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融合与产业扶贫探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8400字_第1页
《产业融合与产业扶贫探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8400字_第2页
《产业融合与产业扶贫探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8400字_第3页
《产业融合与产业扶贫探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8400字_第4页
《产业融合与产业扶贫探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8400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产业融合与产业扶贫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目录TOC\o"1-2"\h\u19263产业融合与产业扶贫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175651.1国外研究综述 17986(1)产业融合的相关研究 110(2)三产融合的相关研究 232217(3)有关相对贫困的研究 3282511.2国内研究综述 315930(1)有关产业融合的研究 33289(2)有关三产融合的研究 416113(3)关于相对贫困的相关研究 51213(4)有关产业扶贫与产业兴旺的研究 515700(5)有关产业扶贫与产业兴旺有机衔接的研究 6233091.3研究综述 715121参考文献 81.1国外研究综述(1)产业融合的相关研究国外有关产业融合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融合起源与相关概念的界定等方面,这一方向的研究较为具体与清晰。有关产业融合的起源。在国外的学术界,融合思想产生的原因是亚当斯密的社会分工理论。在19世纪,以手工业为例,分工产生的不同产业与其他行业相接触融合,开始有了产业融合发展的雏形。(马克思,资本论,2018)马克思有关产业融合的思想为西方早期的产业融合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但是西方大量关于产业融合的研究出现在20世纪中期,与马克思的产业融合理论出现的时间相差较大。其中最早的是美国学者Rosenberg(1963)提出,当一种技术发展到了一定程度之后,原有的部门将不再可以适配并实现该技术的要求进行生产,这时就会按照该技术的发展要求将不同的部门进行融合,产生一个新的可以适配的部门来应用这项技术进行生产。以及DosiG.(1988)提出产业融合的思想来自于技术在不同领域的传播与扩散,它来自于创新并推动了创新。技术进步导致了产业的融合发展成为了西方学术界的共识。有关产业融合的概念界定,西方学者的研究多与信息技术密切相关。其中有代表性的研究是Yoffie(1997)将产业融合定义为利用数字技术将不同的各自独立的产品进行联系与整合。这一概念也被称为产业融合中的数字融合,在西方学术界成为了众多研究的基础。例如Khanna(1997)就在数字融合的基础上将产业融合的概念进行了较为清晰的界定,提出了产业融合是在行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产业的边界逐渐模糊的过程。但由于Yoffie的影响,这一研究也停留在对于信息与通信行业的解读上。直到2001年,植草益(2001)将产业融合的概念拓展到了金融、能源等行业当中。在此基础上,Marginson(2012)将产业融合进一步细化,将生产过程的不同阶段分别进行融合,最后共同完成整个生产过程的融合。(2)三产融合的相关研究由于西方国家的工业化进程相对较快,因此前期大量的关于产业融合的研究都集中于关注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对于有关农业的产业融合的概念出现的较晚,早期的研究将其称为农业一体化或是农业产业化。最早的是BoehljeM.(1988)在产业一体化的基础上提出产业一体化也应当向下延伸至第一产业,实现农业的一体化,进而实现农业的产业化,农业产业化就是农业产业链向农业生产的产前与产后延伸,从原材料的加工到生产过程后的储、运、加、销。另外Rhodes(1993)的研究将农业从之前较为割裂的独立部门转换为与其他产业相连接的融合性产业。接下来影响力最大的研究便是日本学者今村奈良臣(1996)提出了“第六产业”的概念,其基本涵义是“农业生产向第二、三产业延伸,通过农业中一、二、三产业的相互延伸与融合,形成集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条。进入了21世纪,国外学者对于农业产业融合的研究更加的系统化,大量的研究开始关注农业产业融合的更为细致的内容,同时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概念也出现在学术界当中。日本学者植草益(2001)指出,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延长了农业产业链,将农业与二三产业衔接,使得农民在获得原本的农业经营利润之外还可以得到通过产业的融合来自二三产业的利润。韩国学者申孝忠(2010)指出产业融合相比以往农业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通过通过农产品加工发展农业和食品产业,通过流通业和农村设施的商品化服务形成六次产业。韩国学者金泰坤(2013)将农业产业融合的概念从单纯的产业链的衔接与延伸扩展到了农业的其他功能,提出了农业的多功能性,金泰坤认为将农业的多种功能与二三产业的的相关经营概念进行融合,是提升农村收入,促进农村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西方学者对于三产融合的实践也起步较早,但更多的研究将关注重点放在了有关产业链衔接与延伸上。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日本学者成田拓未(2009)对日本农协进行研究,分析了日本农协在农业生产产前与产后的经营模式,发现融合性的发展对产品的竞争力存在积极影响,也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Verdoum(2010)通过对若干欧盟国家蔬果类农产品的研究发现,只有农产品做到与信息技术进行衔接与融合,才能进一步的扩大市场,提升产品竞争力。除此之外,还有部分学者基于金泰坤的观点将农业的多功能性纳入了农村三产融合的研究范畴。金泰坤(2013)在农业多功能性的基础上加入了农业附加值的研究思路,提出了通过发挥农业的多功能性进行三产融合,通过旅游、餐饮、体验等方式进一步提升农业的附加值,不仅增加了农村的就业岗位,还推动了农村的经济发展。ValBorg(2015)运用李克特量表和实地走访调查,发现结合了农业多功能性的三产融合能够受到农民的欢迎。Chaniotakis(2017)认为农业产业组织的功能不仅是提供食品加工原料,而且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促进农业商品化、稳定就业、脱贫减贫、保护生态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3)有关相对贫困的研究由于我国正处于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向乡村振兴战略过渡衔接的关键时期,也正是我国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向建立全面消除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过渡的关键时期,因此在面对相对贫困问题时,了解并借鉴国外的相关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对于相对贫困的研究,国外的学者经常会选择从界定相对贫困的概念出发,之后再进行对贫困的发生机制、以及贫困线的划定的研究。有关相对贫困的概念,彼得汤森(1971)将社会剥夺的概念扩充进了贫困的概念当中,有关贫困的研究第一次将关注点从单纯的收入与消费转变为了除此之外仍然存在的娱乐与社会参与上的不足,以及获得资源的能力的不足。自此学者们开始了对贫困在概念上的扩充。BettiandVerma于2008年正式将相对贫困称为是一种多维贫困。对于导致相对贫困产生机制的研究则较为单薄,目前主要有Stark(2009)的研究,他提出导致相对贫困发生的可能原因之一是移民。以及Quisumbingetal(2001)比较了10个发展中国家居民的收入,以性别为主要变量研究了其对相对贫困的影响,研究发现女性为主要劳动力的家庭的相对贫困发生率更高。这都体现了相对贫困的多维化发展趋势。对于贫困的测量,国外学者对贫困线的研究比较早,FuchsVictor最早采用相对贫困线的概念来确定相对贫困的人群。Madden(2010)提出了利用贫困线收入弹性的若干值的贫困测量,从而观察贫困的差异。1.2国内研究综述(1)有关产业融合的研究国内对于产业融合的理论来源相对于西方国家来说出现的很晚,并且受西方的影响,早期的研究也是在行业信息化的背景下提出的。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卢东斌(2001)提出的产业融合是高新技术在传统行业落地生根的一种方式的观点。以此为基础,马健(2002)将产业融合的概念进行了较为清晰的界定,他认为产业融合是技术改变了原有的供给与需求结构,将产业内各部门之间的边界模糊化,最终导致产业界限的更新。周振华(2004)将产业融合界定为产业为满足自身发展需要将自身的边界属性弱化的过程。胡永佳(2007)认为,产业融合是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产业间的分工向产业内分工转移的产物,体现的是不同行业之间的兼容。陈奕捷(2011)认为,产业融合相对于传统的产业结构来说更为合理,能塑造出一条更为稳定与市场更加适配的产业链条。由上述学者的相关观点可知,我国学者对于产业融合理论的研究有很大程度上是学习和借鉴了西方学者的相关研究内容并且在早期的产业融合理论研究过程中,并没有进行产业融合的中国化。(2)有关三产融合的研究我国最早关于三产融合的文献记载是于刃刚(1997)明确地提出了一二三产业间出现融合发展的现象。随后何立胜(2005)提出,产业融合是农业产业化的新途径,走的是依赖龙头企业的引领能力进行发展的纵向一体化道路。孙中叶(2005)认为,农业产业化进程可表现出多种形式的农业产业融合方式。但随着我国的产业融合思想起源之后,学者们关于三产融合的研究的数量并没有很大程度上的提高。直到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大量的有关我国农村地区三产融合的研究开始出现,并逐渐地对于三产融合的基本概念与原则形成了共识。其中影响力较大的是姜长云(2015)将孤立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纳入产业融合的范畴当中,并提出了一二三产业之间的纵向延伸与横向扩充两种三产融合思路,是我国学术界在研究三产融合的过程中较为权威的概念界定。同年,也有许多学者对相关概念进行了补充与诠释。例如,马晓河(2015)提出了要注意三产融合过程中不能忽视农业农村的根本出发点,产业融合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升农民民收入。陈晓华(2015)指出,在推进农村三产融合的过程中注意完善与强化利益联结机制,要实现参与产业融合项目不同主体合作共赢。在此之后,基于上述学者的研究成果,国内学者们对于三产融合的模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许伟(2015)指出,三产融合要结合农业的多功能属性,主要要加强农业的休闲娱乐属性,扩充农业的可供盈利的功能,发挥农业的商业作用。郭晓鸣(2017)认为产业融合是以特色产业为载体的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模式、以产业集群为特征的农业产业集群模式、以农业产业链为主线的产业联合体模式。潘京(2018)从市场主导的视角切入,强化了市场与新型经营主体的重要性,提出了企业带动农村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具体思路。金宇(2018)提出目前的三产融合实践中龙头企业三产融合率不断上升、休闲农业发展前景广阔、农村电商发展势头强劲、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逐步完善。刘起林(2018)强调了因地制宜的重要性,认为农村三产融合必须突出地域特色,根据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选择适合当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耿燕(2018)对滨州市滨城区的三产业融合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考察与研究,提出适合滨州市滨城区特色的以小麦全产业链绿色循环为代表的一二三产业融合,以果蔬生产为主业的一二三产业融合模式。(3)关于相对贫困的相关研究国内有关相对贫困的研究相较于国外学者来说起步较晚,但与国外的研究存在较高程度的相似,但又带有十分浓郁的中国风格。相对贫困最早出现在国内学者的视野里是唐钧(1994)对贫困现象的分类,他认为贫困是以绝对贫困为基础逐级向外扩展衔接的,在这个体系的最外围就是相对贫困。基于这样的分类理论,童星、林闽钢(1994)将相对贫困界定为,再生产能力薄弱,并且生活水平低于社会公认的基本生活标准。这是一种较为主观的相对贫困的定义。除此之外,他们还提出了特困线、温饱线、发展线等一系列贫困界定标准,这是我国较早期的贫困线。至此我国对于相对贫困的概念研究逐渐完善。对于相对贫困的界定方法与界定标准,我国学者习惯于研究贫困线的制订方法与多维贫困的指标确定。罗楚亮(2019)对基尼系数测算法测量我国的相对贫困线进行研究,发现由于界定的混乱导致高收入人群的界限模糊,因此会造成高收入人群缺失,导致我国的基尼系数被低估,这对我国贫困线的确定存在很严重的影响。对于来自美国的经验,以平均收入的固定比例来划定相对贫困线的方法,李永友、沈坤荣(2007)认为这与我国的实际情况并不相符。我国存在较为严重的城乡收入差距,居民收入并不是连续且均匀分布的,这与这种贫困线测算方法的居民收入假设相悖,忽略了我国的贫困深度问题,进而提出了以贫困发生率和相对贫困深度为基础的的相对贫困指数测算方法。孙久文(2019)认为在贫困识别方式由绝对贫困线向以收入为基准的相对贫困线之前,必须要有包含贫困线浮动区间和多样化指标相结合的贫困识别机制。结合多维贫困的概念,孙久文建议2020年后将城乡居民的贫困线暂时分开,以中位数的一定比例作为贫困线的划定依据,调整周期为5-10年。而对于我国多维贫困识别指标的建立则较为主观。李小云(2005)使用参与式方法设计了衡量贫困的指标,再经过地方官员与农民群体自身两次筛选最终确定了3类8个指标农民认为最能表现自己的相对贫困的指标。张全红、周强(2014)对MPI多维贫困指数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因地制宜结合中国当前的基本情况将其进行了初步的中国化,将相关多维贫困指标进行了符合中国贫困现状的替换,归纳出共计4类维度11个指标。杨龙、汪三贵(2015)依靠Alkire-Foster模型对FGT指数进行了深度的研究,选出了包括教育、健康、饮用水在内的6类维度共计18个指标,将日常生活中缺少其中3类维度以上的居民或家庭成为已经发生相对多维贫困的家庭。(4)有关产业扶贫与产业兴旺的研究国内学术界对于产业扶贫的相关研究浩如烟海,已经形成了十分完备的理论基础与相当全面的实证研究,国家也颁布了大量的政策性文件来助力产业扶贫(如表1)。随着政策的相继出台,学术界也开展了充分的研究与讨论。其中对产业扶贫的概念与特征诠释的较为清晰的是李冬慧(2019)将产业扶贫概括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一种效益优先的精准扶贫措施,并指出产业扶贫所具有的差异性、内生性等具体属性。除此之外,大量学者对我国产业扶贫的一些失败的实证案例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与反思。例如,许汉泽(2020)提出了产业扶贫悖论理论,这一理论对我国某些地区在脱贫攻坚时期选择了错误的产业扶贫项目的现象进行了解释。郭小聪(2019)认为产业扶贫失败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由于过度追求政绩导致在产业扶贫项目的选择上没有遵循李冬慧(2019)提出的产业扶贫的两种逻辑之一的社会逻辑,忽视了产业扶贫项目在选择的过程中的责任连带关系。黄佳鹏(2018)也指出,产业扶贫项目的大力推进,在一部份地区是“授人以鱼”式的扶持,并没有发挥出产业扶贫的带动作用。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尽管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点内容在2020年底消除了绝对贫困,但是在我国的一些贫困农村地区发挥的效果并不好,当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转变衔接时,这些贫困农村地区的产业很难完成从产业扶贫到产业兴旺的有机衔接。目前而言,我国学术界尚未形成有关产业兴旺的内涵的定论,对于产业兴旺的内涵不同的学者常有不同的见解。例如,孔祥利(2019)提出产业兴旺是农村产业在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过程中的顺势而为。温铁军(2018)认为产业兴旺是对于农业的综合竞争力的再次强调。朱启臻(2018)认为产业兴旺应发挥农业的多功能优势,将休闲农业与旅游农业等纳入到产业兴旺的研究范畴,同时不应忽视农业产业链的纵向延伸。也有学者为衡量产业兴旺的水平设计了一系列的指标,吴海峰(2018)将农村产业兴旺的水平细化为投入产出、产品质量等8个方面,对产业兴旺的水平进行了总体上的衡量,构建了一个较为完备的评价指标体系。还有部分学者对产业兴旺的模式与路径进行了展望,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贺雪峰(2018)将农村的产业兴旺与城乡融合协调发展结合在一起,认为城市将是农村产业兴旺的出路。(5)有关产业扶贫与产业兴旺有机衔接的研究由于我国刚刚进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5年衔接期,所以对应的有关产业扶贫与产业兴旺有机衔接这方面的研究内容较少,且缺乏来自国际上的可供借鉴的经验。目前国内对于产业扶贫与产业兴旺有机衔接的研究主要有豆书龙(2019)分析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在内容与目的上的高度的一致性,进而得到了产业扶贫与产业兴旺的衔接的在理论上的可行性。汪三贵(2020)认为展开产业扶贫与产业兴旺的研究,不仅为乡村振兴的顺利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还在推动农村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对我国目前的农村产业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李冬慧(2019)提出产业扶贫与产业兴旺是同种政策在不同历史背景下的不同表现形式,二者的衔接实质上就是在进行产业兴旺的过程中针对产业扶贫所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合理的规避和有效的解决。表1-1产业扶贫的政策性文件Table1-1policydocumentsonindustrialpovertyalleviation时间文件要点2015年11月《关于打赢脱贫攻坚的决定》发展农村特色产业2016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一村一品”和“互联网+”产业扶贫2016年11月《“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对贫困县所发展的农村特色产业提出带动经济发展的要求2018年8月《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对产业扶贫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强2021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对已脱贫的县设立5年过渡期,加大就业与产业扶持力度,做好后续帮扶工作1.3研究综述对国外学者的研究进行梳理,我们可以发现由于西方国家的工业化完成度较高,产业融合的相关研究有很大一部分都集中在信息技术等产业,直到“六次产业”概念的提出有关农业的产业融合的研究才开始增多。国外学者对于三产融合的研究有很浓重的西方色彩,他们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有关概念的界定与理论的提出上,相对不是很重视实证研究。另外在相对贫困方面的研究具有同样的特点,相对贫困研究起步于国外,在概念扩充,以及相对贫困的衡量标准方面已经形成了多种多样较为丰富的体系。综上所述,国外学者的研究更多的关注概念的界定以及研究方法的更新,早期我国学者的研究也受到了国外研究的很大程度的影响,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三产融合与相对贫困的研究过程中,西方学者的研究更多的根植于国外的环境与历史特点,这与我国的发展现状是不相符的。因此在借鉴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将国外学者的研究赋予中国特色进行合理的中国本土化。梳理国内学者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国内有关产业融合的研究受国外的影响较大,最早的研究也是集中在信息技术行业。后来在农业产业化的研究过程中逐渐的提出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关概念。但与国外不同的是,我国的研究很快便进入到了有关产业融合模式与路径的相关分析之中,尤其是产业兴旺的相关研究,在没有一个公认的概念界定的情况下已经开始了对于产业兴旺路径、模式、测算方法等内容的讨论。另外对于国内相对贫困的研究,我国长期处于消除绝对贫困的时期,对相对贫困的研究较为薄弱。但还是有很多学者提出了对于相对贫困的定义,并根据自身研究提出了相应的界定标准。而国内研究还是存在一定的缺陷,国内缺少属于自身的符合中国国情的研究方法,绝大部分研究的方法都是借鉴国外的研究,在移植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水土不服。最后在产业扶贫与产业兴旺的有机衔接方面的研究,我国学者大多将产业兴旺作为了该问题的最小研究单元,大量的研究并没有深入到产业兴旺的具体内涵当中,容易导致研究不够深入。综上所述,国内学者在进行相关研究的过程中由于没有一个较为权威的概念界定,在进行路径与模式分析的过程中就很难得到一个统一的标准。综上所述,本文认为由于产业扶贫与产业兴旺的有机衔接是一个在国际上十分新颖的课题,我们没有来自国际的完备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可以借鉴,因此我们应该学习西方的研究风格,将关注点放在有关概念和理论的补充与完善上。但是由于我国目前已经进入了5年衔接期,目前针对我国发展现状与各地地域特色提出可行有效的衔接方案成为了重点。因此本文在梳理了大量文献及资料之后,认为在概念无法得到准确界定的情况下,可以将各位学者的不同研究侧重进行分类与细化,在不同的视角更为细致的将产业扶贫与产业兴旺的衔接效果进行细化,将一个整体性的问题分解为若干子问题之后进行讨论与研究,在得出结论之后再进行汇总,能够有效地避免概念不清的问题,也符合当前我国发展现状的需求。本文就是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产业扶贫与产业兴旺的有机衔接的不同侧重点,最后选择了通过产业融合的视角来进行研究,并选取黑龙江省的若干已脱贫村落进行实证分析,是对产业扶贫与产业兴旺的有机衔接乃至乡村振兴战略的平稳推进的一次创新性的探索。参考文献1.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10.2.RosenbergN.TechnologicalChangeintheMachineToolIndustry:1840-1910[J].JournalofEconomicHistory,1963(23):414-446.3.Dosi,Giovani.,Technicalchangeandeconomictheory[M].PinterPublishers,1988.4.YoffieD.B.CompetingintheAgeofDigitalConvergence[J].CaliforniaManagementReview,1996,38(4):31-53.5.GreensteinS.,KhannaT.WhatDoesIndustryMean?InYofee,ed.CompetingintheAgeofDigitalConvergence[J].PresidentandFellowsofHarvardPress,1997:201-2266.植草益.信息通讯业的产业融合[J].中国工业经济,2001(02):24-27.7.PaulMarginson.(Re)assessingtheshiftingcontoursofBritain'scollectiveindustrialrelations[J].IndustrialRelationsJournal,2012,43(4).8.BoehljeM.SchraderL.F.,RoyerJ.S.,etal.Theindustrializationofagriculture:questionsofcoordination[M].1998.9.RhodesV.J.IndustrializationofAgriculture:Discussion[J].AmericanJournalofAgriculturalEconomics,1993,75(5):1137-1139.10.今村奈良臣.把六次产业的创造力作为21世纪农业产业[J].月刊地域制作,1996(1):8911.申孝忠.内生发展与六次产业[C].北海道:第四届东亚农业研讨会报告资料,2010.12.金泰坤.全球化的进展与农业农村发展战略—农业的6次产业化[C].哈尔滨:第十届东北亚农业农村发展国际论坛,2013.13.成田拓未.日本农协的发展经验对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启示[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4.VerdouwC.N.,BeulensA.J.M.,TrienekensJ.,etal.Processmodellingindemand-drivensupplychains:areferencemodelforthefruitindustry[J].Computers&ElectronicsinAgriculture,2010,73(2):174-187.15.ValborgKvakkestad,PerKristianRørstad,ArildVatn.Norwegianfarmers’perspectivesonagricultureandagriculturalpayments:Betweenproductivismandculturallandscapes[J].LandUsePolicy,2015,42.16.ChaniotakisI.E.InnovativeAgri-FoodValueCh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