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讲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1页
第17讲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2页
第17讲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3页
第17讲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4页
第17讲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时段表现国共对峙与革命道路的探索——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年)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抗日战争时期(1931--1945年)从争取和平民主到全面内战一一人民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年)阶段特征:民国后期(1927-1949)(1)政治上,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专制统治,中国共产党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确定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长征胜利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2)经济上,国民政府推行了一系列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的政策。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1)局部抗战时期:从东北人民革命军到长城抗战,从一二·九运动到西安事变,抗日救亡运动轰轰烈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2)全面抗战时期: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组织会战,共产党在敌后创建抗日根据地,开展广泛的游击战争。在中国人民和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共同打击下,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1)争取和平民主:抗战胜利后,中国面临着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抉择。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作出了很大努力,国民党悍然挑起全面内战。(2)解放战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了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的胜利,最终推翻了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统治,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部编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17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明重点备热词1.日本侵华的原因、表现。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原因、过程。3.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史实及其评价。4.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形成的背景、标志、表现。5.十四年抗战胜利的原因和意义。民族意识觉醒、局部抗战、九一八事变、“攘外必先安内”、华北事变、一二·九运动、东北抗日联军、西安事变、“八一宣言”、瓦窑堡会议、洛川会议、南京大屠杀、淞沪会战、平型关大捷、武汉会战、百团大战、《论持久战》、长沙会战、皖南事变、减租减息政策、“三三制”原则、《论联合政府》、中共七大、日本投降、民族精神、大国地位、十四年抗战课标要求:(1)了解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罪行;(2)通过了解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感悟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3)认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理解十四年抗战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历史意义。时间全国卷地方卷2023【新课标】44.解放区人民政权选举制度浙江·8·中共七大;毛泽东思想

湖南·全民族英勇抗战·统一累进税湖北·敌后战场的抗战浙江·抗日战争的胜利2022【甲】30·边区政府具备了新民主主义的特征【乙】30·为了适应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打击对象的调整浙江(1)·13·抗日名将吉鸿昌浙江(1)·25·史学研究的价值在于求真求实,经世致用浙江(6)·13·国共两党合作抗日江苏·8·陕甘宁边区革命动员与妇女生活的联结山东·7·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湖北·8·边区实行全面抗战路线浙江(6)·23·《开罗宣言》湖南·8·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进行扫盲2021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浙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湖南·中国军民抗日战争2020【Ⅱ】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天津·激励民众共御外侮江苏·中共增强民众抗战意识浙江·正面战场的淞沪会战;日军的细菌战和毒气战海南·中共的敌后抗日北京·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2019【Ⅰ】毛泽东阐述中国革命性质上海·中共七大江苏·民众民族意识的增强;抗战流血不流泪海南、天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北京·敌后战场浙江·正面战场一·二八事变庐山谈话洛川会议国共合作抗战宣言历史原因根本原因现实原因可能条件一、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一)局部抗战(1)日本侵华原因:1.日本侵华的开始日本明治维新后蓄谋已久,占领中国是其既定国策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面临危机,这是其摆脱危机的对策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日本为摆脱困境,急于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国内:

①国共两党内战对峙;②国民党实行不抵抗政策,没有作好抗战准备。国际:①欧美列强忙于应对经济危机,无暇顾及日本侵华;②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1932.1.28一二八事变1932.3建立伪满洲国1931.9.18九一八事变1935.华北事变1933.3-5进犯长城一带1937.8.13八一三事变南京徐州广州武汉1937.7.7卢沟桥事变一、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1931年1932年1932年1933年1935一、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一)局部抗战(2)日本侵略:1.日本侵华的开始日本制造了九一八事变,不久占据整个东北日军制造“一·二八”事变,侵略上海,延迟了日本攻占上海的计划。日本扶植清废帝溥仪做傀儡,在吉林长春建立伪满洲国日军由东北向长城沿线进犯;《塘沽停战协定》划定的非武装区华北事变一、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一)局部抗战1.日本局部侵华1932年1月28日晚,突然向上海闸北的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发起了攻击,十九路军在军长蔡廷锴、总指挥蒋光鼐的率领下,奋起抵抗。5月,中日签订《淞沪停战协定》,规定日军可以留驻上海。蒋光鼐(nài)蔡廷锴一、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一)局部抗战1.日本局部侵华《塘沽停战协定》划定的非武装区1933年日军攻占热河后,先后占领察哈尔及冀北大部,进逼平、津。5月,日本迫使国民党政府签署《塘沽停战协定》,便利了其进一步控制整个华北。1933年1-5月,日军进攻长城一带,国民政府组织了长城抗战。日本迫使国民党政府签署了《塘沽协定》,划定延庆至塘沽一线冀东22县为非武装区。1931.09.18九一八事变1932.01.2819331932.31933.1-5一二八事变伪满洲国成立长城抗战《塘沽停战协定》划定的非武装区1935华北事变1935年签定的《何梅协定》是:中国军队撤出河北,取缔一切抗日活动,华北危机大大加深。影响:华北事变—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实质:把华北变成第二个伪满洲国(日本殖民地)一、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1.日本局部侵华一、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一)局部抗战2.国共两党对日政策:(1)国民政府:推行“攘外必先安内”方针,实行不抵抗政策,幻想依赖国际联盟迫使日本撤兵。(2)中国共产党①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②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1933年4月6日蒋介石在南昌讲话指出“外寇不足虑,内匪实为心腹之患,如不先清内匪,则决无以御外侮”。首先大家应该停止内战,以便集中一切国力(人力、物力、财力、武力等等)去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

——1935年“八一宣言”一、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3.军民抗战:东北民众抗日救亡长城抗战学生运动中国共产党抗战(一)局部抗战由游击队改编而成的东北人民革命军在极端困苦的环境下坚持抗战1933年,日军由东北向长城沿线进犯,遭到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发动“一二·九”运动。这一运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抗日救亡运动掀起高潮193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发展到三万余人,牵制了大量日军北大学生黄敬在电车上演讲南京学生在中央政府门前示威一二·九运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大规模学生爱国运动①背景:“华北自治运动”。②爆发: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游行示威。③影响: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救国主张,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抗日救亡运动掀起高潮。一、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3.军民抗战:一、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3.军民抗战:西安事变原因经过结果意义①民族矛盾的不断激化(根本原因)②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感召作用(重要原因)③蒋介石坚持“剿共”,张、杨反复劝说蒋介石的努力失败(直接原因)④张学良、杨虎城的爱国之心(个人因素)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谏”,扣留蒋介石,以武力逼蒋抗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枢纽,促进了中共中央联蒋抗日方针的实现。②十年内战的局面基本结束,全国团结抗战的局面初步形成。③为国共第二次合作打下基础。西安事变

材料:张学良:“当是时也,共产党之停止内战,共同抗日,高唱入云,实攻我心,不只对良个人,并已动摇大部分东北将士,至少深入少壮者之心。”——杨奎松《中国近代通史:内战与危机》(2018.4·浙江高考·11)1935年,有学者发表文章说,“中华民族是整个的……是历史的事实,更是现在的事实”。然而这些天里,平津一带‘空穴来风',有所谓自治运动。……在平津者有教育界(宣言见上星期日《大公报》),其他各界虽未宣言,居心无二。这个宣言,初签名者数十人,到了第二天,几有千人,这才是民意的负责表示。宣言中指明这是破坏国家领土完整的阴谋”。上述言论的背景是A.国共两党开始合作抗日B.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C.中日民族矛盾上升,抗日救亡扩展为群众运动D.工、农、兵、学、商各界形成全民族抗战的浪潮一、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二)全面抗战的开始(1937年七七事变)国共呼应中国共产党垂范部队改编实现合作1937年7月8日,中国共产党通电全国,呼吁实行全民族抗战。随后,蒋介石发表庐山讲话,准备抗战。洛川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的形成。合作宣言:为早日促成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周恩来向蒋介石递交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红军主力正式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1937年9月23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抗日战争发展为全民族抗战①广泛的民族性和复杂的阶级矛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既包括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又包括以国民党蒋介石集团为代表的英美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点:P151②处于既有利又复杂的国际环境中。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上获得广泛的援助。但美英对日实行绥靖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蒋介石的妥协倾向,不利于全国的抗日斗争。③有政权、军队的合作。国共两党的合作实际上是两党分别领导的两种政权、两种军队在全民族抗战总目标下的合作,但没有形成统一的国防政府和联合统帅部。④没有正式的固定的组织形式和共同的具体的政治纲领。【合作探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在抗日战争中得到了空前壮大,成为决定中国政治前途的根本力量。(2)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伟大旗帜下,中华民族实现了大团结,共同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武装入侵,终于赢得了近代百余年来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3)中共更加成熟,中共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得到空前发展壮大,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和建立新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而加速了中国人民革命胜利的历史进程。一、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一、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三)日本的侵华暴行制造惨案政治经济其他南京大屠杀实行“以华制华”方针实行“以战养战”、“粮食统制”、青壮年做苦力实行“三光”政策;实施细菌战;推行“慰安妇”制度;重庆大轰炸(2020.1·浙江高考·10)据战犯供词及日方资料,1940年下半年,日军细菌部队所生产的“副伤寒”70公斤“霍乱”50公斤、“鼠疫跳蚤”5公斤,都被运到南京去使用;10月,日军细菌部队在浙江宁波、金华、衢县等地实施细菌攻击,对中国人民犯下滔天罪行。结合所学,指出下列项中与之相关的是①日军在中国土地上研制细菌和化学武器②731部队是日军侵华的细菌部队③日军惨无人道地在中国进行活体试验④日军所为公然违反国际公法A.①③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指出黄色、蓝色、红色部分表示的区域。正面战场敌后战场

正面战场抗战:路线: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战略:持久抗战,以空间换时间,积小胜为大胜。地位:在抗战初期起主导作用。作战方式:以阵地防御战为主的正规战。沦陷区敌后战场抗战:指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深入到日本占领区而开辟的战场。一般特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依靠有利地形在日本军队占领区所形成的有一定军事控制范围地区。路线:依靠人民的全面抗战路线二、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评价:两个战场是相互依存、互相配合的关系,都为中华民族的抗战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华民国全图中华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1937.8-11中旬淞沪会战1937.9-11初太原会战(平型关大捷、忻口会战)1938.1-5徐州会战(台儿庄大捷)1938.6-10武汉会战1941.12-1942.1第三次长沙会战粉碎日军“三个月亡华”的狂妄企图胜利,在国内外产生积极影响首次大捷,粉碎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取得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将日军拖入持久作战阶段战役时间表现结果影响防御阶段1937.7-1938.10淞沪会战1937.8-11中国军队毙伤日军4万余人失败粉碎了日军“三个月亡华”的狂妄企图。太原会战1937.8-11八路军在平型关伏击日军失败平型关大捷取得抗战首捷。徐州会战1938.1-5中国军队在台儿庄地区围歼日军1万余人失败台儿庄大捷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武汉会战1938.6-10抗战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共毙伤日军近4万人失败

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国共合作抗日的典范(一)正面战场的抗战二、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1.英勇抗战:阶段战役时间表现结果影响相持阶段1938.10-1944第三次长沙会战1941.12-1942.1中国军队重兵防御,拼死抵抗,歼灭大批日军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由此爆发第三次长沙会战是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盟军方面获得的第一个胜利。就中国战场而言,此战是以武汉会战结束为标志的战略相持阶段中,国军方面获得的较大战役级别的胜利之一。二、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一)正面战场的抗战1.英勇抗战:二、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一)正面战场的抗战2.后方支援:《论持久战》内容意义向大后方迁移工业内迁背景表现高校内迁概况意义中国必须通过持久作战才能赢得抗战的最后胜利驳斥了“中国速胜论”和“中国必亡论”两种错误观点,为抗战指明了正确的战略方向中国的经济实力、军事能力和技术水平都远远落后于日本,难以抵挡日军深入国土东部沿海工业大规模向西南大后方迁移华北、华东各著名高校师生带着大量书籍和实验设备迁到西南、西北大后方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决心,为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和精神基础(1)抗战前期,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上组织了一系列会战,进行了比较积极、顽强的抵抗:(2)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日军的侵略进程,消耗了日军的兵力;(3)激励了全国人民的抗战意志;(4)对抗战相持阶段的到来,起到决定性作用;(5)为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创造了有利条件;(6)为工业及学校内迁争取了时间。正面战场节节败退,丧失了大片领土。【合作探究】如何评价国民党政府在正面战场的会战?1.积极:2.局限:原因国民党政府执行片面抗战路线,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没有广泛地发动人民群众。二、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一)正面战场的抗战(二)敌后战场的抗战二、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1.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意义:战略上配合了正面战场作战,牵制了在华日军一半以上的兵力(二)敌后战场的抗战二、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2.相持阶段系列斗争百团大战背景概况意义坚持抗战根据地建设相持阶段,日军图谋以“囚笼政策”消灭敌后抗日根据地1940年8月至次年1月,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以破坏敌人华北交通线为主要目标打破了日军的“囚笼”,敌后战场逐渐成为全国抗战的主战场1941年1月,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皖南事变”。共产党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一面从政治上坚决打退国民党的反共高潮,一面坚持艰苦的敌后抗日游击战争①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在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同时,精兵简政。②以“三三制”为原则,开始实行“普遍、自由、直接、平等”的选举制度。“百团大战”:材料1:“贵部窥此良机,断然出击,予敌甚大打击,特电嘉奖。”——蒋介石于9月4日发出嘉奖致电材料2:“各战区应以十八集团军此次在(正)太、同蒲、平汉各路之游击破坏动作为法则,...加强敌后游击战,专以铁路、公路、水路各交通线与兵站、仓库、飞机场等实施有计划,有组织之长期破坏”——蒋介石“加强游击战”的训令(1)背景:日军实行“囚笼政策”(2)意义:①百团大战是八路军在敌后战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的战略性进攻战役,取得了重大战果,打破了日军“囚笼”。②敌后战场逐渐成为抗战的主战场。彭德怀二、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二)敌后战场的抗战日本政策的转变:对国民党政治诱降日本国民党(反共倾向日益增长)皖南事变后方民众反抗国民党的倒行逆施二、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二)敌后战场的抗战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巩固(1)政治上:实行精兵简政,以“三三制”为原则,开始实行“普遍、自由、直接、平等”的选举制度。

(2)经济上:实行减租减息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

(3)军事上:坚持敌后抗日游击战争,不断巩固和扩大抗日民主根据地。“三三制”:①含义:在抗日民主政权中,共产党员、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和中间派各占1/3名额。②意义: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根据地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根据地进行民主投票共产党员左派进步分子中间派二、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二)敌后战场的抗战【知识链接】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制度探索(选择性必修1第3课P16)

目的内容意义建立边区政府适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①在各抗日根据地设立边区政府,作为民国地方政府;②设置各级参议会,推行抗日民主制度,边区政府委员由边区参议会选举产生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加强了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实行“三三制”在敌后抗战的严重困难时期,巩固抗日根据地与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在各级政权机关的工作人员组成上,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加强了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3.(2023·湖北)全面抗战爆发后,八路军来到太行山区,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贫苦农民李顺达得以翻身。1943年,李顺达组织六户贫困农民成立农业劳动互助组。1950年,他参加了全国工农兵劳动英雄代表大会。1951年,李顺达互助组发起生产竞赛,全国各地纷纷响应。据此可知(

)A.根据地的经验延续至新中国 B.农业互助组是主要生产组织形式C.劳模示范推动技术领域创新 D.互助合作推动三大改造顺利开展A【合作探究】敌后战场的作用:(1)敌后战场从1941年后上升为中国抗战的主战场,成为中国抗日的重心。(2)敌后解放区战场是中国抗日战争大反攻的战略出发地和争取抗战最后胜利的战略基地。(3)实行了正确的政策,建立抗日民主政府,组织各种群众抗日团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人民群众抗战的积极性、创造性。对坚持敌后抗战,夺取抗战胜利,起了决定性作用。(4)实行主力军、地方军和民兵游击队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是人民军队在抗战中大发展的一条成功经验。二、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二)敌后战场的抗战依靠人民群众的全面抗战路线原因区别/联系国民党正面战场中共敌后战场领导阶级阶级利益战场范围作战方式作战路线战略地位联系蒋介石集团为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无产阶级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国民党统治区敌后抗日根据地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依靠人民群众的全面抗战路线防御战游击战在战略防御阶段起主导作用,是抗战主战场抗战初期配合正面战场,抗战后期成为抗战的主战场相互依存、相互配合,都是全民族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合作探究】如何认识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区别与联系?二、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三)东方主战场背景抗日主力中国贡献配合盟国积极参与建立同盟历史意义大国地位取消特权中国全民族抗战格局形成,苏德战争爆发,太平洋战争爆发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抗击的日军兵力,超过了太平洋战场上日军的总兵力中国战场协助和配合了盟军作战;中国远征军开赴缅甸,协助英军抗日1942年年初,《联合国家宣言》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正式形成1943年11月,中、美、英三国政府首脑通过《开罗宣言》(埃及开罗),决定了对日作战以及战后处置日本的基本策略,规定日本所窃取的中国领土必须归还中华民国与美、英达成协议,废除不平等条约,取消在华特权,订立新的条约时间地点目的

内容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意义中共七大会场二、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四)抗日战争的胜利1.中共七大1945.4-6延安为了系统地总结中国革命的基本经验,为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建设新中国做准备。①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②提出了党的政治路线;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选举产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委员会主席;①使全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②为中共领导人民争取抗战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基础。1945年抗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走向的胜利5月德国无条件投降8月6日和9日,美国先后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8月9日,中苏一道消灭日本在中国东北的关东军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9月2日,举行日本投降签字仪式10月25日,台湾光复日本投降签字仪式现场美国投放原子弹(四)抗日战争的胜利二、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2.过程:二、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四)抗日战争的胜利3.原因:材料1:“1938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核定新四军编制后,遂即拨发71000元及5架无线电报机,这一下子就解决了南方游击队的燃眉之急。”——转引自《作家文摘》2013.3.8材料2:1940年12月1日,美国同意向中国提供1亿美元贷款,其中2500万美元可以购买武器。1941年下半年,鉴于日军已占领中国海南和印度支那,美国增加了对华援助。罗斯福批准提供269架战斗机和66架轰炸机用于中国及邻国抵抗日军的活动。——据《美国陆军军史中的中国抗日战争》等整理(1)中国: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中国全民族抗战。(根本原因);②国共合作,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配合。(2)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有力配合世界和各国人民的支援(3)日本:发动的战争是侵略性的、非正义的法西斯战争,必然招致失败。(四)抗日战争的胜利二、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4.历史意义:中流砥柱国际地位革命前景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这一伟大胜利,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知识扩展:抗日战争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抗日战争打断了中国原有的现代化进程(1)工业化进程: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彻底地打断了中国原有的工业化进程。抗日战争积累了新的现代化因素(1)政治民主化层面:抗日战争为中国民主制度的发展,在客观上提供了条件。(中国共产党和其他政治派别先后发出了民主声音;敌后抗日根据地,基层政权的普遍选举制和抗日民主政权中的“三三制”原则,为中国的政治民主化积累了经验。)(2)经济层面①沿海工业的内迁,改变了中国西部工业落后的状况。②共产党在敌后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等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人民的物质生活,为后来的土地改革准备了条件。(3)民族精神层面:唤醒了全体中华民族的觉醒。(4)国家主权层面:为中国赢得了国际地位和大国声望,收回并明确了台湾的领土主权。(2)民主化进程:抗战时期建立起来的战时体制国民党建立的国民党一党独裁专制,增加了在中国推行民主的难度。知识扩展:近代中国民族主义(1)含义:反对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反对封建专制统治,争取民主权利;发展经济,改变国家极度贫穷的状况;发展科学文化,促进思想解放、社会文明的进步。(3)兴起原因①西方的殖民侵略使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重,这是民族主义不断高涨的重要原因。②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是促进民族主义兴起的文化基础。③西方民族主义思想的传入。(2)特点:近代中国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紧密相连,本质是民族认同感和为民族富强而奋斗的精神。(4)发展历程鸦片战争——民族意识的萌发甲午中日战争——民族的危机意识逐渐强化三民主义——民族主义的发展抗日战争——民族意识的高涨鸦片战争的惨败使得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的思想意识也开始发生改变,人们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惊醒,人们保家卫国的民族意识开始萌发甲午中日战争使民族危机空前强化,知识分子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梁启超、严复高举社会达尔文主义,以民族危亡唤醒民众,标志着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产生。梁启超首先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概念孙中山深化了民族主义概念,将民族主义扩展到民权、民生,辛亥革命后,提出了五族共和的思想,国民革命时期又进一步提出了明确的反帝主张随着日本侵华的不断加剧,中国的民族意识进一步强化,形成高潮,伴随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民族意识也达到了空前的觉醒抗日战争(1931--1945)总体特征:日本侵华逐步深入,全民族团结抗日。政治国共两党以合作为基础,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形式进行了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这一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与中国共产党敌后战场相互配合,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经济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民族资本主义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国际地位中国成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重要国家,抗日战争的胜利使中国国际地位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典型例题P436---2.6.7.9重要笔记(1)抗战前期,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上组织了一系列会战,进行了比较积极、顽强的抵抗:(2)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日军的侵略进程,消耗了日军的兵力;(3)激励了全国人民的抗战意志;(4)对抗战相持阶段的到来,起到决定性作用;(5)为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创造了有利条件;(6)为工业及学校内迁争取了时间。正面战场节节败退,丧失了大片领土。【合作探究】如何评价国民党政府在正面战场的会战?1.积极:2.局限:原因国民党政府执行片面抗战路线,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没有广泛地发动人民群众。二、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一)正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