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潜山市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验收八年级语文期末检测题温馨提示: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2.请注意书写规范,沉着答题,充分展示你的才华。题号一二写作卷面书写总分一、基础知识(30分)1.理解性默写翻开课本,驻足就能感受“爱国忧民”的赤诚之心,俯身便能听到“报国建功”的铿锵之音。曹操用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龟虽寿》)表明老而弥坚、建功立业的积极进取精神;李贺用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雁门太守行》)抒发将士誓死报国的忠心;吴均用“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朱元思书》)表达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名利的情趣;杜甫用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望》)移情于物,抒发忧国思亲之情;《野望》中以动写静,衬托出秋日晚景的安详与宁静,也写出放牧和打猎的人各自随愿而归的句子是: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烈士暮年②.壮心不已③.报君黄金台上意④.提携玉龙为君死⑤.经纶世务者⑥.窥谷忘反⑦.感时花溅泪⑧.恨别鸟惊心⑨.牧人驱犊返⑩.猎马带禽归【解析】【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古诗文。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暮、已、携、世务、犊”等字词容易写错。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国行公祭,法立典章。铸兹宝鼎,祀我国殇。”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集会广场上,国家公祭鼎铭文向世人讲述南京大屠杀史实,讲述设立国家公祭日的初zhōng。1937年的12月13日,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随后制造了惨绝人huán的南京大屠杀惨案,30万中国同胞惨遭杀戳。南京的历史,人类的记忆。今天,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中国再次以隆重的公祭仪式悼念死难同胞。让我们团结携手,与全球爱好正义的人们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吧!(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初zhōng()国殇()惨绝人huán()(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__”。(3)从句子的语气看,“让我们团结携手,与全球爱好正义的人们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吧!”这个句子属于()A.陈述句 B.疑问句 C.感叹句 D.祈使句【答案】(1)①.衷②.shāng③.寰(2)①.杀戳②.杀戮(3)D【解析】【小问1详解】考查字音字形。初衷:chūzhōng。指最初的愿望或心意。
国殇:guóshāng,旧指在为国牺牲的人。
惨绝人寰:cǎnjuérénhuán,意思是惨状几乎为世间所无,形容悲惨到了极点。
【小问2详解】考查字形。杀戳——杀戮。杀戮:shālù,指大量杀害,大规模地屠杀。
【小问3详解】考查句式。“让我们团结携手,与全球爱好正义的人们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吧!”表示劝告,号召,是祈使句。故选D。
3.阅读名著,完成题目。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次大规模的转移是历史上最盛大的武装巡回宣传。红军经过的省份有二亿多人民。在战斗的间隙,他们每占一个城镇,就召开群众大会,举行戏剧演出,重“惩”富人,解放了许多“奴隶”(其中有些参加了红军),宣传“自由、平等、民主”,没收“卖国贼”(官僚、地主、税吏)的财产,把他们的财产分配给穷人。现在有千百万的农民看到了红军,听到他们的讲话,不再感到害怕了。红军解释了土地革命的目的和他们的抗日政策。他们武装了起来千千万万的农民,留下干部来训练游击队,使南京军队从此疲于奔命。在漫长的艰苦的征途上,有成千上万的人倒下了,可是另外又有成千上万的人——农民、学徒、奴隶、国民党逃兵、工人、一切赤贫如洗的人们,参加进来充实了háng列。以上文段选自《红星照耀中国》,又名《___________》,文段中“大规模转移”指_________________。作者以《红星照耀中国》为题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西行漫记》②.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长征)③.含义: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解析】【详解】考查名著阅读。《红星照耀中国》原名《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为了在国统区出版方便,曾易名《西行漫记》。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毛泽东、周恩来和朱德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根据《红星照耀中国》第五章《长征》第四节《通过大草地》原文“红军的西北长征,无疑是一场战略撤退,但不能说是溃退,因为红军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其核心力量仍完整无损,其军心士气和政治意志的坚强显然一如往昔。共产党人认为,而且显然也这么相信,他们是在向抗日前线进军,而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心理因素。这帮助他们把原来可能是军心涣散的溃退变成一场精神抖擞的胜利进军。进军到战略要地西北去,无疑是他们大战役的第二个基本原因,他们正确地预见到这个地区要对中、日、苏的当前命运将起决定性的作用。后来的历史证明,他们强调这个原因是完全对的。这种宣传上的巧妙手法必须看成是杰出的政治战略。在很大程度上,这是造成英勇长征得以胜利结束的原因。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次大规模的转移是历史上最盛大的武装巡回宣传”可知,“大迁移”是指万里长征;
红星含义:在西方语境中指下层民众参加的,造旧世界反的民主革命。《红星照耀中国》中红星的含义:特指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社会革命,有明显的赞誉意味。“照耀中国”意味着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
4.校学生会将要开展“走进传统文化”系列活动,请你参与下列活动。(1)为活跃气氛,请为本次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2)学校举行了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请写出下面几个题目的答案。①“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两句诗描写的传统节日是_______________。②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国务院把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设立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其中,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起源于安庆的黄梅戏就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请写出一部黄梅戏剧目名________________。【答案】(1)示例:保护传统文化,守护精神家园。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2)①.①重阳节②.②非物质文化遗产③.《天仙配》《女驸马》《打猪草》等(一个即可)【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拟写宣传标语。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示例:文化点亮心灯,文明美好人生。【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文化常识。①“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意思是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也会因为少我一人而生遗憾之情。登高: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②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与“物质文化遗产”相对。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黄梅戏就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
示例:《天仙配》《卖花记》《乌金记》《吐绒记》等。
二、阅读理解(60分)(一)(23分)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故乡的夏天王璐①走进故乡,就像走进了另一个季节。舒适、凉爽、绿色,共同构成了故乡七月的代名词。②从南方人的角度讲,故乡大概根本没有夏天。在他们的观念里,能称得上是夏天的,应该就是昼蝉夜蛙、汗流浃背这样连续数月的酷热季节。而在北方高原上的小城,例如我的故乡,六月中旬走在阳光下,只觉得温暖舒适,并不出汗。故乡的人家,大都不备冷气,因为就算天热,也是几天就过去了,不值得为避暑费事。我放暑假回到家里,整日揽着阳光,一点不觉得难耐,反而舒适。等到了八月,即使热了,也无需南方那样整日的冷气,只要抱一个瓜扇扇风就足够凉快。③清早,如果你走到苍头河边,黎明的阳光懒懒地洒下来,透过夹岸的树木在地上投出斑驳的光。早上的阳光像母亲温柔的眼眸。瓦蓝色的天空澄澈而透明,微微飞着些云,衬着时时掠过的鸟儿,轻柔如同它们一不小心遗落的羽毛。环顾周遭是黄土高原北部标志性的莽莽苍苍的松杨林子,林外是隐的青山。苍河隐藏在这青翠的群山之间,仿佛一件秘而不宣的绝世珍宝,在粗犷豪迈的北方高原绽放着粼粼的柔光。朝阳下沿河草尖上的露珠,眨着一闪一闪的眼睛,灵动而清亮,让你疑心那是遇到了河滩上被冲刷出来的钻石,只是每一瞬的闪光,都是每一瞥的清凉,足以让你忘却炎热里的烦恼。信步慢慢走过横跨苍河的吊桥,河风吹来,水汽凉凉,令人舒爽,再挎一个相机,就真有点旅游避暑的意味了。然而晓寒未散,风力加上水汽,这时恐怕需把裙子换成裤子,再套一件小小的开衫。④下午日暖,单衣便够。在故乡的街上,行人的衣装从背心短裙到长裤外套,四季都有。午后是最热的时候,大地像一块烙饼,摊在酷蓝的天穹之下,路旁的草丛似乎被晒得有点卷曲,颜色更深绿些。可是那是干热,并不令人出汗,和南方的湿闷不同。等到了下午三点以后,就又趋于凉爽。广场上、商城里的人渐渐多了起来,连门口石阶上都坐满了聊天下棋的老人、嬉戏玩闹的孩子,这时上街去走走,短袖短裤正适宜。耳畔行人的谈笑声、商贩的叫卖声、孩子的打闹声此起彼伏,车水马龙的街道不多时就变得热闹非凡。渐渐地,太阳西斜,阳光更趋柔和,但又与早晨不同,它就像奶奶的爱抚,慈爱而温暖。时不时有风刮过,吹得街道旁的大树叶子沙沙地响,金色的夕阳不知不觉给县城镀了金,远远望去,每一个角落都像是饱含回忆的老胶卷的镜头。⑤小小的县城中少见高楼,城外的青山也只是一个个矮丘,太阳要到八点半才落到地平线上,更显得昼长夜短,有用不完的下午。七月的故乡,晴天极多,有时一连数日碧空无云,所以入夜后天也黑不下来,只变得深洞洞的暗蓝。天色在昼夜交替时显得分外奇幻,深蓝的天,橙黄带粉的云,赶回家做晚饭的阿姨三五成群,边走边聊,夏风也不急,有一下没一下地撩拨着她们的衣襟和发梢,调皮的如同她们等在家里的顽童。风徐徐吹着,一直吹来了整个夜晚。吃过晚饭的人们还会在这时出来散步,感受着夏天的夜晚特有的舒适和凉爽。星子点点从天幕上跳出来,一闪一闪,让你想到了早上苍河边上的露珠、傍晚门口树叶斑驳的剪影。月亮则隐在一朵云后,羞涩地窥探着故乡的大地。仍旧热闹、灯火通明的县城街道,早已安静、悄然沉睡的郊外树林。入夜后的气温最适宜搭一条薄毯睡觉,不会出汗也无需冷气。不过晴天也会突来霹雳,有时候也会忽来一阵大雨,淋得赶路或闲逛的行人狼狈不堪。但关外的夏雨,来得快,下一场酣畅淋漓;去得也快,走一个利利索索,不多时又能留一个瓦蓝色的天。可是一到这样有风有雨的天气里,便嫌单衣太薄。雨云来时罩在头顶,雨点在玻璃窗上也未干过,偶见天边绽出一角薄蓝,立刻便有更多的灰云挟雨遮掩过来。从窗外望出去,树树含雨,山山带云。这时在屋里坐着,煮一壶热茶,听听雨声,天气祛了狂热,心也就渐渐趋静。⑥遥远的故乡,多风的故乡,一段残破的城墙独对夕阳,飘忽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夏天融入苍河的水波里,柔柔地,流走一丝酷热,一丝烦躁。与故乡的夏天相约,约定一份难得的凉爽,约定一份内心的安宁。在这里,德去多余的干扰,清风里,只有绿树怀抱里的河水浅浅的低吟声,如同一首古老的民谣。(选自《朔州晚报》2022年6月1日,有删改)5.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多次采用第二人称“你”,跟读者对话,拉近了距离,且娓娓道来,显得亲切。B.“早上的阳光像母亲温柔的眼眸”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语言生动形象。C.文章在写景中多次写各色人的活动,表现出故乡的人们快乐而忙碌的生活。D.故乡夏天的雨说来就来,说走就走,来得快,去得也快,给人酣畅淋漓和利利索索的感觉。6.文章按照时间顺序描绘了故乡夏天的景色,请加以梳理,在表格中填入相应内容。时间景物特点人的感受清早阳光温柔,天空澄澈而透明,露珠灵动而清亮①下午②干热,又趋于凉爽入夜③感受着夏天的夜晚特有的舒适和凉爽7.文章开头两段运用了对比手法,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8.请赏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夏风也不急,有一下没一下地撩拨着她们的衣襟和发梢,调皮的如同她们等在家里的顽童。9.文章表达了作者的哪些情感?请结合全文内容概括。【答案】5.C6.①清凉,忘却炎热里的烦恼;②河风吹来,水汽凉凉,令人舒爽大地像一块烙饼,天穹酷蓝,草丛有点卷曲,颜色深绿。阳光更趋柔和,时不时有风刮过;③入夜后天也黑不下来,只变得深洞洞的暗蓝。天色奇幻,深蓝的天,橙黄带粉的云,风徐徐吹着。星子点点,月亮隐在云后,树林安静。7.把南方人对夏天“昼蝉夜蛙、汗流浃背这样连续数月的酷热季节”的观念,与作者对故乡六月的温暖舒适,七月的舒适、凉爽、绿色,八月的足够凉快的印象进行对比,突出了作者故乡夏天宜居的特点。8.示例:“撩拨”是挑逗、招惹的意思,“调皮”是顽皮的意思,在这都是贬词褒用,并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出夏风的情趣,表达出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9.①对故乡美丽风景的热爱之情;②对故乡宜居生活的欣慰之情;③对遥远的故乡的怀念之情;④对故乡人民悠闲宁静生活的赞美之情。【解析】【5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C.第④段“在故乡的街上,行人的衣装从背心短裙到长裤外套,四季都有”“等到了下午三点以后,就又趋于凉爽。广场上、商城里的人渐渐多了起来,连门口石阶上都坐满了聊天下棋的老人、嬉戏玩闹的孩子,这时上街去走走,短袖短裤正适宜。耳畔行人的谈笑声、商贩的叫卖声、孩子的打闹声此起彼伏,车水马龙的街道不多时就变得热闹非凡”,第⑤段“吃过晚饭的人们还会在这时出来散步,感受着夏天的夜晚特有的舒适和凉爽”等语句穿插夏日的故乡人们悠闲宁静快乐的生活,来体现故乡夏日的舒适、凉爽,适宜人们居住;而非“表现出故乡的人们快乐而忙碌的生活”;故选C。【6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根据题干提示“时间:清早”“景物特点:阳光温柔,天空澄澈而透明,露珠灵动而清亮”,找到第③段“清早……早上阳光像母亲温柔的眼眸。瓦蓝色的天空澄澈而透明……朝阳下沿河草尖上的露珠,眨着一闪一闪的眼睛,灵动而清亮,让你疑心那是遇到了河滩上被冲刷出来的钻石,只是每一瞬的闪光,都是每一瞥的清凉,足以让你忘却炎热里的烦恼”可知,人的感受:清凉,忘却炎热里的烦恼;根据题干提示“时间:下午”“人的感受:干热,又趋于凉爽”,找到第④段“下午日暖,单衣便够。在故乡的街上,行人的衣装从背心短裙到长裤外套,四季都有。午后是最热的时候,大地像一块烙饼,摊在酷蓝的天穹之下,路旁的草丛似乎被晒得有点卷曲,颜色更深绿些。可是那是干热,并不令人出汗,和南方的湿闷不同。等到了下午三点以后,就又趋于凉爽”“渐渐地,太阳西斜,阳光更趋柔和,但又与早晨不同,它就像奶奶的爱抚,慈爱而温暖。时不时有风刮过,吹得街道旁的大树叶子沙沙地响”可知,景物特点:令人舒爽大地像一块烙饼,天穹酷蓝,草丛有点卷曲,颜色深绿。阳光更趋柔和,时不时有风刮过;根据题干提示“时间:入夜”“人的感受:感受着夏天的夜晚特有的舒适和凉爽”,找到第⑤段“七月的故乡,晴天极多,有时一连数日碧空无云,所以入夜后天也黑不下来,只变得深洞洞的暗蓝。天色在昼夜交替时显得分外奇幻,深蓝的天,橙黄带粉的云……风徐徐吹着,一直吹来了整个夜晚……星子点点从天幕上跳出来,一闪一闪,让你想到了早上苍河边上的露珠、傍晚门口树叶斑驳的剪影。月亮则隐在一朵云后,羞涩地窥探着故乡的大地。仍旧热闹、灯火通明的县城街道,早已安静、悄然沉睡的郊外树林”可知,景物特点:入夜后天也黑不下来,只变得深洞洞的暗蓝。天色奇幻,深蓝的天,橙黄带粉的云,风徐徐吹着。星子点点,月亮隐在云后,树林安静。【7题详解】本题考查表现手法。首段“走进故乡,就像走进了另一个季节。舒适、凉爽、绿色,共同构成了故乡七月的代名词”,第②段“从南方人的角度讲,故乡大概根本没有夏天。在他们的观念里,能称得上是夏天的,应该就是昼蝉夜蛙、汗流浃背这样连续数月的酷热季节”“而在北方高原上的小城,例如我的故乡,六月中旬走在阳光下,只觉得温暖舒适,并不出汗。故乡的人家,大都不备冷气,因为就算天热,也是几天就过去了,不值得为避暑费事。我放暑假回到家里,整日揽着阳光,一点不觉得难耐,反而舒适”“等到了八月,即使热了,也无需南方那样整日的冷气,只要抱一个瓜扇扇风就足够凉快”,将把南方人对夏天“昼蝉夜蛙、汗流浃背这样连续数月的酷热季节”的观念,与作者对故乡六月的温暖舒适,七月的舒适、凉爽、绿色,八月的足够凉快的印象进行对比,本文文题为“故乡的夏天”且文章内容围绕故乡夏的舒适、宜居、美好展开,故而突出了作者故乡夏天宜居的特点。【8题详解】本题考查词句赏析。“撩拨”有“惹逗,挑逗”之意,“调皮”有“爱玩爱闹、顽皮”之意,联系语句中“夏风也不急”可知,“撩拨”“调皮”在此句均形容夏风,赋予夏风以人的情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同时又是贬词褒用,根据语句“有一下没一下地撩拨着她们的衣襟和发梢,调皮的如同她们等在家里的顽童”,联系第⑤段“赶回家做晚饭的阿姨三五成群,边走边聊”可知,写在夏风的吹拂人们的衣襟、发梢,徐徐而来,表现出夏风的情趣,表现了夏天的舒适惬意,表达出作者对故乡夏风、夏天的喜爱。【9题详解】本题考查作者情感。第③段“清早,如果你走到苍头河边,黎明的阳光懒懒地洒下来,透过夹岸的树木在地上投出斑驳的光。早上的阳光像母亲温柔的眼眸”,第④段“渐渐地,太阳西斜,阳光更趋柔和,但又与早晨不同,它就像奶奶的爱抚,慈爱而温暖”,第⑤段“七月的故乡,晴天极多,有时一连数日碧空无云,所以入夜后天也黑不下来,只变得深洞洞的暗蓝”等语句,展现了故乡夏日早中晚的美丽景致,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美丽风景的热爱之情;再联系结尾段“遥远的故乡,多风的故乡,一段残破的城墙独对夕阳,飘忽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可知,此文是回忆故乡夏日的景致,表现了作者对遥远的故乡的怀念;第④段“在故乡的街上,行人的衣装从背心短裙到长裤外套,四季都有”“等到了下午三点以后,就又趋于凉爽。广场上、商城里的人渐渐多了起来,连门口石阶上都坐满了聊天下棋的老人、嬉戏玩闹的孩子,这时上街去走走,短袖短裤正适宜。耳畔行人的谈笑声、商贩的叫卖声、孩子的打闹声此起彼伏,车水马龙的街道不多时就变得热闹非凡”,第⑤段“吃过晚饭的人们还会在这时出来散步,感受着夏天的夜晚特有的舒适和凉爽”等语句,写夏日的故乡人们悠闲宁静快乐的生活,来体现故乡夏日的舒适、凉爽,适宜人们居住;表现作者对故乡宜居生活的欣慰,对故乡人民悠闲宁静生活的赞美。(二)(17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发热门诊,是正规医院门诊部在防控急性传染病期间根据上级指示而设立的,专门用于排查疑似传染病人,是治疗发热患者的专用诊室。它也是2003年“非典”时期医院内的特殊产物,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既控制了“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的传播,又降低了医院内交叉感染率。如果说抗击新冠疫情是一场战役,那么医院里的发热门诊就是阻止战火蔓延的第一道防线。自2003年年底国内建立了第一家发热门诊后,许多地区相继成立了发热门诊。建立发热门诊的初衷是控制SARS的传播和流行,而实践证明发热门诊对传染病流行和传播的控制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有其存在的价值。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避免交叉感染,又将发热门诊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普通发热门诊”,第二种是针对本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专门设置的疑似新冠肺炎发热门诊,又称“特殊发热门诊”。为保证所有患者及家属的就诊安全,在“特殊发热门诊”独立区域,严格确保一患一诊室,对怀疑有新冠肺炎病毒感染的患者准备了专用独立的空间进行检查和诊疗(每一位患者都有单独空间,不存在交叉风险)。并且对接诊的每一位患者使用后的就诊环境进行严格彻底的清洁消毒之后才会用于下一位患者。(节选自《医疗卫生装备》)【材料二】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来势汹汹,让全世界体会到了什么叫“大国风度、大爱情怀”。“轻利重义,舍生取义”是孟子思想的核心,把仁义放在利益之上,这是中国人的风骨。武汉,是疫情的重灾区,四万余名各级医护专家舍生取义,共赴灾区,国家不抛弃、不放弃,几十亿的医疗物资、生活物资蜂拥而至,那一刻,谁曾谈过利?面临全国的停工停产,国家处于停转的状态,超市里却是物资充沛,口罩政府发放,房贷、工资、保险,只要是能够想到的,国家都给予了照顾和减免。在我国疫情之初,日本、韩国纷纷伸出援助之手。而现今,韩国、日本疫情蔓延,我国也慷慨解囊,并宣布:愿意给予任何形式的帮助。当我们将附有诗句“道不远人,人无异国”的物资送到韩国时,我们仍旧回味着日本的真诚话语:“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这才是面对人类共同的困难时,该有的态度和选择。疫情,终将成为历史,而在史书上,会有中国浓墨重彩的一笔:中国,面对疫情,全民皆兵,内治井然有序,外助他国克难,大国典范也!孔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君子威严、威望的建立是因为“重”,重什么?重的是自己的内在,是仁德的思想,仁爱的心,仁义的行为,更是承诺和道义。这场新冠战“疫”,中国的领导人交给百姓的是满分答卷,交给世界的是大国典范。国内,百姓的满意度、幸福感和爱国情怀在这场灾难中稳中提升;国外,中国的操守、德行和执行力让全世界交口称赞;在全世界,中国威望和口碑更胜从前。这样内外兼修的国家,就是孔子所推崇的“君子”。(根据资料改写)材料三】“发热门诊正缺人,你去支援一下,去了听那边主任安排,保护好自己。”那天,早交班后我们主任的一句话,把我从外科片区抽调到发热门诊,开始轮值24小时班。去了之后我才知道,这里说是门诊,但其实是急诊的形式,24小时需要医生、护士、检验技师值班。有传染病情时,无论患者是否发热,发热门诊实质上就是医院内的隔离区。被抽调到发热门诊,本是为了支援北京冬季流感。然而,10天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升级。这时我才发现,自己就这么站在了一线。我休班那天,有了武汉医务人员确诊被传染的报告。医院给发热门诊配发了新的口罩、护目镜、白色防护服,提醒要做好防护措施升级的准备。我对自己说:消防员就不怕大火吗?缉毒警察就不怕大毒枭吗?做手术的人,我慌什么!(选自《疫情一线医生手记:我在发热门诊,值猪年最后一个夜班》)10.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三】,下列对“发热门诊"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发热门诊”是我国在2003年抗击“非典”期间特别设立的,是特殊时期的特殊产物。B.“发热门诊”建立的初衷是阻断和消灭SARS的传播和流行,而实践也证明其作用显著。C.“发热门诊”虽然是门诊,实际却是急诊的形式,对医务人员的防护级别和要求很高。D.“发热门诊”是阻止疫情蔓延第一道防线,工作时间长,需要医务人员24小时值班。11.说说材料一中加点的短语“严格彻底的”的表达效果。12.根据【材料二】,概括“大国风度”的具体内容,并加以分析。13.在阻击新冠肺炎病毒疫情的过程中,有媒体将发热门诊的医务人员称为“最美的冲锋战士”。结合文本内容,谈谈你对这个称呼的看法。【答案】10.B11.“严格彻底的”表程度,加强了语气,说明医院对就诊环境进行清洁消毒工作的力度之大,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2.①轻利重义,舍生取义。把仁义放在利益之上,切实保证疫情期间人民的需求。②人无异国,风月同天。面对疫情,全民皆兵,内治井然有序,外助他国克难。③君子不重则不威。领导者有仁德的思想,仁爱的心,仁义的行为,更注重承诺和道义。13.这种称呼非常准确。①首先,发热门诊是阻止疫情蔓延的第一道防线,危险系数高,医务人员奋战在此,就是冲锋战士。②其次,发热门诊工作强度大,加之疫情发生在春节假期期间,众多医务人员放弃休息时间,连续工作,可谓“最美”。(若只进行表态则不给分)【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材料信息的辨析能力。B.“‘发热门诊’建立的初衷是阻断和消灭SARS的传播和流行”表述错误。根据材料一第②段“建立发热门诊的初衷是控制SARS的传播和流行”可知,建立发热门诊的初衷是“控制”,而不是“阻断和消灭”SARS的传播和流行;故选B。【11题详解】本题考查对语言准确性的理解。根据材料一第③段中“对接诊的每一位患者使用后的就诊环境进行严格彻底的清洁消毒之后才会用于下一位患者”可知,“严格”指的是严格遵守正确的消毒方法和步骤;“彻底”指的是对接诊的每一位患者使用过的就诊环境和设施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消毒。“严格”“彻底”这两个词语均是程度副词,用来修饰“清洁消毒”一词,说明了医院为了保证所有患者及家属的就诊安全,对就诊环境采取最严格的清洁消毒制度,而且清洁消毒无死角。这表明医院为此做了大量的工作,力度很大。所以,这两个词语的运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12题详解】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材料二,从第②段“武汉,是疫情的重灾区,四万余名各级医护专家舍生取义,共赴灾区”,“面临全国的停工停产,国家处于停转的状态,超市里却是物资充沛,口罩政府发放,房贷、工资、保险,只要是能够想到的,国家都给予了照顾和减免”可知,突如其来的疫情,我国把仁义放在利益之上,切实保证疫情期间人民的需求。这是轻利重义,舍生取义的大国风度;从第②段“韩国、日本疫情蔓延,我国也慷慨解囊,并宣布:愿意给予任何形式的帮助”“‘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这才是面对人类共同的困难时,该有的态度和选择”以及“中国,面对疫情,全民皆兵,内治井然有序,外助他国克难,大国典范也!”可知,面对疫情,我国内治井然有序,外助他国克难。这是人无异国,风月同天的大国风度;从第③段“这场新冠战‘疫’,中国领导人交给百姓的是满分答卷,交给世界的是大国典范”以及“国内,百姓的满意度、幸福感和爱国情怀在这场灾难中稳中提升;国外,中国的操守、德行和执行力让全世界交口称赞;在全世界,中国威望和口碑更胜从前”可知,我国领导者有仁德的思想,仁爱的心,仁义的行为,更注重承诺和道义。这是君子不重则不威的大国风度。
【13题详解】本题考查表达观点看法的能力。解答时要紧扣材料内容和表达的观点来进行分析,再根据自己对文本的思考,表达自己对“最美冲锋战士”的看法。从材料三第①段“发热门诊正缺人,你去支援一下”,第②段“有传染病情时,无论患者是否发热,发热门诊实质上就是医院内的隔离区”,“10天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升级。这时我才发现,自己就这么站在了一线”,第③段当武汉医务人员确诊被传染时,“我对自己说:消防员就不怕大火吗?缉毒警察就不怕大毒枭吗?做手术的人,我慌什么!”可知,在新冠肺炎病毒来势汹汹之时,发热门诊就是这场无声战役的第一战场,是阻止疫情蔓延的第一道防线,医护人员们在这里不顾自身安危,冲锋陷阵,他们就是”冲锋战士”;从第②段“24小时需要医生、护士、检验技师值班”可知,工作在发热门诊的医护人员不仅工作强度大,休息时间也几乎没有,但是他们不喊苦、不叫累,可谓“最美”。综上分析,将发热门诊的医务人员称为“最美的冲锋战士”非常准确。(三)(20分)比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选自统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乙】贞观①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②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再者,不敢纵逸。朕每思伤其身者不在外物,皆由嗜欲以成其祸。若耽③嗜滋味,玩悦声色,所欲既多,所损亦大,既妨政事,又扰生人。”贞观六年,太宗谓侍臣曰:“古之昏君,其耳目皆为敝④,不知时政得失,亦不见过,以是灭亡。朕既在九重⑤,不能尽见天下事,故布之卿等,以为朕之耳目。莫以天下无事四海安宁便不存意⑥。”(节选自《贞观政要》,有删改)【注释】①贞观:唐太宗李世民年号。②存:抚恤。③耽:沉溺。④敝:通“蔽”。⑤九重:深宫之内。⑥存意:用心操劳国事。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①饿其体肤饿:②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喻:③犹割股以啖腹股:④若耽嗜滋味嗜:15.给【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用“/”在句中标出。(限划2处)莫以天下无事四海安宁便不存意。16.翻译下面句子。①人恒过,然后能改。②古之昏君,其耳目皆为敝。17.【甲】【乙】两文从个人发展与国家兴亡的角度阐述了治国之道。【甲】文强调国家兴盛内要有“_____”,外要有“_____”;【乙】文强调为君之道,首先是“_____”其次是“_____”,还要广开言路,居安思危。(用原文作答)18.【甲】文画波浪线部分从正面入手运用了_____论证方法,【乙】文画波浪线部分从反面着笔运用了_____论证方法。【答案】14.①使……饥饿;②知晓,明白;③大腿;④爱好。15.莫以天下无事/四海安宁/便不存意。16.①一个人,常常出错,然后才能改正。②古代的昏君,他们的耳朵和眼睛都受到蒙蔽。17.①.法家拂士②.敌国外患③.存百姓④.不敢纵逸18.①.举例②.比喻【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①句意为:使他忍饥挨饿。饿:使……饥饿。②句意为:别人愤怒表现在脸色上,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你就会知道。喻:知晓,明白。③句意为:那就像从自己腿上割肉来充饥一样。股:大腿。④句意为:如果一味沉溺于吃喝,沉湎于声色。嗜:爱好。【15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层次,然后断句,反复诵读加以验证。这个句子的大意是“不要以为国家太平,边疆安宁,就不用心操劳国事了”,据此断句为:莫以天下无事/四海安宁/便不存意。【16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①中重点词语有:恒,常常,总是。过,过错,过失。②中重点词语有:其,代词,指昏君。皆,全,都。为,表示被动。蔽,被蒙蔽。【17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根据“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可知,国家兴盛内要有“法家拂士”,外要有“敌国外患”;根据“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再者,不敢纵逸。朕每思伤其身者不在外物,皆由嗜欲以成其祸”可知,乙文强调为君之道,首先是“存百姓”,其次是“不敢纵逸”,还要广开言路,居安思危。【18题详解】本题考查论证方法辨别。根据语句内容,结合论证方法分类情况来辨别即可。“舜发于畎亩之中……百里奚举于市”是列举舜等人的事例来证明艰苦的环境造就人才的道理,运用的是举例论证的方法。“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把损害百姓利益满足自己的欲望的行为比作割大腿上的肉充饥,从而论证了存百姓的重要意义,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点睛】译文:甲文: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起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身体空虚乏力,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一个人,常常出错,然后才能改正;心意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奋发;别人愤怒表现在脸色上,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你就会知道。一个国家,如果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被消灭。这样,就知道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乙文:贞观初年,唐太宗对侍臣们说:“做国君所应当遵循的原则,必须首先关心百姓。如果用损害百姓的办法来满足自身的享乐,那就像从自己腿上割肉来充饥一样,肚子填饱了,人也就死了。再说,我从不敢放纵自己的欲求。常常思索使人身体受到损害的原因不在别的,都是由于自己贪欲才酿成的灾祸。如果一味沉溺于吃喝,沉湎于声色,那么这些欲望越多,所受到的损害也就越大,这样既妨害国家大事,又扰乱百姓。”贞观六年,唐太宗对侍臣们说:“古代的昏君,他们的耳目都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