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难点: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第二题怎样计算?为什数可以确定,根据是什(1)校园面积是多少平方米2)为了扩建操两种方法对吗?哪种简1.果的积的大小3、和第一栏的两个乘数算题2.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乘法的正确率与计算结计积1.先算出每班分别购买十送一买十送一第二单元升和毫升2、认识容量和升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理念教学步骤量使学生学会制作量器,通过操作让学生进一步体会采用统一的容量单位的必要性。进一步认识容量单位“升”。使学生认识“升”这个容量单位的大小,加深对“升”的认识。学生的数学学习离不开生活,选用学生生活中的学具,把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寓于其中,能使抽象枯燥的数学变得生动充实,从而大大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能力。学生活动过程仔细观察,回答学生活动过程仔细观察,回答加深印象,说明教学调整2、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个茶杯,3、说明:哪一个杯子盛的水多,我们就说它的容量大一些,盛水少的,我们就说它的容量小一些。(板书:容量)4、出示两个水壶5、你知道哪一个水壶的容量大一些可再提示可以怎样来证实)6、你说举举例子来比较容量的大小7、请同学们观察在这个水壶中盛了9、我们可以把这壶水倒入杯中,看10、小组活动,将一壶水分别倒入12、同学们说的都不太一样,大家觉得这样说科学吗?如果别人这样告诉13、因此,人们就给容量定出了统1、请同学们拿出从家中带来的各种2、请同学们分别在小组里交流一下3、指名两小组回答最大的容量和最做4、从同学们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知道,升是容量的单位之一,那么,你认为1升有多少呢?小组交流一下。5、要想科学的认识升这个单位,我们先来认识这个量杯(出示量杯),量杯是用来测量液体的容量的工具,在量杯上有一些刻度,标着1的地方就表示容6、现在,老师将一个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中装满水,再将这些水倒入量想想做做11、实物投影出示想想做做第一幅图最个容量最大?你有什么好办法比较想想做做21、请每个小组将准备的杯子拿出来,先估计一下,哪个容量最大,哪个2、接下来,请每个小组像刚才一样3、指各两小组回答:你们是怎样做想想做做3想想做做4你能估计出下面哪些容器的容量比1升大吗?说说你的理由。关于升,你还知道什么?你还了解什说出思考过程继续认识升教学内容教学内容1让学生在自制量器的过程中感受并进一步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教学目的2让学生估计一些常见的容器的容量,并能对自己的估计作适当解释,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教学目的3让学生用自制的量器测量一些液体的多少,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现实情境中提取的数学4培养学生探索新知的兴趣,培养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并在探索中体会成功的喜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理念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理念培养学生对容量的估计能力。运用生活中常见的物体作为容器,培养对升的感受。教学设计教学步骤入教学步骤入学生活动过程学生回答教学调整容量的含义认识升棱长一分米的正方体容量是一升(L)这节课我们继续认识升知通过议论,争辩得出最优方案通过议论,争辩得出最优方案工,让每个同学都有参与的机会(1)分组合作,以组为单位根据手中(2)每组选一人汇报可以怎样做(3)教师从中选出可行的方案(4)动手制作,教师巡视,做好个别(1)请一个小组汇报你们制作的结果学生将一升水倒4、用自己做的一升的容器来量一量。学生将一升水倒力高伸提问:一升水能倒几杯?你一天能喝几杯水,有没一升(2)估计桌上放着的一碗水比一升多还是比一升少,再量一量它有多少升。让学生拿出带来的容器,碗锅,盆等量各是多少,再量一量,看哪组的估计2、解决白菜博士提出的问题(1)谈话:在找几个容器,先估计能盛多少水,再用自制的容器量一量(2)汇报估计和测量结果谈话:下面检验同学们的眼力怎样让学生读书上的题目指名说说容器的名称指名说答案,全班共同校对。谈话:知道了一升水有多少,想不想知道一升水有多重?想一想怎样知道一升谈谈这节课你的收获和体会同学们回家找一些容器,先估计能盛多少水,在实际量一量,向家长汇报。里,小组内合作让学生把前面获得的感受和经验把一碗水与一升水进行比较,学生充分发表自己学生再实际量一用自制容器量一把水倒入自带的容器中,观察水观察本组其他同学水面的高度学生估计并动手量做在书上学生自主发言认识毫升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理念2、在学生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养成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作风升和毫升的关系,以及对毫升有正确的感知在操作的过程中对毫升理性的认识。在生活中感悟升和毫升的关系,以及对毫升理性的感知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步骤教学步骤的概念1、提问: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个容量单位在合适的答案下面打钩毫升的概念(1)揭示:今天我们要来认识另一个容量单位毫升(板书课题)(2)交流:毫升在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3)出示例题主题图,谈话:这是老师常用毫升作单位,毫升可以用符号ML表示(5)小结:现在你对毫升这个容量单位有了哪些初步印象(1)引导描述:现在大家一定很想知学生活动过程教学调整学生用手势或身边物体表示一升学生在自己的本上选择学生拿出搜集好的材料互相介绍学生充分自主的回答验用(2)教师演示,这是一个长宽高都是一厘米的小正方体容器,里面盛满了水,把水全部倒进这个量筒,可以看出这些水大约是多少一毫升)(3)学生实验:用滴管向小正方体容器里滴满水,看看多少滴水大约(4)想象:闭上眼睛在脑海里想象一下(1)估测:下面每种饮料分别是(2)计算:每种饮料分别需要多活化毫升的知识(2)这是一只针筒,里面的药水比10毫升少,猜猜,可能是多少毫升?同桌互相说一说。3,估测实验,做想想做做第2题独立完成后交流想法5、阅读你知道吗读后指名说体会拓展毫升的知识再算算一口多少毫升。小组合作实验,汇报实验结果让学生写在自己本上学生充分自主的发言让写在自己的作业本小组合作,对毫升有进一步的感知独立填在书上伸练习二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理念教学步骤识升与毫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理念教学步骤识升与毫升使学生进一步的认识升与毫升,了解升与毫升之间的进率,能估计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使学生进一步深化升与毫升的认识,并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加深学生对升和毫升的实际体验,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升和毫升在生活中的广泛教学调整学生活动过程教师活动过程教学调整学生活动过程2、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对升和毫升的感受在书上连一连。3、集体订正。让做错的学生说一说练习二、22、指名口答独立完成后集体独立完成后集体升的换算1、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练习二、4实物投影出示第四题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上的这四个量杯,请几位同学分别说一说它们各有多请每位同学思考,这4个量杯的水量练习二、5量如果我要盛2升的水,选哪种容器练习二、6小组汇报1、请每位同学默读第六题的第一小小组汇报2、明确要求后,请每个小组按照书上第六题的步骤做一个计量液体的器接下来,请每个小组拿出课前准备接下来,请每个小组拿出课前准备的三个容器,先估计它们的容量,再用你们的器具量一量。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步骤入琴美妙的杯琴1、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容量知识科学的制作杯琴,并能演奏简单的乐曲。制作杯琴利用制作的杯琴演奏出简单的乐曲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挖掘数学中的美感。一课时教师活动过程学生活动过程教学调整1、导入语:春天萌动着希望,仿佛每一个生命都跳动着勃勃的生机,有着欢歌的喜悦,树林里的小动物们就奏响了欢歌,举办了盛大的狂欢节。我们没说,在杯里倒了一些水,开始表演。大家入迷了。画面停在这里。学生说说各自的学生说说各自的同样多的水倒入杯中,用筷子敲击杯子,听听发出的声音是否相同。学生可能:用的装了多少水就发学生活动,发现学生活动,发现水越多,音就越学生活动,发现水越多,音就越学生将本小组的作品展示各小组完成后,选派代表展示。(2)小组选派一名成员做好每个教师敲击杯琴,学生合唱。指定几人轮流敲击杯琴,学生合唱。三、编编唱唱,奏响欢歌(1)赛前布置,说明比赛规则2、评选最佳才艺组,颁发奖状每个小组把本组每个小组把本组的节目表演给大让学生说这节课所学内容1、提问:上完这节课,你最开心的事情理的乐器课题3、三角形的认识课题教学内容第八册P22—23页P24想想做做第2~3题教学目的本特征,初步形成三角形的概念,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教学目的2、使学生在认识三角形有关特征的活动中,体会认识多边形特征的基本方法,发展观察能力和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步骤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步骤一联系实际引入课题探究三角形较小两边长度之和大于第三边的原理通过对实验结果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培养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学生活动过程互相交流生活中学生活动过程互相交流生活中观察,交流教学调整我们已经初步认识过三角形,生活中展示例题场景图学生运用自带材料独立做一些三角形学生运用自带材料独立做一些三角形交流做三角形的有三条线段围成独立完成画三角形展示做出的三角形并汇报过程与方法这些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点?介绍三角形各部分名称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和几个顶提示:可先点点,后连线.感受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感受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2、3、7;2、3、5;3、5、73、7、95、7、9为什么同样都是三根小棒,有的能围比较它们的长度,你有什么发现?(提示:用2根长度的和与第3根比)用3、11、6厘米的小棒围成三角形在画出的三角形上标出各部分名称条边、3个角和3个顶点独立完成并标出三角形的边、顶点和角分组操作并记录每一种情况(以表格的形式2、3、7;2、3、5;3、5、73、7、95、7、9度的和大于第3围成三角形)刚才的发现该如引导小结:三角较小两边长度之自由练读:三角形的较小两边长度之和大于第三边5、6、7、8、9、11、12、15择能拼成的炼了学生的思维以……)观察交流(有三校—邮局—少年都与第②条围成据三角形两条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互相交流课堂小结“想想做做”第2题要求:独立判断并说明理由“想想做做”第3题: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三角形有了课题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理念教学设计三角形的高国标本苏教版第八册1、让学生知道三角形的高和底的意义,了解底和高的对应关系,会用三角尺画三角形的高2、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会用三角尺画三角形的高(只限于在三角形内部作高)测量“人字梁”中哪条线段的长学习生活中的数学,还原数学的真实教学步骤讲授新课梁”的高梁”的高理解三角形的高教师活动过程揭示并板书课题:三角形的高教学例题指名在图上指出从哪儿量到哪儿量人字梁的高实际就是量哪条线段的它和人字梁下面的横梁在位置上量出这个人字梁的高巡视测量方法适当指导关知识学生活动过程三个顶点、三个角等可以让其介绍互相在图中指出起点、终点互相指所要量的与人字梁下面的横梁互相垂直独立测量人字梁交流测量方法以及人字梁的高观察作图过程独立阅读书中的一段话,加深理解高、底的知识分组讨论教学调整交流讨论情况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可以画一条独立量出每个三角形的高并记录测量三角教学试一试”:形的高巡视测量方法指名口答共同校对同桌互相指,并说明谁是谁的高互依存关系交流:有三条高从另两个顶点可以向对边作高独立完成,展示演示作出另两条高可以利用图3对钝角三角形的另两条高,稍作介绍并演示。交流画图方法直角三角形互相指出两条直巩固练习“想想做做”第1题“想想做(以第一条直角边为底,高是第题二条直角边;如果以第二条直角边为底,高就是第一条直角边)独立作图,互相检查独立阅读弄清一条高吗?指名画图巡视检查题意交流对题意的理两条边的长度之“想想做题与两边的小棒比较“想想做垂直线段最短为什么这个三角形的高比这根小题独立阅读交流获得的知识交流生活中的例子“你知道吗?”受小组交流各自的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全课总结课题教学内容课题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理念教学步骤揭示课题师生互动2、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三角形的认识,体会探索图形特征的一些方法,发展空间观会按角的大小给三角形分类会按角的大小给三角形分类通过探索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学习。学生活动过程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钝角、直角、锐角明确要求仔细观学生活动过程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钝角、直角、锐角明确要求仔细观察共同交流第一个三角形独立判断并填表小组交流相互检查并订正教学意图选择角的分类作为复习内容,钝角,为学习新知做好准备。揭示课题并板书:三角形的分类在研究三角形的分类的过程讨论、自主探索并掌握三角形在研究三角形的分类的过程讨论、自主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分类知识,教师在学习过程中发挥组织引导作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的习惯。以第一个三角形为例指导分析并填表谁能说说自己填写的表格?指名回答出示放大的表格,根据学生回答填表小组讨论并交流小组讨论并交流提问讨论结果指名回答独立尝试交流分类结果分成的三类三角形有没有相同的地独立尝试交流分类结果说什么样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什么样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什么样集合图表出示一个椭圆如果我们用这个椭圆表集合图表示分类交流对图意的理解巩固深化加深理解让学生通过看一看、画一画、判断②有一个角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③不管什么三角形都有两个锐角。独立判断交流判断结果说明判断理由连一连等活动,促使学生不断积累感性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表象,把概念和表象结合猜一猜形猜测判断“想想做“想想做做”第1题提出练习要求独立画图,用三题角尺比,判断交流各自画的三角形的名称“想想做做”第2题“想想做组织交流检查提问判断方法独立完成交流练习情况及题判断方法“想想做做”第3~5题指名演示巡视检查学生动手情况独立完成操作“想想做展示操作结果共同评议、校对交流动手情况及题检查错的学生重新练习“想想做做”第6题提出作图要求巡视作图情况独立动手画“想想做展示学生答案互相交流检查提问:画出的线段是原来三角形的什题观察交流:是原来三角形的高“想想做做”第7题提问作图情况并小结独立按要求作图并交流“想想做题检查并订正课题教学内容课题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理念教学步骤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归纳,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2、让学生学会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知识求三角形中一个未知角的度数。通过探索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学习。教学调整学生活动过程用自己的三角形教学调整学生活动过程用自己的三角形按要求操作同桌交流(小组请量出自己准备的三角形的三个角的度数度数,我能猜出第3个角的度数师生互动生说师猜对照检查(有异议的做好记录)自主探索取出各自的三角板观察自主探索取出各自的三角板观察交流(它们都是直角三角形)互相指三个角屏幕显示同样的三角形,指名指出角初步感知初步感知(认识内角,互学生计算同桌交流各自的猜测并交流汇报交流分组合作验证三角形内角和交流实验方法检查学生活动情况指名说内角和实验验证实验验证(根据情况适当提示不同的方法)巡视指导了解学生实验情况组织学生演示、交流互相交流、提示互相交流、提示同桌互相猜角度应用知识出示“试一试”巡视个别指导解决问题度的计算并验证“试一试”你是怎么算的?(适当提问)“想想做提出练习要求独立完成题-55°=35°用两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想想做?(独立动手实践交流不同拼法题小组中分别指出拼成的三角形的它们的角度提出操作要求独立按要求操作“想想做对折后是什么图形?内角分别是多少并填写四个内角都是直题再对折后图形有什么变化?内角分别两次对折出的三角形什么在变?什么形,三个内角分45°,内角和是再对折后是三角形,三个内角分提出练习要求独立完成角度的“想想做计算并交流判断交流并说明题独立完成计算并“想想做题一个三角形最多有几个钝角呢?为什讨论交流:内角一个三角形最多“想想做讨论交流,汇报题全课总结课题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理念课题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步骤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四年级第八册P30、32页1、让学生掌握等腰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的特征。2、学生能根据等腰三角形一个角的度数,求出其它角的度数。学生掌握等腰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的特征。根据等腰三角形一个角的度数,求出其它角的度数。让学生通过动手折、裁、剪、比,切身体会到等腰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的特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生。教学意图复习三角形的基础理论。教师活动过程学生活动过程学生口答教学意图复习三角形的基础理论。教师活动过程学生活动过程学生口答二、新授二、新授等腰三角形的两腰相等。剪出一个等腰三量角度等方法讨论等腰三角形的学生汇报剪一剪,做一个等腰三角形。让学生讨论等腰三角形的特征。总结等腰三角形的特征:两腰相等、底角相等,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学生画出图形的另一半,并说说为什么是等腰三学生判断各是什么三角形,为什学生发现三个角相等、三条边相称图形的另一半。再次出现新知,由易到难。再次出现新知,由易到难。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探索教师指出第2个图形为什么既是锐角导学生观察它还有什么特征。学生依照书上第总结出三条边相学生判断并说出学生根据要求画把计算角度与应用题相结合。把计算角度与应用题相结合。习业习业五、拓展运算?在这里除和乘连在一说一说错在哪里,应该怎么(2)汇报、交流300120+25)300120+25×4)+100⑴156×(84-39)÷60,第一步算第二步算(184+56)÷(82-62)397504-432)÷18砖480×9÷(4×4270(块)2400÷80-14×210883+360÷60)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自新课(284÷6+8)×2人2.根据回答简单板书相关数三、巩固练怎样计算呢?有信心试一试125×13×(8×2)346+72128+54)样(2)第二组题有什么相同之讨论、交流(运算顺平方米”能用两种方法解答思格纸上画平行四边形,能正确判断一个平面图形是不是一、创设情境、导入新二、实践操作、探究特书上P45页“你知道吗?”?(称一试”你能量出下面每个梯形的上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一、创设情老师要在两位女同学中选境,激情导一位女生代表去参加活动,你的木偶娃娃和帽子动手配一三、应用规一、创设情小军、小明、小红三人是二、合作交同学们有什么好的方法能解决一想”三、练习反 +45×565+45)×5两个相同的乘数.25×(3+4)=2.教学“试一试”用简便方法计算。对加法的分进一步体会乘法分配律的意教学重难点:综合运用学过的运算律知识解决?(师:先画出下面每个图形的对⒊指导师:先画出下面每个图形的对⒊指导用90°),关闭是顺时针旋转了ⅱ、旋转90°,既可以按顺时学知识也能创造出精美的图(自己设计⑵完成图(二)三角形的平倍数和因数倍数和因数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0-72页的例题和试一试,第72-73“想想做做”1、让学生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意义,掌握找一个因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发现一个数的倍数,因数中最大的数、最小的数及其个数方面的特征。2、让学生初步意识到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研究非零自然数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教学重、难点:掌握倍数和因数的概念;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教学步骤教师活动过程学生活动过程教学意图使学生明确这除0以外的自然数是我们今天堂课研究的对象,使学生探求约数的意义1、倍数和因数都是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不能单独说那个数是倍数,那个数是因数。2、只有一个自然数是两个自然数的乘积时候才能谈上它们之间具有倍数和因数的关系。学生回答三、教学找一个数你是怎样找3的倍数学生交流把小组讨论和自4、提问、归纳四、教学找一个数五、组织练习六、全课总结谁能总结一下找一个数的倍数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本身没有学生讨论最大的倍数,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能使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总结出找一个数的因数的基本能使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总结出找一个数的因数的基本板书:()×()=36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找一个数论并交流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因数是有1、做“想想做做”第2题问学生自己读题每排人数呢?为什么排数和每排人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请你说一说。2、52、5倍数的特征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0-72页的例题和想想做做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推理能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2、5的倍数的特征,理解奇数、偶数的概念;难点:掌握同教学步骤教师活动过程学生活动过程教学意图一、情境导入:同学们想看魔术吗?老师给学生参与变魔术活动,上台用魔术导变魔术你们变一个,老师左右手各有一抽卡片。些小卡片,上面写着数字,随意你从一边抽出一张放到另一边,我都知道你抽的是什么?其实你学习下面的知识后你也会变魔术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二、新授请看大屏幕,看左右手的两学生观察卡片有什么特点?培养学生2、探索5的倍副卡片,同座的同学相互讨数的特征左手:5、10、15、20、25解决魔术的奥秘判断念想想做做第2题师:小结三、巩固练习1题2、游戏《报数起立》游戏3、完成想想做看谁获得星最多刚才同学们发现,5的倍数看大屏幕,你现在知道魔术的数的特征,还有一些数的倍数也有规律,下面我们来继续研究2教师板书:个位上是0、2、教师巡视教师巡视,指导后进生。先想一想,再选一选①写出2的倍数的三位数举例、验证生说一说讨论合作解决问题。的同学相互说一说任意说一个数,其它学生独立练习学生独立练习末尾都是0,学生再举例说学生练习通过验证反馈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情让学生自征用,逐步②写出5的倍数的三位数③写出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三位数④写出既不是2的倍数又教师奖励星获得多的同学。教师评奖今天我们学习了2、5倍数还学习了……教学内容:四年级数学苏教版P76-772、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用分析、比较、归纳或猜想,检验等方法,并进一步学会与教学步骤教师活动过程学生活动过程教学意图一、操作感知:问:表中已知圈出来的数都是1、学生动手圈让学生自主探索三、完善认识1、提出试一试中2、全班交流,明题那么3的倍数究竟有什么特征(板书课题)按老师的要求进然后在计数器上表示出来。学生回答各组汇报通过猜测和验证(板书各小组所拨的数以及在计数器上表示出来。提问:你们小组这次拨的是什么数?一共用了多少颗珠?学生回答(板书各小组所拨的数以及每个数所用的珠数)拨出一个3的倍数吗?动手拨一拨。学生交流你猜想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根据(2)引导验证:刚才的猜想是否正确?请同学们再找几个较大的3同桌交流的倍数,在计数器上拨出来,再看看动笔算一算每个数各用了几颗珠子。组织交流后让学生获得数学知使学生真正成为学让学生获得数学知使学生真正成为学要求:分别找几个这样的数算一算,并将研究结果在小组里交流一下。这个数各位上数的和不会是3的倍学生回答数。进一步要求:把例题中发现的结论和试一试中结论结合起来说一说。明确方法: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题启发:这几道除法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如果一个数除以3没有余学生回答反过来,如果一个数是3的倍数,那题流,你能找到几种不同的填法。题题指名报答案,全班学生评议。提问:你今年几岁?再过几年你学生回答五、全课教学内容:教科书P78-79例题、试一试和想想做做1-3题2、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探索数的一些特征的方3、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教学内容的奇妙、有趣,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素数和合数的意义;难点:掌握判断一个数是素数还是合数的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教师活动过程谈话:这一单元我们研究的是非零的自然数,而且把这些数进行提问:我们把非零的自然数分为哪两类?什么是偶数?什么是奇这节课我们继续对非零的自学生活动过程学生回答教学意图奇数开课,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认二、教学新课题(1)出示小黑板(P78例题)(2)指名说一说,这几个数(3)提问:请同学们思考一(4)指名学生回答(6)谈话:请仔细观察只有两个因数的数,这两个因数有什么(7)根据学生回答总结并板像这样的数,我们给它们起个我们再观察超过两个因数的老师帮助学生得出结论:除了像这样的数,我们给它们起了刚才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说出了什么是素数、什么是合数,书上是怎样说的?请阅读课本P78“茄子”卡通下面的文字,把你认为重(8)谈话:非零的自然数最这样看来非零的自然数如果其余学生做在书学生回答学生讨论学生回答学生分组讨论学生回答学生讨论学生回答学生回答、讨论学生回答让学生逐层深入地探索并发现素数和合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教学中注意课本让学生把非零自按因数的个数分类,你认为应该分成几类?哪几类?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谈话:怎样判断一个数是素数?(指名汇报答案把这一道题和例1结合起来看(1)让学生在书上独立填写(2)指名两名学生回答(3)提问:你是根据什么来区分(1)让学生按题目要求在书上操(3)介绍“筛法”(2)谈话:你打算再用什么方法①与第2题筛出的数对照②写出所有数的因数,根据因数学生独立完成学生在书上填写学生回答学生独立完成学生回答学生回答学生思考然数按因数个数分类,从特定的层面上认识自然数,使学生感到是素数,哪些是合数,是学生应该知道的。通过练习使学生加深对素数和合数意加深对素数、合介绍相关的数学背景知识,培养学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和探索意引导学生在判断一个数是素数还是合数时优化思③除了1和本身之外,只要能再找到一个因数,这个数就是合数。四、全课总结谈话:这节课你学习了哪些数学知识?掌握了哪些数学方法?你对非考方法,提高做题效率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奇数、偶数、素数、合数的基本11论释算?(的规律不同的情况?说明在任题让学生先填表格第三行的空格。提问:这里的60你是怎样题数或除一个数,看看商变不充充吗?这次每人写出一道除法算把书翻到第84页,读“茄子”题题第一组题做题时你是怎样想独立思考教学重点:通过探索笔算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解使除法计算师:怎样列出算式?学生列出算式数分别是什么?商变不变?独立列式,并尝试自己用教师在原先的竖式中板不变规律计算后余数的课学规律解不变的道理变规律解高计1、指导完成“试一试”“减少的部分”2、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策一、创设情二、整理信研究“解决行程问题的策略”具体指导画线段图的方法步把小明家到学校的线段以及要求“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灵活运用合适的策2、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策教学重点:灵活运用合适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解决一般的题思路再解答、交流步计算的问题认识简单的折线统计图,了解简单折线统计图的基在读统计图、画统计图、分析统计图的过程中,体验折愿意积极参加统计活动,在活动中主动与人合书 生可能说列表整,(),体会统计是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面对不同的问题应该选少?(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根据实际问题,选择条形的数据,进一步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制作方法择适当的方式整理和描述数据,能建设解释统计的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题题题吗?”2、我们的人类不懂得珍惜和教学内容十三、用字母表示数1、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数量关系和计算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四年级数学(下册)第106-107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并学会用字母表示数,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或计算公式,学会求简单的含有字母式子的值。2、让学生经历把实际问题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进行表达的抽象过程,体会字母表示数的简洁和便利,发展符号感。3、让学生初步学习用符号语言进行表述、交流,体会数学与实际问题的密切联系,感受表达方式的严谨性、概括性以及简洁性教学重点:会理解怎样根据量与量之间的关系,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数量。教学难点:理解量与量之间的关系。一、导入新课二、教学新课1、谈话:生活中常能听到这样的话:我都说了n次了,你怎么还不知道?n年过去了,2、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字母表示数(板摆2个同样的三角形用2×3摆3个同样的三角形用3×3摆4个同样的三角形用4×3……如果搭的三角形个数用字母a来表示,那需要的小棒根数是学生和老师一起边比画边直接说出得数教师板书:小组讨论、汇报摆a个三角用小棒的根数是a竟是几个三角形?这里的a可2、教学例2可以表示:1、2、3、4、5、6、学生独立完成P106页例明确:1、这里的a可以表示同桌说说,指名回答在24+x这个式子里,x可以代表哪些数?如果x=10、x=14,你知道合唱组有多少人=24+10=24+14=34=38(1)刚才我们学习了可以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一定指名回答的数量关系,还有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更需要用字母式子来表示。学生同桌说说板书:正方形长方形关于正方形、长方形,你知道板书:周长=边长×4面积=边长×边长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问:感觉用文字写比较慢,我小组交流,汇报们更习惯的是用字母来表示。通常正方形的边长用a表示,你能用字母表示出正方形周三、巩固练习结五、作业设计(2)指出:数字与字母相乘如:a×4或4×a都可以当成4.a或4a。采用简便写法时,要把数字写在前面。两个相同字母相乘时,通常也要简写,如a×a既可以写成a..a也可以写成a2,a2读作“a的平方”(3)从板书中找含有字母的式子,说说哪些可以简写?怎么简?哪些不可以?为什注意“1×x”,指出:当其中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指出:在同一个问题中,不同的字母一般应表示不同的数。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分别说说字母x和y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完成想想做做第4—5题小组交流,汇报教学内容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稍复杂的数量、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总课时: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四年级数学(下册)第108-109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并学会用字母表示数,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或计算公式;会用数代替字母求出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进一步掌握长方形的周长公式。2、让学生经历把实际问题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进行表达的抽象过程,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洁和便利,发3、让学生初步学习用符号语言进行表述、交流,体会数学与实际问题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表达方式的严谨性、概括性以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医疗废物处理及回收服务合同4篇
- 2025年度木结构工程绿色施工技术指导合同3篇
- FIDIC合同条件中的红皮书是指
- 2025年度木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合同4篇
- 2025年租赁房屋租赁合同解除后责任承担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城市绿化景观工程养护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度绿色环保技术研发项目贷款合同及违约赔偿条款4篇
- 2025年度农产品进出口代理服务合同2篇
- 2025年度渔船买卖合同(含渔船改装与升级服务)4篇
- 二零二五年度木制玩具生产木工劳务分包合同4篇
- 盐酸埃克替尼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与药代动力学的相关性分析的开题报告
- 消防设施安全检查表
- 组合结构设计原理 第2版 课件 第6、7章 钢-混凝土组合梁、钢-混凝土组合剪力墙
- 建筑公司资质常识培训课件
- 旅居管家策划方案
- GB/T 26316-2023市场、民意和社会调查(包括洞察与数据分析)术语和服务要求
- 春节值班安全教育培训
- 带状疱疹护理查房
- 平衡计分卡-化战略为行动
- 幼儿园小班下学期期末家长会PPT模板
- 幼儿教师干预幼儿同伴冲突的行为研究 论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