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下学期南京高二语文期中模拟测试卷1_第1页
2023-2024学年下学期南京高二语文期中模拟测试卷1_第2页
2023-2024学年下学期南京高二语文期中模拟测试卷1_第3页
2023-2024学年下学期南京高二语文期中模拟测试卷1_第4页
2023-2024学年下学期南京高二语文期中模拟测试卷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3-2024学年下学期南京高二语文期中典型卷1一.选择题(共11小题,满分22分,每小题2分)1.(2分)下列对于句中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庸:用②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出人:超出一般人③圣人无常师常:一般的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齿:提到⑤而闻者彰彰:彰显⑥而绝江河绝:横渡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②④⑥2.(2分)下列选项中,和其他三项句式不同的是()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C.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 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3.(2分)对下列各句的解释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①契阔谈谯,心念旧恩。(久别重逢,欢饮畅谈,心中顾念着旧日的友情。)②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我想因为越人说的话梦游到吴越,一天夜晚飞渡过明月映照下的镜湖。)③遂命酒,使快弹数曲。(于是吩咐摆酒,让她快速弹奏几个曲子。)④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圣人没有平常的老师,孔子向郯子、苌弘、师襄、老聃这些人请教过学问。)⑤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坚持不停地用刀刻,就算是金属玉石也可以雕出花饰。)⑥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一路上大雾弥漫,冰冻溜滑,石阶几乎无法攀登。)⑦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日。(苏轼容色忧愁凄怆,整好衣襟坐在高处向客人问道。)A.②③⑤⑥ B.①③⑤⑦ C.①②④⑥ D.②③④⑦4.(2分)下列对课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庄子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与老子并称“老庄”。《庄子》是他和门人以及后学所著,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逍遥游》居《庄子•内篇》之首,比较集中地表现了庄子追求绝对自由的人生观。 B.月相纪日,就是用晦、望、既望、朔等表示月相的特称来纪日。农历每月第一天叫晦,月中望,望后这一天叫既望,每月最后一天叫朔。 C.旬,古代的计时单位,一旬是十天。《逍遥游》中“旬有五日而后反”,意思就是十五天后方才返回。在古代,一旬还可以指十岁,如“年过六旬”,就是60多岁。 D.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为八尺。其他长度单位还有咫、尺、寻、常等,古代八尺为“寻”,两寻为“常”。5.(2分)《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的线索是()A.“我”的情感发展脉络。 B.“我”的人生道路。 C.大堰河的人生历程。 D.大堰河对“我”的爱。6.(2分)下列对课文中语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再说皇上现在年纪老,法令没有定规,大臣无罪而全家被杀的就有几十家。 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如果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的主人,外交使者来来往往,郑国可以提供他们缺少的物资。 C.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文辞描写的是寻常事物,但是它的意旨却极为博大,列举的事例浅近,而表达的意思深远。 D.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特意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的进入和非常的变故。7.(2分)下列对诗歌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投长沙裴侍郎》是一首干谒诗,题目中“投”是“投赠”之意,裴侍郎是诗歌投赠的对象,他当时曾任礼部侍郎,相当于现在的教育部副部长。 B.《早秋过龙武李将军书斋》题目中“早秋”,点名季节;“过”是造访的意思,交代主要事件;“龙武李将军书斋”,点明拜访的地点。 C.黄庭坚,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 D.比拟,是一种修辞手法,包括比喻和拟人,可以使描绘形象生动,表意更加丰富。8.(2分)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元曲是杂剧和散曲的通称。杂剧的构成一般是一本四折,外加一个楔子。 B.苏轼和辛弃疾是宋词豪放派的领袖,李清照则是婉约派的代表,柳永那一派也不是。 C.关汉卿是元杂剧的代表作家,与马致远、汤显祖、白朴一起称为“元曲四大家”。 D.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戏剧家,他享誉世界的四大悲剧是《哈姆雷特》《李尔王》《罗密欧与朱丽叶》《麦克白》。9.(2分)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A.班固,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苏武传》选《汉书》。《汉书》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原本只称《诗》,汉代时被尊为经典,始称《诗经》。收录了春秋中叶到战国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 C.《阿Q正传》选自小说集《故事新编》,作者鲁迅。小说写出了阿Q短暂而可悲的一生,勾勒出阿Q以“精神胜利法”为中心的性格特征。 D.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创作了《龙须沟》、《茶馆》等优秀话剧,以及长篇小说《四世同堂》,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10.(2分)下列对《红烛》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红烛》写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它是闻一多同名诗集《红烛》的序诗,体现了诗人数年来的理想探索历程。 B.红烛要用微弱的光和热照亮险恶的前途,烧破世人的迷梦。诗人借景抒情,表达自己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献身精神。 C.《红烛》注重幻想和主观情绪的渲染,大量使用了抒情的感叹词,以优美的语言强烈地表达了心中的情感。 D.《红烛》采用中国传统诗歌的押韵形式,前后照应,每节中诗句相对整齐,体现出中国新诗的格律化、音乐性。11.(2分)下列对本诗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为农事诗,描述抢收麦子的劳作情景,也表现了宋代士子亲历农桑的行为。 B.苏辙虽年老体迈,不事农作,农忙时节,也心疼诸孙们的辛苦劳作,做炊饼沽酒等力所能及之事。 C.文章颔联采用对比、先扬后抑的手法写久雨忽晴、宜事农桑的喜悦,字里行间充满着乡村劳作气息。 D.这首诗对仗工整,率真自然,饶有兴趣,我们能体会到古人的日常生活,也感受到劳动的欢乐与情趣。二.文言文阅读(共3小题,满分35分)12.(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圣人之门,其徒三千,独称颜子为好学。夫《诗》《书》、六艺,三千子非不习而通也。然则颜子所独好者,何学也?学以至圣人之道也。圣人可学而至与?曰:然。学之道如何?曰:天地储精,得五行之秀者为人。其本也真而静,其未发也五性具焉,曰仁义礼智信。形既生矣,外物触其形而动于中矣。其中动而七情出焉,曰喜怒哀乐爱恶欲。情既炽而益荡,其性凿矣。是故觉者约其情使合于中,正其心,养其性,故曰“性其情”。愚者则不知制之,纵其情而至于邪僻,梏其性而亡之,故曰“情其性”。君子之学,必先明诸心,知所养,然后力行以求至,所谓自明而诚也。诚之之道,在乎信道笃。信道笃则行之果,行之果则守之固。仁义忠信不离乎心,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出处语默必于是。久而弗失,则居之安,动容周旋中礼,而邪僻之心无自生矣。故颜子所事,则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此其好之笃,学之之道也。视听言动皆礼矣所异于圣人者盖圣人则不思而得不勉而中从容中道颜子则必思而后得必勉而后中故曰:颜子之与圣人,相去一息。所未至者,守之也,非化之也。以其好学之心,假之以年,则不日而化矣。或曰:“圣人,生而知之者也。今谓可学而至,其有稽乎?”曰:“然。孟子曰:‘尧、舜,性之也;汤、武,反之也。’性之者,生而知之者也:反之者,学而知之者也。”又曰:“孔子则生而知也,孟子则学而知也。后人不达,以谓圣本生知,非学可至,而为学之道遂失。不求诸己而求诸外,以博文强记、巧文丽辞为工,荣华其言,鲜有至于道者。则今之学,与颜子所好异也。”(节选自程颐《颜子所好何学论》)(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圣人之门,其徒三千徒:弟子,学生B.出处语默必于是出处:来源,根据C.动容周旋中礼中:合乎,符合D.其有稽乎稽:查考,考证(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视听言动皆礼矣/所异于圣人者/盖圣人则不思/而得不勉而中/从容中道/颜子则必思而后/得必勉而后中/B.视听言动皆礼矣/所异于圣人者/盖圣人则不思而得/不勉而中/从容中道/颜子则必思而后得/必勉而后中/C.视听言动/皆礼矣/所异于圣人者/盖圣人则不思/而得不勉而中/从容中道/颜子则必思而后/得必勉而后中/D.视听言动/皆礼矣/所异于圣人者/盖圣人则不思而得/不勉而中/从容中道/颜子则必思而后/得必勉而后中/(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六艺,指《诗》《书》《礼》《乐》《易》《论语》,与《师说》中的“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所指相同。B.五行,阴阳五行是古代朴素的唯物哲学。五行即由“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行和变化所构成。C.君子,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来指人格高尚的人,《劝学》一文中是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D.汤、武,商汤与周武王的并称。商汤是夏朝商国的君主,周武王是西周王朝的开国之君、周文王第二个儿子。(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认为圣人境界是可以通过学习来达到的,而为学之道的核心是正心养性。B.作者认为有觉悟的人能用情感来引导自己的本性,使自己不生邪僻之心。C.作者认为颜子没有达到圣人境界的原因是他只能谨守,还不能达到化境。D.作者认为不修本性而追求博文强记、巧文丽辞的人,少有学得圣人之道的。(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是故觉者约其情使合于中,正其心,养其性。②性之者,生而知之者也;反之者,学而知之者也。13.(8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登楼杜甫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①浮云变古今。北极②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③。[注]①玉垒:玉垒山,在今四川省汶川、茂县之间。②北极:北极星。这里比喻唐王朝。③梁甫吟:《梁甫吟》为诸葛亮躬耕于南阳时创作的一首乐府诗。(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提挈全篇,写繁花触目,令人黯然心伤,以哀景写哀情,抒写流离之感。B.颈联主要写国家战事,词严义正,浩气凛然,于如焚的焦虑之中透着坚定的信念。C.尾联怀古中含有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意,寄托自己空怀济世之心、苦无献身之路的情思。D.全诗语言凝练,格律严谨,对仗工整,语势雄壮,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诗风。(2)本诗营造了雄浑壮阔的意境,请结合诗的颔联简要分析。14.(12分)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张溥《五人墓碑记》)(2)亦以明死生之大,。(张溥《五人墓碑记》)(3),傲物则骨肉为行路。(魏徵《谏太宗十思疏》)(4)忧懈怠,。(魏徵《谏太宗十思疏》)(5)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6)吾所以为此者,。(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7),大礼不辞小让。(司马迁《鸿门宴》)(8)句有可削,;字不得减,乃知其密。(刘勰)三.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满分17分,每小题17分)15.(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林庚先生《说“木叶”》一文实际上有很大的片面性。林庚先生抓住屈原《九歌》中“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一句,便扩大到全面,认为凡是用“木叶”的都和“树叶”不同,他摘引谢庄、陆厥、王褒、柳恽、沈佺期等人作品中关于“木叶”二字的用法,便得出结论说:“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金。真的是这样吗?我觉得有不少诗句,足以否定林庚先生的引申以至于他所得出来的结论。林庚先生在文章中强调“木”和“树”的分别,并且说“木是容易使人想起树干以及黄色的暗示性”云云,我看就不一定是这样。试读以下的诗句,就可以知道。珍木郁苍苍。(刘桢《公宴诗》)遥爱云木秀。(王维《蓝田山石门精舍》)乔木生夏凉。(韦应物《同德寺雨后寄元侍御、李博士》)山木尽亚洪涛风。(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从这些都用了“木”字的有名的诗句中我体会不出一点“树干”以及“黄色的暗示性”来。相反地,他们在用了“木”字的诗句中恰巧描绘了郁郁苍苍和荫浓茂盛的景象,每一句中似乎都有绿化之美,绝对没有黄色的给人以光秃秃的树干的感觉。林庚先生在《说“木叶”》一文中又说:“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这说法,拿他所举的例子还勉强可通,若拿我在上面所举出的一些例子来看,就显得十分矛盾了。依照林庚先生的观点,树“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荫的联想。所谓‘午阴嘉树清圆’(周邦彦《满庭芳》),这里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不错,“嘉树”的确不能改为“嘉木”,否则太不成话了。但我要转问林庚先生一下:刘桢“珍木郁苍苍”,王维“遥爱云木秀”,你一定也要改为“珍树郁苍苍”“遥爱云树秀”才好吗?如果不改,就不能和你的说法符合;如果要改,我看是不妥当的。尤其是韦应物的“乔木生夏凉”,若改为“乔树生夏凉”,那就要成为绝大的笑话了!因为“乔木”等词儿,早已约定俗成,不容许你擅自改动了。应该用“木”的地方,必须用“木”字,应该用“树”的地方,必须用“树”字。大约木与树给人的感觉只是有时不同,其原因恐与前人名句所引起的联想有关,和音节的谐否、字面的生熟等问题也有关。如果引更多的诗句来作更细的分析,结论就一定会不同一些。至于林庚先生所引杜甫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木’字固然胜‘叶’,但“落叶满空山”(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也是十分好的句子,不能用“落木”的例子来强为衡量。艺术形象是要根据具体例子来作分析的,不能笼统地一概而论。(摘编陈友琴《温故集》)材料二:林庚先生的《说“木叶”》开头引用屈原《九歌》的名句,说明“木叶”已成为诗人笔下颇受钟爱的形象。对于为什么会造成这种诗歌语言现象,林先生认为关键在于一个“木”字:“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林先生认为要说明“木”何以有这个特征,就涉及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木”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具有一般“木头”“木料”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使我们更多地想到了树干。林先生还谈到了“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木”所暗示的颜色。“木”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但笔者认为这样说并不恰当。人们看到“木”首先想到的是一棵树。人们看到“树”首先想到的也是一棵树。由“木”想到“木头”“木料”等,是现代人的联想方式,古代诗人写诗时恐怕不是如此,至于由“木”想到门门、棍子、桅杆等,并由此产生一种“微黄与干燥之感”,也显得同样牵强。那么,是不是像林先生所说,“木”“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呢?大量的古诗证明并非如此简单。“木”与秋天并无必然联系。比如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描述的“木欣欣以向荣”,就是指春夏季枝叶繁茂的树。另一方面,是不是像林先生所说,“树”就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荫的联想”呢?事实证明不是这样。诗中写秋天的情景,并不乏用“树”的,比如杜甫写深秋景色的诗句“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送韩十四江东觐省》),用的就是“树影”而非“木影”。可见“木”也可以是充满活力,枝繁叶茂的,而“树”也可能是叶落飘零,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的。因此,古人诗句咏及树的形象,或用“木”,或用“树”,而不大可能有林先生所说的那么多差别和讲究,本来并不复杂的道理,我们不必想那么深奥,“木叶”和“树叶”在形象上并没有什么差别。至于古人喜欢用“木叶”或“落木”而不用“树叶”,笔者认为可以这样解释。首先,“木”“落”“叶”在古代汉语中都是入声字,入声是一个短促的调子,“木叶”或“落木”读起来朗朗上口,有种掷地有声的铿锵的韵律美。其次,可能是因为“木”字在书面语中用得较多,“树”字在口语中用得多,“木叶”就比“树叶”庄重些。更为重要的是,“木叶”最初出现于屈原作品中,“诗骚”向来被奉为经典,加上“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一句,优美动人,意境浑然,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胡应麟语),“木叶”也便成为一个意味深厚的意象原型了。后人写诗文用“木叶”不仅显得古雅,而且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摘编自李睿《也说“木叶”》)(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认为,林庚先生抓住《九歌》中“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一句,认为凡是用“木叶”的都和“树叶”不同的观点是片面的。B.材料一认为,用了“木”字的诗句也能描绘郁郁苍苍和荫浓茂盛的景象,而改用“树”字之后,便消减了那种“密密层层”的“绿化之美”。C.材料二认为,人们见到“木”一般想到的都是树,由“木”想到“木头”“材料”等,这是现代人的联想方式,古代诗人写诗时却并不如此。D.材料二是一篇驳论文,文章先引述林庚观点,先立后破,破立结合,最后提出自己的看法。材料层层深入,环环相扣,论证结构井然有序。(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认为“木”有时指夏季“枝繁叶茂”的树,因此,“木”与秋天并没有必然联系。B.材料一和材料二为了充分论述林庚先生观点的片面性,主要使用了引用论证、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C.材料一和材料二开头都谈到《说“木叶”》中引用了屈原《九歌》中的名句,但是二者的作用是完全不同的。D.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认为林庚先生的说法不恰当,这启发我们鉴赏诗歌时对相同意象也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分析。(3)下列各项中,能体现“木是容易使人想起树干以及黄色的暗示性”的一项是A.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积雨辋川庄作》)B.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C.群木昼阴静,北窗凉气多。(韦应物《夏景园庐》)D.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4)简述材料一的主要观点。(5)两则材料认为古人喜欢用“木叶”或“落木”而不用“树叶”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四.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满分16分,每小题16分)16.(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善人老舍汪太太最不喜欢人叫她汪太太;她自称穆凤贞女士,也愿意别人这样叫她。她丈夫很有钱,她老实不客气地花着;花完他的钱,而被人称穆女士,她就觉得自己是个独立的女子,并不专指着丈夫吃饭。穆女士一天到晚甭提多忙。不说别的,就先拿上下汽车说,穆女士——也就是穆女士!——一天得上下多少次。哪个集会没有她?哪件公益事情没有她?换个人,那么两条胖腿就够累个半死的。穆女士不怕,她的生命是献给社会的;那两条腿再胖上一圈,也得设法带到汽车里去。她永远心疼着自己,可是更爱别人,她是为救世而来的。穆女士还没起床,丫鬟自由进来回话。她嘱咐过自由们不止一次了:她没起来,不准进来回话。丫鬟就是丫鬟,叫她“自由”也没用,天生的不知好歹。她真想抄起床旁的小桌灯向自由扔去,可是觉得自由还不如桌灯值钱,所以没扔。“自由,我嘱咐你多少回了!”穆女士看看钟,快九点了,她消了点气,是喜欢自己能一气睡到九点,身体定然不错;她得为社会而心疼自己,她需要长时间的睡眠。“不是,太太,女士!”自由想解释一下。“说,有什么事!别磨磨蹭蹭的!”“方先生要见女士。”“哪个方先生?方先生可多了,你还会说话呀!‘老师方先生。”“他又怎样了?”“他太太死了!”自由似乎很替方先生难过。“不用说,又是要钱!”穆女士从枕头底下摸出小皮夹来:“去,给他二十,叫他快走!”自由拿着钱要走,又被主人叫住:“叫博爱放好洗澡水。”自由走出去后,穆女士又想起来:方先生家里落了丧事,二少爷怎么办呢?无缘无故的死哪门子人,又叫少爷得荒废好几天的学!穆女士是极注意子女教育的。“自由,开饭!”她赌气似的大喊。穆女士的早饭很简单;一大盘火腿蛋,两块黄油面包,草果果酱,一杯加乳咖啡。吃着火腿蛋,她想起方先生来。方先生教二少爷读书,一月拿二十块钱,不算少。不过,方先生到底可怜,她得设法安慰方先生:“自由,叫厨子把鸡蛋给方先生送十个去;嘱咐方先生不要煮老了,嫩着吃!”穆女士咂摸着咖啡的回味,想象着方先生吃过嫩鸡蛋必能健康起来,足以抵抗得住丧妻的悲苦。继而一想,以后索性就由她供给他两顿饭,那可就得少给他几块钱。他少得几块钱,可是吃得舒服呢。她总是给别人想得这样周到;不由她,惯了。她永远体谅人怜爱人,可是谁体谅她怜爱她呢?想到这儿,她觉得生命是个空虚的东西。工作,只有工作使她充实,使她睡得香甜,使她觉到快活与自己的价值,她到书房去看这一天的工作。她的秘书冯女士已在书房等了一点多钟了。冯女士才二十三岁,长得不算难看,一月挣十二块钱。穆女士的交际多么广,做她的秘书当然能有机会遇上阔人;假如嫁个阔人,一辈子有吃有喝,岂不比现在挣五六十块钱强?穆女士为别人打算老是这么周到,而且眼光很远。见了冯女士,穆女士叹了口气:“哎!今儿个有什么事?说吧!”她倒在个大椅子上。冯女士把记事簿早已预备好了:“穆女士,盲哑学校展览会,十时二十分开会;十一点十分,妇女协会,您主席;十二点,张家婚礼;下午……”“先等等,”穆女士又叹了口气,“张家的贺礼送过去没有?”“已经送过去了,一对鲜花篮,二十八块钱,很体面。”“啊,二十八块的礼物不太薄——下午一共有几件事?”“五个会呢!”“甭告诉我,我记不住。等我由张家回来再说吧。”穆女士不想去盲哑学校,可是又怕展览会相片上没有自己,怪不合适。她决定晚去一会儿,正赶上照像才好。这么决定了,她很想和冯女士再说几句,倒不是因为冯女士有什么可爱的地方,而是她自己觉得空虚,愿意说点什么……解解闷儿。她想起方先生来:“冯,方先生的妻子过去了,我给他送了二十块钱去,和十个鸡蛋,怪可怜的方先生!”穆女士的眼圈真的有点发湿了。冯女士早知道方先生是自己来见汪太太,她不见,而给了二十块钱,可是她晓得主人的脾气:“方先生真可怜!可也是遇见女士这样的人,赶着给他送了钱去!”穆女士脸上有点笑意,“我永远这样待人;连这么着还讨不出好儿来,人世是无情的!”“谁不知道女士的慈善与热心呢!”“哎!也许!”穆女士脸上的笑意扩展得更宽了些。“二少爷的书又得荒废几天!”冯女士很关心似的。“可不是,老不叫我心静一会儿!”“要不我先好歹的教着他?我可是不很行呀!”“你怎么不行!我还真忘了这个办法呢!你先教着他得了,我亏不了你!”“您别又给我报酬,反正就是几天的事,方先生事完了还叫方先生教。”穆女士想了会儿,“冯,你就教下去,我每月一共给你二十五块钱,岂不是很好?”“就是有点对不起方先生!”“那没什么,遇机会我再给他弄个十块八块的事;那没什么!我可该走了,哎!一天一天的,真累死人!”(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中关于穆女士上下汽车的细节描写,寥寥数语却极富画面感,一位丰腴的太太拖着两条胖腿赶场式地奔忙于各种集会,一个鲜明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B.小说主要由穆女士处理方先生丧妻之事,享用早餐并赠予方先生鸡蛋,听取冯女士汇报日程这三个场景构成,情节紧凑,并有助于集中刻画人物形象。C.穆女士虽然很关心二少爷的学业因方先生妻子去世而要荒废几天,却由衷同情方先生的不幸遭遇,资助他钱,给他送鸡蛋,并在向冯女士谈起他的不幸时湿了眼圈。D.这篇小说主要以生动鲜活的人物对话和细致深入的心理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用穆女士自己的言行心理给“善人”这一称号做了最好的注解。(2)穆女士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3)小说极具讽刺意味,请结合文本,探究作者是采用哪些手法达到这种讽刺效果的。五.作文(共1小题,满分60分,每小题60分)17.(60分)阅读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017年12月,“佛系青年“词条刷遍朋友圈,火遍网络,并迅速蔓延至其他领域,如“佛系饮食”“佛系乘客”“佛系运动”等,“佛系”俨然成为了一种流行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有人认为“佛系”是一种怎么都行、不太走心、看淡一切的活法和生活方式。对此,你有何看法?

2023-2024学年下学期南京高二语文期中典型卷1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1小题,满分22分,每小题2分)1.(2分)下列对于句中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庸:用②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出人:超出一般人③圣人无常师常:一般的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齿:提到⑤而闻者彰彰:彰显⑥而绝江河绝:横渡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②④⑥【考点】一般实词.【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常见实词是指文言文中出现频率较高,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那一部分”实词。实词是理解文言文的关键,应重点掌握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现象。掌握文言实词的含义需要掌握方法,能够迁移课本知识,结合语境理解词语含义。【解答】①“庸”,哪里,译文:哪里知道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呢。③“常”,固定,译文: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⑤“彰”,清楚,译文:但是听的人听的很清楚。故选:A。【点评】在文言文中,推敲常见的实词的含义有以下几种方法:文本迁移法,这一方法需要学习好所学的文言文,能在适合的时候迁移。事理检验法,通过常识或所学知识推断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若不能切合常理和事理,就要考虑是否有通假现象。语境推断法,看实词在文言文中是否符合上下文,切合语境,常见的是实词的褒贬异议。语法推断法,借助语法知识分析特殊实词的含义。互文见义法,同义对应和反义对应,结构句式相同,可利用上下文的对照来推断。成语推断法,我们可以在所知道的成语中推断出文言文中实词的含义,看迁入是否顺畅。2.(2分)下列选项中,和其他三项句式不同的是()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C.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 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考点】文言句式.【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句式,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其中较难理解的是倒装句。现代汉语习惯的常规语序,一般为“主﹣谓﹣宾”“定(状)﹣中心词”,即主语在谓语前,谓语在宾语前,修饰语在中心语前;但有时因修辞、强调等的需要语序会发生变化。我们把那些谓语放在主语前的现象叫作“谓语前置”或“主谓倒装”,那些宾语放在谓语动词或介词前面的现象叫作“宾语前置”,把那些定语放在中心语后的现象叫作“定语后置”,把那些介词短语即状语放在中心语后的现象叫作“介词短语后置”或“状语后置”。【解答】A.定语后置句,定语“利”修饰名词中心语“爪牙”,“强”修饰名词中心语“筋骨”,译文: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没有强健的筋骨。B.状语后置句,介宾短语“于水”作状语修饰形容词“寒”,译文:冰,是水凝结而成的,然而却比水更寒冷。C.状语后置句,介宾短语“于江湖间”作状语后置修饰动词“转徙”,译文:现在漂泊憔悴,在江湖间辗转迁徙。D.状语后置句,介宾短语“乎己”作状语后置修饰动词“参省”,译文: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理并且行为没有过错了。故选:A。【点评】分析句式应注意结合句子特征分析。其中宾语前置句一般为疑问代词作宾语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还有固定结构,判断句注意“者”“也”,被动句注意“为……所”结构和“见”“于”,定语后置句注意“之”“者”,介宾短语后置句经常用“于”“以”引导。3.(2分)对下列各句的解释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①契阔谈谯,心念旧恩。(久别重逢,欢饮畅谈,心中顾念着旧日的友情。)②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我想因为越人说的话梦游到吴越,一天夜晚飞渡过明月映照下的镜湖。)③遂命酒,使快弹数曲。(于是吩咐摆酒,让她快速弹奏几个曲子。)④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圣人没有平常的老师,孔子向郯子、苌弘、师襄、老聃这些人请教过学问。)⑤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坚持不停地用刀刻,就算是金属玉石也可以雕出花饰。)⑥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一路上大雾弥漫,冰冻溜滑,石阶几乎无法攀登。)⑦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日。(苏轼容色忧愁凄怆,整好衣襟坐在高处向客人问道。)A.②③⑤⑥ B.①③⑤⑦ C.①②④⑥ D.②③④⑦【考点】文言翻译.【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古诗、文言文句子翻译能力。文言文翻译的步骤,首先要通读全文,把握文章大意,做到心中有数,切忌一上来就匆匆忙忙翻译。在翻译时,遇到疑难词句,可暂时放过,等译完上下文,再进行推敲。译完全文后,再通读一遍,检查校正,以防误译、漏译和曲译。简言之,通读全句,标注要点;关注全文,准确理解;按照词序,对应翻译;调整全句,符合规范。【解答】①⑤⑥句翻译正确。②因:根据。句意:我想根据越人说的话梦游到吴越,一天夜晚飞渡过明月映照下的镜湖。③快:畅快。句意;于是命人摆酒叫她畅快地弹几曲。④常:固定。句意: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⑦危坐:端坐,坐得端正。句意:我的神色也愁惨起来,整好衣襟坐端正,向客人问道。故选:D。【点评】翻译“六字法”:留、删、换、调、补、变。直译求字字落实——留、删、换①“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②“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主要有①句首:“夫”“盖”等发语词。②句中:起结构作用的助词。③句末:补足音节的助词。③“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①把古代用现在已不用的词用现代汉语进行替换。②变单音词为双音词。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现代汉语以双音词为主,所以在翻译时,要把古汉语中的单音词变为双音词。意译求文从字顺——调、补、变①“调”就是调整句式。需要调整的句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特殊句式,一是固定句式。需调整的特殊句式主要是指倒装句(特殊句式有有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等),翻译时,要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古汉语中还有一些固定句式,如“不亦……乎”“无乃……乎”“……孰与……”等,翻译时,要把这些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的形式表达出来。②“补”,就是增补。①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这就要求我们要对古汉语中的省略句要有所了解,并能判断一个句子中哪些成分省略了,以便补出;②补出省略了的语句,古人用笔简约,往往前面说过的话,后面一般就不再重复,而在现代汉语,就要给出。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③“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为相关文字。这主要是指文言文中比喻、借代、引用等意义及夸张的说法、委婉地说法、互文地说法等,直译时会不明确。4.(2分)下列对课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庄子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与老子并称“老庄”。《庄子》是他和门人以及后学所著,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逍遥游》居《庄子•内篇》之首,比较集中地表现了庄子追求绝对自由的人生观。 B.月相纪日,就是用晦、望、既望、朔等表示月相的特称来纪日。农历每月第一天叫晦,月中望,望后这一天叫既望,每月最后一天叫朔。 C.旬,古代的计时单位,一旬是十天。《逍遥游》中“旬有五日而后反”,意思就是十五天后方才返回。在古代,一旬还可以指十岁,如“年过六旬”,就是60多岁。 D.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为八尺。其他长度单位还有咫、尺、寻、常等,古代八尺为“寻”,两寻为“常”。【考点】文化常识.【答案】B【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重要文学常识识记能力,高考能力层级为A。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解答】A.正确。B.农历每月第一天叫朔,每月最后一天叫晦。C.正确。D.正确。故选:B。【点评】多读、多看、多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重要的文学常识是一个高中生必须具有的基本常识。复习中要注意突出重点,不纠缠于细枝末节,注意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和体系,建立知识树,同时加强积累,注重归纳,分类记忆。5.(2分)《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的线索是()A.“我”的情感发展脉络。 B.“我”的人生道路。 C.大堰河的人生历程。 D.大堰河对“我”的爱。【考点】课文内容分析.【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线索的理解能力。答题时要通读全诗,结合对诗歌的理解正确选择。【解答】全诗注人了“我”对大堰河深深地感激与怀念,因此是以“我”的情感发展脉络作为这首诗的线索的。故选A。【点评】线索:比喻事情的头绪或发展脉络。叙事性文艺作品中贯穿整个情节发展的脉络。它把作品中的各个事件联成一体,表现形式可以是人物的活动、事件的发展或某一贯穿始终的事物。一部叙事作品通常都有一条或一条以上的线索,但起主导作用的只有一条。6.(2分)下列对课文中语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再说皇上现在年纪老,法令没有定规,大臣无罪而全家被杀的就有几十家。 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如果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的主人,外交使者来来往往,郑国可以提供他们缺少的物资。 C.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文辞描写的是寻常事物,但是它的意旨却极为博大,列举的事例浅近,而表达的意思深远。 D.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特意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的进入和非常的变故。【考点】课文内容分析.【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相关文言文语句的翻译能力。答题时要读懂各个选项的句子和翻译,仔细比对,正确选择。【解答】D.“非常”,意外的变故。句意:特意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的进入和意外的变故。故选:D。【点评】翻译的基本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具体方法:“留”,就是保留,保留一些不需要翻译的名词;“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补”,就是增补,补充省略的成分;“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7.(2分)下列对诗歌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投长沙裴侍郎》是一首干谒诗,题目中“投”是“投赠”之意,裴侍郎是诗歌投赠的对象,他当时曾任礼部侍郎,相当于现在的教育部副部长。 B.《早秋过龙武李将军书斋》题目中“早秋”,点名季节;“过”是造访的意思,交代主要事件;“龙武李将军书斋”,点明拜访的地点。 C.黄庭坚,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 D.比拟,是一种修辞手法,包括比喻和拟人,可以使描绘形象生动,表意更加丰富。【考点】课文内容分析;文学常识.【答案】D【分析】本题综合常考对诗歌的赏析以及文学常识的积累。平时学习要注重积累,也要认真理解诗歌主旨,把握诗人感情。【解答】D.“包括比喻和拟人”错误,比拟是将人比作物、将物比做人,也就是比拟包括拟人和拟物。故选:D。【点评】比拟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就是把一个事物当作另外一个事物来描述、说明。比拟的辞格是将人比作物、将物比作人,或将甲物化为乙物。运用这种辞格能收到特有的修辞效果:或增添特有的情味,或把事物写得神形毕现,栩栩如生,抒发爱憎分明的感情。诗歌、小说、散文、寓言、童话等经常使用比拟的辞格。8.(2分)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元曲是杂剧和散曲的通称。杂剧的构成一般是一本四折,外加一个楔子。 B.苏轼和辛弃疾是宋词豪放派的领袖,李清照则是婉约派的代表,柳永那一派也不是。 C.关汉卿是元杂剧的代表作家,与马致远、汤显祖、白朴一起称为“元曲四大家”。 D.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戏剧家,他享誉世界的四大悲剧是《哈姆雷特》《李尔王》《罗密欧与朱丽叶》《麦克白》。【考点】文学常识.【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识记。学生应在关注生活的基础上,加强分类识记和积累。【解答】A.正确。B.柳永也是婉约派的代表。C.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D.四大悲剧应是《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故选:A。【点评】文化常识需要积累内容:(1)作家作品。包括:中国古代作家姓名、字、号、谥号、朝代、作品及作品集、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作品集的体例;中国现代当代作家姓名、籍贯、时代、作品及作品集、成名作、代表作、对作者及作品的评价;外国作家的姓名、国籍、时代、作品及作品集、成名作、代表作、文学流派、对作者及作品的评价。(2)古代文化常识。如天文历法、地理、官职、科举礼仪、称谓名号等。(3)文体知识与类别。包括古代文体知识及类别和现代文体知识及类别,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诗歌、散文、小说等。(4)有关作品内容的知识。如名家名篇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环境描写的名句、名段;古代作家作品中的成语、典故、名句的出处;诗、词、曲的名句等等。9.(2分)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A.班固,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苏武传》选《汉书》。《汉书》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原本只称《诗》,汉代时被尊为经典,始称《诗经》。收录了春秋中叶到战国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 C.《阿Q正传》选自小说集《故事新编》,作者鲁迅。小说写出了阿Q短暂而可悲的一生,勾勒出阿Q以“精神胜利法”为中心的性格特征。 D.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创作了《龙须沟》、《茶馆》等优秀话剧,以及长篇小说《四世同堂》,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考点】文学常识.【答案】D【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重要文学常识识记能力,高考能力层级为A。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解答】A.班固是东汉人。B.《诗经》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C.《阿Q正传》选自小说集《呐喊》。D.正确。故选:D。【点评】多读、多看、多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重要的文学常识是一个高中生必须具有的基本常识。复习中要注意突出重点,不纠缠于细枝末节,注意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和体系,建立知识树,同时加强积累,注重归纳,分类记忆。10.(2分)下列对《红烛》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红烛》写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它是闻一多同名诗集《红烛》的序诗,体现了诗人数年来的理想探索历程。 B.红烛要用微弱的光和热照亮险恶的前途,烧破世人的迷梦。诗人借景抒情,表达自己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献身精神。 C.《红烛》注重幻想和主观情绪的渲染,大量使用了抒情的感叹词,以优美的语言强烈地表达了心中的情感。 D.《红烛》采用中国传统诗歌的押韵形式,前后照应,每节中诗句相对整齐,体现出中国新诗的格律化、音乐性。【考点】课文内容分析.【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平时应该认真阅读课文,分析其中的内容,体悟所表达的情感与内涵。【解答】B.“诗人借景抒情”错误,本诗不是运用借景抒情手法,是运用了象征手法,托物言志。故选:B。【点评】广泛深入阅读考试大纲中规定的重点作家作品,掌握作品的内容、手法、技巧、感情,结合语境准确分析。11.(2分)下列对本诗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为农事诗,描述抢收麦子的劳作情景,也表现了宋代士子亲历农桑的行为。 B.苏辙虽年老体迈,不事农作,农忙时节,也心疼诸孙们的辛苦劳作,做炊饼沽酒等力所能及之事。 C.文章颔联采用对比、先扬后抑的手法写久雨忽晴、宜事农桑的喜悦,字里行间充满着乡村劳作气息。 D.这首诗对仗工整,率真自然,饶有兴趣,我们能体会到古人的日常生活,也感受到劳动的欢乐与情趣。【考点】课文内容分析.【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平时应该认真阅读课文,分析其中的内容,体悟所表达的情感与内涵。【解答】C.“先扬后抑”错误,应该是先抑后扬,先写对连日阴雨的担忧,后写天气放晴的欢欣。故选:C。【点评】广泛深入阅读考试大纲中规定的重点作家作品,掌握作品的内容、手法、技巧、感情,结合语境准确分析。二.文言文阅读(共3小题,满分35分)12.(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圣人之门,其徒三千,独称颜子为好学。夫《诗》《书》、六艺,三千子非不习而通也。然则颜子所独好者,何学也?学以至圣人之道也。圣人可学而至与?曰:然。学之道如何?曰:天地储精,得五行之秀者为人。其本也真而静,其未发也五性具焉,曰仁义礼智信。形既生矣,外物触其形而动于中矣。其中动而七情出焉,曰喜怒哀乐爱恶欲。情既炽而益荡,其性凿矣。是故觉者约其情使合于中,正其心,养其性,故曰“性其情”。愚者则不知制之,纵其情而至于邪僻,梏其性而亡之,故曰“情其性”。君子之学,必先明诸心,知所养,然后力行以求至,所谓自明而诚也。诚之之道,在乎信道笃。信道笃则行之果,行之果则守之固。仁义忠信不离乎心,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出处语默必于是。久而弗失,则居之安,动容周旋中礼,而邪僻之心无自生矣。故颜子所事,则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此其好之笃,学之之道也。视听言动皆礼矣所异于圣人者盖圣人则不思而得不勉而中从容中道颜子则必思而后得必勉而后中故曰:颜子之与圣人,相去一息。所未至者,守之也,非化之也。以其好学之心,假之以年,则不日而化矣。或曰:“圣人,生而知之者也。今谓可学而至,其有稽乎?”曰:“然。孟子曰:‘尧、舜,性之也;汤、武,反之也。’性之者,生而知之者也:反之者,学而知之者也。”又曰:“孔子则生而知也,孟子则学而知也。后人不达,以谓圣本生知,非学可至,而为学之道遂失。不求诸己而求诸外,以博文强记、巧文丽辞为工,荣华其言,鲜有至于道者。则今之学,与颜子所好异也。”(节选自程颐《颜子所好何学论》)(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BA.圣人之门,其徒三千徒:弟子,学生B.出处语默必于是出处:来源,根据C.动容周旋中礼中:合乎,符合D.其有稽乎稽:查考,考证(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BA.视听言动皆礼矣/所异于圣人者/盖圣人则不思/而得不勉而中/从容中道/颜子则必思而后/得必勉而后中/B.视听言动皆礼矣/所异于圣人者/盖圣人则不思而得/不勉而中/从容中道/颜子则必思而后得/必勉而后中/C.视听言动/皆礼矣/所异于圣人者/盖圣人则不思/而得不勉而中/从容中道/颜子则必思而后/得必勉而后中/D.视听言动/皆礼矣/所异于圣人者/盖圣人则不思而得/不勉而中/从容中道/颜子则必思而后/得必勉而后中/(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A.六艺,指《诗》《书》《礼》《乐》《易》《论语》,与《师说》中的“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所指相同。B.五行,阴阳五行是古代朴素的唯物哲学。五行即由“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行和变化所构成。C.君子,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来指人格高尚的人,《劝学》一文中是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D.汤、武,商汤与周武王的并称。商汤是夏朝商国的君主,周武王是西周王朝的开国之君、周文王第二个儿子。(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BA.作者认为圣人境界是可以通过学习来达到的,而为学之道的核心是正心养性。B.作者认为有觉悟的人能用情感来引导自己的本性,使自己不生邪僻之心。C.作者认为颜子没有达到圣人境界的原因是他只能谨守,还不能达到化境。D.作者认为不修本性而追求博文强记、巧文丽辞的人,少有学得圣人之道的。(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是故觉者约其情使合于中,正其心,养其性。②性之者,生而知之者也;反之者,学而知之者也。【考点】散文;一般实词;文言断句;文言翻译;内容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答案】(1)B(2)B(3)A(4)B(5)①因此有觉悟的人约束自己的感情使之合于中道,匡正自己的内心,养护自己的本性。②性之,就是天生懂得知识和道理的意思;反之,就是通过学习而懂得知识和道理的意思。【分析】(1)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应明确要求,结合具体的语境,运用语法知识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作出正确的选择。(2)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3)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答题时要通读文本,结合具体内容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5)本题考查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答题时以直译为主,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解答】(1)B.出处:出入进退。故选:B。(2)句意:看听说做都合乎礼,与圣人不同的地方是,圣人是无须思考就言语行动得当,不用努力就从容中正,举止舒缓不迫,合乎中庸之道,颜回却一定要经过思考后才能言语行动得当,一定要努力后才能做到中正。“视听言动皆礼矣”是一句话,不能断开,排除CD。“不思而得”与“不勉而中”是对偶句,中间应断开,排除A。故选:B。(3)A.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故选:A。(4)B.“有觉悟的人能用情感来引导自己的本性”错,原文“故觉者约其情使合于中”,觉者用本性来控制引导情感。故选:B。(5)①“是故”,因此;“约”,约束;“正”匡正;“养”养护。译文:因此有觉悟的人约束自己的感情使之合于中道,匡正自己的内心,养护自己的本性。②“生”,通“性”;“学”,通过学习;两句均为判断句式。译文:性之,就是天生懂得知识和道理的意思;反之,就是通过学习而懂得知识和道理的意思。答案:(1)B(2)B(3)A(4)B(5)①因此有觉悟的人约束自己的感情使之合于中道,匡正自己的内心,养护自己的本性。②性之,就是天生懂得知识和道理的意思;反之,就是通过学习而懂得知识和道理的意思。参考译文:孔子的门下,有三千弟子,孔子只称赞颜回好学。《诗经》《尚书》六艺等,三千弟子不是没有学习并贯通。如此说来那么颜回所独自喜好的,是什么学问呢?程颐回答说:是通过学习达到圣人境地的学问啊。有人问:圣人也可以通过学习达到吗?程颐回答说:是的。有人又问:学习圣人之道的方法是什么呢?程颐回答说:天地间储存着精气,汇聚了五行中灵秀之气而生的是人。人的天性是真且静的,人尚未生长时五种善性就具备了,叫做仁义礼智信。当人的形体形成以后,外物刺激人的形体而触动人的内心。人的内心被触动,那么七情也就产生了,叫做喜怒哀乐爱恶欲。情感炽烈以后人心就更加摇荡,人的本性就被破坏了。因此有觉悟的人约束自己的感情使之合于中道,匡正自己的内心,养护自己的本性,所以称作“性其情”(用本性控制引导情感)。愚钝的人却不懂得约束自己的感情,放纵自己的情感以致到了乖戾不正的地步,束缚了本性而使之丧失,所以称作“情其性”(用情感控制引导本性)。君子的学习方法,一定要先使内心明白,知道养护的对象,这样之后努力践行以求达到目标,这就是前人所说的由于明白事理而做到诚恳。使自己达到诚的方法,在于坚信圣人之道的笃诚。信道笃诚那么实行时就果决,实行得果决那么守持得就牢固:仁义忠信不离开自己的内心,匆忙仓促中一定这样,颠沛流离中一定这样,出入进退言谈缄默时也一定这样。长久保持而不丢失,就会安稳地置身于仁义忠信之中,举止容仪、交际应酬全都符合礼的要求,那么乖戾不正的想法也就不会自己产生了。因此颜回所做的,就称作“违背礼的现象不看,违背礼的声音不听,违背礼的言辞不说,违背礼的行为不做。”这就是他爱好圣人之道的笃诚,学习圣人之道的方法。看听说做都合乎礼,与圣人不同的地方是,圣人是无须思考就言语行动得当,不用努力就从容中正,举止舒缓不迫,合乎中庸之道,颜回却一定要经过思考后才能言语行动得当,一定要努力后才能做到中正。因此说:颜子与圣人相比,相距一息之差,他没能达到圣人境界的原因是只能谨守圣人之道,还没有到化境的地步。凭他的好学之心,如果再让他多活几年,不久就会达到化境了。有人说:“圣人是天生就懂得知识和道理的人。现在说可以通过学习而到达圣人的境界,难道有什么根据吗?”程颐回答说:“是的。孟子说:‘尧、舜,性之也;汤、武,反之也。’‘性之’,就是天生懂得知识和道理的意思。‘反之’,就是通过学习而懂得知识和道理的意思。”又说:“孔子就是天生懂得知识和道理的,孟子就是通过学习而懂得知识和道理的。后人不能通达事理,认为圣人本是生而知之的,不是通过学习做到的,于是为学之道便丧失了。现在人们的学习不是向自己的本性求得修养,而是向外界寻求知识,把见闻广博、记忆力强、擅长文辞、对偶词句当作专长,使自己的言辞华丽,这种人少有能学得圣人之道的。那么今人的学习内容,与颜回所喜爱的学问就不可同日而语了。”【点评】翻译的基本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具体方法:“留”,就是保留,保留一些不需要翻译的名词;“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补”,就是增补,补充省略的成分;“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13.(8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登楼杜甫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①浮云变古今。北极②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③。[注]①玉垒:玉垒山,在今四川省汶川、茂县之间。②北极:北极星。这里比喻唐王朝。③梁甫吟:《梁甫吟》为诸葛亮躬耕于南阳时创作的一首乐府诗。(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A.首联提挈全篇,写繁花触目,令人黯然心伤,以哀景写哀情,抒写流离之感。B.颈联主要写国家战事,词严义正,浩气凛然,于如焚的焦虑之中透着坚定的信念。C.尾联怀古中含有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意,寄托自己空怀济世之心、苦无献身之路的情思。D.全诗语言凝练,格律严谨,对仗工整,语势雄壮,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诗风。(2)本诗营造了雄浑壮阔的意境,请结合诗的颔联简要分析。【考点】理解诗词词句;理解诗词内容;鉴赏诗词意境.【答案】(1)A(2)锦江两岸蓬蓬勃勃的春色铺天盖地涌来,玉垒山的浮云,古往今来,气象万千,变幻不定。上句从空间上扩展,下句从时间上蔓延,营造了一种雄伟宏阔的意境,描绘了一幅壮美的山河景观,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答题时要全面理解诗歌,仔细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意境的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全诗,结合诗歌的颔联具体内容进行分析。【解答】(1)A.“以哀景写哀情”错误。在这样一个万方多难的时候,流离他乡的诗人愁思满腹,登上此楼,虽然繁花触目,诗人却为国家的灾难重重而忧愁,伤感,更加黯然心伤,花伤客心,以乐景写哀情。故选:A。(2)“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的意思是:锦江两岸蓬蓬勃勃的春色铺天盖地涌来,玉垒山上的浮云,古往今来,千形万象,变幻不定。诗人从登楼看见的景色开始写起,描绘了一幅壮美的山河景观,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锦江水夹带着朝气盎然的春色从天地间奔腾而来,玉垒山上的浮云飘忽不定,这使诗人联想到了动荡不安的国家,那浮云飘移就像是古今世势的更替变幻。上句从空间上扩展,下句从时间上蔓延,这样延展开来,顿然形成了一片宏阔悠远的意境,包括诗人对国家山河的热爱和民族历史的回忆。并且,登高望远,视野开阔,而诗人偏偏向西北方向望去,可见,诗人心怀国家,此时,他忧国忧民的高大形象跃然纸上。答案:(1)A(2)锦江两岸蓬蓬勃勃的春色铺天盖地涌来,玉垒山的浮云,古往今来,气象万千,变幻不定。上句从空间上扩展,下句从时间上蔓延,营造了一种雄伟宏阔的意境,描绘了一幅壮美的山河景观,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译文:繁花靠近高楼,远离家乡的我触目伤心,在这全国各地多灾多难的时刻,我登楼观览。锦江两岸蓬蓬勃勃的春色铺天盖地涌来,玉垒山上的浮云,古往今来,千形万象,变幻不定。朝廷如同北极星一样最终都不会改换,西山的寇盗吐蕃不要来侵扰。可叹蜀后主刘禅那样的昏君,仍然在祠庙中享受祭祀,黄昏的时候我也姑且吟诵那《梁甫吟》。赏析:“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提挈全篇,“万方多难”,是全诗写景抒情的出发点。在这样一个万方多难的时候,流离他乡的诗人愁思满腹,登上此楼,虽然繁花触目,诗人却为国家的灾难重重而忧愁,伤感,更加黯然心伤。花伤客心,以乐景写哀情,和“感时花溅泪”(《春望》)一样,同是反衬手法。在行文上,先写诗人见花伤心的反常现象,再说是由于万方多难的缘故,因果倒装,起势突兀;“登临”二字,则以高屋建瓴之势,领起下面的种种观感。“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诗人从登楼看见的景色开始写起,描绘了一幅壮美的山河景观。锦江水夹带着朝气盎然的春色从天地间奔腾而来,玉垒山上的浮云飘忽不定,这使诗人联想到了动荡不安的国家,那浮云飘移就像是古今世势的更替变幻。上句从空间上扩展,下句从时间上蔓延,这样延展开来,顿然形成了一片宏阔悠远的意境,包括诗人对国家山河的热爱和民族历史的回忆。并且,登高望远,视野开阔,而诗人偏偏向西北方向望去,可见,诗人心怀国家,此时,他忧国忧民的高大形象跃然纸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主要写国家战事。诗人登楼远眺,由浮云想到了国家现时情况,虽然大唐朝廷风雨动荡,但代宗又回到了长安,可见“终不改”,这照应了上一句的“变古今”,语气中流露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下句“寇盗”“相侵”,进一步说明第二句的“万方多难”,针对吐蕃的觊觎寄语相告:“莫再徒劳无益地前来侵扰!”词严义正,浩气凛然,在如焚的焦虑之中透着坚定的信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后主,指蜀汉刘禅,宠信宦官,终于亡国;先主庙在成都锦官门外,西有武侯祠,东有后主祠;《梁甫吟》是诸葛亮遇刘备前喜欢诵读的乐府诗篇,用来比喻这首《登楼》,含有对诸葛武侯的仰慕之意。诗人伫立楼头,徘徊沉吟,很快日已西落,在苍茫的暮色中,城南先主庙、后主祠依稀可见。想到后主刘禅,诗人不禁喟然而叹:“可怜那亡国昏君,竟也配和诸葛武侯一样,专居祠庙,歆享后人香火!”这是以刘禅比喻唐代宗李豫。李豫重用宦官程元振、鱼朝恩,造成国事维艰、吐蕃入侵的局面,同刘禅信任黄皓而亡国极其相似。而诗人自己,空怀济世之心,苦无献身之路,万里他乡,高楼落日,忧虑满怀,却只能靠吟诗来聊以自遣。全诗寄景抒情,将国家的动荡、自己的感怀和眼前之景融合在了一起,相互渗透,用字凝练,对仗工整,语势雄壮,意境宏阔深远,充分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诗风。【点评】诗歌鉴赏选择题解题方法:选择题综合考查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等,每一个选项都是一个考点。本题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错误的地方一般有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14.(12分)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张溥《五人墓碑记》)(2)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张溥《五人墓碑记》)(3)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魏徵《谏太宗十思疏》)(4)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魏徵《谏太宗十思疏》)(5)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6)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7)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司马迁《鸿门宴》)(8)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刘勰)【考点】名篇名句默写.【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本题考查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本考点包括两个要素,即名言和名篇。所谓“名言”,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之类;所谓“名篇”,是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常见的”是为考生备考限定一个大致范围,意思是所要考的内容并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是日常的阅读和写作活动中常会遇到的,如中学课本所规定的背诵篇目以及所涉及到的名句名篇。【解答】故答案为:(1)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重点字:缳)(2)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重点字:稷)(3)竭诚则吴越为一体(重点字:越)(4)则思慎始而敬终(重点字:敬)(5)徒慕君之高义也(重点字:慕)(6)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重点字:私)(7)大行不顾细谨(重点字:谨)(8)足见其疏(重点字:疏)【点评】司马迁的名句辑录:(1)智者贵在乘时,时不可失。(2)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3)君子拙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4)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5)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6)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三.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满分17分,每小题17分)15.(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林庚先生《说“木叶”》一文实际上有很大的片面性。林庚先生抓住屈原《九歌》中“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一句,便扩大到全面,认为凡是用“木叶”的都和“树叶”不同,他摘引谢庄、陆厥、王褒、柳恽、沈佺期等人作品中关于“木叶”二字的用法,便得出结论说:“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金。真的是这样吗?我觉得有不少诗句,足以否定林庚先生的引申以至于他所得出来的结论。林庚先生在文章中强调“木”和“树”的分别,并且说“木是容易使人想起树干以及黄色的暗示性”云云,我看就不一定是这样。试读以下的诗句,就可以知道。珍木郁苍苍。(刘桢《公宴诗》)遥爱云木秀。(王维《蓝田山石门精舍》)乔木生夏凉。(韦应物《同德寺雨后寄元侍御、李博士》)山木尽亚洪涛风。(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从这些都用了“木”字的有名的诗句中我体会不出一点“树干”以及“黄色的暗示性”来。相反地,他们在用了“木”字的诗句中恰巧描绘了郁郁苍苍和荫浓茂盛的景象,每一句中似乎都有绿化之美,绝对没有黄色的给人以光秃秃的树干的感觉。林庚先生在《说“木叶”》一文中又说:“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这说法,拿他所举的例子还勉强可通,若拿我在上面所举出的一些例子来看,就显得十分矛盾了。依照林庚先生的观点,树“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荫的联想。所谓‘午阴嘉树清圆’(周邦彦《满庭芳》),这里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不错,“嘉树”的确不能改为“嘉木”,否则太不成话了。但我要转问林庚先生一下:刘桢“珍木郁苍苍”,王维“遥爱云木秀”,你一定也要改为“珍树郁苍苍”“遥爱云树秀”才好吗?如果不改,就不能和你的说法符合;如果要改,我看是不妥当的。尤其是韦应物的“乔木生夏凉”,若改为“乔树生夏凉”,那就要成为绝大的笑话了!因为“乔木”等词儿,早已约定俗成,不容许你擅自改动了。应该用“木”的地方,必须用“木”字,应该用“树”的地方,必须用“树”字。大约木与树给人的感觉只是有时不同,其原因恐与前人名句所引起的联想有关,和音节的谐否、字面的生熟等问题也有关。如果引更多的诗句来作更细的分析,结论就一定会不同一些。至于林庚先生所引杜甫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木’字固然胜‘叶’,但“落叶满空山”(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也是十分好的句子,不能用“落木”的例子来强为衡量。艺术形象是要根据具体例子来作分析的,不能笼统地一概而论。(摘编陈友琴《温故集》)材料二:林庚先生的《说“木叶”》开头引用屈原《九歌》的名句,说明“木叶”已成为诗人笔下颇受钟爱的形象。对于为什么会造成这种诗歌语言现象,林先生认为关键在于一个“木”字:“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林先生认为要说明“木”何以有这个特征,就涉及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木”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具有一般“木头”“木料”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使我们更多地想到了树干。林先生还谈到了“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木”所暗示的颜色。“木”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但笔者认为这样说并不恰当。人们看到“木”首先想到的是一棵树。人们看到“树”首先想到的也是一棵树。由“木”想到“木头”“木料”等,是现代人的联想方式,古代诗人写诗时恐怕不是如此,至于由“木”想到门门、棍子、桅杆等,并由此产生一种“微黄与干燥之感”,也显得同样牵强。那么,是不是像林先生所说,“木”“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呢?大量的古诗证明并非如此简单。“木”与秋天并无必然联系。比如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描述的“木欣欣以向荣”,就是指春夏季枝叶繁茂的树。另一方面,是不是像林先生所说,“树”就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荫的联想”呢?事实证明不是这样。诗中写秋天的情景,并不乏用“树”的,比如杜甫写深秋景色的诗句“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送韩十四江东觐省》),用的就是“树影”而非“木影”。可见“木”也可以是充满活力,枝繁叶茂的,而“树”也可能是叶落飘零,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的。因此,古人诗句咏及树的形象,或用“木”,或用“树”,而不大可能有林先生所说的那么多差别和讲究,本来并不复杂的道理,我们不必想那么深奥,“木叶”和“树叶”在形象上并没有什么差别。至于古人喜欢用“木叶”或“落木”而不用“树叶”,笔者认为可以这样解释。首先,“木”“落”“叶”在古代汉语中都是入声字,入声是一个短促的调子,“木叶”或“落木”读起来朗朗上口,有种掷地有声的铿锵的韵律美。其次,可能是因为“木”字在书面语中用得较多,“树”字在口语中用得多,“木叶”就比“树叶”庄重些。更为重要的是,“木叶”最初出现于屈原作品中,“诗骚”向来被奉为经典,加上“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一句,优美动人,意境浑然,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胡应麟语),“木叶”也便成为一个意味深厚的意象原型了。后人写诗文用“木叶”不仅显得古雅,而且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摘编自李睿《也说“木叶”》)(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A.材料一认为,林庚先生抓住《九歌》中“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一句,认为凡是用“木叶”的都和“树叶”不同的观点是片面的。B.材料一认为,用了“木”字的诗句也能描绘郁郁苍苍和荫浓茂盛的景象,而改用“树”字之后,便消减了那种“密密层层”的“绿化之美”。C.材料二认为,人们见到“木”一般想到的都是树,由“木”想到“木头”“材料”等,这是现代人的联想方式,古代诗人写诗时却并不如此。D.材料二是一篇驳论文,文章先引述林庚观点,先立后破,破立结合,最后提出自己的看法。材料层层深入,环环相扣,论证结构井然有序。(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C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认为“木”有时指夏季“枝繁叶茂”的树,因此,“木”与秋天并没有必然联系。B.材料一和材料二为了充分论述林庚先生观点的片面性,主要使用了引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