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天津四十七中高一(上)期中地理试卷_第1页
2023-2024学年天津四十七中高一(上)期中地理试卷_第2页
2023-2024学年天津四十七中高一(上)期中地理试卷_第3页
2023-2024学年天津四十七中高一(上)期中地理试卷_第4页
2023-2024学年天津四十七中高一(上)期中地理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3-2024学年天津四十七中高一(上)期中地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35题,每题2分,满分70分)1.(2分)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A.恒星和星云 B.行星和卫星 C.彗星和流星体 D.恒星和卫星2.(2分)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大气、水、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是()A.重力势能 B.生物能 C.太阳辐射能 D.风能2022年7月24日,搭载中国空间站首个科学实验舱——问天实验舱的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该火箭在完成发射任务以后,残骸在太空中“飘荡”,7月31日火箭末级残骸再入大气层,但绝大部分器件不会降落到地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问天实验舱()A.属于天体 B.不属于天体 C.发射时属于天体 D.在轨运行时属于天体4.绝大部分火箭末级残骸不会降落到地面的主要原因是()A.采用了易降解材料 B.永远环绕地球运动 C.被大气层烧蚀销毁 D.距离地面过于遥远“生命宜居带”是指恒星周围适合生命存在的最佳区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5.在图中所示的“生命宜居带”中,可能出现生命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温度条件 B.恒星质量 C.行星体积 D.大气成分6.如果太阳质量是现在的两倍,则出现生命的行星应该是()A.金星 B.地球 C.木星 D.天王星7.太阳外部圈层与太阳活动,对应正确的是()A.日冕层——耀斑 B.色球层——黑子 C.光球层——黑子 D.色球层——太阳风2021年9月28日,在第十三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我国研制的太阳双超卫星首次亮相。作为我国首颗太阳探测卫星,计划在今年发射,卫星若发射成功,将标志中国正式进入“探日时代”。据此,完成下前小题。8.与太阳辐射有关的是()①豫章郡出石,可燃为薪。②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③烟火冲天,其声如雷,昼夜不绝,声闻五六十里,其飞出者皆黑石硫黄之类,经年不断……热气逼人三十余里。④生于水际,沙石与泉水相杂,惘惘而出,土人以雉尾挹之,乃采入缶中,颇似淳漆,燃之如麻,但烟甚浓,所沾帷幕皆黑。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9.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有()①太阳活动强烈时,会对卫星导航、空间通信等带来影响②耀斑爆发时,太阳风变得强劲,从而干扰地球的电离层③黑子每年出现一次,与地震、暴雨等灾害密切相关④释放出高能带电粒子流干扰地球磁场,使全球可见极光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0.太阳活动强烈时,下列行为能有效防范其影响的是()A.增加户外活动,增强皮肤活力 B.加强监测和预报,做好应急准备 C.扩大电信网络建设,保持网络通畅 D.清理“宇宙垃圾”,保护宇宙环境张家口张北大疙瘩村石柱群呈现四棱、五棱、六棱、七棱状,直径在15至80厘米之间,排列紧密。这些石柱是地下熔融的高温岩浆随着火山爆发喷出地面,沿着地表流动,逐渐冷却形成的熔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形成石柱群的高温岩浆主要发源地是()A.① B.② C.③ D.④12.关于石柱群所在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A.岩石圈是厚度最大的圈层 B.岩石圈是连续而规则的圈层 C.生物圈渗透于全部岩石圈 D.岩石圈包括地壳及地幔软流层以上部分如图示意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3.据材料,新生代第三纪初期的气候特点应该是()A.冷湿 B.冷干 C.暖湿 D.暖干14.在石炭纪向二叠纪过渡时期()A.被子植物极其繁盛 B.大陆冰川面积较广 C.海平面略高于现代 D.喜马拉雅山脉形成15.图中化石对应生物生存的地质时期被称为()A.爬行动物时代 B.海生脊椎动物时代 C.海生无脊推动物时代 D.灵长哺乳动物时代如图为不同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物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6.图示生物出现的时间先后排序是()A.①﹣④﹣⑤﹣③ B.②﹣④﹣①﹣③ C.④﹣①﹣③﹣⑤ D.⑤﹣②﹣③﹣④17.下列关于图示生物生存时期的描述对应正确的是()A.①﹣﹣是重要的铁矿成矿期 B.②﹣﹣发生了全球性生物灭绝事件 C.③﹣﹣现代海陆分布格局形成 D.⑤﹣﹣喜马拉雅山脉在此时期形成如图为我国桂林山水地貌,读图完成下列小题。18.与图中所示地区山体岩石、地貌类型及其形成的外力作用对应的是()A.石灰岩、球状风化地貌、风力作用 B.花岗岩、流水沉积地貌、流水作用 C.大理岩、风力侵蚀地貌、风力作用 D.石灰岩、喀斯特地貌、流水作用19.图中景观在我国广泛分布的地形区是()A.青藏高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云贵高原 D.四川盆地如图为某地貌景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0.图中地貌可能是()A.冲积扇 B.三角洲 C.河漫滩平原 D.沙丘21.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为()A.流水侵蚀 B.风力堆积 C.海水侵蚀 D.流水堆积在河谷两侧分布有洪水不能淹没的阶梯状地形称为河流阶地.一般大江大河的两岸常现多级阶地。如图为某河流阶地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2.图中最先形成的是()A.河漫滩 B.一级阶地 C.二级阶地 D.三级阶地23.图中河流阶地()A.洪水期被水淹没 B.土质比较肥沃 C.组成物质颗粒大小不一 D.位置越高,地面越平坦马耳他是地中海中部岛国,岛上.多石灰岩低丘,最高处海拔253m,植被稀少,气候特点为夏季火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该国旅游业发达,著名景点“蓝窗”就分布任戈佐岛西北角,但该景观已于2017年3月8日上午坍塌。读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4.“蓝窗”景观属于()A.流水地貌 B.风成地貌 C.海岸地貌 D.山岳地貌25.一年中,“蓝窗”受外力破坏最强的季节是()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读如图,甲图表示某海滨地区海陆上空气温变化情况,乙图表示同一地区海洋与陆地表面气流变化,完成下面小题。26.有关甲图描述正确的是()A.虚线表示的是海洋气温曲线 B.实线表示的是海洋气温曲线 C.实线所示气温日较差大的主要原因是昼夜长短所致 D.虚线所示气温日较差小的主要原因是纬度所致27.由乙图可知甲图出现时间约为()A.6时~18时 B.18时~次日6时 C.9时~16时 D.16时~次日8时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升空。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携带月壤返回地球并安全着陆。如图为“嫦娥五号”返回路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28.“嫦娥五号”升空过程中依次经过的大气层是()A.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 B.高层大气、平流层、对流层 C.平流层、对流层、高层大气 D.对流层、高层大气、平流层29.“嫦娥五号”返回途中,可能发生的现象是()A.甲—乙段出现雷雨天气 B.乙—丙段出现了臭氧层 C.丙—丁段空气对流显著 D.丁—戊段空气密度增大如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30.表示近地面大气直接热源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31.青藏高原与同纬度地区相比太阳辐射强,但气温低,主要是由于()A.大气吸收①辐射少 B.大气吸收②辐射少 C.地面吸收③辐射少 D.地面吸收④辐射少32.在热力环流图中,四处气压由高到低的排序是()A.④>③>②>① B.③>②>①>④ C.②>①>④>③ D.④>①>②>③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33.燃烧柴草防御霜冻的做法,有利于()A.增强① B.增强② C.增强③ D.增强④34.阴天的白天气温不高的主要原因是()A.云层吸收了地面辐射 B.云层反射太阳辐射较强 C.云层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 D.云层增强了大气逆辐射35.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增多,会导致()A.①减弱 B.②增强 C.③减弱 D.④增强二、综合题(共4题,满分30分)36.(7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喀斯特地貌(KaratLandform),是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可熔性岩石(如石灰岩)溶烛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坍塌、堆积等作用形成的地貌,以斯洛文尼亚的喀斯特高原命名,我国亦称之为岩溶地貌。图1为喀斯特地貌景观图,图2为某地喀斯特地貌等高线地形图。(1)图1所示的是地表喀斯特地貌中的景观,群峰竞秀,该地貌主要分布于图2中的部区域(填方位)。除图1呈现以外,地表喀斯特地貌景观还有等。(2)说出我国西南云贵高原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的主要自然条件。(3)说出喀斯特地貌对生产、生活带来的有利及不利影响(各一条)。37.(10分)如图是“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B表示地震波,A表示波,B表示波,其判断依据是什么。(2)图中C~H分别表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F表示界面,F面以下的G物质状态为态,判断依据是什么。(3)C层表示,软流层位于层(填字母)。地球的岩石圈是指和。38.(5分)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从地貌上看甲图是,乙图是,二者都是河流地貌。(2)若甲、乙两地貌在丙图中有分布,则其对应为甲在处分布,乙在处分布。39.(8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太阳能的开发利用无处不在,“低碳经济”悄然融入百姓生活,如图是某城市太阳能路灯街道景观。材料二: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分布图。材料三:我国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1)仅从自然条件考虑,在兰州、贵阳、海口、昆明四个城市中推广太阳能路灯条件最差的是。(2)全球年太阳总辐射量的纬度分布规律是从向递减。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影响某地年太阳总辐射量的主要因素有、、等因素。(3)青藏高原地区是我国年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试分析其原因。

2023-2024学年天津四十七中高一(上)期中地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共35题,每题2分,满分70分)1.(2分)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A.恒星和星云 B.行星和卫星 C.彗星和流星体 D.恒星和卫星【分析】天体是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如星云、恒星、行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等都是天体,其中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星云。【解答】解: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星云,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2.(2分)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大气、水、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是()A.重力势能 B.生物能 C.太阳辐射能 D.风能【分析】太阳直接为地表提供光能和热能,维持地表温度,为生物繁衍生长、大气、水体运动提供能量,也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解答】解: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大气、水、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是太阳辐射能。故选:C。2022年7月24日,搭载中国空间站首个科学实验舱——问天实验舱的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该火箭在完成发射任务以后,残骸在太空中“飘荡”,7月31日火箭末级残骸再入大气层,但绝大部分器件不会降落到地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问天实验舱()A.属于天体 B.不属于天体 C.发射时属于天体 D.在轨运行时属于天体【分析】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天体要看这个物质是否独立存在于宇宙空间之中、是否属于自然天体的一部分、是否具有独立的运动轨迹。【解答】解:问天实验舱在轨运行时独立存在于宇宙空间中,属于天体;在发射时属于地球的一部分,不是天体,D正确,ABC错误。故选:D。4.绝大部分火箭末级残骸不会降落到地面的主要原因是()A.采用了易降解材料 B.永远环绕地球运动 C.被大气层烧蚀销毁 D.距离地面过于遥远【分析】地球的大气层能够减少小天体对地球的撞击,避免生物遭受紫外线伤害,保持地表适宜的温度,提供生命呼吸所需的氧气。【解答】解:根据所学知识,火箭末级产生的绝大部分残骸都会在大气层中与大气摩擦而被高温烧毁,不会降落到地面,C正确。火箭采用的材料一般不易降解,A错误。火箭末级残骸不会永远环绕地球运动,B错误。距离地面过于遥远不是火箭末级残骸不会降落到地面的原因,D错误。故选:C。“生命宜居带”是指恒星周围适合生命存在的最佳区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5.在图中所示的“生命宜居带”中,可能出现生命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温度条件 B.恒星质量 C.行星体积 D.大气成分【分析】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及原因:1、宇宙环境:太阳光照稳定、安全的宇宙环境;2、自身条件:日、地距离适中(使得地面有适宜的温度,水以液态存在)、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形成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自转周期适中(使地球表面温度的日、年变化都较小,适合生物生长)。【解答】解:从图中可以看出恒星质量越大,可居住带离恒星越远,这说明可居住带行星的温度条件基本是相同的。在图所示的“生命宜居带”中,可能出现生命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温度条件。故选:A。6.如果太阳质量是现在的两倍,则出现生命的行星应该是()A.金星 B.地球 C.木星 D.天王星【分析】八大行星按距日远近关系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解答】解:由图中信息可知,恒星质量越大,出现生命的行星距离恒星越远,因此如果太阳质量是现在的两倍,则出现生命的行星应该是木星。故选:C。7.太阳外部圈层与太阳活动,对应正确的是()A.日冕层——耀斑 B.色球层——黑子 C.光球层——黑子 D.色球层——太阳风【分析】太阳大气层时常发生变化,有时甚至较为剧烈,这些变化统称为太阳活动。太阳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光球层上常出现暗黑的斑点,叫太阳黑子;色球层上有时出现局部区域突然增亮的现象,叫耀斑;太阳黑子和耀斑具有明显的变化周期,平均周期约为11年。【解答】解:耀斑是发生在色球层上的太阳活动而不是在日冕层,故A错误。黑子是发生在光球层上的太阳活动而不是在色球层,故B错误。黑子是发生在光球层上的太阳活动,故C正确。太阳风是发生在日冕层上的太阳活动而不是色球层,故D错误。故选:C。2021年9月28日,在第十三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我国研制的太阳双超卫星首次亮相。作为我国首颗太阳探测卫星,计划在今年发射,卫星若发射成功,将标志中国正式进入“探日时代”。据此,完成下前小题。8.与太阳辐射有关的是()①豫章郡出石,可燃为薪。②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③烟火冲天,其声如雷,昼夜不绝,声闻五六十里,其飞出者皆黑石硫黄之类,经年不断……热气逼人三十余里。④生于水际,沙石与泉水相杂,惘惘而出,土人以雉尾挹之,乃采入缶中,颇似淳漆,燃之如麻,但烟甚浓,所沾帷幕皆黑。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分析】太阳辐射的能量来自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其损失质量释放大量的能量,太阳辐射直接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满足生物生长发育;太阳辐射维持着地表温度,是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主要能量来源。【解答】解:①材料中涉及的燃料为煤炭,是植物遗体经过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转化而来,是地质历史时期固定下来的太阳能,故正确。②诗句描述的是风,直接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最终的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故正确。③材料涉及的是火山喷发现象,其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的热能,与太阳辐射无关,故错误。根据材料,该燃料为液态的石油,是地质历史时期固定下来的太阳能,④正确。故选:B。9.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有()①太阳活动强烈时,会对卫星导航、空间通信等带来影响②耀斑爆发时,太阳风变得强劲,从而干扰地球的电离层③黑子每年出现一次,与地震、暴雨等灾害密切相关④释放出高能带电粒子流干扰地球磁场,使全球可见极光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分析】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扰动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也与太阳活动有关。【解答】解:太阳活动强烈时,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太阳风)发射的大量带电粒子流会扰乱地球电离层,使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会对卫星导航、空间通信等带来影响,①②正确。黑子每11年出现一次,太阳黑子使地球部分区域气候异常频率增加,但不一定与地震、暴雨等灾害密切相关,③错误。太阳活动释放出高能带电粒子流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极光是高能带电粒子流进入地球两极高空,与高层大气剧烈摩擦产生的,而且仅在高纬地区可见,④错误。故选:A。10.太阳活动强烈时,下列行为能有效防范其影响的是()A.增加户外活动,增强皮肤活力 B.加强监测和预报,做好应急准备 C.扩大电信网络建设,保持网络通畅 D.清理“宇宙垃圾”,保护宇宙环境【分析】太阳活动时,黑子和耀斑发射的电磁波会扰乱地球大气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会出现短暂的中断;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当高能带电粒子流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层时,会产生极光现象;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解答】解:A、太阳活动时增加户外活动,不利于增强皮肤活力,不符合题意。B、加强监测和预报,做好应急准备可以减少太阳活动的影响,故符合题意。C、太阳活动扩大电信网络建设,不利于保持网络通畅,不符合题意。D、清理“宇宙垃圾”,保护宇宙环境和太阳活动无关,不符合题意。故选:B。张家口张北大疙瘩村石柱群呈现四棱、五棱、六棱、七棱状,直径在15至80厘米之间,排列紧密。这些石柱是地下熔融的高温岩浆随着火山爆发喷出地面,沿着地表流动,逐渐冷却形成的熔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形成石柱群的高温岩浆主要发源地是()A.① B.② C.③ D.④【分析】在地幔的上部存在一个由塑性物质组成的软流层,是岩浆的重要发源地。【解答】解:读图可知,根据右侧四点的海拔高度、深度范围可以判断,①为平流层,②为地壳,③为软流层,④为外核,形成石柱群的高温岩浆主要发源地是③,C正确。故选:C。12.关于石柱群所在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A.岩石圈是厚度最大的圈层 B.岩石圈是连续而规则的圈层 C.生物圈渗透于全部岩石圈 D.岩石圈包括地壳及地幔软流层以上部分【分析】岩石圈主要由岩石构成,包括软流层以上的地幔和整个地壳。【解答】解:岩石圈厚度较小,远小于地幔、地核等圈层,A错误。岩石圈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B错误。生物圈渗透到岩石圈的上部,C错误。岩石圈包括整个地壳和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D正确。故选:D。如图示意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3.据材料,新生代第三纪初期的气候特点应该是()A.冷湿 B.冷干 C.暖湿 D.暖干【分析】气温较全球平均气温高,说明气候较温暖;降水较全球平均降水多,说明气候较湿润。【解答】解:根据图片,新生代第三纪初期全球平均气温比现代高,全球平均降水比现代多,说明当时气候的特点是暖湿,C正确,ABD错误。故选:C。14.在石炭纪向二叠纪过渡时期()A.被子植物极其繁盛 B.大陆冰川面积较广 C.海平面略高于现代 D.喜马拉雅山脉形成【分析】从时间来讲,由老到新为: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从植物来讲,由老到新为:藻类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从动物来讲,由老到新为:无脊椎动物、有脊椎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人类时代。地壳演化的大致历程是二叠纪末期形成联合古陆,之后古陆解体,在6500万年前海陆轮廓出现,新生代时期形成了现在的海陆分布状况。冰期时,地球上的水以固态形式存在于陆地上,海平面较低。【解答】解:被子植物极其繁盛和喜马拉雅山脉形成发生在新生代时期,AD错误。石炭纪向二叠纪过渡时期全球平均温度较低,地球处于冰期,大陆冰川面积广大,海平面较低,B正确,C错误。故选:B。15.图中化石对应生物生存的地质时期被称为()A.爬行动物时代 B.海生脊椎动物时代 C.海生无脊推动物时代 D.灵长哺乳动物时代【分析】从时间来讲,由老到新为: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从植物来讲,由老到新为:藻类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从动物来讲,由老到新为:无脊椎动物、有脊椎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人类时代。【解答】解:根据图片,图中化石对应的生物是恐龙,生存在中生代时期,该时期被称为爬行动物时代和裸子植物时代,A正确,BCD错误。故选:A。如图为不同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物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6.图示生物出现的时间先后排序是()A.①﹣④﹣⑤﹣③ B.②﹣④﹣①﹣③ C.④﹣①﹣③﹣⑤ D.⑤﹣②﹣③﹣④【分析】从时间来讲,由老到新为: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从植物来讲,由老到新为:藻类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从动物来讲,由老到新为:无脊椎动物、有脊椎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人类时代。【解答】解:不同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物示意图,晚古生代早期,鱼类大量繁衍,中期,部分鱼类进化成两栖类,晚期,一些两栖动物慢慢进化成爬行动物;中生代时期以恐龙为代表的爬行动物出现并繁盛,中生代中后期,小型哺乳动物出现;新生代时期,哺乳动物快速发展,被子植物在此时期达到繁盛,故图示生物出现的时间先后排序是④﹣①﹣③﹣⑤,C正确。故选:C。17.下列关于图示生物生存时期的描述对应正确的是()A.①﹣﹣是重要的铁矿成矿期 B.②﹣﹣发生了全球性生物灭绝事件 C.③﹣﹣现代海陆分布格局形成 D.⑤﹣﹣喜马拉雅山脉在此时期形成【分析】前寒武纪是重要的成铁期,古生代后期和中生代是重要的成煤期。地质历史上的古生代晚期和中生代晚期地球经历了两次大规模的物种灭绝事件。地壳演化的大致历程是二叠纪末期形成联合古陆,之后古陆解体,在6500万年前海陆轮廓出现,新生代时期形成了现在的海陆分布状况。【解答】解:①两栖繁盛时期是古生代晚期,但铁矿秒成矿期是前寒武纪时期,A错误。②被子植物繁盛的时期是新生代,该时期未发生大规模的生物灭绝事件,B错误。③爬行动物繁盛的时期是中生代,现代海陆分布格局形成于新生代时期,C错误。⑤哺乳动物繁盛的时期是新生代,该时期喜马拉雅山脉形成,D正确。故选:D。如图为我国桂林山水地貌,读图完成下列小题。18.与图中所示地区山体岩石、地貌类型及其形成的外力作用对应的是()A.石灰岩、球状风化地貌、风力作用 B.花岗岩、流水沉积地貌、流水作用 C.大理岩、风力侵蚀地貌、风力作用 D.石灰岩、喀斯特地貌、流水作用【分析】喀斯特地貌是喀斯特作用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地貌类型。喀斯特作用的本质是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和淀积作用。岩石的可溶性是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最基本条件。【解答】解:根据图中地貌名词提示“石笋、钟乳石、石柱”,该洞穴是溶洞,是可溶性岩石被流水溶蚀的结果,因此分布在石灰岩区,桂林山水为喀斯特地貌,而非球状风化地貌。当地的岩石类型为石灰岩(沉积岩),喀斯特地貌是当地石灰岩受流水溶蚀作用而形成,D正确。故选:D。19.图中景观在我国广泛分布的地形区是()A.青藏高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云贵高原 D.四川盆地【分析】喀斯特地貌是喀斯特作用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地貌类型。喀斯特作用的本质是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和淀积作用。岩石的可溶性是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最基本条件。【解答】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云贵地区多喀斯特地貌,在我国石灰岩广泛分布在云贵高原地区,且云贵高原地区气候高温多雨,石灰岩在自然状态下被大量溶蚀,C正确。故选:C。如图为某地貌景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0.图中地貌可能是()A.冲积扇 B.三角洲 C.河漫滩平原 D.沙丘【分析】流水在搬运过程中,由于流速降低,所携带的物质便沉积下来。山区河流流出山口,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积,形成冲积扇或洪积扇;河流中下游地区,泥沙淤积形成宽广的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解答】解:读图可知,图示景观为河口三角洲,流水沉积作用形成。故选:B。21.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为()A.流水侵蚀 B.风力堆积 C.海水侵蚀 D.流水堆积【分析】流水在搬运过程中,由于流速降低,所携带的物质便沉积下来。山区河流流出山口,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积,形成冲积扇或洪积扇;河流中下游地区,泥沙淤积形成宽广的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解答】解:读图,图示地貌为河口三角洲,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为流水堆积。故选:D。在河谷两侧分布有洪水不能淹没的阶梯状地形称为河流阶地.一般大江大河的两岸常现多级阶地。如图为某河流阶地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2.图中最先形成的是()A.河漫滩 B.一级阶地 C.二级阶地 D.三级阶地【分析】河流阶地是在地壳抬升、流水下切过程中形成的地貌类型。【解答】解:河流阶地地貌中所处位置越高的阶地形成时间越早,因此图中最先形成的是相对位置最高的三级阶地,D正确,ABC错误。故选:D。23.图中河流阶地()A.洪水期被水淹没 B.土质比较肥沃 C.组成物质颗粒大小不一 D.位置越高,地面越平坦【分析】河流阶地是原先的河流底部(河漫滩或河床)超出平均水位时,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坡地的地形。河谷中常有多级阶地,其中高于河漫滩的最低一级阶地被称为一级阶地,向上依次为二级阶地、三级阶地。在正常情况下,阶地越高其形成的年代越老。【解答】解:据材料可知,在河谷两侧分布有洪水不能淹没的阶梯状地形称为河流阶地,A错误。河流阶地原先是河漫滩,冲积物深厚肥沃,后来由于地壳抬升形成,因此土质较为肥沃,B正确。同一级阶地由于沉积环境稳定组成物质颗粒物大小较均匀,C错误。阶地地面越平坦与否与河流当时的沉积作用有关,与地势高低无关,D错误。故选:B。马耳他是地中海中部岛国,岛上.多石灰岩低丘,最高处海拔253m,植被稀少,气候特点为夏季火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该国旅游业发达,著名景点“蓝窗”就分布任戈佐岛西北角,但该景观已于2017年3月8日上午坍塌。读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4.“蓝窗”景观属于()A.流水地貌 B.风成地貌 C.海岸地貌 D.山岳地貌【分析】马耳他是地中海中部岛国,岛上多石灰岩低丘,石灰岩属于浅海沉积岩,故景点“蓝窗”基岩石灰岩形成的地质作用为沉积,“低丘”说明地壳抬升,石灰岩出露。【解答】解:“蓝窗”位于岛屿的东北角,海水作用比较广泛,受海浪侵蚀作用明显,属于海岸地貌,所以C正确。故选:C。25.一年中,“蓝窗”受外力破坏最强的季节是()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分析】外力作用能量来源于地球外部的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主要作用要素有温度、流水、风、海浪、冰川等,主要表现为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堆积作用、固结成岩、重力作用和化学作用,它使得地表趋于平坦。【解答】解:由题中图可以看出,马耳他是地中海中部岛国,冬季受西风影响大,风急浪高,侵蚀力强,D正确。故选:D。读如图,甲图表示某海滨地区海陆上空气温变化情况,乙图表示同一地区海洋与陆地表面气流变化,完成下面小题。26.有关甲图描述正确的是()A.虚线表示的是海洋气温曲线 B.实线表示的是海洋气温曲线 C.实线所示气温日较差大的主要原因是昼夜长短所致 D.虚线所示气温日较差小的主要原因是纬度所致【分析】海陆风,白天陆地温度高,气压低,海洋气温低,气压高,于是,风从高压的海洋吹低压的陆地,为海风;晚上陆地气温低,气压高,海洋气温低,气压高,于是,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吹陆风。【解答】解:根据上图可知,虚线的变化范围小,而且晚上的温度高,属于海洋的气温曲线,A对,B错。实线表示陆地的气温,日较差大的主要原因是陆地比热小,升温快,降温也快,C错。海洋的日较差小的主要原因海洋比热大,升温慢,降温慢,D错。故选:A。27.由乙图可知甲图出现时间约为()A.6时~18时 B.18时~次日6时 C.9时~16时 D.16时~次日8时【分析】白天陆地增温比海洋快,陆地比海洋气温高,陆地流上升,海洋气流下沉,造成近地面的陆地气压低于海洋,则风由海洋吹向大陆,形成海风;夜晚陆地降温快于海洋,风由大陆吹向海洋,形成陆风。【解答】解:根据图上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盛行海风,此时陆地气温应比海洋气温高。上一题分析可知,甲图中实线是陆地表面气温日变化的曲线图,虚线是海洋表面气温日变化的曲线图,甲图显示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气温时段,大约是9时~16时,C正确。6时~18时,18时~次日6时,16时~次日8时,这三个时段全部或部分时间陆地气温低于海洋,应出现陆风或既出现陆风,也出现海风,ABD错误。故选:C。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升空。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携带月壤返回地球并安全着陆。如图为“嫦娥五号”返回路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28.“嫦娥五号”升空过程中依次经过的大气层是()A.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 B.高层大气、平流层、对流层 C.平流层、对流层、高层大气 D.对流层、高层大气、平流层【分析】地球大气层自下而上依次是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解答】解:“嫦娥五号”升空最后到达月球,因此此过程中生穿越了地球大气层,地球大气层自下而上依次是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故“嫦娥五号”升空过程中依次经过的大气层是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故选:A。29.“嫦娥五号”返回途中,可能发生的现象是()A.甲—乙段出现雷雨天气 B.乙—丙段出现了臭氧层 C.丙—丁段空气对流显著 D.丁—戊段空气密度增大【分析】对流层:低纬17﹣18千米,中纬10﹣12千米,高纬8﹣9千米;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人类生活在对流层底部,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平流层:自对流层顶到50﹣55千米;下层随高度变化很小,30千米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大气稳定,利于高空飞行。高层大气:自平流层顶以上到大气上界2000﹣3000千米;80﹣500千米高空有若干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通信;有广阔的空间,有利于卫星的运行。【解答】解:图示甲﹣乙段在地面60千米以上,处于高层大气,不可能出现雷雨天气,A错误。乙﹣丙段距地面60千米到100千米,处于高层大气,不可能出现平流层中的臭氧层,B错误。丙﹣丁段由距地面100千米高空下降到距地面10千米高空,该地位于中纬度,中纬度对流层的高度在10千米,所以该地位于对流层顶部,对流运动不显著,C错误。丁﹣戊段由距地面10千米高度下降到地表,完全处在对流层范围之内,对流层随高度的上升,空气密度越小,所以丁﹣戊段空气密度增大,D正确。故选:D。如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30.表示近地面大气直接热源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分析】大气的受热过程包括: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地还大气。在大气受热过程中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解答】解:结合图可知,①为未受到大气削弱作用的太阳辐射,②为地面辐射,③为大气逆辐射,④为太阳辐射。而近地面大气直接热源的是地面辐射,B正确。故选:B。31.青藏高原与同纬度地区相比太阳辐射强,但气温低,主要是由于()A.大气吸收①辐射少 B.大气吸收②辐射少 C.地面吸收③辐射少 D.地面吸收④辐射少【分析】大气的受热过程分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包括大气的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解答】解:读图,图中①为太阳辐射、②为地面辐射、③为大气逆辐射、④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青藏高原与同纬度地区相比,太阳辐射强但气温低,主要是由于大气吸收②辐射少。故选:B。32.在热力环流图中,四处气压由高到低的排序是()A.④>③>②>① B.③>②>①>④ C.②>①>④>③ D.④>①>②>③【分析】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垂直方向上,热的地方空气会膨胀上升,到上空聚积起来,使上空的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压,而近地面则形成低压;冷的地方空气就会收缩下沉,上空的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近地面形成高压。水平方向上,空气从高压向低压扩散,就形成了热力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解答】解:在水平方向上,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图中水平方向上,气流由②流向③,④流向①,说明气压②>③;④>①,垂直方向上,近地面气压大于高空的气压,即气压①>②,所以连起来就是④>①>②>③,D正确,ABC错误。故选:D。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33.燃烧柴草防御霜冻的做法,有利于()A.增强① B.增强② C.增强③ D.增强④【分析】农民点燃田地里的秸秆,烟雾弥漫,就相当于增厚了云层,加大了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从而增强了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着保温作用。从而防止霜冻。【解答】解:燃烧柴草防御霜冻的做法,有利于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保温作用,对应的是④。故选:D。34.阴天的白天气温不高的主要原因是()A.云层吸收了地面辐射 B.云层反射太阳辐射较强 C.云层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 D.云层增强了大气逆辐射【分析】在大气受热过程中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进行吸收、反射、散射,从而使到达地面的能量大为减少;大气的吸收具有选择性,臭氧和氧原子主要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收红外线,而可见光的绝大部分可以到达地面。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温,产生地面辐射,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水汽等吸收,大气吸收热量,产生大气辐射,其中一部分热量通过大气逆辐射的形式返还给地面,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解答】解:根据图上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阴天云层较厚,白天在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时,云层大量反射太阳辐射,使得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少,气温不会太高,B正确。根据图上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云层吸收了地面辐射是云层的保温作用的体现,A错误。根据图上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云层不会改变太阳辐射的波长,波长取决于辐射的温度,C错误。根据图上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云层增强了大气逆辐射有利于保温作用,D错误。故选:B。35.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增多,会导致()A.①减弱 B.②增强 C.③减弱 D.④增强【分析】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太阳通过选择性吸收、半选择性散射和无选择性的反射,削弱太阳辐射,使得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小;大气透明度越低,大气削弱作用越强;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汽等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将能量截留在大气中,然后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补偿地面的能量损失,对地面起保温作用;一般大气透明度越低、温室气体含量越高,气温越高,大气逆辐射越强。【解答】解:根据图中箭头的位置和指向判断,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增多,对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①)无影响,A错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可以吸收少量太阳辐射中波长较长的红外线,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增多,会导致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稍微减少,B错误。二氧化碳对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能力很强,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增多,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能量增多,大气逆辐射(④)随之增强,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地面温度会升高,从而导致地面辐射(③)增强,C错误,D正确。故选:D。二、综合题(共4题,满分30分)36.(7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喀斯特地貌(KaratLandform),是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可熔性岩石(如石灰岩)溶烛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坍塌、堆积等作用形成的地貌,以斯洛文尼亚的喀斯特高原命名,我国亦称之为岩溶地貌。图1为喀斯特地貌景观图,图2为某地喀斯特地貌等高线地形图。(1)图1所示的是地表喀斯特地貌中的峰林景观,群峰竞秀,该地貌主要分布于图2中的东侧部区域(填方位)。除图1呈现以外,地表喀斯特地貌景观还有石芽、峰丛、孤峰、溶沟、洼地等。(2)说出我国西南云贵高原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的主要自然条件。(3)说出喀斯特地貌对生产、生活带来的有利及不利影响(各一条)。【分析】(1)喀斯特地貌是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坍塌、堆积等作用形成的地貌。(2)影响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因素有气温、降水、石灰岩等。(3)喀斯特地貌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可以从地形、土壤、水资源等方面考虑。【解答】解:(1)根据喀斯特地貌景观可知,该地貌中位于地表,群峰竞秀,应以峰林景观为主。图中界限东侧多闭合等高线,中心海拔高,体现了群峰竞秀的特点,因此该地貌应位于地貌类型界线东侧。地表喀斯特地貌除了峰林外,还有石芽、峰从、孤峰,溶洞、溶蚀沟、溶蚀洼地等。(2)喀斯特地貌是湿热气候条件下,可溶性岩石在大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等作用下,经过流水化学溶蚀作用所形成的一种地貌类型。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最基本条件:①要有大面积的厚层石灰岩;②气候比较湿润,地表面河流较多。我国云贵高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温高,降水量大且有大面积的石灰岩分布,易形成喀斯特地貌。(3)影响类问题一般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考虑。喀斯特地貌因其具有多种多样的造型地貌,美学价值较高,许多喀斯特景观地被开发成旅游景点,如云南石林、广西桂林等。喀斯特溶洞是屏蔽放射性辐射的安全场所,洞穴内冬暖夏凉,为居住、储存提空空间,同时具有防空、防辐射等作用。不利的影响:喀斯特地貌区水土流失严重,土层薄,土壤较贫瘠,不利于农业生产。云贵高原“地无三尺平”,地表崎岖,可耕地面积小,不利于农业机械化发展;崎岖不平的地表使当地交通不便。喀斯特地貌区土层薄,多地下溶洞、暗河,岩层保水性能差,地表水缺乏,修建水库易漏水;地下溶洞使当地地质条件稳定性差,不利于大型工程建设。故答案为:(1)峰林;东侧;石芽、峰丛、孤峰、溶沟、洼地(2)石灰岩广泛分布;湿润的气候。(3)有利:旅游资源丰富;洞穴内冬暖夏凉,为居住、防空、储存提供便利。不利:土层薄且较为贫瘠;可耕地面积小,不利于农业机械化生产;地形崎岖不平,交通不便;岩层保水性能差,水库易漏水,地表水缺乏:多地下溶洞和暗河,地质不够稳定。37.(10分)如图是“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B表示地震波,A表示横波,B表示纵波,其判断依据是什么A波传播速度慢,在2900千米附近消失;B波传播速度快。(2)图中C~H分别表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F表示古登堡界面,F面以下的G物质状态为液态,判断依据是什么横波完全消失,纵波波速突然下降。(3)C层表示地壳,软流层位于E层(填字母)。地球的岩石圈是指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分析】(1)地震波分横波和纵波。横波传播速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