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部分名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 含答案_第1页
四川省部分名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 含答案_第2页
四川省部分名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 含答案_第3页
四川省部分名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 含答案_第4页
四川省部分名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 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高三历史试题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世界古代史。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四川茂县新石器时代的营盘山遗址曾出土了一件玉镞,白色、半透明,质地细腻,具有新疆和田玉的特征,后来又陆续发掘出土有类似质地的玉器残片。上述考古发现可用来说明远古社会A.人口迁徙促进文化传播B.民众物质生活比较丰富C.文明起源多元一体的特征D.存在跨区域的文明交流2.东汉时期,宗族虽然不再是基本社会单位,但还是同宗共祖的祭祀单位和经济互助单位,士人的生活离不开宗族的依托。如士人周党尽管有“家产千金”,但因其年幼且父亲早逝,不得不“为宗人所养”。反过来,士人也承担着壮大宗族声望和势力的重任。这一现象A.埋下了地方势力坐大的隐患B.表明宗族内部的救助活动逐渐兴起C.彰显了汉代基层治理的完善D.反映出社会救济的主体发生了变化3.西晋时期,在朝的一批有识之士认为孝心、孝行都是人内在本性的表现,二者同样重要,不容舍弃,衡量忠不忠、孝不孝的标准,已不是看他是否符合外在的常规,而是看他是否出自无伪的自然。这一观点A.完善了理学思想体系B.符合道家理论的要求C.带有一定的人文色彩D.旨在维护儒学的地位4.表1所示为宋代史料所载部分民众的人生经历。这可用来说明宋代表1人物概况宗立本登州黄县人,世世为行商。绍兴戊寅盛夏,与妻贩缣帛抵潍州张客以步贩纱绢为业,一日主仆行商,过巴陵之西湖湾,壤地荒寂,旅邸绝少张愿世为海贾,往来数十年,未尝失时。绍兴七年,因涉大洋,遭风漂,其船不知所届A.地域经济差异扩大B.商贸主要依赖水路C.基层市场蓬勃发展D.商品经济得到发展5.关于元朝官制,各级政府长官一般要由蒙古人来担任,色目人、汉人居次。元朝初期,因言语不通,需设置翻译职位。元代中期,在监察部门任职的蒙古、色目官员“大率多通汉人语言”,其不通者仅“屈指可数”,因此取消翻译职位。取消翻译职位反映出元朝A.冗官现象较为严重B.财政状况入不敷出C.民族文化交融加深D.崇文风尚十分浓郁6.清朝沿袭“厚往薄来”的传统,但与前代封建王朝频频遣使域外,招徕朝贡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除与朝贡国之间的使节往来之外,没有其他招徕朝贡的措施。这一变化反映出清朝A.民族政策较为务实B.经济结构的转型C.对外政策日益保守D.盛世中危机初显7.中英《天津条约》规定“长江一带各口,英商船只俱可通商”,但无具体细则。奕䜣奏请制定《长江通商章程》,随后清政府与各国商议后颁布相关章程,对进出口应纳税饷进行详细规定。可见,当时清政府A.大肆出卖国家主权B.运用外交手段争利C.重视保护洋务企业D.积极增加关税收入8.1896年5月,山西出现废学校、裁科考的谣言,出身晋中耕读之家的刘大鹏感到“盖士子习业已久,一旦置旧法而立新法令,自有不知适从之势”;士绅黄庆澄在致友人的信中提到,“敝局所存《时务报》,乡试前尚略有销路,乡试后无问津之人”。由此可见,当时A.维新思想未得到广泛认同B.改革势力之间尚未达成共识C.维新派改革举措冒进失当D.社会制度变革的条件不成9.表2所示为1899—1913年洋纱、国产纱进入中国通商口岸的统计情况(单位:担)。据表可得出的结论是,这一时期中国表2时间洋纱国产纱总计1899—1903年92975083.80%17967916.20%11094291909—1913年107984876.11%33892423.89%1418772A.传统经济模式开始解体B.近代棉纺织业居主导地区C.列强减少对华商品倾销D.棉纺织业竞争力有所增强10.清末新政期间,上海的立宪派在屡次要求清政府召开国会的请愿遭受挫折后,其中一部分人虽仍从事着立宪活动,但先后加入了同盟会。武昌起义后,立宪派的代表人物张謇认为“只有共和号召,立宪是不可得的”。这表明当时A.民主共和体制被普遍认同B.清朝统治困局日益严重C.资产阶级革命派力量薄弱D.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改变11.1919年2月,李大钊指出:“战后世界上新起的那劳工问题,也是Democray(民主)的表现。”在他看来,所谓的“民主”的意义,就是“人类生活上一切福利的机会均等”。如果劳工辛苦劳动所产出之结果,大部分为资本家所掠夺,那么此举显然不合民主精神,“断非民主所许”。李大钊的这些论述A.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弊端B.主张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C.宣扬了民主与科学精神D.主张社会革命解决民生问题12.1944年11月至1945年春,晋冀鲁豫边区在乡村政权的改造过程中充分结合群众评议,让在职干部在全体选民面前总结工作的得失,进行深刻的自我检查和“反省”。在太行三分区的武乡,几乎所有的乡干部和村干部都经受了这种“洗礼”。这一做法A.完善了民主选举的实施程序B.巩固了中国共产党的群众基础C.改变了边区政府的政权性质D.探索了党内民主监督的新形式

13.在亚述帝国神话中,太阳神执掌神界的司法,国王拥有“所有民众的太阳”的头衔。亚述国王曾在铭文中称:“神正确地选择我侍奉他,赐给我履行保护人职责的权杖,还赠给我履行庇护者之职的棍棒,授予我无与伦比(的英勇)……他还教我进行正义的判决……”这表明亚述帝国A.君主专制色彩浓厚B.推行政教合一体制C.沿袭古巴比伦法律D.司法水平显著提升14.7世纪初,日本天皇将冠位授予朝廷和地方豪族、官员作为其身份的标志,用德、仁、礼、信、义、智来表示官僚冠位的大小,同时以不同颜色的冠帽和官服来区分官位的等级。此后日本的官员不能用世袭的官阶等级来表示官吏身份的高低。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日本A.儒学成为正统思想B.贵族制逐渐消亡C.官僚体制趋于完善D.封建化进程加快15.表3所示为13世纪末英国政府所颁布的部分法律。这些法律可说明,13世纪末的英国表3《永久管业法》禁止教会人士、团体私自侵夺世俗封地《温切斯特法令》凡是拥有年收入达到15英镑以上的地产者,不论其地产来源如何,都必须为王国提供1名骑士所需的马匹和武器装备《威斯敏斯特三号令》禁止任何人以分封的方式出卖、转移领地A.强化了对社会的控制B.王权与教权的斗争激烈C.圈地运动引发土地兼并D.封建等级秩序日益瓦解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5分。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1分)材料一鸦片战争前后,复兴的经世思潮和剧烈的社会变动联系在了一起,在更为广泛、深刻的层面上反映时代和社会的呼声。龚自珍将目光投向边疆史地研究,致力于“天地东西南北之学”,在西北史地研究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姚莹对他的边疆史地研究作了明确说明:“自嘉庆中每闻外夷桀骜,窃深忧患,颇留心兹事,尝考其大略,著论于《识小录》矣。”魏源的《圣武记》就是在鸦片战争中,“海警飚忽,军问沓至,忾然触其中之所积”的情况下写成的。——摘编自章永俊《嘉道之际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的兴起》材料二1934年初,顾颉刚、谭其骧发起并成立禹贡学会,主编《禹贡》半月刊。次年《禹贡》半月刊开始以“中国历史地理”作为刊物的英文名称。以禹贡学会及其《禹贡》半月刊为中心,迅速形成了一个学术交流网络和由一批职业学者组成的历史地理学共同体。从此,近代历史地理学获得加速发展,逐步超越传统的沿革地理的局限,研究内容得到不断拓展。无论是张相文及其《地学杂志》,还是顾颉刚、谭其骧及其禹贡学会和《禹贡》半月刊所作的努力,事实上均可视为近代历史地理学在学科研究对象及内容范围上的一种摸索和调整,但现代历史地理学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才逐步形成。

——摘编自李久昌《中国历史地理学由传统向近代转化的若干特点》材料三20世纪50—80年代,中国科学院先后组织了40次地区资源综合考察并在不少地区开展了区域规划工作。又如,20世纪60—80年代国家农业部和国家科委主持的全国和各省及各地区的农业自然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工作,以及《中国自然地理》《中国农业地理》等丛书的编写。此外,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地图集》的编制等。再如,20世纪最后十年中国科学院在人口调查、资源开发、生产力布局、环境整治、区域规划、城市规划、旅游规划,《人文地理丛书》的编写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等方面都作出了新贡献。——摘编自李润田《中国地理学发展的世纪回顾与展望》(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鸦片战争前后边疆史地之学兴起的背景及影响。(1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国时期历史地理学体系未能建立的原因。(5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新中国成立后地理学发展的现实意义。(4分)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2分)材料一波斯帝国的统治者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把广阔的帝国凝聚为一个整体。他们建立了四通八达的公路,其中最有名的是“波斯王道”——其中的一部分是用石头铺成的——从爱琴海的港口以弗所一直通到安纳托利亚的萨尔迪斯,中间沿底格里斯河穿过美索不达米亚,到达伊朗的苏撒,又延伸至帕萨尔戈蒂和波赛被利斯,全长大约2575公里。商队走完这条路需用时90天,路上治安很好,还有小的旅店可供歇息。帝国政府还组织了信使服务和111个驿站,波斯王道沿途每隔40公里到50公里就有这样一个驿站。每一个驿站都能提供强健的马匹,保证信使们能在一周的时间内走完王道。——摘编自[美]本特利《新全球史》材料二从奥古斯都建立元首制开始,在意大利本土,罗马的道路建设并没有停息。但是,伴随着罗马的大规模扩张,罗马道路的建造也随之向所扩张地区拓展,环绕整个地中海而行,建立了以罗马为中心的巨大道路网络体系从外往里看,这些道路体系就像一层又一层保护网一样,把帝国的核心意大利本土及罗马城严严实实地保护起来。道路上星罗棋布的驿站更像是这些神经网络的连接点,同样接受并传达帝国意志到帝国时期,罗马道路建设的重心已经转向新征服地区和意大利之外的行省。伴随罗马对外征服到达极限,罗马道路扩张步伐才逐渐缓慢下来,直至向外延伸的停止。——摘编自冯定雄《罗马道路与帝国统治》材料三阿拉伯帝国控制了经波斯湾和红海的海上贸易。阿拉伯商人从波斯湾、亚丁湾及红海沿岸一些港口出发,到印度、中国、马来群岛及东非等地进行贸易。在海湾各地、印度马拉巴海岸各港口、斯里兰卡、孟加拉、苏门答腊、印度支那、中国及东非海岸的基尔瓦港和马达加斯加岛等地都有阿拉伯人设立的商站。此外,阿拉伯人还通过亚历山大港和的黎波里港把东方货物经地中海转运到欧洲,对海上贸易的控制则促进了阿拉伯帝国国际贸易的发展。——摘编自袁德忠《试论阿拉伯帝国的商业》材料四早在13世纪,西班牙半岛上的阿拉贡王国就定下了向海上发展的方针,它努力把自己打造为一个具有海洋商业性的国家。在它统治下的巴塞罗那,从1020年开始的几个世纪里,是西欧第一个铸造金币的城市,其成就可与热那亚、威尼斯相媲美。1302年,意大利的西西里成了阿拉贡的采邑领地,阿拉贡成了西地中海拥有最先进的海军的商业国家。1479年,阿拉贡王国与卡斯蒂利亚王国合并成西班牙王国,西班牙王国继续执行阿拉贡的海上扩张的政策。——摘编自张椿年《海洋文明与中世纪西欧社会转型》(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波斯帝国与罗马帝国道路建设所体现的统治特点。(8分)(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阿拉伯帝国统治时期海上交通发达的原因。(6分)(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3—15世纪西班牙人面向海洋发展的影响。(8分)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曲线可谓是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