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3-2024学年天津一百中、咸水沽一中高二(上)期中地理试卷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满分2分)如图为哈尔滨(45°N,125°E)某小区圆形小广场照片,该日天气晴好,拍摄时体育健身器材立柱影长与立柱高度接近,完成1﹣3题。1.(2分)该时的太阳高度角约为()A.20° B.30° C.45° D.65°2.(2分)今日与该时刻太阳高度角相同的另一时刻是()A.14:00 B.14:20 C.14:40 D.15:003.(2分)稍后,从图示角度观察体育器材立柱影子长短变化以及移动方向分别是()A.变短、向右 B.变长、向左 C.变短、向左 D.变长、向右在准噶尔盆地西北部边缘山前地带。有一奇特地貌区,当地人称其为龙脊谷。龙脊谷的核心地貌。是距今2亿年前不同的砂岩与泥岩互层构成的。这里起伏的垄和槽相间分布。高差约5~10米。走向为东北一西南,露出的岩层近似于垂直地面。其中的垄状如龙脊。如图为游客拍摄的龙脊谷照片。据此完成4﹣5题。4.(2分)推测2亿年前,该地区地势()A.起伏和缓 B.陡峭高峻 C.低洼积水 D.平坦广阔5.(2分)当地的岩层之所以近似于垂直地面,是因为()A.岩层性质差异 B.岩块断裂上升 C.岩浆向上喷发 D.岩层挤压隆起从石灰岩→泥砂岩→砂砾岩,岩石颗粒变粗。在地质时期内,海退是指海岸线向海洋推进,海进是指海岸线向陆地推进。如图示意某地地质构造,据此完成6﹣8题。6.(2分)图中()A.丙左侧的岩层上升 B.甲地不可能成河 C.花岗岩形成早于泥砂岩 D.乙是向斜山7.(2分)可能找到变质岩的地点是()A.甲、乙 B.乙、丁 C.丙、丁 D.甲、丁8.(2分)根据图中地层沉积物的分布推知地理环境的变化是()A.海进 B.海退 C.陆壳下沉 D.冰期末期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图示意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分布,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且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积扇边缘。据此完成9﹣11题。9.(2分)贺兰山东麓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的主要原因是贺兰山东坡()A.坡度和缓 B.岩石裸露 C.河流、沟谷众多 D.降水集中10.(2分)与其他洪积扇相比,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的原因主要是()①降水较少②山地相对高度较小③河流较长④风化物粒径较小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1.(2分)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的主要原因是()A.海拔较高 B.土层浅薄 C.光照不足 D.水源缺乏如图示意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该河段两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四个平坦面T0、T1、T2、T3。平坦面上均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砾石的平均砾径T3>To>T2>T1。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o。据此完成12~14题。12.(2分)面积仍在扩大的平坦面是()A.T0 B.T1 C.T2 D.T313.(2分)该断面河流流速最大的时期为()A.T3形成时期 B.T2形成时期 C.T1形成时期 D.T0形成时期14.(2分)推测该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经历了()A.持续下降 B.持续抬升 C.间歇性下降 D.间歇性抬升读“某半球大气环流图”,据此完成15﹣17题。15.(2分)此时,该半球的季节是()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16.(2分)图中的高压带是()A.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 B.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 C.北半球极地高压带 D.南半球极地高压带17.(2分)在图中低气压带的成因及其控制下的天气()A.A热力因素多雨 B.B热力因素多雨 C.A动力因素少雨 D.B动力因素少雨18.(2分)如图是某大洋海底示意图,N为板块的边界。据此回答下题。图中N区域表面最常见的岩石类型和岩石物质的来源是()A.沉积岩、地壳 B.喷出岩、软流层 C.侵入岩、岩石圈 D.变质岩、软流图示区域终年受中纬西风带控制.如图为泰晤士河河口区域示意图及伦敦气候资料统计图。读图,完成19﹣20题。19.(2分)水闸的主要功能是()A.防海水入侵 B.储存淡水 C.供旅游活动 D.拦水发电20.(2分)泰晤士河河口水闸泄洪孔关闭时间哪个季节较长()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如图是小明同学在学习大气环流时制作的北半球某季节三圈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21﹣22题。21.(2分)甲、乙示意风带,其盛行风向分别为()A.东南风、西北风 B.东南风、西南风 C.东北风、西南风 D.东北风、西北风22.(2分)图中气流运动方向表示错误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如图示意世界局部地区气压带、风带分布情况。读图完成23题。23.(2分)对图中气压带、风带描述正确的是()A.a风带为北半球信风带 B.a风带为南半球西风带 C.b气压带空气堆积下沉 D.b气压带空气受热上升苏特西岛位于冰岛以南32千米处,该岛是由于1963年的火山喷发所形成,岛屿形成时四周是由相对松散的火山灰组成的陆地,中部是坚硬的熔岩,总面积为27千方千米,当前岛屿面积仅剩14平方千米。图1为岛屿位置,图2为岛屿照片。据此完成下列24﹣26题。24.(2分)该岛中部熔岩最可能是()A.花岗岩 B.石灰岩 C.玄武岩 D.大理岩25.(2分)推测苏特西岛及其附近海域火山活动频繁的原因()A.位于大洋海沟,属于消亡边界 B.位于大洋中脊,属于生长边界 C.位于大洋中脊,属于消亡边界 D.位于大洋海沟,属于生长边界26.(2分)推测该岛形成后面积不断缩小的主要原因是()A.火山持续喷发,炽热岩浆融化陆地 B.地质构造运动频繁,海岛不断沉降 C.海平面迅速上升,淹没大片岛屿 D.大风海浪不断侵蚀,海岸线不断后移位于澳大利亚西部沙漠中的波浪岩,是一块巨大而完整的花岗岩体。大约在25亿年前形成。经过日积月累的风雨冲刷和早晚剧烈的温差变化。渐渐地被侵蚀成波浪的形状。据此完成27﹣28题。27.(2分)图乙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上述波浪岩与图中数字表示的岩石类型一致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28.(2分)波浪岩的形成过程依次是()A.固结成岩—风化剥蚀一侵蚀搬运一地壳抬升 B.岩浆侵入一地壳抬升一风化剥蚀—侵蚀搬运 C.地壳抬升—侵蚀搬运一岩浆侵入一风化剥蚀 D.搬运沉积一固结成岩—地壳抬升—风化剥蚀读亚欧大陆东岸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完成下列29﹣30题。29.(2分)如图中MON表示晨昏线,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所在半球河流右岸侵蚀严重 B.线速度:P=O=M=O>N C.MO为晨线 D.NO为晨线30.(2分)北京时间2019年2月5日零点,根据刘慈欣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流浪地球》在中国内地上映,电影讲述了在不久的将来太阳即将毁灭,面对绝境,人类将开启“流浪地球”计划。影片中人类让地球停止了自转。若地球停止自转,可能消失的地理现象是()A.四季变化 B.昼夜现象 C.地转偏向力 D.昼长变化二、综合题(共3题,40分)31.(12分)图1为大气环流示意图,图2为某区域近地面天气系统分布图(单位:hPa)。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1表示北半球(冬、夏)季气压带分布状况,判断理由。(2)某港务局拟在A、B两处河段建港,请问是选在A处还是B处好?,理由是。(3)河流的下游常常形成河口三角洲堆积地形,其成因是什么?32.(14分)二十四节气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结晶,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每隔15天一个节气,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并指导农事活动。如图为二十四节气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及冬至日光照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二至日相比,地球公转速度将继续加快的是(填“冬至日”或“夏至日”);图中PMK为晨昏线,其中MK为(填“晨线”或“昏线”)。(2)图中P地的地方时为时,M地的昼长为小时。(3)从小雪到大寒期间长沙的正午旗杆影长变化是。(4)从春分到夏至,太阳直射点向移动,北京(40°N)正午太阳高度角增加度。(5)有关湖南省地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单项选择)。A.小寒至立春,长沙物影越来越长B.立夏至芒种,长沙昼长短于北京C.小暑至立秋,太阳直射点将北移D.立冬至大雪,正值水稻播种季节33.(14分)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500万年前,阿伊拉日居山脉与喜马拉雅山脉之间的象泉河流域,曾经是一片灌满了微咸水的古湖。随着古湖两侧山脉的加速隆起和一系列的地质作用,象泉河流域的札达盆地(位置见图1)形成了独特的地貌—土林。即土质的丛林。图2为札达土林自然保护区景观图。(1)简述板块的运动这对古湖区地貌形态产生的影响。(2)推测500万年以来土林形成的地质过程。(3)小华结合当地条件认为札达土林会留存较长时间,试为小华的观点提供论据。
2023-2024学年天津一百中、咸水沽一中高二(上)期中地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满分2分)如图为哈尔滨(45°N,125°E)某小区圆形小广场照片,该日天气晴好,拍摄时体育健身器材立柱影长与立柱高度接近,完成1﹣3题。1.(2分)该时的太阳高度角约为()A.20° B.30° C.45° D.65°【分析】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公式:H=90°﹣|φ﹣δ|,其中H为正午太阳高度数,φ为当地地理纬度,永远取正值,δ为直射点的纬度,当地夏半年取正值,冬半年取负值。【解答】解:太阳高度为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当物体影长与物体相同时,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是45°;根据材料可知,此时体育健身器材立柱影长与立柱高度接近,所以太阳高度角约为45°,C正确,ABD错误。故选:C。2.(2分)今日与该时刻太阳高度角相同的另一时刻是()A.14:00 B.14:20 C.14:40 D.15:00【分析】时刻应指北京时间,而非地方时,对称性问题,应先转化为地方时计算,再还原北京时间。某地地方时=已知地地方时±时间差(经度间隔15°,时间差1小时;经度间隔1°,时间差4分钟)(知东求西用减,知西求东用加)。【解答】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图片显示北京时间9:20,哈尔滨与北京经度相差5°,时间相差20分钟,位于北京东侧,根据东加西减原则,哈尔滨的地方时为9:40;今日与该时刻太阳高度角相同的另一时刻以正午12点(地方时)对称,哈尔滨应为14:20(地方时),再转化为北京时间14:00,A正确,BCD错误。故选:A。3.(2分)稍后,从图示角度观察体育器材立柱影子长短变化以及移动方向分别是()A.变短、向右 B.变长、向左 C.变短、向左 D.变长、向右【分析】太阳直射赤道上,全球日出正东,日落正西;太阳直射北半球,全球日出东北,日落西北(极昼极夜地区除外);太阳直射南半球,全球日出东南,日落西南(极昼极夜地区除外)。【解答】解:根据时间和影子的方位,可知现在拍摄方向偏东,右侧为南。稍后,太阳高度角增大,影长应变短,故BD错误。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面向太阳,太阳的移动方向应向右(顺时针),影子方位与太阳方位相反,所以目视方向影子转向左,故C正确,故A错误。故选:C。在准噶尔盆地西北部边缘山前地带。有一奇特地貌区,当地人称其为龙脊谷。龙脊谷的核心地貌。是距今2亿年前不同的砂岩与泥岩互层构成的。这里起伏的垄和槽相间分布。高差约5~10米。走向为东北一西南,露出的岩层近似于垂直地面。其中的垄状如龙脊。如图为游客拍摄的龙脊谷照片。据此完成4﹣5题。4.(2分)推测2亿年前,该地区地势()A.起伏和缓 B.陡峭高峻 C.低洼积水 D.平坦广阔【分析】地球表面的形态在不断地变化。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内部的热能,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等,它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主要来自于地球外部的太阳能,以及地球重力能等,表现为地表物质的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等作用,它将高山削低,把盆地填平,其结果往往使地表趋于平坦。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是在内力和外力长期作用下形成的,在不同的地点和时期往往以某一种作用占主导。【解答】解:龙脊谷是距今2亿年前不同的砂岩与泥岩互层构成的,属于沉积岩,故可以判断为流水沉积作用形成;距今2亿年前,该地区地势低洼积水,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5.(2分)当地的岩层之所以近似于垂直地面,是因为()A.岩层性质差异 B.岩块断裂上升 C.岩浆向上喷发 D.岩层挤压隆起【分析】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的热能,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等,它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外部的太阳能,以及地球重力能等,表现为对地表物质的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等作用,它将高山削低,把盆地填平,其结果往往使地表趋于平坦。【解答】解:据材料可知,该地起伏的垄和槽相间分布,垄状如龙脊,应为地壳运动造成板块挤压隆起形成的褶皱,其中垄为背斜,其外层岩层受外力作用被侵蚀,中间坚硬的岩层保留下来形成近似于垂直地面的岩层,D正确。故选:D。从石灰岩→泥砂岩→砂砾岩,岩石颗粒变粗。在地质时期内,海退是指海岸线向海洋推进,海进是指海岸线向陆地推进。如图示意某地地质构造,据此完成6﹣8题。6.(2分)图中()A.丙左侧的岩层上升 B.甲地不可能成河 C.花岗岩形成早于泥砂岩 D.乙是向斜山【分析】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在地貌上常常形成山岭;向斜岩层向下弯曲,在地貌上常常成为谷地或盆地。但是有些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作用,裂隙比较发育,容易遭受侵蚀而成为谷地,而向斜槽部因受挤压,岩层变得紧实,不易遭受侵蚀反而成为山岭。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或张力,超过了岩层所能承受的强度,岩层发生断裂,并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错动、位移,形成断层,大的断层常常形成谷地或陡崖。【解答】解:丙地附近为断层,根据岩层覆盖情况,丙左侧石灰岩分布高于右侧,应为上升盘,A正确。甲地是山谷,有可能发育河流,B错误。花岗岩侵入到泥砂岩中,其形成应该晚于泥砂岩,C错误。乙是背斜山,不是向斜山,D错误。故选:A。7.(2分)可能找到变质岩的地点是()A.甲、乙 B.乙、丁 C.丙、丁 D.甲、丁【分析】三大类岩石的转化:岩浆岩受流水、风、冰川、海浪等的侵蚀、搬运、堆积作用,形成沉积岩;同时,这些已生成的岩石,在一定温度和压力等作用下发生变质,形成变质岩;各类岩石在地壳深处或地壳以下发生重熔再生作用,又成为新的岩浆;从岩浆形成各类岩石,再到岩浆通过上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解答】解: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变质岩的形成与高温高压相关。丙地有断层,岩层断裂可能是受到超高压影响,因此原有岩石可能因压力原因形成的变质岩,丁处为岩浆侵入与周围石灰岩接触区,石灰岩可能因高温变质形成大理岩,丙、丁符合题意,C正确。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甲乙两地分别位于向斜和背斜,且位于地表,不具备高温高压环境,不太可能找到变质岩,排除甲乙,ABD错误。故选:C。8.(2分)根据图中地层沉积物的分布推知地理环境的变化是()A.海进 B.海退 C.陆壳下沉 D.冰期末期【分析】地质学上,海水从海岸入侵陆地的过程叫“海进”,反之称为“海退”。海水在向陆地推进或退却的过程中,沉积物的颗粒大小会随水深深度发生变化。一般而言,深度越深,沉积物颗粒越小。【解答】解:结合所学知识,海水在向陆地推进或退却的过程中,沉积物的颗粒大小会随水深深度发生变化,一般而言,深度越深,沉积物颗粒越小。故受海进影响,同一地点水越来越深,沉积颗粒自下向上变细;受海退影响,同一地点水越来越浅,沉积物颗粒自下向上变粗(如图,a图指示海退,b图指示海进)。根据图例,图中沉积层自下而上是石灰岩、泥砂岩和砂砾岩,岩层颗粒向上变粗,说明水越来越浅,是地壳上升或海退的结果,B正确,AC错误。冰期末期气温上升,冰川融化使海面上升,导致海进,D错误。故选:B。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图示意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分布,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且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积扇边缘。据此完成9﹣11题。9.(2分)贺兰山东麓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的主要原因是贺兰山东坡()A.坡度和缓 B.岩石裸露 C.河流、沟谷众多 D.降水集中【分析】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解答】解:结合图可以看出洪积扇集中分布在贺兰山东麓,图中可以看出贺兰山东侧河流,沟谷众多,从上游带来的泥沙众多,在山麓处地势降低,泥沙沉积,因此形成集中连片的洪积扇。故选:C。10.(2分)与其他洪积扇相比,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的原因主要是()①降水较少②山地相对高度较小③河流较长④风化物粒径较小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分析】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解答】解: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处的河流相对较长,③正确;山地的相对高度较小,②正确;都位于贺兰山东麓,降水相差不大,①错;主要是河流携带的泥沙,风化物粒径较小,④错。综上②③正确,所以B正确。故选:B。11.(2分)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的主要原因是()A.海拔较高 B.土层浅薄 C.光照不足 D.水源缺乏【分析】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气候、地形、水源、土壤、市场、技术、交通运输、政策、劳动力等。【解答】解:由材料信息可知,这里洪积扇堆积物以砾石为主,这就说明冲积扇坡度较大,流水较急,不利于小颗粒物质堆积,造成土层浅薄,不利于耕地分布。故选:B。如图示意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该河段两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四个平坦面T0、T1、T2、T3。平坦面上均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砾石的平均砾径T3>To>T2>T1。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o。据此完成12~14题。12.(2分)面积仍在扩大的平坦面是()A.T0 B.T1 C.T2 D.T3【分析】河流在不同的河段其特点不同,在上游山区由于落差大,水流急,河流以溯源侵蚀和下蚀为主,河道呈V字型;在河流流出山口,由于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在山麓地带堆积下来,形成扇状堆积地貌,被称为冲积扇;在河流中下游,以侧蚀为主,形成河漫滩平原;在河流的入海口处,由于地形平坦,水流减慢,河流以沉积作用为主,形成三角洲。【解答】解:由题可知,平坦面形成的原因是流水沉积,其中T0靠近水面,仍然受到流水沉积影响,故仍在扩大,A正确。故选:A。13.(2分)该断面河流流速最大的时期为()A.T3形成时期 B.T2形成时期 C.T1形成时期 D.T0形成时期【分析】沉积物颗粒的大小与流速关系密切。一般来说,河流上、中游因坡降大,流速快,沉积物颗粒大;下游坡降和流速均小,沉积物颗粒细小。河流中心流速大,岸边流速小(特别是凸岸),岸边的沉积物颗粒较中心的小。在时间上,洪水期间因流速大,沉积的物质颗粒粗大;平水期流速小,沉积的物质颗粒细小,结果表现在沉积物垂直剖面中,粗、细沉积物成层分布。【解答】解:据材料可知,砾石的平均砾径为T3>T0>T2>T1,沉积颗粒越大说明流速越大,因此T3时期该断面流速最大。故选:A。14.(2分)推测该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经历了()A.持续下降 B.持续抬升 C.间歇性下降 D.间歇性抬升【分析】河流的沉积作用具有分选性,即体积大的、质量重的先沉积,体积小的,轻的后沉积,沉积层有一个有重到轻的过渡。【解答】解:根据题干可知,该河段两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四个平坦面T0、T1、T2、T3,平坦面上均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如果按照河流正常的沉积,其砾径应该由大到小,即其先后顺序是T3>T2>T1>T0.但实际是砾石的砾径为T3>T0>T2>T1,说明该区域地壳发生变化,即T3先出现,T0再出现,然后地壳抬升,形成T2,然后再形成T1,即地壳经历了间歇性抬升。故选:D。读“某半球大气环流图”,据此完成15﹣17题。15.(2分)此时,该半球的季节是()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分析】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解答】解:通过图中气流的运动与偏转方向,发现风带的气流运动都是右偏,可以判断该半球为北半球;此时气压带和风带位于0°、30°、60°的北侧,说明气压带风带北移,为北半球的夏季,B正确,ACD错误。故选:B。16.(2分)图中的高压带是()A.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 B.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 C.北半球极地高压带 D.南半球极地高压带【分析】低纬信风带位于赤道低压带和副热带高压带之间,北半球低纬信风为东北风,南半球低纬信风为东南风,中纬西风带位于副热带高压带和副极地低压带之间,北半球中纬西风为西南风,南半球中纬西风为西北风。【解答】解:由题中图可以看出,图中风带的风向都是向右偏转,可知是北半球,图中的高压带位于30°附近,可知是副热带高气压带,A正确。故选:A。17.(2分)在图中低气压带的成因及其控制下的天气()A.A热力因素多雨 B.B热力因素多雨 C.A动力因素少雨 D.B动力因素少雨【分析】低纬环流的形成是由于赤道附近接受的太阳辐射多,气温高,气流上升形成的;同样,高纬环流则是两极地区气温低,气流下沉形成,所以属于热力环流。中纬环流则不同,赤道上升气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在南北纬30°附近偏转为西风,受重力下沉,形成副高;从低纬来的气流和从高纬来的气流在60°附近相遇,暖气流被迫抬升,形成副极地低压带,故中纬环流属于动力环流。【解答】解:图中A低压带位于赤道附近,为赤道低气压带,是由于赤道热气流上升形成,属于热力因素形成的,受其影响,盛行上升气流,降水丰富,A正确,C错误。B低压带位于60°附近,为副极地低气压带,是冷暖空气相遇,暖空气被迫上升形成,为动力因素形成的,受其影响,降水丰富,BD错误。故选:A。18.(2分)如图是某大洋海底示意图,N为板块的边界。据此回答下题。图中N区域表面最常见的岩石类型和岩石物质的来源是()A.沉积岩、地壳 B.喷出岩、软流层 C.侵入岩、岩石圈 D.变质岩、软流【分析】地球内部的岩浆,在岩浆活动过程中上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地表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形成沉积岩;已经生成的岩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成分和性质的改变,形成变质岩;各类岩石在地下深处发生重熔,又形成新的岩浆。如此周而复始,形成一个完整的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解答】解:根据图上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N点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N处有岩浆涌出,为喷出岩,岩浆来源于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B正确,ACD错误。故选:B。图示区域终年受中纬西风带控制.如图为泰晤士河河口区域示意图及伦敦气候资料统计图。读图,完成19﹣20题。19.(2分)水闸的主要功能是()A.防海水入侵 B.储存淡水 C.供旅游活动 D.拦水发电【分析】水闸有重要的作用,关闭时,水闸以上至伦敦河段水流落差减小,水能蕴藏量变小,同时流速减缓,有利于泥沙沉积,进而导致河水含沙量减小;关闸后,水量增多,河道变深变宽,通航能力增强。【解答】解:大坝拦水发电通常位于河流上游,而泰晤士河水闸位于河口地区,落差很小,水能资源不丰富;英国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降水丰沛,地表水资源較丰富,但是储存淡水的大坝和水库通常建在水质较好的上游或源头地区;水闸并不奇特,旅游价值較低;河口地区通常水患较为严重,水闸可以阻挡海水入侵,使伦敦免遭海水倒灌。故选:A。20.(2分)泰晤士河河口水闸泄洪孔关闭时间哪个季节较长()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分析】流域的开发建设一般以河流的利用与治理为核心,结合资源条件对流域进行综合开发,同时对流域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治理。具体内容包括防洪、发电、航运、灌溉、旅游、土地利用、提高水质等。【解答】解:泰晤士河夏季流量小,为了防止海水入侵,关闭水闸,减少海水倒灌对河流的影响,所以水闸泄洪孔关闭次数最多的可能是7月,B正确,A\、C、D错误。故选:B。如图是小明同学在学习大气环流时制作的北半球某季节三圈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21﹣22题。21.(2分)甲、乙示意风带,其盛行风向分别为()A.东南风、西北风 B.东南风、西南风 C.东北风、西南风 D.东北风、西北风【分析】全球近地面共有七个气压带,即赤道低气压带,南、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南、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南、北半球的极地高气压带。在气压带之间形成六个风带,即南、北半球的低纬信风带,南、北半球的中纬盛行西风带,南、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这些气压带和风带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解答】解:由题中图可以看出,图中甲风带位于0°N和30°N之间,为东北信风带,风向为东北风。图中乙风带位于30°N和60°N之间,为盛行西风带,风向为西南风。故选:C。22.(2分)图中气流运动方向表示错误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分析】全球近地面共有七个气压带,即赤道低气压带,南、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南、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南、北半球的极地高气压带。在气压带之间形成六个风带,即南、北半球的低纬信风带,南、北半球的中纬盛行西风带,南、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这些气压带和风带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解答】解:A、①位于赤道附近,是赤道低气压带,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图示正确,不符合题意。B、②在北纬60°附近,为极锋,冷暖气团交汇,暖气团沿着冷气团爬升,图示正确,不符合题意。C、③为北半球高空西风带,由于不受摩擦力的影响,最终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图示错误,但符合题意。D、④为来自极锋的气流,为高空风向,图示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如图示意世界局部地区气压带、风带分布情况。读图完成23题。23.(2分)对图中气压带、风带描述正确的是()A.a风带为北半球信风带 B.a风带为南半球西风带 C.b气压带空气堆积下沉 D.b气压带空气受热上升【分析】全球近地面共有七个气压带,即赤道低气压带,南、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南、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南、北半球的极地高气压带。在气压带之间形成六个风带,即南、北半球的低纬信风带,南、北半球的中纬盛行西风带,南、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这些气压带和风带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解答】解:根据图例可知,图中气压带在30°附近,为副热带高气压带,风向右偏,所以位于北半球,则a为北半球西风带,AB不符合题意。根据图例可知,图中气压带在30°附近,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是由于空气堆积下沉形成的,属于动力因素,C正确,D错误。故选:C。苏特西岛位于冰岛以南32千米处,该岛是由于1963年的火山喷发所形成,岛屿形成时四周是由相对松散的火山灰组成的陆地,中部是坚硬的熔岩,总面积为27千方千米,当前岛屿面积仅剩14平方千米。图1为岛屿位置,图2为岛屿照片。据此完成下列24﹣26题。24.(2分)该岛中部熔岩最可能是()A.花岗岩 B.石灰岩 C.玄武岩 D.大理岩【分析】地球内部的岩浆,在岩浆活动过程中上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地表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形成沉积岩。已经生成的岩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成分和性质的改变,形成变质岩。各类岩石在地下深处发生重熔,又形成新的岩浆。如此周而复始,形成一个完整的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解答】解:岛屿四周由火山灰组成,中部是较坚硬的熔岩,该岛中部熔岩最可能是花岗岩。故选:A。25.(2分)推测苏特西岛及其附近海域火山活动频繁的原因()A.位于大洋海沟,属于消亡边界 B.位于大洋中脊,属于生长边界 C.位于大洋中脊,属于消亡边界 D.位于大洋海沟,属于生长边界【分析】冰岛位于北大西洋中脊附近地区。【解答】解:北大西洋中脊冰岛所在的地区位于美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的生长边界,B正确,A、C、D错误。故选:B。26.(2分)推测该岛形成后面积不断缩小的主要原因是()A.火山持续喷发,炽热岩浆融化陆地 B.地质构造运动频繁,海岛不断沉降 C.海平面迅速上升,淹没大片岛屿 D.大风海浪不断侵蚀,海岸线不断后移【分析】推测该岛形成后面积不断缩小的主要原因可以从海浪侵蚀或海平面上升角度分析。【解答】解:火山持续喷发,由于地表温度低,大量炽热岩浆喷出地表,就会冷凝堆积,导致陆地面积更大,A错误;当地为生长边界,大量岩浆上涌,形成大洋中脊,海岛不断沉降的可能性不大,B错误;目前没有发生海平面迅速上升的现象,C错误;该岛处于大洋中间,多盛行西风或极地东风,风浪很大,大风海浪不断侵蚀,海岸线不断后移,导致岛屿面积缩小,D正确。故选:D。位于澳大利亚西部沙漠中的波浪岩,是一块巨大而完整的花岗岩体。大约在25亿年前形成。经过日积月累的风雨冲刷和早晚剧烈的温差变化。渐渐地被侵蚀成波浪的形状。据此完成27﹣28题。27.(2分)图乙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上述波浪岩与图中数字表示的岩石类型一致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分析】地球内部的岩浆,在岩浆活动过程中上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地表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形成沉积岩;已经生成的岩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成分和性质的改变,形成变质岩;各类岩石在地下深处发生重熔,又形成新的岩浆,如此周而复始,形成一个完整的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解答】解:图2中③为变质岩,④为沉积岩、①为岩浆(三个箭头指向)、②为岩浆岩(一个箭头指向);图中的波浪岩是一块巨大而完整的花岗岩体,花岗岩属于岩浆岩。岩浆岩只能通过岩浆活动才能形成。在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中,只有一个箭头指向的才是岩浆岩,对应的是②。故选:B。28.(2分)波浪岩的形成过程依次是()A.固结成岩—风化剥蚀一侵蚀搬运一地壳抬升 B.岩浆侵入一地壳抬升一风化剥蚀—侵蚀搬运 C.地壳抬升—侵蚀搬运一岩浆侵入一风化剥蚀 D.搬运沉积一固结成岩—地壳抬升—风化剥蚀【分析】内力作用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它使得地表变得高低起伏。外力作用能量来源于地球外部的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主要作用要素有温度、流水、风、海浪、冰川等,主要表现为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堆积作用、固结成岩、重力作用和化学作用,它使得地表趋于平坦。【解答】解:波浪岩属于侵入型岩浆岩,所以首先是岩浆侵入、冷凝形成侵入岩;然后地壳抬升,露出地表,受外力风化、剥蚀、搬运,形成波浪岩的形态,所以波浪岩的形成过程依次为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侵蚀搬运,B正确,ACD错误。故选:B。读亚欧大陆东岸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完成下列29﹣30题。29.(2分)如图中MON表示晨昏线,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所在半球河流右岸侵蚀严重 B.线速度:P=O=M=O>N C.MO为晨线 D.NO为晨线【分析】(1)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2)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同一纬线上,相同高度,线速度相同。(3)日界线:0时日界线、国际日界线。(4)0时经线为夜半球中央经线。【解答】解:图中显示,地球自转方向呈顺时针方向,表明图示区域位于南半球,南半球的地转偏向力顺着河水流动方向向左偏,因此左岸侵蚀严重,A错误。图中P、Q、M、N位于同一条纬线上,自转速线度相同,图中O点纬度比其他四点高,自转线速度最小,B错误。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则P、Q所在经线应是日期分界线,其中一条为0时经线,另一条为180°经线,由于0时经线为夜半球中央经线,因此P所在经线为0时经线,南极附近出现极夜,根据自转方向判断,MO应为昏线,NO应为晨线,C错误,D正确。故选:D。30.(2分)北京时间2019年2月5日零点,根据刘慈欣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流浪地球》在中国内地上映,电影讲述了在不久的将来太阳即将毁灭,面对绝境,人类将开启“流浪地球”计划。影片中人类让地球停止了自转。若地球停止自转,可能消失的地理现象是()A.四季变化 B.昼夜现象 C.地转偏向力 D.昼长变化【分析】地球围绕地轴的转动是地球的自转,其产生的地理意义有: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不同经度的时间不同,即不同经度的地方时不同;昼夜更替;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地球围绕太阳的转动是地球的公转,其产生的地理意义有: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四季的更替;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分布。【解答】解:A、四季的变化是地球公转产生的,和地球停止自转无关,不符合题意。B、昼夜现象是由于地球不透明、不发光所致,和地球停止自转无关,不符合题意。C、地转偏向力是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所以如果地球停止自转,则地转偏向力消失,故符合题意。D、昼长变化是由于地球公转产生的,和地球停止自转无关,不符合题意。故选:C。二、综合题(共3题,40分)31.(12分)图1为大气环流示意图,图2为某区域近地面天气系统分布图(单位:hPa)。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1表示北半球冬(冬、夏)季气压带分布状况,判断理由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2)某港务局拟在A、B两处河段建港,请问是选在A处还是B处好?A,理由是A处位于河流的凹岸,侵蚀作用强,是主流深水处。(3)河流的下游常常形成河口三角洲堆积地形,其成因是什么?【分析】(1)气压带风带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大致北半球的夏季位置偏北,冬季位置偏南。(2)港口一般在凹岸,流水侵蚀作用强的地方。(3)河流入海口附近,地形平坦,加之海水的顶托作用,水流速度较缓,河流自上游携带的泥沙堆积于河口,形成三角洲。【解答】解:(1)从图的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可判断,此时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偏南,为北半球的冬季。(2)由图可知,A处位于河流的凹岸,流水的侵蚀作用显著,是主流深水处,适合建港;而B处位于河流的凸岸,流水的堆积作用显著,水较浅,不适合建港。(3)河流的入海口常常形成河口三角洲,其成因是河流入海口水下坡度平缓,河流带来的泥沙,在流速减缓及海潮的顶托下泥沙沉积而形成河口三角洲。故答案为:(1)冬;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2)A;A处位于河流的凹岸,侵蚀作用强,是主流深水处(3)因河流入海口水下坡度平缓,加之海水顶托作用,河水流速减慢,河流所携带的泥沙在河口前方堆积而成。32.(14分)二十四节气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结晶,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每隔15天一个节气,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并指导农事活动。如图为二十四节气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及冬至日光照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二至日相比,地球公转速度将继续加快的是冬至日(填“冬至日”或“夏至日”);图中PMK为晨昏线,其中MK为昏线(填“晨线”或“昏线”)。(2)图中P地的地方时为6时,M地的昼长为0小时。(3)从小雪到大寒期间长沙的正午旗杆影长变化是先变长后变短。(4)从春分到夏至,太阳直射点向北(半球)移动,北京(40°N)正午太阳高度角增加23.5度。(5)有关湖南省地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B(单项选择)。A.小寒至立春,长沙物影越来越长B.立夏至芒种,长沙昼长短于北京C.小暑至立秋,太阳直射点将北移D.立冬至大雪,正值水稻播种季节【分析】(1)1月初位于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最快;7月初位于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最慢。(2)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入昼为晨线,由昼入夜为昏线。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坐标与出现极昼极夜的最低纬度互余;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是昼半球的中央经线。某地地方时=已知地地方时±时间差(经度间隔15°,时间差1小时;经度间隔1°,时间差4分钟)(知东求西用减,知西求东用加)。(3)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正午旗杆影长越短。(4)春分到夏至,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向北移动;夏至到秋分,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向南移动;秋分到冬至,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向南移动;冬至到春分,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向北移动。(5)3月21日前后(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6月22日前后(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9月23日前后(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12月22日前后(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解答】解:(1)地球公转,1月初位于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因此地球公转速度将继续加快的是冬至日。图2中阴影部分为夜半球,根据地球自转的方向,由昼到夜的是昏线,故MK为昏线。(2)P地位于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的经线上,因此地方时为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版房地产抵押回购交易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预应力钢筋进出口代理合同3篇
- 室内设计公司2025年度市场推广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船舶设备个人买卖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高空作业安全责任免除服务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保姆雇佣合同与雇主合作共赢协议3篇
- 二零二五版抵债协议:债权债务清算与资产转让合同3篇
- 2025版超薄浮法玻璃出口贸易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版建筑外墙防水涂料研发与销售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快递物流企业碳排放管理与减排协议合同3篇
- 【S洲际酒店婚礼策划方案设计6800字(论文)】
- 医养康养园项目商业计划书
- 《穿越迷宫》课件
- 《C语言从入门到精通》培训教程课件
- 2023年中国半导体行业薪酬及股权激励白皮书
- 2024年Minitab全面培训教程
- 社区电动车棚新(扩)建及修建充电车棚施工方案(纯方案-)
- 项目推进与成果交付情况总结与评估
- 铁路项目征地拆迁工作体会课件
- 医院死亡报告年终分析报告
- 建设用地报批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