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课件-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课件-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课件-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课件-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课件-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通过了解辽夏金元诸政权的建立、发展和相关制度建设,认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辽北宋西夏金西夏南宋政权民族开国者起止时间都城辽西夏金朝契丹族耶律阿保机916年—1125年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党项族元昊1038年—1227年兴庆(今宁夏银川)女真族完颜阿骨打1115年—1234年会宁府,也称上京(今黑龙江阿城)1153迁都燕京,改名中都梳理课本,了解辽夏金元的建立、政权更迭和相互关系(时空观念)①南、北面官任务二:梳理课本,了解辽夏金元的制度建设及特点(史料实证、历史解释)二、制度建设

1、辽四时捺钵主要地点时间活动内容春捺钵长春州鱼儿泺正月上旬捕鹅、钩鱼夏捺钵永安山炭山四月上旬—七月中旬避暑、议政、放鹰秋捺钵庆州伏虎林七月中旬入山射鹿冬捺钵永州广平淀十月以后避寒、议政、猎虎皇帝和宫廷依然保持草原习俗,每年随季节转换定期迁徙。

迁徙中的行营成为国家政治中心。②四时捺钵制二、制度建设

1、辽任务二:梳理课本,了解辽夏金元的制度建设及特点(史料实证、历史解释)二、制度建设

2、西夏特点:制度基本模仿北宋中央机构除汉式官称外,同时有一套本民族称谓的官称。①基本沿袭唐宋制度,保持女真民族管理系统②猛安谋克制军事单位社会组织基层制度特点:兵农合一、行政、生产与军事合一作用:从军事上来看,节约了财政开支,而且保证了较强的战斗力;猛安谋克与地域性的村寨结合起来,发展为地方政权的雏形,由地缘政权代替了血缘的氏族组织。任务二:梳理课本,了解辽夏金元的制度建设及特点(史料实证、历史解释)二、制度建设

3、金③大定之治

→衰亡:内因、外因二、制度建设4、特点:因俗而治,既学习汉族制度又保持本民族特色。①南、北面官二、制度建设

1、辽②四时捺钵制2、西夏特点:制度基本模仿北宋,同时有一套本民族称谓的官称。①基本沿袭唐宋制度,保持女真民族管理系统②猛安谋克制3、金任务二:梳理课本,了解辽夏金元的制度建设及特点(史料实证、历史解释)思考:民族交融对制度建设的影响(唯物史观)①保护汉族封建文明,促使少数民族封建化②缓解民族矛盾,促进民族交融和经济发展1、蒙古崛起1206年,漠北蒙古部首领铁木真统一草原各部落,建立蒙古汗国,被奉上“成吉思汗”的尊号。三、从蒙古崛起到元朝统一2、元朝统一①建立忽必烈继位,开始推行中原传统政治制度。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大元,定都大都。②1279年统一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①交通:修筑驿道,设立驿站②通信:分设急递铺,负责传递公文◎元代急递铺令牌三、从蒙古崛起到元朝统一3、巩固统一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中书省(行政)元:中书省一省制御史台(监察)枢密院(军事)左丞相右丞相平章政事相权反弹三、从蒙古崛起到元朝统一3、巩固统一③地方管理:行省制度双重性质:既是中央派出机构,又是地方一级行政机构四、元——蒙古族进化行省权力本省行政军事:统辖地方军队财政:可留三分税收特点:权大而不专,受中书省节制各行省的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军政要务则需呈报枢密院。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得调动军队。……为保证行省官员尽职,除由监察机构进行监督外,元廷还采取了省官互迁和奉旨宣抚的方法。——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在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上,元代行省制承上启下,开创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新模式。元行省制所体现的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主辅结合,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

元在大一统体制下“地方广大,政务繁多,建都省以总宏纲,置行省以分庶务”,以行省制的管理模式统合了自唐末以来的中国南北分裂的格局。——舒健《元代行省制:中国央地关系的转折点》③地方管理:行省制度

影响:提高行政效率,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促进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成为我国省制的开端,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任务三:总结行省制度的影响(历史解释)西域:北庭都元帅府

宣慰司吐蕃:直属于中央政府的宣政院进行管理台湾:澎湖巡检司3、巩固统一

④边疆管理特点:边疆管理呈现出与内地一体化的趋向a.蒙古族b.回族前身——回回①民族形成4、民族关系②政策:四等人制评价:民族矛盾更加尖锐,但不同民族间的交往和交融也得到进一步加强。4、民族关系保障蒙古贵族统治利益四等人制的目的?1351年,北方白莲教发动红巾军起义。三、从蒙古崛起到元朝统一5、灭亡①原因②③民族融合每一次由比较野蛮的民族所进行的征服,不言而喻地都阻碍了经济的发展,摧毁了大批的生产力。但是在长时期的征服中,比较野蛮的征服者,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不得不适应征服后存在的比较高的“经济情况”;他们为被征服者所同化,而且大部分甚至不得不采用被征服者的语言。——恩格斯《反杜林论》结合相关史实谈谈你对恩格斯观点的认识比较野蛮的征服者所征服的先进民族的生产力和文化水平高于征服者,征服者必须要接受先进文明才能统治当地的先进经济和文化。为了适应当地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他们逐渐采纳和保持当地原有的制度,并逐步同化,即反被征服。拓展探究辽夏金元的政治特点(2024·广东)《大元大一统志》是忽必烈下令修纂的全国地理志书,记载了疆域内路府州县古今建置沿革及山川、风俗、里至等内容。该志书修纂时,由各行省提供所辖郡邑的图志及各路府州县的沿革,并利用了西域地图,引进了阿拉伯地图制图法。这反映元朝(

)A.建立了中原传统影响下的统治秩序B.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得到了全面发展C.地理志修纂体例发生了根本变化D.正式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答案】A【难度】0.4【知识点】忽必烈改革及元朝的统一【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朝(中国)。据材料“记载了疆域内路府州县古今建置沿革及山川、风俗、里至等内容”可知元朝意图通过修撰全国性的地理志来树立正统地位,为全国统治秩序寻求合法性,A项正确;材料只提及了西域地区,不能代表全部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而且“全面“的说法存在绝对化的错误,排除B项;材料并未具体说明修撰体例的变化,只是强调地理志的范围更广,局部采用了外来制图技术,排除C项;汉武帝时期通过尊崇儒术确立儒学的正统地位,排除D项。故选A项。(2024·浙江)《金史·兵志》记载,女真初起时,“其部长曰孛茧,行兵则称曰猛安、谋克,从其多寡以为号。猛安者,千夫长也,谋克者,百夫长也”。这一制度(

)A.基本沿袭了唐宋的制度 B.官职设置分为南、北面官C.金国入主中原后被废除 D.担负着军事和生产等职能【答案】D【难度】0.65【知识点】金朝入主中原【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金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金朝建立了一套叫作猛安谋克的女真民族管理系统,这一制度担负着军事和生产等职能,D项正确;这一制度属于金朝的民族制度,与唐宋制度无关,排除A项;辽朝在官职设置上分为南、北面官,排除B项;金国入主中原后仍延续该制度,排除C项。故选D项。(2023·辽宁)绍兴和议之后,金人所需茶叶“自宋人岁供之外,皆贸易于宋界之榷场”。1198年,金朝认为向南宋购茶“费国用而资敌”,次年在今山东、河南等地设坊制茶。然其茶叶价高味差,售卖不畅,遂“罢造茶之坊”,继续向南宋购茶。这表明(

)A.金朝辖境内不适宜茶树的种植

B.金朝财政负担沉重C.茶在金人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

D.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答案】C【难度】0.65【知识点】金朝入主中原【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198年宋朝、金朝(中国)。材料反映了绍兴和议后,金朝从南宋购买茶叶,但由于金朝自己制茶的成本高、品质差,导致茶叶售卖不畅,于是继续从南宋购买茶叶,这说明茶在金人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金朝辖境内不适宜茶树的种植,排除A项;材料主要反映出茶在金人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材料未体现金朝财政负担沉重,排除B项;虽然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是在南宋时期,但是据材料信息无法得出当时经济重心南移是否完成,排除D项。故选C项。(2022·天津)辽都上京城由北部的皇城和南部的汉城组成,皇城是契丹皇帝和贵族理政、生活之地,皇城内除宫城外还有官署、孔庙和佛寺;汉城为汉人、商人、使节等居住之所。这样的都城布局体现了(

)A.因俗而治的统治思想

B.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C.儒家文化的全面影响

D.称霸中原的强盛国力【答案】A【难度】0.4【知识点】辽与西夏【详解】根据材料“皇城是契丹皇帝和贵族理政、生活之地,皇城内除宫城外还有官署、孔庙和佛寺;汉城为汉人、商人、使节等居住之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辽采取汉人和契丹人分开治理的措施,体现因地制宜和因俗而治的特点,A项正确;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儒家文化的全面影响,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称霸中原的强盛国力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2022·海南)种植桑、枣树是唐宋以降施仁政的象征。宋太祖下诏“广植桑枣者”免税,“伐桑枣为薪者”治罪;西夏有“禁民伐桑枣为薪”的规定;金朝也规定“凡桑枣,民户以多植为勤”,即使户籍少的猛安谋克也须拿出十分之一的土地种植桑枣。上述现象说明两宋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表现在(

)A.疆域拓展 B.民户管理 C.文化认同 D.政权认同【答案】C【难度】0.65【知识点】金朝入主中原、辽与西夏、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详解】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宋、西夏和金都下令种植桑树和枣树以表现仁政,由此可知他们在政治层面都采取了类似的做法,这是文化认同的表现,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文化认同,不是疆域拓展、民户管理和政权认同,排除ABD项。故选C项。(2021·海南)元延祐元年(1314年)恢复开科取士,规定凡考经问或明经的人,以《大学》《论语》《孟子》《中庸》为课本,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为参考书。由此,科举再次成为思想与权力之间的制度化链接。此举意在A.尊重前朝传统文化信仰

B.争取汉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