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教学课件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1页
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教学课件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2页
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教学课件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3页
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教学课件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4页
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教学课件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程标准:

了解历史上学校教育、留学、书刊出版、翻译事业以及图书馆、博物馆在文化传承与传播中的作用;认识文化遗产保护对保持文化的传承、维护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意义。选必三

第六单元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埃及出现纸草书卷中国出现私学时空坐标时空史观汉朝设立太学蔡侯纸毕昇发明胶泥活字印刷、书院产生法国建立“大学区制度”阿什莫林博物馆古登堡采用金属活字印刷古希腊学校、亚述巴尼拔王建立图书馆亚历山大博学园

前30世纪

前8-5世纪前3世纪前2世纪2世纪

10-13

世纪

15世纪

1683年19世纪1905年1909年1925年1949年2003年京师大学堂南通博物苑京师图书馆故宫博物馆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国国家博物馆【探究思考】阅读教材梳理古代学校教育的发展历程,并分析其作用。1、中国古代学校教育官学私学先秦:“学在官府”汉代:太学、地方官学西晋:国子监⑴形式:一、学校教育的发展太学和国子监是古代中国的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机构。官学西周|学在官府汉朝|太学、地方官学西晋|国子监清代|(学、校)|私学中央官学:太学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天人三策”,“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于京师长安设立太学。【概念阐释】官学:官府所办的学校系统。不仅具有阶级性,而且具有明显的等级性。办学宗旨是培养各种封建统治人才,以供朝廷之用。设置了专门教育行政机关和教育长官来管辖中央官学。教育内容以儒家经籍为主,以四书五经为主要教材。材料1汉代通过太学选拔官员,太学生的教育由儒家五经博士负责,经由考试合格后才可到政府任官,成为太学生后即拥有一定的政治经济特权。中央官学之外,还有自汉朝开始设立的地方官学。

汉代的地方官学是由地方行政长官主持兴办的、以儒学理论为主要传授内容的、与中央官学共同形成汉代官学体系的地方学校。不仅有助于社会教化,而且推动了平民教育的发展。材料2

国子监(guózǐjiàn),中国古代最高学府和教育管理机构。晋武帝司马炎始设国子学,至隋炀帝时,改为国子监。唐、宋时期,国子监作为国家教育管理机构,统辖其下设的国子学、太学、四门学等,各学皆立博士,设祭酒一人负责管理。古代在国子监读书的学生称为“监生”。国子监不仅接纳全国各族学生,还接待外国留学生,为培养国内各民族人才,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曾起到积极的作用。材料

西周时期,官府垄断了学校教育的一切学术文化,形成官学合一的现象,称为“学在官府”。春秋后期,周王室更加衰落,无力维持“学在官府”的体制,私人讲学兴起。孔子是最早创办私学的人之一,他主张“有教无类”,招收学生不分贵贱。相传他一生共收过3000名学生,其中成就特别突出的有颜回、曾参等72人。私学的产生和发展培养了大批有才干的学生和具有各种专长的学者、教育家和政论家,对加速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探究思考】阅读教材梳理古代学校教育的发展历程,并分析其作用。1、中国古代学校教育官学私学一、学校教育的发展春秋:唐朝:宋代:中国四大书院学塾、村学、蒙学;江西白鹿洞书院、与应天书院、岳麓书院、嵩阳书院并称为中国四大书院⑴形式:先秦:“学在官府”汉代:太学、地方官学西晋:国子监孔子创办私学;书院产生、发展材料1经过唐末五代的战乱和破坏,北宋初期地方官学长期不振,士子求学苦无其所。在这种情况下书院应运而生,为广大士子提供了读书求学的场所。朝廷崇尚儒术推行文治政策,不断扩大科举考试的规模,但国家无力创办大量的官学。书院的兴起,缓解了朝廷崇尚文治而又教力不足的矛盾,既为政府培养了大批文治人才,也把教育扩散到了基层。另外,雕版印刷术的普及应用,促进了图书事业的发展,从而为书院的藏书、读书以及教学活动提供了便利。——丛迪《宋代书院教学管理制度研究》1、中国古代学校教育一、学校教育的发展【探究思考】1、根据材料和所学分析宋代书院兴盛的原因①官学难以满足教育的需求;③雕版印刷术的普及和应用;②科举制的推动(文治政策);④商品经济的发展;⑤士大夫复兴儒学的影响。材料2

书院在中国古代特别是两宋教育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在普及文化知识,提高当时社会整体教育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宋人尤其是宋代理学士人对书院教育各项制度的建设也起到了奠基性的作用。……宋代私立书院教师多由创立者自己或聘请有成就的平民学者出任,而公立的书院由朝廷任命有声望的官员士大夫出任。南宋后期,官学化的书院对教师的选任更为严格,规定其必须是通过科举考试有出身的官员。……在书院讲学过程中理学思想体系也更加严密,更适合统治者的需要。故南宋后期理学再次兴盛之时,其势力遂不可阻挡,从而成为南宋后期乃至明清官方的统治思想。

——摘编自王晓龙、司学红《宋代书院教育》1、中国古代学校教育一、学校教育的发展⑵作用:①保存与传播了古代文化;②使古代典籍得以传承;③有利于科举考试的推行。【探究思考】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教育的特点。材料

我国教育发源很早,夏朝就有了称为“序”的教育机构。西周形成了“学在官府”的教育制度。春秋战国私学兴起,开始了后世官学与私学并存的局面。秦朝禁止私学和“焚书坑儒”,使普通教育受到很大摧残。汉代在长安设“太学”并开始“以儒取士”。隋炀帝杨广开创进士科考,唐至宋不断完善科举制。元代在普通国子学之外设立蒙古国子学和回回国子学,促进了多民族文化发展和交流。明清以理学为正统,把八股文作为科举考试的固定格式,大兴“文字狱”。由于控制加强,书院制发展到清代就完全官学化了,导致古代中国教育之路越走越窄。

——摘编自刘瑛《中国古代教育变革大事、特点及启示》特点:一、学校教育的发展①起源早(发展时间长)②政府主导③官学私学并存④儒学主导(教化功能突出)⑤体系化、制度化⑴起源:2、西方学校教育柏拉图学园材料1公元前387年,柏拉图在雅典西北郊办起了欧洲第一所综合性学校。为纪念当地一名叫阿卡德穆的战斗英雄,学校命名为阿卡德穆学园,也就是拉斐尔笔下的“雅典学园”,后人为了称呼的方便,称之为柏拉图学园。柏拉图在这里讲授哲学、政治学、算数、几何学、天文学以及声学等学科。阿卡德穆学园存在900余年,对地中海地区的学术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古希腊产生了欧洲最初的学校形式,奠定分科教育基础一、学校教育的发展拉斐尔《雅典学院》创建于公元1088年的的博洛尼亚大学是公认的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中世纪:大学逐渐形成

被誉为“欧洲大学之母”的博洛尼亚大学和巴黎大学,先后在意大利和法国成立。这两所大学不仅建校时间早,而且为其他大学的兴办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

“大学”源自拉丁语,意思是教师和学者的社区。现代大学制度源于欧洲中世纪的大学。巴黎大学【探究思考】阅读教材梳理西方学校教育的发展历程材料:在1100年至1200年,大量的新知识涌入西欧,这些新知识冲破了大教堂学校和修道院学校的束缚,产生了有学问的职业。它吸引了来自欧洲各地的求知欲旺盛的青年……来到巴黎和博洛尼亚,组成那些学术行会,并给予我们对于大学的最初和最好的定义:一个由教师和学生组成的社团。

——摘编自贺国庆《欧洲中世纪大学起源探微》一、学校教育的发展【探究思考】2、根据材料结合示意图,简述欧洲中世纪大学兴起带来的积极影响。①推动了知识的传播;②促进了城市的发展;③奠定了现代大学的雏形;④为文艺复兴运动奠定了基础。原因:材料

14世纪初,欧洲各国大学先后发生了相应的变革。以大学课程的演变为例,新的学科,如希腊文学、修辞学、诗歌、历史等,逐渐与旧的经院主义的课程一起在大学里有了自己的位置。由于教会和大学几个世纪以来的紧密关系,在任何地方都不存在纯世俗的大学,研究发现教会的改革不可避免地也会引起大学相应的变化。“随着欧洲逐渐被划分成一些中央集权的政治单位和宗教单位,大学丧失了它们一贯具有的国际性。它们变成了地区性的中心,为它们坐落在其版图内的国家服务。”

——摘编自贺国庆《中世纪大学向现代大学的过渡》【探究思考】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指出中世纪大学向近代大学过渡的原因?一、学校教育的发展①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市民阶层力量的壮大;②民族国家的兴起;③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的开展;材料11797年,拿破仑被选上法国科学院院士。拿破仑当时就说出一句流传至今的旷世名言:“真正的征服,唯一不使人遗憾的征服,就是对无知的征服。”

1814年,当反法联军兵临城下,法国兵员短缺,有人提议调巴黎理工学校的学生参加战斗时,拿破仑说:“我不愿为取金蛋而杀掉我的老母鸡。”这句名言后来被镌刻在巴黎理工学校梯型大教室的天花板上。【探究思考】阅读教材梳理西方学校教育的发展历程⑵功能:⑶表现:2、西方学校教育近代大学为保存、传播和发展人类文化的重要场所。法国:拿破仑建立“大学区”制度确立了国民教育制度;一、学校教育的发展材料21806年拿破仑统治时期创办的一种中央集权的教育管理及行政体制,主要做法:创立巴黎帝国大学作为全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设总监一人……所有学校的开办必须得到总监许可,全国实行同一学制和课程。公立学校的教师视为国家官吏,所有学校的开办必须得到总监许可,全国实行同一学制和课程,即国民教育制度。2、西方学校教育①法国:拿破仑建立“大学区”制度确立了国民教育制度;一、学校教育的发展柏林洪堡大学洪堡大学创办于1810年,是一所公立综合类研究型大学,是世界上第一所将科学研究和教学相融合的新式大学;主张教学与研究同时进行,强调学术自由,完全以知识及学术为最终的目的,而非实务人才的培育。被誉为“现代大学之母”,爱因斯坦、黑格尔等大师都曾在该校学习任教。柏林洪堡大学历史上曾产生29个诺贝尔奖获奖者马克斯·普朗克:19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921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赫兹:19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埃尔温·薛定谔:193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②德国:洪堡秉持“研教合一”的精神创办的柏林大学;【探究思考】阅读教材梳理西方学校教育的发展历程⑶表现:2、西方学校教育①法国:拿破仑建立“大学区”制度确立了国民教育制度;一、学校教育的发展③美国:倾向“商业化、世俗化”,使更多人有机会接受大学教育②德国:洪堡秉持“研教合一”精神创办的柏林大学;【探究思考】阅读教材梳理西方学校教育的发展历程⑶表现:耶鲁大学

由康涅狄格州公理会教友于1701年创立私立大学,耶鲁大学的教授阵容、课程安排、教学设施方面堪称世界标杆。耶鲁大学校友、教授及研究人员中,共产生了65位诺贝尔奖得主、5位菲尔兹奖得主、3位图灵奖得主。此外,还培养了5位美国总统、19位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16位亿万富豪等。哈佛大学是一所享誉世界的私立研究型大学,建立于1636年,被公认为是当今世界最顶尖的高等教育及研究机构之一。校训:让你与柏拉图为友,让你与亚里士多德为友,重要的,让你与真理为友。3、中国近代学校教育:一、学校教育的发展【回顾旧知】开启中国近代教育事业的事件是?洋务运动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创建:演变:特点:地位:京师大学堂创建于戊戌维新运动中(1898)①1912年改名为“北京大学”;②1916年蔡元培任校长后,发展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学术研究的重镇。主导新式教育的推进,采取分科教育的方式。是中国近代第一所中央政府建立的综合大学,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标志。⑴北京大学【探究思考】阅读教材梳理北京大学的概况?①1911年创办清华学堂;②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③1928年组建为国立清华大学。1925年设立大学部,开始招收四年制大学生,“纯以在国内造就今日之人材为目的,不为出洋游学之预备”。1931—1948年,梅贻琦任校长时,迅速发展成为全国最高水平的大学。3、中国近代学校教育:一、学校教育的发展演变:地位:清华大学延聘国内外著名学者执教、迅速发展成为全国高水平的大学。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由左到右依次为: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⑵清华大学:

前身是清政府设立的留美预备学校,建校资金源于1908年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以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为代表的清华学者,主张“中西兼容、文理渗透、古今贯通”,形成了著名的“清华学风”,对清华大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培养出了一大批高水平的学术大师洋务运动20世纪初清末民初一战时期五四运动官派留学学习技术甲午战争留日风潮庚款留学赴美深造勤工俭学留法热潮十月革命以俄为师陈独秀詹天佑胡适邓小平聂荣臻3、中国近代学校教育:一、学校教育的发展【探究思考】根据下列名录和所学知识,分析近代留学教育对近代中国的作用晁衡古代日本向中国派遣唐使如晁衡

历史纵横

留学教育

古代世界的文明中心,吸引了来自异域的学生,这是留学教育的发端。近代以后,留学教育更得到大力发展。1872—1875年,由容闳倡议,清政府先后派出4批共120名学生赴美留学。新文化运动时期兴起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为中国革命和国家建设培养了一大批栋梁之材。材料1:中国近代文化教育事业是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而兴起的。洋务事业的发展,需要大批懂得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和洋务事业的人才,中国近代教育随之产生。当时的新式教育事业主要表现在创办新式学堂与派遣留学生等方面。——章开沅朱英《中国近现代史》材料2:选派留学生出国在19世纪70年代已经开始,而在甲午战争后数量大增。新政期间,由于不分官费自费概以科名奖赏学成归国者,遂使留学蔚为潮流,在20世纪初年出现了第一次“留学热”。在这些留学生中,后来产生了一大批民主革命的志士。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史料实证】阅读材料结合所学,谈谈你对近代留学教育作用的认识①促进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②为近代化事业培养了优秀人才,促进了思想解放;③推动了资产阶级改革和革命的发展;④有利于中华文化的外传与中外文化交流;⑤促进西方文明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一、学校教育的发展【探究思考】根据材料,比较中国古代教育与近代教育的不同古代近代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材料

汉武帝在长安建立太学,五经博士专门讲授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又下令各地设立学校教授儒家经典。晋代增设国子学(国子监),教授内容与太学相同。到了明清,各府县学校学、生岁考优秀者可直接升入国子监成为监生,监生毕业可直接做官;未升入国予监者,则参加科考,科考合格者可进一步参加会试,会试合格者即为进士及第,成为官员。

19世纪60年代起,我国出现一批新式学堂,开设了外语翻译、轮船驾驶、天文、测算、军械、行军布阵等课程。1904年清政府学部颁行《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规定中学堂课程如下: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外语、历史、地理、几何代数、植物动物、理化、图画、法制、理财、体操。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蔡元培就任教育总长,实行男女同校等改革措施……,在蔡元培的领导下,北京大学在1920年秋季起即正式招收女生,开我国公立大学招收女生之先例。……北大还开办了不少平民学校和夜校等,努力服务于社会。培养封建官僚,巩固封建统治培养实用人才,救亡图存以儒家经典为主,与科举考试相结合注重自然科学与实用技能融汇中西背景: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收回了教育主权,接管了各级各类学校。(独立自主)(1)形成体系: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60年代项目内容举措成就1955年,辽宁省复县沙坨村的扫盲班在地里通过实物进行扫盲教学。新中国的文化教育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共同纲领》②国家提出了受教育者要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①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1965年)一、学校教育的发展4、现代学校教育:①1949年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②培养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和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3)重新走上正轨:恢复高考三个面向科教兴国1977198319951977年,考生们步入考场1977年高考考场,考生认真作答1978年春天,北京大学迎来恢复高考后录取的第一批新生邓小平书写“三个面向”一、学校教育的发展4、现代学校教育:(2)受到破坏:材料

文化大革命”爆发后,中国教育事业受到严重冲击。在全国一片混乱的形势中,各地大中学校纷纷“停课闹革命”。全国大中学校的招生工作基本处于停顿状态。数以千万计的中学毕业生失去了升造的机会。…………

“文化大革命”对中国教育事业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破坏,使中国在一个时期内出现了“文化断层”、“人才断层”的局面,全国文盲和半文盲人数急剧增加,严重影响了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摘自朱汉国主编,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必修三《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发展历程:“文化大革命”爆发后改革开放后(3)重新走上正轨:一、学校教育的发展4、现代学校教育:(2)受到破坏:发展历程“文化大革命”爆发后改革开放后①高校年毕业生人数大幅增加,教育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②各类教育不断发展,教育公平的步伐加速推进,每个人的受教育权利得到更有力的保障。①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

教育事业重新走上正轨;②1983年,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指导方针;③1995,国家开始实行“科教兴国”举措:成就:意义:在文化传承、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学校教育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世界:中国:公元前30世纪,埃及的纸草书卷——书籍的雏形早期书籍是简策和帛书,盛行于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纸草书卷二、印刷书的诞生⑴地位:⑵各地的书籍:书籍是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1、书籍的出现:

古埃及人发明了莎草纸,用纸莎草制成的书写介质作为当时主要的书写材料。在人类造纸术极其落后的古代,埃及纸莎草纸在干燥的环境下可以千年不腐。2016年7月,埃及博物馆举办特展,首次展出一批世界已知最古老的纸莎草文献。1942年发现于湖南省长沙子弹库楚墓的楚帛书为现存最早的,春秋战国时代唯一的完整帛书。今存美国大都会博物馆2、印刷书的诞生:①前2世纪,出现植物纤维纸②东汉:蔡伦改进制成“蔡侯纸”A.造纸业的发展植物纤维纸二、印刷书的诞生⑴条件:⑵过程:造纸业的发展及雕版印刷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史料链接】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后汉书·蔡伦传》【探究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蔡伦改进造纸术的主要原因和主要影响?主要原因:影响:①使造纸的原料更加广泛,使纸的价格低廉,便于推广;②推动了我国造纸术和文化教育事业的传播、发展。促进了文化传播竹木简沉重,不便携带;缣帛昂贵,不利推广。2、印刷书的诞生:①唐朝:已有雕版印刷B.印刷术的发明③15世纪:德国人谷登堡发明金属活字印刷,

催生了印刷书,推动报纸、杂志的普及。

二、印刷书的诞生⑵过程:②北宋:毕昇发明胶泥活字(11世纪中期)印刷技术的一次质的飞跃材料

1457年,两个德国人使用金匠古登堡发明的活字印刷机,金属字是由铅、锡、锑等金属熔铸而成的合金,并用脂肪性油墨取代中国的烟墨,印刷质量得到提高。此后不久,由于受到战火冲击,当地印刷工人流散到德意志和西欧各地,印刷活动开始蓬勃开展。到15世纪末,欧洲的印刷书籍达到1500万—2000万册。——摘编自董子凡《古代中国缘何未推广活字印刷》◎《古登堡圣经》谷登堡【探究思考】印刷书为什么被视作“新一代的书籍”?2、印刷书的诞生:二、印刷书的诞生⑶意义:材料一:培根说“知识即权力”,从技术进步的角度来看,掌握知识传播渠道的人才真正拥有权力。早在中世纪,教士的权力来自对《圣经》的解读权。然而在古登堡印刷术出现后,大众能够自行解读《圣经》,教士的权力受到挑战。材料二:在西方,印刷术的发明和使用,激发欧洲各民族的理智思潮,促进民族语言和文学的发展,鼓励民族主义和建立新兴的民族国家。在中国的传统社会中,印刷术的作用正好相反,它不仅帮助中国文字的连续性和普遍性,更成为保持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工具。

——摘编自钱存训《印刷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①印刷书的诞生,堪称具有革命性的转变,掌握书籍的不再是少数人;②打破了文化的垄断,有助于文化的大众化,提高人们的文化修养、促进各民族的发展;③推动了文化的普及和传承;④造纸术和印刷术推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有利于西方的思想解放。亚述巴尼拔图书馆遗址⑴国外图书馆2、发展历程:1、图书馆的起源:三、图书馆的成长收藏文字资料,保存人类文化典籍A.古代:亚述图书馆人首飞牛雕刻①地位:②建立:古文明遗址中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书籍最齐全的图书馆前7世纪的亚述巴尼拔王建立亚述巴尼拔图书馆因亚述国王亚述巴尼拔而得名,他自称为“伟大英明及世界之王”,他在位时开疆拓土、尊崇文化。在图书馆遗址的一块泥版上,亚述巴尼拔自述道:“我,亚述巴尼拔,受到纳布智慧神的启发,觉得有博览群书的必要。我可以从它学到射、御以及治国平天下的本领。……读书不但可以扩充知识和技艺,而且还可养成一种高贵的气度。”①修道院、大教堂和大学图书馆在保存古典时期文化遗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②私人图书馆兴起。美国国会图书馆世界上最大的综合性图书馆

美第奇家族图书馆B.中世纪:2、发展历程:C.近代:19世纪下半叶,英、美等国家出现具有近代意义的公共图书馆⑴国外图书馆三、图书馆的成长美国国会图书馆建于1800年,现拥有1亿2800万册馆藏,是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材料

天一阁位于浙江宁波市海曙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亚洲现有最古老的图书馆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图书馆之一。天一阁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建于明朝中期,由当时退隐的兵部右侍郎范钦主持建造,现藏各类古籍近30万卷,其中珍椠(古代记事用的木板)善本8万卷,尤以明代地方志和科举录最为珍贵官府藏书私家藏书①重视图书文献保存;②朝廷设有专门掌管典籍的史官;③建有“府”“阁”“堂”“室”等藏书之所⑵中国图书馆①原因:②代表:2、发展历程:伴随私学的出现得到发展。

明朝的天一阁古代:三、图书馆的成长材料

两千多年前,周朝就有相当于今天国家图书馆的机构——盟府。后来,秦始皇焚书坑儒,取缔私人藏书。汉代朝廷设的图书馆称“秘阁”“秘府”,设专职官员管理。唐代,像魏征这样的大臣都出任过“图书馆长”之类的职务,专门负责搜集收买天下之书,并组织人抄写备份。宋代,太宗建立崇文院,专作藏书之地,后来又另设书库,叫秘书阁。明清之际,印刷术的发展使得国家藏书得到空前发展。⑵中国图书馆近代:现代:毛泽东曾在北大图书馆当管理员期间,阅读许多共产主义书籍

,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2、发展历程:③各级各类的图书馆逐渐建立①1909年,清政府开始筹建京师图书馆;②1916年起,国家图书馆的职能开始体现;①新中国成立后,改名为“北京图书馆”;②1998年,改称“国家图书馆”;材料

中国国家图书馆的前身是京师图书馆,1909年所建,彼时,文津阁《四库全书》、敦煌劫余遗书作为基本馆藏。馆藏文献3768.62万册,其中古籍文献近200万册,数字资源总量超过1000TB,是亚洲规模最大的图书馆,居世界国家图书馆第三位。保存古籍和文化遗产、服务公众3.作用:三、图书馆的成长【拓展深化】结合所学,概括图书馆的作用。1.保存古籍:图书馆所保存的历史文献与人类古籍,是各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民族文化传承。2.文献开发:图书馆通过对文献信息资源进行加工整理、开发,方便读者更好利用。如今,图书馆利用信息化技术使馆藏文献数字化。3.公共教育:图书馆作为公共机构,通过提供书籍阅读、开展各种系列讲座与主题课堂,丰富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4.培养人才:图书馆,特别是高校当中有大量学术资源,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培养高级专业人才。三、图书馆的成长亚述巴尼拔图书馆1909年京师图书馆;1998年改成国家图书馆约公元前290年,托勒密王朝在埃及建亚历山大博学园,其中专门收藏文化珍品的“缪斯宫”成为博物馆的最早形态。1683年阿什莫林博物馆在英国牛津大学建立。以捐赠藏品的英国贵族阿什莫林命名。被视作第一个具有近代特征的博物馆,该馆是世界上第一个向公众开放的博物馆。18世纪,博物馆建设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大英博物馆、卢浮宫等重要的博物馆,都建于这一时期。四、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1、国外博物馆:⑴古代:亚历山大博物馆埃及亚历山大博学园(缪斯宫)——最早的“博物馆”(托勒密·索托创立)大英博物馆法国卢浮宫⑵近现代:①1683年牛津大学建立阿什莫林博物馆,被视作第一个具有近代特征的博物馆;②18世纪建立大英博物馆、法国卢浮宫1868年,法国人韩伯禄建立自然历史博物院,是中国最早出现的近代意义上的博物馆徐家汇博物院1874年,英国亚洲文会在上海设立了主要陈列动物标本的自然历史与考古类博物馆上海博物院南通博物苑1905年,张謇在南通建立的南通博物苑,是中国人自建的第一个公共博物馆2、中国博物馆⑴晚清时期①徐家汇博物院:1868年,法国人韩伯禄建立自然历史博物院,是中国最早出现的近代意义上的博物馆②上海博物院:1874年,英国亚洲文会在上海设立了主要陈列动物标本的自然历史与考古类博物馆四、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2、中国博物馆国立北京历史博物馆国立南京博物院新中国成立后国立历史博物馆国立中央博物院1912:筹备1926:开馆1933:倡议1948:竣工北京南京⑵民国时期故宫博物院故宫博物院192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