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播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_第1页
《网络传播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_第2页
《网络传播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_第3页
《网络传播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_第4页
《网络传播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网络传播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一、单选题

1.A叩主要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智能电视等设备的第三方应用程序,通常也

A、系统

B、应用商店

G客户端

D、移动终端

答案:C

2.微博是一种以内容为纽带的社会网络连接,它的传播结构是

A、平台中心+内容关联

B、多元中心+内容关联

C、个人中心+内容关联

D、机构中心+内容关联

答案:C

3.Web2.0内在动力来源是将互联网的主导权交还给

A、组织

B、集体

C、个人

D、群体

答案:C

4.从根本上为互联网成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奠定基础、使互联网技术平民化的是

A、B、局域网

C、阿帕网

D、广域网

答案:A

5.数据驱动的新闻又称为

A、可视化图表

B、信息图表

C、数据新闻

D、智能化新闻

答案:C

6.社会化媒体的普及,使人们进入信息世界的人口变得个性化甚至

A、私人化

B、普通化

C、大众化

D、开放化

答案:A

7.用户自愿成为一个传播者,首先可能是出于

A、无意识

B、反对

C、舆论压力

D、认同

答案:D

8.智能化媒体的特征不包括

A、万物皆媒

B、自我进化

C、人际传播

D、人机合一

答案:C

9.近年来,各媒体都在开发新闻资讯客户端,用客户端看新闻已变成人们的习惯。

而在电脑终端上以网络形式存在的社会化媒体等,在移动终端上,也都变成了一

个个

A、PP

B、门户网站

C、浮窗

D、社交媒体"

答案:A

10.用于显示一个数据系列中各项的大小及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的是

A、饼图

B、圆环图

C、条形图

D、柱状图

答案:A

11.“沉默的螺旋”机制、“意见领袖”的作用、专业传播机构的“传播与控制”

策略等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原本参差多样的意见逐渐趋向

A、扩散

B、一致

C、扭转

D、敌对

答案:B

12.网络时代,个体有了另一种生存方式,那就是

A、个性化生存

B、聚合型生存

C、协作式生存

D、数字化生存

答案:D

13.人们能在网上找至U的信息,大脑会自动遗忘,这也被称为

A、谷歌效应

B、马太效应

C、茧房效应

D、木桶效应

答案:A

14.在现实社会中,处于社会分层顶端的阶层对互联网的使用更频繁,他们接触的

信息量更大。由此,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反而拉大了

A、媒介素养

B、媒介接触

C、数字鸿沟

D、媒介使用

答案:C

15.由生活场景和新闻推送为主导技术的服务类平台有

A、墨迹天气

B、支付宝APP

G南京银行APP

D、百度网盘"

答案:A

16.公共领域这一重要概念的提出者是德国哲学家

A、拉扎斯菲尔德

B、施拉姆

C、拉斯韦尔

D、哈贝马斯

答案:D

17.不存在于网络中的传播形态是

A、人际传播

B、大众传播

C、组织传播

D、人内传播

答案:D

18.对用户数据的采集与深层应用,将是互联网发展的重要方向,这也是网络改造

传统行业的重要杀手铜。020、场景应用以及共享经济平台,都离不开

A、用户信息采集

B、意见收集

C、用户行为跟踪

D、数据分析

答案:D

19.未采用可穿戴设备技术的是

A、ppIeWatch

B、谷歌眼镜

C、天猫精灵

D、百度眼

答案:C

20.大多数专题都有一个标题区,用于点明专题的主题,一般称为

A、栏目

B、栏头

G正文

D、导语

答案:B

21.网络用户会采用偷懒的简化式阅读,这不包括

A、标题依赖

B、关键词依赖

C、扫描式依赖

D\正文依赖

答案:D

22.今天的互联网市场,人们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内容、服务与

A、消费

B、关系

C、整饰

D、场景

答案:B

23.互联网的一次理念和思想体系的升级换代指的是

A、Web1.0

B、Web2.0

C、Web3.0

D、Web4.0

答案:B

24.越是局部的区域,人们越容易产生密切的关系,个体对交流情境的依赖越强,

权力关系对个体的影响越大。在这里反而容易形成

A、劣势意见

B、个体意见

C、优势意见

D、群体意见

答案:C

25.依托具体的事实来解说抽象的道理,并把这些事实放在特定的情节中来体现

人的活动、情感,也就是社会化媒体的语态的另一个特点,这是指

A、故事化表达

B、年轻化视角

C、个性化叙事

D、叙事性表达

答案:A

26.当网络日益发展并逐渐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时,一些研究者提

出可看作一种新型、理想的公共领域是

A、网站

B、广场

C、地铁站

D、商业综合体

答案:A

27.网络的传播媒介属性不包括

A、复合性

B、连通性

C、多级性

D、封闭性

答案:D

28.在社群里,常常会有一种使“强者更强”、使“弱者更弱”的效应,这是指

A、正反馈

B\有效反馈

C、反馈调节

D、负反馈""

答案:A

29.非主流的、个性化的产品需求积累起来,也能产生和畅销品一样的销售业绩,

这是值得重视的

A、少数

B、长尾

C、多数

D、头部

答案:B

30.维基的传播特点不包括

A、以内容为中心的多对多协同

B、去中心化的平等对话

C、参与者层级分明

D、“焦点”文化与“边缘”文化的结合

答案:C

31.网络媒体中导致虚假新闻的陷阱不包括

A、来源陷阱

B、情绪、情感或认知框架陷阱

C、时间陷阱

D、事实陷阱

答案:D

32.《快看呐!这是我的军装》这款创意产品在朋友圈掀起晒“军装照”的潮流。

这款产品的形式是

A、小程序

B、H5

C\短视频

D、直播

答案:B

33.没有专业媒体背景的普通公众通过各种媒介传播自己所搜集或撰写的新闻信

息,或主动参与媒体的新闻生产过程的行为及现象是

A、公民新闻

B、机器写作新闻

C、个性化新闻

D、交互式新闻

答案:A

34.利用互联网实现传统经济的改造与升级成为传统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也就是

A、“内联网+”

B、“互联网+”

C、“广域网+”

D、"局域网+

答案:B

35.能够反映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公众的关注焦点、又称社会的“晴雨表”的是

A、舆情

B、言论

C、意见

D、话语

答案:A

36.网络文化发展的原动力

A、个人诉求

B、用户互动

C、主流文化

D、政治力量

答案:A

37.在唐纳德•肖看来,水平媒体与垂直媒体的交织,可以创造一个稳定的

A、“纸草社会”

B、“法治社会”

C、“网络社会”

D、“文明社会

答案:A

38.网络经济是以信息产品的生产与经营为主的,也就是

A、网红经济

B、共享经济

C、信息经济

D、传统经济

答案:C

39.“在这里,消费只是过程,消费者成为这一过程的产品。当过程结束后,体验记

忆会长久地保存在消费者脑中”,这是

A、消费经济

B、传统经济

C、体验经济

D、数据经济

答案:C

40.世界上任何两个人之间,要想认识彼此,最多需要的人际中转次数是

A、5

B、4

C、6

D、7

答案:C

41.在网络人际传播中,人们用来进行表演与印象整饰的主要手段不包括

A、头像与昵称设置

B、角色设定与扮演

C、情绪非理性

D、交流手段选择

答案:C

42.网红正从文化概念演变成

A、经济概念

B、社会概念

C、政治概念

D、科技概念

答案:A

43.在各种力量的推动下,自媒体运营者正在经历着重要的转折,也就是从理想和

情怀出发转向对广告、稿费、订阅、打赏、众筹的重视。这是

A、从理想主义到现实主义

B、从内容平台到电商平台

C、从协同合作到单打独斗

D、从多元到聚合"

答案:A

44.网络舆论审判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对司法机关和相关工作人员造成了干扰,

这是指

A、媒介审判

B、拒证特权

C、新闻侵权

D、记者审判

答案:A

45.掌握着数据资源和算法优势的技术公司,逐渐向新闻生产的核心领域渗透。这

些公司原先掌控着新闻

A、分发

B、生产

G互动

D、采集

答案:A

46.维基的主要应用方向之一就是进行

A、关系生产

B、新闻生产

C、商品生产

D、知识生产

答案:D

47.“内容、渠道、平台融合”,并用以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是

A、媒介融合

B、两化融合

C、互通融合

D、深度融合

答案:A

48.传统媒体时代,人们常说,标题是文章的

A、眼睛

B\鼻子

C、耳朵

D、嘴巴

答案:A

49.从社会化媒体应用的角度看,互联网思维的核心是挖掘用户的力量,将用户变

A、发布者

B、采集者

C、参与者

D、消费者

答案:C

50.深阅读出现在人们感兴趣的话题中,而体现在一般性的信息获取方面的阅读

方式是

A、略读

B、浅阅读

C、碎片化阅读

D、跳读

答案:B

51.在互联网的以下情境中,群氓的智慧更有可能被激发。这种情境是

A、以简单任务为导向的情境

B、公共意见的形成过程

C、以复杂任务为导向的情境

D、公共决定的形成过程

答案:A

52.伴随着Web2.0时代的到来应运而生的概念不包括

A、UGC

B、公民新闻

C、主流媒体

D、PGC

答案:C

53.博客的传播特点不包括

A、个体构成传播中心

B、内容自由度局

C、传播节奏自由

D、传播手段较微博丰富

答案:D

54.可以作为最直接的“人的延伸”,并能拓展人的感知、认识能力,以及人与物

的信息交互能力的是

A、移动设备

B、便携设备

C、可穿戴设备

D、移动装置”

答案:C

55.微信与微博传播的差异主要体现为,微博强调满足人们的公共信息诉求,而微

信则强调满足

A、私人关系诉求

B、公共关系诉求

C、群体关系诉求

D、社会关系诉求

答案:A

56.网络暴力形成的基本土壤是网络表达中的

A、理性

B、非理性

C、偏好

D、利己主义

答案:B

57.对于管理者而言,应对社会化媒体时代挑战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意识到社会化

媒体中存在的

A、公众人物

B、公共场所

C、公共领域

D、公众利益

答案:C

58.微信朋友圈的交流模式与微博相比,不同之处不包括

A、微博“大圈子”和微信朋友圈“小圈子”

B、微博的“求异”和微信朋友圈的“求同”

C、微博的“求同”和微信朋友圈的“求异”

D、微博系统的开放与微信朋友圈的封闭

答案:C

59.网络人际传播的特点不包括

A、技术和平台依赖性

B、交流对象的广泛与可控性

C、交流手段的可选择性

D、传播情境的真实性

答案:D

60.互动是新闻专题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网络新闻专题中的互动不包括

A、受众调查

B、受众参与

C、受众评论

D、版式设计

答案:D

61.典型的即时通信工具不包括

A、企业微信

B、MSN

C、钉钉

D、QQ邮箱

答案:D

62.有助于保持或增加群的活跃度的因素不包括

A、刺激源

B、群内仪式

C、线下活动

D、自说自话

答案:D

63.人们面对媒介中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

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是

A、媒介素养

B、网络素养

C、文化素养

D、技术素养

答案:A

64.大众传播过程涉及两个方面,“信息流”和“影响流”。这是罗杰斯提出的

A、“两级传播

B、“单线传播”

C、“N级传播

D、“双向传播”

答案:C

65.下列不属于多媒体融合报道的案例是

A、《亲历:伊拉克战争这五年》

B、《红星照耀中国》

C、《雪崩》

D、《解密美国国家安全局档案》

答案:B

66.社群文化不是服务于某个企业,而是服务于社群中的

A、个体

B、集体

C、公众

D、社会

答案:A

67.互联网的雏形—阿帕网采用的结构是

A、分布式结构

B、M型结构

C、中介式结构

D、独立式结构

答案:A

68.社会化媒体表达方式的基本特点是

A、高浓缩

B、内容冗杂

C、篇幅长

D、阅读耗时长

答案:A

69.数据新闻及可视化目标下的数据处理流程前两步是数据收集和

A、数据分析

B、数据清洗

C、数据异常

D、数据采集

答案:B

70.亚文化是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接受的或为某一群体所特有的文化,以下不亚文

化的是

A、所有人的兴趣

B、自己的行为规范

C、自己的语言模式

D、自己的价值体系

答案:A

71.各个计算机之间必须用一定介质来连接的是

A、有线网络

B、无线网络

C、红外线

D、光导纤维"

答案:A

72.社会化媒体传播与个性化新闻带来的困境不包括

A、后真相

B、回声室效应

C、信息茧房

D、六度分隔理论

答案:D

73.通信范围在几公里之内,传输速率相对较高的是

A、广域网

B、局域网

C\互联网

D、万维网

答案:B

74.由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提出的、深入分析了人们在社交中表演行为的理论是

A、长尾理论

B、六度分隔理论

G拟剧理论

D、洞穴理论

答案:C

75.网络社会互动不是面对面的,而是依赖网络这一“中介”的,意味着这种互动

具有

A、环境依赖性

B、生活方式依赖性

C、技术依赖性

D、使用场景依赖性

答案:C

76.主要由网民上传图片、视频、音频等内容的UGC平台不包括

A、小红书

B、快手

C、抖音

D、中国日报APP

答案:D

77.英文缩写为Al。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

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这是指

A、增强现实

B、赛博空间

C、人工智能

D、虚拟现实

答案:C

78.大众媒体一直被看作为

A、第一种权力

B、第二种权力

C、第三种权力

D、第四种权力

答案:D

79.在微信公众号的文章标题中,能够引起人们的注意的标点符号是

A、问号

B、省略号

C、惊叹号

D、句号

答案:C

80.我们常把有深度广度的信息接收称为深阅读,而把碎片化信息的获取与接收

称为

A、浅阅读

B、移动阅读

C、碎片化阅读

D、随机阅读

答案:A

81.协商群体的成员选择与协商开始前他们的倾向相一致的更为极端的立场,这

是指

A、群体极化

B、群氓的智慧

C、群体思维

D、集体效应

答案:A

82.不同场景下人们的特定需求,以及相关行为方式是

A、场景变量

B、文化变量

C、社会生活变量

D、经济变量

答案:A

83.网络议程设置的一个可能趋向是,“自上而下”由网站进行的议程设置的作用

将削弱,越来越强的是由网民自我设置与选择的

A、“自下而上”

B、“自右往左”

C、“自左至右”

D、“自里至外”

答案:A

84.基于1940年美国大选期间的信息做出研究并提出了两级传播概念的传播学

者是

A、杜威

B、涂尔干

C、拉扎斯菲尔德

D、李普曼

答案:C

85.可以让观看者感觉置身于现场,产生“在场感”的媒介形式是

A、直播

B、vIog

C\短视频

D、plog"

答案:A

86.LBS的服务基于

A、方向

B、住址

C、位置

D、消费

答案:C

87.微博中发起的“随手拍拯救被拐儿童”活动说明微博可以进行

A\社会动员

B、舆论监督

C、扩展社交

D、印象管理

答案:A

88.典型的由个性分析和算法匹配为主导技术的个性化新闻推荐平台有

A、今日头条

B、QQ邮箱

C、微信公众号

D、百度地图

答案:A

89.网络舆论中出现的暴力现象主要表现为:一些网民意见表达中的

A、肢体暴力

B、语后暴力

C、心理暴力

D、精神虐待

答案:B

90.人们对某些议题的关注程度,主要取决于这些议题被报道的频率与强度,这是

A、涵化理论

B、知沟理论

C、“议程设置”假说

D、第三人效果

答案:C

91.网络红人的简称,或指因为某个事件或某些行为而在网络中受到普遍关注的

人是

A、公众人物

B、网红

C、关键意见领袖

D、大V

答案:B

92.新闻稿件标题制作的基本原则是

A、突出新闻灵点

B、准确传达信息

C、符合标题规范

D、强化关键词

答案:B

93.《大数据时代》的作者舍恩伯格指出,在今天这个时代,记忆成为常态,例外是

A、遗忘

B、存储

G多元

D、个性

答案:A

94.维基传播的多对多协同的中心是

A、人际

B、网络

C、技术

D、内容

答案:D

95.网络舆论另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是舆论监督力量的越界。人们关心的是,网络

是否会带来新的形式的

A、媒介审判

B、新闻侵权

C、舆论审判

D、报纸审判

答案:A

96.网络文化常被称为“草根文化”,说明了网络文化与某种文化的对照。这种文

化是

A、大众文化

B、精英文化

C、传统文化

D、媒介文化

答案:B

97.导致某些个体的自我约束感下降,并在群体氛围的推动下形成一些冲动与盲

目的言行的原因是

A、匿名

B、群体认同

C、群体极化

D、实名制

答案:A

98.媒体在社会化媒体中发布的内容,主要是其记者、编辑生产的,也就是

A、UGC

B、GC

C、PGC

D、OGC

答案:C

99.在未来,人们会更需要争取自己数据的不公开权以及

A、肖像权

B、被遗忘权

C、名誉权

D、邻接权

答案:B

100.因公众自身的信息需求并非全方位的,公众只注意自己选择的东西和使自己

愉悦的通讯领域,久而久之,会将自身处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指的是

A、信息超载

B、算法推荐

C、人工智能

D、信息茧房

答案:D

简答题

1.简述经验学派的学派构成。

答案:(1)芝加哥学派。(2)哥伦比亚学派。

2.社会化媒体:

答案:又称社交媒体,指允许人们撰写、分享、评价、讨论、相互沟通的网站和

技术的总称。

3.简述网络舆论中暴力现象的主要表现。

答案:(1)网民意见表达中的语言暴力。(2)网络舆论对某些人造成的直接或间接

的伤害。

4.简述信息图表应用的主要方向。

答案:(1)数据可视化。(2)看图说话。(3)以图整合。

5.论述沉浸式报道的积极影响和局限性。

答案:(1)受众“置身”于新闻现场,提高了新闻的冲击力和震撼性。(2)可以有

效解决文字、图片等带来的失真,更为精确地还原事实本身。(3)受众主体性回归。

(4)拟真度尚低。(5)只适合体验短小新闻事件。

6.MCN:

答案:一种新的网红经济运作模式。

7.简述SNS的典型代表。

答案:(1)美国的Facebook。(2)中国的人人网。

8.简述短视频的典型代表。

答案:(1)国外的Instagram、TikTok等。⑵国内的抖音'快手等。

9.简述融合报道中不同形式的信息。

答案:(1)文字。(2)图片。(3)音频。(4)视频。(5)动画:H5等。(6)互动:调查'

评论等。

10.论述“后真相”时代出现的原因。

答案:⑴社交媒体赋予人们话语权,刺激信息的传播需求。⑵社群化传播下,

社会成员倾向于观点固化。(3)具体论述。

11.视频日记:

答案:视频日记就是网友利用网络多媒体将自己生活和工作中的点滴记录下来并

上传到公共网站供网友观看并发表意见。

12.表情包:

答案:用于表达表情与情绪的图片,可以由真实的人像等构成,有时还会辅以文字,

特别是网络流行语。”

13.人内传播:

答案:个人接收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

14.5G技术:

答案:5G技术即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是4G之后的延伸。

15.简述用户使用网络过程中的需求类型。

答案:(1)关系需求。(2)内容需求。(3)服务需求。

16.简述典型的自媒体平台。

答案:(1)微博。(2)微信公众号。(3)小红书等。

17.网络论坛:

答案:通常指以各种话题讨论为主的BBS。如知乎、天涯、百度贴吧等。

18.视频日记强调时效性,作者以影像代替文字或相片记录生活,上传至网络与网

友分享。请论述视频日记的特点。

答案:(1)记录生活,注重真实性。(2)打造优质作品,注重完整性。(3)人格化呈

现,注重个性化。(4)随着点击量的增加,通过发视频日记可以增加个人名气。"

19.简述网站传播的主体。

答案:⑴媒体。⑵企业。(3)个人。

20.媒体公信力:

答案:媒体公信力是指新闻媒体本身所具有的一种被社会公众所信赖的内在力量。

21.论述后真相时代下的网络舆论特点。

答案:(1)传授关系更加复杂,理性讨论让位于情感诉求。(2)传播生态转变下的

舆论失焦。(3)持续周期短,舆论热点转移速度快。(4)具体论述。

22.人际传播:

答案:人际传播也称人际交流。它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

23.新型主流媒体:

答案:新型主流媒体是传播主流价值观的,具有强大影响力的新型媒体。

24.简述网络拟态环境的隐性风险。

答案:(1)受众认知偏差的风险。(2)损害政府形象的风险。"

25.六度分隔理论:

答案:任何两个人之间要形成关系,中间最多只需要经过六个人的中转。

26.媒介素养:

答案: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

评估能力、创造的能力。"

27.简述赛博空间的构成。

答案:(1)文字。(2)图像。(3)音频。(4)视频。(5)网络。(6)关系。

28.简述网络中的典型文化现象。

答案:(1)黑客。(2)恶搞。(3)粉丝。(4)网红。(5)段子。(6)表情包。

29.简述5G的特点。

答案:(1)高速率。(2)低延时。(3)海量设备连接。

30.舆情:

答案:它是社会的晴雨表,反映了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公众的关注焦点。

31.场景传播:

答案:场景传播指特定情境下的个性化传播和精准服务。

32.饭圈:

答案:喜欢某个明星或者是组合的粉丝集合。

33.简述典型的社交媒体平台。

答案:(1)微博。(2)微信。(3)小红书等。

34.论述短视频的特点。

答案:(1)视频长度短,可以说,短视频的出现标志着视频进入“读秒时代”。(2)

制作门槛低,无需专业拍摄设备,依托智能终端就能实现即拍即传。(3)社交属性

强,短视频的传播渠道主要为社交媒体平台。(4)具体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