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部分专题复习主题突破通史融会精准备考板块一中国古代史专题二经世序民——中国古代社会治理与政治智慧专题复习主题突破多维探究引领备考新模式主题一礼法结合的古代法治与教化01主题二中国古代户籍、赋役制度的沿革02主题三中国古代变法与改革03主题四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04大题增分2高考非选择题——把握材料问答题题型特点05专题限时集训(二)06礼法结合的古代法治与教化主题一主题解读:中国古代法律是以“礼治”为发端,以“法治”定型,最后以“礼法合治”构成完备的法律制度体系。教化是德治的一个重要的方式,中国古代教化思想中的“德教为先”“富之教之”“以教为本”的理论,以及多样化的教化形式,至今仍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朝代法治教化先秦春秋时期,成文法“铸刑书”产生;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和法家围绕着德治和法治展开了激烈的辩论西周建立了以宗法为核心的礼制,提出“敬天保民”思想,有一定的进步性秦汉秦以法家思想治国,推动了律的编纂;汉朝制成《九章律》。律和令都具有法律效力汉武帝尊崇儒学,儒家思想成为教化的主要内容朝代法治教化魏晋律令儒家化—唐代《唐律疏议》是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唐律是礼法结合的典范,标志着中华法系的完备《大唐开元礼》是秦汉以来封建礼仪制度的集大成;重视家训,强化基层教化朝代法治教化宋元宋朝基本沿用唐朝法律体系,元朝在司法实践中广泛援引唐律宋朝以后,儒学士人投身基层教化,以乡约教化乡里明清明朝制定《大明律》,特别重视“例”,开创了律例合编的体例。清朝制定了《大清律例》明清乡约改为宣讲“六谕”及“圣谕十六条”,使乡约逐渐带有强制力,与法律逐渐合流1.命题点:春秋时期的礼制(2024·广东卷)据研究,古代礼书上记载的春秋时期行礼所用饮酒器,有爵、觚、觯、角、散五种,称为“五爵”,其名来自商、西周时期五种形制不同的青铜酒器名。实际上,春秋时期的五爵均为筒形漆木器,容量依次为一至五升。“宗庙之祭,贵者献以爵,贱者献以散。”据此可知,春秋时期(
)A.五爵形制趋同说明礼崩乐坏B.宗庙祭祀遵从天人合一理念C.采用漆木酒器彰显以人为本D.五爵以小为贵维系等级秩序√题号1234D
[材料中春秋时期行礼所用饮酒器分为“五爵”,“宗庙之祭,贵者献以爵,贱者献以散”说明不同等级使用的酒器形制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非常重视等级秩序及礼仪观念,酒器形制的差异化意在维护礼制,强化等级秩序,故D项正确;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材料未涉及天人合一理念,故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以人为本,故排除C项。]题号12342.命题点:秦朝的法律制度(2024·湖北卷)《岳麓书院藏秦简》记载:“丞相其以制明告郡县……毋令吏以苛徭夺黔首春夏时,令皆明焉。以为恒,不从令者,赀(处罚)丞、令、令史、尉、尉史、士吏、发弩各二甲(甲胄)。”这表明秦朝(
)A.相权挑战皇权 B.延续秦国耕战国策C.统治残暴严苛 D.崇尚儒家民本思想√题号3421B
[根据材料“丞相其以制明告郡县……毋令吏以苛徭夺黔首春夏时”可知,秦朝时期,中央要求地方官员不能实行苛刻的徭役抢夺百姓春夏农时,这说明秦朝建立后依然很重视农业生产,延续秦国耕战国策,B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的是秦朝重视农业生产,没有涉及相权挑战皇权的相关信息,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秦朝统治比较合理,并非残暴严苛,排除C项;秦朝尚法,并非崇儒,排除D项。]题号34213.命题点:唐代法律(2024·北京卷)“判”是古时官员断决狱讼的文本,也是唐代铨选官吏的考试科目之一。唐代的《龙筋凤髓判》是我国完整传世的一部判例集,通过模拟判例的形式陈述案例缘由,给出判决意见,并进行解释,为应试者提供了“判”的写作程式和方法。这说明唐代(
)A.以法为教,轻视了道德礼义B.重视家训,教化渗透至基层C.注重判例解读,提升官员司法素养D.强调司法实践,开创律例合编体例√题号4132C
[材料反映的是唐代考察官员的司法能力,并颁行判例集,通过模拟判例的形式陈述案例缘由,给予意见并进行解释,为应试者提供“判”的写作程式和方法,这一举措体现唐代注重判例解读,通过这种方式有利于提升官员的司法素养,C项正确;唐代的治国理念不是“以法为教”,排除A项;材料并未涉及家训的内容,排除B项;明代制定《大明律》,曾数次重修《问刑条例》,而最后一次重修采取“律为正文,例为附注”的形式,开创了律例合编体例,排除D项。]题号41324.命题点:明朝的基层教化与社会治理(2024·江苏卷)据广东《博罗县志》记载,明嘉靖、隆庆年间,该县出现源自乡约的“约”字地名,如安山约、大连约等,一约辖一村或数村。知县往往“慎择乡约之长”,让其宣讲“高皇帝之六训”,负责当地保卫事宜。这一记载反映出该县(
)A.乡约与法律合流B.注重对农民的军事训练C.保甲制形同虚设D.重视对基层社会的治理√题号1243D
[材料表明明嘉靖、隆庆年间,广东博罗县基层部分地名与“约”字有关,知县会令“乡约之长”宣讲“高皇帝之六训”,体现了政府对基层教化的重视,从而加强了基层社会的治理,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法律,排除A项;保甲制度注重对农民的军事训练,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保甲制的相关信息,排除C项。]题号12431.中国古代法律体系的三个特色2.中国古代教化的特点(1)教化理念德性化:德教为先与道德至上,其核心理念贯穿中国古代教化思想。(2)教化途径系统化:层级教化与立体网络。传统教化系统既包括各级各类组织化的学校系统,也包括乡约、族法、家规、祭祀礼仪、蒙学等自发的社会教化系统。(3)教化手段多样化:典范塑造与制度规约。典范塑造、榜样作用成为中国古代教化的重要方法。制度规约是传统教化活动的又一方法。(4)教化内容综合化:儒学经典教育与通俗教育。在教育内容方面,我国古代传统教化的显著特征是以儒学经典教育为主,并以通俗教育辅助之。2413题号1.(2024·辽宁鞍山二模)《封诊式》竹简是秦国(朝)关于审判原则及对案件进行调查、勘验、审讯、查封等方面的规定和案例。其中记载:治狱,能以书从迹其言,毋治谅(笞掠)而得人请(释义:真情)为上;治谅为下;有恐为败。这表明秦国(朝)(
)A.官员枉法现象严重 B.法律制度非常严苛C.注重规范司法实践 D.司法程序较为完善√2413题号C
[根据材料可知,《封诊式》是处理具体案件过程中,遵循的审判原则和办案内容的具体规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司法实践就是司法人员处理具体案件的专门活动,《封诊式》对具体案件的处理原则和办案中涉及的调查、勘验、审讯、查封等方面做了明确规定,并有相关案例作为参考,使得司法实践有章可依,有例可循,故选C项;材料体现的是秦国(朝)司法实践中的各方面都有明文规定,表明秦国(朝)注重司法实践的规范,官员枉法则是指有意歪曲或破坏法律,与题干无关,排除A项;法律制度严苛是指秦国(朝)律法注重刑罚,手段残暴,材料未涉及,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案件已经成立如何进行案件审理和调查,与司法程序无关,排除D项。]题号24132.(2024·山东济南一模)《唐律·贼盗》规定:“诸夜无故入人家者,笞四十。主人登时杀者,勿论。”这一规定反映出唐代(
)A.保留了严刑酷法的传统
B.重视保护私人领域C.尚武之风影响治理手段
D.社会秩序动荡不安√题号2413B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唐律·贼盗》规定夜晚无故进入别人家要受鞭笞,主人当时杀人则并不惩处,这说明唐代重视保护私人领域,故选B项;“笞四十”并不能反映严刑酷法,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政府通过法律保障个人私有财产和私人领域的利益,并无尚武之风的信息,排除C项;法律的规定和颁布并不代表社会秩序动荡不安,排除D项。]题号24133.(2024·广东茂名二模)南宋末年,徽州乡绅向皇帝请求通过立社组织乡约,对乡民行为进行“臧否”,移风易俗,襄助朝廷圣治,得到皇帝亲自批准。这有利于(
)A.完善基层行政机构 B.壮大徽商势力C.增强乡约的约束力 D.强化君主专制√题号2413C
[由材料“乡绅向皇帝请求通过立社组织乡约”“得到皇帝亲自批准”可知,乡绅的请求得到了批准,乡约得到政府支持,有利于增强乡约的约束力,故选C项;“乡约”不是基层行政机构,排除A项;明清时期形成地域性的商人群体,与材料时间信息不符,排除B项;君主专制强调皇权与相权的关系,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D项。]题号24134.(2024·河北邯郸一模)洪武年间《大诰》云:凡良民中年高有德无公私过犯者,自为一席,坐于上等。有因户役差税迟误及曾犯公杖私笞招犯在官者,又为一席,序坐中门之外;其曾犯奸盗诈伪、说事过钱、起灭词讼、蠹政害民、排陷官长及一应私杖徒流重罪者,又为一席,序坐于东门之内。执壶供事,各用本等之家子弟。材料意在强调明代乡饮酒礼(
)A.呈现鲜明长幼尊卑 B.重在加强社会治理C.注重基层道德教化 D.凸显轻罪重罚特征√题号2413C
[根据材料“凡良民中年高有德无公私过犯者……坐于上等”可知,洪武年间的《大诰》对乡饮酒礼的坐席进行了安排,品德高尚者坐上席,有利于树立道德典范,这强调了明代乡饮酒礼对基层民众道德教化的重视,故选C项;材料中《大诰》是按照品德高尚与否进行坐席安排,并未按照长幼尊卑的标准,排除A项;明朝在地方实行里甲制,十户为一甲,一百一十户为一里,设甲首、里长,这有助于加强社会治理,乡饮酒礼属于一种礼仪,与社会治理关系不大,排除B项;明代乡饮酒礼属于一种礼仪,并非律法,且乡饮酒礼凸显的是品德,不能体现“轻罪重罚特征”,排除D项。]主题二中国古代户籍、赋役制度的沿革主题二主题解读:中国古代户籍制度主要包含登记制度和管理制度。中国古代户籍制度发源于战国时期,秦汉时期封建户籍制度逐步确立,具有地域性、等级性、世袭性等特点,被赋予治安职能。赋税是国家积累财政资金的最主要方式,也是国家进行经济管理的一个重要经济杠杆。1.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战国国家编排民户,制定户籍秦朝实行分类登记制度汉朝“编户齐民”魏晋南北朝西晋“黄籍”;东晋“黄籍”“白籍”;东晋后期和南朝白籍人口土著化,称作“土断”隋唐隋朝实行“大索貌阅”,唐承隋制,管理更严宋朝分主户与客户,有利于国家税收元朝“诸色户计”,世代相袭明朝以职业定户籍的做法;以里甲制为基础,编造“黄册”清朝户籍管理相对松弛,乾隆年间,户籍永停编审2.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秦汉主要有田赋、人头税和徭役,汉朝还征收财产税隋唐隋朝征收租调,征派力役;唐朝实行租庸调制,唐朝中期改行两税法宋朝募役法:规定政府向应服役而不愿服役的人户,按贫富等级收取免役钱,不服役的官僚地主也要出钱元朝税粮外又有“科差”明朝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税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清朝康熙帝规定“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帝实行“摊丁入亩”,废除了人头税,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减弱3.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1)基层组织①概况:从秦汉到明清,县是最基层的行政机构,下设直接管理民众的基层组织。②具体表现秦汉时期县下设乡和里。乡设三老,掌教化。里设里正。乡、里之外有亭,设亭长唐朝以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城内设坊,郊外设村,设里正、坊正、村正明朝实行里甲制,设甲首、里长(2)社会治理①特点:注重建立基层民众的自我管理与相互监督机制。②演变秦汉什伍组织,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唐朝邻保制度,以四家为邻,五邻为保北宋实施保甲制明朝十家牌法,要求十家总编为一牌清朝清初实行里甲制,后来推行保甲制4.中国古代的社会救济主体是掌握大量资源的政府,民间组织处于辅助地位内容政府救济的重点是救灾,核心在于保证粮食供应民间救济活动侧重于日常生活中的赈济。宋朝以后,宗族内部的救助活动逐渐兴起,明清时期,慈善组织开始兴起1.命题点:唐朝的两税法(2024·广东卷)两税法依据田地、杂产等资产评定户等,但对杂产种类及其价值没有明确规定。唐文宗时,湖州刺史庾威在所属五县,“自立条制,应田地、奴婢,下及竹、树、鹅、鸭等并估计出税,差军人一千一百五十人散入乡村,检责剩征税钱四千九百余贯”,结果被朝廷以“扰人”罪名贬官。由此可见,两税法(
)A.存在一定的制度缺陷B.强化对农民的人身控制C.赋予地方官员加征权D.解决了政府的财政困难√A
[根据材料可知,两税法改革对于杂产种类及其价值没有明确规定,这导致地方官无所适从,于是地方官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征税但最终被朝廷贬官,这说明两税法有一定的制度缺陷,A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税法的实行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排除B项;朝廷没有赋予地方官员加征权,排除C项;两税法虽然增加了财政收入,但“解决了”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2.命题点:中国古代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2024·1月浙江卷)据《通典》记载,西汉末人口约6000万,历经700余年之发展,至唐中期鼎盛的天宝年间,人口约5300万,才大体接近西汉末的数字。关于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生产工具、技术长期停滞不前B.政局长期动荡,战乱频繁C.疆域变化不定、人口不断外迁D.土地兼并、南北经济衰退√B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末年、东汉末年都出现了大规模的战乱,之后的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割据,战争不断,这导致人口增长缓慢,甚至减少,这是材料中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故B项正确;从西汉到唐朝,生产工具和技术持续进步发展,故排除A项;西汉至唐朝时期北方人口因战乱南迁,并非外迁,故排除C项;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地区得到开发,经济继续发展,故排除D项。]3.命题点:北宋政府的优抚举措(2024·江苏卷)下表为宋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常平仓的部分支出情况。这些支出反映了北宋政府(
)时间支出及用途熙宁六年十一月3万石谷,淮南西路招募饥民兴修水利熙宁七年五月5万石谷,真定府路减价出粜熙宁九年二月10万缗钱,广南西路转运司以备军需A.力图发展农业平抑物价B.运用经济手段稳定秩序C.鼓励民间组织救济灾民D.增加军费缓解边防压力√B
[材料“招募饥民兴修水利”“减价出粜”“以备军需”反映了北宋政府运用经济手段赈济饥民、平抑粮价、支援军队,从而稳定社会秩序,B项正确;“平抑物价”只是材料中“熙宁七年五月”政府采取的措施,排除A项;“组织救济灾民”只是材料中“熙宁六年十一月”政府采取的措施,排除C项;“增加军费缓解边防压力”只是材料中“熙宁九年二月”政府采取的措施,排除D项。]1.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特点2.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演变趋势维度阐释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步向以土地、财产为主转变(以两税法为标志),直至取消人头税(以摊丁入亩为标志),反映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松弛征税方式由以实物为主向以货币为主转变(以一条鞭法为标志),反映了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维度阐释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以两税法为标志)征税品种由繁到简,税种减少。从田租、人头税、杂税简化为土地税等;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明清时期对商业征收重税(以一条鞭法为标志)人身控制农民由必须服徭役,逐渐发展为可以纳绢代役,保证了农业生产时间,有利于农业发展(以租庸调制的“庸”为标志)3.中国古代货币的发展演变2413题号1.(2024·福建福州模拟)邓通受汉文帝宠信,获得蜀郡严道县的铜山,遂铸铜钱。其钱光泽亮,分量足,厚薄匀,质地纯,因而流布天下。邓通钱的流行(
)A.改变了汉初经济思想 B.冲击了国家金融秩序C.体现了盐铁官营政策 D.中兴了秦朝货币制度√2413题号B
[由材料可知,邓通铸钱属于私铸货币,并且邓通钱流通广泛,削弱了国家对货币的控制,冲击了当时的国家金融秩序,故选B项;邓通钱流行没有改变汉初实行的轻徭薄赋、劝课农桑的经济思想,排除A项;盐铁官营政策是西汉汉武帝时期开始实施的政策,与邓通铸钱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项;秦朝货币制度在秦朝灭亡后已经瓦解,邓通铸钱的行为并非对秦朝货币制度的中兴,排除D项。]题号24132.(2024·江西赣州一模)安史之乱后,户籍制度及以它为基础的国家土地分配制度遭到破坏,政府为保持土地使用权和土地分配控制权的努力被证明是无效的,土地拥有者的土地所有权和自由处理权实际上得到承认。这一变化导致(
)A.国家赋税制度的调整 B.基层治理制度的变化C.中央集权的严重削弱 D.土地制度的根本变革√题号2413A
[根据材料可知,唐朝安史之乱后,均田制遭到破坏,政府无力控制土地,逐渐承认土地买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政府为了增加财政收入,进行了赋税制度的调整,实行两税法,故选A项;租庸调制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之上,而均田制的破坏和户籍制度的变化,直接导致的是赋税制度的变化,不会直接导致基层治理制度的变化,排除B项;安史之乱导致中央集权严重削弱,排除C项;“根本变革”说法错误,排除D项。]题号24133.(2024·安徽蚌埠模拟)史载:秦朝某男子受到审讯时,供称他是“士伍(无爵男丁),居某里”,然后由审讯机关去查证其姓名、身份、籍贯是否属实,谓之“定名、事、里”。此类做法表明秦朝(
)A.户籍管理体系已形成
B.中央集权向基层延伸C.地方事权呈分化趋势 D.教化遵循了一定程序√题号2413A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户籍实行分类登记制度,所以秦朝审讯机关可以查证到受审讯者的基本信息——姓名、身份、籍贯是否属实,故选A项;“中央集权向基层延伸”不符合题意,与材料仅提及秦朝某男子的身份信息被查证相悖,排除B项;“呈分化趋势”不符合史实,与秦朝实行中央集权相悖,排除C项;“教化遵循了一定程序”不符合史实,与秦朝轻教化相悖,排除D项。]题号24134.(2024·河北邢台一模)汉代在每年的八月进行户口大检查,在户籍统计中,针对人口增长和消减,会有息户、息口和秏户、秏口之分,分别对应户、口的增长和消减。“定什伍口数,别男女大小”是汉代户口统计的一个重要原则。据此可知,汉代户口大检查旨在(
)A.实现对流民的管控 B.加强对基层的管理C.强化君主专制权力 D.推动地方自治发展√题号2413B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封建国家依靠户籍征发赋税、徭役,并对人员流动进行掌控,汉代在每年的八月进行户口大检查,目的是通过加强户籍管理来强化对基层的管理,故选B项;“实现对流民的管控”只是其中一个方面,不是主要目的,排除A项;“强化君主专制权力”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中央政府对基层人口的管理和控制,“推动地方自治发展”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中国古代变法与改革主题三主题解读:社会变革与人类社会相伴而生,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改革目的在于富国强兵、壮大实力、挽救危机、巩固统治、适应形势等;改革内容涉及政治制度、土地分配、赋税征收、荒地开垦、水利兴修、发展军力和废除旧俗等方面。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顺应人民愿望的进步改革,推动着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商鞅变法(1)背景:①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使社会生产力得到进一步发展。②生产关系处于急剧变动之中。③兼并战争不断。④各诸侯国纷纷推行变法(2)目的:适应社会变动,实现富国强兵(3)内容:废除井田制,奖励耕织;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实行什伍连坐,建立县制;等等(4)意义:打击了贵族特权,促进了封建政治、经济、军事的发展,为秦成就统一霸业奠定了基础孝文帝改革(1)背景:鲜卑族拓跋部建立北魏政权,民族交融发展(2)内容:实行俸禄制,推行均田制、三长制等;迁都洛阳;移风易俗(易服装、改汉姓、说汉话、通婚姻)(3)作用:①有效地巩固了北魏政权,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②加快了北方各族人民的交融。③缩小了南北差距,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王安石变法(1)背景:北宋中期,政治腐败,财政困难,各地农民起义不断,北部边境又经常受到游牧民族的袭扰(2)目的:富国强兵(3)内容:王安石针对官僚机构、财政制度、军事体制等方面的弊端,制定和推行了一系列变法的政策和措施(4)结果:变法初期取得了显著成效,因变法涉及面广、阻力大,有些措施也欠妥当而失败张居正改革(1)背景:明朝中后期,政治日益腐败,统治危机不断加深(2)概况:针对明中后期政治腐败、府库空虚、土地兼并严重、农民纷起反抗的状况,大力整肃吏治,加强官吏考核,裁减开支,清丈土地,改革税制(3)影响:国家财政收入增加,社会矛盾相对缓和,严重的封建统治危机得到暂时缓解1.命题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2024·山东卷)西周时期,诸侯国在奉行周礼的同时,多尊重当地原有的风俗;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变革礼制,移风易俗,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诸侯国转变做法主要是为了(
)A.重构统治秩序
B.限制贵族特权C.以德行教化民众
D.打破宗法血缘关系√A
[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周王室衰微,为满足争霸战争的需要,各国纷纷进行变法,以期富国强兵,同时变革周礼,加强自身的文化认同感,这一做法主要是为了重构统治秩序,A项符合题意;“限制贵族特权”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B项;“德行”是儒家文化的代表,不能适应兼并争霸的时代需要,战国时期很少有诸侯国选择儒家的思想主张,故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打破宗法血缘关系”这一目的,故排除D项。]2.命题点:宋代的政治制度变革(2024·广东卷)宋代巨贾彭则爱好儒学,“为其子延接师友,不问其费”,曾捐书于州学。郡从事为之记,称其为“贩夫”,彭氏子孙皆耻之。知州认为,彭则所为是善事,遂删“贩夫”二字。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士农工商界限被打破B.科举制度促进了社会公平C.地方官学教育的普及D.文治政策提升了士人地位√D
[根据材料“知州认为,彭则所为是善事,遂删‘贩夫’二字”可知,富商彭则因向州学捐书,所为是善事,得到知州赞赏而删除原先所记之“贩夫”身份,这说明国家倡导的文治政策在地方治理中得到应用,D项正确;在封建社会下,士农工商界限始终存在,只是会受到商品经济发展的冲击,排除A项;富商彭则并没有参加科举考试,无法体现科举制度促进了社会公平,排除B项;“地方官学教育的普及”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1.中国古代改革的四大类型2.分析改革成败的影响因素(1)看改革是否顺应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一般而言,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改革成功的希望比较大。(2)看当时力量对比: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3)看改革的措施是否行之有效:改革必须切合实际,这样才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4)看改革者是否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改革者的素质往往对改革产生重大的影响。(5)看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只有有利的内外环境,才能促使改革走向成功。2413题号1.(2024·河北邯郸一模)商鞅认为,实行为善、怀柔的政策必然导致“奸民”增多,民强则国起内乱,民弱则众皆依上,唯以权力压制民众,才能使秦国“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所谓“重刑少赏,上爱民,民死赏。重赏轻刑,上不爱民,民不死赏”。据此可知,商鞅这一主张的特征是(
)A.重刑轻德 B.严刑峻法C.崇尚耕战 D.国富民弱√2413题号A
[根据材料可知,商鞅变法规定严明法度,禁止私斗,以权力压制民众,实行高压政策和重刑少赏的措施,体现了重刑轻德的特征,A项正确;材料并不是强调严刑峻法,与题干“唯以权力压制民众”不符,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崇尚耕战的相关内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国富的相关信息,排除D项。]题号24132.(2024·江西九江二模)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把鲜卑穆、楼、于等八姓与汉族崔、李、王等著姓划为同等,并将士族划定为膏粱、华腴、甲姓、乙姓、丙姓、丁姓诸等级,规定士族不得担任低级官职。这些举措意在(
)A.缓和士族与庶族之间的矛盾B.推动各民族的交融C.促进鲜卑贵族内部的团结D.巩固王朝政治统治√题号2413D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改汉姓,学习、建立门阀制度以便加快封建化,巩固王朝政治统治,故选D项;根据材料“将士族划定……丁姓诸等级,规定士族不得担任低级官职”可知,北魏孝文帝建立门阀制度,对士族给予优待,不利于缓和士族与庶族之间的矛盾,排除A项;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北魏孝文帝对鲜卑贵族实行改汉姓的政策,建立门阀制度,未提及其他民族,且推动各民族的交融是客观影响,而非主观动机,排除B项;北魏按照汉族的门阀士族制度,建立等级森严的鲜卑贵族门阀制度,与“促进鲜卑贵族内部的团结”无关,排除C项。]题号24133.(2024·北京海淀区模拟)王安石在变法中推行募役法,其原则是“计产赋钱,募民代役”,政府宣布老百姓交纳免役钱后即免除充当差役的负担。同时规定原来不必承担差役的官户等,都要按照免役钱定额的半数交纳“助役钱”。推行募役法意在(
)A.增加财政收入,均平赋役
B.强化人身控制,稳固统治C.抑制土地兼并,发展生产
D.限制高利借贷,缓和矛盾√题号2413A
[根据材料可知,王安石变法后,民户交纳免役钱后可免除当差役的负担,原来不用负担差役的官户等缴纳的助役钱属于新增的额外收入,由此可知王安石此举旨在增加财政收入,A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募役法会减轻政府对百姓的人身控制,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解决土地兼并问题,排除C项;限制高利贷不是材料措施的目的,排除D项。]题号24134.(2024·陕西安康模拟)张居正就任内阁首辅十年中,采取“考成法”考核各级官吏,“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政体为之肃然;经济上,推行一条鞭法,使明王朝“太仓粟可支十年,周寺积金,至四百余万”。据此可知,张居正的改革(
)A.挽救了统治的危机 B.解决了财政危机C.完成了社会的转型 D.缓和了社会矛盾√题号2413A
[根据题意可知,张居正改革解决了政治和经济问题,因此对于挽救明朝的统治危机发挥了积极作用,A项正确;张居正改革不仅仅解决了财政危机,B项以偏概全,排除;张居正改革属于封建王朝改革,没有完成社会转型,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内容不能说明缓和了社会矛盾,排除D项。]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主题四主题解读:在中国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迁徙汇聚,交流互补,冲突交融,推动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各民族之间既有和睦相处,也有矛盾冲突,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主流。中国是亚洲东部的文明古国,与世界上许多地区都有过不同程度的交往,其经历了从积极对外开放到逐渐走向闭关自守的过程。1.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边疆治理阶段概况特征秦汉(1)中央政府加强了对岭南地区和西北地区的管辖(2)秦朝设典客、典属国;汉朝设大鸿胪管理民族事务,汉朝在边疆推行屯戍政策(3)西汉初年对匈奴实行和亲政策;西汉中期以后,为密切汉匈关系,昭君出塞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阶段概况特征隋唐(1)隋唐实行相对开明的民族政策(2)唐太宗被西北边疆各族称为“天可汗”,边疆各族加强了与中原的经济文化交流(3)唐朝:都督府都督、羁縻州刺史由各民族首领担任,由大都护府直接管辖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阶段概况特征宋元(1)宋朝:先后与契丹族建立的辽、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女真族建立的金长期并立,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加强(2)元朝①确立行省制度,边疆治理与内地一体化②元朝对边远地区因地制宜实行有效管理。宣政院掌管全国佛教事务和西藏地区的军政事务民族交融和走向国家统一阶段概况特征明清(1)明朝:对边远地区实行羁縻政策,对西南地区则推行土司制度(2)清朝:疆域版图基本奠定。清朝设立理藩院管理边疆民族事务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2.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阶段基本状况先秦以中原为核心的华夏文明与域外有广泛的交往交流秦汉(1)陆路:经河西走廊向中亚、西亚延伸。97年,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但仅抵达波斯湾一带(2)海路:从合浦郡徐闻县出发,最远可以航行到印度南部阶段基本状况隋唐(1)陆路:隋炀帝命裴矩驻张掖,掌管通商事务,管理与西域商人的往来;唐朝与大食国接触,造纸术因此西传(2)海路交流活跃:常骏从南海郡出航到达今马来半岛南部,国王亦遣其子随常骏来到中国;日本向唐朝派遣唐使,将唐朝文化带到日本阶段基本状况宋元(1)海外贸易非常繁荣,泉州成为重要的对外贸易港(2)陆海通道都很畅通,马可·波罗来华明清(1)致力于维护朝贡体制和朝贡贸易体系(2)民间贸易和走私贸易屡禁不绝(3)康熙时期,中俄就双方边界订立《尼布楚条约》(4)清朝皇帝坚持认为天朝地大物博,无所不有,实行闭关自守的政策1.命题点:北魏皇族女性墓志反映的封建化(2024·黑吉辽卷)下表是北魏皇族女性墓志的部分内容。该表反映了当时(
)人物内容将军冯邕之妻元氏母义三恪,道著二王,肃穆闺闱,见重君子长乐长公主元瑛六行允备,四德无违,孝友出于自然,柔恭表于天性乐安郡公主元仲英女节茂于公宫,妇道显于邦国2413题号A.门第观念得到强化B.因俗而治政策得到推广C.礼仪规范得到传承D.儒家伦理道德得到认同√2413题号D
[根据表格中的关键信息“母义”“肃穆”“德”“柔恭”“女节”“妇道”可知,墓志撰写者对北魏皇族女性道德形象的刻画反映出儒家知识分子对女性道德伦理的期许,共同塑造符合社会期许的女性道德形象:德、孝、贤、义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自上而下地进行封建化改革,推广儒家文化,这反映出当时儒家伦理道德得到认同,D项正确;根据材料无法得出“门第观念得到强化”的结论,排除A项;因俗而治政策即结合当地的风俗习惯进行治理,材料所述与此无关,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礼仪规范的传承,排除C项。]2413题号由此可知(
)A.北方游牧经济衰落 B.封建等级制度森严C.鲜卑民族习俗的延续 D.俸禄制改革不彻底√2.命题点:北魏时期的社会习俗(2024·广东卷)《魏书》中关于皇帝赏赐的部分记载道武帝登国三年(388年)获其四部杂畜十余万……各有差明元帝永兴五年(413年)赐征还将士牛马、奴婢各有差太武帝始光四年(427年)赐留台文武生口、缯帛、马牛各有差2413题号C
[根据表格信息可知,北魏时期部分皇帝的赏赐依然是牛马、奴婢等,这体现了鲜卑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习俗,是鲜卑民族习俗的延续,C项正确;皇帝赏赐牛马并不代表当时北方游牧经济衰落,排除A项;赏赐牛马多少根据功劳大小,无法体现封建等级制度森严,排除B项;484年孝文帝下诏实行俸禄制改革,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2413题号3.命题点:史学研究——宋金关系史(2024·全国新课标卷)下表所列史书皆涉及南宋初年与金朝关系,研讨这一问题,首先应信重的是(
)书名基本内容成书时间《宋史》依据宋朝国史、实录等编撰而成的纪传体史书元朝后期《三朝北盟会编》按时间汇编徽宗、钦宗、高宗时期宋金和战史料南宋中期2413题号A
.《宋史》
B.《三朝北盟会编》C.《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D.《宋史纪事本末》书名基本内容成书时间《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据南宋高宗朝国史、文集等编写而成的编年史南宋后期《宋史纪事本末》汇编《宋史》等书,以事件为中心明朝后期√2413题号B
[在研究南宋初年与金朝关系的问题时,首先应该重视的是史料的来源和成书的时间,因为这些因素会影响史料的可靠性和客观性。《三朝北盟会编》是南宋中期的作品,它按时间汇编了徽宗、钦宗、高宗时期宋金和战的史料,成书时间相对较早,更接近南宋初年的历史事件,因此是一个很重要的史料,综合考虑,研讨南宋初年与金朝关系问题时,首先应该重视的是成书时间较早、更接近历史事件的史料,故选B项。]2413题号4.命题点:明代同朝鲜、日本的交往(2023·湖南卷)永乐年间,明成祖应朝鲜使臣请赐,赐予朝鲜“五经”“四书”等经籍;又应日本使臣请赐,将皇后徐氏所制《劝善书》《内训》赐予日本。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儒家学说在明初有新发展B.书籍向外流通渠道不畅通C.请求赐书是为了吸收中国先进思想D.朝日两国借助明王朝强化政权权威√2413题号D
[由材料可知,明代初年,朝鲜和日本使臣向明成祖请求的赐书为“五经”“四书”、《劝善书》《内训》,这是中国统治阶层为巩固统治、加强政府权威而规劝民众的书籍,朝日两国的这一行为旨在借助明王朝来强化自身政权的合法性和权威性,故选D项;“儒家学说在明初有新发展”无法解释朝日两国请求赐书的举动,排除A项;从材料中并不能看出书籍向外流通渠道不畅通,排除B项;材料所涉书籍并不能代表当时中国的先进思想,排除C项。]2413题号1.中国古代民族交融的方式和实质(1)方式(2)实质2.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特点及变化(1)由开放走向闭关自守:明清以前总体上以开放为主,明清时期逐步走向闭关自守。(2)路线由以陆路为主转向以海路为主:汉代陆上丝绸之路成为对外交往的主要路线(虽有海上丝绸之路,但不占主要地位);唐朝对外交通发达,海陆并进;宋元时期,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3)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同步进行:秦汉时期,陶瓷和丝织品传到西方,同时佛教传入中国;唐朝时中国和日本、新罗、印度的交往主要是经济文化交流;宋代对外交往以海外贸易为主,同时中国科技外传;明清时从国外引进大量农作物。(4)以和平交往为主:汉朝通过丝绸之路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唐朝以经济文化交流为主;宋代海外贸易繁荣。(5)封建社会后期(明清时期)出现侵略与反侵略斗争:戚继光抗击倭寇;郑成功收复台湾;康熙帝组织雅克萨之战抗击沙俄侵略。2413题号1.(2024·湖南衡阳三模)西汉时胡汉区别明显,被匈奴俘虏后的李陵身穿胡服,自认为已不同于汉人,胡服成为胡汉之别的一个重要标志。而到了东汉后期,由于汉灵帝喜好胡服,胡服开始在京城内外流行。据此可知,两汉时期(
)A.胡汉族群间的区别消失
B.民族之间的交流加深C.华夷一体观念影响深远
D.中原文化辐射力下降√2413题号B
[材料中提到西汉时胡汉区别明显,胡服成为胡汉之别的一个重要标志,而到了东汉后期,由于汉灵帝喜好胡服,胡服开始在京城内外流行,这说明胡服文化对汉族的影响加大,反映出两汉时期民族之间的交流加深,B项正确;材料是说民族间的交流加深,并不能说明胡汉族群间的区别完全消失,排除A项;胡服开始在京城内外流行,不能体现华夷一体的观念,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胡服文化对汉族的影响,不能说明中原文化辐射力下降,排除D项。]题号24132.(2024·河北唐山模拟)西夏黑水城遗址出土的西夏文医方主要源于《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等中医典籍。《太平圣惠方》为宋朝官修方书,《圣济总录》是北宋太医院编纂的医学全书。这表明当时(
)A.中医药在西北边疆普遍流行
B.西夏社会全面接受了中原文化C.西夏实现了本民族的封建化
D.西北地区与内地交流较为深入√题号2413D
[根据题意可知,这说的是西夏文医方主要源于北宋的官修方书或医学全书,也就是西夏和北宋之间有医学方面的交流,说明当时西北地区与内地之间交流较为深入,D项正确。]题号24133.(2024·江西鹰潭模拟)遗赐为古代帝王死后,继任者把其遗留物恩赐给部分周边民族政权统治者的一种外交活动。宋代进行遗赐时,采取差异化对待,在遗赐物品种类和数量上,辽、金为第一档,远超其他各国;西夏为第二档;西蕃、交趾等为第三档。据此可知,宋朝遗赐(
)A.体现了崇文抑武政策 B.旨在稳定政权环境C.导致国家的积贫积弱 D.强化了对边疆的统治√题号2413B
[由材料可知,宋代遗赐采取差异化对待,与宋地缘关系密切、政权势力较强的辽、金为第一档,实力相对较弱的、对宋代政权影响较小的西夏、交趾等国归为二、三档,这一等级划分充分说明了宋代遗赐的目的,即宋代遗赐旨在稳定政权环境,B项正确;宋代进行遗赐时划分等级的标准是政权实力的大小,与崇文抑武无关,排除A项;遗赐本身不会导致国家的积贫积弱,排除C项;宋代处于多个政权并立时期,遗赐是一种政权之间的交流,并非对边疆的统治措施,排除D项。]题号24134.(2024·福建龙岩三模)下表是明朝对各类民族聚居区实行的管理措施。这反映了明朝(
)民族聚居区管理措施汉族聚居区把归附的各民族编入都司卫所中统一管理汉族与边地民族聚居区交界地带采取驻扎汉军与改编原住民相结合的办法进行管理更边远一些的边疆民族聚居区以土司和羁縻卫所为框架A.内地边疆治理一体化 B.边疆政策的灵活务实C.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 D.军政合一的管理机制题号2413B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对汉族聚居区、汉族与边地民族聚居区交界地带以及更边远一些的边疆民族聚居区采取了不同的管理措施,这充分体现了明朝在边疆政策上的灵活性和务实性,B项正确;虽然明朝对不同的民族聚居地区都进行了管理,但管理措施并不统一,而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排除A项;材料只是提及在更边远一些的边疆民族聚居区以土司和羁縻卫所为框架,未提及改土归流,排除C项;虽然明朝在边疆地区设立了都司卫所进行管理,但材料中并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这是军政合一的管理机制,排除D项。]√高考非选择题——把握材料问答题题型特点大题增分2例
(2024·广东卷)乡里制度是古代中国的“治国之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大约抄写于秦灭六国前的秦简《法律答问》记载,里典(里正)和里老共同负责里中的户口、赋税和治安。其中,里典被称为“率敖”,指乡里豪强有力、能得众人拥戴之人。最迟抄写于秦灭六国前后且晚于《法律答问》的秦简《尉卒律》规定,“置典、老,必里相谁(推)”,且典、老由里中年长无爵者担任。——摘编自陈侃理《秦汉里吏与基层统治》等材料二晚清宝坻县档案显示,县级以下的乡保是个关键人物,每个乡保平均管理二十余个村庄的赋税征收和司法事务。他们是不带薪的准官员,由地方提名,经国家批准确认。乡保一般按自己的意图行事。他们处在国家与社会的交汇点上,具有两副面孔。——摘编自黄宗智《国家与社会的二元合一》材料三《周礼》云:“五家为比,十家为联……使之相保相受,刑罚庆赏,相及相共,以受邦职,以役国事,以相葬埋。”比、联等都是在血缘性聚落或居住区内编排的地域性组织。历代乡里制度,无论发生什么变化,都声称遵从《周礼》确立的乡里制度的基本原则。——摘编自鲁西奇《中国古代乡里制度研究》(1)指出材料一所体现的秦乡里制度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4分)[点拨]
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里典……指乡里豪强有力、能得众人拥戴之人”“且典、老由里中年长无爵者担任”可得出里典(里正)的担任者由乡里豪强有力者变为年长无爵者。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秦灭六国前”和所学秦朝统一的知识从国家强化控制基层社会的力度和逐步加强中央集权等方面回答即可。[试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析材料二中乡保的“两副面孔”。(4分)[点拨]
根据材料二“管理二十余个村庄的赋税征收和司法事务。他们是不带薪的准官员,由地方提名,经国家批准确认”可得出作为国家的准官员,完成国家赋予的职责,负责基层社会的赋税征收和司法事务;根据材料二“乡保一般按自己的意图行事。他们处在国家与社会的交汇点上”可得出乡保作为基层社会的代表,面对所在的乡里社会,拥有较大的自主权。[试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古代基层治理的特点。(6分)[点拨]
根据材料一、二以及材料三“遵从《周礼》确立的乡里制度的基本原则”可得出具有较强的延续性,随时代演进而稍有变化;根据材料三“使之相保相受,刑罚庆赏,相及相共,以受邦职,以役国事,以相葬埋”可得出注重基层民众的自我管理和相互监督;根据材料三“在血缘性聚落或居住区内编排的地域性组织”可得出受宗法观念影响,兼具血缘性和地域性。[试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变化:里典(里正)的担任者由乡里豪强有力者变为年长无爵者。(2分)原因:国家强化控制基层社会的力度;逐步加强中央集权。(2分)(2)作为国家的准官员,完成国家赋予的职责,负责基层社会的赋税征收和司法事务;作为基层社会的代表,面对所在的乡里社会,拥有较大的自主权。(4分)(3)具有较强的延续性,随时代演进而稍有变化;注重基层民众的自我管理和相互监督;受宗法观念影响,兼具血缘性和地域性。(6分)[题后反思·技法指导]把握材料问答题题型特点(1)整体分析:要逐段逐句逐层概括。根据材料长文分段、短文分句、分号并列、省略号两头不可省等进行概括。同类要概括,进行逐层概括,能够结合所学知识的要根据对应知识进行概括。同时概括时要注意从现象到本质、从个体到整体、由此及彼。(2)归纳比较:首先明确比较对象,要依据材料和问题明确比较的是哪几类历史事物或者比较哪些历史人物。其次明确比较方向,要确定需要比较的是二者的相同点还是不同点,或者既比较相同点又比较不同点。最后找准比较角度,即找准比较点,这是解题的关键步骤。事物(历史事件)类的比较可以从背景、性质、方式、特点、积极作用、历史局限性、影响等方面考虑,人物类的比较可以从其历史活动的目的、内容、影响等角度考虑。(3)学科术语:答案用语要求使用学科语言。尽量使用所学知识,尤其要注意教材中的结论性语言,不能表述过于口头化,也不能滥用文学性的修饰语。(2024·甘肃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辽朝设南、北面官,太祖将皇族分为近亲组成的南面与远亲组成的北面,并任命南、北府宰相。太宗令北面官穿契丹服装,南面官着汉式服装。南、北面并非严格按地理划分,北面官掌治契丹与诸部,不管他们生活在哪里;南面官掌治汉人。世宗正式确立按地域划分的南、北两套职官系统,南面包括汉人与渤海人居住的南部和东部地区,北面为契丹及其属部居住的地区。北面官本质上是部落领袖的私人扈从,南面官相比更加成熟,模仿了唐和五代的官制。——摘编自《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材料二西夏职官建置,大多效仿宋朝。朝贺礼仪,杂用唐、宋制度。李元昊仿宋置尚书令,设十六司,官制渐备。毅宗李谅祚设各部尚书、侍郎、南北宣徽使及中书学士等官,增设昂聂、昂星、谟个、阿泥等本族官号。——摘编自《宋史·夏国传》等材料三天会四年,建尚书省,遂有三省之制。至熙宗颁新官制及换官格,除拜内外官,始定勋封食邑入衔,而后其制定。然大率皆循辽、宋之旧。——《金史·百官志》(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述辽代职官制度的发展历程。(5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辽夏金职官制度的共同特点及其意义。(9分)[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一“太祖将皇族分为近亲组成的南面与远亲组成的北面,并任命南、北府宰相”得出辽太祖时期南、北面官按照血缘关系远近划分管理;根据材料一“太宗令北面官穿契丹服装,南面官着汉式服装。南、北面并非严格按地理划分”得出辽太宗时期,非严格按照地理位置划分;根据材料一“世宗正式确立按地域划分的南、北两套职官系统”得出辽世宗时期正式确立按地域划分的南、北两套职官系统。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辽朝的南、北面官制度并结合材料二“西夏职官建置,大多效仿宋朝。朝贺礼仪,杂用唐、宋制度”、材料三“天会四年,建尚书省,遂有三省之制……然大率皆循辽、宋之旧”可知双轨制,因地制宜,因俗而治,保持民族特色;借鉴汉制,强化君主权威。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从巩固统治、民族交融交流、封建化进程、对后世的影响等几个方面回答即可。[答案]
(1)发展历程:辽太祖时期南、北面官按照血缘关系远近划分管理;辽太宗时期,非严格按照地理位置划分;辽世宗时期正式确立按地域划分的南、北两套职官系统。(5分)(2)共同特点:双轨制,因地制宜,因俗而治,保持民族特色;借鉴汉制,强化君主权威。意义:有利于学习借鉴汉族的先进文明,巩固政治统治;推动了政权的封建化进程;适应了南北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差异,促进了民族交融;根据具体国情调整统治政策,进行制度创新,为之后的少数民族统治提供了经验,也对后世的治理提供了借鉴。(9分)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专题限时集训(二)经世序民——中国古代社会治理与政治智慧一、选择题1.(2024·山东聊城二模)明代,苏州人陈仁锡设立陈氏义庄,立“向善、月学、中节”三规,并明文规定“不孝不悌父兄自首者虽贫不给;侵损墓木得罪祖宗者虽贫不给;失身下贱贻玷族属者虽贫不给;倘若有冒取外姓为己子或在外不检生子者不给”。由此可见,义庄(
)A.重视对族人的道德教化
B.强调族人的社会义务C.注重家礼的仪式化建设
D.兼具报国宜家的功能√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A
[根据材料“向善、月学、中节”“不孝不悌父兄自首者虽贫不给……生子者不给”可知,明代苏州人陈仁锡设立的陈氏义庄,对需要救济的人进行了安排和分类,且对无德的人规定了不予救济,强调了其对道德的重视,由此可知义庄重视对族人的道德教化,故选A项;材料中义庄更强调道德方面,并未对族人的社会义务进行说明,排除B项;义庄对家族礼仪有一定的影响,但材料更强调其对道德的重视,而非一些具体的仪式,排除C项;材料信息并未体现报国的相关内容,排除D项。]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2.(2024·安徽池州一模)明清时期,乡贤祠成为供奉祭祀德行著闻的乡贤的祠堂,由地方官主持修建。祠内神主(乡贤牌位)名义上属于地方乡里,实际上是国家祭祀的人神,其体现的价值标准需符合整个社会的价值观。据此可知当时(
)A.地方认知和国家意志互动良好
B.儒法并用规范基层治理C.乡贤文化主导了社会主流价值
D.君主专制得到逐步加强√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A
[根据材料“祠内神主(乡贤牌位)名义上……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可知,明清时期,地方政府主持修建了乡贤祠,从而强化了民众对国家主导的思想观念的认同,体现了地方认知与国家意志良好的互动,故选A项;根据材料“德行著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在基层治理中注重发挥儒家道德伦理的教化作用,并非儒法并用,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乡贤文化是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一部分,但并不主导社会主流价值,排除C项;君主专制加强主要表现在皇权的强化,而材料强调的是乡贤文化与国家意志良好的互动,排除D项。]3.(2024·福建泉州三模)唐代判案文书汇编《白居易判》载,甲妻因细故在公婆面前叱狗,甲认为此乃不敬之举,上诉至官府,要将妻子逐出家门。断案官员认为,甲妻仅属“小过”,甲休妻的理由不成立。这体现了唐代法律的执行(
)A.落实法家的法治理念
B.维护儒学正统地位C.具有一定的理性精神
D.旨在保障妇女权益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C
[由材料可知,在这个案例中,断案官员将甲妻叱狗的行为定性为“小过”,并且认为甲以此为由休妻的理由不成立。这表明断案官运用理性去认真审理案件,而不仅仅是单纯地依照法律条文去执行,故选C项;断案官不是采取严格的基于法家思想的法治理念去解决问题,而是将个体情况纳入考量,有更多的人情考量,排除A项;在此案例中,断案官的决策并没有直接涉及儒家正统的思想和理念,他们并没有因为儒家的思想而明显偏向于某一方,排除B项;虽然甲的妻子最终没有被逐出家门,但这并不是出于对妇女权益的保障,而是出于案件的实际情况和合理判断,排除D项。]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4.(2024·福建福州二模)康熙十八年(1679年),礼部颁令要求各地刊印《圣谕十六条》作为乡约,“永远遵行”。雍正二年(1724年),朝廷对各条款加以详细注解,形成万余言的《圣谕广训》。这些做法(
)A.完善了国家的律法体系
B.缓和了农村的社会矛盾C.提升了乡绅的社会地位
D.强化了乡约的规范功能√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D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清朝时期,乡约宣讲内容变成了康熙帝的《圣谕十六条》和雍正帝的《圣谕广训》,乡约经政府利用和推广而具有约束力,并与法律合流,强化了乡约的规范功能,故选D项;康熙帝的《圣谕十六条》和雍正帝的《圣谕广训》是乡约宣讲的内容,属礼仪教化,而非律法,排除A项;清朝的乡约强制力日益加强,在一定程度上激化了农村的社会矛盾,排除B项;根据材料“礼部颁令要求各地刊印”“《圣谕十六条》作为乡约”“《圣谕广训》”可知,清朝的乡约宣讲时,常常引用《大清律例》,原本由儒学士人发起的教化百姓的乡约,改由政府颁布和推行,乡绅的地位有所下降,排除C项。]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5.(2024·广东惠州一模)1404年,有大理寺官员上奏:“市民以小秤交易者,请论违制律。”皇帝询问得知这一禁令尚未“榜谕于市”,于是说道:“官府虽有令,民固未悉知之……不令而刑之,不仁。其释之。”据此可知,当时(
)A.君主专制统治加强
B.礼法结合的中华法系完备C.法律宣传受到重视
D.民众利益得到政府的保护√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C
[由材料可知,明代有严禁“小秤交易”的禁令,对违反这一禁令的市民进行处罚时,考虑到该禁令还没有张榜公示,老百姓还未熟悉相关的规定就进行处罚是不仁义的,因而释放了违令者,由此可见,这一时期重视百姓知悉法律,重视法律宣传,故选C项;材料未涉及中枢机构的决策方式,体现不出君主专制强化的相关信息,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礼法结合的特点,《唐律疏议》的颁布代表中华法系的完备,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政府对民众利益的保护,排除D项。]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6.(2024·河北唐山一模)学者对居延汉简28户家庭研究后发现,未见一家有两口壮丁或两兄弟都已婚而仍在同一户的情况。这与商鞅变法确立的“二男分异”政策基本一致。这可以用来说明汉代(
)A.国家对基层社会的治理
B.中央强化对地方的控制C.宗法制度影响家庭结构
D.小农经济体制逐渐确立√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A
[根据材料“未见一家有两口壮丁或两兄弟都已婚而仍在同一户的情况”可知,这体现的是汉代对分户的重视,户数增多,属于古代基层治理的户籍管理,这可以用来说明汉代国家对基层社会的治理,故选A项。]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7.(2024·广东汕头检测)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户律》规定:民众在迁移时,应将自己的户籍资料一并迁移,没有及时迁移的会受到严厉处罚,乡里的啬夫等人也会连带受到相应的处罚。据此可知当时(
)A.乡里组织结构更加健全
B.中央集权趋势明显增强C.政府对基层管理较严格
D.流民众多危害社会安定√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C
[根据材料“《二年律令·户律》”“没有及时迁移的会受到严厉处罚”“乡里的啬夫等人也会连带受到相应的处罚”可知,汉代通过法律对基层户籍迁移进行严格规定,说明此时政府对基层管理较为严格,故选C项;材料主旨揭示的是汉代通过法律对基层户籍迁移进行严格规定,如果违背,“乡里的啬夫等人”也会受到处罚,不涉及“乡里组织结构”问题,更无法得出“更加健全”的结论,排除A项;中央集权强调的是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集地方权力于中央,强调中央权威,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材料主旨揭示的是汉代通过法律对基层户籍迁移进行严格规定,体现的是对基层的管理,不能得出“流民众多危害社会安定”的结论,排除D项。]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8.(2024·河北衡水一模)嘉靖年间,山东棉花“六府皆有之,东昌尤多,商人贸于四方,其利甚博”;到万历年间,东昌府“高唐、夏津、恩县、范县宜木棉,江淮贾客列肆赍收,居人以此致富”。这一现象出现的背景是(
)A.农业经营方式的革新
B.币制与赋役制度的变化C.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D.重农抑商政策出现松弛√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B
[根据材料“山东棉花‘六府皆有之……其利甚博’”“江淮贾客列肆赍收,居人以此致富”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加上白银大量流入中国,其逐渐货币化,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转变,进一步推动农产品的商品化,材料反映了在这样的背景下,山东棉花种植面积扩大,棉花产量增加,棉花贸易发展,农民因种植棉花而致富,故选B项;材料反映的是农民种植经济作物棉花,并没有涉及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排除A项;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逐渐解体,排除C项;明清固守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其并未出现松弛,排除D项。]9.(2024·江苏南通一模)下图为明代前期一百余年间,徽州地区土地买卖交易契约427件中使用通货的情况统计。该统计佐证了明代前期(
)A.美洲白银大量流入
B.民间白银货币化的进程C.物价多以银两计算
D.宝钞不再作为通货使用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B
[根据题图可以看出,明代前期,徽州地区土地买卖交易契约中使用白银的数量大幅上升,而使用宝钞、谷物、绢布交易的数量不断下降,最后几乎为零,这表明明代前期商业交易活动中白银的使用越来越多,因此可以佐证民间白银货币化的进程,故选B项;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是在明朝中后期,与“明代前期”不符,排除A项;在土地买卖交易中使用白银越来越多,并不能说明物价是用银两计算的,排除C项;材料只是反映了徽州地区的土地买卖交易中宝钞的使用大量减少,“宝钞不再作为通货使用”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0.(2024·湖南长郡中学模拟)下图为唐代两税法实施之后的中央与地方两税的分配情况。据此可知(
)A.两税法增加了政府收入
B.地方分权趋势日益明显C.中央财政负担逐渐减轻
D.中央集权体制得到加强√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B
[由“唐代两税法实施之后的中央与地方两税的分配情况”可知,唐代两税法实施之后,地方留成占比较大,说明地方势力强大,进而说明地方分权的趋势日益明显,故选B项;题干仅提供了中央和地方分配钱税和粮税的情况,并未将其与两税法之前的税收总量进行比较,无法得出增加财政收入的结论,排除A项;中央提成少,说明中央财政负担并未减轻,且材料没有财政支出的情况,排除C项;唐代中后期藩镇割据,中央集权削弱,排除D项。]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1.(2024·山西临汾模拟)北宋在元丰改制(1080—1082年)后,规定由户部总领全国财政,分左、右曹,左曹统领转运司、州、县的“经赋”系统。王安石变法(1069—1085年),在设立朝廷财政的同时,还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司农寺—提举常平司—各州常平管勾官—各县常平给纳官管理系统,朝廷财政“付司农寺系帐,三司不问出入”。这些举措(
)A.扩大了政府税收的来源B.导致了官僚队伍的膨胀C.有利于减少决策的失误D.保障了国家财赋的征调√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C
[材料反映了北宋元丰改制后,规定由户部总领全国财政,王安石变法时,又设立了另一套地方财政管理系统,这样就形成了中央和地方两套财政管理系统,这有利于减少决策的失误,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财政管理系统的变化,没有体现税收来源的扩大,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财政管理系统的变化,没有体现官僚队伍的膨胀,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财政管理系统的变化,没有体现国家财赋的征调,排除D项。]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516171812.(2024·四川成都二模)战国后期,荀子曾到秦国,并在《强国》篇中写道:“入境,观其风俗,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污,其服不佻,甚畏有司而顺,古之民也。及都邑官府,其百官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而不楛,古之吏也。”这反映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二手住房贷款合同2篇
- 2024年度建筑工程品质保障合同书版B版
- 2024版债权转让与债务豁免合同3篇
- 2024年建筑施工环境保护协议2篇
- 2024版虚拟现实游戏内容开发与授权使用合同3篇
- 住房公积金贷款合同三篇
- 平面设计服务合同三篇
- 2024年农药及肥料批发协议格式一
- 2024版环保技术与设备采购合同3篇
- 2024年二手车交易协议样本
- 四年级上册英语说课稿-Unit 12 Peter can jump high. 课时3 湘少版(三起)
- 小区停车场投诉方案范本
- 保安部骨干选拔程序
- 医院出入口安检工作记录表范本
-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主题班会教学反思3篇
- 小学发生一起疑似水痘暴发疫情的调查处置报告
- 园林制图基本制图标准
- 马工程2019教育学原理新版答案
- 圣诞节中国春节对比differencesbetweenChristmasandspringfestival英语
- GB/T 14361.1-1993船用纤维索滑车木壳滑车
- 幼儿园课程审议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