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词的景情关系_第1页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词的景情关系_第2页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词的景情关系_第3页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词的景情关系_第4页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词的景情关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典咏流传《行香子·树绕村庄》行香子宋·秦观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傍。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注:此词大约作于作者创作早期的熙宁年间(公元1068~公元1077年),当时作者家居,尚未出仕。在一个春天,作者乘兴游览了一座村庄,被朴质自然的村野风光所感染,因此创作了此词。青旗:青色的酒幌子。☆全词描绘出了一副什么样的图景?

①全词以白描的手法、浅近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春光明媚、万物竞发的田园风光图。②上片先从整个村庄起笔,绿树绕着村庄,春水溢满池塘,小园虽小,却收尽春光。桃花正红,李花雪白,菜花金黄。鲜明的色彩,浓郁的香味,组成一幅春满小园的图画,绚丽多采而又充满生机。下片由近及远。围墙,茅堂,青旗,流水,小桥,动静相生,风光如画,而又富含诗蕴,引入遐想集中笔力写的是动感极强、极为活跃的虫鸟等动物,以莺啼,燕舞,蝶忙写出春的生命活力。③词人以游足为线索,在对春景风物的描摹中流露出对大好春光和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中国古诗词之情景关系古诗词的情景关系触景生情与缘情写景

移情于景与寓情于景以景衬情以景结情与以情结景情景交融触景生情

“触景生情”又称“由景及情”、“情因景生”,是先有景后有情。“景乃诗之媒”(谢榛语),人物一开始心情比较平静,由于受到外界景物的刺激,激起感情,所以称为“触景生情”。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双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忽见陌头杨柳色,悔叫夫婿觅封侯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诗人登上高处,映入眼帘的是一派苍凉恢廓的秋景:辽阔的江天,清猿哀鸣,飞鸟栖止不定,长江滚滚,落木萧萧(前两联内容),这种苍凉的景色触动了他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感情,于是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俱涌心头(后两联内容)。“缘情写景”又称“由情及景”,是情在景先,先有情后有景,是“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王国维《人间词话》)。景的设置总是以情为转移的(景为情设),所谓“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吴乔《围炉诗话》)。诗人的心情比较激动,把这种激动的心情加到景物上去,高兴时看到一切景物也都在高兴,悲哀时看到一切景物也都在悲哀。缘情写景哭晁卿衡李白日本晁衡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朋友晁衡的不幸遭遇,使诗人悲痛万分,在这种感情的支配下看景物,一切景物都染上了他的主观感情色彩:天宇愁容满面,层层白色的愁云笼罩着海上的苍梧山,仿佛也在沉痛地哀悼晁衡的仙去。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移情于景

移情于景即用拟人的手法,赋予景物以人的感情,让它为人事而动情,从而使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更浓烈。劳劳亭李白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作者把本来无知无情的春风写得有意有情,使之与相别之人同具惜别、伤别之心,从而化物为我,使它成了诗人的感情化身。江春不肯留归客,草色青青送马蹄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拟人移情于景寓情于景“寓情于景”又称“融情入景”、“以景写情”或“借景抒情”。况周颐在《蕙风词话》中说:“盖写景与言情,非二事也。善言情者,但写景而情在其中。”寓情于景,能使诗歌收到含蓄蕴藉,耐人寻味之功效。石头城唐·刘禹锡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这首诗句句写景,然而无一景不融合着诗人故国萧条、人生凄凉的深沉感伤,是典型的借景抒情之作。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以景衬情“言情之词,必借景色映衬,乃具深婉流美之致。”(吴衡照《莲子居词话》),我国古代诗人深谙此道,在古典诗词中,渲染景物以衬托所抒之情的例子很多。以景衬情可分为正衬和反衬两种。王夫之《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1.正衬:(1)以哀景写哀情;(2)以乐景写乐情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夜下征虏亭李白船下广陵去,月明征虏亭。山花如绣颊,江火似流萤。2.反衬:(1)以乐景写哀情;(2)以哀景写乐情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暮春归故山草堂钱起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以景结情

所谓“以景结情”就是诗的前面大半篇幅用抒情,最后以写景物来收束全诗。这种写法的好处是在抒情的紧要处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含不尽之意于言外。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一二句写事写情,已露出“愁”字,似乎接下来就要正面写愁,然而诗人却将笔触转到景物上,巧妙地以景结情,含不尽之意于景中。从军行(其二)唐·王昌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前三句就乐声抒情,最后一句轻轻宕开一笔,以壮阔而悲凉的景象收束全诗,将不尽之情以不尽尽之,这种以景结情,真可谓“绝处生姿”。以情结景

所谓“以情结景”就是诗的前面大半篇幅主要用于写景,不言情事,全诗将要结束时,才加一抒情之笔。这种手法的妙处在于:画龙点睛,一笔点活全诗,使诗前半所写之景都变成主观之景、染情之景,引人回味无穷。江南春寇准波渺渺,柳依依。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江南春尽离肠断,蘋满汀洲人未归。

这首词前四句写景,结尾两句直抒胸臆,以情结景,使抒发的感情由隐而显,实属点睛之笔。点绛唇宋·王禹偁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

前半以清丽的笔触描绘了江南雨景,最后一句抒情点醒全词,让读者回味出前面所写之景中所蕴含的浓情:建功立业的抱负,不被理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