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亲和力研究_第1页
中学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亲和力研究_第2页
中学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亲和力研究_第3页
中学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亲和力研究_第4页
中学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亲和力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学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亲和力研究TOC\t"一级标题,1,二级标题,2,三级标题,3"\h\u目录4804引言 114275一、选题背景 123058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124437(一)研究目的 127080(二)研究意义 274331.理论意义 2265042.现实意义 22678三、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 219677(一)国内研究 211457(二)国外研究 423996(三)研究评述 418184四、研究思路、方法以及创新点 53031(一)研究思路 56910(二)研究方法 530144(三)创新点 610762一、中学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亲和力概述 626606(一)话语亲和力的基本内涵界定 625773(二)中学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亲和力的基本内涵概述 614113二、中学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亲和力研究的构成要素 725056(一)主体亲和力 718110(二)内容亲和力 718050(三)形式亲和力 825359三、提升中学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亲和力的现实需要 81294(一)对于课程而言 85778(二)对于教师而言 98242(三)对于学生而言 96845四、中学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亲和力的现实困境 1012037(一)话语主体陈述单调乏力,缺乏吸引力 1018401(二)话语内容学理转化不足,缺乏说服力 106115(三)话语表达供给互动缺乏,缺乏感召力 1117675(四)话语空间体验沉浸缺位,缺乏影响力 1124380五、提升中学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亲和力的有效路径 1125(一)坚持主体赋能,提升创造性 114576(二)优化对话供给,提升互动性 1230563(三)推进话语转化,提升内驱力 1320099(四)拓展话语空间,提升广延性 1327036结论 1420626参考文献 1526080致谢 16摘要: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为“思政课”)是落实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渠道、主阵地,根据调查研究可以发现,当前我国思政课建设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亲和力不足的问题仍然客观存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教师难于直观表达、学生难于用心听讲、教学质量低效的困境,思想政治理论课还没有完全发挥其作用。同时新时代的青年学生有个性、有活力、有思考,可塑性极强,中学时期又正是“三观”形成的关键期,更需要教师对其进行引导和栽培,坚定理想信念,保证思政课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因此提升中学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亲和力成为现实所需。关键词:中学;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亲和力引言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党的二十大提出“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这一新要求,完善了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会议讲话中都强调要综合运用多种方式来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亲和力作为拉近课堂师生距离的无形力量,需要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共同努力,改变对传统思政课的刻板印象,增强思政课堂的亲和力和感染力。一、选题背景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时曾提出“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3-18.这一理念不仅是对思政课教师的要求,更是对全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引。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3-18.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9.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9.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3-18.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目的学校作为教育的主要场所,思政课承担着培养时代新人、传播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使命。要充分发挥思政课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要作用,不断创新教育内容和方式,加强与其他课程的融合,努力培养具有高尚品德、扎实学识、健康体魄和良好心理素质的时代新人。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于中学生而言是通过研究提出提升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话语亲和力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自主自觉接受课程内容,从而更好实现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研究意义理论意义研究中学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亲和力,可以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更好地与时俱进不断地更新完善,根据新时代的变化和需求而变化发展,更好地与新时代赋予的使命相匹配,为中学的思政课话语亲和力研究提供理论借鉴。思政课亲和力很大程度上来自话语的亲和力,为推动思政课的有效改革创新,需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明确思政课的教育对象是人,在话语方面更加注重人文精神的提升,话语主体更加凸显话语的亲和力,凸显思想政治学科的人文内涵和时代特色。现实意义帮助破解中学思政课感染力弱的问题。自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提出后,思政课的重要性便不言而喻,面对当前思政课课堂教育现状,教师话语亲和力的提升可以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展示教育的魅力,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把思政课内容内化为学生成长成人成才的必备精神食粮,外化为学生良好习惯、解决问题、责任担当的方式方法。同时对于课程优化、学生学习、教师队伍都具有积极影响。帮助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青少年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思政课对中学生进行引导和栽培,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增强“四个自信”,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提升话语亲和力,让课堂更具有感染力,让内容更加接地气,提升中学生的课堂获得感,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作用。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内研究如何讲好思政课一直是热点话题,近年来对于思政课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在思政课亲和力方面也颇有研究。在现有文献中,国内学者较多地针对高校思政课话语亲和力的提升进行研究,对于话语亲和力的内涵、研究视域、体系结构等进行了研究。对于思政课话语亲和力基本内涵方面在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领域,学者们对亲和力的界定有不同的看法。第一种认为亲和力体现为学生喜欢、悦纳、认可、认同,乐于参与并接受施教,具体反应为学生对课程产生的亲近感和认同感白显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需把握的几重关系[J].思想理论教育,2017,(04):17-22.;第二种认为亲和力是教学内容与学生思想观念的相互吸引、相互靠近的状态王新刚.论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及其提升[J].教学与研究,2019(08):84-91.;第三种认为亲和力源于教师人格魅力和教学内容的真理性,是教师主体、教育内容和教育系统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力、引领力、塑造力”白显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需把握的几重关系[J].思想理论教育,2017,(04):17-22.王新刚.论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及其提升[J].教学与研究,2019(08):84-91.张国启,汪丹丹.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内涵及其提升的实践维度[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15):45-48.对于思政课话语亲和力体系结构方面白显良学者认为,思政课教学的亲和力要以教学内容为前提、教学针对性为关键、教学话语为基础、教师言行一致为保障,白显良.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亲和力的逻辑生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04):93-98.DOI:10.16580/j.sxlljydk.2017.04.020.抓住这些方面才能生成思政课话语亲和力的有机体系和内在逻辑;龙献忠、刘绍云学者提出的“五个力”,即话语主体作为引领力,话语内容要有解释力,话语风格要有吸引力,语言语境要有渗透力,话语评价作为助推力。白显良.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亲和力的逻辑生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04):93-98.DOI:10.16580/j.sxlljydk.2017.04.020.龙献忠,刘绍云.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话语亲和力:系统构成、现实检视与提升路径[J].大学教育科学,2023(03):32-41.对于思政课话语亲和力提升路径方面有学者吴宏亮从促进话语形态转换角度提出“教学过程中要将教材话语向教学话语、从理论话语向生活话语、从固态话语向动态话语的转换,是增强其亲和力与实效性的关键点”吴宏亮.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的“三个转换”[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06):76-78.;有学者郭凤志从联系中国国情的角度提出“话语亲和力要讲中国话、通俗话、时代话”郭凤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创新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04):83-86.;有学者马志霞从马克思主义学科角度提出“话语亲和力的提升需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提高队伍建设中部分教师的转换能力,增强话语的说服力、解释力和传播力”马志霞.切实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力量——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06):86-90.DOI:10.16580/j.sxlljydk.2017.06.019.吴宏亮.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的“三个转换”[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06):76-78.郭凤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创新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04):83-86.马志霞.切实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力量——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06):86-90.DOI:10.16580/j.sxlljydk.2017.06.019.(二)国外研究国外学者对语言方面的研究已取得相当丰富的成果,这为研究话语亲和力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借鉴。由于国情的不同,国外很少涉及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实践活动和对思想政治教育语言方面的研究,同时在国外进行的并非思想政治教育,而是公民教育。我们在研究中国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话语亲和力方面时,应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及其语言观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吸收借鉴国外合理的观点和因素,例如借鉴国外已有的教育理论,认知发展理论、实用主义德育理论等,对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和认知发展有科学的认识,从而更好地进行研究。增加研究述评,即现有国内外研究大多聚焦哪些问题展开讨论,还有哪些关键问题尚未涉及或成果不足,从而为本文撰写提供了一定的研究空间。(三)研究评述综上,国内学者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亲和力的内涵界定、体系结构和探索路径的研究为如何探索中学思政课话语亲和力提升路径提供了思路,强调了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性,但国内学者多集中于研究高校的思政课话语亲和力,研究成果的理论性较强,对于中学方面的研究较少,针对性不够强,站在学生角度思考问题的角度较少。基于此,为本文的撰写提供了一定的研究空间,更多的以学生为主体去全面思考问题,同时结合课堂实践经验去提出中学思政课话语亲和力有效提升路径。研究思路、方法以及创新点研究思路围绕“中学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亲和力研究”这一核心论题,首先从内涵概述切入,界定好什么是亲和力,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话语亲和力;然后从构成要素、现实需要、现实困境三方面来说明当下中学思政课话语亲和力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提升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话语亲和力的有效路径。图1研究思路框架结构图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搜集整理思政课话语的相关讲话、书籍、期刊等文献进行系统全面的梳理、归纳,总结出中学思政课话语亲和力的科学内涵、构成要素、现实需要、现实困境与提升路径等。2.案例研究法:通过在中学的教学课堂中的实际案例去论证说明当下的中学思政课堂存在的言语问题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3.系统研究法:分析与思政课话语亲和力相关的构成要素及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各要素之间有机结合,更全面、客观、科学地对中学思政课话语亲和力的提升路径提供有价值的意见。创新点目前学术界对于思政课话语亲和力提升的研究较多地针对高校课堂,而对于中学的思政课话语亲和力研究方面较少。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师范生,对于中学思政课话语亲和力方面,掌握部分实习反馈的信息,更深入细致地了解中学生对于思政课的真实想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话语亲和力提升的有效路径,在研究内容上进行了创新,更深入具体。一、中学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亲和力概述进行对思政课话语亲和力研究前,需要界定好话语亲和力和中学思政课话语亲和力的内涵,从词语的根源找到研究的方向和依据。(一)话语亲和力的基本内涵界定亲和力是一个源自化学领域的词语,指称的是自然界的化合反应,表明多种元素相遇时吸引和聚合的力量。在《现代汉语词典》中,亲和力也被解释为“两种以上的物质结合成化合物的相互作用的力”。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1057.随着学科交叉运用,也可以用来解释社会学、教育学等领域的现象,作为一种情感力量,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关系。在思想政治理论体系中,话语是思政课课堂教学的载体。在教学课堂上我们通过交流来进行传授,马克思主义认为:“语言是一种实践的、既为别人存在因而也为我自身而存在的、现实的意识。语言也和意识一样,只是由于需要,由于和他人交往的迫切需要才产生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105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二)中学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亲和力的基本内涵概述中小学思政课是中小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2017年版《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指出:“要增强思想政治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2.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2.二、中学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亲和力研究的构成要素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亲和力主要由三大基本要素组成,分别为主体、内容和形式。(一)主体亲和力“亲其师,信其道”教师是灵魂的工程师,讲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因此思政课话语亲和力的主体主要是教育者。话语亲和力可以分为先天具有和后天培养,先天包括教育者的性格特点、人格魅力、品质道德等,这些属于教育者自身的个性特点,如果拥有宽容仁爱的心和平易近人的态度,便会产生亲和力,让学生更加容易去亲近,愿意去积极主动学习思政知识;后天一般是指教育者为培养自己的政治修养和高尚师德所进行的一种终身教育,教育者通过后天的努力和学习,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掌握科学的时政新闻,紧跟时代的变化,形成自身强大的人格魅力,从而言传身教。同时中学时代的青少年正处于懵懂且好奇的时期,容易受到快速发展的网络社会中的不良现象影响,教师就是学生的引路人和灯塔,可以对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进行及时且正确的引导。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教师的亲和力提升会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模范,产生辐射带动作用,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认同并接受,因此教师后天亲和力的培养也是不可忽视的环节。(二)内容亲和力内容亲和力是思政课话语亲和力实现的重要动力,话语的表达需要内容来提供内核,因此内容是表达完成的重要纽带,是传达信息的载体。内容的亲和力主要表现为是否贴近实际生活、是否具有现实性意义,是否符合当今时代需要。思政课并非游离于实践之外的抽象科学,它源于实践也回归于实践,让思政课具有生活化气息,讲大众听得懂的思政课,内容需要做到可亲可信,从人们的日常生活切入,对人的思想进行教育,对行为进行指导,让思政课具有现实性意义,提高大众认知水平的同时提升政治素养。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对人进行教育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学思政课内容要立足基本国情,坚持与时俱进,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发展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积极满足学生现实发展的思想诉求,积极回应时代所需,让思政课的内容更具有时代感和人文关怀,让学生愿意学、主动学、一直学。(三)形式亲和力形式亲和力可以包括三种,第一种是用何种方式,用言语还是表演去传达;第二种是用何种载体,用话语还是媒体去展现;第三种是在何种语境下,是轻松还是严肃。形式表达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展现话语亲和力的最直接表现途径,在教育过程中,表达方式是否准确得当、是否有趣生动、是否易于接受都将对思政课的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传播方式的多元化、表达方式的艺术化以及语境的情感化都会增强话语亲和力。在思政课话语体系当中,需要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创造良好的德育环境,情景相融,同时积极运用贴近学生生活实践的载体,寓教于乐课堂对话可亲可近,让课堂形式不再枯燥乏味、生硬单一,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作用,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增强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从而达到思政课堂的预期效果。三、提升中学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亲和力的现实需要教学三要素包括教师、学生和教材,思政课话语亲和力的提升对课程、教师和学生而言是“大思政课”建设过程中的必然要求和现实需要。(一)对于课程而言

如果说初中思政课程内容较为基础,那么高中思政课程则是以解决问题为主要,其课本内容政治性术语观点较多,教材内容较为深奥,多以识记背诵为主,同时中学的课堂主要以讲课为主,在一定程度上会产生重理论而轻实践的现象,因此要想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就需要按照中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来制定合理的授课方法,借助思政课话语亲和力来形成互补,将政治理论用活泼生动、贴合生活的方式展现出来,让学生可以切身感受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样增强了思政课课程的说服力,完善了思政课话语体系。寓教于学,寓教于乐,有利于学校提升思政育人质量,将思政课转化为学生们必需的精神粮食,完成好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目标。(二)对于教师而言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六个要”: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3-18.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3-18.教师的言谈举止会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学生对教师的举动或多或少会进行模仿,因此教师的个人品格和课堂互动就显得十分重要。在思政课堂上,要想提升话语亲和力,教师不仅要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还要增加课堂互动感,提升课堂活跃氛围度。当前中学教师队伍的整体政治素养还有待提升,教学理论教学技巧还有待加强,教学观念还有待更新,语言表达教姿教态还有待完善,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提醒着教师要提升自我,做到以上的六个要素,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和感染力,激发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热情。(三)对于学生而言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价值多元化趋势日益凸显,面对新的时代和新的浪潮,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需要以正确的意识形态作为指引,因此思政课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同时学校是进行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阵地,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仍需增强。当下部分学生在互联网时代迷失了自我,不加分辨地对信息进行接收,没有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在课堂上对思政课的政治认同、情感认同度还不够高,课堂互动积极性低,认为教材中的理论过于宏大深奥,与自身的生活关联度低,产生一种假大空的认识;在生活中对社会新闻关注程度低,对于政治话题的讨论较少,反而对娱乐八卦感兴趣,这些都表现出青少年的主流意识形态还不够明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有待深化。而思政课的教育目的就是为了将思想政治教育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效果,提升思政课话语亲和力,引领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进而提升学生对思政课的认同感、参与感和自我成长的获得感。四、中学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亲和力的现实困境针对目前的中学思政课课堂反应而言,思政课话语亲和力仍存在现实困境,对照思政课话语亲和力的三要素,基本可以概括为话语主体、内容、形式、互动四个方面。(一)话语主体陈述单调乏力,缺乏吸引力中学思政课的话语主体在课堂上起主导作用,主体表达的话语魅力是课堂亲和力形成的关键。就目前的课堂反馈而言,存在部分教师自身政治修养不足,对学科的理论体系研究不足,对教学规律把握不够科学,在思政课上以单一的说教为主,照本宣科,专注于课本知识讲解而忽视了实践经验,较少联系现实,让思政课失去了理论深度与高度;教师陈述过于单调抽象,缺乏问题意识,同时没有对学生的需求及时察觉并反馈,导致课堂师生互动少缺乏人文关怀,课堂氛围的吸引力程度不够高,学生难以接受理论知识甚至产生排斥心理,让思政课失去了温度。要想提高思政课的深度高度与温度,就必须突破陈述单调的困境,找到合适的教学陈述方式方法,有效推动以话语为载体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发展,提升思政课的话语亲和力。(二)话语内容学理转化不足,缺乏说服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会上讲话时指出:“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老师的基本素质,其中知识是根本基础。”习近平在包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会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10.思政课亲和力的提升不单单依靠话语陈述的语调,还需要以丰富有内涵的内容为核心支撑,一位思政教师如果没有渊博的学识那么亲和力也将无从谈起。教材的编写需要保证话语的严谨性和逻辑性同时还要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因此需要较长时间的修订,在编写的过程中,语言难免晦涩难懂,学术性较强,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将理论联系现实,对当下的热点话题加以解读,改变学生对思政课假大空的固有印象,让思政课更加贴近生活实际,满足学生的需求,学以致用。马克思曾言:“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习近平在包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会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1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1.(三)话语表达供给互动缺乏,缺乏感召力思政课教材虽会进行修订更新,但其更新的速度依然会或多或少落后于社会实践,滞后于时代的发展速度,这就需要话语主体需要紧跟时代,更新知识储备,更新话语形式,展现多元化。根据大多数中学生的反馈,课堂多以教师独白来授课,课堂内容安排紧凑,学生的主体意识减弱,这样的课堂虽能保量完成教学任务,但难以保质,学生课上无法跟上节奏,课后难以自我理解吸收。现如今网络新媒体技术发展迅猛,教学方式方法也在探索改进,要想突破困境,教师需要增强表达方式的多样性,带给学生更加直观生动的课堂体验,联系热点话题运用媒体技术,增加课堂的时代感和感召力,从而提升话语的亲和力,增强课堂的渲染力。(四)话语空间体验沉浸缺位,缺乏影响力课堂的交流空间不足,主要体现在课上师生互动较少。思政课是双向沟通的课程,师生交流空间不足,会造成地位的不平等,让思政课没有了情感温度。教育不是纯粹地将知识从一个脑袋装进另一个脑袋里,而是灵魂的碰撞,心灵的沟通,因此思政课的教学要更多地关注学生所想、学生所需。部分思政课堂存在着师生互动不足和削弱思政课话语亲和力的现象,忽视学生对课堂的需求,难以走进学生的内心,从而产生距离感,很难产生情感共鸣和思想的碰撞。思政课的话语体系中互动交流占据一定的比例,要想突破这一困境,就要通过对话找到问题所在,打破沟通的障碍,更加凸显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增强学生的课堂体验感和参与度,营造融洽的师生环境。五、提升中学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亲和力的有效路径思政课话语亲和力的提升有利于提高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和水平,根据现实困境提出有效路径,是思政课改革路上的必然探索。(一)坚持主体赋能,提升创造性教师要加快提升人格魅力。思政课话语亲和力一定程度上体现为教师的人格魅力和能力素养,“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对教学的热爱、扎实的知识基础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师应该意识到提升自身亲和力的重要性,做到“亲”“和”是身为教师的基本素养,但是只有外在的亲近是不够的,最终的归宿是“力”,切实提高思政课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完成教学和育人任务。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第一人,需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落实好“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育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理念,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理想信念,在教学时灵活运用现代技术并引经据典,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思政课的魅力,在学生的心中种下真善美的种子。学校要加强教师队伍培训。思政课建设学校也需要给予充分的支持,积极组织开展思政课教师培训活动,建设高质量思政教师队伍。通过课程培训、人才交流、社会实践、调研考察、观摩名师课堂等途径,为教师的培养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在开阔眼界的同时不断学习提升自我、提高修养。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最直接的受益者是学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接受思政课堂,从而提升思政课话语亲和力。(二)优化对话供给,提升互动性回归现实所需,回答时代问题,是提升思政课话语亲和力的必要举措。提升思政课话语亲和力,其论述内容和形式不能枯燥单调,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要联系实际并加以创新发展。思政课教学的内容是否接地气是影响着学生是否愿意听,能不能听进去的问题。教师要在语言方面下功夫,注重语言表达的艺术性,将教材高深的理论转变为学生现阶段能够接受的语言,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同时注意在课堂上变换语调来突出强调重点,让课堂更加生动鲜活,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关注度。在内容方面,思政课作为提升学生思想品德、解决问题的课程,需要增强提升教学内容的亲和力,要做到紧跟时代,聚焦热点话题,回应学生所需,在保证内容的意识形态正确的基本前提上进行合理的改革创新,不断完善话语内容,提升话语内涵,让思政课具有时代性特点,让内容具有感召力。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把提高思政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同步来强调,说明内容更具有针对性会对亲和力产生积极效应,当课程内容设置符合中学生某一阶段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时,便会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程度,比如初中阶段的思政课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是中学时代,开启中学的新篇章,承接学生们的小学时代,这时就需要把握好学生的心理,引导他们提高对自己的要求,逐步提升课堂难度与深度,以防他们难以跟上初中的节奏;对于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则要围绕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来进行教学,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引领学生在人生道路上把握好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三)推进话语转化,提升内驱力话语亲和力的提升需要依靠教学模式的外壳来表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采用亲近的教学方法,将课程内容情景化,将教材语言转化为生活语言。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科特征,因材施教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和表达空间;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结合相关的图片、音频为学生直观形象地展现抽象的理论知识,积极开展多元化的教学形式,例如翻转课堂、议题式教学、情景对话等来让学生自主学习,从而使得他们对思政课产生兴趣。教师应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提升思政课的话语亲和力。(四)拓展话语空间,提升广延性师生的互动首先要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提升思政课话语亲和力教师首先要做到关注学生的知识需求,了解学生对课堂的期待程度,从而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身心发展规律,科学准确更好地设计好一堂思政课,合理地安排师生交流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通过提问、辩论、讨论等方式增加课堂的活跃度,最大程度地去引导学生提出合适的问题,解决现实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的参与感和满意度。交流空间不止局限于课堂上,也可以拓展到课堂之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