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校本课程体系建设方案:用学校文化引领学校特色发展_第1页
学校校本课程体系建设方案:用学校文化引领学校特色发展_第2页
学校校本课程体系建设方案:用学校文化引领学校特色发展_第3页
学校校本课程体系建设方案:用学校文化引领学校特色发展_第4页
学校校本课程体系建设方案:用学校文化引领学校特色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校校本课程体系建设方案:用学校文化引领学校特色发展学校简介xx市xx区xx学校始建于1941年,位于xx镇驻地西北角,是一所六年制全日制完全小学。学校现有18个教学班797名学生,专业教师63名,教学仪器及音体美器材均达省一类标准。校园布局合理,环境优美舒适,是一座花园式的现代化学校。近年来学校以“建设一所道德的、充溢着幸福的现代化理想学校”为办学目标,立足“至真至善至美、立德立行立言”的办学理念,奠基至真至善至美的品质人生,培育立德立行立言的社会栋梁,用“真善美”的学校文化引领学校特色发展。一、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建设目标1.培养目标构建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发展的课程体系,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个性教育奠基至真、至善、至美的品质人生,培育立德、立行、立言的社会栋梁,铸造真善美学校文化品牌,建设一所道德的、充溢着幸福的现代化理想学校。具体体现在:【至真】实事求是、教人求真、学做真人【至善】明德知善、与人为善、乐善好施【至美】各美其美、成人之美、美美与共【立德】品德良好、德业相继、以德为先【立行】志向远大、身体力行、躬行自明【立言】学术专攻、著书立言、经世济民2.课程设计理念确立“至真至善至美,立德立行立言”的教育价值取向,依据学校的教育哲学(即培养目标)、学生的课程需求、家长的课程期待、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整体规划各类课程。注重实践与创新,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能力提升为核心,整合三级课程,构建课程的整体性、综合性、层次性和选择性,满足学生对现代生活和人性完善的需求,使不同的学生在共同基础上各具特长。为学生成长提供思想引领、人格引领、文化引领、实践引领和人生规划引领,为其成为负责任的未来公民奠定坚实基础。二、课程结构与课程设置1.课程体系框架构建至真课程、至善课程、至美课程三个课程领域,打造基础类必修课程、主题类活动课程和兴趣类少年宫课程三类精品课程。各类课程从低到高分为三个层次,阶梯式推进,分年级按能力分层落实。三大类课程综合拓展三领域课程内容,相互联系、互为拓展,形成既注重全面素质,又注重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至真课程”主要指向“基础类课程”,以国家必修课程为基础,学科核心知识为中心,通过教师对必修内容进行校本化开发,组织教学,完成基础培养的过程。强调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以及学科思想的教学,重视基本技能的训练,构建必修课程核心知识结构,夯实学科基础,激发学习兴趣,为促进学生发挥学习潜能、实现层次递进和自主发展奠定基础。“至善课程”主要指向“主题类课程”,即将学校活动主题化、系列化,超越教材、课堂和学校的局限,密切学生与自然、与社会、与生活的联系,以学生经验、学校实际、社会需要和问题为核心,以主题的形式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包括节日文化课程、仪式课程等,体现学校的“十二个主题月、八大节日”的课程文化等。“至美课程”主要指向“兴趣类课程”,主要是为了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以学校少年宫课程为代表。它主要强调学生对实际活动过程的亲历和体验,以此有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实践能力、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为学生提供个性发展所需的知识。这三类课程(指至真至善至美课程)以三种课程形态综合、拓展为三大领域课程内容相互联系、互为拓展,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如下图)。2.课程的逻辑关系学校“三至三立”的课程教育目标,强调了毕业生的全面素质和公民的核心素养。课程体系的设计思路是基于培养这样的人的一种教育理想,以及对人性本质——“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考量,弥补国家课程在公民核心素养、个性发展和完善等方面存在的空缺。“至真”课程指向科学学问基础涉及数学学习、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学习领域,为学生将来能够成为一名服务社会、创造价值的人奠定必须的知识和能力基础,让学生学会做事;“至善”课程指向人文科学,涉及语言文学、社会科学、历史哲学学习领域,为促进学生的社会化,提升学生的人类意识和民族精神提供课程支持,让学生学会做人。“至美”课程指向艺术与审美、体育与健身学习、道德人格等领域,旨在促进学生成为一个道德高尚,有精神修养、健全人格,拥有“至真至善至美”品质人生的人。3.每个课程领域的层次结构课程中,各个领域都根据课程内容分层设计,分为基础型、拓展型和提高型三个层次,形成立体化的课程结构。基础型课程主要是夯实共同基础;拓展型课程主要是为学生提供后续学习所需的知识和眼界;提高型课程主要体现术有专攻,主要针对有潜质、有较高志向、有特殊课程需求的学生群体而开设的课程,包括学科竞赛课程、学科研究性学习课程等,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创造条件,搭建平台。三、“真善美”课程实施1.课时设定标准课每节课定为40分钟,可根据教学内容、科目制订大小课时,大课时每节课为80分钟,小课时每节课为20分钟。年级走班选修课程分别安排在周一至周五的下午,每下午单元时间(2节课)只安排一个年级走班,以保证教学资源不冲突。周总学时低年级不超过26标准课时,中高年级不超过30标准课时,其中,中高年级必修课时为26标准课时,走班选修课时为4标准课时。允许学生跨年级选修。2.学分设定每门课程的学分按每18个标准课时为1个学分来设定。但是,教师自主开发的选修课程,允许从课程内容实际出发确定课时数,不搞一刀切。选修课课时分9标准课时、18标准课时和36标准课时三种模式,对应的学分分别为05、1和2。其中9标准课时的称为“小型课程”,选择“小型课程”的学生每个学期必须同时选两门,上、下半个学期各选一门,合并为1个学分。3.课程评价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传统的学业评价方式相结合,帮助学生积累成长经历,丰富学生对生活的感悟,体现自律与他律并行、激励与约束同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的评与育的结合与统一。评价主体可以是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等。学生成绩评定实行等级制,分A(优秀)、B(良好)、C(合格)、D(需努力)四等,获得C等及以上的,可以获得相应学分。(1)国家课程的评价语文、数学、英语三大领域科目的考试,实行闭卷考试。重点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试卷难度为:容易题、中档题、难题的比例大约为5:3:2,难度系数0.7左右,实行等级评价。科学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审美三大学习领域科目考核方式,根据科目及内容的特点实行笔试、口试、技能测试等多种形式考,考查一般由学科组组织,如果实行闭卷考试,一般考试时间为40分钟,实行等级评价。(2)校本选修课程的评价采取考查评价方式,任课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特点,采取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过程性评价包括出勤、课堂表现等,终结性评价可以采用笔试、口试、论文、小组活动、项目设计等多种形式进行评价。(3)社区服务、社团活动课程的评价社区服务:参加校外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活动计划、活动记录、活动总结以及活动所在单位证明(修满13.5小时为1个学分);社团活动:供活动计划、活动记录、活动总结,修满13.5小时为1个学分。4.学分管理(1)学分认定实行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其中过程性评价考查学时完成、作业情况和学习态度三方面,各占20%、20%和10%;终结性评价的单元测试和期末测试成绩分别占20%和30%,如果该科目没有单元测试成绩则期末测试成绩占50%。(2)根据测试总分分为四等,分别是A(30%)、B(45%)、C(20%左右)、D(不超过5%),以上括号中的百分比是指占年级参考学生总数的百分比。(3)等级A、B、C获得额定的基本学分。同时可获得相应学分绩点,其中A等为0.1,B等为0.05,C等为0.02。(4)学生测试等级D级以及D级以上但对成绩不满意的学生可以申请借考,借考时间由学校安排,借考后学生可以向任课老师或班主任提出学分认定申请。(5)学生参加借考成绩合格,取得高成绩获得相应的基本学分,测试等级D级不能获得学分。取最高成绩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四、保障机制1.成立学校课程规划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成员由课程管理部、教师发展部和学会发展部的业务干部及各学科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组成。课程规划领导小组的职责是负责制定«学校课程规划方案»以及与之配套的政策和制度,对课程实施情况进行评价。课程管理部作为课程实施与管理的职能部门,定期开展学生课程需求评估,负责教师配备和排课,检查、指导课程的实施,对任课教师进行评价,搞好课程档案管理。教师发展部负责教师的校本研修和培训活动,对教师参与培训的情况进行评价。2.成立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课程审议委员会由校长、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及相关专家等人员构成,课程审议委员会的职责是:依据«学校课程规划方案»的要求,审议教师送审的«课程纲要»重点审议各课程诸要素的情况,决定教师所申报的课程是否可以被立项。3.成立学校学分认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