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论述类文本阅读(原卷版)_第1页
09 论述类文本阅读(原卷版)_第2页
09 论述类文本阅读(原卷版)_第3页
09 论述类文本阅读(原卷版)_第4页
09 论述类文本阅读(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9论述类文本阅读一、(2021·陕西榆林市·高三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稍早于“新文化大散文”的另一股散文潮流,是近年大热的“非虚构写作”。“非虚构写作”虽然受到西方“新新闻小说”的启迪,但两者的内涵、呈现的文学空间和现实语境是不同的。“非虚构写作”立足中国本土,面对的是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丰富复杂的新经验。因此,某种意义上,产生于新世纪的“非虚构写作”散文潮流,乃是“散文突围”过程中的求新求变,也可以说是一种新的写作姿态,一种文学的求真实践。因为在此之前,人们已厌倦了大量胡编乱造、缺乏现实感的虛构作品,而渴望读到接近生活真相,看到“比虚构更精彩的现实”。另一方面,针对时下一些作家沉迷于“二手生活”、疏离现实的写作,“非虚构写作”的提出多少能纠偏当前文学创作的某些弊端,起码可以促使一些作家重新思考和调整自我与现实生活、与时代的关系。黃灯不久前出版的长篇“非虚构”散文《我的二本学生》,以一个高校教师的亲身经历,以二本大学生为观察对象,让人们看到这一庞大群体的信仰、理想、抗争与眼泪。作品虽然只是剖析了一个特定的样本,却透示出人性的关怀,以及逼问过去与未来的沉重忧思。“非虚构写作”散文思潮的出现引来了各种热议。有的人认为它不过是美国“新新闻小说”的翻版,不是什么新鲜东西。有的人则从谱系学的角度,认为应厘清“非虚构写作”与传记文学、报告文学及新闻报道的关系,等等。这些都有必要,都有道理,但当前更迫切的是要提高“真实性”的纯度,因为有一些打着“非虚构写作”旗号的作品,包括一些名家的此类写作,明显违背了“真实”的原则。其次是审美性问题。一些读者和评论家之所以对“非虚构写作”有抵触,皆因一些“非虚构”作品只是用新闻笔调罗列记录生活现象和事件,缺乏散文文体应有的优美语言、修辞、文气、情采、格调、氛围,这样的作品读起来自然味同嚼蜡。因此,“非虚构写作”要提高自己的品格、质地和可读性,当务之急是强化作品的审美追求。同时还要写出人性的深度,并具备一定的批判精神。苏联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的“非虚构写作”为什么会如此震撼?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她的写作既是一种社会性的写作,也是一种精神性的写作。她带着尖锐的问题意识,抱着对文学的虔诚和对真理的热爱,不但让读者看到了生活的真相,同时还深度写出了战争中人性的善与恶,批判了制造灾难、与真理为敌,以及一切违反人性的行径。阿列克谢耶维奇的经验,值得中国“非虚构写作”作家学习和思考。“新文化大散文”与“非虚构写作”两种散文潮流的意义,在于让我们重新思考散文与时代的关系。散文是最贴近日常生活的文体,也是最能与时代保持良性互动的文体。因此,面对当今时代,散文作家若想创作出不负时代的力作,重要的是不能与时代脱节,只停留在封闭狭小的个人生活范围内,沉迷于描写自己鼻尖底下的一点生活琐事。时代的散文要求散文家必须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问题意识。他不仅要进入生活和历史的内部,而且要密切关注时代的重大问题和迫切性问题,深切体验时代生活的真实面貌。同时,由于散文是人类生存经验的表达,无论穿越历史还是呈现时代,最终都与人类共同的经验、情感和向真向美向善联系在一起。因此,当下的散文,既要俯贴大地,又要仰望星空;既要面对复杂的现实生活,又要表达这个伟大而壮阔的时代,还要与人类共有的经验和精神相通。唯有如此,我们的散文才有可能呈现出新的精神质地。(摘编自陈剑晖《“新文化大散文”与“非虚构写作”:当下散文写作新动向》)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我的二本学生》这部作品里,应该多少能找到西方“新新闻小说”的影子,但两者的内涵、呈现的文学空间和现实语境是不同的。B.人们看了太多胡编乱造、缺乏现实感的作品,渴望阅读接近生活真相的作品,是“非虚构写作”作为一股文学潮流得以涌现的重要原因。C.“非虚构写作”对矫正当前文坛部分弊病可以起到积极作用,可以促使作家反思并且调整自我与现实生活、与时代的关系。D.“非虚构写作”散文作品可以透示出人性的关怀,逼问过去与未来的沉重忧思,但这股思潮本身并不是新鲜的东西。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从“非虚构散文”产生的原因开始分析,引出“这股文学潮流”的现实意义,层次清晰,观点鲜明。B.作者以黄灯长篇散文《我的二本学生》为例,论证了前文的观点,同时也进一步丰富并发展了前文的观点。C.第四、五、六段是作者阐述的主体内容:“非虚构散文”当前最迫切的问题就是对“真实”的原则的遵守,以及强化作品的审美追求。D.本文最后一段以更宏大的视角分析两种散文潮流的意义,并进一步对散文创作者提出要有强烈的使命感、不能和时代脱钩等要求。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如果我们能借鉴苏联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的“非虚构写作”,会促使我们的散文创作也更有对真理的热爱,对人性的深切关怀。B.因为散文具有贴近生活和能与时代保持正向互动的特征,所以散文作家不能与时代脱节,不能被世俗的琐屑困住。C.“新文化大散文”重在展示人类共同的经验,与情感和向真向美向善紧密相连;“非虚构散文”重在与时代保持良性互动,深切体验时代生活的真实面貌。D.散文创作者需要突破“小我”,汇入“大我”,与人类共有的经验和精神相通,这样新时代的散文创作才可能呈现出新的精神质地。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我们从中国思想文化史可以看到,从战国末到秦汉及魏晋时期,其间有儒学与道家学说的会通,由此产生了魏晋玄学。中国思想文化的再次会通,起于唐代“三教并立”(这里的“教”指的是教化),至两宋,由南宋思想家们完成。唐代,中国佛学形成,它吸取了儒学和道家学说的某些方面,有些僧人以“人皆可以为尧舜”的儒学信条来解释“佛性”,并出现了专门讲孝道的佛经。有些僧人以忠孝思想为内涵、以家族组织为形式编写禅律《百丈清规》,力图使外来的佛教中国化。这样会通的结果,一方面提升了儒学的哲学内涵,另一方面促使从印度传来的佛教成为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思想文化上的“会通”,用南宋时期理学家朱熹的话说,就是为儒学寻找“活水源头”,否则就会枯竭凋零。他在诗里这样写道:“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他和其他理学家将“三教”(儒道佛)会通在以儒学为主的思想体系中,称为“新儒学”。与朱熹理学有别,南宋产生了以陆九渊为代表的心学思想,认为“心即理”,只要“发明本心”,即可“穷理尽性”。明代思想家王守仁继承陆九渊心学传统,论述“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学说,反映了人们重视理性的独立思考要求。“会通”不是简单的加法,而是有主、次的内容融合。这种融会贯通是否恰当,能否经得住时间的考验,是要经过“经世致用”的检测的。在中国思想文化中,融会贯通与经世致用二者密切结合,使中华文化得以传承发展而不衰。“会通”包括本土和域外思想文化的交融,中国自古以来一直注意中外文明交流。早在西汉时期,玉门关和阳关以西的地域,即今天新疆乃至中亚地区,曾经被称为“西域”。张骞的西城之行,以十三年的艰辛困苦为代价,使中原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西域知识,同时使汉王朝的声威传播到中亚,又由此传到欧洲。张骞开拓的这一中西通道,后来一直发挥着重要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交流的作用,被人们誉为“丝绸之路”。从中国历史看,中外文明交流是阻挡不住的。时至明清之际,尽管官方采取了“海禁”政策,但民间的海上交流并未停止。在郑和下西洋终止以后,中国的一些商人和平民,经过海上丝路往来贸易,甚至到东南亚以及世界各地定居,成为今天海外华人的祖先。他们为远播中华文明做出了很大贡献。还要看到,中国思想文化上的会通,与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融合紧密相连。几千年来,中华各民族日益密切的交流、团聚和统一的过程,是各民族融合的过程。各民族经过不断迁徙、杂居、通婚和各种形式的交流,在文化上互相学习,在血统上互相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和心理特征。(摘编自张岂之《中华文化的会通精神》,有删改)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儒家与道家学说的会通,产生了魏晋玄学;印度传来的佛教融合儒道学说,实现了中国化,标志着中国思想文化的再次会通。B.有些僧人以儒学信条解释佛性,有些僧人以儒学思想编写禅律,这样的会通也提升了儒学的哲学内涵。C.佛教的中国化和新儒学的产生都离不开思想文化的会通,这种会通不仅是简单的加法,更是有主有次的内容融合。D.西汉时张骞的西域之行历时十三年,既把西域知识带回中国,也使汉王朝的声威直接远播至欧洲。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整篇文章从中国思想发展,中外文明交流及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融合三个方面阐述了中国文化的会通精神。B.第2段关于“新儒学”的阐述,是思想文化上的会通为儒学提供了“源头活水”这一观点的例证。C.第3段说中华文明因融会贯通和经世致用密切结合而得以传承不衰,是对第1、2段中的观点进行补充,论证严谨。D.明清时期官方的“海禁”政策也不能阻挡中外民间的海上交流,充分证明了中国文化的会通离不开中外文明交流。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明代思想家王守仁主张“知行合一”,重视理性的独立思考,发展和丰富了陆九渊的心学思想。B.“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对中外文明交流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中华文明的远播做出了重要贡献。C.明清时官方采取“海禁”政策,非但没能阻止民间的海上交流,反而使海上丝绸之路的影响日益加大。D.几千年来,中华各民族不断交流、融合,成为密不可分的整体,最终形成了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和心理特征。三、(2021·江西景德镇市·景德镇一中高三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自然无为”是《老子》一书的中心论旨,是老子思想的集中表现和概括。“自然”是其价值目标,“无为”则是其方法原则,这二者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所以后世人们常把它们会称为“自然无为”。“无为”不是“不为”,它并不否定人类一切行为、作为和活动。《老子》第64章结尾说“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就一般意义而言,“辅万物之自然”就是在“为”。而“辅万物之自然”,一边又说“不敢为”,可见在他眼中只有破坏或改变“万物之自然”才是“为”,而“辅万物之自然”并不算“为”,联系这一章前面所说的“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几句,就不难悟出老子的“无为”之“为”有其特定的内涵:它是指那些以个人私欲破坏天然,以矫揉造作代替真性,以主观意志干扰自然规律的行为。“无为”在《老子》通行本中共出现十三次,几乎次次都直接或简洁与“圣人”有关,如“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第2章),“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第3章),“爱民治国,能无为乎”(第10章),“我无为,而民自化”(第57章),“圣人无为”(第64章),可见,“无为”首先是一种“爱民治国”的原则,而“无为”的施行者又主要是“圣人”。老子为什么特别强调“圣人”或君主应当“无为”呢﹖顺而不为才能达自然之性,因而不施才能畅万物之情。统治者如果去淳朴而用权谋,民风就会一天比一天奸巧诡诈;如果去宽厚而用严刑,社会就将越来越动荡混乱;如果去俭啬而尚奢侈,人民就会无以为生而铤而走险。这样,万物既不能得其正,百姓也不能安其生。物不能遂其性而人不得安其生,还能实现自然和谐的社会理想吗?老子提出的“戒贪欲”“弃智巧”“禁严刑”“去奢华”等命题都是君主“无为”这一原则的引申。同时,“无为”在历代的接受过程中也发生了另一层面的“变异”;它从特定的管理方法变成了一般的生活原则,从“圣人”的治国之道变成了常人的处世之方。两千多年来,它深刻地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从皇帝到平民,从显贵到白丁,从武夫到文士,从学富五车的骚人墨客到目不识丁的小贩村夫,无一不受到它或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君主用它来治国,将军用它来带兵,文人们用它来搞文艺创作,经理们用它来办企业,甚至父辈用它来教子孙。“无为”在运用的过程中被不断丰富,在丰富的过程中又发生变异,在变异的过程中被历史延续,在延续的过程中又保持着它的某些本质特征——不仅君主明白治国要“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不言则无不教,无为便无不为;不仅文人深知艺术作品须得“巧夺天工”,更应该“天然入妙”,写诗最好应像是“脱口而出”,绘画最好应像是“随意挥洒”,过分吃力容易留下人工的痕迹,矫揉造作更有损“自然”;就是老百姓也懂得“心急吃不了热粥”,违背自然则“有意栽花花不发”,因任自然便“无心插柳柳成荫”。(摘编自戴建业《无为:治国之道与处世之方》)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自然无为”是老子思想的集中体现和概括,它并不是对人类一切活动的简单否定。B.从“圣人无为”这一句可以看出,老子说的“无为”只是“圣人”“爱民治国”的一种原则。C.基于君主“无为”的原则,老子进一步提出了“戒贪欲”“弃智巧”“禁严刑”“去奢华”等命题。D.“心急吃不得热粥”“无心插柳柳成荫”等谚语的产生,受到了“无为”思想的直接影响。8.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从“治国之道”“处世之方”两个方面,详尽论述了“无为”包含的丰富智慧。B.文章先列举《老子》原文,探究“无为”的最初含义,然后指出了它在后世的“变异”。C.文章采用了“总分总”式论证结构,先亮明中心观点,再分两方面阐述,最后总结。D.文章既论证了“无为”的普遍意义,又指出它的内涵变化,显示了作者的思辨态度。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老子》“自然无为”中的“自然”不同于今人所倡导的“保护自然”中的“自然”。B.从“圣人处无为之事”等语句可以看出,“圣人”就是“君主”,两个词语可以互换。C.“君主用它来治国,将军用它来带兵”,展现了老子“无为”思想强大的理论生命力。D.从君主治国之道到文人创作之法乃至谚语,“无为”的某些本质特征均有所体现。四、(2021·甘肃兰州市·高三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与自然界的生物不同,人不仅有长久的记忆,而且还能通过语言、文字、图像等媒介不断强化、延伸这一能力。就此而言,记忆对于人类历史的建构具有异乎寻常的重要性。在中国文化中,关于记忆的表达因关乎人的情感和想象而成为一种美学化的表达,表现出浓郁的审美特征。宇文所安曾讲:“在西方传统中,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在意义和真实上,在中国文化中,与它们大致相等的,是往事所起的作用和拥有的力量。”由此突出了西方认知世界重视真理及其价值,而中国认知世界重视历史复现和记忆。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文化中,愈是趋于审美的记忆,愈是表现出与实然历史相疏离的特征。如《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这并不意味着诗人经历的实然过往就一定杨柳春风,而更多是以对往昔生活的美化来反衬当下境遇的残酷。自《诗》《骚》始,中国诗文中有大量此类的诗篇,如忆昔、远游、悼亡、伤逝,故人、故乡、故国,几乎一切过往均会成为诱发诗情记忆的对象。个人曾有的经历在此被赋予了浓重的情感色彩,实然性的历史则只不过充当了个体情感的载具。除个人记忆因与实然历史疏离而形成审美的累积,民间记忆及相关的文学形式也是如此。如冯友兰所讲“天文学不承认月中有嫦娥,但梅兰芳可以演嫦娥奔月”,“《三国演义》中所说的关公,与《三国志》里所说的关公,不大相同”,但“社会中一般人心目中的关公,是《三国演义》中的关公”。这意味着,在历史的真实之外,还会有一种被审美化的观念的真实,民间传统属于后者。再次看士人阶层。与民间记忆总是游离于真实历史不同,士人的相关记忆则更多奠基于实际的历史知识训练。在中国传统教育中,经学教育与历史教育是一体的,这直接导致了士人经学修养与历史修养的重叠,也使“托史言志”成为历代士人最重要的话语方式。从中国传统看,秦汉时,士人对经史知识的阐发主要是思想性的。东汉之后,则逐渐衍生出了对历史阐发的新形式:借史来感怀,借怀古来抒怀。并自此形成了中国咏史诗、怀古诗的传统。这样,抽象的记忆被形象化、景观化,也因此更具有审美价值。之后,中国士人对历史的审关发现进一步向日常生活蔓延:各类古器物成为文人士夫日常展玩雅赏的对象。相比而言,历史文物作为家庭陈设或文人雅集的谈资,具有鲜活的在场感。它不但更便于唤醒人的历史记忆,而且让人“身生后世,眼对前朝”,在古与今的交相辉映中有效延展了记忆的张力。可以认为,中国士人阶层关于历史记忆的不同呈现方式,是一个理性向情感、景观、日常生活不断蔓延的过程,也是历史的审美品格不断提升和弥散的过程。最后是王朝、国家记忆,这种记忆主要存在于群体性的祭祀中。每次祭祀都是遍布各地的姬姓诸侯在王都的重聚,都是对共同祖先的追忆,也是对亲族团结的政治宣示。同时,祭祀活动的仪式性、秩序感和神圣性,均使对先祖的追忆显现出审美特征。对于王朝、国家来讲,这种由审美记忆维系的共同情感,是其历史得以绵延的标志。按照中国传统国家的家国同构模式,相关祭祀既是王朝、国家层面的,也被细化到社会的每个单元,如家庭、宗族等。以此为背景,在传统大一统国家,整个社会很容易被想象为有共同的族源,于是超越家族、朝代的共同祖先被设定出来,如黄帝和炎帝。这样,由祭祀承载的先祖记忆就具有了纵贯中国历史的意义,而美和艺术也必然成为其中的伴随物。(摘编自刘成纪《中国古典美学中的时间、历史和记忆》)10.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由于人有着不同于自然界生物的长久记忆,使得记忆对于人类历史的建构异常重要。B.与《三国演义》中所说的关公不同,《三国志》中的关公更符合现实存在的真实历史。C.中国传统教育将经学和史学合为一休,造成历代士人的话语方式都采用“托史言志”。D.古器物成为人们家庭陈设或文人雅集的谈资,是因它更容易唤醒人们对历史的记忆。11.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基于认知世界的重心,讨论了中国文化中关于记忆的表达与情感和想象的联系。B.文章从个体、民间、士人和国家四个层面,论证了中国文化关于记忆的美学化表达。C.文章在论证士人阶层关于历史记忆的表达时,与民间传统的记忆呈现方式作了对比。D.文章末段论证了群体性的祭祀活动具有纵贯历史的意义,同时还显现出审美特征。1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往昔生活并不会都成为诱发人们审美记忆的对象,只有当人们面临的现实境遇残酷时才会被美化,成为个人情感寄托的载体。B.中国士人阶层关于历史记忆的显现,真实性往往高于民间的记忆及相关文学形式,这与其奠基于实际的历史知识训练有关。C.从早期的经史到后世的咏史、怀古,再到古器物雅赏,随着士人历史审美范围不断扩大,历史的审美品格也不断提升和弥散。D.历史上以黄帝和炎帝为中华民族共同祖先的设定,虽然缺乏历史的依据,却因其符合国传统家国同构的模式而被人们普遍接受。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人有“人设”,城有“城设”。在城市形象传播中,每个城市都想在人们心中种下一颗有标签的种子,或温婉豪放,或休闲激情,等人们要出门之时,这颗种子即刻生长,“抢夺”行人的最终决定。短视频出现之前,城市标签多是由地方政府主导,集中来自旅游、传播、历史、文化等方面学者的智慧,共同拟定出一个城市的象征性标签,然后动用各种传播资源,花掉不菲的宣传费用,甚至不惜建构事实上的标志性建筑,让这个标签亮起来。但现实是,这样的形象传播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因为不管是我们生活的真实世界,还是我们身处的传播世界,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来的城市形象传播,是一种规模化的政府宣传,城市的管理者是主导者,请大导演、大明星,拍个大宣传片,然后组织资源去传播。现在的城市形象传播,是一种个体化的随机性传播,路上的快递小哥、街上的摆摊大姐、茶楼酒馆的老板及员工、天南地北到城市旅行的游客……每个人都可以举起手机随手拍摄、即刻传播、立刻回复,城市形象被每个人传播,可能在不经意间突然爆红。按照传播学理论,新传播技术催生了新传播形式,赋予了个体前所未有的传播能力和传播资源。城市形象传播,由原来的广场式大宣传,变成了场景式个体化传播,人们很少再有耐心看完导演好的城市宣传片,而是在指尖上翻看各个城市“人间烟火”的现场表演。城市也不再是由钢筋水泥、标志性建筑组成的跟公众有距离的所在,而是有生活、有温度、有情感的零距离场所,城市百态显示得淋漓尽致,市井生活呈现出不同城市的别样姿态。画面不一定精美无比,记录却一定是实实在在的。这是城市形象传播在短视频新势力下出现的新景象。在这个新景象中,城市形象从规模性的宣传变为渗透式的传播。由知识渊博的专家和严肃认真的组织机构设定的城市形象宣传,变成了指尖上分享式的娱乐性传播。城市形象宣传的宏大话语,变成了社会传播的个体话语,一个个短视频,由于公众个体的介入,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感染力。由街道、高楼、标志性建筑等构成的“千城一面”,在声音、影像、文字的融合中,夹杂着慨叹、震撼、享受、新奇的情感代入,一个个城市形象鲜活起来,变得更加真实,更具温度,更有号召力。当然,城市形象的传播渗透,还可以出现在电影、电视剧等影像之中,就像最近某春节档电影塑造的山城重庆,让公众看到了重庆的迷人魔幻之处。整体而言,由新传播技术催生的短视频新势力,让人时时刻刻感受着一个个日新月异的城市。以短视频为代表的新传播形式,更新了城市形象的传播主体、传播渠道、传播内容、传播样态,再加上日益挑剔、永不满足的受众,一个城市的文化、历史等在触手可及的短视频中更加生活化、个体化、立体化。从这个意义上讲,城市形象设定的内涵在变化,要由绞尽脑汁的设定转变为扎扎实实的建设。在短视频的传播中,城市建设的软件和硬件,都会被不带包装地呈现出来,城市本身魅力来源于真实而不是宣传,人们会在短视频的笑声和泪水中去形成一个属于自己理解的城市形象设定。(摘编自任孟山《短视频带来指尖上的城市形象传播》)1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没有短视频之前,由地方政府组织多方专家共同研究确立的城市标签传播效果差。B.作为新传播技术催生的新传播形式,短视频新势力使个体的传播能力大大地增强。C.短视频中的城市形象在声音、影像等的融合下,城市形象才变得真实而有温度。D.因为受众的挑剔和永不满足,城市形象的传播主体、渠道、内容等发生了巨大变化。14.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首段运用喻证法,论证了城市形象对于人们选择出行地点时的重要性。B.文章将短视频出现前后城市形象的创设主体、内容及传播效果进行对比论证。C.文章举春节档电影的实例,阐明了城市形象可以通过短视频进行传播渗透的观点。D.文章末段进行总结,强调短视频能反映出一个城市的真实形象,体现其自身魅力。1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短视频对城市形象的传播具有个体化、随机性传播的特点,这和以往政府的规模化宣传不同。B.人们已厌倦了专业导演拍摄的城市宣传片,却对画面不够精美但真实记录城市的短视频感兴趣。C.公众通过拍摄个性化短视频介入城市形象宣传之中,使得城市宣传的话语发生了变化,感染力强。D.城市自身魅力来源于真实,我们不能只是刻意地去设定城市形象内涵,而是要扎实地去建设它。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风骨”一词出自《晋书》:“然其识器高爽、风骨魅奇。”其后,汉末魏晋的人物品评,也多采用“风骨”一说。在此类品评中,风骨大体有两种含义:一是指人物的“风神骨相”,一是指清俊疏朗的精神风貌。南朝文论家刘勰将人物品评中的“风骨”概念引入文学理论领域,风为“化感之本源,志气之符契”,是感化人的力量;与风相比,骨强调文章的艺术形式,“沉吟铺辞,莫先于骨”,需要反复推敲文辞。中国古代散文有风骨的作品,可谓不胜枚举。如诸葛亮的《出师表》,虽不务文采而文采自显,其风骨表现为治国之道的“载道”取向与作者的人格魅力相得益彰。周敦颐的《爱莲说》虽只有短短的一百一十九个字,但让我们感受到的是知识分子那种洁身自好的风骨。中国古代散文一方面重视教化的力量,一方面又具备动人的文采,这是其能够代代相传,成为中华民族瑰宝的原因。客观地说,“五四”以后的现当代散文,由于社会、时代等原因,有风骨的散文确实比古代少了很多,但少并不等于没有。比如鲁迅的《野草》,就是整个二十世纪的文学中最具“风骨”的代表。毛泽东说,“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除了他为人刚正不阿、意志坚定顽强外,还因为其作品风清骨峻、无务繁杂。在当代散文创作中,巴金、孙犁等可视为有风骨的老一辈散文家。年轻一些的有风骨者,当属高尔泰、邵燕祥、牧惠等人,他们秉承鲁迅精神,坚持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和批判。然而也应看到,自20世纪90年代我国进入商品经济社会以来,有风骨的作家总体看还是太少了。纵观这一时期的散文创作,阵容之大,类型之多,表现手法之先进,较之以往几十年的散文创作来说,应该是进步了,但受经济思潮的影响,这一阶段有风骨的作品真是太少了。就已出版的作品而论,它们中的大部分似乎都同时缺了钙——外表看起来光鲜亮丽,但探究作品的内蕴,却让人感觉到其文本刚健不足,缺少了散文作品应有的风骨。重申散文的风骨,对于提振当前的散文创作,救治软骨之病适逢其时。而要使散文有风骨,必须强调几点:其一是人品与文品,一个人人品的高下、格局的大小决定了他创作的精神高度与文字书写的宽度,因此,一个作者想要创作出有自己独立风骨的散文作品,就必须人文合一;其二既然写作是一种有益于世道人心的精神活动,那么散文作者在创作时就必须立意高远、视野开阔,只写自己的故乡童年,写家中的生活琐事,缺乏对“具象”生活进行“抽象”表达的能力,这样的散文,必然天地不宽,不可能有风骨;其三要加强写作的硬度,散文作者既要有“文章合为时而著”的意识,也要有自己的独特感发,有对现实社会、对人文精神的深层次挖掘和提纯,有个性的主体精神的张扬,惟此散文才有鲜活的灵魂与坚韧刚硬的骨相;其四是散文要有风骨,文风务必简洁精当,一个深通文风的人,他会反复锤炼字词,重视文章的声调韵味,因为一个负责任的、有写作追求的作者深知辞藻臃肿、杂乱无章,文字语言干涩枯燥、呆板生硬都是文章缺乏风骨的凭证。(摘编自陈剑晖《中国散文的风骨与气度》)1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风骨”自从被刘勰引入到文学理论领域以来,一直被视作散文创作和散文评价的标准。B.鲁迅的文章风清骨峻、不务词藻且文中常有质疑之声,所以毛主席称他“骨头是最硬的”。C.一个时期的散文创作是否值得肯定,不能只关注创作阵容与作品数量,更要关注质量。D.不负责任的散文创作者不会重视对字词的雕琢,因此其散文语言枯燥乏味、生涩难懂。17.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第二段列举有风骨的古代散文作品,目的是让读者更好地了解散文风骨的内涵。B.“客观地说”“然而也应看到”等说法,体现了作者在陈述观点时客观严谨的态度。C.文章从散文创作者的人品、散文的立意、散文文风等方面回答如何使散文具有风骨。D.文章围绕风骨从不同维度展开论述,有历史厚重感,也为当代散文创作提供了参考。1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出师表》这样优秀的散文作品能流传千古,是因为作者创作时兼顾了文采与思想教化。B.社会与时代会影响散文创作,如上世纪90年代有风骨的散文不多就与商品经济的兴起有关。C.《记念刘和珍君》敢于揭露当局罪行,体现了作者刚正不阿的精神,是一篇有风骨的佳作。D.散文如果缺少作者的个性和对社会的独特感受,就难以拥有鲜活的灵魂和刚硬的骨相。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冰雪旅游与文化产业的融合是冰雪旅游产业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必然路径,是冰雪旅游产业从规模化走向高质量化的重要环节。冰雪旅游与文化产业作为两种传统产业进行融合,不仅要充分了解两个产业的结构和内容,还要对产业中要素的融合度有一个清晰的判断。而互联网可以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等方法对建成多方位、全链条的冰雪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做出精细化的判断和处理,形成智慧化冰雪旅游模式。因此,互联网技术助力下的冰雪旅游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必定是深层次的融合。伴随着我国网民数量的增加,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的商业运行模式引起了各行业的关注。目前中国已逐渐进入产业智能化的发展阶段。据《中国在线旅游市场年度综合分析2020》统计,2019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全年交易额达10866.5亿元,同比增长11.4%,旅游行业的线上渗透率达16.7%。旅游与互联网的融合已经成了旅游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在此背景下,互联网技术对冰雪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的作用外溢是必然的。首先,互联网呈现的新技术提高了消费者的需求层次,促使产业融合的发生。其次,互联网的线上信息传递功能有助于在传统产业二元结构的模式下产生产业中心扩散效应,提高冰雪旅游和文化产业业务重组的效率。最后,大数据方便了冰雪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过程中的业务交流和信息共享,有助于提高产业融合的速度。因此,利用互联网助力冰雪旅游与文化产业的融合是最优化的选择。最初的融合模式是低层次的延伸融合。这种融合是通过冰雪旅游与文化产业价值链的互动延伸而实现的融合,是利益驱动下的融合,具有很强的功利性。此时产业更加注重自身的利益获取,而忽视了融合过程中的衔接性。之后是中层次的重组融合。这种融合是将产品和服务通过价值链重组,加入了创新、创意等多种要素的融合,是需求导向下的融合,主要是为满足游客深层次的需求而进行的文化业态与冰雪旅游活动的重组。最后是高层次的渗透融合。这种融合是冰雪旅游和文化产业为形成冰雪文旅一体化发展的渗透融合,是科技推动下的融合。这种融合力图通过现代数字技术构建一种全行业的融合,实现冰雪旅游的全域化发展。以上三种模式,随着文化产业价值链中心环节融入冰雪旅游着重点的不同,融合程度也不同。为了实现新兴信息产业下冰雪旅游与文化产业的一体化发展,需要对“互联网+”背景下的冰雪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的路径做深层次的研究,探索符合国情的、有效的冰雪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路径。(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12月30日《“互联网+”:冰雪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新模式》)19.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互联网+”的商业运行模式伴随着我国网民数量增加,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的快速发展而引起了各行业关注。B.冰雪旅游与文化产业进行融合,既要充分了解两个产业的结构、内容,又要对产业中要素的融合度有一个清晰的判断。C.从上世纪末开始,中国就已进入产业智能化的发展阶段,旅游与互联网的融合已经成了中国旅游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D.冰雪旅游与文化产业的低层次延伸融合具有很强的功利性,此时产业注重自身的利益获取,而忽视融合过程的衔接性。20.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以互联网可以对建成多方位、全链条的冰雪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做出精细化的判断和处理为论证前提。B.文章在指出旅游与互联网的融合已经成了旅游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时运用数据论证,具有很强的说服力。C.文章采用并列式,从三个方面阐述“互联网+”背景下互联网技术对冰雪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的外溢作用。D.文章采用举例论证,论述了冰雪旅游与文化产业的三种融合,并指出这是一个由低层次到高层次的过程。2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冰雪旅游与文化产业的融合是冰雪旅游产业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必然路径和从规模化走向高质量化的重要环节。B.在传统产业二元结构模式下,互联网线上信息传递功能有助于产生产业中心扩散效应,提高冰雪旅游和文化产业业务重组效率。C.探索符合国情且有效的冰雪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路径目的是对“互联网+”背景下冰雪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路径做深层次研究。D.科技推动下的冰雪文旅一体化发展的渗透融合力图通过现代数字技术构建一种全行业的融合,实现冰雪旅游的全域化发展。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历史工作者作为历史认识主体,与一般历史知识的接受者或学习者最大的区别在于,他们在接受和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历史学已经形成的一些基本方法和工作程序去探究历史。历史工作者首要的工作就是搜集和发掘史料。唐代印刷术发明之后,到宋代文献史料大增,为史料搜集提供了便利,但是,实地采访调查,依然是历史工作者的重要功课。大量搜集和发掘史料,无论对于中国的《史记》还是古希腊的《历史》,都是历史工作者研究和撰写的首要也是基础性的工作。由于客观存在的历史信息载体中充满着介入其中的历史人物的主观性,一个成熟的历史研究者必须要有考订和鉴别史料的基本能力。史料的考订和鉴别工作主要解决的是史料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问题,即弄清它们与历史信息本身的相关程度(如直接史料还是间接史料)、原始记载在传承过程中是否存在失误,排除作伪和后人掺入的文字等等。接下来就是史料的整理、分析与综合工作。将搜集来的经过考订和鉴别的史料按时间、空间秩序进行排列,这是史料整理的基本工作方法。古人撰写历史,大体在分析综合史料的过程中完成。经过整理、考订和鉴别的史料,依然存在相互抵牾或有出入的情况,需要研究者进一步进行比对,排除失真的记载,或者将这些史料中的合理信息加以综合,以“还原”历史本来的“真相”。对历史研究者来说,在对史料进行整理、分析与综合的工作过程中,经常会发现已经搜集的史料未必能对某些历史过程做出比较完整的交代,他们就必须将发现的问题重新进行史料搜集、考订和鉴别的“补课”。因此,搜集、考订、鉴别与整理、分析、综合这些工作既循序渐进,又往返互动,历史工作者孜孜以求的史实,也就在这些过程中逐渐显现。从表面上看,史料的分析与综合工作是在史料搜集等工作之后,但实际上,它却是历史研究者驾驭整个研究过程的指挥中枢。胡适讲“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这个“大胆假设”并非无的放矢,而是在对一些史料进行初步分析和综合的基础上形成的研究动力和目标。但历史工作者即使发挥最大的主观能动性,严守历史工作的操守、程序和原则,也很难摆脱自身能力、条件的主观局限性和历史条件的客观局限性。就主观局限性而言,家庭、社会生活、教育等背景和社会阅历,会潜移默化地深层地影响到历史研究者的价值观和见识,历史研究者能够调动多少社会经济资源来满足其研究需要,也与自身的主观条件有一定关系。古往今来的历史研究者,还难免受到自身语言能力的限制。至于历史学研究者受到的客观历史条件的局限,那就更多了。现代历史研究的视野大大扩展,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互相影响、渗透,经济学、统计学、社会学乃至天文学等方法都为历史研究所借用,或者其他学科的专家直接参与历史研究,这些情况是19世纪以前的历史研究者难以想象的。晚近历史文献汗牛充栋,涉及语言文字种类繁多,研究者即使是语言天才,毕生也难以遍读。古代文献留存不多,但未出土、未发掘的遗存、古墓究竟保存着多少历史信息,我们也无法知道。所以历史研究,从来都是超越研究者此生之涯的。(摘编自周育民《在历史的长河中接近历史真相》)2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能主动根据历史学已形成的方法和程序去探究历史,这是历史工作者与一般历史知识的接受者或学习者最大的区别。研究中都有例子可以证明。B.历史研究和撰写的首要也是基础性的工作是搜集和发掘史料,这一点在中西方历史的搜集、考订和鉴别的“补课”。C.搜集的史料不一定能完整地交代一些历史过程,所以就要对发现的问题重新进行史料D.历史研究者积极主动,严守工作的操守、程序和原则,就可以突破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创造出更多的成果。23.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围绕“历史认知主体的能动性与局限性”这一核心论点展开论述,思路清晰。B.文章论述了历史工作者的具体工作流程,这个工作流程既循序渐进,又往返互动。C.文章从主、客观两大方面论述了历史研究者的局限性,相对来说,受到前者的局限会更多。D.文章综合运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其中列举的古今中外的事例很有说服力。24.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随着唐代印刷术的发明,宋代的历史工作者搜集史料相对于以前变得容易,实地采访调查就不受重视了。B.史料的搜集和发掘工作保证了历史研究的准确可靠,而分析与综合工作却明确了历史研究的方向。C.胡适强调历史研究的“大胆假设”指的是通过初步分析综合史料发现问题以后形成的研究动力和目标。D.历史工作者不能摆脱自身能力、条件的主观局限性和历史条件的客观局限性,所以历史研究不能超越研究者此生之涯。九、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柏拉图写过一个长篇对话,叫做《理想国》,讨论理想的政治和教育。他知道要一个国家的政治合于理想,先要使它的教育合于理想,所以他费了大半篇幅谈理想国的统治阶级应该受什么样一种训练。他所定的课程异常简单。一个人在二十岁以前只消有两种教育工具,一是体操,一是音乐。他的教育主张,在现代人看来,像很奇怪。可是如果你丢开成见,细心去想一想,你也许会佩服希腊人的思想,和他们的艺术一样,简单虽然简单,深刻却是深刻。体操讲究好了,身体可以健全;音乐讲究好了,心灵可以和谐。身心两方面都达到理想的状态,还愁有什么学不好或是做不好?音乐是一种最原始最普遍的艺术。飞禽走兽大半都欢喜歌唱,在歌唱中,它们表现生命的富裕和欢乐,同时,它们借歌舞把在生活中所领略的乐趣传给同类,引起交感共鸣;歌唱在一般动物社会中是一种团结的原动力,它们没有文化传统和制度组织,但是它们一呼百应,一唱百和,全靠这一点声音上的感通,人类在原始阶段也还保持着这本能的音乐嗜好。没有一个原始民族不欢喜歌舞,小孩在个人生命史上相当于原始民族在种族生命史上,欢喜歌舞仍然是天性。人类到了开化以后,小孩到了成年以后,往往逐渐丧失音乐的嗜好,高兴时不放着嗓子唱一曲歌,颓唐时也不拿一种乐器来弹奏一番,哀乐全闷在心里,而且一个人关起来纳闷,生气因之萧索,同情也因之冷淡。这是一个极严重的损失,而且是违反自然本性的,对于这种现象的造成,教育家们要负一大部分责任,他们丢开了人类一个最强烈的本能,一个最有力的教育工具,不去利用。假如他们知道利用,音乐的力量要超出任何学问训练之上。何以故呢?音乐不仅是最原始最普遍的艺术,而且是最完美的艺术,可以普及深入一般民众,从根本上陶冶人的性格。在其他艺术,实质与形式多少可以分别出来,了解实质与了解形式可以分为两事;音乐却完全融化实质与形式的分别,实质即形式,形式亦即实质,内外一致,天衣无缝,所以音乐达到了艺术的最高理想。如果美育是教育中一项要目,美育的最好工具就应该是音乐。音乐虽是顶完美的,却不能算是最困难的艺术,叔本华说得最清楚,一般艺术都须借意象来表现,例如文学所用的语文意义,图画所用的形色光影;音乐则为意志的直接外射,用不着凭借意象,所以了解其他艺术,我们须假道于理智,比如说,不懂得语文意义,就无从了解文学;音乐则表现最直接,感动也最直接,我们接受声音的刺激,生理上马上就起反响,用不着理智的今析、中国人不一定能了解外国的文学,但是多少可以受外国音乐的感动,因为没有语文的障碍。小孩子和乡下文盲尽管不能读书明理,也多少可以欣赏成年人和音乐家的唱歌奏乐,因为没有知识经验的障碍、音乐是纯从感官打动人心的,耳里听到,心里就起哀乐共鸣。这件事实可以解释音乐的普及性,也可以解释它的深入性。如果要教育的力量普及而又深入,舍音乐还有什么其他途径呢?(摘编自朱光潜《音乐与教育》)25.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理想国》谈教育的篇幅超过谈政治的篇幅,与柏拉图认为理想的教育比理想的政治更重要有关。B.歌唱是绝大多数飞禽走兽表现旺盛生命力和快乐感受的本能,也是它们促进社会团结的唯一方式。C.人类在原始阶段和一个人在孩童时期,都保持着对音乐的本能嗜好,但是这种本能并非一成不变。D.我们理解文学、美术等艺术比理解音乐要困难,因为前者必须借助理智的分析,而后者则用不着。26.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由介绍柏拉图教育主张引出对音乐与教育关系的论述,切入角度巧妙自然。B.文章将人类的音乐与动物的歌舞对比,论证了音乐对于个人和社会的独特价值。C.文章列举人类和成人抛弃音乐后的表现,间接论证了音乐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D.文章剖析了音乐的融合性和直接性,从而论证了教育不能舍弃音乐的根本原因。2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柏拉图重视教育,主张二十岁以下的人只需要学习体操和音乐两门课程,作者对此完全赞同。B.人们在成年以后往往逐渐丧失音乐的嗜好,造成这种严重损失的责任大部分在教育家们身上。C.音乐达到了艺术的最高理想,而美育是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音乐是美育最好的工具。D.在所有艺术中只有音乐既具有普及性又具有深入性,这决定了音乐的力量超过任何学问训练。十、(2021·吉林省实验高三三模)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刘成纪教授新著《先秦两汉艺术观念史》(以下简称《观念史》)作为一部研究先秦两汉艺术观念发展的力作,以观念史这一全新视角重新审视中国美学和艺术史,有力推进了当代中国美学史和艺术史的研究。《观念史》选择观念史角度介入先秦两汉艺术史研究,不仅在于观念史研究更能体现作者“美学下去,艺术上来”的学术思路,而且还在于观念史作为哲学的前历史更易突破固化的理论概念对艺术史的束缚,重建艺术和理论的交互关系。该书意识到用西方现代美学和艺术理论解释中国艺术史必然存在体用分离的弊端,所以强调回归中国历史、中国艺术观念本身。在作者看来,这种观念形成的背景是中国传统礼乐文明,美和艺术则构成了它的本质。“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种由美延伸出来的天下情怀与尚和观念,是中国传统美学的精髓所在,也是中国传统礼乐文明给予人类的智慧。在这种艺术观念的烛照下,中国古典美学绝不是仅关注文学艺术,而是有着心怀天下的广阔视野。中国文学艺术的价值也不仅在于愉悦性情,而且具有为政治注入诗意并在理想层面引领政治的双重功能。这一解读完全破除了中国美学界长期受西方现代美学影响的以“美的艺术”、以情感自由为核心的非功利的艺术观,是对中国艺术性质和边界的合理界定,而其中关于礼乐文明、家国情怀、天下意识与艺术关系的论述,更是彰显了自先秦两汉以来中国艺术精神的精髓与智慧。作为一部断代史的中国美学和艺术史著作,作者选择先秦两汉是因为这一时期是中国文明的轴心时代,也是中国艺术极具原创性,很能彰显本土价值的时代。这种选择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它较好地解决了中国艺术观念的起点和奠基问题,充分展示了先秦两汉艺术的观念特征;二是作者摒弃了中国艺术史写作长期存在的以美的自律为中心的艺术观,形成了更为开放、多元的价值观念。以西周礼乐制度为背景,不仅形成了中国艺术与宗教、政治、道德等因素的多层次交融,而且彰显了美和艺术之于传统中国的重要性。以这种眼光看待中国艺术观念的演进,春秋战国时期艺术的雅俗、古今之争以及对艺术的肯定与否定,汉代对先秦主流艺术观念的集大成和体系化,其内在的逻辑和价值均可以充分的展示出来。即使是魏晋时期的“美的艺术”,其艺术形式发展的完备性以及表现出来的精神特征也能得到更好的说明。如果没有先秦两汉对包括艺术在内的中国礼乐文明传统的奠定,魏晋时期艺术向美的聚集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在中国文明的起点处,美和艺术不但强力参与了国家制度文明的创构,而且为中国数千年的文明进程提供了精神支柱和理想指向。正因如此,《观念史》以礼乐文明为核心的艺术观念史建构,要求中国艺术史研究重新回归中国历史本身,就不仅是学术上的求真问题,而且是确立中国艺术的本体地位,并从中提炼出民族性的艺术精神的重要前提。28.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能重新审视中国美学和艺术史并能推进其当代研究的观念史是全新视角。B.中国传统美学的精髓是由传统礼乐文明本质之一的美延伸出的天下情怀与尚和观念。C.为政治注入诗意以及在理想层面引领政治是中国文学艺术在政治方面具有的双重功能。D.美和艺术参与了中国国家制度文明的创构,为中国文明进程提供了精神支柱及理想指向。29.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A.第二段主要介绍了《观念史》选择以观念史角度来研究先秦两汉艺术史的具体原因及意义。B.文章论及用西方艺术观研究中国艺术史的弊端,更能突显《观念史》强调回归中国艺术观念本身的意义。C.文章第三段从两个方面分析《观念史》选择先秦两汉的意义并运用了事实和类比论证。D.对于《观念史》一书,文章先总体评价,然后分层论述,最后写其出版的意义。30.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A.艺术史被现代美学和艺术理论束缚着,从观念史的角度进行研究更容易取得突破。B.《观念史》对中国艺术价值等的合理界定体现了其作者对中国美学和艺术的深入思考。C.只有先秦两汉时奠定了中国礼乐文明的基础,才能有魏晋时期艺术向美的聚集。D.让中国艺术史研究重新回归到中国历史本身就只能以礼乐文明为核心进行研究。十一、(2021·四川高三零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近日,市场监管总局根据举报,在前期核查研究的基础上,对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实施“二选一”等涉嫌垄断行为立案调查。这是我国在互联网领域加强反垄断监管的一项重要举措,有利于规范行业秩序、促进平台经济长远健康发展。近年来,我国线上经济蓬勃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线上经济凭借数据、技术、资本优势也呈现出市场集中度越来越高的趋势,市场资源加速向头部平台集中,关于平台垄断问题的反映和举报日益增加,显示线上经济发展中存在一些风险和隐患。反垄断已成为关系全局的紧迫议题。反垄断,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核心,只有竞争环境公平,才能实现资源有效配置和企业优胜劣汰,而垄断阻碍公平竞争,扭曲资源配置,损害市场主体和消费者利益,扼杀技术进步,是监管者一直高度警惕的发展和安全隐患。自线上经济诞生以来,我国始终支持和鼓励互联网平台企业创新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2019年8月,《关于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印发,提出了加大政策引导、支持和保障力度等措施。但鼓励与规范应当并重,线上经济必须依法依规进行创新发展。如果超越法律法规限制,放任市场垄断、无序扩张、野蛮生长,终将使整个行业无法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此次监管部门依法依规对涉嫌垄断行为的互联网企业展开立案调查,正是为了更好的规范和发展线上经济,让互联网行业在法治轨道上更好前行。面对互联网这个“超级平台”,世界各国和经济体反垄断执法机构均采取了严格的监管态度和制约措施。近年来,美国不断加大对互联网科技巨头的反垄断调查力度,调查重点指向科技巨头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打压竞争者、阻碍创新、损害消费者利益等。12月15日,欧盟公布《数字服务法》和《数字市场法》,旨在遏制大型网络平台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近4年来,谷歌、苹果、脸书、亚马逊等科技巨头在全球范围内遭到反垄断调查,其中欧盟自2017年至2019年连续三年对谷歌进行反垄断处罚,累计金额超过90亿美元。加强反垄断监管,将有效推动创新,促进共治。今年年初我国公布的《〈反垄断法〉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稿)》首次增设互联网经营者市场支配地位认定依据的规定。必须看到,《反垄断法》适用于所有主体,对内资外资、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大企业和中小企业、互联网企业和传统企业一视同仁,目的是要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只有不断完善平台企业垄断认定、数据收集使用管理、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法律规范,维护市场公平竞争,才能推动整个行业保持创新活力,实现健康发展。(摘编自人民日报评论《加强反垄断监管是为了更好发展》,有删改)3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核心,有了公平的竞争环境,就能实现资源有效配置和企业优胜劣汰。B.市场监管总局对阿里巴巴公司的垄断行为立案调查,这表明反垄断已成为关系全局的紧迫议题。C.为了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反垄断法》应该适用于所有主体,对各类企业一视同仁。D.监管部门依法依规对涉嫌垄断行为的互联网企业展开立案调查,是推动社会主义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