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隧道综合监测系统技术规范书(部分)_第1页
电力隧道综合监测系统技术规范书(部分)_第2页
电力隧道综合监测系统技术规范书(部分)_第3页
电力隧道综合监测系统技术规范书(部分)_第4页
电力隧道综合监测系统技术规范书(部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方

UTH电

ERNP网

C^iER

GRID

(通用

部分)

本号:

加22版

广

东电网

有限责

任公司

202

2年8月

知识产权声明

本文件的知识产权属广东电网公司所有。对本文件的使用及处

置应严格遵循广东电网公司有关规定或获取本文件的合同及约定的

条件和要求。未经广东电网公司事先书面同意,不得对外披露、复

制。

IntellectualPropertyRightsStatement

Theintellectualpropertyrightsofthisdocumentbelongto

GuangdongPowerGridCompany.Theuseanddisposalofthisdocument

shallstrictlycomplywiththerelevantprovisionsofGuangdongPower

GridCompanyortheconditionsandrequirementsofthecontractand

agreementforobtainingthisdocument.Withoutthepriorwrittenconsent

ofGuangdongPowerGridCompany,itshallnotbedisclosedor

duplicated.

1/—1―

刖百

为规范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隧道综合监控系统的功能要

求和性能指标,更好的指导和推进电力隧道综合监控系统实用化应

生,切实提高输电线路运维水平,依据国内外有关标准、规程和规

范,行业企业相关标准编制本规范书。

本技术规范书由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技术部提出、归口

管理并负责解释。

本技术规范书主要起草人:

本技术规范书主要审核人:

本技术规范书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广东电网有限

责任公司生产技术部。

目录

1总贝IJ...........................................................................................................................................................................5

2工作范围..................................................................................5

2.1工程概况............................................................................5

2.2范围和界限.........................................................................5

2.3服务范围...........................................................................5

3应遵循的主要标准..................................................................6

4使用条件...........................................................................8

4.1正常使用条件.......................................................................8

4.2特殊使用条件.......................................................................9

5技术要求..................................................................................9

5.1一般规定............................................................................9

5.2基本要求...........................................................................10

5.3功能要求.........................................................................II

5.4关键性能参数要求..................................................................20

5.5信息安全防护要求..................................................................24

6试验...............................................................................26

6.1试验分类...........................................................................26

6.2试验方法...........................................................................27

7产品对环境的影响.........................................................................28

8技术文件要求.......................................................................28

9标识、安装、包装、运输、储存和质量保证.................................................29

9.1标识...............................................................................29

9.2包装...............................................................................29

9.3储存与运输.........................................................................29

9.4安装..............................................................................29

9.5质量保证..........................................................................30

10报价补充说明清单........................................................................3()

11附录.....................................................................................32

附录A技术偏差表..........................................................................32

附录B视频监控子系统防雷要求.............................................................33

附录C摄像机立杆及监控机箱设计...........................................................35

附录D喷淋试验............................................................................36

附录E电力隧道综合监测系统功能试验(交接试验)项目...............................37

电力隧道综合监测系统技术规范书(通用部分)

1总则

1.1本技术规范书适用于中国南方电网公司电网建设工程项目采购的电力隧道综合监控系统,它

提出了该设备的使用条件、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及包装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2本技术规范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凡本技术规范书中未规定,但在相关设备的

行业标准、国家标准或正C标准中有规定的规范条文,投标方应按相应标准的条文进行设备

设计、制造、试验和安装。对国家有关安全、环保等强制性标准,必须满足其要求。

1.3如果投标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技术规范书的条文提出异说,则意味着投标方提供的设备

完全符合本技术规范书的要求。如有异议,不管是多么微小,都应在报价书中以“对技术规范

书的意见和同招标技术文件的差异”为标题的专门章节中加以详细描述。

1.4本技术规范书所使用的标准如遇与投标方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1.5本技术规范书经买、卖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的法律

效力。

L6本技术规范书未尽事宜,由招投标双方协商确定。

1.7投标方在应标招标技术文件中应如实反映应标产品与本技术规范书的技术差异。如果投标方没

有提出技术差异,而在执行合同的过程中,招标方发现投标方提供的产品与其应标招标技术文件的

条文存在差异,招标方有权利要求退货,并将对后续的评标工作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1.8投标方应在应标技术部分按本技术规范书的要求如实详细的填写应标设备的标准配置表,

并在应标商务部分按此标准配置进行报价,如发现二者有矛盾之处,将对评标工作有不同程度

的影响。

1.9投标方应充分埋解本技术规范书并按本技术规范书的具体条款、格式要求填写应标的技术

文件,如发现应标的技术文件条款、格式不符合本技术规范书的要求,则认为应标不严肃,在

评标时将有不同程度的扣分。

2工作范围

2.1工程概况

本技术规范书采购的设备适用的工程概况详见专用部分。

2.2范围和界限

1)本技术规范书适用于所供电力隧道综合监测系统的设计、制造、装配、工厂试验、交

付、现场安装和试验的指导、监督以及试运行工作。

2)现场安装和试验在招标方的技术指导和监督下由投标方完成。

3)本技术规范书未说明,但乂与设计、制造、装配、试验、运输、包装、保管、安装和

运行维护有关的技术要求,按条款3所规定的有关标准执行。

2.3服务范围

1)投标方应按本技术规范书的要求提供全新的、合格的电力隧道综合监测系统及其附

5

电力隧道综合监测系统技术规范书(通用部分)

属设备、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耀。

2)投标方所提供的组件或附件如需向第三方外购时,投标方应对质量向招标方负责,

并提供相应出厂和验收证明。

3)工厂试验由投标方在生产厂家内完成,但应有招标方代表参加,参加工厂验收的人数

及天数等规定详见商务文件。

4)现场安装和试验由投标方完成,并协助招标方按标准检查安装质量,处理调试投运过

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供备品、备件,同时应选派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安装和对运行人

员进行指导培训。

5)投标方负责对招标方人员免费进行全面技术培训,双方应提前商议并明确培训方案。

6)投标方应协助招标方解决设备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排除故障恢复运行。

7)设备安装、调试和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投运。设备投运并稳定运行三个月后,投标方

和招标方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南方电网公司管理制度签署合同设备的验收证明书。

8)如果安装、调试、性能检验、试运行及质保期内技术指标一项或多项不能满足合同技

术部分要求,招投标双方共同分析原因,分清责任,如属设名制造缺陷方面的原因,应山投标

方承担全部责任。

9)所有备品备件应为全新产品,与已经安装设备的用应部件能够互换,具有相同的技术

协议和相同的规格、材质、制造工艺;所有备品备件应采取防尘、防潮、防止损坏等措施,并

标明“备品备件”,与主设备一并发运。

10)投标方负责将所供电力隧道综合监测系统的所有物资运输至电力隧道现场。

H)投标方提供的电力隧道综合监测系统除在隧道内安装使用外,还应能免费提供给南方

电网、广东电网以及地市供电局的各级软件平台安装使用,并协助完成软件安装调试和提供适

合的软件菜单设置和报警阈值等建议标准。

3应遵循的主要标准

除本技术规范书特殊规定外,投标方所提供的设备均按规定的标准和规程的最新版本进

行设计、制造、试验和安装。如果这些标准内容有矛盾时,应按最高标准的条款执行或按双方

商定的标准执行。如果投标方选用本技术规范书规定以外的标准时,则需提交这种替换标准供

审杳和分析。仅在投标方己证明替换标准相当或优于技术规范书规定的标准,并从招标方处获

得书面的认可才能使用。提交供审查的标准应为中文或英文版本。主要引用标准如下:

ITUH.264《视频编解码标准》

ITU-TG.711《音频编解码标准》

ITU-TG.652、G.655《单模光纤标准》

IEC144《低压开关和控制设备的外无防护等级》

6

电力隧道综合监测系统技术规范书(通用部分)

ANSI-C39.5《电气和电子测量和控制仪表的安全要求》

SMI-S《存储管理接口标准》

GB19577-2009《国家电气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GB50217-200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GB11920-98《电站电气部分集中控制装置通用条件》

GB/T2423-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GB/T21197-2007《线型光纤感温火灾探测器》

GB/T12085-1989《光学和光学仪器环境试验方法》

GB4208-1993《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16529-1996《光纤光缆连接器》

GB/T14715-1993《信息技术设备用不间断电源通用技术条件》

GB/T13729-2002《远动终端设备》

GB18899-2002《全介质自承式光缆》

GB/T6995-2008《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

GB50348-200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B/T2423.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

GB/T2423.2《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

GB/T2423.4《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Db:交变湿热试验方法》

GB/T2423.10《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和导则:振

动(正弦)》

GB/T2423.17《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Ka:盐雾试验

方法》

GB/T17626.2《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17626.3《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17626.4《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17626.5《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T17626.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

GB/T17626.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

GB/T17626.9《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脉冲磁场抗扰度试验》

7

电力隧道综合监测系统技术规范书(通用部分)

GB/T17626.12《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振荡波抗扰度试验》

DL/T5221-2005《城市电力电缆线路设计技犬规定》

DL451-1991《循环式远动规约》

DL/T720-2000《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柜、屏通用技术条件》

DL/T860-2004《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

DL/T1074-2007《电力用直流和交流一体化不间断电源设备》

Q/GDW413-2010《电力系统二次设备SPD防盲技术规范》

《南方电网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技术规范第6部分:厂站应用

Q/CSG110017.62-2012

第2篇:智能监视中心功能规范》

《南方电网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技术规范第7部分:配置第

Q/CSG110017.75-2012

5篇:厂站辅助设施配置规范》

Q/CSG11201-2009《应急指挥平台建设规范》

Q/GDW383—2009《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

南方电网调继[2008]4号《中国南方电网公司继电保护反事故措施汇编》

《南方电网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技术实施规范》

《南方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穴间断电源配置规范》

《广东电网公司城市电力电缆隧道建设标准》

《广东电网DLT634.5101-2002实施细则》

《广东电网DLT634.5104-2002实施细则》

(广电生[2008]117号)《广东电网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实施规范》

S.00.00.05/Q106-0001-090

广东电网变电站视频及环境监控系统技术规范

9-6098

《广东电网调度及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用交流不间断电源系统技术规

范》

4使用条件

4.1正常使用条件

4.1.1环境条件

1)海拔高度:<1000m;

2)最高环境温度:+5O°C;

8

电力隧道综合监测系统技术规范书(通用部分)

3)最低环境温度:-25(;

4)最大日温差:30℃;

5)短时高温环境:5min,200℃;

7)最高环境湿度:100%;

8)日相对湿度平均值:98%;

9)月相对湿度平均值:95%;

10)多灰尘、可燃气体、蚊虫等隧道环境;

11)强电场、电腐蚀的隧道环境;

12)渗漏水、泡水的隧道环境

13)存在强腐蚀性物质的沿海地区隧道环境。

4.1.2工程条件

系统概况

1)隧道中电力电缆额定电压:500kV/220kV/110kV/35kV/10kV;;

2)系统供电电压:AC380V/220V

3)系统额定频率:50Hz;

4)系统接地方式:隧道地网接地。

耐震能力

水平分量:0.25g;

垂直分量:0.125go

设计寿命

工程使用设备必须是全新的、耐用的,满足作为一个完整产品一般所能满足的全部要求,

系统所有装置、部件应保证设计寿命8年。

4.2特殊使用条件

凡不满足44条正常使用条件之外的特殊条件,如环境温度、海拔、污秽等级等条件项目

单位应明确,且应在技术规范书的相应技术条款中对有关技术参数及要求加以修正、说明,并

在提交需求计划及招技术规范书时向物资部门特别明确。要求投标方按实际使用条件供货。

5技术要求

5.1一般规定

5.1.1本章内容规定了电力隧道综合监测系统的技术要求。除本技术规范书另有规定外,

电力隧道综合监测系统应符合本章所述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5.1.2投标人应根据报价的标包中涉及电力隧道综合监测系统,对本章所有技术条款逐条

响应。

5.1.3投标人提供的电力隧道综合监测系统技术参数应与技术条件中规定的技术要求一

致。如有偏差,投标人应如实、准确地填写“技术要求偏差表”;若无技术偏差则视为满足本

9

电力隧道综合监测系统技术规范书(通用部分)

技术要求的内容,且在技术偏差表中填写“无偏差”。“技术要求偏差表”见附录A。

5.2基本要求

5.2.1电源

系统的电源应安全可靠,隧道内设备电源由监控机房内专用交流220V稳压电源提供,

电源接线两端应有标签详细说明起止点和用途,便于维护、检修。

电源配电器必须具备防雷、防漏电和防过电压能力,电源电压在+10%〜・15%额定电压、

频率在+2%〜2%范围变化时,设备各项性能和技术指标均能满足系统要求.

电源回路装快速开关保护,当供电回路出现现场故障或异常时,应发出报警信号,装置

不应误动。

5.2.L4采用专线供电,不与消防、通风等其它系统电源共用,前端设备电源由电力隧道内电源

配电箱提供,并经电源适配器转换,分别向各个装置供电。

5.2.1.5控制电源和装置电源分开,电源通过自带的空气开关接入装置。

521.6线缆选择及敷设应符合压降、短路电流及规程规范要求。

5.2.2接地

5.221设备的保护接地、工作接地(也称逻辑接地)不应混接,工作接地应实现一点接地。

522.2系统不设单独的接地网,遵照“一点接地”原则,站端设备接地线接于变电站或隧道监控

室的接地网,前端设备接地线接于电力隧道接地网。

5.223装设电子装置的屏柜应设置专用的、与柜体绝缘的接地铜排母线,其截面不得小于100

平方亳米,并列布置的屏柜柜体间接地铜排应直接连通。总接地铜排应与屏柜壳体绝缘,其截

面积不应小于100平方亳米。

5.224当屏柜上布置有多个子系统插件时,各插件的工作接地点均应与插件箱的箱体绝缘,并

分别引接至屏柜内专用的接地铜排母线。

5.2.2.5当采用没有隔离的串行通信II从一处引接至另一处时,两处必须共用同一接地系统,若

不能实现则需增加电气隔离措施。

5.2.2.6所有屏柜柜体、打印机外设等设备的金属壳体应可靠接地。

5.227屏蔽电缆的内屏蔽层宜在计算机侧一点接地,屏蔽电缆的外屏蔽层宜两端接地。

5.228前端设备应经不小于50平方亳米的铜导线与综合地网可靠连接。

5.2.3抗干扰

系统应有防止过电压的保护措施。在雷击过电压及操作过电压发生及一次设备出现短路故

障时,所有设备均不应误动作和损坏,并满足下列抗扰度试验等级要求。

a)对静电放电符合GB/T17626-4-24级

b)对辐射、无线电频率符合GB/T17626-4-33级(网络要求4级)

c)对电气快速瞬变符合GB/T17626-4-44级

d)对浪涌符合GB/T17626-4-53级

10

电力隧道综合监测系统技术规范书(通用部分)

e)对传导干扰、射频场感应符合GB/T17626-4-63级

f)对电源频率磁场符合GB/T17626-4-84级

g)对脉冲磁场符合GB/T17626-4-95级

h)对衰减震荡磁场符合GB/T17626-4705级

i)对震荡波符合GB/T17626-4T22级(信号端)

5.2.4防护等级

电力隧道内设备不低于IP66

5.2.5高温性能

应能承受GB/T2423.2试验Bb中严酷等级为:温度+60°C、持续时间2h的高温试验。

在试验期间及试验后,机器人设备应能正常工作。

5.2.6低温性能

应能承受GB/T2423.1试验Ab中严酷等级为:温度-20°C.持续时间2h的低温试验。

在试验期间及试验后,机器人设备应能正常工作。

5.2.7交变湿热性能

按GE/T2423.4的有关规定进行,温度为25°C〃55°C,试验周期24h,循环次数1次,

原地恢发1小时。在试验期间及试验后,机器人设备应能正常工作。

5.3功能要求

5.3.1系统构成

电力隧道综合监测系统至少应包含:集水井监控子系统(水泵工作状态、集水井水位高

度)、通风及空气质量监控子系统(风机工作状态、温湿度、空气质曷)、视频监控子系统、

应急通信子系统、手机信号覆盖子系统、门禁子系统、井盖监控子系统(可选)、电源监测

子系统、通信子系统、隧道后台(含软硬件),各子系统充分协调合作。若有如照明、振动

监测、沉降监测等本规范书未提及的子系统,也可纳入电力隧道综合监测系统。

集水井监控子系统(水泵工作状态、集水井水位高度)、通风及空气质量监控子系统(风

机工作状态、温湿度、空气质量)、视频监控子系统、应急通信子系统、手机信号覆盖子系

统、门禁子系统、井盖监控子系统(若有)、电源监测子系统主要'实现特定对象状态的监控,

以上子系统在隧道内的采集的数据通过前端设备箱汇总并接入通信子系统,再由通信子系统

传送至隧道后台。在满足相关规定的前提下,通信子系统应接入其它已建成的系统,如消防

系统。

数据上送方式除隧道后台外,也可选取物联网平台或上级监控平台。

数据传输方式可采用综合数据网,也可采用APN无线传输。5.3.2集水井监控子系统

采集隧道内每个集水井的水位,采集隧道内每台水泵的运行状态,采样时间间隔可调;

11

电力隧道综合监测系统技术规范书(通用部分)

5.322集水井水位超过限定高度自动报警,水泵发生故障(一周内没有启动)自动报警,通

信链路中断自动报警,报警信息上送隧道后台并能发出声光告警;

5.323水泵联动启停,当集水井内水位超过启动标线,系统自动启动水泵抽水,当集水井内

水位低于停止标线,系统自动停止水泵,其中停止标线高于启动标线;

532.4具备手动和自动切换功能,支持现场切换为手动控制水泵,自动状态下可远程控制水

泵的启停;

5.325当隧道后台发生故障,或隧道内设备至隧道后台之间的通信系统出现故障时,水泵联

动启停功能不受影响,确俣通道内集水井水位保持正常;

水泵运行状态分析,统计水泵在一个周期内的启动次数,若水泵在一周内没有启动,

则判定水泵发生故障并发出告警;

5.327积水井水位传感渊采用液位传感器,不采用浮球,避免因缠绕而失效;

5.328现场设备可自动检测工作状态,设置有工作状态指示灯,方便现场检修;

5.329现场设备支持软件升级:

0支持自动除湿功能;

5.3.3通风及空气质量监控子系统

533.1采集隧道内每台风机的运行状态,采集隧道内的温度、湿度、氧气、有害气体(不限

于硫化氢、甲烷、一氧化碳,六氟化硫,可根据实际需求配置)的含量,采样时间间隔可调;

5.332温度、湿度、有害气体含量超过限高位自动报警,氧气含量低于限低位自动报警,风

机发生故障(一周内没有启动)自动报警,通信链路中断自动报警,设备断电自动报警,报警

信息上送隧道后台并能发出声光告警;

5.333风机联动后停,当温度、湿度、有害气体含量其中之一超过阈值,系统自动后动风机

通风,直至温度、湿度、有害气体碳含量全部低于阈值,系统自动停止风机:当氧气含量低于

阈值系统自动启动风机通风,直至氧气含量高于阈值,系统自动停止风机:

5.334具备手动和自动切换功能,支持现场切换为手动风机,自动状态下可远程控制风机的

启停;

533.5当隧道后台发生故障,或隧道内设备至隧道后台之间的通信系统出现故障时,风机联

动启停功能不受影响,确俣通道内空气质量正常;

5.336风机运行状态分析,统计风机在一个周期内的启动次数,若风机在一周内没有启动,

则判定风机发生故障并发出告警;

5.33.7隧道内每个防火分区内至少实现一组温度、湿度、氧气与有害气体含量采集;

5.33.8现场设备可自动检测工作状态,设置有工作状态指示灯,方便现场检修;

5.339现场设备支持软件升级:

5.3310支持在隧道出入口处通过彩色LED显示屏实时显示隧道各个区间的空气质最数据,

包括温度、湿度、氧气、有害气体含量数值,并能根据颜色判断是否有监测数据报警。

12

电力隧道综合监测系统技术规范书(通用部分)

5.3.3.11支持自动除湿功能;

5.3.4视频监控子系统

摄像机

a)采用网络摄像机,包括各种网络高速球机、网络中速球机、网络固定摄像机以及智能AI

网络球机及固定摄像机等,摄像机合理布点,满足隧道内无死角视频监控;电缆接头、出入口、

集水井应设专用摄像头:

b)摄像机支持频闪功能(根据CCD的采集信号时间何频率对摄像机的红外灯进行开关控制),

支持走廊模式(画面比例为3:4或9:16,在纵深上获得更多图像信息,可看得更远),支持星

光级全彩(微弱光线下仍能看到彩色画面.)或红外功能,球机支持预置位功能;

c)有效像素不小于1080p,支持H.264:

d)支持OSD,能叠加不小于32字节信息,告警时能自动叠加显示告警信息;

e)支持帧率可调;

f)支持TCP/IP、HTTP、SMTP、RTSP、FTP、HDCP、DDNS、UPNP、NTP、802.1Ib/g/n^f

协议;

g)50米以内支持POE供日;

h)满足防雷要求,参考附录B;

i)各类摄像机的具体参数请参考5.4.6:

5.342视频监控主机(NVR)

a)支持不小于64路视频输入,不小于16路开关量输入(含水泵、风机控制输出开关量4个);

b)支持定时、报警启动、用户手动等多种方式启动录像功能,可对所有摄像机的视频讲行长

时间循环录像;满足60天的视频存储回放要求,单台存储容量不低于I6T,且能支持存储管

理接口标准(SM【-S),可外接不少于8块SATA硬盘;

c)支持对下联摄像机授时功能,支持与上级隧道后台或其它授时系统的对时功能:

d)具备双千兆网口,支持双网络IP设定,至少2个USB2.0(前置),至少2个USB3.()(后

置);

e)支持基本视频识别功能,包括防区划定、侵入检测,最大支持32路视频流(1080P;越界

侦测、区域入侵、进入区域、离开区域报警及联动,支持全路数S川报警去误报(越界侦测、

区域入侵、进入区域、离开区域),所有的警戒线、警戒区域矢量化;每路视频至少可设4

条警戒线,2个警戒区域,并支持规则组合;;

f)具备VGA和BNC输出口,可直接通过显示器/监视器实时监视不少于8路实时视频,每个通

道均应支持QCIF、CIF、4CIF/DH72()p、108()p等格式;

g)按照监控中心隧道后台要求,将所需视频以IP单播或组播方式实时上传,可满足多用户同

时访问时的视频传输要求;

13

电力隧道综合监测系统技术规范书(通用部分)

h)在可设定的间隔时间内对摄像机进行视频巡检,参与巡检的对象可以任意设定,包括不同

摄像机、同一摄像机的不同预置位等,巡检间隔时间可设置;

i)失电后重新上电,具备自动恢复功能;

534.3高级视频AI分析(可选)

a)通常包含AI摄像头、AI功能主机(NVR)、AI加速模块等;

b)支持按A1分析种类配置功能模块,主要包括:人脸浪别、人数统计、表计读数、异物识

别;

c)支持视频分析功能,视频分析以软件或增加加速卡的方式在隧道后台上实现,不部署视频

分析工作站;

d)AI功能主机(NVR)IP通道接入:64路@400Mbps,支持至少4路视频在线分析;

e)AI功能主机(NVR)支持16个SATA接口(前置热插拔),最大支持单个10TB硬盘,

至少2个USB2.0(前置),至少2个USB3.0(后置)

f)AI加速模块支持算力:INT8:16TopS、FP16:8TFLOPS,内存不小于8GB,最大支持

16路高清视频实时分析;支持JPEG硬编解码、PNG硬解码、视频硬编解码;

g)具体功能模块功能:

h)人脸识别功能

(I)名单库支持64个人脸库,总库最大支持50万张人脸图片;

(2)人脸比对:最大支持48路图片流或24路视频流(1080P)人脸识别报警及联动;

(3)人脸检索:支持以脸搜脸、按姓名检索、按属性检索;

i)人数统计

(1)支持不小于10人同时识别统计;

(2)人流统计;

5.343摄像机立杆及监控机箱(可选)

a)立杆设计需要考虑整体杆件的设计、立杆材质、杆型、焊接工艺、表面处理以及杆体颜色

等。监控立杆要求采用工厂制造;立杆上喷有“小心触电!”警告字样;

b)杆体宜采用6m高的杆c横臂的长度不小于80cm,以减少死角范围;

c)杆底端焊接固定法兰盘,预留拉线孔,地基应是硬质,同时根据现场安装点的地质的实际

情况,调整相应的尺寸。立杆的安装应牢固,不得歪斜,需用水平仪来测定;制作要美观,其

顶部应做防水帽。立杆应有较高强度,抗台风、防摄像机抖动、防攀爬、防腐。立杆基础规格

按不同的杆体进行分别设干;

d)立杆基础灌筑要求为:基础深度不小于1500mm;底部直径应21m;基础中心放入直径50mm

的铁管或尼龙管,与过渡客井相连:基础采用商品位C16或C28灌筑;保养期为十天左右;

。)监控机箱采用方形机箱.采取底部进线设计,设计为离地2500mm高度抱杆安装。箱体防

护等级为IP66,防雨防尘,加高加厚底座,加强防腐能力,室外安装,内部用隔板分成上下

14

电力隧道综合监测系统技术规范书(通用部分)

两层空间,上部主:要安放主控制器,下部安装辅助控制器和其它配电及辅助设备;

f)机箱门采用天地锁,具冬密封、防橇性能,防盗锁外加挂锁;

g)机箱中应设计电源保护装置,即过流过压保护装置,里面放置光端机、防雷模块、接线端

子、光纤终端盒、维修开关和插座;

1)立杆及监控机箱设计图请参考附录C。

5.3.5应急通信子系统

5.3.5.1应急通信系统应包含隧道内电话机或扩音系统、密控室内总机,应急通信范围覆盖隧

道内部、楼梯、出入口及各个房间:

5.3.5.2隧道内电话或扩音系统满足IP67防护等级,支持POE供电:

5.353系统采用IP电话模式,支持H.323、SIP协议;

5.354支持静态、动态IP地址,支持IP地址智能学习;

5.355隧道内电话或扩音器支持POE供电:

5.356电话与总机支持快速拨号功能;

5.3.5.7总机支持广播功能、支持录音功能;

5.358隧道内电话支持一键拨号至总机功能;

535.9支持软件在线升级功能

5.3510总机支持与供电局行政内线电话互联,实现供电局行政内线电话与隧道内部电话双向

拨打功能;

1支持断电后来电自动开机运行功能

2具有防雷功能

5.3.6手机信号覆盖子系统

5.3.6.1手机信号覆盖范围包括隧道内部、楼梯及出入口:

5.362支持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家公网运营商的网络,信号强度满足一般通话

要求;

536.3支持在FI后通过增加软硬件升级为4G、5G的功能;

5.364室外设备具备防雷功能;

5.365支持断电后来电自动开机运行功能;

5.3.7门禁子系统

5.3.7.1门禁子系统应覆盖隧道内所有出入口;

53.7.2采集门的开关状态,采样时间间隔不大于I秒;

53.7.3具备远程开门功能;

5.3.7.4具备读卡/密码授权开门功能;

537.5支持断电后闭门;

15

电力隧道综合监测系统技术规范书(通用部分)

5.376通电运行状态下支持内部手动开门,断电后无需任何辅助工具可在内部手动开门,断电

后在外部通过钥匙开门:

537.7支持非法开门的报警功能,在现场发出声光告警;

5.378支持断电后来电自动开机功能;

门禁控制器双电源供电

5.3.8井盖监控子系统(可选)

5.3.5.1井盖监控子系统应覆盖隧道所有的井盖(应急出入口),若隧道无井盖可不考虑;

5.353采集井盖的开关状态,采样时间间隔不大于1秒;

5.3.6.2井盖下方安装红外微波双鉴传感器与声光报警装置,支持非法开井盖的报警功能,在

现场发出声光告警;

5.363通电运行状态下支持内部手动打开井盖,断电后无需任何辅助工具可在内部手动开井

盖;

5.364支持断电后来电自动开机功能;

5.3.8电源监测子系统

5.351支持监控机房供电监测功能;

5.353支持监控交流输入、交流输出、直流输出、UPS输入、UPS输出等功能;

5.323支持断电报警功能;

5.3.9通信子系统

通信子系统负责隧道内监测装置至后台系统之间的通信,各子系统应统一接入通信子

系,避免各个子系统单独布线过多占用隧道内的弱电线缆槽盒内部空间资源;

5.3,9.2通信子系统应采用先进可靠的通信组网技术,优允选用千兆光纤以太网或GPON;

539.3光纤通信环网结构,某一通信链路中断后自动切换到备用链路,不影响业务运行,每

个环内的通信节点不大于20个;

5.394支持断电后来电自动开机功能;

53.9.5编制IP规划,为各个子系统的监测装置分配相应的IP,避免出现IP冲突,并为日后

新增业务预留扩容空间;

5.396通信终端设备作为业务接入与汇聚点,支持通过加装软硬件实现协议转换功能,变成

区域控制单元,不经隧道隧道后台存储转发即可直接将监测数据上送至上级平台;

5.3.10隧道隧道后台(软硬件)

隧道后台具备模块化架构,能根据需求灵活选择不同子系统而形成相应的功能模块(子

系统种类可参考下文),接入不同子系统监控数据,具备前端设备状态监测、监测数据采集、

查询统计、智能联动控制等功能:

5310.2隧道后台软件应是成熟的软件产品,采用成熟的大型软件平台架构开发,以开放式协

议语言为基础,采用面向对象(OOP)和图形化的可编程技术,监控数据符合XML格式,软件

16

电力隧道综合监测系统技术规范书(通用部分)

接口应遵循南方电网信息系统的相关标准,实现与其它信息系统互联互通;隧道后台与子系统

的通信协议、隧道后台与其它互联的数据中心和生产监控指挥系统的通信协议应遵循

Q/CSG1205031-2020《输电线路在线监测通信规约及信息交互规范(试行)》的要求,并于交

货前提供满足要求的检测报告;

隧道后台应基于开放性结构,采用主流的接口协议,预留足够的扩展接口,充分满足

系统的维护、扩容和升级等方面的要求,支持模块化扩展要求,支持第三方标准模型插件、综

合监控新应用的自由扩展和方便快捷软件升级;

隧道后台应在本地完成数据处理、存储与分析,并能将各类告警、数据同步至南方电

网、广东电网、地市供电局及部门层级的各类数据中心和生产监控指挥系统,并能实现通过以

上各类系统的指令控制该隧道后台,包括确认告警、遥控设备;

在满足相关规定的前提下,隧道后台应具备采集电力隧道专用消防系统的监测数据与

告警信号的功能,并能在收到消防系统的告警信号后触发联动,如通过温湿度监控数据核实相

应位置,通过视频监控子系统自动调用相关位置图像画面,在有人在隧道的情况下,自动开启

附近的出入口大门或井盖;

隧道后台应采用高效可靠的数据收集方式,尽量减少使用如tomcat等中间件、I办议转

换插件;

隧道后台建成后申请验收前应开展入网安评并完成整改,满足入网安评要求并取得入

网安评验收报告后方可申请接入内网运行;

支持数据库备份,当数据库损坏后能够通过备份还原;

5310.8支持存储数据冗余备份,任一硬盘损坏不导致数据丢失,满足5年的数据存储要求;

服务器采用双网卡,双网卡之间做隔离措施;

0隧道后台硬件采用屏柜布置,相关设备与装置应上架安装;

1隧道后台软件建成后申请接入前应完成入网安评,并取得相应报告;

2隧道后台软件应至少具备以下功能:

软件功能模块要求

实时行警24小时滚动

告警确认、告瞥屏蔽

所有子系统的监测装置出现通信链路中断、供电中断后能够上送并显示告

能够区分告警类型,包括通信告警、电源告警、监测装置木体故障告警、

告警监测数值告警

对于有联动功能的告警对象(如集水井水位、空气质量等),在告警界面

具有联动处理告警的功能,有处理告警的快捷方式

告警产生后通过摄像头抓拍告警对象并上送照片

告警分级,级别分为紧急、严重、一般

支持显示隧道消防系统的告警信号

17

电力隧道综合监测系统技术规范书(通用部分)

支持在收到隧道消防系统产生告警后,通过综合监控系统的监测数据确认

消防系统告警并触发其它子系统发生联动

将汇总后的告警信息向其它互联系统输出

时间同9所有监测设备的系统时间实现同步

按照人工巡视轨迹,通过视频、图像、在线监测数据等载体,实现电力隧

自动巡视

道自动巡视,记录当前告警情况,生成巡视报告

可通过表格、图形等反映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如在线率、故障类型占比

等,并提供筛选与导出功能

统计分析

通过表格、图形等方式统计分析监测数据的变化从而了解隧道环境的变化

情况,如隧道温度随时间变化、最大温差等,并提供筛选与导出功能

支持分图层管理,支持显示矢量地图、口星地图、正射影像、倾斜摄影影

地图

像、金景照片、三维模型等

记录并统计设备的详细信息,如生产厂家、型号、出厂日期、联系人等,

并提供导入导出功能

记录设备的安装详细信息,如现场照片、电源接线配电箱位置及开关编号、

资产管理通信接线交换机位置及接口等

可保存各种电子图档

记录设备的检修记录及试验数据

集水井水位实时监测

集水井水位状态分色显示,水位位于超标线一以下时显示绿色,水位位于

超标线一以上标线二以下时显示黄色(一般告警),水位位于超标二以上

时显示红色(严重告警)

水位超限告警

集水井集水井水位超限后自动启动水泵抽水,

水泵运行状态实时监测

远程遥控水泵启动停止

集水井水位告警与视频监控联动,告警后抓拍上传照片

水泵长时间未启动告警

氧气含量、有害气体含量实时监测

氧气含量、有害气体含量不达标告警

空气质量不达标后自动启动风机换气

风机运行状态实时监测

通风及空气质量

远程控制风机启动停止

可设定多种风机运行模式

提供预约功能,根据时间、空气质量设置条件,条件满足后风机自动改变

风机运行状态

风机长时间未启动告警

18

电力隧道综合监测系统技术规范书(通用部分)

统计气体含量按时间的变化

查看所有摄像头的实时视频

按实际安装位置显示摄像机图标

回放90天内的视频

多视频窗口同时显示,可同时显示的窗口数量不小于8个

视频监控支持自动视频巡视,按人工巡视轨迹自动调用并切换图像画面

支持接入智能摄像头,接收经过前段处理后上送的结构化数据与告警

支持收到告警后自动抓拍并上传功能

支持防区划定、入侵检测

(可选)支持出入口位置人脸识别功能

(可选)支持通过AI视频分析,实现人脸识别、统计人数、表计读数、

发现遗留物等功能

具备快速拨号功能

应急通信主控宣与隧道内某一区间的话机的双向通话

主控室向隧道内广播

手机信号覆盖系统工作状态实时监测

手机信号覆盖

手机信号覆盖系统掉电告警

门开闭状态实时监测

非法开门告警

门长时间不关告警

门禁行警抓拍并上传图像

门禁统计每扇开门/关门时刻、开门时长

(可选)支持远程遥控开门

(可选)开门卡的识别与统计

(可选)对门卡进行权限设置,限时授权

(可选)门禁开门联动摄像头人脸识别

井盖开闭状态实时监测

非法开井盖告警

井盖长时间不关告警

(可选)井盖

井盖禁告警抓拍并上传图像

记录井盖开/关时刻,统计打开时长

支持远程遥控开井盖

19

电力隧道综合监测系统技术规范书(通用部分)

监控机房供电状态实时监测

电源监测

监控机房交流输入断电后告警

实现监测装置定位,支持隧道后台主动查询装置坐标位置信息功能,定

装置定位

位精度q0m

照明灯具开关状态实时监测

(可选)照明监控

远程遥控开关照明灯具

(可选)其它监测列出相关功能要求

5.3.11其它要求

所有连接件、紧固件要求有防松措施,且连接线应固定牢靠、布局合理;

系统软件及随机文件均应和材料等均应配有中文版;

投标方提供的前端控制站设备应采用专业工控机,不得使用组装机;

5311.4所有装置、连接线应有标识,并遵循南方电网相关标识及安建环规定;

系统应按招标方要求进行信息安全加固,直至符合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要求及南方

电网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规范要求:

系统应采用独立供电,并在配电箱内附相应电路图,以便于检修,同时应严格按照行

业及国家规范进行接地、防静电保护。

监测装置内部各模块组件之间数据传输须采用有线连接方式,不得采用无线通信。

5.4关键性能参数要求

5.4.1集水井监控子系统采集装置性能

参数名称指标

液位测量范围0-5米

测量精度不大于5厘米

采样时间最小10秒,可调

检测及保护功能具备单相/三相电机电流电压检测及保护功能

控制触点数量不小于2组

10输入接口不小于2组

5.4.2温度传感器性能

参数名称指标

测量范围-20C〜+100C

测量精度0.5℃

响应时间不大于15秒

5.4.3湿度传感器性能

参数名称指标

测量范围0%〜100%RH

测量精度±1%RH(25℃)

响应时间不大于15秒

20

电力隧道综合监测系统技术规范书(通用部分)

5.4.4氧气传感器性能

参数名称指标

测量范围0-5%Vok0-25%VoL30%Vok100%Vol(可选)

测量精度±1%

响应时间不大于15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