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_第1页
2023-2024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_第2页
2023-2024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_第3页
2023-2024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_第4页
2023-2024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3-2024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1小题,19分)1.(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唐诗在读者心目中之所以获得那么普遍的荣誉,其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而语言方面的成就,则无疑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唐诗语言是高度诗化的,又是日常生活的;这种语言的更深的基础,则是唐人的现实生活。唐代从分裂中获得统一,又摆脱了六朝门阀势力的残余,使得唐帝国走上古代封建社会的高峰,一种生活的信念,高瞻远瞩的气概,青春的旋律,少年人的精神,朝气蓬勃地展现在眼前。所谓“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种丰富而健康的生活气息,反映着时代的生活,本身就近于诗。语言的诗化,正如语言本身所具有的,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它的语法,一是它的词汇。以前者为基础的如五七言形式的成熟,虚字可以省略,新鲜的表现手法等等,使得语句更精炼、更自然、更解放,而后者则是它的丰富的语汇,这些语汇是在诗歌创作实践中形成的,也是基于生活而形成的。一个诗人写一首诗,很少都同时由他自己来创作诗的形式、诗的语法、诗的语汇等,而是基于前人以及他自己在这方面所累积的无数成果而创作。所谓诗的词汇,并非在生活的词汇外另外有什么词汇,诗歌中的形象最好是直接从事物本身得来。《诗品序》说:“‘思君如流水’,即是即目;‘高台多悲风’,亦惟所见;‘清晨登陇首’,羌无故实;‘明月照积雪’,讵出经史;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这些话至少说明了最平常的真理。而诗坛的普遍繁荣,正是要建立在这最平常的真理之上的,可是一般生活语言中的词汇怎样能成为富于诗意的词汇呢?这仍然是与实际的生活分不开的。中国封建社会从汉帝国发展到唐帝国,生活内容五百年来没有发生剧烈的变化,只是更成熟地走向封建社会所能达到的高峰而已。在这样长年累月的生活中,累积了生活经验,也累积了生活感受,仿佛一个住了几十年而没有剧烈变化的家乡,其中一木一石,都能唤起生活中的丰富的感受和联想。“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个“月”,这个“关”,这个“山”,从秦汉一直到唐代,其中累积了多少人的生活史?它所能唤起的生活感受的深度和广度有多么普遍的意义!正是这样,这首诗才能如此形象而典型地被歌唱出来。且不说一首完整的诗,就仅仅“关”“山”“月”这三个字连在一起就会产生相当形象的联想。这难道不是唐人普遍的感受吗?正如“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这个“柳”又是何等地为生活所熟悉。然而,诗化的过程也不单纯是生活的熟悉,正如上层建筑与基础的关系一样,一个民族心理和特征的形成,既取决于他的生活,也渊源于他的文化传统。从《小雅•采薇》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到《古诗十九首》的“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柳”的形象开始是偶然地而非很普遍地在诗中出现。然而“柳”已经与“春天”、与“游子”结下了不解之缘,同时也逐步深入于人的情感世界。《三辅黄图》说:“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陶渊明则自称五柳先生。王恭则被人称道为“濯濯如春月柳”,而“柳”在诗中大量地出现,则仍要到北朝《折杨柳歌辞》出现之后。接着隋、唐进入了统一,随着春风得意的时代,随着游子以至边塞的生活,“柳”就成了生活中最富于诗情画意的联想,它是生活也是诗的语言。直到今天,我们还有“五九六九,沿河看柳”的生活谚语。如果说这也可以算是广义的民族形式,我们能学习的就更多了。“江暗雨欲来,浪白风初起”“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寒雨连江夜入吴”“鸬鹚山头宿雨晴”,一直到“清明时节雨纷纷”“江雨霏霏江草齐”,这个“雨”也不过就是普通的雨,然而到了诗歌语言中,它又逐渐形成为多么富于联想的一个词汇,而它的丰富性、普遍性,也是直到唐代才更为突出的,所谓:“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正如上文中提到的“关”“山”“月”,这里的“雨”“柳”“酒”“关”这些词汇的出现,也就无怪乎它之成为最富于感染力的赠别诗了。而“客舍”的旅人之情,“青青”的欣欣之意,与那最后二句的巧妙构思,交织成阳关三叠的歌唱。而从此“渭城”也就被赋予鲜明的诗意,所谓:“生寻野渡寻无归,雁带斜阳入渭城。”这样诗与生活的反复交织充实着丰富着诗的词汇。唐代诗人们以豪迈的生活信念,对新鲜事物的敏感,吸取着创造着这些词汇,这就使诗歌的语言步入更为鲜活广阔的天地。(摘编自林庚《唐诗的语言》)(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唐诗语言是高度诗化的,又是日常生活的,这是唐诗在读者心目中获得普遍荣誉的重要原因。B.“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反映了当时丰富健康的生活,这种生活本身就是诗。C.随着唐代语法的发展,五七言形式的成熟、虚字省略、新鲜的表现手法等等都体现并促进了诗歌语言的诗化。D.“五九六九,沿河看柳”的谚语虽不是严格的诗句格式,但能说明“柳”到今天仍然贴近我们民族的生活经验。(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唐朝时期,社会从乱局转入大一统,精神气质如少年般健康、昂扬,以此为基础,诗歌的语言也迎来大发展。B.作者赞同《诗品序》对“思君如流水”等诗的分析,认为有诗意的词汇往往既要借鉴经史典故,又取材于现实生活。C.一代代人在长年累月的生活中不断累积经验和感受,当唐人读到诗中的“风”“月”“关”“山”,便能唤起丰富形象的联想。D.唐诗与生活的不断交织丰富着诗的词汇,诗人们不断创造和吸取这些词汇,使得唐诗语言既高度诗化又广阔鲜活。(3)下列选项,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四段主要观点的一项是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B.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C.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D.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4)请结合材料梳理“柳”这一形象诗化的过程。(5)杜甫的《登高》体现了唐诗语言高度诗化的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1小题,16分)2.(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出租车司机薛忆为出租车司机将车开进公司的停车场,看到北面有一个空位,就将车开过去,停好。他从车里钻出来,环顾了一下四周。有一滴雨正好落到他的脸上。他走进值班室,将车钥匙交给正在值班的老头。老头说:“经理让你星期四来办手续。”“知道了。”出租车司机说。雨没有落下来。空气显得十分沉闷。出租车司机横过两条马路,走进了一家意大利薄饼店。刚才就是在这家薄饼店的门口,那个女人坐进了他的车。整个店里只有两个顾客,这正是出租车司机此刻想要的环境。出租车司机要了一个大号的可乐和一个他女儿最爱吃的那种海鲜味的薄饼,在靠窗边的一张桌子旁坐下。他的女儿有时候就坐在他的对面。她总是在薄饼刚送上来的时候,急忙去咬一口,烫得自己倒抽一口冷气。然后,她会翻动一下小小的眼睛,笑一笑。从这个位置,出租车司机可以看到繁忙的街景,看到马路上川流不息的车队。这是十五年来,他生活于其中的环境。每天他都开着车在这街景中穿梭。他习惯了这样的环境。可是现在他突然对这环境感到隔膜了。在他将车开进停车场之前,他已经送走了他出租车司机生涯的最后一批客人。出租车司机擦去眼眶中的泪水,深深地吸了一口可乐。那个女人坐进了他的车。他问她要去哪里。她说一直往前开。出租车司机从后视镜里瞥了那个女人一眼。她的衣着很庄重,她的表情很沉重。不一会,电话响了。她显然不高兴电话打断她的思考。“是的,我已经知道了。”那个女人对着电话说。出租车司机听得出她的伤感。出租车司机想去想象一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给她打来了这个电话。“当然。”那个女人对着电话说。也许是一个男人,他开始这样想。也许是一个女人,他后来又这样想。会不会是一个孩子呢?他最后这样想。想到这里,他的方向盘猛烈地晃动了一下。“不是。”那个女人对着电话说。出租车司机想到了他的女儿。所有的电话好像都是从另外一个世界打来的。他不知道他的女儿会不会也给他打来一个电话。“过了前面的路口,找一个地方停下来。”她说。出租车司机如释重负地点了点头。出租车司机本来把那个女人当成他的最后一批客人。可是,在他停车的地方,正好有一对男女等在路边。出租车司机还来不及拒绝,他们就上了车。刚坐上车时,那个男人几次想开口,又都被那个女人冷漠的表情阻止了。男人终于开口说话了。“有时候,我会很留恋……”他含含糊糊地说。“有时候?”女人冷漠地说,“有什么好留恋的!”“真的。”男人说,“一切都好像是假的。”“真的怎么又会是假的!”女人冷漠地说。要到的地方到了。出租车司机回头找零钱的时候,发现那个女人的脸上布满了泪水。出租车司机将一张纸巾递给他的女儿。“擦擦你的脸吧。”他不大耐烦地说。有时候,她就坐在他的对面。她的脸上粘满了意大利薄饼的配料。出租车司机一直是个粗心的人。他从来不怎么在意女儿和妻子的表情,也不怎么在意她们的存在。可是现在,出租车司机意识到了他的女儿和妻子的表情,意识到了他的女儿和妻子的存在。因为她们刹那间就已经不存在了。一个星期以来,出租车司机沉浸在悲痛和回忆之中。他的世界突然安静下来了,他却无法再让自己安静。他不敢再回到自己的住处去。在那里,他会意识到再也没有人会回来了,他会充满了恐惧。往昔在他的心中以无微不至的方式重演。出租车司机知道自己的这种状态非常危险。他向公司递交了辞职报告。一个星期以来,他总是看到他的女儿和妻子。她们邀请他回到过去。从前那些沉闷的生活一下子变得有声有色了。当然,她们还会突然出现在他的出租车的前面。她们惊恐万状的神情令出租车司机措手不及。他会重重地踩下刹车,陷入深深的自责。有货柜车出现在他的视野中,他才会重新记忆起事情的真相,他才会愤怒。货柜车从他的女儿和妻子身上碾过去的时候,出租车司机正在为了一个好价钱跑长途。他将纸杯里的冰块拿出来,在桌面上摆成一排。这是他的女儿喜欢玩的游戏。他不忍心去打量那一排冰块。他看到他的女儿纤弱的手指在桌面上移动。出租车司机将脸侧过去。出租车司机清楚地知道继续这样生活下去,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他决定回到自己的家乡去,去守护着他年迈的父亲和母亲。他相信在他们的身旁能够找到他需要的宁静。出租车司机将手放到桌面上,他突然发现刚才那一排冰块已经全部溶化了。他动情地抚摸着溶化在桌面上的冰水,突然放声大哭起来。他知道,自己永远也不会再接触到这块桌面了。永远也不会再接触到这座城市了。对这座他突然感到陌生的城市来说,他随着他的女儿和妻子一起离去了。这时候,出租车司机突然感到了一阵宁静。这提前出现的神圣感觉使出租车司机激动得放声大哭起来。(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他从车里钻出来,环顾了一下四周”一句通过动作描写,展现了出租车司机茫然不知所措的状态。B.“每天他都开着车在这街景中穿梭”写出人物日常忙碌的生活,同时也交代了他以前不在意妻女的主要原因。C.出租车司机对这座城市“突然感到隔膜”,写出他在失去妻女后的孤独伤痛中,发现自己未能真正融入生活已久的城市。D.小说主人公没有因为惨遭人生变故而麻木冷漠,载客时他敏感地关注着乘客们的喜怒哀乐,可见他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2)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中“将下未下”的雨,营造了阴郁的故事背景,渲染了压抑的氛围,表现出人物的孤独和悲伤。B.出租车司机想到孩子时“方向盘猛烈地晃动了一下”的反应,暗示了他失去妻女的痛苦心情。C.小说运用蒙太奇的手法,通过不时切换薄饼店、载客途中、妻女车祸罹难后等不同场景,完成小说结构的时空并置。D.小说主人公被称为“出租车司机”,可见他和《祝福》中的祥林嫂一样,因身份卑微而没有自己的姓名。(3)请简要分析文中“最后两批客人”的作用。(4)有评论家认为该小说“让人悲伤,而又给人温暖”,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一评价的理解。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20分)3.(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风俗方日坏,可忧者非一事,吾幸老且死矣,若使未遽死,亦决不复出仕,惟顾念子孙,不能无老妪态。吾家本农也,复能为农,策之上也。杜门穷经,不应举,不求仕,策之中也。安于小官,不慕荣达,策之下也。舍此三者,则无策矣。汝辈今日闻吾此言,必当不以为是,他日乃思之耳。暇日时与兄弟一观以自警,不必为他人言也。……后生才锐者,最易坏。若有之,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切须常加简束,令熟读经学。训以宽厚恭谨勿令与浮薄者游处自此十许年志趣自成。不然,其可虑之事,盖非一端。吾此言,后生之药石也,各须谨之,毋贻后悔。(节选自陆游《放翁家训》)材料二:告俨、俟、份、佚、佟诸子:天地赋命,生必有死;自古圣贤,谁能独免?子夏有言:“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四友①之人,亲受音旨。发斯谈者,将非穷达不可妄求,寿天永无外请故耶?吾年过五十,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贻俗患。僶俛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败絮自拥,何惭儿子?此既一事矣。但恨邻靡二仲②,室无莱妇③,抱兹苦心,良独内愧。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意浅识罕,谓斯言可保。日月遂往,机巧好疏。缅求在昔,眇然如何!疾患以来,渐就衰损,亲旧不遗,每以药石见救,自恐大分将有限也。汝辈稚小家贫,每役柴水之劳,何时可免?念之在心,若何可言!然汝等虽不同生,当思四海皆兄弟之义。鲍叔,管仲,分财无猜;归生、伍举,班荆道旧;遂能以败为成,因丧立功。他人尚尔,况同父之人哉!颍川韩元长,汉末名士,身处卿佐,八十而终,兄弟同居,至于没齿。济北泪稚春,晋时操行人也,七世同财,家人无怨色。《诗》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尔,至心尚之。汝其慎哉,吾复何言!(节选自陶渊明《与子俨等疏》)【注释】①四友:孔子的学生颜回、子贡、子路、子张四人。②二仲:指汉代的两位隐士羊仲、求仲。③莱妇:老莱子的妻子。春秋时楚国的老莱子,在蒙山之南隐居躬耕。楚王用重礼来聘请他做官。他的妻子竭力劝止他说:“今先生食人酒肉,受人官禄,为人所制也,能免于患乎?”老莱子便与妻子一起逃隐于江南。(1)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训以宽厚恭谨A勿令与B浮薄者C游处D自此E十年许F志趣G自成(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经学,泛指先秦时期各家学说要义的学问,“五经”是五部儒家经典,有《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B.靡,文中意为“没有”,与《曹刿论战》中的“望其旗靡”和《氓》中的“靡有朝矣”的“靡”字意义相同。C.败絮,原指破棉絮,后引申为内在的才能或品质不足。成语“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败絮”就取其引申义。D.没齿,古人认为动物和人的牙齿掉落意味着衰老,原句与成语“没齿难忘”中的“没齿”都指人的一生、一辈子。(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陆游认为世风日渐败坏,令人担忧的事很多,虽然自己已年老将死,也绝不再出来做官,但还是对子孙后代有诸多期许。B.陆游认为才气过人的年轻人最容易误入歧途,做父母兄长的不可以以他们的才气为喜,应当以之为忧,并经常对其加以约束。C.陶渊明性格刚直,又无逢迎取巧之能,与社会人事多不相合,辞去官职,致使孩子们从小就过着贫穷饥寒的生活。D.陶渊明列举鲍叔和管仲、归生和伍举等人的事例,劝告家族后人要效仿名士,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来成就功业。(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暇日时与兄弟一观以自警,不必为他人言也。②发斯谈者,将非穷达不可妄求,寿天永无外请故耶?(5)请概括陆游、陶渊明二人对家族后人的要求有何异同。(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题,9分)4.(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长歌行李白桃李待日开,荣华照当年。东风动百物,草木尽欲言。枯枝无丑叶,涸水吐清泉。大力运天地,羲和无停鞭。功名不早著,竹帛将何宣。桃李务青春,谁能贳①白日。富贵与神仙,蹉跎成两失。金石犹销铄,风霜无久质。畏落日月后,强欢歌与酒。秋霜不惜人,倏忽侵蒲柳②。【注释】①贳(shì):出借,赊欠。②《世说新语》记载,顾悦与梁简文帝同岁,而顾发早白。简文帝问顾:“卿何以先白?”顾答:“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姿,经霜弥茂。”蒲柳之姿是顾自指,松柏之姿喻简文帝。(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开端借助桃李、东风、清泉等意象,描绘了一幅万物复苏、春意盎然的图景。B.羲和是古代神话中驾御日车的神,诗人运用这个典故表达了对英雄的追忆与赞美。C.坚硬的金石也会消失殆尽,诗人借此表达消沉压抑的情绪,与前文形成了反差。D.结尾诗人借典故以自比,表达自己微贱之躯,经受不住秋霜般无情力量的打击。(2)面对时间的流逝,李白有哪些感悟?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题,6分)5.(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两句写到官吏们催促百姓早些煮茧抽丝、织好布匹,这使得百姓难以休养生息。(2)温庭筠《菩萨蛮》中“,”两句化用了唐代诗人崔护的诗句“人面桃花相映红”,刻画出女子照镜贴花时的娇美容颜。(3)在古代诗文中“樽”指酒杯,如“”;有时也写成“尊”,比如“”。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1小题,10分)6.(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①随着对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需求的提升,使消费者比以往更加注重阅读食品标签,合理选择食品。而随着食品标签标示信息的增多,受传统标签版面限制,A_____,部分标签字号偏小等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给消费者带来不便。数字标签通过二维码等形式展示食品标签信息,消费者可以通过页面放大、语音识读等形式更便捷地获取食品信息。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副主任樊永祥告诉记者:“②目前已经有20余家企业的40余款产品加入了数字化标签的试点工作。数字化应用已经深入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也成为各国食品标签管理的趋势,数字标签取代现有食品标签的一些功能应是趋势。但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让其完全替代实体标签还需要一个比较长的周期,B_____:一是需要提升消费者对于数字标签的认可度;③二是需要食品企业将数字标签作为常态化的标签载体,在食品生产中按照标准要求规范使用,全面应用,逐步推开;三是数字标签要满足市场监管部门对于食品标签的监管需求,通过数字标签的应用提升监管效率。”在科技创新赋能、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食品工业进入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④数字标签为食品工业创新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拓宽了食品企业与消费者沟通的桥梁。⑤其多样化的功能会提升消费者阅读食品标签的兴趣,导致消费者养成阅读食品标签的习惯。(1)请在文中划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2)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1小题,10分)7.(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骆驼队来了,停在我家的门前。它们排列成一长串,沉默地站着,等候人们的安排。爸爸在和他讲价钱。双峰的驼背上,每匹都驮着两麻袋煤。拉骆驼的说,他们从门头沟来,他们和骆驼,是一步一步走来的。(Ⅰ)另外一个拉骆驼的,在招呼骆驼们吃草料。(Ⅱ)它们把前脚一屈,屁股一撅,就跪了下来。爸爸已经和他们讲好价钱了。人在卸煤,骆驼在吃草。……冬天快过完了,春天就要来,太阳特别的暖和,暖得让人想把棉袄脱下来。可不是么?骆驼也脱掉它的旧驼绒袍子啦!(甲)它的毛皮一大块一大块地从身上掉下来,垂在肚皮底下;我真想拿把剪刀替它们剪一剪,因为太不整齐了。拉骆驼的人也一样,他们身上那件反穿大羊皮,也都脱下来了,搭在骆驼背的小峰上,铃铛在轻松的步伐里响得更清脆。夏天来了,再不见骆驼的影子,我又问妈妈:“夏天它们到哪里去?”妈妈回答不上来了,她说:“总是问,总是问,你这孩子!(乙)”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不会再做了。可是,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丙)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听见缓慢悦耳的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1)文中两处画波浪线的部分都有“一”,说说两处在用法上的不同。(Ⅰ)另外一个拉骆驼的。(Ⅱ)它们把前脚一屈,屁股一掀。(2)文学作品中,感叹号具有其独特的表现力。请在甲、乙、丙三处任选两处,分析其表达效果。(3)请赏析文中划横线的部分。四、写作(60分)8.(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最近,网络上流行起了“可惜我文笔平平”的梗。很多人以此为开头造句,回顾自己的2023年。比如:可惜我文笔平平,看过万家灯火,却说不尽人世温情,经历过人生风雨,却道不出追光而行的坚定……虽然我们可能文笔平平,经历平平,但岁月留痕,文字存温,当时间的指针来到岁末年初,我们不妨对过去的2023年作一些回望,请用一篇文章来记录一下过往的美好体验和点滴思考领悟。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2024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1小题,19分)1.(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唐诗在读者心目中之所以获得那么普遍的荣誉,其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而语言方面的成就,则无疑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唐诗语言是高度诗化的,又是日常生活的;这种语言的更深的基础,则是唐人的现实生活。唐代从分裂中获得统一,又摆脱了六朝门阀势力的残余,使得唐帝国走上古代封建社会的高峰,一种生活的信念,高瞻远瞩的气概,青春的旋律,少年人的精神,朝气蓬勃地展现在眼前。所谓“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种丰富而健康的生活气息,反映着时代的生活,本身就近于诗。语言的诗化,正如语言本身所具有的,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它的语法,一是它的词汇。以前者为基础的如五七言形式的成熟,虚字可以省略,新鲜的表现手法等等,使得语句更精炼、更自然、更解放,而后者则是它的丰富的语汇,这些语汇是在诗歌创作实践中形成的,也是基于生活而形成的。一个诗人写一首诗,很少都同时由他自己来创作诗的形式、诗的语法、诗的语汇等,而是基于前人以及他自己在这方面所累积的无数成果而创作。所谓诗的词汇,并非在生活的词汇外另外有什么词汇,诗歌中的形象最好是直接从事物本身得来。《诗品序》说:“‘思君如流水’,即是即目;‘高台多悲风’,亦惟所见;‘清晨登陇首’,羌无故实;‘明月照积雪’,讵出经史;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这些话至少说明了最平常的真理。而诗坛的普遍繁荣,正是要建立在这最平常的真理之上的,可是一般生活语言中的词汇怎样能成为富于诗意的词汇呢?这仍然是与实际的生活分不开的。中国封建社会从汉帝国发展到唐帝国,生活内容五百年来没有发生剧烈的变化,只是更成熟地走向封建社会所能达到的高峰而已。在这样长年累月的生活中,累积了生活经验,也累积了生活感受,仿佛一个住了几十年而没有剧烈变化的家乡,其中一木一石,都能唤起生活中的丰富的感受和联想。“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个“月”,这个“关”,这个“山”,从秦汉一直到唐代,其中累积了多少人的生活史?它所能唤起的生活感受的深度和广度有多么普遍的意义!正是这样,这首诗才能如此形象而典型地被歌唱出来。且不说一首完整的诗,就仅仅“关”“山”“月”这三个字连在一起就会产生相当形象的联想。这难道不是唐人普遍的感受吗?正如“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这个“柳”又是何等地为生活所熟悉。然而,诗化的过程也不单纯是生活的熟悉,正如上层建筑与基础的关系一样,一个民族心理和特征的形成,既取决于他的生活,也渊源于他的文化传统。从《小雅•采薇》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到《古诗十九首》的“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柳”的形象开始是偶然地而非很普遍地在诗中出现。然而“柳”已经与“春天”、与“游子”结下了不解之缘,同时也逐步深入于人的情感世界。《三辅黄图》说:“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陶渊明则自称五柳先生。王恭则被人称道为“濯濯如春月柳”,而“柳”在诗中大量地出现,则仍要到北朝《折杨柳歌辞》出现之后。接着隋、唐进入了统一,随着春风得意的时代,随着游子以至边塞的生活,“柳”就成了生活中最富于诗情画意的联想,它是生活也是诗的语言。直到今天,我们还有“五九六九,沿河看柳”的生活谚语。如果说这也可以算是广义的民族形式,我们能学习的就更多了。“江暗雨欲来,浪白风初起”“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寒雨连江夜入吴”“鸬鹚山头宿雨晴”,一直到“清明时节雨纷纷”“江雨霏霏江草齐”,这个“雨”也不过就是普通的雨,然而到了诗歌语言中,它又逐渐形成为多么富于联想的一个词汇,而它的丰富性、普遍性,也是直到唐代才更为突出的,所谓:“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正如上文中提到的“关”“山”“月”,这里的“雨”“柳”“酒”“关”这些词汇的出现,也就无怪乎它之成为最富于感染力的赠别诗了。而“客舍”的旅人之情,“青青”的欣欣之意,与那最后二句的巧妙构思,交织成阳关三叠的歌唱。而从此“渭城”也就被赋予鲜明的诗意,所谓:“生寻野渡寻无归,雁带斜阳入渭城。”这样诗与生活的反复交织充实着丰富着诗的词汇。唐代诗人们以豪迈的生活信念,对新鲜事物的敏感,吸取着创造着这些词汇,这就使诗歌的语言步入更为鲜活广阔的天地。(摘编自林庚《唐诗的语言》)(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唐诗语言是高度诗化的,又是日常生活的,这是唐诗在读者心目中获得普遍荣誉的重要原因。B.“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反映了当时丰富健康的生活,这种生活本身就是诗。C.随着唐代语法的发展,五七言形式的成熟、虚字省略、新鲜的表现手法等等都体现并促进了诗歌语言的诗化。D.“五九六九,沿河看柳”的谚语虽不是严格的诗句格式,但能说明“柳”到今天仍然贴近我们民族的生活经验。(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BA.唐朝时期,社会从乱局转入大一统,精神气质如少年般健康、昂扬,以此为基础,诗歌的语言也迎来大发展。B.作者赞同《诗品序》对“思君如流水”等诗的分析,认为有诗意的词汇往往既要借鉴经史典故,又取材于现实生活。C.一代代人在长年累月的生活中不断累积经验和感受,当唐人读到诗中的“风”“月”“关”“山”,便能唤起丰富形象的联想。D.唐诗与生活的不断交织丰富着诗的词汇,诗人们不断创造和吸取这些词汇,使得唐诗语言既高度诗化又广阔鲜活。(3)下列选项,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四段主要观点的一项是C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B.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C.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D.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4)请结合材料梳理“柳”这一形象诗化的过程。(5)杜甫的《登高》体现了唐诗语言高度诗化的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解答】(1)B.“这种生活本身就是诗”不对。原文“反映着时代的生活本身就近于诗”。故选B。(2)B.“诗意的词汇往往借自经史典故”错。原文认为,“并非在生活的词汇外另外有什么词汇”,诗意的词汇“羌无故实”(不借鉴典故)“讵出经史”(难道出自经史典籍吗?)“多非补假”(不借鉴典故)。故选B。(3)C.“天鸡”出自神话故事,是运用典故;“空中闻天鸡”也是诗人的想象,不是从眼前得来。因此该句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故选C。(4)①结合“这个‘柳’又是何等地为生活所熟悉”可知,“柳”是贴近古代人们生活的事物;②结合“‘柳’的形象开始是偶然地而非很普遍地在诗中出现”可知,《诗经》(先秦)开始,偶然地出现“柳”;③结合“然而‘柳’已经与‘春天’、与‘游子’结下了不解之缘,同时也逐步深入于人的情感世界”可知,“柳”与春天、游子联系,逐步深入人的情感世界;④结合“而‘柳’在诗中大量地出现,则仍要到北朝《折杨柳歌辞》出现之后”可知,北朝开始,“柳”在诗中大量出现;⑤结合“接着隋、唐进入了统一,随着春风得意的时代,随着游子以至边塞的生活,‘柳’就成了生活中最富于诗情画意的联想,它是生活也是诗的语言”可知,隋唐及之后,“柳”成为诗中最富诗情画意的联想。(5)结合“语言的诗化,正如语言本身所具有的,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它的语法,一是它的词汇”可知,诗语言高度诗化体现在语法成熟和词汇丰富两个方面。语法:结合“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可知,《登高》是对仗工整的七言律诗;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词汇:结合“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可知,“风、天、猿、渚、沙、鸟”等词汇贴近生活,为人熟知;运用这些典型意象,融入诗人情感,营造了雄浑高远、肃杀凄凉的意境。答案:(1)B(2)B(3)C(4)①“柳”是贴近古代人们生活的事物;②《诗经》(先秦)开始,偶然地出现“柳”;③“柳”与春天、游子联系,逐步深入人的情感世界;④北朝开始,“柳”在诗中大量出现;⑤隋唐及之后,“柳”成为诗中最富诗情画意的联想。(5)诗语言高度诗化体现在语法成熟和词汇丰富两个方面。语法:《登高》是对仗工整的七言律诗;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词汇:“风、天、猿、渚、沙、鸟”等词汇贴近生活,为人熟知;运用这些典型意象,融入诗人情感,营造了雄浑高远、肃杀凄凉的意境。(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1小题,16分)2.(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出租车司机薛忆为出租车司机将车开进公司的停车场,看到北面有一个空位,就将车开过去,停好。他从车里钻出来,环顾了一下四周。有一滴雨正好落到他的脸上。他走进值班室,将车钥匙交给正在值班的老头。老头说:“经理让你星期四来办手续。”“知道了。”出租车司机说。雨没有落下来。空气显得十分沉闷。出租车司机横过两条马路,走进了一家意大利薄饼店。刚才就是在这家薄饼店的门口,那个女人坐进了他的车。整个店里只有两个顾客,这正是出租车司机此刻想要的环境。出租车司机要了一个大号的可乐和一个他女儿最爱吃的那种海鲜味的薄饼,在靠窗边的一张桌子旁坐下。他的女儿有时候就坐在他的对面。她总是在薄饼刚送上来的时候,急忙去咬一口,烫得自己倒抽一口冷气。然后,她会翻动一下小小的眼睛,笑一笑。从这个位置,出租车司机可以看到繁忙的街景,看到马路上川流不息的车队。这是十五年来,他生活于其中的环境。每天他都开着车在这街景中穿梭。他习惯了这样的环境。可是现在他突然对这环境感到隔膜了。在他将车开进停车场之前,他已经送走了他出租车司机生涯的最后一批客人。出租车司机擦去眼眶中的泪水,深深地吸了一口可乐。那个女人坐进了他的车。他问她要去哪里。她说一直往前开。出租车司机从后视镜里瞥了那个女人一眼。她的衣着很庄重,她的表情很沉重。不一会,电话响了。她显然不高兴电话打断她的思考。“是的,我已经知道了。”那个女人对着电话说。出租车司机听得出她的伤感。出租车司机想去想象一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给她打来了这个电话。“当然。”那个女人对着电话说。也许是一个男人,他开始这样想。也许是一个女人,他后来又这样想。会不会是一个孩子呢?他最后这样想。想到这里,他的方向盘猛烈地晃动了一下。“不是。”那个女人对着电话说。出租车司机想到了他的女儿。所有的电话好像都是从另外一个世界打来的。他不知道他的女儿会不会也给他打来一个电话。“过了前面的路口,找一个地方停下来。”她说。出租车司机如释重负地点了点头。出租车司机本来把那个女人当成他的最后一批客人。可是,在他停车的地方,正好有一对男女等在路边。出租车司机还来不及拒绝,他们就上了车。刚坐上车时,那个男人几次想开口,又都被那个女人冷漠的表情阻止了。男人终于开口说话了。“有时候,我会很留恋……”他含含糊糊地说。“有时候?”女人冷漠地说,“有什么好留恋的!”“真的。”男人说,“一切都好像是假的。”“真的怎么又会是假的!”女人冷漠地说。要到的地方到了。出租车司机回头找零钱的时候,发现那个女人的脸上布满了泪水。出租车司机将一张纸巾递给他的女儿。“擦擦你的脸吧。”他不大耐烦地说。有时候,她就坐在他的对面。她的脸上粘满了意大利薄饼的配料。出租车司机一直是个粗心的人。他从来不怎么在意女儿和妻子的表情,也不怎么在意她们的存在。可是现在,出租车司机意识到了他的女儿和妻子的表情,意识到了他的女儿和妻子的存在。因为她们刹那间就已经不存在了。一个星期以来,出租车司机沉浸在悲痛和回忆之中。他的世界突然安静下来了,他却无法再让自己安静。他不敢再回到自己的住处去。在那里,他会意识到再也没有人会回来了,他会充满了恐惧。往昔在他的心中以无微不至的方式重演。出租车司机知道自己的这种状态非常危险。他向公司递交了辞职报告。一个星期以来,他总是看到他的女儿和妻子。她们邀请他回到过去。从前那些沉闷的生活一下子变得有声有色了。当然,她们还会突然出现在他的出租车的前面。她们惊恐万状的神情令出租车司机措手不及。他会重重地踩下刹车,陷入深深的自责。有货柜车出现在他的视野中,他才会重新记忆起事情的真相,他才会愤怒。货柜车从他的女儿和妻子身上碾过去的时候,出租车司机正在为了一个好价钱跑长途。他将纸杯里的冰块拿出来,在桌面上摆成一排。这是他的女儿喜欢玩的游戏。他不忍心去打量那一排冰块。他看到他的女儿纤弱的手指在桌面上移动。出租车司机将脸侧过去。出租车司机清楚地知道继续这样生活下去,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他决定回到自己的家乡去,去守护着他年迈的父亲和母亲。他相信在他们的身旁能够找到他需要的宁静。出租车司机将手放到桌面上,他突然发现刚才那一排冰块已经全部溶化了。他动情地抚摸着溶化在桌面上的冰水,突然放声大哭起来。他知道,自己永远也不会再接触到这块桌面了。永远也不会再接触到这座城市了。对这座他突然感到陌生的城市来说,他随着他的女儿和妻子一起离去了。这时候,出租车司机突然感到了一阵宁静。这提前出现的神圣感觉使出租车司机激动得放声大哭起来。(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CA.“他从车里钻出来,环顾了一下四周”一句通过动作描写,展现了出租车司机茫然不知所措的状态。B.“每天他都开着车在这街景中穿梭”写出人物日常忙碌的生活,同时也交代了他以前不在意妻女的主要原因。C.出租车司机对这座城市“突然感到隔膜”,写出他在失去妻女后的孤独伤痛中,发现自己未能真正融入生活已久的城市。D.小说主人公没有因为惨遭人生变故而麻木冷漠,载客时他敏感地关注着乘客们的喜怒哀乐,可见他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2)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DA.文中“将下未下”的雨,营造了阴郁的故事背景,渲染了压抑的氛围,表现出人物的孤独和悲伤。B.出租车司机想到孩子时“方向盘猛烈地晃动了一下”的反应,暗示了他失去妻女的痛苦心情。C.小说运用蒙太奇的手法,通过不时切换薄饼店、载客途中、妻女车祸罹难后等不同场景,完成小说结构的时空并置。D.小说主人公被称为“出租车司机”,可见他和《祝福》中的祥林嫂一样,因身份卑微而没有自己的姓名。(3)请简要分析文中“最后两批客人”的作用。(4)有评论家认为该小说“让人悲伤,而又给人温暖”,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一评价的理解。【解答】(1)A.“茫然不知所措的状态“错,由“他走进值班室,将车钥匙交给正在值班的老头。老头说:‘经理让你星期四来办手续’”可知,表现的是“对车场的眷恋和不舍”。B.“同时也交代了他以前不在意妻女的主要原因”错,由“出租车司机一直是个粗心的人。他从来不怎么在意女儿和妻子的表情,也不怎么在意她们的存在。可是现在,出租车司机意识到了他的女儿和妻子的表情,意识到了他的女儿和妻子的存在。因为她们刹那间就已经不存在了”可知,他以前不在意妻女的原因主要是“她们都在”。C.正确。D.“乐于助人”错,由“出租车司机将一张纸巾递给他的女儿。‘擦擦你的脸吧。’他不大耐烦地说”可知,出租车司机载客时他敏感地关注着乘客们的喜怒哀乐,是为了表现人情的善良、温暖。故选C。(2)D.“因身份卑微而没有自己的姓名”错,为主人公取名“出租车司机”,不是表现他身份卑微,而是突出其典型性。故选D。(3)由“出租车司机想到了他的女儿。所有的电话好像都是从另外一个世界打来的。他不知道他的女儿会不会也给他打来一个电话”可知,司机由客人联想到自己的孩子,这样写使故事连贯、结构紧凑;由“要到的地方到了。出租车司机回头找零钱的时候,发现那个女人的脸上布满了泪水”“出租车司机将一张纸巾递给他的女儿。‘擦擦你的脸吧。’他不大耐烦地说。有时候,她就坐在他的对面。她的脸上粘满了意大利薄饼的配料。出租车司机一直是个粗心的人。他从来不怎么在意女儿和妻子的表情,也不怎么在意她们的存在。可是现在,出租车司机意识到了他的女儿和妻子的表情,意识到了他的女儿和妻子的存在。因为她们刹那间就已经不存在了”可知,司机关注客人的举止、情绪,说明他由从前的麻木迟钝、粗心大意,变得关心体量他人;由“他将纸杯里的冰块拿出来,在桌面上摆成一排。这是他的女儿喜欢玩的游戏。他不忍心去打量那一排冰块。他看到他的女儿纤弱的手指在桌面上移动。出租车司机将脸侧过去。出租车司机清楚地知道继续这样生活下去,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他决定回到自己的家乡去,去守护着他年迈的父亲和母亲。他相信在他们的身旁能够找到他需要的宁静”可知,送走客人,意味着出租车司机告别了城市和工作,同时也是司机回乡守护父母、寻求宁静生活的起点。(4)悲伤:由“可是现在,出租车司机意识到了他的女儿和妻子的表情,意识到了他的女儿和妻子的存在。因为她们刹那间就已经不存在了。一个星期以来,出租车司机沉浸在悲痛和回忆之中。他的世界突然安静下来了,他却无法再让自己安静。他不敢再回到自己的住处去。在那里,他会意识到再也没有人会回来了,他会充满了恐惧。往昔在他的心中以无微不至的方式重演”可知,司机从前不在意妻女,因车祸失去他们,只能沉浸在悲痛回忆中;由“一个星期以来,他总是看到他的女儿和妻子。她们邀请他回到过去。从前那些沉闷的生活一下子变得有声有色了。当然,她们还会突然出现在他的出租车的前面。她们惊恐万状的神情令出租车司机措手不及。他会重重地踩下刹车,陷入深深的自责。有货柜车出现在他的视野中,他才会重新记忆起事情的真相,他才会愤怒。货柜车从他的女儿和妻子身上碾过去的时候,出租车司机正在为了一个好价钱跑长途”可知,打工者难以在城市中扎根的痛苦感受。温暖:由“出租车司机将一张纸巾递给他的女儿。‘擦擦你的脸吧。’他不大耐烦地说。有时候,她就坐在他的对面。她的脸上粘满了意大利薄饼的配料。出租车司机一直是个粗心的人。他从来不怎么在意女儿和妻子的表情,也不怎么在意她们的存在。可是现在,出租车司机意识到了他的女儿和妻子的表情,意识到了他的女儿和妻子的存在”可知,出租车司机经历人生变故的痛苦后,认识到自己之前的粗心,开始关心周围的人,表现出人情的善良、温暖;由“出租车司机清楚地知道继续这样生活下去,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他决定回到自己的家乡去,去守护着他年迈的父亲和母亲。他相信在他们的身旁能够找到他需要的宁静”可知,家乡和父母给出租车司机心灵的慰藉,让他在迷茫中感到心灵的宁静、亲情的温暖。答案:(1)C(2)D(3)①司机由客人联想到自己的孩子,这样写使故事连贯、结构紧凑;②司机关注客人的举止、情绪,说明他由从前的麻木迟钝、粗心大意,变得关心体量他人;③送走客人,意味着出租车司机告别了城市和工作,同时也是司机回乡守护父母、寻求宁静生活的起点。(4)悲伤:①司机从前不在意妻女,因车祸失去他们,只能沉浸在悲痛回忆中;②打工者难以在城市中扎根的痛苦感受。温暖:①出租车司机经历人生变故的痛苦后,认识到自己之前的粗心,开始关心周围的人,表现出人情的善良、温暖;②家乡和父母给出租车司机心灵的慰藉,让他在迷茫中感到心灵的宁静、亲情的温暖。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20分)3.(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风俗方日坏,可忧者非一事,吾幸老且死矣,若使未遽死,亦决不复出仕,惟顾念子孙,不能无老妪态。吾家本农也,复能为农,策之上也。杜门穷经,不应举,不求仕,策之中也。安于小官,不慕荣达,策之下也。舍此三者,则无策矣。汝辈今日闻吾此言,必当不以为是,他日乃思之耳。暇日时与兄弟一观以自警,不必为他人言也。……后生才锐者,最易坏。若有之,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切须常加简束,令熟读经学。训以宽厚恭谨勿令与浮薄者游处自此十许年志趣自成。不然,其可虑之事,盖非一端。吾此言,后生之药石也,各须谨之,毋贻后悔。(节选自陆游《放翁家训》)材料二:告俨、俟、份、佚、佟诸子:天地赋命,生必有死;自古圣贤,谁能独免?子夏有言:“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四友①之人,亲受音旨。发斯谈者,将非穷达不可妄求,寿天永无外请故耶?吾年过五十,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贻俗患。僶俛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败絮自拥,何惭儿子?此既一事矣。但恨邻靡二仲②,室无莱妇③,抱兹苦心,良独内愧。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意浅识罕,谓斯言可保。日月遂往,机巧好疏。缅求在昔,眇然如何!疾患以来,渐就衰损,亲旧不遗,每以药石见救,自恐大分将有限也。汝辈稚小家贫,每役柴水之劳,何时可免?念之在心,若何可言!然汝等虽不同生,当思四海皆兄弟之义。鲍叔,管仲,分财无猜;归生、伍举,班荆道旧;遂能以败为成,因丧立功。他人尚尔,况同父之人哉!颍川韩元长,汉末名士,身处卿佐,八十而终,兄弟同居,至于没齿。济北泪稚春,晋时操行人也,七世同财,家人无怨色。《诗》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尔,至心尚之。汝其慎哉,吾复何言!(节选自陶渊明《与子俨等疏》)【注释】①四友:孔子的学生颜回、子贡、子路、子张四人。②二仲:指汉代的两位隐士羊仲、求仲。③莱妇:老莱子的妻子。春秋时楚国的老莱子,在蒙山之南隐居躬耕。楚王用重礼来聘请他做官。他的妻子竭力劝止他说:“今先生食人酒肉,受人官禄,为人所制也,能免于患乎?”老莱子便与妻子一起逃隐于江南。(1)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训以宽厚恭谨A勿令与B浮薄者C游处D自此E十年许F志趣G自成(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BA.经学,泛指先秦时期各家学说要义的学问,“五经”是五部儒家经典,有《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B.靡,文中意为“没有”,与《曹刿论战》中的“望其旗靡”和《氓》中的“靡有朝矣”的“靡”字意义相同。C.败絮,原指破棉絮,后引申为内在的才能或品质不足。成语“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败絮”就取其引申义。D.没齿,古人认为动物和人的牙齿掉落意味着衰老,原句与成语“没齿难忘”中的“没齿”都指人的一生、一辈子。(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DA.陆游认为世风日渐败坏,令人担忧的事很多,虽然自己已年老将死,也绝不再出来做官,但还是对子孙后代有诸多期许。B.陆游认为才气过人的年轻人最容易误入歧途,做父母兄长的不可以以他们的才气为喜,应当以之为忧,并经常对其加以约束。C.陶渊明性格刚直,又无逢迎取巧之能,与社会人事多不相合,辞去官职,致使孩子们从小就过着贫穷饥寒的生活。D.陶渊明列举鲍叔和管仲、归生和伍举等人的事例,劝告家族后人要效仿名士,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来成就功业。(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暇日时与兄弟一观以自警,不必为他人言也。②发斯谈者,将非穷达不可妄求,寿天永无外请故耶?(5)请概括陆游、陶渊明二人对家族后人的要求有何异同。【解答】(1)“训以宽厚恭谨”为状语后置句,表意完整,其后断开;“自此”有承接之意,前面“勿令与浮薄者游处”表意完整,所以“自此”前断开;“自成”的是“志趣”,“志趣”前断开,综上应在ADF三处断开。译文:用宽容厚道谦恭谨慎(的道理)教育他们,不要让他们与轻浮浅薄的人交往,这样十几年后,(远大的)志向和(高尚的)情趣自然就养成了。(2)B.“意思相同”有误,根据句意“我只遗憾没有求仲、羊仲那样的邻居”“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了”,“望其旗靡”的“靡”是“倒下”的意思,文中的“靡”是“没有”的意思,所以不同。故选:B。(3)D.“劝告家族后人要效仿名士,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来成就功业”分析有误,从原文“然汝等虽不同生,当思四海皆兄弟之义。鲍叔,管仲,分财无猜;归生、伍举,班荆道旧;遂能以败为成,因丧立功。他人尚尔,况同父之人哉”来看,陶渊明列举这些名士的事例是为了劝告兄弟友爱。故选:D。(4)①暇日:空闲;为:介词,跟、同、向、对。译文:(你们)空闲时和兄弟们看看,来警醒自我,不需要对别人说起。②将:岂、难道;穷达:偏义复词,偏指“达”之意。译文:(子夏)讲出这样的话,岂不是不能非分地追求显达、永远不能在命数之外得到长寿的缘故吗?(5)文中陆游说到“切须常加简束,令熟读经学。训以宽厚恭谨,勿令与浮薄者游处,自此十许年,志趣自成”。陶渊明引用了《诗经》众“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还说到“虽不能尔,至心尚之。汝其慎哉,吾复何言”。由此可见,两人都希望家族里的后人提升道德修养,学习古人宽厚崇高的优秀品质。不同点在于,陆游说到“吾家本农也,复能为农,策之上也”。陆游希望后人务农,能够淡泊明志,不刻意追求功名利禄。文中陶渊明说到“然汝等虽不同生,当思四海皆兄弟之义。鲍叔,管仲,分财无猜;归生、伍举,班荆道旧;遂能以败为成,因丧立功。他人尚尔,况同父之人哉”。他希望后人能够友爱,兄弟同心。答案:(1)ADF(2)B(3)D(4)①(你们)空闲时和兄弟们看看,来警醒自我,不需要对别人说起。②(子夏)讲出这样的话,岂不是不能非分地追求显达、永远不能在命数之外得到长寿的缘故吗?(5)同:两位诗人都告诫后人要提升道德修养,学习古人宽厚崇高的优秀品质。异:陆游希望后人淡泊明志,不刻意追求功名利禄。陶渊明希望后人兄弟同心。参考译文:材料一:如今世风正日渐败坏,令人担忧的不只是一件事,幸好我已年老将死了,即使不会马上死去,也绝不再出来做官,只是想到子孙后代,不能不像老太婆一样(啰嗦几句)。我家本是农民,若再务农,是为上策。闭门读书,不应科举考试,不去做官,是为中策。安心做一个小官,不羡慕荣贵显达,是为下策。除此三种情况,就没有别的方法了。你们这些人今天听到我这些话,内心肯定不以为然,以后再考虑吧。(你们)空闲时和兄弟们看看,来警醒自我,不需要对别人说起。年轻人中才气过人的,最容易变坏。如果有这样的孩子,做父母兄长的应当以之为忧,不可以以之为喜。一定要经常加以检查约束,令其熟读经典和诸子百家之书。用宽容厚道谦恭谨慎(的道理)教育他们,不要让他们与轻浮浅薄的人交往,这样十几年后,(远大的)志向和(高尚的)情趣自然就养成了。不这样的话,那些令人忧虑的事情,大概不只是一方面了。我说的这些,是后人的良药,每个人都必须认真对待,不要留下后悔。材料二:告诉俨、俟、份、佚、佟诸子:天地赋予人类以生命,有生必定有死;自古至今,即便是圣贤之人,谁又能逃脱死亡呢?子夏曾经说过:“死生之数自有命定,富贵与否在于天意。”孔子的学生颜回、子贡、子路、子张,亲身受到孔子的教诲。(子夏)讲出这样的话,岂不是不能非分地追求显达、永远不能在命数之外得到长寿的缘故吗?我已经年过五十,年少时即受穷苦,家中常常贫乏,不得不在外四处奔波。我性格刚直,无逢迎取巧之能,与社会人事多不相合。自己为自己考虑,那样下去必然会留下祸患。于是我努力使自己辞去官场世俗事务,因而也使你们从小就过着贫穷饥寒的生活。自己穿着破棉袄,又何必为儿子(不如别人而)惭愧呢?这个道理是一样的。我只遗憾没有求仲、羊仲那样的邻居,家中没有像老莱子妻那样的夫人,怀抱着这样的苦心,内心很是惭愧。我少年时曾学习弹琴、读书,间或喜欢悠闲清静,打开书卷,心有所得,便高兴得连饭也忘记吃了。看到树木枝叶交错成荫,听见候鸟不同的鸣声,我也十分高兴。我常常说,五六月里,在北窗下面躺着,遇到凉风一阵阵吹过,便自认为是伏羲氏以前的古人了。我的思想单纯,见识稀少,认为这样的生活可以保持下去。时光逐渐逝去,逢迎取巧那一套我仍十分生疏。要想恢复过去的那种生活,希望又是多么渺茫!自从患病以来,身体逐渐衰老,亲戚朋友们不嫌弃我,常常拿来药物给我医治,我担心自己的寿命将不会很长了。你们年纪幼小,家中贫穷,常常担负打柴挑水的劳作,什么时候才能免掉呢?这些事情总是牵挂着我的心,可是又有什么可说的呢!你们兄弟几人虽然不是一母所生,但应当理解普天下的人都是兄弟的道理。鲍叔和管仲分钱财时,互不猜忌;归生和伍举久别重逢,便在路边铺上荆条坐下畅叙旧情;于是才使得管仲在失败之中转向成功,伍举在逃亡之后回国立下功劳。他们并非亲兄弟尚且能够这样,何况你们是同一父亲的儿子呢!颍川的韩元长,是汉未的一位名士,身居卿佐的官职,享年八十岁,兄弟在一起生活,直到去世。济北的汜稚春,是晋代一位品行高尚的人,他们家七代没有分家,共同拥有财产,但全家人没有不满意的。《诗经》上说:“对古人崇高的道德则敬仰若高山,对古人的高尚行为则效法和遵行。”虽然我们达不到到那样高的境界,但应当以至诚之心崇尚他们的美德。你们要谨慎做人啊,我还有什么话好说呢!(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题,9分)4.(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长歌行李白桃李待日开,荣华照当年。东风动百物,草木尽欲言。枯枝无丑叶,涸水吐清泉。大力运天地,羲和无停鞭。功名不早著,竹帛将何宣。桃李务青春,谁能贳①白日。富贵与神仙,蹉跎成两失。金石犹销铄,风霜无久质。畏落日月后,强欢歌与酒。秋霜不惜人,倏忽侵蒲柳②。【注释】①贳(shì):出借,赊欠。②《世说新语》记载,顾悦与梁简文帝同岁,而顾发早白。简文帝问顾:“卿何以先白?”顾答:“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姿,经霜弥茂。”蒲柳之姿是顾自指,松柏之姿喻简文帝。(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BA.诗歌开端借助桃李、东风、清泉等意象,描绘了一幅万物复苏、春意盎然的图景。B.羲和是古代神话中驾御日车的神,诗人运用这个典故表达了对英雄的追忆与赞美。C.坚硬的金石也会消失殆尽,诗人借此表达消沉压抑的情绪,与前文形成了反差。D.结尾诗人借典故以自比,表达自己微贱之躯,经受不住秋霜般无情力量的打击。(2)面对时间的流逝,李白有哪些感悟?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解答】(1)B.“对英雄的追忆”于诗无据。故选B。(2)此诗前十句,首先总述桃李迎春得朝阳而鲜花怒放,争芳吐艳,然而它也只是荣华当年。作者深入探索桃李迎春吐艳,其条件是须春阳细腻的化育,苦心无私地用功,生存发展离不开春日阳光。桃李遇春阳而开,贤相逢明君而荣,自然常律与人事常理,有其相似之点,明写桃李,暗喻君臣事理。美好意象的描写,深含着美好感情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美虽美;但尤感不足之处,只是荣华当年,因而更值得珍惜。接着作者连用四句诗赞美春光之妙用,总上六句诗正是诗人触景所生之美感,又以平淡自然的文字与诗句,绘成春光美的形象与意境,诗人入于境中,而又出于境外,妙笔生花,与境冥合。“大力运天地,羲和无停鞭。功名不早著,竹帛将何宣”,作者依据中国古代哲学家见解,也认为这是自然界的神力,运转天地,故而有春、夏、秋、冬四季,因而也就生成了宇宙中万物的自然生存、发展、死亡的各自规律,形成了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李白由于得不到“日”(皇帝)的温暖抚育,年华老大,驾着六龙的日神车,驭手羲和又催赶不停,如不能在青春时早立功名,就更不能留名于竹帛的史书之中。诗写到这里诗情与意旨都该停顿,但留给人们的是为何功名不早立,结局又是如何的悬念。“富贵与神仙,蹉跎两相失”,写诗人对于自己的言行作出了新的判断,知昨日之非。追求富贵功名,神仙长生,这是统治阶级的享乐意识和人生价值观。当了官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标志,自然富而且贵。于此又滋生长生不死的幻想和妄求,目的永远保持自己的权贵地位与富裕的生活条件,名与利两收。求官不得则游仙,表示超然物外,清高自恃,平等官吏,也能获得美名。“畏落日月后,强欢歌与酒”,写诗人及时行乐,纵情歌唱,酣饮消忧。一个“强欢”,透露出其内心曲隐之愁情,是不情愿地造作欢情,是无欢心地造作欢情,是借歌与酒消解胸中愁情,是一时的麻醉。这种有意识麻醉自己是心灵更痛苦的表现,这是李白艺术上超常的表现,发人人所感而尚未意识到的内心深曲。答案:(1)B(2)①李白认为人也应如春日盛开的桃李,珍惜青春的美好时光,早日建功立业,名留史册。②李白感叹自己蹉跎岁月,富贵与求仙的心愿都未完成。③李白希望通过及时行乐、歌唱酣饮来化解落后于时间的忧愁。译文:桃李花得日而开,花朵缤纷,装点新春。东风已经复苏万物,草木皆似欣欣欲语。枯枝上发出了美丽的新叶,涸流中也清泉汩汩,一片生机。造化运转着天地,太阳乘着日车不停地飞奔。如果不早立功名,史籍怎能写上您的名字?桃李须待春天,但谁能使春日永驻不逝?时不我待,富贵与神仙两者皆会错肩而过。金石之坚尚会销蚀殆尽,风霜日月之下,没有长存不逝的东西。我深深地畏俱日月如梭而逝,因此才欢歌纵酒,强以为欢。就像是秋天寒霜下的蒲柳,倏忽之间,老之将至,身已衰矣!赏析:李白这首《长歌行》深受同题古辞的影响。长歌行古辞或写及时建功立业,不要老大伤悲;或写游仙服药,延年长寿;或写游子思乡,感伤人命短促。陆机《长歌行》恨功名薄,竹帛无宣;谢灵运《长歌行》感时光流速,壮志消磨;梁元帝《长歌行》写及时行乐;沈约《长歌行》写羁旅行后倦恋金华殿,功名未著,竹帛难宣。总之李白之前运用长歌行古题者,均触景感时,抒写悲伤之情,寄寓着他们对美好人生的追求,以及追求不得的怅惘感伤的心灵。李白由此感悟人生,联想反思自己功业无成,游仙不果,重蹈古人的覆辙,陷入痛苦之中,不抒不快。于是尽情倾吞,激昂文字,悲歌式的心灵,融汇着千古人所共有的情愫,感发着人意,体验着人生的苦乐。此诗前十句为第一段。开端两句,总述桃李迎春得朝阳而鲜花怒放,争芳吐艳,然而它也只是荣华当年。一年一度春芳桃李,这是自然规律,因而桃李花开是春天的象征,是美好的象征。经过幽闭冬藏的寒日笼照之后,转而接受春日温暖的朝阳抚摸,使大地万物顿感复苏,呈现了活跃的旺盛的生命力,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精神倍增,昂扬奋进,这是物之常理与人之常情。故人们把人生美好时刻称之为青春。可是作者认知不限于此,而更深入探索桃李迎春吐艳,其条件是须春阳细腻的化育,苦心无私地用功,生存发展离不开春日阳光。由此作者更悟出君臣关系的相互依存的道理,预伏后面“功名不早著”之因。日这个描写意象在古诗中曾有象征君王之意。桃李遇春阳而开,贤相逢明君而荣,自然常律与人事常理,有其相似之点,明写桃李,暗喻君臣事理。这可能是用“得日开”的甘苦用心吧!美好意象的描写,深含着美好感情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美虽美;但尤感不足之处,只是荣华当年,因而更值得珍惜。接着作者连用四句诗赞美春光之妙用,“东风动百物,草木尽欲言。枯枝无丑叶,涸水吐清芬。”春风送暖,遍吹大地万物,阳气萌发,万物从蛰伏中苏醒,争现新姿,构成了一个生命律动的美的境界。因而草木尽欲显露英姿,冬日的枯枝丑叶败落净尽。“无丑叶”的对应之意是“竟美叶”。已经乾涸的水泉,也喷吐着清香的水柱。这四句从开端的桃李花开一点,铺叙春回大地的全景。桃李艳美又衬托东风不停地化育万物,草木换新颜,涸泉复吐清芬,尽现出春之美,写出春之境界。总上六句诗正是诗人触景所生之美感,又以平淡自然的文字与诗句,绘成春光美的形象与意境,诗人入于境中,而又出于境外,妙笔生花,与境冥合。于平淡的描写中凝聚着深蕴美与哲理性认知,然而它绝不同于自然教科书的说理。这一段后四句则由上面春光境界的描写而转入讨论,发抒感慨,寻求造成这一美景的力量来源。“大力运天地,羲和无停鞭。功名不早著,竹帛将何宣。”作者依据中国古代哲学家见解,也认为这是自然界的神力,运转天地,故而有春、夏、秋、冬四季,因而也就生成了宇宙中万物的自然生存、发展、死亡的各自规律,形成了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不过人们总是偏爱春日,而厌恶冬日,不过这是当时人们无法改变这一阴阳变化的规律。当然他们也从天地运行不止,时光流速,永无停止中,观察万物的生衰,包括人的生老病死,悟出了一个人生道理,人亦应如春日桃李花一样,要在青春的美好时刻,展示怀抱,建立丰功伟业。生时为人们仰慕赞美,死后美名留青史,千古流芳。可是在现实中的李白,虽有美好的理想和作人的价值观,以及奋进不止的精神,但由于得不到“日”(皇帝)的温暖抚育,年华老大,驾着六龙的日神车,驭手羲和又催赶不停,如不能在青春时早立功名,就更不能留名于竹帛的史书之中。默默无闻地离开人世,故深为痛恨。外在的无形压力与内在愤激之情的积郁,终于迸发出忧患不平的心声。从过去的借鉴,目前的现状,到未来的预测,拓展时空,言浅而意深,雅正而浑厚,发展了五言古诗的传统特点。诗写到这里诗情与意旨都该停顿,但留给人们的是为何功名不早立,结局又是如何的悬念。诗的后十句为第二段。头两句照应开端,深化诗意。桃李既然是专在追求青春,应青春而显美容。那么有人能赊取太阳,使其不动,青春不是永在吗?“谁”字有疑问之情,本是不能之事,设想其能,从幻想中慰勉自己,从幻境中享受快感,从而减轻了心里压力,从困境得到解脱。然而幻想是暂时的,当其转化为现实之时,也就从狂热转化为冷静,用理智滤取生活的轨迹,明确是非与得失,于是铸成“富贵与神仙,蹉跎两相失”的痛定思痛的诗句。对于自己的言行作出了新的判断,知昨日之非。追求富贵功名,神仙长生,这是统治阶级的享乐意识和人生价值观。当了官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标志,自然富而且贵。于此又滋生长生不死的幻想和妄求,目的永远保持自己的权贵地位与富裕的生活条件,名与利两收。求官不得则游仙,表示超然物外,清高自恃,平等官吏,也能获得美名。可在唐代它又是作官的终南捷径,初盛唐的封建士人多通此径。李白亦不例外,拜谒官吏,寻访名山高僧仙师,获取功名富贵。于今两相失败,一事无成,虚度年华,悔恨不及,再次跌入痛苦的深渊之中。进而想到古人曾说的“人生非金石,”“寿无金石固,岂能长寿考”,于是发展成为“金石犹销铄,风霜无久质”。就算人生如金石之固,可金石在长久的风霜侵袭与磨蚀之下,也会使完整之体粉碎为沙砾,更不用说人又不是金石。春之桃李、草木、清泉等也自然难以保持它们春日美姿了。言外之意,人不能长生,其功名富贵就要及早得到,否则就有得不到危险;既或得到了也难以长存。所以古人求仕的经验,“早据要路津”,实现竹帛留名的人生价值。表面上看这两句与前两句无关,然而它是似断实连,是对游仙长生的否定。诗意的发展,感情跳荡,思潮起伏的写照,因而表现为诗句的跳跃性,留给人们以悬念,追求究竟,诱人深入,弄得水落石出。当其悔恨昨非之时,必然改弦更张,作出新的抉择,“畏落日月后,强欢歌与酒。”及时行乐,纵情歌唱,酣饮消忧。否则就要落在时间的后面,衰朽之躯,想行乐也不可能了,空空地走向死亡世界,白活了一生。一个“强欢”,透露出其内心曲隐之愁情,是不情愿地造作欢情,是无欢心地造作欢情,是借歌与酒消解胸中愁情,是一时的麻醉。这种有意识麻醉自己是心灵更痛苦的表现,这是李白艺术上超常的表现,发人人所感而尚未意识到的内心深曲。这是大家路数,而非小家捉襟见肘的手法。然而,就是这一点强作排解的自我克制的希望,也难以达到与满足,痛心地写下了结尾诗句:“秋霜不惜人,倏忽侵蒲柳。”严酷的秋霜从无仁爱之心,萧杀万物,于人也无所惜,突然间降临,侵害蒲柳之姿。蒲柳为草木之名,体柔弱而经不起风霜,经霜而枯枝败叶,苦无生机。这里是用典,《世说新语》记载,顾悦与梁简文帝同岁,而顾发早白。简文帝问顾“卿何以先白?”顾答:“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姿,经霜弥茂。”蒲柳之姿是顾自指,松柏之姿喻简文帝。李白用此典切合自己身份,微贱之躯,经不得风霜摧残。秋霜这里既是自然的威力,同时又是象征邪恶的政治势力的残酷打击。以不可抗御的力量打击毫无准备的柔弱微贱之躯,其结果不言自明。结句不仅含蕴丰厚,而感情也至痛。令人不平,催人泪下。真是可以称作长歌当哭之作。李白这篇乐府诗综合前人同题之作的长处,而自成一格,以气为主,以自然为宗,清新俊逸,奇伟特出,是大家手笔。诗以比兴诗句开其端,触景生情,但它并非泛咏桃李荣谢,人生无常,及时行乐之作,而是表现出用常得奇,抒写出超出常人的胸怀壮思,生命的价值。绝非庸庸碌碌的小人私欲,它是盛唐时代精神的高扬。它描写出一代人的精英的爱国衷肠,对美好的自然春景的赞颂,对爱美与追求美好理想的倾诉,对自己事业无成的愤懑及自我解脱不成的痛苦,敞开心扉,让人们尽情了解他的内心衷曲。一颗跳荡的心,激荡的变化,万端的感情,牵动着优美的自然画面,透视出社会的不公正。美好理想总是难以兑现,为此而忧患着,抗争着,终不免遭受秋霜的厄运。美好的人性遭受摧残,不是一个时代的现象,而是阶级社会中共有的现象。盛唐社会尤其如此,令人深思。李白成功地塑造这天才者遭受厄运的心象,还借助于他熔铸古诗的叙事、抒情、议论手法于一炉,运用得出神入化,挥洒自如,成为一个完整艺术表现体系,只见诗境美,而不见技法。这正是李白所追求的清真美。(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题,6分)5.(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早缫而绪,早织而缕”两句写到官吏们催促百姓早些煮茧抽丝、织好布匹,这使得百姓难以休养生息。(2)温庭筠《菩萨蛮》中“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两句化用了唐代诗人崔护的诗句“人面桃花相映红”,刻画出女子照镜贴花时的娇美容颜。(3)在古代诗文中“樽”指酒杯,如“莫使金樽空对月”;有时也写成“尊”,比如“一尊还酹江月”。【解答】故答案为:(1)早缫而绪早织而缕(重点字:缫)(2)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重点字:映)(3)莫使金樽空对月一尊还酹江月(重点字:酹)或:金樽清酒斗十千浮生只合尊前老(重点字:尊)樽酒家贫只旧醅无辞竹叶醉尊前(重点字:醅)举匏樽以相属浮生只合尊前老(重点字:匏)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1小题,10分)6.(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①随着对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需求的提升,使消费者比以往更加注重阅读食品标签,合理选择食品。而随着食品标签标示信息的增多,受传统标签版面限制,A_____,部分标签字号偏小等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给消费者带来不便。数字标签通过二维码等形式展示食品标签信息,消费者可以通过页面放大、语音识读等形式更便捷地获取食品信息。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副主任樊永祥告诉记者:“②目前已经有20余家企业的40余款产品加入了数字化标签的试点工作。数字化应用已经深入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也成为各国食品标签管理的趋势,数字标签取代现有食品标签的一些功能应是趋势。但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让其完全替代实体标签还需要一个比较长的周期,B_____:一是需要提升消费者对于数字标签的认可度;③二是需要食品企业将数字标签作为常态化的标签载体,在食品生产中按照标准要求规范使用,全面应用,逐步推开;三是数字标签要满足市场监管部门对于食品标签的监管需求,通过数字标签的应用提升监管效率。”在科技创新赋能、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食品工业进入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④数字标签为食品工业创新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拓宽了食品企业与消费者沟通的桥梁。⑤其多样化的功能会提升消费者阅读食品标签的兴趣,导致消费者养成阅读食品标签的习惯。(1)请在文中划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2)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解答】(1)A.结合“受传统标签版面限制”的提示及“部分标签字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