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通史纵横·概览第11讲世界古代(上古时期至15世纪)——文明的多元与共存主题重构·融通高考真题·品悟大题攻略·建模通史纵横·概览主题重构·融通主题融通一多元共生——古代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任务驱动1.学习情境——探究古代文明的多样性材料文明的共生纲要下第1课历史纵横:洪水传说纲要下第1课问题探究:“轴心时代”的思想家选择性必修1第2课绘有重装步兵的古希腊陶壶选择性必修3第3课那尔迈调色板思考:多样性是文明的本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古代史相关知识,围绕“世界文明的多样性”自拟观点,并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达清晰)提示:论题:世界因文明的多样性而精彩阐述:古巴比伦王国产生了世界上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古代西亚产生了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楔形文字和最早的史诗《吉尔伽美什》;古代埃及建造金字塔,制定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有古老的象形文字;古代印度人在天文、历法、数学和医学上取得了突出成就;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和罗马法影响深远。总之,文明因文化传统、国情和地域不同而呈现出多样性,多样性的文明使世界绚丽多姿;应尊重文明的多样性,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2.生活情境——认识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材料一(2023·湖南选择考·T19节选)史料一《吉尔伽美什》记载:“啤酒,麦芽酒,香油和葡葡酒:我给我的工人们喝的酒,如一条流淌的河!”史料二《汉谟拉比法典》规定:“那些为凡人打开寺庙酒窖的女祭司,要被处以火刑。”史料三科学家对高加索地区出土的一个约公元前6000-前5800年的土陶罐进行了化学分析,发现其吸收的有机化合物和葡萄酒的有机酸组成惊人的一致。思考:根据材料一的三则史料探究葡萄酒的历史,指出其史料价值,并做出合理推断。提示:史料一和史料二是文献史料,史料三是实物史料。史料一描述了古代葡萄酒对工人的重要性,将其比喻为流淌的河,表明在古代社会,葡萄酒发挥了重要的社会和经济作用。从中可以推断古代葡萄酒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从史料二可以推断出,古代社会对于酒的管理和监管力度较大,并表明葡萄酒因其重要性而受到法律规范。史料三表明古代土耳其一带存在早期的葡萄酒生产,并且其制作技术已经比较成熟。这一发现推断出古代葡萄酒制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000-前5800年。三则史料揭示了葡萄酒在古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以及古代社会对于葡萄酒的管理和制作技术的发展。这些史料有助于我们了解葡萄酒的历史和其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史论阐释比较不同文明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及特点维度时空条件特点西亚文明两河流域土地肥沃,是两河流域文明、埃及文明、希腊文明的交汇处形成了大河文明,民族更替与王朝更迭频繁,不同文明的交流交融埃及文明尼罗河连通上下埃及,定期泛滥,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埃及较早出现了统一的专制主义集权国家印度文明印度河流域地处平原,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山脉、海洋、江河、森林等展现出自然的强大力量以农业立国,形成大河文明,周边压力较小,文明相对稳定,催生了婆罗门教等希腊文明巴尔干半岛多山少平原的环境,希腊港湾众多,铁器时代生产力的发展与生产工具的改进以工商业为主,形成了开拓进取的海洋文明,造就了古代希腊城邦制度与哲学主题融通二碰撞交流——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任务驱动1.学习情境——探究古代帝国的道路建设材料古代帝国的“大通道”纲要下第2课2世纪初的罗马帝国纲要下第2课史料阅读:阿利斯提德对罗马城的描绘纲要下第2课汉朝与罗马帝国交往的主要路线示意图纲要下第2课学习拓展:修建大通道思考:(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罗马修建“大通道”的原因。(2)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认识古代帝国之间“大通道”的视角。提示:(1)原因:为军事战争服务;疆域辽阔,便于统治;密切国内外经贸往来,促进经济发展;促进文化交流传播,提升国内外影响力等。(2)文化交流视角:“大通道”促进文化传播,有利于东西方文明的交流融合。经济视角:“大通道”与国际贸易,推动跨区域间的贸易发展。路线分布视角:“大通道”经过的地区、国家、城市状况,影响当地文明的发展。路线构成视角:“大通道”由陆上和海上路线组成,为后世的东西方交流奠定基础。2.生活情境——认识文明交流的主要途径材料对人类来说,最重要的是驴、牛、马、骆驼之类的动力型动物,它们让人类获得了更大的肌肉力,使人类不仅可以耕种更多的田地,而且可以运输更多货物,或更快速地移动,人类世界由此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剑桥大学考古学及人类学博士布莱恩·费根认为,人类不仅改变了动物,动物同时也改变了人类。思考:结合上述材料,以“动物与人类发展史”为主题,自拟标题,运用所学知识阐述动物与人类发展的关系。(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提示:论题:骆驼和马推动亚非文明的碰撞与交流阐述:骆驼是推动亚非经济交流的重要工具。骆驼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运输工具,丝路上的商队依靠骆驼从西方运来稀有植物、皮货、药材、香料、珠宝首饰,再从中国运出丝绸、茶叶、瓷器等货物,这些商品丰富了各国人们的日常生活。丝绸之路开通后,中原的铸铁冶炼、凿井等技术传入西域,促进了西域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四大发明、丝织技术、漆器工艺等也经由丝绸之路传向世界各地,促进了世界文明发展。马推动了游牧民族的扩张。对人类历史来说,驯化马具有颠覆性意义,游牧民族因此获得了无可匹敌的军事优势,从而获得不可思议的战争能力。从最早使用马拉战车的赫梯人与埃及人,到后来的匈奴人与蒙古人,战马成为他们征服世界的重要力量。这客观上推动了东西方的交流,进一步加强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汇。骆驼与马是东西方文明交流与碰撞的重要载体,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史论阐释1.古代世界文明之间交流的主要途径2.农耕游牧文明的人口迁徙与文化交流主题融通三交相辉映——中古时期的欧洲、亚洲、非洲、美洲文明任务驱动1.学习情境——探究中古西欧的变化材料思考:阅读材料,提取关联信息,自拟一个题目,并结合欧洲中世纪的相关史实,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纲要下第3课学思之窗:封君封臣制度的仪式纲要下第3课西欧封建庄园示意图纲要下第3课学习拓展:英王亨利二世给予林肯城之特许状选择性必修1第9课中古时期的婚礼选择性必修3第4课历史纵横:骑士文学和市民文学提示:观点:西欧中世纪既有黑暗,又孕育新的因素。论述:西欧的封君封臣制度使欧洲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据局面。但是中古中后期随着社会环境逐渐稳定,经济增长,西欧各国王权加强,中央集权加强,逐步走向统一,有利于西欧社会转型,为西欧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西欧实行庄园和农奴制维持着的传统的封建经济。但中古后期城市中的手工业者和商人以谈判、金钱赎买或武装暴动方式,从封建主手中赢得一定程度的自治权,市民阶层开始崛起,推动了城市的发展和国王的统一事业。中世纪的欧洲深受基督教会的影响,基督教的宗教伦理和教化,深刻影响了人们的思想意识和日常行为,束缚了人性。骑士文学歌颂爱情反对禁欲,市民文学抨击贵族和教士的贪婪,追求平等和自由,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开近代资产阶级文学先河。中古后期大学兴起,培养社会所需人才,打破了教会对文化教育的垄断,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兴起准备了有利的条件。综上所述,西欧的中世纪并不是一个没有光明一切都停滞落后的时代,中世纪的西欧在缓慢发展中孕育新的因素,承接古代文明并开启了近代文明。2.学术情境——认识中古时期的帝国材料一材料二“这里是奥斯曼帝国的艺术和文化中心,也是全球商人云集的商贸之城,更是帝国的政治中心所在。”不过,它代表的不再是希腊正教的拜占庭文明,而是土耳其人的伊斯兰文明……1453年君士坦丁堡的陷落被认为是1500年前后地理大发现的前奏。——摘编自刘义《帝国更替与文明兴衰——全球史上的1453年》思考:(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阿拉伯帝国与奥斯曼帝国形成与发展的共同之处。(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君士坦丁堡陷落的主要影响。提示:(1)共同之处:都以伊斯兰教为旗帜对外扩张;都是政教合一的国家;都建立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都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2)影响:奥斯曼帝国进入了强盛时期,此后经过多年扩张形成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奥斯曼帝国控制东西方贸易的传统商路,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君士坦丁堡成了伊斯兰世界的政治中心,给欧洲的基督教信仰以巨大打击;作为东正教继承者的俄罗斯,争夺君士坦丁堡,刺激了俄罗斯的扩张野心;客观上推动了西欧各国开辟通往东方的新航路。3.学习情境——认识中古时期的非洲与美洲材料一非洲自北向南,穿越了好几个气候带。其中,沙漠和森林是活动的障碍。农业的发展缓慢而零碎。从大约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前600年,联结西非和地中海的泛撒哈拉贸易线路开始了它的转变。亚撒哈拉地区(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用黄金、铁、奴隶、盐和象牙进行交易,所有货物在地中海的需求都增加了。冶铁知识和家畜饲养方法,沿返回的贸易路线传给了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随着农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东非出现了一系列国家,西非的马里和桑海也一度强大。但非洲的发展始终和亚欧大陆不同。无法像罗马人、阿拉伯人和中国人一样,非洲人能够成为伟大的艺术家、建筑师和工程师;但自然条件的限制,使他们无法建立伟大的帝国文明。材料二美洲天生具有丰富的植物物种,但可供驯养的动物不多。欧亚大陆有牛、绵羊、山羊、猪、鸡、水牛、马、骡、驴和骆驼的野生始祖。这些动物提供了肉、奶、羊毛、皮革、牵引和运输。相比之下,美洲只有无峰驼、火鸡和几内亚猪,而且它被隔绝在物种和知识的全球交换之外,而这种交换,正是劳动生产率能得到最大发展的原因。因此,美洲人没有车轮,没有铁,也没有犁。这些制约条件,限制了北美文明的发展。——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尼尔·福克纳《世界简史——从人类起源到21世纪》(2013)思考:(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古代非洲与美洲文明的异同。(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古代文明的认识。提示:(1)异:非洲文明深受亚欧大陆的影响,美洲文明相对独立;非洲文明有发达的对外贸易,美洲主要发展农业;非洲文明没有建立强大的帝国文明,美洲出现了印加帝国等。(任答两点即可)同:都受到地理环境的限制:都达到过高度繁荣的文明程度;都有代表性的文化模式(美洲的玛雅文化、非洲的尼罗河文化),留下了丰富的文明遗产;都是人类文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2)认识: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发展影响巨大;文明之间交流互鉴有助于世界文明的长足发展;经济交流是文明传播的重要方式。史论阐释1.西欧封建社会的多元性特征维度阐释多元的社会结构政治上,天主教会、封建领主与自治城市鼎立;经济上,庄园经济、小农经济与商品经济并存;文化上,天主教神学、日耳曼文化、希腊罗马文化共存封君封臣的体制封君与封臣通过特定仪式建立一种契约关系,领主不能强加给封臣某种义务,封臣要承担效忠领主等义务相对独立的庄园自给自足是西欧庄园经济的显著特征,在庄园中以领主为中心,形成相对独立的政治集团,领主在自己的庄园中,行使某种程度的统治权维度阐释追逐自由的城市城市建立在商业贸易的交结点上,封建关系脆弱。自治城市建立一种自治机构来对抗领主,维护市民生活与商业贸易,为市民文化的生长提供土壤宗教的禁欲主义与世俗的贵族文化宗教文化宣扬对上帝、神权的敬畏,通过禁欲控制人们生活。贵族宣扬以忠诚为核心的骑士精神2.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古文明的特点维度阐释相对封闭地理环境相对封闭,北面是撒哈拉沙漠,东、西、南面则是海洋,不利于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与亚欧文明的交流社会发展程度较低沙漠、雨林不利于农耕经济的发展,在19世纪以前,大部分地区处于原始社会状态,只有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国家,社会发展程度较低民族、宗教复杂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民族成分非常复杂,一般信奉原始宗教高考真题·品悟考点年份(2022-2024)备考策略古代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2024(1)浙江1月选考·T19;(2)山东等级考·T10;(3)湖北选择考·T111.考查特点(1)高频考点:古代多元文明的特点,罗马帝国,中古西欧的政治、经济与文化。(2)常规考点:古希腊文明、两河流域文明、中古时期的亚洲2023(1)全国新课标卷·T31;(2)全国乙卷·T32;(3)重庆等级考·T10;(4)天津等级考·T10;(5)河北选择考·T11;(6)福建选择考·T12;(7)浙江6月选考·T10;(8)湖南选择考·T192022(1)全国乙卷·T32;(2)全国甲卷·T32;(3)河北选择考·T11;(4)重庆等级考·T11;(5)天津等级考·T17;(6)天津等级考·T15;(7)辽宁选择考·T12;(8)北京等级考·T11;(9)海南选择考·T10;(10)山东等级考·T19;(11)山东等级考·T11;(12)湖北选择考·T11;(13)浙江6月选考·T27;(14)湖南选择考·T11;(15)浙江1月选考·T16考点年份(2022-2024)备考策略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2024全国新课标卷·T302.备考指导(1)强化核心考点:重点关注古希腊的城邦政治、古罗马法;古代世界各地文明之间的交流;中古西欧封建社会发展状况,比如从政治角度分析中古西欧王权加强的趋势,从经济角度分析庄园经济的发展变化、中古西欧城市的崛起,从思想角度分析基督教文化对西欧社会的影响和拜占庭帝国的文化等。
2023(1)江苏选择考·T11;(2)北京等级考·T11;(3)山东等级考·T10;(4)湖北选择考·T19;(5)湖北选择考·T11;(6)广东选择考·T11;(7)浙江6月选考·T17;(8)湖南选择考·T11;(9)全国甲卷·T32;(10)浙江1月选考·T20、T122022(1)天津等级考·T17;(2)北京等级考·T5;(3)浙江6月选考·T16;(4)湖南选择考·T16考点年份(2022-2024)备考策略中古时期的欧洲、亚洲、非洲、美洲文明
2024(1)浙江1月选考·T19;(2)江苏选择考·T11;(3)重庆选择考·T10;(4)湖南选择考·T12(2)关注命题趋势:联系古代世界不同文明兴起和发展的相关史实,考查不同的社会环境对古代文明呈现多元发展格局的重大影响,结合不同地区文明交融的具体史实,考查古代各帝国的区域性影响和不同文明之间的早期联系。(3)注重素养和价值引导:设置教材以外的相关学术情境、学习情境,运用唯物史观的相关原理,同时渗透对论从史出、以古鉴今等史学方法和历史价值观的考查,尤其是注重对文化传统、文明互鉴、公平正义、民主、法治意识等价值观的训练2023(1)重庆等级考·T11;(2)江苏选择考·T12;(3)天津等级考·T11;(4)河北选择考·T12;(5)福建选择考·T13、T19;(6)辽宁选择考·T12;(7)北京等级考·T12;(8)海南选择考·T10;(9)湖北选择考·T12、T11;(10)广东选择考·T12;(11)浙江6月选考·T10、T11、T17;(12)湖南选择考·T12;(13)全国甲卷·T32;(14)全国新课标卷·T32;(15)浙江1月选考·T11、T122022(1)天津等级考·T17;(2)辽宁选择考·T13;(3)北京等级考·T12;(4)海南选择考·T11、T15、T16;(5)山东等级考·T10;(6)广东选择考·T19;(7)浙江6月选考·T16;(8)浙江1月选考·T29典题示例(2024·湖北选择考·T11)罗马帝国皇帝奥古斯都为了维护统治,建立禁卫军并给予他们特殊待遇。后续皇帝不但遵循给禁卫军发放大量赏金的惯例,而且发放金额越来越大。禁卫军甚至认为皇帝的任命必须征得他们的同意。这显示罗马帝国(
)A.军人集团威胁政权稳定B.经济繁荣提升军人待遇C.皇帝赏赐增强军队战力D.边境压力增加军费支出命题情境本题以罗马帝国皇帝与禁卫军之间关系的演变为载体构建学习情境考教链接(1)考查主旨:古罗马政治制度演变(2)教材题源:军队听命于皇帝,是实行独裁统治的重要工具关键能力·变式训练1.(变考向·克劳迪亚斯·盖伦的医学成就)公元129年出生在希腊地区的克劳迪亚斯·盖伦,是古罗马著名的医学家。盖伦早年跟随当地柏拉图学派的学者,后来到了罗马从事研究。盖伦在解剖学方面有突出贡献,他一生撰写了多部医书,并根据古希腊的体液说提出了人格类型的概念。材料表明 (
)A.罗马注重继承希腊文化B.跨区交往促进文化交融C.古代世界文化多元一体D.行省制度推动技术传播【解析】选B。据材料“出生……罗马从事研究……根据古希腊”可知,体现了盖伦的医学成就既是希腊地区的传承,又在罗马得到大量实践和发展,故选B;据材料“在解剖学方面有突出贡献”可知,盖伦的贡献是在医学领域,不能全面代表罗马对希腊文化的继承,排除A;世界文化多元但不是一体,排除C;据材料“跟随当地柏拉图学派……罗马从事研究”可知,盖伦的成就受到罗马和希腊的思想文化的影响,与政治制度无关,排除D。2.(变情境·古罗马元老院)罗马由君主制过渡到共和制过程中,遴选元老的权力转入监察官之手,但元老院仍发挥着作用。当贵族将国王逐出罗马城后,尽管后来他们不得不与平民妥协,但个别显赫的贵族氏族仍然掌握着如同国王一般的权力。据此可知,罗马共和国 (
)A.元老院已名存实亡B.监察官掌握最高权力C.贵族寡头政治鲜明D.贵族与平民实现平权【解析】选C。由材料可知,罗马共和国中掌握国家权力的是个别的贵族氏族,所以此时期罗马贵族寡头政治鲜明,C正确;材料说元老院仍然发挥着作用,不能说明元老院已经名存实亡,排除A;共和国时期,公民大会名义上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排除B;材料强调的是此时期贵族寡头政治,没有体现贵族与平民实现平权,D也不符合史实,排除。真题体验知识点一古代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1.(2022·山东等级考·T11)下图为世界物种交流过程中两种作物的传播路线示意图,两种作物是 (
)A.小麦、玉米 B.玉米、水稻C.小麦、甘蔗 D.水稻、甘蔗【解析】选C。根据材料可知,虚线箭头所代表的农作物以西亚、北非为中心,向其他大洲传播,结合所学可知,小麦是人类最早种植的粮食作物,小麦原产于北非或者西亚;实线箭头所代表的农作物以东南亚和印度地区为中心,向其他地区传播,结合所学可知,甘蔗原产地可能是新几内亚或印度,后来传播到马来群岛,C正确。结合所学可知,玉米原产于中美洲和南美洲,进而向其他地区传播,与图示传播起源地不符,排除A、B;水稻原产于中国和印度,与图示传播起源地不符,排除D。2.(2023·福建选择考·T12)史诗《吉尔伽美什》以夸张的手法描写主人公:身高十一尺有余,足长三尺,腿长七尺,髯发浓密。亚述王宫遗址出土的巨大浮雕也呈现了这般形象(如图)。这种文本和实物的一致性可用来 (
)A.说明史诗的描写有据可依B.证实吉尔伽美什确有其人C.理解古代西亚的审美观念D.还原苏美尔人的体型样貌【解析】选C。史诗《吉尔伽美什》以夸张的手法描写主人公,亚述王宫遗址出土的巨大浮雕也呈现了这般形象,这说明古代西亚文化特别强调人的力量,以夸张的形象来反映这一点,所以文本与实物的一致性可以用来理解古代西亚的审美观念,故选C;《吉尔伽美什》先于亚述王宫遗址中的浮雕而存在,所以没法说明史诗的描写依据亚述王宫遗址的浮雕,排除A;《吉尔伽美什》属于文学作品,而亚述王宫遗址出土的巨大浮雕属于艺术作品,其形象都具有夸张性,且并不处于同一时期,所以二者并不能互证,没法得出吉尔伽美什确有其人的结论,排除B;由“以夸张的手法描写主人公”可知,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与现实中苏美尔人的体型样貌应该不同,所以不能得出“还原苏美尔人的体型样貌”的结论,排除D。3.(2024·山东等级考·T10)图1为古埃及国王献给太阳神庙的大白陶罐;图2为19世纪北美印第安人达科他族首领水牛皮袍上的一份年表的片段。据此可知(
)A.文明交流推动社会进步B.采用事件纪年具有普遍性C.人类社会经历了相同的发展阶段D.年名研究是了解历史的一种途径【解析】选D。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古埃及国王献给太阳神庙的大白陶罐记录着当年的名称——“对抗并彻底击败北方之年”,北美印第安人达科他族首领水牛皮袍上的年表内容——“哮喘咳嗽年”“流星年”“和平年”,这些年名都记录了当年发生的主要大事,这说明年名研究是了解历史的一种途径,D正确;材料主要强调年名与历史的关系,并未体现文明交流,排除A;材料只展示了两份材料,无法由此得出“采用事件纪年具有普遍性”的结论,排除B;材料主要强调年名与历史的关系,无法得出“人类社会经历了相同的发展阶段”的结论,排除C。4.(2023·重庆等级考·T10)古印度《摩奴法典》是根据吠陀经典和古来习惯编成的法论文献,约成书于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2世纪。其中有段条文称,信众“如欲获得最好的幸福,即最后解脱,不要终生淹留在非僧侣种姓的教师那里,或不识吠陀的婆罗门那里”。该条文旨在 (
)A.巩固婆罗门教地位B.革新教育体制C.打破种姓制度隔阂D.宣扬法律权威【解析】选A。据题干“不要终生淹留在非僧侣种姓的教师那里,或不识吠陀的婆罗门那里”可知《摩奴法典》认为要想获得“最好的幸福”,信徒们就要遵奉高种姓群体和婆罗门教,据此可知,该条文旨在巩固婆罗门教地位,故选A;“不要终生淹留在非僧侣种姓的教师那里”的目的是“获得最好的幸福”,与“教育”无关,排除B;据题干可知,该条文维护了种姓制度,而不是“打破”,排除C;题干设问述及的是“该条文”,而不是“《摩奴法典》”这部法论文献,排除D。5.(2024·黑吉辽选择考·T12)古姆诺帕里亚节起源于公元前7世纪中叶,是斯巴达城邦为纪念战争胜利而创设的重要节日,在每年最炎热的7月举行,历时数天。这期间,人们吟唱颂歌以纪念众神和斯巴达英雄,还举行少年和成人的体育表演。据此可知,该节庆有助于斯巴达 (
)A.维护民主政治稳定B.繁荣城邦经济C.凝聚城邦公民意志D.形成多神崇拜【解析】选C。题干信息“古姆诺帕里亚节起源于公元前7世纪中叶,是斯巴达城邦为纪念战争胜利而创设的重要节日”显示,相关纪念活动与战争有关,这有利于凝聚城邦公民意志,故C正确;斯巴达实行的是寡头政治,故排除A;B不符合题干主旨,排除;D说法片面,排除。知识点二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6.(2023·辽宁选择考·T11)下图是公元前7世纪亚述帝国宫殿中一幅浮雕(复制品)的局部图。该图展现了亚述帝国 (
)A.烦琐的宫廷礼仪B.复杂的官僚体系C.奢华的贵族生活D.丰富的物产资源【解析】选C。据图可知,在郁郁葱葱的葡萄藤下,国王和王后坐在高高的卧榻和座椅上,周围奴仆环伺。花园中树木丰茂,国王和王后手持鲜花,说明王室贵族生活的奢侈,故选C;A在材料中无从体现,B、D与材料无关。7.(2024·全国新课标卷·T30)公元前5世纪,波斯的一份契约记载,有商人承租了国王的私有水源、土地,并以土地收成支付租费;另一份契约记载,商人将份地、农具和种子等租给他人,承租人需要按要求支付小麦、扁豆、芝麻等。据此可知,当时波斯 (
)A.开始出现经营借贷业务的商人B.地租的征收以实物为主C.成为西亚最早使用契约的国家D.国王占有全部生产资料【解析】选B。材料没有体现开始出现经营借贷业务的商人,故A错误;根据材料“有商人承租了国王的私有水源、土地,并以土地收成支付租费”“商人将份地、农具和种子等租给他人,承租人需要按要求支付小麦、扁豆、芝麻等”可知,当时波斯地租的征收以实物为主,故B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契约的使用情况,故C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国王占有全部生产资料,故D错误。8.(2023·广东选择考·T11)下图所示历史事件 (
)A.传播了阿拉伯数字B.扩大了罗马法的适用范围C.开启了希腊化时代D.加快了印刷术的西传进程【解析】选C。据材料可知,图片中的扩张路线与亚历山大东征的路线相吻合,亚历山大东征建立地跨三洲的帝国,推广希腊文化,由此开启了希腊化时代,故选C;阿拉伯帝国时期的阿拉伯商人将阿拉伯数字传播到世界各地,但是阿拉伯帝国的统治中心位于阿拉伯半岛地区,排除A;罗马帝国扩大了罗马法的适用范围,但是图片并未将意大利地区包含其中,排除B;印刷术在13、14世纪通过蒙古西征传入了西方,亚历山大东征时尚未出现印刷术,排除D。9.(2023·全国甲卷·T32)共和之前的古罗马部分诉讼中,败诉方须将用于担保的牛羊祭神,以赎伪誓之罪。担保的牛羊多超出诉讼物价值,且影响农牧生产。共和国早期,败诉方改向国家缴纳罚金,到公元前3世纪末,罚金已无足轻重。这一变化表明罗马共和国时期 (
)A.系统完备的罗马法体系形成B.法律注意保护公民的权益C.法律事务受到神权严格控制D.贵族对法律的解释权扩大【解析】选B。从题干材料可以看出,罗马法对败诉方的惩罚逐渐减轻,这有利于保护罗马公民的权益,故选B。《查士丁尼法典》标志着系统完备的罗马法体系形成,A错误;题干材料没有体现“法律事务受到神权严格控制”,C错误;罗马成文法颁布后贵族无法再随意解释法律,故D错误。10.(2022·北京等级考·T5)西方有“条条大路通罗马”的说法,中国古代也有“处处有路透长安”的谚语。这两句话蕴含的历史信息是 (
)A.长安城的设计借鉴了罗马城市布局B.长安和罗马两地之间的交通网络密集C.古代商路便利了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D.长安和罗马都曾经是帝国交通网络的中心【解析】选D。罗马帝国的道路把罗马和各行省连接起来,形成“条条大路通罗马”的盛况;“处处有路透长安”指条条路都可以通向长安城。说明长安和罗马都曾经是帝国交通网络的中心,故选D;长安城自公元前202年开始修建,而罗马帝国于公元前27年才建立,“借鉴”说法错误,排除A;“密集”说法错误,古代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交通不便,排除B;路不等于商路,且材料不涉及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排除C。知识点三中古时期的欧洲、亚洲、非洲、美洲文明11.(2023·海南等级考·T10)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传统法庭在庭审时,诉讼当事人除列举事实外,还可广泛援引谚语,比如“勿因黑猩猩丑就杀死它”“到癞蛤蟆家做客只能自贬身份”等,善用谚语的一方往往更占优势。有学者认为,当地谚语的效力相当于英美法系中的法律箴言。据此可知 (
)A.文化传统影响司法实践B.风俗习惯奠定立法基础C.程序公正助推法律进步D.遵循先例成为审判原则【解析】选A。据材料“广泛援引谚语……善用谚语的一方往往更占优势”可知当地法庭在庭审时通过援引当地谚语用于诉讼审判,谚语甚至具有了部分法律效力,这说明当地的文化传统对司法审判具有较强的影响力,故选A;材料只是强调谚语对司法审判具有较强的影响力,这属于司法实践的范畴,与立法过程无关,排除B;材料主要强调谚语对当地司法审判存在较大影响,而不是法律自身的进步,实际上这是法制不健全的体现,排除C;“诉讼当事人除列举事实外”说明当地法庭审判除了受到谚语影响,还需要立足事实,谚语和先例并非当地司法审判的主要原则,排除D。12.(2024·湖南选择考·T12)自6世纪末开始,以斯拉夫人为主体的北方族群大批涌入拜占庭帝国,为使新移民与原住民族和平共处,拜占庭皇帝不得不在新颁布的法律中吸收前者的某些习惯法。据此可知 (
)A.斯拉夫人促进了大陆法系的形成B.北方族群文化逐渐占据主流地位C.习惯法逐步成为罗马法的主要部分D.拜占庭帝国的立法文化具有包容性【解析】选D。据材料可知,拜占庭帝国的法律吸收了斯拉夫人为主体的北方族群的习惯法,说明拜占庭帝国的立法文化具有包容性,故选D;大陆法系是以罗马法为基础,以《法国民法典》为代表的世界性法律体系,形成于19世纪,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北方族群文化逐渐占据主流地位与“吸收前者的某些习惯法”不符,排除B;习惯法逐步成为罗马法的主要部分与“新颁布的法律中吸收前者的某些习惯法”不符,且罗马法的主要部分应该是成文法,排除C。13.(2024·重庆选择考·T10)11世纪,神圣罗马帝国皇室对铸币的控制较弱,许多铸币厂由教会掌控,其发行的货币占主导地位。法国铸币业被大领主控制,货币的原料、工艺和设计都颇为粗劣。英国王室则控制了大量铸币厂,每三到六年便调整货币设计。这表明当时西欧诸国 (
)A.教会引领货币经济改革B.封建经济陆续走向瓦解C.王室鼓励铸币工艺创新D.王权集中程度存在差异【解析】选D。据材料信息可知,11世纪,作为王权象征的铸币权较为分散,被不同的主体掌握,但随着英国封建王权的加强,统治者垄断铸币权,集中控制着金属货币的铸造和发行,可见当时的西欧王权集中程度存在差异,故选D;材料只提及神圣罗马帝国的铸币权由教会控制,排除A;英国王室控制铸币厂体现了封建经济的发展,排除B;材料的主旨信息是西欧诸国对铸币权控制的差异,而非铸币工艺问题,排除C。14.(2023·湖北选择考·T12)13世纪时,英格兰的一则小品剧中,庄园领主在法庭上公开讨论小麦、奶酪、鸡蛋和小乳猪的价格。无独有偶,《田庄总管职责》也提醒领主和总管,羊毛应该论包或以一只羊一次所剪的毛为单位出售,怎样卖收益最大、好处最多,就怎样卖。上述材料反映英格兰 (
)A.封建庄园制度已濒临崩溃B.庄园农产品获利丰厚C.农业的经济转型趋势初显D.圈地运动正迅速开展【解析】选C。由材料“怎样卖收益最大、好处最多,就怎样卖”可知原来自给自足的庄园,也开始依据市场的规律,寻求农产品价值利益的最大化,反映出此时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影响到农业,农业的商品化程度提高,农业的经济转型趋势初显,故选C;13世纪英国的封建庄园制度并未崩溃,排除A;材料只强调寻求农产品的价格最大化,并不能体现真的能依此获利,不能得出获利丰厚的结论,排除B;圈地运动是英国15世纪至19世纪的土地变革运动,与材料时间信息不符,排除D。15.(2024·江苏选择考·T11)据统计,1774年至1852年,日本翻译的欧洲医学、天文学等书籍达470余种,从事西洋书籍翻译的学者有117人,出现了以杉田玄白为代表的新派学者。当时“执政者虽亦关心西欧科学,但西学的输入及研究却以民间为主”。这一现象表明日本 (
)A.摒弃闭关锁国政策B.全面吸纳西方近代文明C.社会观念出现变化D.政府推行“文明开化”政策【解析】选C。据材料可知,1774年至1852年,日本翻译了大量西方医学、天文学等书籍,还形成了从事西学书籍翻译的新派学者,且西学的输入及研究以民间为主,这表明日本国内民众社会观念出现变化,关注西学,故选C;黑船事件之后日本被迫逐渐摒弃闭关锁国政策,时间与题干不符,排除A;材料只能体现日本翻译欧洲医学、天文学等书籍,不足以代表日本“全面吸纳”整个西方近代文明,排除B;1868年日本进行明治维新,推行“文明开化”政策,排除D。大题攻略·建模大题攻略十一设计、报告类题型剖析1.题型特点贴近生活,应用性强(1)一般以解说词、推介词与设计报告、演讲报告等形式进行考查,具有实用价值。(2)一般要求对地图、展览、实物、影视、图片、名胜古迹和历史文物等进行解释说明设问形式丰富要求考生对相关的内容拓展、解释、设计方案等,设问形式比较丰富
2.方法攻略(1)准确分析,注意全面条理。具体表现为时空充分利用地图时间、图例等信息,调动相关背景知识予以分析解读层次从整体到局部,依次解释历史事物的名称、功用、类型、特点、关系等(2)分析历史事物内在的逻辑关系逻辑关系或为因果,或为递进,或为主次,或为总分,或为并列方法注意结合材料所示的相关元素,明确设计的基本要求,设计所呈现出来的信息要与材料建立起一定联系,形成历史发展的总体脉络线索(3)进行归纳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1500字2024年度综合性服务承包协议模板版B版
- 2024年品牌产品销售代理协议样本版B版
- 江南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Ⅰ》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度混合用地购买合同2篇
- 佳木斯大学《商务日语会话1》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全新工作职责协议协议范本版
- 佳木斯大学《翻译理论与实践》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暨南大学《西班牙语视听说Ⅰ》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暨南大学《经济学原理》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暨南大学《古代中国与外来文明》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智慧交通完整
- 大学生预征对象登记表模板
- 学校食堂会议记录表
- 高标准农田输配电工程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 IrreguLar-Verbs-不规则动词表
- 维生素c片工艺设计规程完整
- 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员(网络安全管理员)三级理论试题及答案
- 易制爆、易制毒化学品防盗防抢应急预案
- 《曼陀罗绘画疗愈-初三减压》PPT
-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教师发展研究专项”课题申报评审书
- 超载超限培训记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