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同步训练)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1页
《第9课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同步训练)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2页
《第9课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同步训练)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3页
《第9课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同步训练)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4页
《第9课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同步训练)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9课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同步训练(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20世纪以来,以下哪项不是导致人类经济与社会生活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A.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B.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C.全球化进程的加速D.人类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2、以下哪项不是20世纪以来人类经济与社会生活发生重大变化的表现?A.工业化、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B.城市化进程的加快C.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加剧D.人口老龄化现象的普遍存在3、20世纪30年代,美国为应对大萧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不包括以下哪项?A.实施罗斯福新政B.实行金本位制C.建立联邦存款保险公司D.开展公共工程4、二战后,欧洲经济复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以下哪项?A.美国的马歇尔计划B.苏联的经济援助C.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速D.欧洲国家内部的经济改革5、20世纪30年代,美国为应对经济大危机,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下哪项政策不属于其措施之列?A.实施罗斯福新政,通过公共工程增加就业B.实施美元贬值,刺激出口C.实施大规模的土地改革,改善农民生活D.实施金本位制,稳定货币供应6、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出多极化趋势,以下哪项不是推动这一趋势的因素?A.欧洲共同体的建立B.日本经济的崛起C.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D.美国实行“马歇尔计划”7、20世纪30年代,美国为应对经济大危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不属于罗斯福新政内容的是:A.《全国工业复兴法》B.《社会保障法》C.实施金本位制D.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8、二战后,为了促进经济合作与发展,成立的国际组织是:A.联合国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C.世界银行D.欧洲联盟9、20世纪中叶,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合作与交流呈现出新的特点,以下哪项不是这一时期经济合作与交流的新特点?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成立B.全球贸易自由化的推进C.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D.各国普遍实行闭关锁国政策10、以下哪项不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A.全球化进程加速B.新技术革命推动产业结构升级C.各国普遍实行计划经济D.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11、20世纪80年代,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是什么?A.价格改革B.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2、下列哪个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新经济”概念?A.美国B.英国C.日本D.德国13、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为了应对经济大萧条,实施了一系列政策,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措施是:A.马歇尔计划B.罗斯福新政C.战争生产计划D.联合国成立14、二战后,西欧国家普遍采取的经济发展模式是:A.计划经济B.自由放任经济C.混合经济D.社会主义经济15、20世纪30年代,美国为了应对经济大危机,罗斯福实施了一系列新政。以下措施中,不属于罗斯福新政的是()A.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B.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C.实施“以工代赈”政策D.实行固定汇率制度16、20世纪90年代,西方国家经济进入新经济时代,其显著特征是()A.服务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B.传统制造业衰退,高新技术产业崛起C.经济全球化加速,跨国公司成为经济主体D.政府加大财政支出,刺激经济增长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请分析20世纪以来全球经济体系中的重大事件对人类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影响。在你的回答中,请至少提及三次重大的经济变革,并解释这些变革如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模式以及消费习惯。此外,讨论这些变革对全球不平等现象的影响。第二题题目背景与要求20世纪是人类历史上变化最为迅速的时期之一,工业革命、科技进步和全球化深刻地改变了全球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简述20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并分析这些特点对社会生活的影响。(10分)(2)选择20世纪的一个重大经济事件(如大萧条、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等),阐述其发生的原因、过程及影响,并说明该事件对当今世界经济格局的启示。(15分)第三题阐述20世纪以来全球经济发展模式的主要转变,并结合具体国家或地区的实例,分析这些转变对当地社会生活的影响。请在回答中涵盖以下几点: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型;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及应对措施;后工业化时代的服务业和信息产业崛起;全球化对地方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冲击与机遇。第四题简答题:在20世纪的经济大萧条时期,各国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应对危机?请以美国的新政为例,说明这些政策对社会经济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并讨论这些政策在当今世界是否仍然具有借鉴意义。《第9课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同步训练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20世纪以来,以下哪项不是导致人类经济与社会生活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A.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B.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C.全球化进程的加速D.人类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答案:D解析:选项A、B、C都是导致20世纪以来人类经济与社会生活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生产力的提高,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影响了经济贸易,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促进了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而选项D,人类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虽然对经济与社会生活有一定影响,但不是导致其发生重大变化的主要原因。因此,答案为D。2、以下哪项不是20世纪以来人类经济与社会生活发生重大变化的表现?A.工业化、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B.城市化进程的加快C.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加剧D.人口老龄化现象的普遍存在答案:C解析:选项A、B、D都是20世纪以来人类经济与社会生活发生重大变化的表现。工业化、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推动了生产力的飞跃,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人口老龄化现象的普遍存在对社会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而选项C,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加剧虽然是一个重要问题,但不是经济与社会生活发生重大变化的表现。因此,答案为C。3、20世纪30年代,美国为应对大萧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不包括以下哪项?A.实施罗斯福新政B.实行金本位制C.建立联邦存款保险公司D.开展公共工程答案:B解析:A项罗斯福新政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应对大萧条的核心措施;C项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是为了保护存款人的利益;D项公共工程是罗斯福新政中刺激就业的重要手段。而B项实行金本位制是19世纪末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货币制度,与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的政策不符,因此正确答案为B。4、二战后,欧洲经济复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以下哪项?A.美国的马歇尔计划B.苏联的经济援助C.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速D.欧洲国家内部的经济改革答案:A解析:A项马歇尔计划是美国在二战后对欧洲国家提供经济援助的计划,旨在帮助欧洲国家恢复经济,是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一部分。B项苏联的经济援助主要针对的是社会主义国家。C项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速虽然有助于欧洲经济的复苏,但并非直接因素。D项欧洲国家内部的经济改革也是复苏的因素之一,但相较于马歇尔计划的影响较小。因此,正确答案为A。5、20世纪30年代,美国为应对经济大危机,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下哪项政策不属于其措施之列?A.实施罗斯福新政,通过公共工程增加就业B.实施美元贬值,刺激出口C.实施大规模的土地改革,改善农民生活D.实施金本位制,稳定货币供应答案:D解析: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危机期间,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刺激经济和稳定社会,包括实施罗斯福新政、实施美元贬值刺激出口、实施大规模的土地改革等。而金本位制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国际货币体系,在经济大危机期间,各国纷纷放弃金本位制,转而采用浮动汇率制或其他措施来稳定经济。因此,D项不属于20世纪30年代美国为应对经济大危机采取的政策措施。6、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出多极化趋势,以下哪项不是推动这一趋势的因素?A.欧洲共同体的建立B.日本经济的崛起C.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D.美国实行“马歇尔计划”答案:D解析: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多极化趋势的推动因素包括欧洲共同体的建立、日本经济的崛起以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力增强等。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世界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而美国实行的“马歇尔计划”旨在帮助战后重建的欧洲国家恢复经济,实际上加强了美国在欧洲的影响力,不利于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因此,D项不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多极化趋势的因素。7、20世纪30年代,美国为应对经济大危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不属于罗斯福新政内容的是:A.《全国工业复兴法》B.《社会保障法》C.实施金本位制D.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答案:C解析:罗斯福新政的核心措施包括《全国工业复兴法》、《社会保障法》和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等,旨在通过政府干预来刺激经济复苏和改善民生。而实施金本位制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一种货币制度,与罗斯福新政无关。因此,C选项不属于罗斯福新政内容。8、二战后,为了促进经济合作与发展,成立的国际组织是:A.联合国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C.世界银行D.欧洲联盟答案:B解析:联合国(A)是一个国际政治组织,主要关注国际和平与安全;世界银行(C)是一个提供发展援助的国际金融机构;欧洲联盟(D)是一个区域政治经济组织。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B)成立于1944年,是一个旨在促进国际货币合作、稳定汇率和促进国际贸易的国际金融组织。因此,B选项是正确答案。9、20世纪中叶,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合作与交流呈现出新的特点,以下哪项不是这一时期经济合作与交流的新特点?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成立B.全球贸易自由化的推进C.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D.各国普遍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答案:D解析:D选项描述的是闭关锁国政策,这与20世纪中叶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合作与交流呈现出新的特点不符。20世纪中叶,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各国开始逐步放宽贸易限制,加强经济合作与交流,而非闭关锁国。因此,D选项是正确答案。10、以下哪项不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A.全球化进程加速B.新技术革命推动产业结构升级C.各国普遍实行计划经济D.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答案:C解析:C选项描述的是各国普遍实行计划经济,这与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不符。实际上,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推广和经济全球化的加深,各国普遍开始转向市场经济,减少政府对经济的直接干预,而非普遍实行计划经济。因此,C选项是正确答案。11、20世纪80年代,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是什么?A.价格改革B.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答案:C解析:20世纪80年代,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改革目标的确立标志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价格改革、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都是这一时期的重要改革内容,但不是核心内容。因此,正确答案是C。12、下列哪个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新经济”概念?A.美国B.英国C.日本D.德国答案:A解析: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保罗·罗默提出了“新经济”概念,这一概念主要强调信息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认为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将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虽然其他国家也在这一时期经历了经济转型,但提出“新经济”概念的是美国。因此,正确答案是A。13、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为了应对经济大萧条,实施了一系列政策,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措施是:A.马歇尔计划B.罗斯福新政C.战争生产计划D.联合国成立答案:B解析: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经济大萧条期间,为了应对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被称为罗斯福新政。这一系列政策旨在通过政府干预经济,刺激经济复苏,其中包括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推行以工代赈、恢复金本位制等措施。马歇尔计划是在二战后实施的,旨在帮助欧洲重建;战争生产计划是在二战期间实施的;联合国成立是在二战后成立的国际组织,因此答案选B。14、二战后,西欧国家普遍采取的经济发展模式是:A.计划经济B.自由放任经济C.混合经济D.社会主义经济答案:C解析:二战后,西欧国家普遍采取的经济发展模式是混合经济。混合经济结合了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优点,政府通过一定的计划指导经济,同时允许市场发挥调节作用。这种模式有助于西欧国家在战后实现经济的快速恢复和发展。计划经济是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用的,自由放任经济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一种经济模式,而社会主义经济则是指以公有制为主体、按劳分配为主体的经济体制。因此答案选C。15、20世纪30年代,美国为了应对经济大危机,罗斯福实施了一系列新政。以下措施中,不属于罗斯福新政的是()A.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B.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C.实施“以工代赈”政策D.实行固定汇率制度答案:D解析:罗斯福新政的核心是通过政府干预经济,缓解经济大危机带来的影响。选项A、B、C都是罗斯福新政的内容,而D选项实行固定汇率制度与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无关。因此,正确答案是D。16、20世纪90年代,西方国家经济进入新经济时代,其显著特征是()A.服务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B.传统制造业衰退,高新技术产业崛起C.经济全球化加速,跨国公司成为经济主体D.政府加大财政支出,刺激经济增长答案:A解析:20世纪90年代,新经济时代的到来,服务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这是新经济时代的一个显著特征。选项B、C、D虽然也是当时经济的特点,但不是新经济时代的显著特征。因此,正确答案是A。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请分析20世纪以来全球经济体系中的重大事件对人类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影响。在你的回答中,请至少提及三次重大的经济变革,并解释这些变革如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模式以及消费习惯。此外,讨论这些变革对全球不平等现象的影响。答案:工业革命后期的扩展(约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工业革命的扩展标志着从农业社会向工业化社会的转变,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这一时期引入了大规模生产技术,如装配线和电力的应用,使得商品更加丰富且价格更为亲民。这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使大众能够购买更多种类的商品,而且也影响了生活方式,城市化加速,人口逐渐向城市集中。大萧条与新政(1929-1930年代)1929年的华尔街股市崩盘引发了全球经济危机,导致大量企业倒闭、失业率飙升。罗斯福总统在美国实施的新政,包括一系列的社会保障措施和公共工程项目,帮助稳定了经济并减少了贫困。同时,这也促使各国政府开始重视宏观调控,为后来的福利国家奠定了基础。它还改变了工作的模式,强调了就业保障的重要性。信息技术革命(20世纪下半叶至今)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普及,彻底改变了信息交流的方式,促进了全球化进程。电子商务的兴起让购物不再局限于实体店铺,消费者可以随时随地浏览和购买全球商品。远程办公成为可能,改变了传统的工作场所概念。此外,数字娱乐形式如视频流媒体服务和社交媒体平台成为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深刻影响了人们的社交互动和个人时间利用。解析:上述三个阶段代表了20世纪以来全球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关键转折点。每个阶段都带来了显著的变化,它们共同塑造了现代社会的结构和运作方式。工业革命后期的扩展推动了现代化进程;大萧条及其应对措施凸显了政府干预经济的重要性,并建立了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础;而信息技术革命则加速了全球化的步伐,进一步模糊了国界对经济活动和个人生活的限制。关于全球不平等问题,尽管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带来了普遍的福祉提升,但同时也加剧了地区间、群体间的收入差距。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内部,城乡之间、受教育程度不同的人群之间的不平等现象尤为明显。因此,在享受科技进步带来的便利时,我们也需要关注并努力解决由此产生的新问题,确保所有人能公平地分享发展的成果。第二题题目背景与要求20世纪是人类历史上变化最为迅速的时期之一,工业革命、科技进步和全球化深刻地改变了全球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简述20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并分析这些特点对社会生活的影响。(10分)(2)选择20世纪的一个重大经济事件(如大萧条、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等),阐述其发生的原因、过程及影响,并说明该事件对当今世界经济格局的启示。(15分)答案与解析(1)答案:经济发展特点:工业化加速:20世纪见证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全球化趋势:跨国公司和国际贸易的增长促进了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世界市场更加一体化。经济制度多样化: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等多种经济体制并存,不同国家根据自身国情选择了不同的发展模式。经济周期波动:20世纪经历了多次经济危机,如1929年的大萧条,这表明市场经济存在内在的不稳定性。社会保障体系建立:为应对经济波动带来的负面影响,许多国家建立了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生活水平提高:随着生产力的提升,人们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消费品更加丰富多样。就业结构变化:农业人口减少,工业和服务行业就业人数增加,职业种类增多。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生活方式逐渐普及。教育与医疗进步:公共教育和医疗服务得到加强,人们的受教育程度和健康状况有所改善。社会观念变迁:个人主义、消费主义等现代思想逐渐深入人心,家庭结构小型化,性别平等意识增强。解析:此部分考查学生对于20世纪经济发展特征的理解及其与社会生活的关联。答题时应结合具体史实进行分析,体现出历史学习的“论从史出”的原则。(2)答案:以“1929-1933年大萧条”为例:原因:股票市场的投机行为过度,导致股市泡沫破裂。分配不均加剧了贫富差距,使得消费需求不足。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各国相互设置关税壁垒,阻碍了全球贸易的发展。农产品价格暴跌,农民收入锐减,进一步削弱了购买力。过程:1929年10月24日,美国华尔街股票市场突然崩盘,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金融恐慌。各国银行纷纷倒闭,企业破产,失业率急剧上升,社会矛盾激化。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干预措施,如罗斯福新政,试图恢复经济秩序。到1933年,经济形势开始逐步好转,但大萧条的影响深远,持续到二战爆发前。影响:改变了政府职能,促使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推动了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为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加剧了法西斯主义的崛起,成为二战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启示:应重视金融市场监管,防止资产泡沫形成。维护自由贸易,避免贸易保护主义。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经济挑战。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减轻经济波动对民众生活的冲击。解析:本题旨在考察学生对特定历史事件的掌握程度,以及从中得出的历史教训。答题时需要详细描述事件的过程,同时也要能够提炼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和教训,体现历史学科的现实关怀。第三题阐述20世纪以来全球经济发展模式的主要转变,并结合具体国家或地区的实例,分析这些转变对当地社会生活的影响。请在回答中涵盖以下几点: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型;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及应对措施;后工业化时代的服务业和信息产业崛起;全球化对地方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冲击与机遇。答案: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型:20世纪以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许多国家和地区经历了从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的重大转变。例如,在中国,改革开放政策促使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至城市,参与制造业和其他工业生产活动。这一过程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增长,同时也加速了城市的扩张和发展。工业化进程中的社会问题及应对措施:快速的工业化带来了诸如环境污染、资源消耗、劳动条件恶劣等社会问题。以英国为例,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它早期也面临着严重的环境破坏和工人权益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政府逐步出台了环境保护法和劳工保护法规,改善了工人的工作环境和生活质量。后工业化时代的服务业和信息产业崛起:进入20世纪后期,发达国家开始步入后工业化阶段,服务业和信息产业逐渐成为主导力量。美国是这一趋势的典型代表,硅谷的发展不仅促进了信息技术革命,还带动了周边地区服务行业的繁荣。这类新兴产业创造了大量高技能工作岗位,提高了居民收入水平,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如电子商务、远程办公等新型态的普及。全球化对地方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冲击与机遇:全球化使得各国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既带来了挑战也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开放市场可以吸引外资和技术转移,促进产业升级;然而,这也可能导致本地传统产业受到冲击,失业率上升。比如,墨西哥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后,虽然纺织等行业遭受了一定影响,但汽车制造等领域却获得了显著增长,通过出口导向型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解析:此题旨在考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