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动物运输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_第1页
《实验动物运输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_第2页
《实验动物运输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_第3页
《实验动物运输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_第4页
《实验动物运输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CCS32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transportationoflaboratoryanimals(本送审稿完成时间:2024-8-20)IDBXX/TXXXX—XXXX前言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基本要求 5运输准备 26运输过程要求 37接收要求 38运输故障应急处理 49运输文件管理 4DBXX/TXXXX—XXXX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南京医科大学提出。本文件由江苏省实验动物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南京医科大学、江苏集萃药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江苏灵赋兆生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施爱民、赵静、张厚森、张文、张爱华、陈芹、周建丽、单斌、杨慧欣、漆重阳、李灵恩。1DBXX/TXXXX—XXXX实验动物运输技术规范本标准规定了实验动物运输的基本原则和相关技术规范要求,包括基本要求、运输准备、运输过程要求、接收要求、运输故障应急处理和运输文件管理。本标准适用实验动物运输和管理。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4925实验动物环境及设施GB/T35892实验动物福利伦理审查指南RB/T062实验动物运输管理规范GB/T26543活体动物航空运输包装通用要求MH/T1013活体动物航空运输装载T/CALAS99实验动物运输车通用要求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实验动物LaboratoryAnimal经人工培育,对其携带微生物和寄生虫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者来源清楚,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及其他科学实验的动物。3.2实验动物运输Laboratoryanimalstransportation利用公路交通工具、铁路交通工具、船舶和航空器等装载和运送实验动物的行为。3.3运输工具TransportVehicle在实验动物运输过程中所使用的交通工具。3.4运输笼具TransportContainer为运输实验动物而使用的适合动物特性的包装容器。4基本要求2DBXX/TXXXX—XXXX4.1承运单位一般应具备实验动物生产或使用许可资质,或取得实验动物运输业务所需的相关资质。具备实验动物运输工具条件,能满足实验动物的运输要求,并制定运输管理制度、运输方案或计划以及应急预案,保障人员、实验动物和环境安全。4.2实验动物运输车通用要求参照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团体标准T/CALAS99的相关规定。4.3运输人员应经过实验动物运输、实验动物福利、生物安全等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通过相关部门或内部考核后方可从事实验动物运输工作。使用汽车长途运输实验动物时宜配备两名司机。大批量贵重实验动物长途运输宜考虑安排实验动物兽医或者经过培训的饲养人员随车。4.4运输笼具内实验动物密度需满足GB14925和RB/T062所规定的常用实验动物所需居所最小空间要求,未列出实验动物可参照体型或体重以及生理需求相近的动物空间要求执行。4.5实验动物运输首选“点到点”专用车辆运输方式并且应专车专用,不得使用私人交通工具运输实验动物,避免生物安全隐患。动物装载车厢应为封闭舱并具有温度调节和通风换气功能,以保障动物健康和动物福利要求。驾驶室与动物装载车厢之间应有密封隔离,驾驶室内应能显示和监控动物舱的温度,需符合GB14925要求。4.6不同微生物控制等级的实验动物不得装载于同一运输车厢内混合运输。相同等级实验动物运输时也需要考虑动物种属特性和动物福利保障,不宜共同运输的不同种动物,也不得装载于同一运输车厢内混合运输。4.7采用专用车辆运输时,SPF级及以上实验动物应当采取封闭舱的包装形式。运输笼具装载大动物的车厢地板应结实防滑,可承担所运输动物及笼具的重量负荷。运输车辆和动物包装须满足防止动物逃逸要求。4.8实验动物超远距离长途运输可选用航空、铁路运输方式,动物包装应符合航空或铁路部门相关安全运输的要求;一般不选用其他客货汽车运输和船舶运输。4.9实验动物运输涉及野生保护动物或卫生检疫监督机构规定需要报审报检的,应向相关主管机关机报审报检,并按要求获得相应许可并接受监管。5运输准备5.1实验动物运输方案的制定,应包括包装、运输、接收等程序要求以及突发事件处置预案。5.2运输方案需经实验动物提供方的实验动物福利伦理委员会批准后方可实行,运输方案需符合实验动物福利伦理、实验动物安全、防止环境与交叉污染相关要求,保证实验动物运输过程安全与福利管理全程受控。5.3孕期、哺乳期、幼崽、疾病模型动物等特殊情况下的实验动物运输,需采用相应的特殊的运输笼具,且具有保暖等应对措施。孕期实验动物应尽量避免在妊娠期的最后五分之一时段或产后一周内进行运输;新生实验动物运输至少需要在脐带脱落愈合之后进行。5.4相同等级的实验动物混合运输时应相对隔离不相容实验动物,好斗动物应单独包装,避免运输过程中出现打斗;成年实验动物应按性别分别包装后运输;实验动物幼仔应独立包装运输。5.5封闭运输笼具宜设透明且耐高温高压、粘合严密的观察窗。实验动物运输笼具应坚固、安全,内部和边缘无可伤害到动物的锐角或突起。运输笼具的其他要求可参照RB/T062相关规定。3DBXX/TXXXX—XXXX5.6运输大小鼠等具有筑巢习性的实验动物时,要在笼盒里放置足够的垫料,用来减震、维持温度和适宜的环境,以减少运输造成的动物福利压力。5.7SPF级及以上实验动物,运输笼具的高效滤膜应符合相应等级动物环境标准的要求,通风滤膜面积应与运输笼具体积及内装动物数量相适应。5.8根据运输时长需要,可根据实验动物生理需求和饮食特性,在运输盒内放置足量的饲料或含水食物。5.9应对运输车辆进行事前检查,保证车况正常,保证实验动物装载车厢的空调正常,温度应控制在18-26℃,并采取连续监控措施。车辆使用前应做好常规保洁环境消杀工作。5.10采取航空或铁路远距离长途运输时,需按照专用车辆运输方式,将实验动物在发送地点-航站或铁路站点-送达地点之间接驳。实验动物在航空或铁路站点的暂存场所应具有同等的环境控制条件,并且最大限度地减少暂存时长。6运输过程要求6.1实验动物包装运输应即包即运,以尽可能缩短实验动物在包装内的饲养时长。6.2运输笼具多层码放装运时,应采取措施保证各层笼具动物的空调通风、笼具的稳固性能与外形结构不受损坏。应考虑大型实验动物排泄物及气味影响,根据运输笼具情况合理选择单层和码放运输。6.3在运输过程中,应采取措施保持运输笼具的稳固,避免剧烈的摇晃或者震动。6.4动物在无进食、饮水的情况下,连续运输不宜超过6小时,超过6小时长途运输者需增加食物和补充水分的措施。6.5航空运输应符合GB/T26543、MH/T1013的要求,必要时携带隔离和急救设备及人道处死动物的装置。6.6运输车使用前后需要采取必要的清洁、消毒措施,保证车辆符合防疫要求,预防交叉污染。6.7实验动物运输包装的笼具顶面或侧面应固定粘贴装箱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信息:发送单位名称、地址、联系方式;接收单位名称、地址、联系人姓名、电话;实验动物品种品系名称、质量等级、数量、性别、体重范围或周(月)龄。6.8应随车携带所运实验动物的质量合格证原件,必要时携带最近期的实验动物质量检测报告复印件。有野生动物保护运输或卫生检疫监督要求的需携带相关文件备查。7接收要求7.1实验动物在运出时,提供方应及时通知接收方联系人,告知预计送达时间,并保持及时有效的联系和信息沟通。7.2接收方应做好实验动物接收准备,确保实验动物被及时、安全地接收。7.3接收方应索取实验动物质量合格证等有效文件,核验所收动物符合要求,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按照内部标准操作规程(SOP),将实验动物及时转入实验设施检疫饲养。4DBXX/TXXXX—XXXX7.4接收方接收实验动物后,应在提供方实验动物运输交接文件上签收。7.5接收动物时应检查外包装是否符合运输要求且完整无损、装箱单是否和实际要求相符等。动物接收开箱检疫应检查运输箱或笼具内动物一般体征和状态,如发现动物死亡、濒死、有明显疾病症状、被毛潮湿等不符合验收标准的,应立即通知供应单位和承运方。不符合验收标准的动物需按废弃实验动物处置,双方在运输文件上注明。8运输故障应急处理。8.1专用车辆运输过程中,如遇交通意外或车辆故障不能驾驶时,应及时联系拖车将车辆拖行至最近的安全区域,如在短时间内不能修复,应及时联系本单位另派同类车辆接驳转运。8.2封闭式运输笼具包装的实验动物,在高温炎热天气、汽车空调停止运行无法修复,而车厢内温度过高的紧急情况下,可将运输车辆泊在阴凉区域,打开车厢门窗通风,等待救援。8.3在低温寒冷天气、空调停止运行无法修复的情况下,应将运输车辆泊在阳光充足避风区域,关闭车厢门窗,保持最低要求通风量,延缓车厢内温度流失,等待救援。8.4采用航空或铁路运输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