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部编版阶段练习(上学期)试卷及答案_第1页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部编版阶段练习(上学期)试卷及答案_第2页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部编版阶段练习(上学期)试卷及答案_第3页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部编版阶段练习(上学期)试卷及答案_第4页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部编版阶段练习(上学期)试卷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部编版阶段练习(上学期)试卷及答案

姓名____班级____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1、书写(每题5分共1题)1).读拼音写字词,注意书写正确、规范。

kuī视

目dǔ

bào炸

自zuò自受

包guǒ

束fù

抵yù

技高一chóu

shùn间

叫rǎng

伶lì

错zōng复杂评卷人得分2、填空题(每题2分共5题)1).看拼单,写字词。

六年的小学生活转瞬即逝。一路走来,你可能有过xǐyuè_______,也可能面对过kùnjìng_______;你可能把握过jīyù_______,也可能因茫然而páihuái_______;你可能抵挡过失败的qīnxí_______,也可能只留下一声tànxī_______。请相信无论成败得失都是岁月的馈赠,只有学会了心平气和地而对这一切,才能从yòuzhì_______走向成熟。2).在下面的横线里填入恰当的关联词。

(1)这种境界,_____使人惊叹,_____叫人舒服。

(2)今年的丁香花似乎开得格外茂盛,_______城里城外,_____是一样。

(3)这火光_______微弱,_______对于寻找突破口的部队来说已经足够亮了。

(4)_______已经熬了整整一夜,_______我们打算趁这时候在温暖的阳光下睡一会儿。3).理解诗句,填一填,选一选。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统领全诗。请你用成语来形容长征中的“难”(至少写两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是红军却没有把这些困难放在眼里,我们可以从“________”和“________”中看出来。

(2)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尽开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根据描述推测对应的作品和人物。描述作品人物他本是个野人,在两个部落打仗时,不幸成为战俘,后来被鲁滨逊所救,成了鲁滨逊的仆人。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汤姆最好的玩伴,与汤姆、哈克贝利•费恩一起在杰克逊岛上度过了一段他们一心向往的海盗生活。③_______________乔伊•哈波他是一只阴险狡猾的狐狸。因为尼尔斯从他的利爪下救出了大雁阿卡,所以他决心跟随雁群,伺机报复尼尔斯。④____________斯密尔5).读拼音,写词语。

tái

xiǎn

dǒu

péng

chún

shú

yuán

(

)

(

)

(

)

(

)

tiān

biān

jié

xiě

(

)

(

)

(

)

(

)评卷人得分3、选择题(每题2分共3题)1).下列各组诗词句中修辞手法的运用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②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③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A.夸张

拟人

反问

比喻B.比喻

夸张

设问

拟人C.比喻

拟人

设问

夸张D.拟人

夸张

反问

比喻2).在《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汤姆反复把一个桃子摆在女孩的面前,并在石板上用笔潦潦草草地写道:“请收下!我还有很多。”女孩看一眼那几个字,但不露声色。文中描述的这个女孩名字叫作()A.贝奇•撒切尔B.艾美•劳伦斯C.苏姗•哈帕D.贝琪•爱丽丝3).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B.时间过得真快,像一支离弦的箭,转眼即逝。C.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D.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评卷人得分4、句子训练(每题10分共1题)1).父亲对我笑着说:“我给你看看表里是什么在响。”(改为间接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5、连线题(每题4分共2题)1).用线连一连:

雪顿节

彝族

黄梅戏

西藏

火把节

藏族

越剧

河南

那达慕

傣族

豫剧

浙江

泼水节

蒙古族

藏戏

安徽2).用线把相关的内容连起来,并根据提示写句子。

人非生而知之者

应是嫦娥掷与人

清明时节雨纷纷

孰能无惑

操于曲而后晓声

路上行人欲断魂

至今不会天中事

观千剑而后识器

小红正在为她设计的手抄报不够完美而苦恼,请你用《墨子》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来安慰她。评卷人得分6、排序题(每题5分共2题)1).调整句子顺序,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所以,诗人写道:“春风杨柳万千条”。

()你看,在那冰雪初融的时候,不是暗暗泛青的芽首先把春意带到人间的吗?

()在北方广大地区,感受春意最早的乔木是垂柳。

()你再看,大多数树木久睡刚醒,而垂柳已将粒粒柳芽抽成柳丝。

()它那轻盈婆娑的树姿,那迎风摇摆的树枝,那青翠欲滴的细叶,不仅为桃杏增添了色彩,还给人们送来了春的气息。2).排列句子。

(

)湖当中,水面平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几只游船正在上面慢慢滑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

(

)湖岸边,垂柳成行,知了叫个不停。一阵微风从湖面上吹来,好凉爽啊!

(

)青龙湖的景色可真美啊!

(

)星期天,爸爸带我到青龙湖去玩。

(

)在湖边的浅水里,十几个孩子正在游泳、嬉戏、打闹,玩得真开心。评卷人得分7、判断题(每题5分共1题)1).杜甫的诗句“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所赞的历史人物是诸葛亮。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8、诗词鉴赏(每题10分共1题)1).课内阅读。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本诗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从“___”一词中看出月色的空明皎洁。

3.下列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庭地白树栖鸦”一句中“树栖鸦”,既描写了乌鸦栖树的情形,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B.“冷露无声湿桂花”,诗人由被秋露打湿的庭中桂花联想到月中桂树,暗写诗人望月,是全篇的点题之笔。C.“不知秋思落谁家”,意思是诗人觉得中秋夜望月怀人的太多了,不知道这种思念之情会落到谁的一边,反正自己是没有这份思绪的。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9、书面表达(每题15分共1题)1).习作。

生活的长河,流过岁月的原野,春阳和煦,夏风清凉,秋色绚丽,冬雨凄冷。蓦然回首,总会发现,有许多的人和事,成就了两岸迷人的风景。体验感动、欣喜、自豪……固然美好,品味愧疚、遗憾、愤怒……也不失纯真。

请你以“那一天,我

了”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字数不少于450字。评卷人得分10、现代文阅读(每题5分共1题)1).8.故乡的黄梅戏①我的故乡在桐城县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那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充满着黄梅戏的节拍和韵律,3岁的孩童唱出一段黄梅戏,是司空见惯的事;白发苍苍的老人,更是黄梅戏高手,不仅能唱,还能作出高难度表演,讲出许多戏曲理论。②记得在家乡种田的日子里,家乡的上空几乎每时每刻都飘浮着黄梅戏的声音。③白天劳作之时,人们一边干活一边就自觉不自觉地哼起了黄梅戏,尤其那七仙女“看人间,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小段,似乎每个人都感到这是对自己的真实写照,于是唱得深情、唱得够味,百唱不厌。在出工收工的途中,青年们走在空旷的田野中,总是情不自禁地放声高唱,你一段我一段,此起彼落;男高音女高音,遥相呼应。一切是那样的无拘无束,将人们劳作的困乏一扫而空。④夏夜纳凉之际,许多人不约而同地带着小凳子、小凉床,来到村郊塘边,不一会便哼唱起了黄梅戏,有独唱,有合唱,还有对唱,纳凉听唱的人,便将手中的芭蕉扇在腿上背上拍蚊虫的同时,自觉不自觉地拍打出黄梅戏的节拍和鼓点,以作附和。夜深了,唱累了,有的开始打瞌睡,少数睡意未至的亢奋者,便和着轻风、和着菱香,讲着许多黄梅戏的故事。⑤秋冬的夜晚,黄梅戏的声浪仍在夜空中流淌。如果你从村庄的这一端走到那一端,你一定会不时地停下脚步来,去寻找萦绕缥缈在你身边的戏曲声。刚进村庄,你可能会听到那吹奏着黄梅戏曲调的悠扬笛声,向前走一段,又传来黄梅戏中的经典乐器二胡的拉奏声,偶尔还有口琴、手风琴等等。这些乐器发出的黄梅戏小段,在庄子的上空久久环绕,你辨不清她发自哪一家哪一户哪一个方向,一时间形成了乡村别出心裁的黄梅戏交响曲。⑥春节前夕,最是故乡黄梅戏的高潮。村里挑选出二三十名戏技出众的农人,经过十几天的排练,一台演唱数小时的大小节目就非常完美了。虽然隆冬的夜晚,寒风使劲地吹,甚至天上飘下零星雪花,也赶不走那黑压压的不知从哪里赶来看戏的人群。⑦往事悠悠,如今我无论身在何处,只要哼起黄梅戏,就不再有“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孤独,好像家乡就在自己的身旁,于是顿然充满自信和力量。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司空见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拘无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满含深情回忆了有关“故乡的黄梅”的哪四个场景?请你简要概括。

(1)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③④段中都用到了“自觉不自觉地”这个短语,它和第③段中的成语___________意思是一样的,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1+2)

4.第⑥段画“”的句子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如何理解“只要哼起黄梅戏,就不再有‘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孤独”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11、信息匹配(每题5分共2题)1).下面加点字读音和例词读音一样的是哪一项?

例1:供品(gòng)

A.提供

B.供应

C.口供

D.供给(

)

例2:瘦削(xuē)

A.削笔

B.刀削面

C.削球

D.削弱(

)2).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绝:①断绝;

②完全没有了,穷尽;

③没有出路的,走不通的

④独一无二的

⑤气息中止,死亡

⑥绝对。

伯牙绝弦(

)

斩尽杀绝(

)

绝无此意(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