出对旧社会的痛恨及对光明的向往与追求。

③1978年以后,其诗歌多是警策现实,充满哲思,但也有部分继续歌颂光明。

2、题材分类:

题材代表作

苦难的人民《乞丐》《农夫》《刈草的孩子》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北方》

中国屈辱史和抗争史

《镜子》《鱼化石》《光的赞歌》

抗争人物颂《我爱这土地》《吹号者》

寓意丰富的物《手推车》《火把》《山毛棒》

睿智哲思《镜子》《鱼化石》《光的赞歌》

3、主要作品

(1)初期的创作(1938年以前)一一,忧郁与悲哀的笼罩

①《大堰河我的保姆》

【背景探寻】艾青出生时,他的母亲难产,一位算命先生说他命“克”双亲,因此他一出生就受到家

人歧视,还被送到大堰河家里寄养。养母大堰河给了艾青温暖的母爱。艾青于1932年被捕入狱,次年1

月的一场大雪,让他想起了身世凄凉的大堰河,从而写了这首带有自传性质的抒情诗,借以赞颂劳动人民,

诅咒黑暗世界。

【主旨赏析】诗里反复铺陈“她含着笑”“不停歇地劳动”,一方面突出了大堰河勤劳、宽厚、乐观

的品格,另一方面也写出了她为自己的家付出的艰辛,也渗透着诗人对她悲苦命运的深切同情。诗人用具

体可视的紫色来表达自己对大堰河的灵魂的主观感受,使抽象的主观感受变得具体可感,拓展了诗意。

②《煤的对话》

【背景探寻】这首诗写于1937年春,当时中华民族正处于危急存亡的紧要关头。艾青作为一个有强

烈责任心的诗人,时刻思考着该如何用自己的诗歌来唤醒民众,让民众奋起抗争,于是创作了这首《煤的

对话》。

【主旨赏析】煤长期埋藏在地下,普普通通,默默无闻,然而,它们遇着火就会燃烧,就会发光发热。

诗人以“煤”来写苦难的中华民族,展示中华民族不甘屈辱、自强不息的内在精神,表达诗人对祖国深沉

而热烈的爱和对祖国再生的强烈愿望。

③《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背景探寻】20世纪30年代,艾青离开浙江老家前往当时被称作抗战中心的大都市武汉,却没有看

到全民积极组织抗战的景象,到处都是无家可归的难民和流浪者,于是深夜在武昌一间阴冷的屋内写完这

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主旨赏析】全诗通过描写大雪纷扬下的农夫、少妇、母亲的形象,表现中华民族的苦痛与灾难,展

现了旧中国的图景,表达了诗人深厚的爱国热情,深沉的忧患意识与赤子之心。

(2)中期的创作(1938〜1978)——希望与理想的追求

①《火把》

【背景探寻】1940年春末,艾青离开湘南前往重庆任教。他想到了无数青年儿女投身到抗日斗争中,

于是他以一场显示人民群众伟大力量的火炬大游行为背景,写下这首长诗。

【主旨赏析】主要通过对唐尼和李茵的形象刻画,把参加抗日救亡运动的青年姑娘们的日常生活和斗

争鲜明地展现出来,表现了她们内心的苦闷、追求与憧憬。

②《黎明的通知》

【背景探寻】诗人从重庆来到延安以后,在这一片新的天地里,诗人清晰地感受到,长期以来,处于

阶级压迫和民族危机之中的中华民族,在经历了风雨如晦的斗争岁月之后,人们所祈盼的黎明就要到来了。

诗人以自己特有的敏感,向人们传达了这一信息。

【主旨赏析】诗歌以“黎明”的口吻,呼唤“诗人啊/你起来吧”,让所有热爱生活的人们、所有的

“村庄和城市”做好准备,迎接“白日的先驱,光明的使者”的到来。黎明的到来,将给所有被压迫被剥

削的劳苦大众以安慰,把黎明到来的意义,生动而深刻地揭示出来了。“黎明”象征着革命的胜利,全国

的解放。

(3)晚期的创作(1978年以后)一一赞美与歌唱的情怀

①《鱼化石》

【背景探寻】1978年,艾青重返诗坛,久被压抑的情感澎湃高涨,他在鱼化石上找到了流溢之口。鱼

化石的形象和诗人心中的思绪撞击,使诗人产生了灵感。

【主旨赏析】诗人是在倾泻自己的深入思考一一活生生的人、活生生的生命竟被变成“鱼化石”,通

过鱼化石形象告诉我们:生命来自运动,斗争显示生存,这是亘古不变的生命逻辑。

②《镜子》

【背景探寻】创作于“文革”之后,是时代的动向与诗人感受相结合的产物。在极“左”思潮泛滥时

期,把说假话当作正常现象。林彪之流公开宣扬“不说假话办不成大事”。诗人通过写镜子能照人的物理

属性,联想到世态人心。

【主旨赏析】表面上写的是镜子,实际上是借镜子的形象赞扬像镜子一样正直的人,讽刺生活中的种

种不正直现象。

(三)艺术特色

1、具有独特的意象和主题

艾青很善于通过印象、感觉的捕捉来营造能暗示或象征某种强烈情思的意象。

作为“土地的诗人”,他对于土地拥有着自己那份特有的生命感应,由此生发出别样的感人至深的、

朴素而深沉的体验和想象。

他曾说过,凡是能够促使人向上发展的,都是美的,都是善的,也都是诗的。从这种美学思想出发,

他热情讴歌着太阳、光明、春天、黎明、火焰和生命,这些都是他的“永恒主题”。

其诗歌中的丰富意象,有的已经形成系列,带上了诗人独有的气质,如"土地"''太阳”等;有的出

现次数不多,却也带给读者深刻的印象,如“手推车”“鱼化石”“礁石”等。

2、具有忧郁的诗绪

“忧郁”渗透了诗人的灵魂,它包含了三个层面:

民族忧患感、自我压抑感和生命悲凉感。其中,民族忧患感处于显性状态,也最为引人注目。

诗人生活的时代,是中华民族遭受苦难最深重、最残酷,反抗又最激烈、最悲壮的年代。因此,他的

诗歌传达出了悲愤的倾诉、绝望的抗争和热烈的憧憬。这些感情的互相冲突、互相融合,让他的诗歌获得

了历史内涵和艺术魅力。

这种忧郁里,浸透了诗人对祖国、人民的极其深沉的爱,更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忠实和深刻的思索。

但艾青的忧郁并不是消极的,其所给予读者的是一种“深沉”的力量,表现的是他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

和坚强的信念。

3、具有独特的艺术方式

艾青的诗歌在形式上倾向朴素、自然,不拘泥于外形的束缚,表现出简洁明快的特点,呈现出散文化、

口语化的风格,不注重韵脚的限制或字数的整齐,却具有内在的旋律与和谐的节奏,造成一种变化中的统

一。诗中含有大量的设问、呼告、对话、引语等,极具真切感和表现力。后期的诗歌,诗句变得更整齐,

诗情变得更深沉,诗意变得更警策。

他的诗歌创作中还明显地表现出“诗中有画”的特点,诗作具有鲜明的色调,清晰的线条,素描一般

的简练、凝重。诗人强调主观情感对感觉的渗入,追求二者的融合,展开联想,从而创造出具有广阔象征

意义的视觉形象。

(四)读书方法

1、注意诗歌的表现形式

诗歌与散文不同,一般是分行书写的,有些押韵,有些不押韵。

分行造成了诗句的独立和诗意的空白,强化了节奏,增强了表现力。

押韵使诗歌具有音韵美,诗句在形式上和谐呼应,抑扬顿挫,便于诵读和记忆,如林徽因的《你是人

间的四月天》。

而艾青的诗不拘泥于形式,很少注意诗句的韵脚和字数、行数的整齐划一,但又常常运用有规律的排

比、复沓,读起来气韵通畅。

2、品味诗歌的语言。

诗歌的语言与日常语言相比,更为精练优美,更有利于情感的抒发。

诗人从日常生活中提炼语言,加以“陌生化”处理,使诗歌的语言“能量”更大,表意更加新颖别致。

如泰戈尔《飞鸟集》第174首:“云把水倒在河的水杯里,/它们自己却藏在远山之中。”这首短诗

把“河”比喻为“水杯”,赋予“云”以主观意愿,新颖灵动,富有情趣。

艾青的诗歌常常表现出简洁明快的特点,呈现出散文化、口语化的风格,诗中含有大量的设问、呼告、

对话、引语等,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真切感和表现力。

3、把握诗歌的意象。

意象是诗中寄寓了诗人主观情感的事物。诗人总会选择富有表现力的意象,传达出独特的情感。读诗,

要透过诗歌中的形象,理解诗歌的深层内涵。

如余光中的《乡愁》选择了邮票、船票等意象,赋予了它们思家念国的内涵。

艾青的诗中也有许多独特的意象,阅读时要注意把握。

20世纪30年代,艾青他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光明”,他的长诗《向太阳》《火把》借

歌颂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太阳与火把”

的歌手。

4、体味诗歌的情感

“如果逐一去掉诗歌的要素,那么最后剩下的、不能再去掉的一定是情感。”如艾青的《大堰河一我

的保姆》,更像是分行书写的散文。诗人的情感至真至醇,酣畅淋漓。可以说,抒发情感是诗歌与其他文

学样式的主要区别。

如名篇《我爱这土地》以“假如”领起,用“嘶哑”形容鸟儿的歌喉,接着续写出歌唱的内容,并由

生前的歌唱,转写鸟儿死后魂归大地,最后转由鸟的形象代之以诗人的自身形象,托出了诗人那颗真挚、

炽热的爱国之心。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作者采用了直接抒情方式,来表达自己

对土地的感情。它像“誓词”一样严肃,又像“血”一样庄严,十分强烈,震撼人心。

5、体会诗歌的理性美

诗歌在情感美的背后,往往蕴含着理性美,常常借助特殊的意象,道出耐人寻味的哲理。

如弗罗斯特《未选择的路》,表面上写林中之路,实则是写人生之路,选择不同的路,喻指选择不同

的人生方向。

艾青晚年,通过对坎坷的人生经历的沉淀,创作了许多富有哲理的诗歌:如《鱼化石》《盆景》《失

去地岁月》《无题》等。

如《鱼化石》通过鱼化石形象告诉我们:生命来自运动,斗争显示生存,这是亘古不变的生命逻辑。

(五)专题探究

专题一:探讨诗歌的意象。

艾青的诗歌中有着丰富的意象,有的已经形成系列,带上了诗人独有的气质,如“土地”“太阳”等;

有的出现次数虽然不多,却也带给读者深刻的印象,如“手推车”“鱼化石”“礁石”等。阅读诗集,选

择你最有感触的一两个意象,仔细品味,体会它们蕴含的感情,领会其中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

示例一:

土地一一凝聚着诗人对祖国、人民以及大地母亲深沉的爱,对祖国命运深沉的忧患意识。

光一一使人觉醒,给人智慧、想象、热情。

太阳一一表现了对旧社会的黑暗和恐怖的痛恨,以及对光明、希望的向往与追求。

礁石一一表现了一种历经厄运却能坚定不移、顽强不屈的态度。

示例二:

艾青诗中最常见的两个意象,一个是“土地”,一个是“太阳”。

艾青是“土地”的歌者,“土地”象征着生他养他而又多灾多难的祖国。对“土地”的爱,是艾青歌

唱不尽的旋律。他的诗歌总是充满“土地的忧郁”,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具有凝重、深厚

而又大气的风格,如《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一诗,诗人反复咏叹“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

中国呀……”,悲悯下层人民的困苦,忧伤祖国的命运。

太阳与火把、黎明等有象征意义的事物,则表现了艾青对旧社会的黑暗和恐怖的痛恨,以及对黎明、

光明、希望的向往与追求。如他的长诗《火把》《向太阳》,借索求火把、歌颂太阳,表达了驱逐黑暗、

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太阳与火把”的歌手。

专题二:分析诗歌的艺术手法

艾青诗歌创作常从感觉出发,把握瞬间的印象或感受,用来营造能暗示或者象征某种强烈情思的意象。

他还提倡散文化的自由体诗,在奔放与约束之间取得协调,参错里有某种统一。选择你喜欢的一首艾青诗

作,说说它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好在哪里。既可以就诗作总体的写法发表议论,也可以就某一局部或某

句诗谈谈你的观点。

【示例一】

艾青早期的诗歌,通过描写具体可感的事物来引起感觉、发挥联想、捕捉和选择意象以凝结成形象,

这是他早期诗歌艺术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如1937年初《太阳》一诗有这样几句:“震惊沉睡的山脉,若

火轮飞旋于沙丘之上,太阳向我滚来。”就是一种光明来临的具体化感觉,它暗示着光明时代的到来那种

不可阻挡的雄伟气势。

艾青诗歌意象的外延丰富多彩是与其内涵的深刻相一致的。同样是写太阳、春天、黎明、夜晚,

同样是写某一具体可感的事物,艾青能够赋予它深刻的思想内容,从而使其诗歌在艺术与思想内容方面形

成了有机的统一。例如《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这首诗一开头就创造了一种富有象征意义的阴冷、凄怆

的气氛和意象:“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这里的“雪”既是对大自然景象的

如实描写,又是当时惨遭战乱的现实的艺术写照,不仅仅表现了自然界的寒冷,更是对政治气候和民族命

运的暗示,表达了深刻的思想内容,为诗篇后面倾诉心曲,抒发忧国忧民的深情做了铺垫。

【示例二】

诗人善于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①诗歌形象鲜明,富有画面感。诗人选择了老妇、农夫等形象,以此表现民族的苦难。②采用象征手

法,艺术地再现生活。用“雪”象征战争,“风”“寒冷”象征险恶的环境。③运用反复等修辞手法,增

强了诗歌的抒情气氛。诗句“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的复现,既形成回环往复

的音乐美,又强化了全诗的悲凉情调,表达了对祖国和人民真挚的爱。

专题三:举办诗歌朗诵会

艾青的诗歌没有华丽的藻饰,也较少生硬的欧化句子,其语言朴素生动,富有生命力。他擅长使用散

文化的诗句,不拘泥于诗歌形式,很少注意韵脚的限制或字数的整齐,却具有内在的旋律与和谐的节奏,

非常适合朗诵。

每位同学准备好自己选择的艾青诗作,预先做好朗诵准备,揣摩技巧方法,读出感情和节奏,在小组

内朗诵,也可以每组录制一两段朗诵录音,上传到班级群里分享。

《水浒传》:古典小说的阅读

(-)文学常识

1.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原名彦端,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今江苏兴化人。博古通

今,才气横溢,熟读群经诸子,辞章诗歌,精通天文、地理、医卜、星象等,35岁曾中进士,后弃官归

里,闭门著述,最终写成了“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

2.作品:《水浒传》,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初名《江湖豪客传》,一般简称《水浒》,全书

定型于明朝。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

全书前半部写“官逼民反”,好汉林冲、鲁智深等一个个被“逼上梁山”在宋江上山后,写了几场反

土豪、打官军的战争;后半部写宋江被招安,攻辽,打方腊,最后以悲剧结局。

小说真实地描写了起义斗争的发展过程:从个人发展到集体反抗,从分散斗争到有组织的斗争,以及起义

失败的结局。

3.体裁:章回体小说是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主要形式,其特点是将全书分为若干章节,称为“回”。

它是由宋元时期的讲史话本发展而来。“讲史”说的是历代的兴亡和战争的故事,一般篇幅很长。艺人表

演时必须分为若干次才能讲完,每讲一次,就等于后来“章回体”中的一回。在每次讲说前,艺人要用题

目向听众揭示主要内容,这就是“章回体”小说回目的起源。

元末明初出现了一批章回小说,如《三国志通俗演义》《残唐五代史演义》《平妖传》《水浒传》等。

明中叶以后,章回小说发展更加成熟,出现了《西游记》《金瓶梅》等作品,故事情节更加复杂,描写细

腻,内容上与讲史没有联系,只在题材上保持讲史的痕迹。

(-)情节内容

1.结构特点: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连环勾锁、百川入海。

情节结构以单线纵向进行,上半部以人为单元,下半部则以事为顺序,连环勾锁,层层推进。这样的

艺术结构,前半部犹如长江的上游百川汇聚,形成主干;下半部则如长江的主流奔腾而下,直泻东海。

梁山起义的发生发展和失败的全过程贯穿全篇,第四十回以前先讲单个英雄人物的故事,然后逐步发

展到水泊梁山大聚义。第七十回以后,写他们归顺朝廷,走向失败。

2.内容划分

(1)1〜12回:鲁智深、林冲传。

(2)13〜22回:生辰纲、宋江传(1)。

(3)23〜32回:武松传。

(4)33~42回:宋江传(2)o

(5)43~50回:三打祝家庄。

(6)51~60回:大败官军。

(7)61~71回:大名府。

(8)72〜82回:招安风云。

(9)83〜90回:征辽国。

(10)91-100回:征方腊。

3.经典故事

智取生辰纲

(1)起因:杨志充军大名府留守司。留守蔡京女婿梁中书看中了杨志的武艺,要杨志护送价值10万

贯钱的生辰冈到东京为蔡京祝寿。

(2)经过:此事被赤发鬼刘唐打听到后,劝晁盖劫下这批不义之财,晁盖请智多星吴用想办法。吴用

请来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等7人,决定在黄泥岗劫取这批生辰纲。杨志一行人来到黄泥岗,晁盖等扮

作贩枣商人,趁杨志手下买酒喝的当口,投下了蒙汗药,将他们药昏,劫走了生辰纲。

(3)结果:杨志醒来,发现生辰纲被劫,知道大祸临头,便去青州二龙山做了强盗。梁中书告知蔡

京生辰纲被劫,蔡京下令济州府捉拿贼人。

武松醉打蒋门神

(1)起因:施恩告诉武松与蒋门神争夺快活林失利一事,武松要立即为施恩报仇,并与施恩结为兄弟。

(2)经过:武松喝了许多酒,来到快活林,在“河阳风月”酒肆将蒋门神夫人丢进酒缸。给蒋门神使

了个玉环步,鸳鸯脚,打得蒋门神告饶。蒋门神把快活林酒店时还旧主施恩。施恩敬重武松,重霸快活林。

(3)结果:蒋门神通过张团练买通张都临,诬陷武松偷盗宝物,判武松充军。武松被押上路,在飞云

浦折断枷锁,杀死了想害他的4个公人,折回孟州城,杀死了正在设宴庆贺除掉武松的蒋门神、张团练和

张都临,逃出孟州。

武松打虎

(1)起因:武松不听酒家劝告,乘着酒兴单身上山,看了庙门上的告示,才知真的有虎,他稍为犹豫了

一下,还是硬着头皮上了岗子。

(2)经过:写人虎相搏,写老虎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拿人的本事,和声震山岗的吼声,一只活生生

的真老虎就跃然纸上。

(3)结果:几经搏斗,老虎威风渐减,最后如何被武松按住,被武松打死。

林冲逼上梁山

(1)起因:林冲,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带着妻子去岳庙进香。途中遇见花和尚鲁智深,结义为兄弟。

此时侍女锦儿报信说,林妻在路上被歹徒拦截。林冲急忙向鲁智深告辞,去岳庙追赶歹徒。

(2)经过:林冲抓住歹徒举拳要打时,发现此人原来是他的顶头上司、奸臣高俅的义子高衙内。高衙

内逃走以后仍不死心,还想霸占林妻。他与高太尉一起设计,以看刀为由将林冲骗进高府,诬陷林冲持刀

闯入白虎堂,将他下狱拷打。高俅一伙不便在京公开杀害林冲,便将林冲发配沧州充军,买通差人,阴谋

在路经野猪林时将他杀害。鲁智深暗中保护林冲,大闹野猪林,高俅的阴谋未能得逞。

(3)结果:到沧州后,林冲被分配看管大军草料场。高俅父子贼心不死,又派心腹之人前往沧州,放

火烧草料场。这样即使林冲不被烧死,也会因草料场失火而被处死。当草料场起火燃烧时,林冲听到高俅

的心腹们得意地谈论暗害自己的计谋,他再也按捺不住心头的怒火,将仇人一个个杀掉。以后,林冲毅然

上了梁山,走上了反抗宋朝的道路。

武松杀嫂

(1)起因:武松路过景阳岗时打死了猛虎,被阳谷知县任命为步兵都头。一日,武松在阳谷县城碰到

了哥哥。武大郎非常高兴,将武松引回家中。嫂子潘金莲见武松相貌魁梧,顿生邪念,存心勾引,遭武松

申斥。

(2)经过:不久,武松为知县押运财物去了东京。武松走后,潘金莲同开生药铺的本地一霸西门庆勾

搭成奸,用药毒死了武大郎。

(3)结果:武松回县得知此事,向知县告状不准,盛怒之下,去酒楼杀了西门庆,又杀了潘金莲,被

判罪发配孟州。

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1)起因:鲁智深为了替金氏父女金出气三拳打死了郑屠后,弃职逃往他地。他先来到五台山文殊院

出家,因不守佛规,喝酒闹事,方丈又把他介绍到大相国寺看菜园子。

(2)经过:菜园子附近住着二、三十个泼皮,他们常来菜园子偷菜,已换了几个看园子的人都管不了

他们。这次听说有换了个新人,便来闹事,没想到被鲁智深把两个领头的踢到粪坑里,吓得他们跪地求饶。

第二天,泼皮们买些酒菜向鲁智深赔礼。大家正吃得高兴,听到门外大树上的乌鸦叫个不停,泼皮们说这

叫声不吉利,吵的人心烦,便欲搬梯子拆掉鸟巢。鲁智深乘着酒性,先用手推了推,便脱下外套,右手向下,

将腰跨一掀,竟然将碗口大的杨柳连根拔起来。

(3)结果:众泼皮惊得个个目瞪口呆,忙跪在地上拜鲁智深为师。

李逵沂岭杀四虎

(1)起因:上山不久,宋江接来老父,李逵也回家接母亲上山,行至途中,遇一李逵打劫,捉住之后,

才知此人名叫李鬼,说他有90岁老母无人奉养,李逵送他10两银子,劝他改恶从善。后来李逵发觉上当,

杀了李鬼,而李鬼的妻子却溜掉了。

(2)经过:回到家中,母亲已双目失明,李逵哄母亲说:我做了官,接娘去享福。背着母亲上了路。

一日,行至沂岭,李逵为母取水,回来后发现母亲被虎吃掉。李逵大怒,连杀了4只老虎,被猎户迎进曹

太公庄上。

(3)结果:这时,逃来此处的李鬼妻子认出了李逵,曹太公等人正准备暗算李逵,幸亏梁山泊派来朱

贵等人帮助,李逵才脱险回了山寨。

拳打镇关西

(1)起因:史进结识了渭州经略府提辖鲁达,二人来到酒楼饮酒。饮酒正酣,忽然隔壁传来啼哭声。

鲁达顿生性鲁莽而又素好行侠仗义,叫酒保将啼哭之人带来。金氏父女被带到,女儿哭着说:因到渭州投

亲无着,状元桥肉铺的郑屠乘人之危,要强娶小女为妾,今被赶出,那郑屠反要我父女给他银钱。鲁达听

后大怒,决心惩治郑屠。

(2)经过:次日早上,鲁达送走金氏父女,来到状元桥肉铺,先叫郑屠亲自操刀切肉,戏弄这恶棍一

番之后,三拳结果了性命。没想到三拳把他打死了,鲁达立刻想到要为此吃官司坐牢,自己单身一人无人

送饭,于是假装气忿,”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

这样便脱身而去了。

(3)结果:鲁达随即离了渭州。半月后由赵员外出面,把鲁达送往五台山当了和尚,法名智深。

宋江怒杀阎婆惜

(1)起因:晁盖在挫败官军,稳住梁山泊之后,派刘唐带上书信、金银去答谢宋江。宋江退了金银,

作了书信。返回住处中途被阎婆拦住,将宋江强拉至家中,欲将女儿许配给宋江,以答谢他多年接济之恩。

(2)经过:宋江不重女色,勉强在她家中留宿一夜,谁知书信被阎婆惜发现,她一口咬定宋江暗通梁

山泊,要报官。

(3)结果:宋江苦苦哀求无效,一气之下,杀了阎婆惜,逃回宋家村。知县差朱仝、雷横捉拿宋江,

他们却有意将宋江放走,让宋江躲进了柴进庄上

三打祝家庄

(1)起因:前来投奔梁山泊的杨雄、石秀、时迁被祝家庄酒店伙计欺侮,双方打了起来,时迁被捉。

为救时迁,晁盖、宋江发兵攻打祝家庄。

(2)经过:宋江带兵一打祝家庄,命石秀、杨林去探庄。杨林被擒,石秀遇钟离老人,得知盘陀路走

法。祝家庄伏兵齐出,梁山人马迷路,幸亏石秀赶到说出暗记,花荣射落号灯,人马才得安全退出。

宋江二打祝家庄,仍然失利,但活捉了祝家庄的同盟军扈家庄的女将扈三娘,剪去了祝家一翼。

宋江三打祝家庄,利用新来投寨入伙的孙立与祝家庄教师栾廷玉是师兄弟的关系,骗得祝家相信,孙

立和家人亲戚打入祝家庄作内应。

(3)结果:梁山人马与他们里应外合,最后攻破祝家庄,得胜回山。

(三)人物形象

1.《水浒传》中梁山泊上的一百零八位头领,根据上位天罡星36星,下位地煞星72星来排定。这一

百零八人性格各异,各有所长,结局不同,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人物群像。

2.共同特点

(1)重情重义:梁山好汉大多是因为义愤填膺或者被社会不公所迫而投身梁山泊,他们重情重义,

讲究义气,常常为了朋友、兄弟、正义而不惜牺牲自己。

(2)锄强扶弱、嫉恶如仇:他们以强者自居,把扶助弱者当作自己的社会责任。

(3)豪爽大方、仗义疏财:梁山好汉大多性格豪爽大方,喜欢结交朋友,乐于助人,常常能够得到

百姓的拥护和支持。

3.个性人物

鲁智深

(1)简介:本名鲁达,梁山泊第十三位好汉,十步军头领第一名。因见郑屠欺侮金翠莲父女,三拳

打死了镇关西。被官府追捕,逃到五台山削发为僧,改名鲁智深。鲁智深忍受不住佛门清规,醉打山门,

毁坏金身,被长老派往东京相国寺,看守菜园,因将偷菜的泼皮踢进了粪池,倒拔垂杨柳,威名远播。鲁

智深在野猪林救了林冲,高俅派人捉拿鲁智深,鲁智深在二龙山落草。后投奔水泊梁山,做了步兵头领。

宋江攻打方腊,鲁智深一杖打翻了方腊。后在杭州六合寺圆寂。

(2)性格:

正面:

①爱憎分明、见义勇为、疾恶如仇(如:大闹野猪林、拳打镇关西);

②慷慨大方、重义轻财(如:赠予金氏父女十五两银子当作盘缠);

③粗中有细、处事谨慎(如:拳打镇关西中先激怒郑屠再开打,打死郑屠后称其诈死;大闹野猪林后

护送林冲)。

反面:有时比较急躁鲁莽(如:醉酒后大闹五台山)。

(3)相关情节:拳打镇关西一大闹五台山一大闹桃花村一火烧瓦罐寺一倒拔垂杨柳一大闹野猪林一

单打二龙山一浙江坐化

武松

(1)简介:清河县人。在景阳冈上醉打猛虎而名震天下,做了阳谷县步兵都头。后来怒杀西门庆、

潘金莲,为兄长武大郎报仇。武松是家喻户晓的英雄,曾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夜走娱

蚣岭。征方腊时被天师包道乙砍去一臂。后来在杭州六和寺出家,被封为清忠祖师,活到了八十岁。

(2)性格:

正面:

①勇猛刚强(如:景阳冈打虎、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

②机警、精细、有智谋(如:斗杀西门庆)。

③疾恶如仇、行侠仗义、有恩必报、有仇必复(如: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夜走娱

蚣岭)。

反面:滥杀无辜(如:血溅鸳鸯楼)。

(3)相关情节:景阳冈打虎一斗杀西门庆一十字坡遇张青一威镇安平寨一醉打蒋门神一大闹飞云浦

一张都监血溅鸳鸯楼一夜走娱蚣岭一醉打孔亮

林冲

(1)简介:东京人。生性耿直,爱交好汉。武艺高强,惯使丈八蛇矛。在梁山泊英雄中排行第六,

原为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他的妻子被高俅儿子高衙内调戏,自己又被高俅陷害,在发配沧州时,幸亏鲁

智深在野猪林相救,才保住性命。被发配沧州牢城看守天王堂草料场时,又遭高俅心腹陆谦放火暗算。林

冲杀了陆谦,冒风雪连夜投奔梁山泊,为白衣秀士王伦不容。晁盖、吴用劫了生辰纲上山后,王伦不容这

些英雄,林冲一气之下杀了王伦,把晁盖推上了梁山泊首领之位。林冲武艺高强,打了许多胜仗。在征讨

江浙一带方腊率领的起义军胜利后,林冲得了中风,被迫留在杭州六和寺养病,由武松照顾,半年后病故。

(2)性格:

正面:

①武艺高强,谦虚忍让(如:火并王伦后推举晁盖为首领,棒打洪教头);

②重义气(如:火并王伦);③细心(如:风雪山神庙)。

反面:懦弱、逆来顺受(如:遭遇高衙内几次三番欺侮、陷害、忍气吞声)。

(3)相关情节:误入白虎堂一刺配沧州道一棒打洪教头一风雪山神庙一雪夜上梁山一火并王伦

李逵

(1)简介:李逵,沂水县百丈村人氏,小名“铁牛”。是一黝黑大汉,嗜杀如命,人称“黑旋风”,

梁山好汉第二十二位,步军第五位头领。下山接母时曾力杀四虎。一生追随宋江,忠心不二。最后宋江怕

自己死后,李逵造反,毁了他忠义之名,于是骗李逵喝了毒酒而死。

(2)性格:

正面:

①嫉恶如仇(如:打死殷天锡);②有孝心(如:沂岭杀四虎);

③重义气(如:江州劫法场救宋江、戴宗);

④藐视权贵,具有反叛精神(如:扯诏骂钦差)。

反面:

①莽撞、急躁,不讲究策略(如:黑旋风斗浪里白跳);

②滥杀无辜(如:江州劫法场逢人便砍;三打祝家庄中杀红眼灭了已经讲和的扈家庄)。

(3)相关情节:斗浪里白跳一江州劫法场一真假李逵一沂岭杀四虎一打死殷天锡一斧劈罗真人一探

穴救柴进一元夜闹东京一扯诏谤徽宗一梦闹天池

宋江

(1)简介:宋江原为山东郭城县一刀笔小吏,字公明,绰号呼保义。面目黝黑,身材矮小,平素为

人仗义,挥金如土,好结交朋友,以及时雨而天下闻名。因晁盖等黄泥冈劫生辰纲事发,宋江把官军追捕

的消息告知晁盖。及晁盖等上梁山后,遣刘唐送来书信(招文袋)及五十两黄金酬谢。不料,此信落入阎

婆惜之手。无奈,宋江怒杀阎婆惜,发配江州,与李逵等相识。却又因在涔阳楼题反诗而被判成死罪。幸

得梁山好汉搭救,在刑场把宋江救上梁山,坐了副头领。后在攻打曾头市时,晁盖眼中毒箭而亡,遂坐上

头把交椅。日后,宋江率众为朝廷招安。在历次讨伐其他起义军的过程中,梁山好汉死伤甚众,宋江本人

也被所赐御酒毒死。

(2)性格:

正面:

①仗义疏财、扶危济困(如:落难在柴进庄中时,照顾关心武松;义释晁盖);

②求贤若渴、胸怀宽广(如:梁山好汉捉得关胜、呼延灼、张青等人,押到山寨后,宋江都“亲解其

缚”,想办法让他们深受感动,自愿为山寨效力);

③有组织能力和军事能力(如:两赢童贯,三败高俅)。

反面:

①忠君思想严重(如:几次三番接受招安,面对来招安的钦差毕恭毕敬);

②虚伪、玩弄权术(如:明明很想当梁山的首领,却推辞,利用众人推举才当首领)。

(3)相关情节:私放晁盖一怒杀阎婆惜一话阳楼题反诗一智取无为军一三打祝家庄一大破连环马一

闹西岳华山一兵打北京城一雪天擒索超一夜打曾头市一义释双枪将一两赢童贯一三败高太尉一奉诏破大辽

一擒王庆一征方腊

吴用

(1)简介:原是乡村教书先生,道号“加亮”,字学究。平生机巧聪明,曾读万卷经书。吴用为晁

盖献计,智取生辰纲后,上了梁山。三打祝家庄时,吴用献连环计破敌。大破连环马时,吴用派时迁盗甲

骗徐宁上山。宋江闹华州时,吴用出计借用宿太尉金铃吊挂,救出了史进、鲁智深。一生屡出奇谋,屡建

战功,为宋江心腹。征方腊后被封为武胜军承宣使。宋江遇害后,他在宋江坟前自缢。

(2)性格:足智多谋、神机妙算、讲信重义、知人善用、有远见卓识、结交广泛、忠义两全。

(3)相关情节:智取生辰纲一双用连环计一使时迁盗甲一智赚金铃吊挂一智赚玉麒麟一智取大名府

一智取文安县一计鸩郭梨

杨志

(1)简介:客籍关西,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武举出身,官至殿司制使。因先后失陷花

石纲、生辰纲,投鲁智深二龙山落草,三山入伙打青州后上梁山入伙,为山寨马军八骤骑兼八先锋使之一。

征方腊时病故于丹徒。

(2)性格:

正面:

①精明机警、谨慎小心(如:押送生辰纲时,建议挑选十名军士扮成普通商客,趁天明前悄悄赶路);

②敢作敢当(如:汴京城卖刀,遇泼皮牛二寻衅滋事,怒杀牛二,而后到开封府衙自首);

③武艺高强(如:斗武中,杨志比枪、斗箭,连败副牌军周谨;与索超比武,大战五十余合,不分胜

败;双夺宝珠寺)。

反面:刚愎自用,性格急躁,不善处理人际关系(如:押送生辰纲时,催促军士在天气正热时赶路,

致军士怨怅不已,又不会安抚,遇到军士懈怠,轻则痛骂,重则鞭打,激发内部矛盾)。

(3)相关情节:杨志卖刀一北京斗武一押送金银担一双夺宝珠寺

(四)主题思想

1.主旨理解

(1)深刻揭示了农民起义的社会根源。

作品展示了北宋末年奸臣当道、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作品具体刻画了高俅、蔡京、杨戳、

童贯为首的封建官僚贪赃枉法、互相勾结、无恶不作,但这些贪官的总后台就是徽宗皇帝,昏君佞臣组成

的统治集团压迫人民,激起人民反抗的怒火。“官逼民反”“乱自上作”一一这是起义的根本原因。

(2)歌颂农民起义英雄。

一百零八位好汉个个都是勇武智慧、顶天立地的英雄,他们反抗黑暗的封建统治,对抗腐败的官府,

劫富济贫,除暴安良,“替天行道,保境安民”。

(3)揭示农民起义失败的必然原因之一。

“招安”是起义失败的直接原因,也体现了农民起义领袖思想上的局限性一一宋江、卢俊义等人具有

浓厚“忠君”思想,他们又是梁山义军的主要领导,影响和左右着义军的发展趋势,宋江上梁山后,把

“聚义厅”改为“忠义堂”,梁山泊上高悬“替天行道”的杏黄大旗;他们起义的原因是博取功名,封妻

荫子。故“招安”是其必然选择,失败是起义的必然结局。

2.“忠义”理解

《水浒传》最早名字叫《忠义水浒传》,谱写忠义的悲歌。

(1)最能体现这一主旨,忠义的化身一宋江,其性格在既矛盾又统一的忠和义的主导下曲折地发展。

在“替天行道”、“忠义双全”旗号下,带领众兄弟惩恶除暴,救困扶危,是一个“忠义之烈”(李贽

《忠义水浒传序》)。

(2)深刻揭露贪官污吏、恶霸豪绅的“不忠不义”。

如写高俅,有“乱自上作”的意味;同时与下层官吏、土豪恶霸,导致民不聊生,第一次如此广泛而

深刻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并揭示“官逼民反”的道理,强调这样一个悲剧:“替天行道”的好汉改变不

了悖谬现实,最后被“不忠不义”的社会吞噬;在以“忠义”为武器批判无道天下时,对传统道德无力扭

转这个颠倒的乾坤感到极大痛苦和悲哀,以至对“忠义”这一批判武器自身也表现出深沉的迷惘。

(3)“忠义”的内涵:以儒家伦理道德为基础,但也融合包括城市居民和江湖游民在内的广大百姓

的愿望和意志。

(五)专题探究

专题一:探究《水浒传》中的情节。

《水浒传》的情节生动曲折,引人入胜。像《智取生辰纲》《三打祝家庄》等精彩篇章,往往集中了

很多人物,有着精彩的场面描写,令人难忘。还有很多情节环环相扣,如描写的武松的就有“景阳冈

打虎”“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等情节,深入刻画了这个人物的

性格发展史。选择你最喜欢的章节或人物,梳理其中的情节,尝试用思维导图的形式画出来。

示例一:《智取生辰纲》思维导图1

明线:

示例三:“水泊梁山大事记”思维导图

\2.众英雄(②)\3.三山共打\\

"鬻\劫法场,救\青州后,])兴为晁盖报叭

建。)出宋江。\入梁山。)宋江(③)。

梁山。.晁盖成多/2.保存了日.梁山的势.宋江成为梁

//梁山首领/后梁山的/力得到壮大%在真正首领/

J//领导力量。///

影响

专题二:为《水浒传》人物立传

《水浒传》的最大艺术成就是塑造了一大批鲜活的英雄人物形象。这些梁山好汉号称“一百单八将”,

如宋江、吴用、林冲、鲁智深、武松……无不有血有肉,个性鲜明。

找出其中你最喜欢的一个,记录下他的人生轨迹、英雄事迹和个性特征,为他写一篇小传。

【示例一】

专题三:分析章回体小说的艺术特点

《水浒传》是在说唱艺术的基础上写成的章回体小说,讲究故事的曲折和完整。而且是先分后总,井

然有序,每个英雄人物的故事都有其相对的独立性。

通读小说,看看这部古典小说在结构、人物刻画、语言等方面具有哪些特点,写一点赏析文字。

示例一:《水浒传》采取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前四十回先讲述单个英雄人物的故事,人物逐一出场,

故事逐一展开,以上一个人物故事的结束牵出另一个人物,开始下一个故事,然后百川汇海,逐步发展到

水泊梁山大聚义,第七十回以后,写他们归顺朝廷,走向失败。这样的结构设置与故事安排使小说环环相

扣,线索分明。比如小说以高俅发迹为开端,交代起义背景;高俅逼走王进,是官逼民反的开始;由王进

引出史进,由史进引出陈达、朱武、杨春……像滚雪球一样,直到一百零八将齐聚梁山。人与事经纬交织,

形成了《水浒传》结构安排的最大特色。

示例二:《水浒传》中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大都形象鲜明,作者在塑造这些

人物时,非常注意表现他们之间的共性和个性,例如鲁智深和李逵,同是嫉恶如仇、侠肝义胆的人物,但

鲁智深粗中有细,豁达明理;李逵头脑简单,直爽率真。作者还善于把人物置身于历史环境中,紧扣人物

的身份、经历和遭遇来刻画他们的性格。作者既植根于现实,又把自己的爱憎感情熔铸在人物身上,如吴

用的机智过人、李逵的赤胆忠心。又结合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写作手法,如对武松打虎、鲁智深倒拔垂

杨柳等夸张的描写,让人印象深刻。

示例三:《水浒传》的语言,以北方口语为基础,贴近当时的生活,生动明快、活灵活现。如写鲁达

三拳打死镇关西,第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

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既通俗,又生动。此外,书中的叙事、描写语言多是白描式的,简洁洗练,

极富表现力。如写鲁达打店小二时,“鲁达大怒,叉开五指,去那小二脸上只一掌……”用“大怒”和

“一掌”还不足以表现鲁达之愤怒,而一个“开”字,极现其神韵。

《儒林外史》:讽刺作品的阅读

(-)文学常识

1.吴敬梓(1701〜1754年),清小说家,字敏轩,号粒民,晚号"文木老人”、秦淮寓客,安徽全椒人。

清朝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安徽全椒移至

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早年生活豪纵,后家业衰落,移居江宁。乾隆初荐举博学鸿词,

托病不赴,穷困以终。工诗词散文,尤以长篇小说《儒林外史》成就最高。又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

卷(今存四卷)、《文木山房诗说》七卷(今存四十三则)、小说《儒林外史》。

2.作品:《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性作品。全书五十六回,作品用一系列相对独立的

故事,展示了一幅十八世纪中国社会的风俗画。它以封建士大夫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为中心,从揭露科举制

度及其奴役下的士人的丑恶灵魂入手,刻画了特定时代各个不同阶层的众生相,抨击了腐蚀士人灵魂的八

股取士制度。

3.创作背景

(1)时代背景上,清朝康熙帝、雍正帝及乾隆帝时期,中国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但社会表面的繁荣掩盖不了封建社会内部的腐朽,统治者镇压民间起义的同时,大兴文字狱、严八股、开

科举,提倡理学以牢笼士人、统治思想。吴敬梓反对八股文、科举制,憎恶士子们醉心制艺、热衷功名利

禄的风尚。他把这些观点反映在《儒林外史》里,以讽刺的手法对丑恶的社会现实进行深刻地揭露和批判。

(2)书名上,“儒林”一词源出《史记•儒林列传》,即“儒者之林”,指学术界。国史列传,自

然是“正史”,作者专门以“外史”为书名,正是为了有所区别。作者有意把书中故事假托发生在明代,

实际上描绘的却是清代广泛的社会生活,反映了与作者同时代的文人在科举制度毒害下的厄运。

(二)主要内容

1、第一回“说楔子敷陈大义借名流隐括全文”点明主题和创作意图;第五十六回“神宗帝下诏旌

贤刘尚书奉旨承祭”回应“楔子”。从第二回到第五十五回是书的主体部分,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从

明宪宗成化末年(1487)到神宗万历二十三年(1595)这一百年间几代士人的命运遭遇。

2.内容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二回至第三十回),主要描写科举制度下的文人图谱,以二进(周进、范进)、二王

(王德、王仁)、二严(严贡生、严监生)、二娄(娄二、娄四)以及遵公孙、鲁编修、马二先生、匡超

人、牛浦郎等人为代表,揭露科举制度下读书人对于“功名富贵”的痴迷和攀附权贵、附庸风雅的无耻行

径。

第二部分(第三十一回至第四十六回),主要描写作者设想的理想人物。作者着重写了三个故事情节:

修祭泰伯祠、奏凯青枫城、送别三山门,围绕这三个故事情节,塑造了杜少卿、迟衡山、庄绍光、虞育德、

萧云仙等真儒名贤的形象。

第三部分(第四十七回至第五十六回),主要描写那帮维持文运的“星君”消散之后更加恶劣的社会

风气,儒生一代不如一代,唯有几个市井奇人勉力维持,但也只能算是前贤余音罢了。

(三)人物形象

1.王冕

(1)情节:王冕十岁时辍学放牛,自学画荷花,拒绝危素召见。他不愿结交乡绅,于是远走山东。

后回乡奉养母亲,与吴王促膝长谈。最后归隐会稽山

才华卓越,磊落洒脱;不慕名利,孝顺母亲,性情高傲

2.杜少卿

(1)情节:准备好酒好菜招待客人,给门客抓药治病;在自身没钱的情况下,仍然当了自己新做的

衣服让杨裁缝给死去的母亲买棺材;在知县得意时拒不拜见,知县丢官没有房子可住时,让知县搬来自己

家住;家中没有银子时,让管家卖地来资助他人;拉着妻子的手游山饮酒,与持衡山议礼;朝廷征辟,他

装病拒绝应征出仕。

(2)形象:尊重妇女,为人单纯;淡泊名利,慷慨大方;重情重义,讲求孝道;是敢于挑战封建权

威的离经叛道的勇士

3..庄征君

(1)情节:无心仕途,不懂官场世故,得罪了太保;辞爵还家途中借宿老农家,花费银子安葬死去

的老农夫妇;不堪官僚乡绅的打扰,连夜搬到元武湖去住

(2)形象:有才华、恬淡悠然,坚守自己的人生准则,不肯屈节于权贵

4.虞育德(虞博士)

(1)情节:在遇到寻短见的农人时果断相助,却也清除自己实际状况并不能一味倾囊相助,不为博

慷慨之名;五十多岁中了进士,殿试时写了真实年纪;旧邻汤相公因为缺钱用,拆了虞博士给他住的房子,

虞博士不生气,还给他银子;与“罪犯”的监生同吃住,还替他辩明白了冤枉的事

(2)形象:博学多才,襟怀冲淡,旷达磊落,待人直而不迂

5.周进

(1)情节:六十多岁,依然是个老童生,饱受秀才梅玫和王举人的嘲弄和冷遇;在贡院里受刺激过

度,一头撞在号板上,苏醒后满地打滚,放声大哭;任广东学道后,同情并提携与自己有相似经历的范进

(2)形象:生活穷困潦倒,却皓首穷经、迷信经典,迂腐,坚信科举是自己唯一的救命稻草;迂而

不恶,成功后照顾范进等人

6.范进

(1)情节:到了五十多岁,仍以“童生”资格去考秀才;当他骤闻自己中了举人时,激动得无法控

制,竟然疯了;家里穷得没有米了,他着急等待卖鸡买米时,依然是“一步一踱”“东张西望”拿捏架子;

见了地主豪绅,竭力拉拢巴结;服孝期间说要用木质碗筷,却又夹了大虾元子吃。

(2)形象:愚陋不堪、逆来顺受、酸气十足,热恋功名、追求利禄,圆滑世故、卑怯懦弱、虚伪

7.汤奉(汤知县)

(1)情节:汤奉为了表示自己为政清廉,对朝廷各项法令严加执行;不问因由,竟然听从张静斋的

建议,将做牛肉生意的回民老师夫活活枷死,闹得群众义愤填膺,鸣锣罢市

(2)形象:贪财,作威作福,草菅人命。

8.王惠

(1)情节:上任后不关心民生民计,不关心有什么案件冤情,而是查地方人情,了解当地有什么特

产,各种案件中有什么地方可以通融;念念不忘“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通例;钉了一把头号的库

载,将衙门重点六房书办传齐,问明各项内的余利,让大家将钱财归公;衙役百姓都“被他打得魂飞魄

散”。

(2)形象:典型的封建官僚中的庸官,为人贪婪、狠厉、蛮横,没有立场。

9.严监生(严致和)

(1)情节:自己出钱赔偿、打点,替哥哥严贡生料理了官司;妻子王氏卧床不起,他同意将赵氏扶

正;因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临终之际伸着两根指头就是不肯咽气,一直等到赵氏挑去一茎,严监生才

点头咽了气

(2)形象:把钱财看作一切,胆小吝啬,薄情寡义。

10.严贡生(严致中)

(1)情节:抢夺别人的猪,强要别人的利钱;弟弟严监生死后三四天才从省里回来,直到看见衣服

和银子,才换了孝巾,系了一条白布到灵前干号了几声;给儿子办亲事,因给吹打手的银子太少,吹打手

不愿来,新娘因此不发轿;故意让船家吃了他的云片糕,然后诬陷船家吃了自己的药,赖了船费。

(2)形象:虚伪贪财,六亲不认,霸道无赖,无恶不作。

11.牛浦郎,被称为“书中第一等下流人物”,他出身贫寒,首次亮相在甘露寺里读书,也给人刻苦

好学之感,但仅为昙花一现。他好偷成性,一上场就偷诗稿、偷财物,后来冒充“牛布衣”,欺世盗名。

后来跟牛玉圃学会了自吹,向道士大肆吹嘘自己与董瑛的交情,编造了骑驴走暖阁的细节。他与两位舅爷

闹翻,一气之下离家出走,置新婚妻子于不顾,后来又另娶,冷酷无情。

12.匡超人

匡超人从一个勤劳善良的农村少年堕落为一个追名逐利,自吹自擂,忘恩负义的无耻之徒,是《儒林

外史》中蜕变的典型。马二先生不仅给予他物质上的资助,还为其传经授道,成为他进军科举的启蒙老师。

他孝顺,机敏,能干,他的刻苦攻读感动了知县,终于踏上了科举之路。后混迹于杭州的名士圈,在“斗

方名士”那里,变得厚颜无耻、自我膨胀。与潘三的一拍即合,干起了替考等非法勾当,他的礼义廉耻之

心被彻底埋葬。他停妻再娶,目无法纪。薄情寡义,忘恩负义,对帮助过他的马二,潘三毫无报恩之心。

13.王玉辉

王玉辉生活清贫,但把毕生精力都投入到对“礼”的追求与完善之中,一心想编三部书来影响世人。

他鼓励女儿殉夫,可见其迂腐、残忍,他对礼教的盲目信仰使他和他的家人都成了悲剧人物。当王三姑娘

的神位入主节孝祠,作为父亲的王玉辉却内心隐隐作痛,其后出行在外看到少年穿白的妇人,不禁想起女

儿,“心里哽咽,那热泪直滚下来”,我们分明看到了这位老父亲人性中最真挚的一面。这恰恰说明,封

建礼教的虚名无法平复骨肉分离的亲情之痛,封建礼教虽然可以压抑人性,但它不可能超越人性。

(四)主题思想

1.《儒林外史》以犀利的笔触对当时的社会状况和士人们的命运进行了深刻的讽刺批判。作者揭露了

科举制度的弊端,以及在这个制度下士人丑恶的嘴脸,讽刺了地主豪绅的贪婪刻薄、封建官吏的昏牌无能、

名士附庸风雅的虚伪卑劣,乃至整个封建礼教制度的腐朽和所谓的读书人灵魂的扭曲。作者通过描绘这幅

儒林“群丑图”,展现了功名利禄对读书人灵魂的毒害,表明了自己否定功名富贵的基本立场。同时作者

通过刻画少数的贤者奇人来寄托自己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2.《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写的是“儒林”之

“外史”。换句话说,《儒林外史》不是正史,不体现官方意志,也不是稗官野史,其主旨是“写世间真

事”穷极文人情态,针硬时弊,讽喻世人。

作者吴敬梓生活在清政权已趋稳固的时代,而科举制度已经过兴盛之期,显露出它的弊端。文士们醉

心举业,道德沦丧。《儒林外史》主要描写对象为儒林文士,正如鲁迅所说“机锋所向,尤在士林”。书

中人物,大都有当时真人真事做影子。为避免清代统治阶级的迫害,吴敬梓故意把故事背景说成明代。作

者托明写清,目的是要塑造生活在封建末世和科举制度下的封建文人群像,生动描绘吃人的科举制度、礼

教制度和腐败的政治体制,展现了一幅封建科举时代的社会风俗画卷。

(五)艺术特色

1独特的串葫芦式结构

《儒林外史》一反以前长篇小说的形式,运用了独特的串葫芦式结构。作者不是从写人出发,而是着

重描写世相,所以全书无主干人物贯串。虽然这种结构表面上缺少情节的自然联系,故事也并不一定完整,

但这种形式却足以表现全书一以贯之的深刻意蕴,具有情理上的必然性。

2.讽刺手法

(1)善用人物前后行为的对比,进行辛辣的嘲讽。如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所表现的不同嘴脸;

(2)善用白描手法暴露人物可笑可鄙的内心世界。如严监生临死前伸着两根手指不肯断气;

(3)通过描写人物言行,以喜剧手法展示人物的矛盾性。如严贡生自称为人率真,不占人便宜,却

被小厮当场戳穿;

(4)通过描写不和谐的人和事进行婉曲而又犀利的讽刺。五河县各家送女性老人牌位入节孝祠,鼓

乐喧天,庄严肃穆,但盐商方老六和一个卖花牙婆伏在栏杆上看执事,“权卖婆一手扶着栏杆,一手拉开

裤腰捉虱子,捉着,一个一个往嘴里送”。这里把崇高庄严与滑稽轻佻组合在一起,滑稽可笑,极尽讽刺

之能事。

3现实主义色彩

《儒林外史》中人物的性格不再类型化,而是由单一变为复杂。作者展示了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人情

世故以及人物性格发展的复杂过程。

像匡超人,由一个忠厚孝顺的青年逐渐变为结交权势、卑鄙恶劣的儒林败类,书中对其变化过程的描

写真实可信,很有说服力。

在中国小说史上,《儒林外史》完成了从传奇性到现实性的过渡,其描写的对象更贴近现实人生。

(六)读书方法

讽刺文学有着悠久的历史。西方文学里的讽刺,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寓言和喜剧。中国文学传统里的

讽刺,则导源于《诗经》的“美刺”和史传的“惩劝”,既有入木三分的揭露,也有“微而显,志而晦,

婉而成章,尽而不污”(《左传•成公十四年》)的讽喻。几千年来,讽刺作家们以笔为武器,无情地揭露

虚伪,鞭挞丑恶,在笑声中批判社会现实,创造了许多经典作品。阅读这些作品,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体会批判精神。

讽刺作品中,作家塑造人物,叙述故事,锋芒所向并非个别的人而是以之为典型,针硬时弊,揭露某

种社会现象背后的荒谬本质,从而间接地表达对理想的向往。

例如,《儒林外史》中刻画了许多受科举制度播弄而失魂落魄的人物形象,用意所在,是展现这种制

度对人心灵的毒害,揭露科举制度本身的不合理。又如书中第四十八回写王家三姑娘绝食“殉夫”,全县

读书人都以为“这样好女儿,为伦纪生色”于是“知县祭,本学祭,余大先生祭,阖县乡绅祭,通学朋友

祭,两家亲戚祭,两家本族祭,祭了一天,在明伦堂摆席……”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