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3-2024学年浙江省钱塘联盟高一(上)期中地理试卷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月球围绕地球旋转,地球在距太阳由近及远的第三条轨道上运行。完成1、2题。1.(2分)资料中涉及到的天体系统层次有()A.一个 B.两个 C.三个 D.四个2.(2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主要体现在其()A.是八大行星中体积最大的行星 B.是八大行星中质量最小的行星 C.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 D.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如图为一种便携式太阳能夹克,夹克上有太阳能电池板,能给手机等设备充电。完成3、4题。3.(2分)下列选项中,与便携式太阳能夹克利用的能源来源不同的是()A.风能 B.煤炭 C.核能 D.水能4.(2分)从资源条件的角度,最适宜新型太阳能衣服使用的地区是()A.东北平原 B.四川盆地 C.青藏高原 D.东南丘陵据外媒2022年8月报道,随太阳活动逐渐接近最大值,在短短两周内,太阳已经发生了36次日冕物质抛射,爆发了14次太阳黑子和6次耀斑。这意味着太阳目前正处于第25次太阳周期之中,预计将在2025年年中达到顶峰。完成5、6题。5.(2分)2022年8月的日冕物质抛射和耀斑爆发给地球带来的影响有()A.干扰地球高空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长波通信 B.影响地球各地的降水情况,全球粮食将减产严重 C.高能带电粒子“轰击”高层大气,浙江看到美丽的极光 D.出现磁暴现象,指南针出现剧烈的震动6.(2分)试推断,太阳黑子数目第24次峰值年及造成的主要影响是()A.2014年,亚热带地区温度降低 B.2011年,粮食全面减产 C.2014年,太阳常数发生异常 D.2011年,北半球降水量剧增7.(2分)读西藏至准噶尔(沿85°E)的地形与莫霍面剖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莫霍面是一条水平直线 B.莫霍面是地壳和岩石圈的分界线 C.在莫霍面,纵波速度突然减小 D.总体上,海拔越高莫霍面分布越深北京时间2021年10月2日6时48分,四川乐山市犍为县(29.25°N,103.96°E)发生3.1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0千米。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8、9、10题。8.(2分)岩石圈()①包含地壳及上地幔②位于软流层以上③由坚硬的岩石组成④包括水圈的全部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9.(2分)此次地震的震源最可能位于()A.Ⅱ圈层 B.Ⅳ圈层 C.莫霍界面以下 D.古登堡界面以下10.(2分)关于图中各圈层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A.Ⅰ圈层的根本热源是地面辐射 B.Ⅲ圈层存在形式全部为液态 C.Ⅱ圈层是岩石圈 D.Ⅳ圈层为液态或熔融状态物质2023年5月,浙江渔民在杭州湾滩涂发现中华萤(图2)。萤有“生物活化石”之称,早在距今4亿年左右就出现在地球上。图1为地质年代示意图。完成11、12小题。11.(2分)鲎出现的地质年代是()A.前寒武纪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12.(2分)下列地球演化历史特点,发生在中生代的是()A.蕨类植物繁盛 B.出现三叶虫 C.哺乳动物繁生 D.恐龙大繁生如图为“我国西南地区某地地质示意图”,近年来,随着溶洞的旅游开发及该地区的工矿城市建设,溶洞的环境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地下河水位下降等。完成13、14题。13.(2分)关于石钟乳的形成原因是()A.流水侵蚀作用 B.化学沉积作用 C.化学溶蚀作用 D.风力侵蚀作用14.(2分)溶洞中二氧化碳的来源可能是()①植物根系的呼吸作用②火山喷发③游客的呼吸④地下河(水)中碳酸钙沉积时所释放的二氧化碳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海坛岛是福建省第一大岛,海滩、海蚀柱、海蚀崖、海蚀台地等奇特地貌应有尽有,堪称海岸地貌博物馆(如图1)。图2示意海坛岛某处海岸地貌,③地为滨海沙滩。完成15、16题。15.(2分)如果④可以一直存在,长期来看,②与④之间距离的变化趋势是()A.逐渐变近 B.逐渐变远 C.先变远,后变近 D.先变近,后变远16.(2分)海坛岛③地沙滩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风力沉积 B.流水沉积 C.海浪侵蚀 D.海浪沉积大气对流层顶的海拔由赤道至极地逐渐下降。国外某科研团队研究发现,北半球对流层顶的海拔从1980年至2020年间逐渐上升,2001年至2020年上升速度加快。完成17、18题。17.(2分)该科研团队研究对流层顶海拔的上升,需要的对流层数据有()①气压②温度③湿度④氧离子数量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18.(2分)对流层顶海拔上升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对流层温室气体的增多 B.流星对地球大气的干扰 C.冰川融化 D.高层大气的厚度变薄热反射涂层材料是指涂覆在物体外表面,对太阳辐射具有高反射率,从而可降低物体表面及内部温度的一种功能性材料。目前,热反射涂层材料也被用于覆盖沥青路面。如图为沥青路面热反射涂层示意图。完成19、20题。19.(2分)沥青路面涂覆热反射涂层可以增强()A.太阳辐射 B.地面反射 C.大气辐射 D.大气反射20.(2分)城市道路热反射涂层技术的广泛使用能够()A.缓解热岛效应 B.增加空气湿度 C.增大城市风速 D.增大昼夜温差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5题,每题3分,共15分。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2022年11月8日,我国大部分地区夜空上演了“月全食+红色月亮”的奇观。如下图所示,当月球、地球、太阳在一条直线上的时候,整个月球全部在地球的影子里,便形成了月全食。完成21、22小题。21.(3分)图示天文现象最可能发生的时间是农历()A.初一 B.初七 C.十五 D.廿二22.(3分)下列关于此次红色月亮的说法,正确的是()A.全球皆可观测到 B.显现红色是由于极光的影响 C.显现红色是由于地球大气的散射作用 D.显现红色是由于地球大气的反射作用福建平潭岛东北部的沙地底村北部分布着一座巨大沙丘,沙丘虽与村庄近在咫尺,但沙丘却从不移动,形成“沙不袭村,村不毁沙,人沙和平共处”的地理奇观。沙丘上长有稀疏的植被,覆盖一些黑色碎石,图1为游客拍摄的沙丘景观图,图2沙丘附近地形地貌图。岛上常年盛行东北风,风力达六到七级。完成23、24题。23.(3分)该沙丘的沙源最可能来自()A.从内陆来的气流的搬运 B.海滨的沙滩 C.岩石就地破碎 D.人为堆积24.(3分)形成该沙丘的直接原因最可能是()A.海水堆积 B.流水堆积 C.风力侵蚀 D.风力堆积大理洱海盆地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地区,海拔高度差异悬殊。某日天气预报大理天气晴朗无风,但午后游客在洱海东部的A地感觉有风吹过,到B地时风力明显增强。完成25题。25.(3分)B地风力明显增强的原因是()A.谷风和湖风叠加 B.山风和陆风叠加 C.山脉阻挡作用小 D.地表温度差减小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题,共45分)26.(15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图a为宇宙天体系统示意图,图b为太阳系局部图(乙代表小行星带)。材料二我国古代科学典籍《梦溪笔谈》中有这样一段记载:“治平元年(1064年),常州日禺时,天有大声如雷,乃一大星,几如月,见于东南。少时而又震一声,移著西南。又一震而坠在宜兴县民许氏园中。远近皆见,火光赫然照天,许氏藩篱皆为所焚。是时火息,视地中有一窍如杯大,极深。下视之,星在其中,荧荧然。良久渐暗,尚热不可近。又久之,发其窍,深三尺余,乃得一圆石,犹热,其大如拳,一头微锐,色如铁,重亦如之”。(1)写出图a中序号表示的天体系统名称。(2)距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3)图b中甲行星的名称是。丙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是。(4)材料二中的文字叙述了现象的全过程。27.(15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河流地貌指河流作用于地球表面所形成的各种侵蚀、堆积形态的总称,包括沟谷等河流侵蚀地貌和冲积平原、三角洲等河流堆积地貌,图a为河流流域地貌示意图。材料二:黄河入海口渤海湾是一个近封闭的内海,被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环抱,海底平坦,多为泥沙和软泥质。图b为黄河流域某河段地貌景观图。(1)图b中甲区域的河流地貌类型,甲区域地貌对应于图a①②③中的,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2)图b中流经A、B两城市附近河流流速AB(大于/等于/小于),请根据AB两城市附近的沉积物的特征写出两条判断依据。(3)黄河三角洲是我国面积增长最快的三角洲,分析其增长速度快的自然原因。28.(15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绿绒嵩生长于我国横断山区海拔3000米至4000米以上的流石滩和冰川前缘,花色多样,花朵看起来十分的柔弱,但是它的生命力却十分的顽强,可以适应严寒的气候环境。材料二图a为游客拍摄到的绿绒嵩景观图,图b示意滇西北横断高山区6月份绿绒蒿花瓣因特定开合状态所呈现的环境与花内的温度变化走势。(1)滇西北横断高山区的海拔比同纬度浙江北部地区(高/低),6月份日最低温比同纬度浙江北部地区(高/低),根据其海拔特点,运用大气受热过程的原理分析滇西北日最低温特点的成因。(2)根据图b温度变化走势,推断绿绒蒿花瓣开合状态是(开/合)。(3)相较于环境昼夜温差大小,绿绒嵩花瓣内昼夜温差有何特点?结合第(2)题花瓣开合结论,阐述该特点的形成过程。
2023-2024学年浙江省钱塘联盟高一(上)期中地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月球围绕地球旋转,地球在距太阳由近及远的第三条轨道上运行。完成1、2题。1.(2分)资料中涉及到的天体系统层次有()A.一个 B.两个 C.三个 D.四个【分析】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绕转形成天天系统,天体系统分为不同的级别和层次,最高一级是总星系,总星系包括银河系和河外星系;银河系包括太阳系和其它恒星系;太阳系包括太阳、地月系和其它行星系;地月系包括地球和月球。【解答】解:根据题干可知,月球围绕地球旋转,形成地月系;地球在离太阳很近的第三条轨道上运行,说明地球围绕太阳转,属于太阳系,所以资料中涉及到的天体系统层次有两个。故选:B。2.(2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主要体现在其()A.是八大行星中体积最大的行星 B.是八大行星中质量最小的行星 C.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 D.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分析】地球的普通性:地球只是宇宙众多行星中的一颗;在太阳系中,地球与水星、金星、火星相似.特殊性:地球有大气层和水;地球有生命存在.【解答】解:根据课本相关知识可知,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主要体现在其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故选:D。如图为一种便携式太阳能夹克,夹克上有太阳能电池板,能给手机等设备充电。完成3、4题。3.(2分)下列选项中,与便携式太阳能夹克利用的能源来源不同的是()A.风能 B.煤炭 C.核能 D.水能【分析】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直接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满足生物生长发育;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主要能量来源。【解答】解: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水、大气运动的主要动力,动植物地质时期内固定的太阳能形成煤、天然气等矿物燃料,故风能、水能及煤炭与太阳辐射有关,ABD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核能的能量来源于放射性物质衰变,与太阳辐射无关,C观点错误,符合题意。故选:C。4.(2分)从资源条件的角度,最适宜新型太阳能衣服使用的地区是()A.东北平原 B.四川盆地 C.青藏高原 D.东南丘陵【分析】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直接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满足生物生长发育;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主要能量来源。【解答】解:在四个地区中,青藏高原的海拔最高,空气较为稀薄,晴天最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最强,太阳能最为丰富,且该地区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大,最适宜使用新型太阳能衣服,C正确。东北平原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较多,冬季白昼较短,该地区与青藏高原相比,其太阳辐射强度相对较弱,故A错误。四川盆地和东南丘陵都是亚热带季风气候,阴雨天较多,太阳辐射弱,该衣服的使用效果相对较差,BD错误。故选:C。据外媒2022年8月报道,随太阳活动逐渐接近最大值,在短短两周内,太阳已经发生了36次日冕物质抛射,爆发了14次太阳黑子和6次耀斑。这意味着太阳目前正处于第25次太阳周期之中,预计将在2025年年中达到顶峰。完成5、6题。5.(2分)2022年8月的日冕物质抛射和耀斑爆发给地球带来的影响有()A.干扰地球高空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长波通信 B.影响地球各地的降水情况,全球粮食将减产严重 C.高能带电粒子“轰击”高层大气,浙江看到美丽的极光 D.出现磁暴现象,指南针出现剧烈的震动【分析】太阳活动时,黑子和耀斑发射的电磁波会扰乱地球大气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会出现短暂的中断;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当高能带电粒子流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层时,会产生极光现象;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解答】解:太阳活动干扰地球高空大气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不影响长波通信,A错误。太阳活动异常影响气候,导致有的区域粮食产量增加,有的区域粮食产量减少,B错误。太阳活动产生的高能带电粒子“轰击”高层大气,会在两极地区产生极光,浙江省纬度低,不可能产生极光,C错误。太阳活动会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会使指南针出现剧烈的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D正确。故选:D。6.(2分)试推断,太阳黑子数目第24次峰值年及造成的主要影响是()A.2014年,亚热带地区温度降低 B.2011年,粮食全面减产 C.2014年,太阳常数发生异常 D.2011年,北半球降水量剧增【分析】太阳大气层从内向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太阳活动主要有黑子、耀斑、太阳风,其中黑子分布在光球层,耀斑分布在色球层,太阳风分布在日冕层。黑子的大小和多少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太阳活动的平均周期约是11年。太阳活动时,黑子和耀斑发射的电磁波会扰乱地球大气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会出现短暂的中断;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当高能带电粒子流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层时,会产生极光现象;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解答】解:根据课本内容可知,太阳活动平均周期约为11年,第25次太阳活动将在2025年达到顶峰,所以第24次太阳活动顶峰大约发生在2025年﹣11年=2014年,BD错误。太阳黑子数目增多会使地球上的极端天气增多,但存在区域差异,不一定导致亚热带地区温度降低,故A错误。太阳黑子数目增多说明太阳活动剧烈,农业倾向于增产,故错误。太阳活动强烈的时候,太阳常数会发生异常,C正确。故选:C。7.(2分)读西藏至准噶尔(沿85°E)的地形与莫霍面剖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莫霍面是一条水平直线 B.莫霍面是地壳和岩石圈的分界线 C.在莫霍面,纵波速度突然减小 D.总体上,海拔越高莫霍面分布越深【分析】莫霍面位于地壳与地幔之间。莫霍面以上是地壳,因此莫霍面深度即地壳厚度。当地震波自上而下经过莫霍面时,纵波的速度会突然加快。地壳是岩石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陆地壳厚度一般为39﹣41千米。其中高山、高原地区地壳较厚,平原、盆地地区地壳相对较薄。大洋地壳则远比大陆地壳薄,厚度只有几千米。【解答】解:根据图上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莫霍界面在不同区域的深度不同,是一条曲线,A错误。莫霍界面是地壳与地幔的分界线,岩石圈包括地壳与上地幔顶部,B错误。在莫霍面,纵波速度突然增大,C错误。根据图上信息可知,海拔越高,莫霍面下凹,海拔越低,莫霍面上凸,总体上,海拔越高莫霍面分布越深,D正确。故选:D。北京时间2021年10月2日6时48分,四川乐山市犍为县(29.25°N,103.96°E)发生3.1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0千米。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8、9、10题。8.(2分)岩石圈()①包含地壳及上地幔②位于软流层以上③由坚硬的岩石组成④包括水圈的全部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分析】岩石圈包括上地幔顶部和整个地壳。【解答】解:根据所学知识,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由坚硬的岩石组成,软流层以上的地球内部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②③正确,①④错误。故选:C。9.(2分)此次地震的震源最可能位于()A.Ⅱ圈层 B.Ⅳ圈层 C.莫霍界面以下 D.古登堡界面以下【分析】地球物理学家通过对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研究,将地球内部大致分为三个主要的圈层: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壳是地球固体圈层的最外层,岩石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底界为莫霍洛维奇不连续面(莫霍面)。整个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其中大陆地壳厚度较大,平均为33千米。解题时要根据图中地球内部圈层分布特点,结合震源深度分析判断。【解答】解: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大陆部分平均厚度约33千米,此次地震发生在我国地势第二阶梯的陆地,震源深度为16千米,由此判断,此次地震的震源最可能位于地壳之中,即莫霍面以上,即图中Ⅱ圈层,A正确,C错误。图中IV圈层位于古登堡界面以下,即2900千米以下,而此次地震震源深度仅16千米,因此此次地震震源不可能位于IV圈层,BD错误。故选:A。10.(2分)关于图中各圈层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A.Ⅰ圈层的根本热源是地面辐射 B.Ⅲ圈层存在形式全部为液态 C.Ⅱ圈层是岩石圈 D.Ⅳ圈层为液态或熔融状态物质【分析】地球内部被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部分。软流层又叫软流圈,位于上地幔上部岩石圈之下,深度在80﹣400km之间,是一个基本上呈全球性分布的地内圈层。软流层一般被认为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解答】解:读图可知,Ⅳ圈层为外核,由液态或熔融状态物质组成,D正确。Ⅰ圈层为大气圈,根本热源是太阳辐射,A错误。Ⅲ圈层为水圈,由固态、液态、气态水体组成,B错误。Ⅱ圈层是地壳,岩石圈的一部分,C错误。故选:D。2023年5月,浙江渔民在杭州湾滩涂发现中华萤(图2)。萤有“生物活化石”之称,早在距今4亿年左右就出现在地球上。图1为地质年代示意图。完成11、12小题。11.(2分)鲎出现的地质年代是()A.前寒武纪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分析】生物的进化历史约始于38亿年前。大约35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真菌、蓝藻等原核生物。大约19~20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最早的单细胞真核生物。大约5.4~8.5亿年前,全球平均气温下降,海平面下降,出现大面积浅海滩,形成多样的自然环境。海洋中出现多细胞真核生物,并广泛分布在各种自然环境中,最早的原生动物出现在大约6亿年前。古生代:古生代约始于5.44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大量的无脊椎动物类群和高等藻类植物类群。中生代:中生代始于2.45亿年前,裸子植物是主要的陆地植物,早期出现的爬行动物是主要的陆地脊椎动物,恐龙和翼龙非常繁盛。在这个时期,哺乳动物和鸟类开始出现,它们是由古爬行动物进化形成的。新生代:新生代始于6640万年前,脊椎动物的演化又进入了一个更高级的阶段──哺乳动物时代。【解答】解:结合所学知识和题干信息可以判断,鲎早在距今4亿年左右就生活在地球上,其生活年代约为4亿年左右,再根据地质年代示意图可知,2.52﹣5.41亿年为古生代,推知鲎出现的地质年代是古生代,B正确,ACD错误。故选:B。12.(2分)下列地球演化历史特点,发生在中生代的是()A.蕨类植物繁盛 B.出现三叶虫 C.哺乳动物繁生 D.恐龙大繁生【分析】生物的进化历史约始于38亿年前。大约35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真菌、蓝藻等原核生物。大约19~20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最早的单细胞真核生物。大约5.4~8.5亿年前,全球平均气温下降,海平面下降,出现大面积浅海滩,形成多样的自然环境。海洋中出现多细胞真核生物,并广泛分布在各种自然环境中,最早的原生动物出现在大约6亿年前。古生代:古生代约始于5.44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大量的无脊椎动物类群和高等藻类植物类群。中生代:中生代始于2.45亿年前,裸子植物是主要的陆地植物,早期出现的爬行动物是主要的陆地脊椎动物,恐龙和翼龙非常繁盛。在这个时期,哺乳动物和鸟类开始出现,它们是由古爬行动物进化形成的。新生代:新生代始于6640万年前,脊椎动物的演化又进入了一个更高级的阶段──哺乳动物时代。【解答】解:蕨类植物在古生代泥盆纪、石炭纪繁盛,A错误。三叶虫最早出现于寒武纪,在古生代早期达到项峰,此后逐渐减少至灭绝,B错误。哺乳动物繁生在新生代,C错误。恐龙繁盛时期主要出现在中生代的侏罗纪和白垩纪,D正确。故选:D。如图为“我国西南地区某地地质示意图”,近年来,随着溶洞的旅游开发及该地区的工矿城市建设,溶洞的环境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地下河水位下降等。完成13、14题。13.(2分)关于石钟乳的形成原因是()A.流水侵蚀作用 B.化学沉积作用 C.化学溶蚀作用 D.风力侵蚀作用【分析】喀斯特地貌是喀斯特作用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地貌类型。喀斯特作用的本质是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和淀积作用。岩石的可溶性是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最基本条件。【解答】解:钟乳石形成的原因是碳酸盐岩地区洞穴内在漫长地质历史中和特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等不同形态碳酸钙沉淀物的总称,石钟乳的形成原因是化学沉积作用,B正确。故选:B。14.(2分)溶洞中二氧化碳的来源可能是()①植物根系的呼吸作用②火山喷发③游客的呼吸④地下河(水)中碳酸钙沉积时所释放的二氧化碳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分析】据图可知,溶洞临近城市,故有来自城市人来旅游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有植物根系呼吸的二氧化碳,有石灰岩沉积形成的二氧化碳。【解答】解:植物根系的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游客的呼吸;地下河(水)中碳酸钙沉积释放;洞外空气中二氧化碳进入洞内积累,故①③④对,②错。故选:D。海坛岛是福建省第一大岛,海滩、海蚀柱、海蚀崖、海蚀台地等奇特地貌应有尽有,堪称海岸地貌博物馆(如图1)。图2示意海坛岛某处海岸地貌,③地为滨海沙滩。完成15、16题。15.(2分)如果④可以一直存在,长期来看,②与④之间距离的变化趋势是()A.逐渐变近 B.逐渐变远 C.先变远,后变近 D.先变近,后变远【分析】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外部的太阳能以及地球重力能等,表现为对地表物质的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等作用,它将高山削低,把低地填平,其结果往往使地表趋于平坦。【解答】解:读海坛岛某处海岸地貌示意图,结合图示信息和所学知识可以判断,②处为海蚀穴,随着海浪侵蚀作用的不断进行,其位置会向陆地方向后退,如果④可以一直存在,长期来看,②与④之间距离的变化趋势是逐渐变远,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16.(2分)海坛岛③地沙滩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风力沉积 B.流水沉积 C.海浪侵蚀 D.海浪沉积【分析】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外部的太阳能以及地球重力能等,表现为对地表物质的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等作用,它将高山削低,把低地填平,其结果往往使地表趋于平坦。【解答】解:风力沉积地貌一般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海坛岛在我国东南沿海,气候湿润,A错误。图中没有显示河流,主要外力作用不是流水沉积,B错误③处沙丘是沉积地貌,不是侵蚀作用形成的,C错误。③处附近有海面,海浪往陆地运动过程中,将携带的泥沙沉积至海岸,D正确。故选:D。大气对流层顶的海拔由赤道至极地逐渐下降。国外某科研团队研究发现,北半球对流层顶的海拔从1980年至2020年间逐渐上升,2001年至2020年上升速度加快。完成17、18题。17.(2分)该科研团队研究对流层顶海拔的上升,需要的对流层数据有()①气压②温度③湿度④氧离子数量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分析】热力环流的形成成因是由于近地面冷热不均,由于地面受热不均导致空气做垂直运动,即受热上升,冷却下降,引起同一水平面形成高、低气压中心,从而产生气压梯度,即上升运动在近地面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下降运动在近地面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从而引起大气做水平运动,形成风,则热力环流形成。【解答】解:大气垂直分层划分的主要依据是大气的温度、运动状况和密度,其中大气运动状况与气压、气温关系密切,空气湿度与密度相关性强,故①②③正确。该科研团队研究对流层顶海拔的上升,需要的对流层数据与氧离子关系不大,④错误。故选:C。18.(2分)对流层顶海拔上升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对流层温室气体的增多 B.流星对地球大气的干扰 C.冰川融化 D.高层大气的厚度变薄【分析】大气自下而上分别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对流层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对流运动显著,对流运动越旺,对流层越厚。【解答】解:由于对流层温室气体的增多,全球气候变暖趋势显著,大气对流运动更为旺盛,使对流层顶海拔上升,A正确。冰川融化会使得海平面上升,但是对对流层气温影响较小,C错误。流星主要出现在高层大气,高层大气厚度对对流层没有影响,BD错误。故选:A。热反射涂层材料是指涂覆在物体外表面,对太阳辐射具有高反射率,从而可降低物体表面及内部温度的一种功能性材料。目前,热反射涂层材料也被用于覆盖沥青路面。如图为沥青路面热反射涂层示意图。完成19、20题。19.(2分)沥青路面涂覆热反射涂层可以增强()A.太阳辐射 B.地面反射 C.大气辐射 D.大气反射【分析】根据材料,热反射涂层材料对太阳辐射具有高反射率,可以增加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解答】解:A、沥青路面涂覆热反射涂层不会对太阳辐射的多少产生影响,故错误。B、沥青路面涂覆热反射涂层增加了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增强了地面反射,故正确。C、沥青路面涂覆热反射涂层减少了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使地面辐射减少,大气吸收的热量减少,大气辐射减弱,故错误。D、大气反射主要是指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反射,沥青路面涂覆热反射涂层对大气反射没有影响,故错误。故选:B。20.(2分)城市道路热反射涂层技术的广泛使用能够()A.缓解热岛效应 B.增加空气湿度 C.增大城市风速 D.增大昼夜温差【分析】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积极影响有城镇规模逐渐扩大、城镇功能日益增强、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休闲娱乐的中心;消极影响有环境污染、交通阻塞、房价居高不下、建设用地紧张等,导致人居环境质量普遍下降。【解答】解:结合上题分析可知,城市道路涂覆热反射涂层,可以增强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进而降低城市道路地面的温度,起到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作用,A项正确。该项技术的广泛使用可以降低城市白天地面温度,从而减小昼夜温差,D错误。由于城市温度的降低,使城郊之间的气压差异减弱,使热力环流减弱,能够减小城市风的风速,C错误。城市道路热反射涂层技术的广泛使用对城市空气湿度影响不大,B错误。故选:A。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5题,每题3分,共15分。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2022年11月8日,我国大部分地区夜空上演了“月全食+红色月亮”的奇观。如下图所示,当月球、地球、太阳在一条直线上的时候,整个月球全部在地球的影子里,便形成了月全食。完成21、22小题。21.(3分)图示天文现象最可能发生的时间是农历()A.初一 B.初七 C.十五 D.廿二【分析】月相的变化规律:①初一前后,月球处于地球与太阳之间,地球上看不见月亮,为新月;②初七初八前后,地球与月球和太阳的连线呈90°夹角,此时月球亮面朝西,为上弦月;③十五前后,地球处于月球和太阳之间,地球可看见明亮的月半球,为满月;④农历二十二、二十三前后,地球与月球和太阳的连线呈90°夹角,此时月球亮面朝东,为下弦月。【解答】解: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此时发生了月全食,此时地球位于月球与太阳之间,且月球的昼半球正对地球,故地球上看到的月相应为满月,时间为农历十五,C正确,ABD错误。故选:C。22.(3分)下列关于此次红色月亮的说法,正确的是()A.全球皆可观测到 B.显现红色是由于极光的影响 C.显现红色是由于地球大气的散射作用 D.显现红色是由于地球大气的反射作用【分析】月全食是月食的一种,当月亮、地球、太阳完全在一条直线上的时候,地球在中间,整个月亮全部走进地球的影子里,月亮表面变成暗红色,形成月全食。【解答】解:夜间在一定的区域可观测到红色月亮,A项错误。极光是太阳活动产生的高能带电粒子使得地球两极地区的空气电离的现象,与红色月亮无关,B项错误。由所学知识可知,月球表面没有大气层,月球本身不会发光,是反射的太阳光,结合红色月亮发生时地球、太阳、月球的位置,推测红色月亮与地球大气对太阳光的散射作用有关,C项正确。反射作用不会出现红色月亮,D项错误。故选:C。福建平潭岛东北部的沙地底村北部分布着一座巨大沙丘,沙丘虽与村庄近在咫尺,但沙丘却从不移动,形成“沙不袭村,村不毁沙,人沙和平共处”的地理奇观。沙丘上长有稀疏的植被,覆盖一些黑色碎石,图1为游客拍摄的沙丘景观图,图2沙丘附近地形地貌图。岛上常年盛行东北风,风力达六到七级。完成23、24题。23.(3分)该沙丘的沙源最可能来自()A.从内陆来的气流的搬运 B.海滨的沙滩 C.岩石就地破碎 D.人为堆积【分析】风成地貌一般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风力堆积形成的地貌有:黄土高原、沙丘、沙垅等。风力侵蚀形成的地貌有:雅丹地貌、风蚀城堡、风蚀洼地、风蚀柱等。【解答】解:读沙丘附近地形地貌图,结合图示信息和所学知识可以判断,该沙丘的形成主要是因为该地区盛行的东北风,搬运海滨沙滩的泥沙遇到君山阻挡气流抬升风力减弱,最终泥沙原地下沉,风力堆积而形成,B正确。内陆地区离平潭岛距离遥远,且东南地区气候湿润,风沙天气少,沙源来自内陆的可能性小,A错误。该地区气候湿润,如果岩石风化,其风化物经长时间生物作用应形成土壤而不是沙丘,C错误。人们不会在村庄附近堆积巨大的沙丘,D错误。故选:B。24.(3分)形成该沙丘的直接原因最可能是()A.海水堆积 B.流水堆积 C.风力侵蚀 D.风力堆积【分析】风成地貌一般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风力堆积形成的地貌有:黄土高原、沙丘、沙垅等。风力侵蚀形成的地貌有:雅丹地貌、风蚀城堡、风蚀洼地、风蚀柱等。【解答】解:该沙丘的形成主要是因为该地区盛行的东北风,搬运海滨沙滩的泥沙遇到君山阻挡,气流抬升风力减弱,最终泥沙原地下沉,风力堆积而形成,D正确。海水堆积和流水堆积不能直接形成沙丘,AB错误。风力侵蚀作用形成风蚀地貌,沙丘为风积地貌,C错误。故选:D。大理洱海盆地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地区,海拔高度差异悬殊。某日天气预报大理天气晴朗无风,但午后游客在洱海东部的A地感觉有风吹过,到B地时风力明显增强。完成25题。25.(3分)B地风力明显增强的原因是()A.谷风和湖风叠加 B.山风和陆风叠加 C.山脉阻挡作用小 D.地表温度差减小【分析】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白天陆地升温快,海洋升温慢,陆地温度高于海洋,陆地形成低压,海洋形成高压,风由海洋吹向陆地,为海风;晚上陆地降温快,海洋降温慢,陆地温度低于海洋,陆地形成高压,海洋形成低压,风由陆地吹向海洋,为陆风。白天山坡升温快,气流上升,气压低,山谷升温慢,气温低,气压高,风由山谷吹向山坡,为谷风;晚上山坡降温快,气流下沉,气压高,山谷降温慢,气流上升,形成低压,风由山坡吹向山谷,为山风。【解答】解:读图可知,B地位于山地和湖泊最佳,白天风由洱海吹向陆地,为湖风;B地位于山地一侧,白天风由山谷吹向山坡,吹谷风,此时湖风和谷风叠加,风力明显增强,A正确,B错误。山脉的存在使本地山谷风增强,阻挡作用发挥并不明显,与其关联性小,C错误。地表温差小,风力减弱,D错误。故选:A。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题,共45分)26.(15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图a为宇宙天体系统示意图,图b为太阳系局部图(乙代表小行星带)。材料二我国古代科学典籍《梦溪笔谈》中有这样一段记载:“治平元年(1064年),常州日禺时,天有大声如雷,乃一大星,几如月,见于东南。少时而又震一声,移著西南。又一震而坠在宜兴县民许氏园中。远近皆见,火光赫然照天,许氏藩篱皆为所焚。是时火息,视地中有一窍如杯大,极深。下视之,星在其中,荧荧然。良久渐暗,尚热不可近。又久之,发其窍,深三尺余,乃得一圆石,犹热,其大如拳,一头微锐,色如铁,重亦如之”。(1)写出图a中序号表示的天体系统名称。(2)距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是月球,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3)图b中甲行星的名称是火星。丙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4)材料二中的文字叙述了流星现象的全过程。【分析】(1)最高级的天体系统为总星系,总星系分为银河系和河外星系,银河系分为太阳系和其它恒星系统,太阳系分为地月系和其他行星系统。(2)天体系统按从低到高的级别,依次为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2)八大行星按照距太阳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3)小行星带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共同特征:共面性(公转轨道几乎在同一平面内)、同向性(公转方向相同)、近圆性(公转轨道接近圆)。(4)天体是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主要有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等,其特点不同。【解答】解:(1)①天体系统在银河系以内,级别低银河系一个系统,结合其与其他恒星系并列可知为太阳系;②与银河系并列,按其级别可知是河外星系(星系)。(2)距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是月球,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3)小行星带在火星和木星之间,其中图b中甲行星的名称是火星。丙行星木星绕日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4)闯入地球大气层的流星与大气剧烈摩擦燃烧,降落到地面形成陨石,是流星现象。故答案为:(1)太阳系;河外星系(2)月球;太阳(3)火星;自西向东(4)流星27.(15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河流地貌指河流作用于地球表面所形成的各种侵蚀、堆积形态的总称,包括沟谷等河流侵蚀地貌和冲积平原、三角洲等河流堆积地貌,图a为河流流域地貌示意图。材料二:黄河入海口渤海湾是一个近封闭的内海,被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环抱,海底平坦,多为泥沙和软泥质。图b为黄河流域某河段地貌景观图。(1)图b中甲区域的河流地貌类型冲积扇/洪积扇,甲区域地貌对应于图a①②③中的①,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堆积/流水沉积/流水冲积。(2)图b中流经A、B两城市附近河流流速A大于B(大于/等于/小于),请根据AB两城市附近的沉积物的特征写出两条判断依据由A到B颗粒物越来越小,沉积厚度越来越小。(3)黄河三角洲是我国面积增长最快的三角洲,分析其增长速度快的自然原因。【分析】(1)冲积扇是山区河流流出山口,地势变缓,流速剧减,所挟带的冲积物在沟谷出口处不断堆积。(2)河流中泥沙沉积物粒径大小与流速成正相关。(3)流水在搬运过程中,由于流速降低,所携带的物质便沉积下来。山区河流流出山口,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铺装劳务合同范本-含防水及保温技术要求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江西丰城婚姻关系终止法律文件制作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集成墙板行业技术交流与合作开发合同3篇
- 2024葡萄酒冷链物流与包装设计定制服务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甜品店转让合同范本(含经营模式)3篇
- 2024食堂食堂食堂食堂废弃物处理设施运营维护合同范本3篇
- 8.1 日本-2022-2023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课后培优分级练(湘教版)(解析版)
- 专业投资咨询协作协议范本版B版
- 二零二五年度钢管运输与配送全程监控服务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撤资退股股权投资退出及税务筹划合同3篇
- 工厂5S检查评分评价基准表(全)
- 安吉游戏培训课件(全)
- (第六版)江苏省建设工程施工单位申报现场用表
- (完整)Tribon m3培训资料
- 汽车吊接地比压计算
- 复旦大学本科留学生入学考试语文样题
- 食管裂孔疝手术同意书
- 工地试验室平面布置图
- (完整版)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公式
- 国有资产清查工作方案国有资产清查报告
- 行政处罚普通程序流程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