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2019学年上海市普陀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注意:本试卷包含Ⅰ、Ⅱ两卷。第Ⅰ卷为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答案写在试卷上均无效,不予记分。一、单选题1、《物理》(上教版)一书的宽度最接近于()A.0.021米 B.0.21米 C.2.1米 D.21米 2、小提琴演奏者在演奏时,用大小相同的力按压琴弦的不同位置,这是为了改变声音的()A.响度 B.音色 C.音调 D.振幅 3、如图所示的四种声现象中,可以用相同的声学知识解释的是()A.甲和乙 B.甲和丁 C.丙和丁 D.乙和丙 4、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鸣喇叭”,从有效控制噪声的角度分析是属于()A.控制噪声源 B.控制噪声的传播途径C.保护受噪声影响者 D.控制噪声的音调和音色 5、如图所示,将甲、乙两音叉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到示波器上,得到甲、乙两种波形,从波形上可以得出()A.甲、乙两声音的响度相同 B.甲、乙两声音的音调相同C.乙声音的音调高于甲声音的音调 D.乙声音的响度大于甲声音的响度 6、下列事例中运用相同科学研究方法的是()(1)用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2)探究发声体振动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3)探究影响单摆周期的因素(4)将敲击后的音叉插入水中,水波的振动反映音叉的振动A.(2)与(4) B.(2)与(3) C.(1)与(4) D.(1)与(3) 7、在如图所示的光学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A. B.C. D. 8、人脸识别系统是一项新兴的生物识别技术。在车站,当旅客距安检口0.5~1.2米处时,安装在安检口的人脸识别系统的摄像机就可对其面部特征进行快速核对,如图所示。由此判断,人脸识别系统的摄像机的镜头()A.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能为
0.8
米 B.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能为
0.8
米C.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能为
0.1
米 D.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能为
0.1
米 9、如图所示,从玻璃砖中的A点发出的光线,在通过界面MN射入空气中时,()A.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 B.折射角一定大于入射角C.折射角可能小于入射角 D.折射角可能等于入射角 10、在验证凸透镜成像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等大的像;若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在光具座上移动5厘米,对于此时成像的性质判断正确的是()A.一定是放大的实像 B.可能是缩小的实像 C.一定是正立的虚像 D.可能是放大的虚像 二、填空题1、测量的目的是进行可靠的______比较,因此首先要有一个公认的比较标准,叫做______;
其次还需要______。2、物体中所含______的多少叫质量。质量是物体的一种______。(选填、“属性”或“特性”)。一块1千克的冰熔化成水,其质量______1千克。(选填“大于”、“等于”、“小于”)。3、请给以下各测量数据补上合适的单位:(1)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______;(2)成年人走路时跨2步的距离约1______;(3)课间眼保健操的时间约为5______;4、声音是由于物体______
产生的,温度一定时,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的(选填“相同”或“不同”).图中蒙住双眼的小王能辨别周围同学的声音,这是因为不同人声音的______不同,同时还可以根据声音的______来大致判断周围同学离他的远近(均选填“响度”、“音调”、“音色”)。5、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可以除去病人体内的结石,这是利用了声波能传递______。利用声波还能测距,在15℃的空气中声音每秒传播的距离约为340米,若你面对山谷喊叫,6秒后听到回声,则你离山约有______米。小亮看到闪电后3秒听到雷声,说明光传播的速度______声音传播的速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6、如图所示的各种透镜中,图______是凸透镜,图______是凹透镜。其中,能够发散太阳光的是图______所示的透镜。(均选填图序号)7、一束光线垂直入射到平面镜时,反射角大小为______度,光的传播方向改变了______度。一束平行光射到粗糙的墙壁上会向各个方向反射,这种反射叫做______(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此时墙壁上各点反射面的入射角是______的(选填“相同”或“不相同”)。若其中一条光线的反射角为30∘,则它的入射角______为308、一只小鸟在平静的湖面上飞过,当小鸟距水面4米,时,该“倒影”距小鸟______米,小鸟在湖面的“倒影”是______(填“实”或“虚”)像,它是由于光的______
形成的。若小鸟远离水面飞去,则它在水中的像的大小_____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9、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其中折射光线是______。(用字母表示),反射角为______度,折射角为______度,界面的______方(上/下/左/右)是空气。三、实验探究题1、如图所示的是小明在课余时间制作的一个竹笛,在竹管开口处①向管内吹气时,竹笛可以发出美妙的笛声,推拉铁丝环⑥时,音调可以改变,吹奏歌曲。(1)吹奏竹笛时,振动发声的物体是______。(2)当布团⑤分别位于a、b、c三个位置时,竹笛发声音调最高的位置是______,音调最低的位置是______。(3)在中国的民族乐器中,还有哪些乐器的发声原理与竹笛相似?请你举出一例______。______四、作图题1、如图,根据给出的入射光线AO画出反射光线OB,并标出反射角及其度数。______2、根据图中分别作出相应的折射光线或入射光线。______3、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______4、如图,OA’是入射光线AO的折射光线,请在图中大致画出折射光线OB’的入射光线。______5、图1中的电子天平可以测量物体的______,此时示数为______千克。用图2所示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这把尺的最小分度值为______,所测物体的长度为______厘米。______6、如图甲所示的仪器名称是______,它每隔______秒打一次点。某同学用它打出了两条纸带如图乙所示。在图乙(a)中,从A点到E点的时间为______
秒;在图乙(b)中,从A点到C点的时间与从C点到E点的时间______
(填“相同”或“不同”);比较图乙(a)、(b)两条纸带打点情况,______纸带拉得快。______7、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中:(1)有如图(a)所示的现象,若将右侧的纸板向后翻折一定角度以后,在纸板上的光线会消失,说明:______。(2)在图(b)中,当入射光线为AO、BO、CO时,对应的反射光线分别为OD、OE、OF,观察图片中的角度大小,可以得出结论:______;(3)观察光线的位置关系,可以得出结论:______(4)当入射光线改为DO、EO、FO时,对应的反射光线分别为OA、OB、OC,说明:______。______五、计算题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为确定像的位置,实验时采用______作为平面镜,并将其______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为确定像的虚实,需在______的蜡烛位置放一个光屏(选填“点燃”或“未点燃”),并在图中的______位置观察光屏上是否有像(“A”或“B”)。______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甲组同学正确安装和调节实验器材,他们按表一中的物距u依次进行实验,每次都使光屏上发光体的像最清晰,并将相应的像距v、成像情况记录在表格中。表一
(f=10厘米,物高H=4厘米)实验序号物距u(厘米)像距v(厘米)像高h(厘米)像的性质正立、倒立虚像、实像15012.51倒立实像235141.633015242020451822.556153087126020①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2与3中的物距与像距的大小关系以及成像情况,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______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成倒立缩小的实像。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7中的像距和像高随物距的变化关系,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2)乙组同学使用相同的实验器材探究,但是与甲组同学的数据对比发现:当物距为35厘米时,他们所测像距为13厘米;当物距为15厘米时,所测像距为31厘米。若乙组同学测量读数正确,你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_____。(3)若要继续探究凸透镜的所成实像的高度与凸透镜焦距的关系,他们应该保证______相同,______不同来做该实验。______
2018-2019学年上海市普陀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一、单选题第1题参考答案:B解: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物理课本的宽度略大于此数值,在21cm=0.21m左右。故选:B。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长度单位及其进率的认识,找出符合题意的答案。长度的估测,必须熟悉一些常见物体的长度,以此为标准对研究对象作出判断。如:中学生拳头的宽度在10cm左右;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一步的步幅在75cm左右;一层楼的高度在3m左右,等等。---------------------------------------------------------------------第2题参考答案:C解: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用手指去按压琴弦的不同位置,改变了琴弦的振动频率,改变了琴声的音调;故选:C。音调和物体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掌握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知道频率影响音调,振幅影响响度,材料和结构影响音色。有关这几个概念要注意区分。---------------------------------------------------------------------第3题参考答案:D解:甲图: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乙图: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丙图:太空中没有空气,宇航员不能直接交谈,说明真空不能传声;丁图:说明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因此声学知识相同的是乙和丙。故选:D。(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也停止;(2)声音的传播需要条件,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够传声,真空不能传声;(3)蝙蝠中的多数具有敏锐的听觉定向(或回声定位)系统,大多数蝙蝠以昆虫为食,具有回声定位能力的蝙蝠,能产生短促而频率高的声脉冲,这些声波遇到附近物体便反射回来,蝙蝠听到反射回来的回声,能够确定猎物及障碍物的位置和大小。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传播以及声音的利用,属于声学中的基础知识,比较简单。---------------------------------------------------------------------第4题参考答案:A解:“禁止鸣喇叭”标志牌是不允许鸣喇叭,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故选:A。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减弱噪声的三种途径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并且与生活实际的结合,是一道基础题。---------------------------------------------------------------------第5题参考答案:B解:(1)对比两图可看出甲和乙在相同时间内,振动的次数是相同的,因此它们的振动频率是相同的,所以甲和乙的音调是相同的;故B正确,C错误;(2)甲图中的振幅相对较大,乙图中的振幅较小,所以甲的响度大,乙的响度小,二者响度是不同的;故AD错误。故选:B。振幅影响响度,频率(振动快慢)影响音调;波形中,波的幅度大小表示物体振动时振幅的大小,从而说明响度的大小;波的疏密程度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频率),从而说明音调的高低;对比两幅图,可找出振幅相同的和振动频率相同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声音的三个基本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以及对其影响因素的了解和掌握。基础性题目,难度不大。---------------------------------------------------------------------第6题参考答案:B解:(1)在研究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时,用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线,引入“光线”的概念,采用的是模型法;(2)发声体振动的快慢与多个因素有关,在研究发声体振动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时,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3)摆的周期与多个因素有关,在研究摆的周期的影响因素时,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4)发声体都在振动,但不易直接观察,将敲击后的音叉插入水中,水波的振动反映音叉的振动,采用的是转换法。所以(2)和(3)采用的都是控制变量法。故选:B。对基本的物理研究方法熟悉其本质特征,然后进行判断。控制变量法:在研究物理问题时,某一物理量往往受几个不同物理量的影响,为了确定各个不同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就需要控制某些量,使其固定不变,改变某一个量,看所研究的物理量与该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模型法:通过模型来揭示原型的形态、特征和本质的方法称为模型法;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熟悉基本的物理研究方法,在实际问题中能够识别和应用。---------------------------------------------------------------------第7题参考答案:C解:A、照镜子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B、玻璃砖后的铅笔杆“错位”是光的折射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C、屏幕上的手影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符合题意;D、池底的光线由水中斜射到空气中时,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池底变浅了,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光的折射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比如透镜成像,水变浅了,水中的筷子折断了等;光的反射是指光线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出去的现象,比如平面镜成像;要掌握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根据四幅图中形成的原理不同,对其进行分类,并选出符合要求的选项。本题考查光的直线传播的具体生活实例,需要利用生活和物理之间的联系进行判断;能否区分三种光现象: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是本题的解题关键。---------------------------------------------------------------------第8题参考答案:C解:镜头应是凸透镜,而且所成的像应是缩小、倒立的实像,人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二倍焦距,即0.5m\geqslant2f,解得f\leqslant0.25m,所以应是C选项正确。故选:C。人脸识别系统的摄像机利用的是凸透镜成实像的原理,相当于照相机,利用的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物体一般都是在二倍焦距以外,成像是缩小、倒立的实像,这样有利于捕捉目标。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应用是测焦距;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是投影仪;u=f,不成像;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是放大镜。---------------------------------------------------------------------第9题参考答案:D解:当从A发出的光线从玻璃中斜射向空气时,折射角一定大于入射角;当光线垂直于MN射出时,光线的传播方向不变,此时折射角和入射角都为0^{\circ},两个角是相等的,综上所述,D正确。故选:D。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等透明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或玻璃等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光折射定律的理解,关键是熟练掌握光的折射定律的内容,搞清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第10题参考答案:B解:由题知,此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等大的像,由图知,此时物距u、像距v都为20
厘米,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u=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则可以判断该凸透镜的焦距f=\dfrac{1}{2}u=\dfrac{1}{2}×20cm=10cm;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在光具座上移动5厘米,若向左移动5cm,此时的物距u=20cm+5cm=25cm>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若向右移动5cm,此时的物距u=20cm-5cm=15cm,则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不是虚像,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分析图象中物距和像距的大小关系,得出此时成像的特点及像距、物距与焦距的关系,从而判断当物体移动5cm时物距与焦距的关系,从而得出成像的特点。此题考查了有关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掌握凸透镜成像的特点与物距、像距之间的关系。此题需根据物距与像距的大小关系得出成像的特点及物距和像距的范围,难度稍大。二、填空题---------------------------------------------------------------------第1题参考答案:定量
单位
测量仪器或工具
;解:测量的目的是为了进行可靠的定量比较,因此测量首先要有一个公认的比较标准,这个标准叫作单位。在测量标准确定后,还要利用具体的仪器或工具进行定量测量。故答案为:定量;单位;测量仪器或工具。根据对测量的目的和物理量单位的定义的掌握作答。解决本题的关键是了解国际单位制和单位的概念和意义,这要求我们多注意基础知识的掌握。---------------------------------------------------------------------第2题参考答案:物质
属性
等于
;解: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决定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以及温度没有关系;冰熔化成水,状态发生变化,但物质的多少没有变化,所以质量不变,仍等于1kg。故答案为:物质;属性;等于。质量是描述物体所含物质多少的物理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没有关系。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质量概念和特点的理解和应用,知道质量决定于物质多少,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第3题参考答案:g
m
min
;解:(1)10个鸡蛋的质量大约1斤,而1斤=500g,所以一个鸡蛋的质量在50g左右;(2)成年人的步幅在50cm左右,跨2步的距离在100cm=1m左右;(3)大课间20分钟,故课间眼保健操的时间大约5min。故答案为:(1)g;(2)m;(3)min。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填上符合实际的单位。对于生活中数据的估测,应从实际的角度出发进行判断,也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判断,如自己的身高、自己的体重、自己正常时的体温及正常行走的速度等方面来与题目中的数据比较,只要相差不大,即该数据就是合理的。---------------------------------------------------------------------第4题参考答案:振动
不同
音色
响度
;解: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温度一定时,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蒙住双眼的小王能辨别周围同学的声音,这是因为不同人声音的音色不同,同时还可以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大致判断周围同学离他的远近。故答案为:振动;不同;音色;响度。①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②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一般地,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最快,在液体中较慢,在气体中最慢;③声音的品质叫音色,音色决定于发声体本身;④声音的强弱叫响度,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此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条件、传播特点、音色和响度的应用,属于声现象重要规律的考查,难度不大。---------------------------------------------------------------------第5题参考答案:能量
1020
大于
;解:(1)超声利用能量将结石粉碎,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2)声音传播的时间:t=\dfrac{1}{2}×6s=3s,由v=\dfrac{s}{t}可得,该处海水的深度:s=vt=340m/s×3s=1020m。(3)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声速,所以看到闪电后3秒听到雷声。故答案为:能量;1020;真空不能传声;大于。(1)声音既能够传递信息,又能够传递能量;(2)知道超声音的传播时间和声速,根据公式求出路程即可;(3)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声速。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速度公式的掌握和运用,求出声音单趟用的时间是本题的关键。---------------------------------------------------------------------第6题参考答案:AD
BC
BC
;解:由图可知,A、D都是中间厚边缘溥,是凸透镜;B、C都是中间薄边缘厚是凹透镜,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所以能够发散太阳光的是图BC所示的透镜。故答案为:AD;BC;BC。(1)中间厚边缘溥的透镜叫凸透镜,中间溥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根据两种透镜的定即可进行分类。(2)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凸透镜能成实像也能成虚像,而凹透镜和平面镜只能成虚像。本题考查了透镜的分类和对光的作用,属于基本的识记内容,比较简单。---------------------------------------------------------------------第7题参考答案:0
180
漫反射
不相同
一定
;解:因为入射光线垂直射到平面镜上,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重合,所以入射角等于0^{\circ},而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即反射角为0^{\circ};由于反射光线沿原路径返回,所以光的传播方向改变了180^{\circ}。一束平行光射到粗糙的墙壁上会向各个方向反射,这种反射叫做漫反射;由于墙壁面是凹凸不同的,故此时墙壁上各点反射面的入射角是不同的;若其中一条光线的反射角为30^{\circ},在光的发射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则它的入射角一定为30^{\circ}。故答案为:0;180;漫反射;不相同;一定。(1)先确定入射角的大小,然后根据入射角等于反射角求出反射角的大小;(2)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随入射角的减小而减小;(3)镜面反射后的光线射向同一方向,正好处在这一方向上时,获得的光线很强,其他方向上几乎没有反射光线;而漫反射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此题考查了对反射角的理解及对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解决此题首先要确定反射角、入射角的大小,从而可得出夹角的变化及光线方向的变化角度。---------------------------------------------------------------------第8题参考答案:8
虚
反射
不变
;解: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其原理是光的反射,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小鸟在湖面的“倒影”是虚像;小鸟距水面4米,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像距与物距相等可知,该“倒影”距离湖面(像距)也为4m,则该“倒影”到小鸟的距离为4m+4m=8m;由于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所以不管小鸟距水面的距离远还是近,像始终和物体等大,因此小鸟当远离水面飞去时,它在水中的像的大小不变。故答案为:8;虚;反射;不变。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上下(或左右)相反,它们的连线垂直于镜面,它们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平面镜成像特点的了解和掌握,紧扣平面镜成像原理和成像特点去分析即可比较容易地进行解答。---------------------------------------------------------------------第9题参考答案:OC
30
60
左
;解:由图可知,∠AOG=60^{\circ},所以∠GOF=90^{\circ}-60^{\circ}=30^{\circ},而∠EOF=30^{\circ},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BF为法线,AD为界面,而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则OC一定为折射光线,GO为入射光线,OE为反射光线;则入射角为∠AOG=30^{\circ};反射角也为30^{\circ};由图可知,折射角为:∠GOD=90^{\circ}-30^{\circ}=60^{\circ}.因当光线从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这束光线是由玻璃进入空气,即左面为空气。故答案为:OC;30;60;左。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的折射定律的内容:入射光线、法线、折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当光线从空气射入其它透明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线从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此题首先根据反射角和入射角相等,找出法线,从而确定界面,然后根据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关系确定出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此题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定律的应用,首先要掌握定律的内容,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确定法线,从而确定界面,则可首先确定出折射光线,根据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关系确定出入射光线,最后确定反射光线。三、实验探究题---------------------------------------------------------------------第1题参考答案:空气柱
a
c
葫芦丝
解:(1)竹笛是由笛子内的空气柱振动发声的。(2)由于空气柱越长竹笛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低,所以在图示的三个位置中,当布团在a位置时,管内的空气柱最短,所以此时发出的声音的音调最高;在c点是空气柱最长,发出的声音的音调最低。(3)靠空气柱振动发声的乐器有:葫芦丝、笙、箫等。故答案为:(1)空气柱;(2)a;c;(3)葫芦丝。(1)笛子是由管内的空气柱振动产生声音的,且音调的高低取决于空气柱的长短,空气柱越长,产生的笛声的音调越低,空气柱越短,音调越高。(2)靠空气振动发声的乐器有很多,中国的有箫、笛、笙、胡芦丝等;西洋乐器包括萨克斯、长笛、长号、小号、短号等。(1)此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音调高低的决定因素。(2)乐器分为弦乐器、管乐器、打击乐器三大类。其中弦乐器是靠琴弦的振动发声的,其音调高低受琴弦的粗细、长短、松紧程度、材料等因素决定;管乐器是靠空气柱振动发声的,其音调高低受空气柱的长短来决定。四、作图题---------------------------------------------------------------------第1题参考答案:解:由入射角为30°,可得反射角也为30°,在法线右侧画出反射光线,度数等于入射角为30°即可,如图所示:根据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及其度数。由于题目已经作出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同一平面内法线的另一侧画出入射光线即可,注意完成题目的要求。要注意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第2题参考答案:解:在左图中,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在右图中,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如图所示:先确定所给的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特点,然后根据凹透镜和凸透镜的光学特点作图。凸透镜三条特殊光线的作图:①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③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凹透镜三条特殊光线的作图:①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③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第3题参考答案:解:分别作出物体AB的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AB在平面镜中的像。如图所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物大小相等、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左右互换,即像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利用这一对称性作出AB的像。在平面镜成像作图中,若作出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要先根据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先作出端点和关键点的像点,再用虚线连接各点即为物体的像。---------------------------------------------------------------------第4题参考答案:解:由图可知,折射光线OA′和OB′,折射光线OB′的折射角较小,则其入射光线OB相对OA偏近法线,如图所示:在光的折射规律中,入射角变大折射角也变大,入射角变小折射角也变小,先分析折射光线OA′和OB′,入射角的大小,就能判断出对应的入射角的大小,从而根据OA′画出B′O的入射光线。光由水或其它透明介质斜射进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第5题参考答案:质量
0.0178
1mm
4.60
解:(1)由图1可知,电子天平可以测量物体的质量,示数为17.8克=0.0178kg;(2)由图2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读数为5.00cm,右侧读数为9.60cm,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9.60cm-5.00cm=4.60cm。故答案为:质量;0.0178;1mm;4.60。(1)电子天平能称量物体的质量;读数时要看清单位;(2)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刻度尺相邻两刻度线表示的长度。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此题考查电子称的读数,以及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和读数,在物理实验和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刻度尺,我们要熟练掌握其使用和读数方法。---------------------------------------------------------------------第6题参考答案:打点计时器
0.02
0.08
相同
(b)
解:(1)如图甲所示的仪器名称是打点计时器,打点计时器是测量时间的工具。通电时,振针每秒振动50次,每次向下打一个点,所打的每两个点间的时间间隔就是\dfrac{1}{50}s=0.02s;(2)在图乙(b)中,从A点到C点的时间是两个时间间隔,从C点到E点是两个时间间隔,故时间相同;从A点到达E点,由4个时间间隔,所以从A点到达F点时间为:4×0.02s=0.08s。从C点到达F点,由4个时间间隔,所以从C点到达D点时间为:4×0.02s=0.08s.但是(b)运动的路程长,所以(b)运动的更快一些。故答案为:打点计时器;0.02;0.08;相同;(b)。(1)打点计时器是测量时间的一种工具。振针每秒振动50次,所以两个点之间时间间隔是\dfrac{1}{50}s=0.02s。(2)用打点计时器打点时,两点之间的时间间隔都是相同的,都是0.02s.然后求出AE之间的时间间隔,求出CF之间的时间间隔,并进行比较。(3)据相同的时间,观察纸带运动的路程即可判断运动的快慢。打点计时器是中学阶段常见的一种探究物体运动时,测量时间的一种测量工具。---------------------------------------------------------------------第7题参考答案: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
光路是可逆的
解;(1)由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在同一平面上,所以,实验时若将右侧纸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则在右侧纸板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2)当入射光线为AO、BO、CO时,对应的反射光线分别为OD、OE、OF,由图可知,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是相等的;(3)由图可知,OO为法线,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4)当入射光线改为DO、EO、F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新世纪版选修1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
- 2025年外研版三年级起点选择性必修三语文上册月考试卷
- 2024年华东师大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2025年人教新起点八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2025年度农业科技示范项目-太阳能灌溉系统研发与推广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物流企业派遣员工运输管理合同4篇
- 二零二五版智能安防系统集成与门面房装修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厨房设备环保材料采购合同11篇
- 二零二五年度大型活动模特选拔与合作合同模板4篇
- 二零二五版民品典当借款合同终止条件说明4篇
- 2024年山东省泰安市高考物理一模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 护理指南手术器械台摆放
- 肿瘤患者管理
- 2025年中国航空部附件维修行业市场竞争格局、行业政策及需求规模预测报告
- 2025春夏运动户外行业趋势白皮书
- 《法制宣传之盗窃罪》课件
- 通信工程单位劳动合同
- 2024年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培训课件
- 零部件测绘与 CAD成图技术(中职组)冲压机任务书
- 2024年计算机二级WPS考试题库380题(含答案)
- 高低压配电柜产品营销计划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