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公司规章制度_第1页
茶叶公司规章制度_第2页
茶叶公司规章制度_第3页
茶叶公司规章制度_第4页
茶叶公司规章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司规章制度汇总

湖北茶叶有限公司

目录

一、人员职责分工

二、员工培训管理制度

三、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四、进货查验记录制度

五、生产过程控制制度

六、食品召回制度

七、不合格食品管理制度

八、食品安全自查制度

九、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

十、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十一、茶厂安全生产制度

十二、安全培训教育制度

十三、生产设施安全管理制度

人员职责分工

食品安全管理人:

职责:1、在本部门负责人领导下,负责贯彻国家安全生

产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精神,参与本单位安全管理制度、操作

规程和安全措施制订,并实施生产作业现场(岗位)安全监管。

2、参与制订本单位安全生产方针、目标,制订安全生产、

职且健康、环境保护等法规、标准及有关文件的学习计划。组织

日常的安全学习,检查、分析培训计划完成进度。

3、熟悉本单位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类型、分布

位置和受控状态,建立健全危险源管理档案。

4、坚持作业现场监督检查,发现和处理问题,立即纠正违

章作业和违章指挥行为,对现场不能处理的安全隐患和职业健康

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向有关领导汇报,并跟踪整改落实。

5、检查本单位安全设施、设备、防护装置、警示标志、个

体防护等安全技术措施的配备、安装、使用、维护等现状,并依

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参与安全技术

措施费用计划制订,并督促计划实施。

6、参与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制订和演练,分析、总结演练存

在的问题,完善预案。

7、参与本单位安全事故调查、原因分析,提出防止事故重

复发生的有效措施。

8、负责分析、统计安全生产事故,按规定向上级有关部门

填写报表。

9、负责建立健全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检查、隐患整改、工

伤事故、职业病危害等各类档案。

10、监督检查劳动防护用品的质量、配备和使用情况。

11、配合部门负责人与外部联系和协调安全生产有关事项

工作。12、负责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工作,督促落实安全技术

管理责任制。

13、监督检查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和事故隐患排查整治工

作。

14、监督检查各部门负责人、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安全

生产宣传教育和安全培训工作。

15、配合企业技术管理机构或技术管理人员制订有关安全

技术措施、安全技术方案,并具体实施或组织、督促有关部门落

实。

食品安全专业技术人员:

职责:

一、职责概述

1、负责设备维修计划,操作规程的制定,组织人员进行设

备检修,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做好节能降耗。

2、熟悉工厂的生产设备,指导员工进行规范保养。

3、负责工厂的技术指导、技术改善,协助生产任务的完成。

4、负责员工技术培训,提高产品质量,确保食品安全。

5、协助外来技术人员的工作。

二、日常工作

1、上班时巡检各自岗位的设备和5s

2、针对上一班的设备状况并进行统计分析

3、针对设备的故障提出改善的措施

4、向负责人汇报工作内容

食品安全检验员:

职责:1、负责农产品的日常检验,并对检验后的产品进

行状态标识;

2、负责成品的感官检验,封存及留样登记,建立完整的质

量检验台账;

3、对检验中发生的问题进行处理过程跟踪;

4、负责生产现场的质量控制,天不定时检查操作过程、卫

生监督;

5、公司领导安排的其他相关工作;

6、负责日常试剂的配制和仪器设备的维护、校正。

员工培训管理制度

第一条目的为了对员工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培训,以达

到公司与员工共同发展的目的,根据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基本政策,

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原则和政策

(1)公司培训衣照“经济、实用、高效”的原则,采取人员

分层化、方法多样化、内容丰富化的培训政策。

(2)员工的专业化培训和脱产外出培训坚持“机会均等、公

平竞争”的原则,员工通过突出的业绩和工作表现获得激励性培

训和发展机会。

第三条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正式员工。

第四条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包括知识培训、技能培训和态度培训。

(1)知识培训

不断实施员工本专业和相关专业新知识的培训,使员工具

备完成本职工作所必须的基本知识和迎接挑战所需的新知识。让

员工了解公司经营管理的情况,如公司的规章制度、发展战略、

企业文化、基本政策等,是员工掌握企业的共同语言和行为规范。

(2)技能培训

不断实施在岗员工岗位职责、操作规程和专业技能培训,

使其在充分掌握理论的基础上,能自由的应用、发挥、提高。

(3)态度培训

不断实施心理学、人际关系学、社会学、价值观及政治觉

悟的培训,建立公司与员工之间的相互信任关系,满足员工自我

实现的需要。

第五条培训形式

培训形式分为员工白我培训、员工内部培训、员工外源培

训和员工交流论坛。

1、员工的自我培训。

员工的自我培训是最基本的培训方式。公司鼓励员工根据

自身的愿望和条件,利用业余时间通过自学积极提高自身素质和

业务能力。公司会尽力提供员工自我培川的相关设施,如场地、

联网电脑等。

2、员工内部培训

员工的内部培训是最直接的方式,主要包括:

(1)新员工培训。

(2)岗位技能培训。

(3)转岗培训。根据工作需要,公司员工调换工作岗位时,

按新岗位要求对其实施岗位技能培训。

(4)部门内部老训。部门内部培训由各部门根据实际工作需

要,对员工进行小规模、灵活实用的培训,由各部门组织,定期

向行政办公室汇报培训情况。

(5)继续教育音训。公司可根据需要组织专家进行培训。3、

员工外派培训。

员工外派培训是公司具有投资性的培训方式。公司针对员

工工作需要,会安排员工暂时离开工作岗位,在公司以外进行培

训。员工个人希望在公司以外进行培训(进修),需填写《员工外

派培训申请表》,并附培训通知或招生简章。由行政办公室审查,

总经理批准后方可报名。外派培训人员的工资待遇、费用报销由

行政办公室决定。

4、员工交流论坛

员工交流论坛是员工从经验交流中获得启发的培训方式。

公司在内部局域网上设立员工交流论坛。

第六条被培训者的权利

1、在不影响本职工作的情况下,员工有权利要求参加公司

内部举办的各类培训。

2、经过批准进行培训的员工有权利享受公司为受训员工提

供的各项待遇。

第七条被培训者的义务

1、培训员工在受训期间一律不得归于规避或不到。对无故

迟到和不到的员工,按本公司考勤制度处理。

2、培训结束后,员工有义务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日常工作

中去。

3、外部培训结束一星期内,员工应将其学习资料整理成

册,交由人力资源保管。并将其所学教给公司其他员工。

4、员工自我培训一般只能利用业余时间,如需占用工作时

间的,在行政办公室备案后,需凭培训有效证明,经所在部门负

责人批准后,做相应处理。

5、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受训员工必须与公司签定培训合

同。

(1)外部脱产需训时间在3个月以上。

(2)公司支付培训费用3000以上的。

第八条行政办公室负贵培训活动的计划、实施和控制。基

本程序如下:

1、培训需求分析。

2、设立培训目标。

3、计划培训项目。

4、培训实施和评价。

第九条其他各部门负责协助行政办公室进行培训的实施、

评价,同时也要纽织部门内部的培训。

第十条建立培训档案

1、建立公司的培训工作档案,包括培训范围、培训方式、

培训教师、培训人数、培训时间、学习情况等。

2、建立员工培训档案,将员工接受培训的具体情况和培训

结果详细记录备案,包括培训时间、培训地点、培训内容、培训

目的、培训效果自我评价、培训者对被培训者的评语等。

第十一条培训计划的制定

行政办公室根据规定时间发放《员工培训需求调查表》,部

门负责人结合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将其汇总。并与规定时间内报

行政办公室。行政办公室结合员工自我申报、人事考核、人事档

案等信息,制定本公司的年度培训计划。

根据年度培训计划制定实施方案I实施方案包括培训的具

体负责人、培训对象、确定培训的目标和内容、选择适当的培训

方法和选择学员和老师、制定培训计划表、培训经费的预算等。

实施方案经总经.理批准后,以公司文件下发到各部门。

第十二条部门内部组织的、不在公司年度培训计划内的培

训应由所在部门填写《部门计划外培训申请表》,经总经理批准

后,报行政办公室备案,在行政办公室的指导下由部门组织实施。

第十三条对于临时提出参加各类外部培训或进修的员工,

均要经过所在部门负责人同意,填报《员工外派培训申请表》,

经总经理批准后,报行政办公室备案。

第十四条培训实施过程原则上依据行政办公室制定的年度

培训计划.进行,如果需要调整,应向行政办公室提出申请,上

报总经理批准。第十五条员工内部培训期间行政办公室监督学员

出勤情况,并以此为依据对学员进行考核。

第十六条行政办公室负责对培训过程进行记录,保存过程

资料,如电子文档、录音、录像、幻灯片等。培训结束后以此为

依据建立公司培训档案。

第十七条行政办公室负责组织培训结束后的评估工作,以

判断培训是否达到预期效果。

第十八条培训结束后的评估要结合培训人员的表现,做出

总鉴定。可要求被培训者写出培训小结,总结在思想、知识、技

能方面的进步。与培训成绩一起放进人事档案。

第十九条培训评估包括测验式评估、演练式评估等多种定

量和定性评估形式。

第二十条公司每年投入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培训,培训经

费专款专用,可根据公司实际情况调整相应数额。

第二十一条外派培训人员的工资待遇、费用报销由总经理

决定。对于公司予以报销的费用,原则上先由培训员工本人支付,

待获得合格证书后,方可回公司报销。培训人员发生的交通费、

食宿费按公司报销规定报销。

第二十二条员工内部培训费用全部由公司承担。

第二十三条本制度的拟订或修改由行政办公室负责,报公

司领导层批准后执行。

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一、健康要求

1、工厂员工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必要时作临时健康检

查,新进厂员工先经体检,合格后方可上岗。

2、凡患有以下疾病之-者,不允许上岗:传染性肝炎、活动

性结核、化脓性和渗出性脱屑性皮肤病、手有开放性创伤未愈合

者等。其它可能导致食品危害的传染病。

二、个人卫生要求

所有与生产直接或间接有关的人员,均需符合下列清洁、

卫生要求:

1、勤洗澡,保持个人清洁。

2、在岗时不准戴假睫毛、假指甲等饰物及搽浓烈的香水。

3、不准留指甲,更不能够涂抹指甲油。

4、不准把工昨服穿到工作场所以外,更不能穿进厕所。

5、女员工不准画浓妆,男员工不准留胡须。

6、每日保持工作服、口罩、帽子、围裙等清洁,在生产车

间内不允许戴自己的帽子。

7、车间内不准吃零食,乱扔纸屑等脏物,厂房内不能吸烟;

8、员工不能随意摘掉帽子且佩戴正确。

9、不允许生病、有外露伤口、伤口感染或其它带在污染源

的员工进行任何可能造成污染的操作,直至完全愈合后方可.上

岗操作或配戴乳胶手套。

进货查验记录制度

第一条为了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确保本公司按照

法定条件、要求从事食品经营活动,销售符合法定要求的食品,

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凡进入本公司的原辅料、包装物料等产品都应当实

行进货检查验收,审验供货方的经营资格(包括:全国工业产品生

产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等),验明进货产品合格证明和合格标

识,索取相关票证。应当检验检疫的,还应当向供货方按照产品

生产批次索要符合法定条件的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或者由

供货方签字或者盖章的检验报告复印件。

第三条对进货产品包装标识进行查验核对,内容包括:

(一)中文标明的商品名称、生产厂名和厂址;

(二)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认证认可标志;

(三)商标、性能、用途、生产批号、产品标准号、定量包

装商品的净含量及其标准方式;

(四)根据商品的特点和使用要求,需要标明的规格、等级、

所含主要成分和含量;

(五)限期使住商品的生产日期、安全使用期(保质期、保鲜

期、保存期)和失效日期;

第四条做好近货查验工作,落实进货查验记录工作,如实

记录产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供货者名

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内容。保证产品进货查验记录真实,应

统一保管,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两年,接受行政执法部门的检查。

第五条在进货时,对查验不合格的产品,应拒绝进货。发

现有假冒伪劣产品时,应及时报告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生产过程控制管理制度

一、目的

对生产过程中质量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确保生产过程在

受控制状态下进行,保证产品质量符合规定的要求。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生产过程(包括人员、设备、工艺操作方法、环境

等)的控制及考核。确定生产过程中人、机、料的控制要求,形

成操作、监控记录,明确各流程承担的职责、任务、具体工作程

序。确保生产过程能够在受控状态下进行,使产品达到标准和顾

客的要求。

三、内容

(一)管理制度

1、设施和环境配置。

应配备必备生产设备、设施,并保持符合食品安全卫生要

求的环境条件,确保产品生产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2、人员的控制。

操作人员必须体检合格,进入车间需洗手消毒、更衣,作

业需符合公司的卫生操作规范。

3、工艺的控制。

编制工艺文件及作业指导书,明确生产工艺过程要求,并

作为操作人员的操作依据,确保生产过程符合工艺要求。

4、设备控制

a.操作工人按《设备说明》要求,定期清理机械设备、设

施中的滞留物料,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

b.各工序操作人员负责正确使用本岗位的设备、仪表,对

设备及环境进行卫生活理,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严格执行相关

设备清洗消毒规定并做好相关记录。

5、原辅材料理制

原辅材料进入车间,投料前由操作人员核对是否符合要求,

及时剔除不合格的原辅料,发现问题及时报质量负责人进行检验,

并根据检验结果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6、环境条件控制

由生产负责人,按照食品卫生规范和卫生管理制度控制生

产现场,确保生产现场的环境满足要求。办公室协调水、电、汽

的供给,满足生产工艺要求。

7、关键工序

关键工序控制要点除包含一般工序控制要点外,还应进行

以下控制:

(1)操作人员的控制

(2)必须经过严格的专业技术培训后方可上岗。

(3)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工艺文件要求操作,对工艺参数和

其他影响因素进行监控并作好关键控制点记录,出现异常及时反

映、处理。

(4)过程出现异常,车间操作人员能解决的,立即现场解决,

不能解决的由车间报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解决。

(5)技术负责人对关键工序进行工艺指导,并按工序质量

控制点的操作要求实施监控,保证产品质量。

(6)材料购入人员定期将质量管理实施情况反馈到生产问,

以便掌握工艺执行及质量波动情况,对车间进行指导。

(7)车间要保持好设施和环境卫生,车间现场禁止存放产生

异味的物质,对生产设备要定期清理,不得留有滞留物料,防止

霉变。

(8)生产负责人负责关键工序控制情况的检查。

8、考核办法

(1)质量管理负贵人按照负贵对生产过程的质量管理进行

抽查,对发现的问题具体进行罚款。

(2)在对合格入库产品的检查评审中,发现的不合格经查实

属人为原因的,罚缺陷产生责任人50元/项,多项次累计扣罚。

(3)对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未审批)产品,强行闯关流入

下道工序的,罚责任人100元/次。

(4)对后道工序发现前道工序流下来的人为因素的不合格,

根据情况奖励问题发现部门30元/次,对问题责任部门按每项/

次扣50元,多项次累计扣罚。

(5)对市场信息反馈中的不合格,经查实属人为原因的,一

般不合格的扣罚责任部门50-TOO元/项/次;重要、安全项的加

倍处罚。

(6)监督检查中发现的自互检工作做的较好的,对同过去相

比有明显提高的,对质量控制要求的措施积极配合的,当月给予

奖励50-100元。

(7)质量改进项目,非客观原因未完成的,罚责任部门

50-100元项,按计划完成并取得良好效果的奖50-100元/项。

(8)其它任何形式出现的不合格或属于质量责任考核内容

的,根据责任原因分别处责任单位50-100元的处罚。

(9)每批食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检查、处理由质检员负责,

每月由质量负责人组织生产、质检等职能部门进行全面的生产检

查、评定。生产过程检查需做好记录,存档备查。

出厂检验记录制度

一、目的和适用范围

出厂检验是食品生产中的最后一道工序,是食品生产者能

够控制的最后一道关卡。食品生产者如果不能严格把关,就有

可能使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流入市场。出厂后出现问题,

食品生产企业即使召回食品,也会对其声誉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查验出厂食品,更是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负责。企业作为食品安

全的第一责任人,有责任、有义务对自己生产的食品检验,确

保出厂食品合格、安全。适用于对最终产品的检验。

二、职责

1、品控部负责最终产品的检验。

2、相关部门负责协助质量检验员进行最终产品的检验。

三、工作程序

1、最终产品的检验是全面考核产品质量是否满足客户的重

要手段。必须严格按产品标准、检验要求进行检验。

2、检验员对最终产品进行检验,并做好检验记录。

3、与最终产品相关的检验未完成或未通过时,不能进行产

品的最终检验。

4、如有合同要求时,应与用户和第三方一起对产品进行

检验。检验过程中发现的质量总是必须得到解决后才能发货。

5、当某些检验和试验项目本公司不能进行时,由质检部委

托有资格的单位进行检验。

6、最终检验项目完成后,由品控部检验技术人员或质量检

验员判定最终产品是否合格,如产品判定为合格,填写“产品放

行单”等出库手续。如判定为不合格,按《不合格控制制度》的

规定进行处理。

7、每一次检验,质量检验员都应做好检验和试验记录,记

录应及时、完整、清晰,并能准确地反映出最终产品实际质量状

况。8、质量检验员应得到质量负责人的授权,并在授权的检验

范围内实施质量检验工作。

四、出厂检验记录

出厂检验记录应当包括以下内容:食品名称、规格、数量、

生产日期、生产批号、检验员、检验人等。

食品召回制度

一、目的

将存在食品安全危害的产品及时从市场中召回,防止给食

用者造成损害,使产品召回工作规范化。

二、范围

适用于发现存在食品安全危害且已流向市场的产品。

1、销售部负责外部相关信息的收集,是召回工作的具体实

施部门,负责通知相关方并及时反馈质检科。

2、质检科负责召回信息的评估,召回范围的确定;制定召

回计划;

3、生产部是负责原因分析和纠正措施制定和实施的部门。

四、工作程序:

1、召回的分类:

2、召回信息收集渠道:

(1)内部信息:由各相关部门提供与食品安全有关的各种信

息,如:自测或自查结果等。

(2)销售部负责外部信息收集:

——官方通知:明示或法律法规变化;

——客户通知:顾客的需求及反馈;

(3)召回信息的评估,根据内、外部的信息来源,由质检科

对信息进行评估,根据其危害消费者健康程度决定是否需要召回

以及召回的范围,制定召回方法。

3、产品的召回

(1)根据评估结果,确需召回时,由销售部通知相关方(如:

监管部门、销售商和消费者),由质检科指定专人在一个工作日

内填写产品召回通知单,经质量负责人审核,总经理批准后,由

质检科专人负责召回工作,召回通知单同时送交成品库、销售部,

库房停止该批产品出库,销售部立即停止该批产品的销售。

(2)质检科专人立即调阅销售记录及库存情况,制定召回计

划,召回计划包括产品名称、规格、批号、召回单位名称、地址、

电话(或传真)、联系人、召回产品数量、召回方式、时限、召回

原因等,召回计划经质量负责人批准后交至销售部。

(3)销售部人员按召回计划要求,立即实施召回工作,并填

写产品召回记录,及时向负责召回人员报告召回工作情况,统计

召回差额及未召回品去向。

(4)当召回品和已明确去向的未召回品数量总和等于待召

回数量时,召回工作可经质量负责人批准后结束。

(5)召回产品进成品库时,暂存不合格品区,经质检科检验

确认不合格后,按不合格品处理。

(6)生产部对召回的原因分析,确定预防和纠正措施,以避

免再发生。

4、质检部门对预防和纠正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跟踪验证,并

提交管理评审。

食品不合格品管理制度

为了防止不合格品被非预期使用,指导员工操作,特制定

如下管理规定:

一、目的

为了防止不合格品的误用、转序、流通、交付和再发生,

并对不合格品采取适宜的处置方案,特制定本程序。

二、范围

适用于从原辅料到企业生产活动全过程发生的不合格品控

制。三、职责

1、采购部负责对采购活动中出现的不合格品进行审核,并

提出处理意见。

2、生产部负责对生产活动中出现的不合格品(生产用料)进

行统计、审核,分析不合格品产生的原因,提出处理意见,并进

行处理。

3、销售部负责审核、处理市场营销活动中出现的不合格品,

并把相关的信息反馈给质检部。

4、其他部门负责对本部门工作中出现的不合格品进行审核,

并提出处理意见。协助责任部门分析不合格品产生的原因,提出

适宜的处置方案。

四、程序内容

1、原辅料中出现的不合格品的处理:

①质检员严格按照《原辅料检验标准》进行原辅料和包装

材料的检验并根据检验和测量结果作出评审,填写《原辅料检验

报告单》,合格入库使用,如检测结果不合格,质检员在报告单

“检测结果”处注明检验结果为“不合格,不同意使用或不同意

入库”,同时填写《不合格品处理单》,质检需及时把《不合格品

处理单》一式两份报给采购,由采购做出处理决定并与供应商联

系相关处理事宜(般质量问题要求在10内解决,特殊周最问题要

求在15日内解决)处理方式有退货、让步接收,报总经理审批,

总经理审批后一联存根,联返采购,质检负责不合格品厂内事务

处理。

②原辅料和包装材料在生产使用过程中,如发现其不能满

足饼干生产规定要求时,生产部要及时通知质检及采购进行鉴定,

通过鉴定,确认其为不合格时,做退库处理,进行标识并隔离存

放,采购应及时和厂家联系作进一步处理,并把处理结果报总经

理。

2、半成品不合格的处理

①对于因配料失误造成和面出现的不合格品,经生产部、

车间主任鉴定可以回收使用的,一批不合格品可分多次加入同类

品种的和面工序回收使用。

②因卫生严重不合格或配料严重失误出现的不合格品,经

生产部、车间主任鉴,无法回收使用的作报废处理。

③对于成型机出现的不合格,由成型机操作工直接回收至

成型机料斗重复使用,由车间主任、成型组长查明原因,对模具

进行调整,由于和面质量致使成型机出现的不合格品的按4.2.1、

4.2.2进行处理。

④对于包装组出现的不合格品经生产部鉴定能够使用的,

重新进行包装处理。

⑤生产过程中如出现批量(两锅以上),或连续不合格时,

由生产部填写《不合格品处理单》,车间主任及生产部查明原因,

报总经理审批。

3、最终成品不合格:

①检验部]严格按照《产品检验标准》进行成品检验,填写

《成品检验报告单》发现微生物、理化等指标不合格时,在报告

单上品检验结果处注明检验结果为不合格,不同意出厂。

②对于成品饼干形状、厚度、重量、喷油率不能满足规定

要求的及个别理化指标不合格的,按规定经粉碎后售卖给养殖农

户。

③对于某些理化指标严重不合格或微生物指标严重超标的

不合格品,经检验部门鉴定,无法回收使用的作报废处理。

④对于100件以上不合格品定位批量不合格,需报总经理

审批,并由财务部出具《不合格品经济损失分析报表》于产品处

理完毕后1日内上报总经理。

⑤对于不合格的成品饼干已经入库的要挂好标识卡标明其

不合格,并注明不合格项,生产日期及班组。

⑥对于不合格的成品应一式三联,由质检写出不合格原因,

并以《车间质量考核》为依据做出处理,经生产部认可(批量不

合格品需填报《质量事故报告》报总经理审批),一联存根,联

返生产部,-联返核算员

4、市场返回不合格品:

①对于市场返回不合格品,必须于产品保质期到达前由销

售通知质检进行复检,由质检出具《不合格品处理单》,报销售

经理,销售经理填好处理意见后,报总经理审批。

②对于已经销售到市场当中的批量不合格品,由公司质检

以书面形式下发《市场不合格品召回通知单》并注明不合格品名

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要求营销部自通知下发之日起2个

月内对该批不合格品处理完毕,处理的方法为报废处理,并做好

记录,必要时报告监管部门。

5、对不合格品的最终处理:

①销售和采购负责把有关产品质量的信息反馈到检验部门,

检验部门对所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查找原因,并责令有关

责任部门制订纠正、预防措施。

②对于不合格品产生的原因,由生产部,检验部门及各生

产车间组织分析,得出结论,因客观原因造成的,由生产部上报

总经理采取整改措施。因主观原因造成的,根据问题的大小和程

度的轻重,生产部把责任报告提交公司总经理,并追究相关人员

的质量责任。

3对于不合格品的处置:50件以下的3日内处理完毕;100

件以上的要求7日内处理完毕。

④对于由于采取纠正措施引起的永久性更改应纳入作业指

导书,制造工艺及质量体系文件中,从而杜绝不合格品的再次发

生。

五、回收食品登记销毁制度

企业如果对回收食品建立回收食品登记销毁制度,对回收

食品数量加大时,100件以上将向监管部门报告产品回收登记和

销毁情况,经检验合格销售给养殖户的,与养殖户签订购买协议

书,进行记录并保留票据等证明材料,回收的食品进行销毁的,

有两人以上在场并签字,要留下影像资料,并记录。

食品安全自查制度

1、设立食品卫生检查监督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对商场进行

商品卫生检查和环境卫生检查;

2、把好食品采购、进货关,特别是对油、米、肉、菜等大

宗,关键的食品要定点,不准采购霉变、有毒、有害或无证不合

格的食品,确保所购食品卫生安全;

3、规范食品加工操作流程。做到粗细分区、肉菜分开、生

疏隔离、洗消严格;

4、对储存食品应进行冷藏保鲜,无须保鲜的食品应做到离

地隔墙,分类堆放整齐,先进先用、用前应检查有无变质变味;

5、保证不出售变质或夹生不熟食物,严防病毒交又感染引

发食物中毒。

6、规范食品运送渠道。做好的食品,通过专用电梯密闭容

器运送。

7、检查结果应有记录,有汇报,查出问题,立即解决,并

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

为保障人民器众生命健康安全,对食品安全事故作出及时

有效处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有关要求,制

定本方案。

一、领导小组及职责

我公司成立食品安全事故处置领导小组

组长:

成员:

职责:

1)负责食品安全报告的登记、上报信息反馈;2)现场调查;

3)原因分析;4)采取控制措施;5)作出处置决定;6)撰写调查报

告。

二、食品安全信息收集和报告

一)信息收集

1、质量管理部门、综合部及售后服务部门应经常浏览国家、

省、市的食品安全信息网及卫生、质检、药监等相关网站,每日

浏览时间不少于一小时。及时收集有关食品安全信息。

2、收集市场反馈的本公司产品质量安全信息。

二)、报告程序

1、各部门接到有关食品安全信息后,立即按要求仔细询问

有关情况并进行登记,属于一般质量投诉的填写《客户质量投诉

调查处理记录》,属于食品安全事故的填写《食品安全事故处置

记录》,提出初步控制意见,立即报告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应及时作出反应,情况比较严重的及时报告董事

长。

2、领导小组组织相关人员立即赶赴现场,调查核实。

三)、报告时限:在知悉发生下列重大食品安全事故1小时

内报告卫生、质检、药监部门;根据事故处理的进程或者上级的

要求随时作出阶段报告。

1、对公众健康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损害的重大食品安全

事故;

2、30人以上群体性食物中毒或者出现死亡病例的食品安全

事故。

三、调查与控制

一)在接到食品安全事故或者疑似食物中毒事故报告后,有

关人员应当及时到达现场进行调查处理,采取下列措施:

1、协助卫生机构对中毒人员救治;

2、企业立即停止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对可疑中毒食品及其

有关工具、设备和现场采取临时控制措施;

3、积极配合卫生、食品监管部门调查小组进行现场调查。

二)、对造成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或者有证据证明可能导致

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采取下列临时控制措施。

1)封存造成食品安全或者可能导致食品安全的食品及其原

料;

2)封存被污染的食品用工用具。取得食品监督部门同意后

及时清洁消毒。

为控制食物中毒事故扩散,按照《产品召回管理办法》收

回已售出的造成食品安全的食品或者有证据证明可能导致食品

安全的食品。

经检验,属于被污染的食品,在食品监管部门监督下销毁。

四、总结及预防

1)总结分析造成食品安全事故的原因,汲取教训,认真反

省,按“三不放过”的原则进行整改,并提出预防措施,防止事

故的再次发生。

2)加强培训,重点是食品安全和食品卫生知识等,加强清

洁消毒,避免加工过程交叉污染。

3)严格检验,做到不合格物料部投产、不合格品不下流、

不合格产品不出厂。

安会生产责任制度

一、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的方针。

二、健全安全生产组织机构,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明

确管理职责。

三、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及上

级文件,完善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监督检查安全生产管理情

况,督查事故隐患整改,处理安全生产责任事故。

四、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单位负

责人为安全生产责任人。

五、抓好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严格按照安全作业规程进行

施工作业,严禁违章作业行为发生。

六、定期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例会,分析总结安全生产情况,

研究部署安全生产工作。

七、做好办公区、材料仓库、生活区等场所安全用电、消

防安全和卫生安全管理,设置安全警示牌,配备消防器材设施;

认真做好防火、防盗、防中毒、防人员伤亡等安全防范工作。

八、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活动,制定安全检查方案,明

确重点,查找隐患,制定措施、堵塞漏洞。

九、制定组织实施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和演练,做好应急防

范准备。

十、做好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对新进员工要进行上

岗前安全培训学习,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特种作业人员依法取

得操作资格证方可上岗。

十一、开展日常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安全生产常抓不懈,

警钟常鸣。

茶厂安全生产制度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和茶叶进口国绿色壁垒的日

益森严,近几年茶叶的发展也经历了从单纯的追求产量到质量到

今天的安全质量生产的转变,茶叶质量安全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

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广大茶叶生产者必须把茶叶的质安全问题

作为今后茶叶生产的重要问题来抓。保证茶叶质量安全应重点抓

好优势基地建设、茶园管理控制、茶厂优化改造、茶叶清洁化加

工、茶叶质可追溯、两端质量检测等关键控制技术。

1、优势基地建设技术

在基地建设过程中,应根据当地实际,以环保为前提,合

理选择基地。选择远离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空气清新、水质洁

净地理地势有利茶叶生产的基地。在基地发展新茶园时应注意早、

中、晚良种的合理搭配,有利优化茶类结构和缓解劳动力紧缺的

矛盾。茶叶优势生产基地的建设是提高茶园质量基础,也是保障

茶叶鲜叶原料质量,提升茶叶原料质安全水平的基本环节。

2、茶园管理控制技术

茶园肥培管理控制技术包括茶园耕作、施肥、治虫、修剪、

灌溉、采摘等技术,其中茶园病虫害防治和肥培管理技术对茶叶

质安全影响最大。茶园肥培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应按茶叶生产技术

标准要求,严格茶园肥料、农药等投入品管理,科学肥培管理,

减少化肥污染。

2、茶园管理空制技术

茶园肥培管理控制技术包括茶园耕作、施肥、治虫、修剪、

灌溉、采摘等技术,其中茶园病虫害防治和肥培管理技术对茶叶

质量安全影响最大。茶园肥培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应按茶叶生产技

术标准要求,严格茶园肥料、农药等投入品管理,科学肥培管理,

减少化肥污染。

(1)茶园施肥。尽量选用氮磷合理配比的复合肥,避免单一

元素肥料造成的污染。根据茶树对营养物质需求特点,在茶园施

肥上掌握以下原则:做到重有机肥,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重

基肥,基肥与追肥相结合:重春肥,春肥与夏秋肥相结合;重氮

肥,磷钾相结合;重根肥,根肥与叶面肥相结合。施肥量一般按

每采收100公斤干茶计算,每年施纯氮12.5T5公斤,一般投产

茶园,氮磷钾比例为4:1:1,幼龄茶园比例为2:1:1,基肥

与追肥的比例为40:60。施肥时间基肥为10月中;追肥强调早

施、多次、量,春肥在2月上中旬施入,黑占全年追肥用量的40%

以上,年追肥46次。施肥方式撒施、沟施并用,对土质疏松的

茶园提倡免耕施肥。肥料种类基肥采用饼肥、栏肥、有机复合肥

为主,追肥一般采用速效的化肥为主。此外科学根外施肥,注意

钙、镁、硫、铁、镒、锌、铜等多种微量元素的营养平衡。

(2)茶园病虫防治。突出“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

防治措施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尽可能发挥生物防治手段作用、辅

之以化学防治方法进行病虫草害综合治理。

A.农业防治措施,主要是合理修剪、科学施肥、合理采摘;

新植茶园做到选用抗性良种,茶林配植。

B.物理防治措施,主要是推广频提式杀灯和色板诱杀技术,

如利用昆虫的趋光习性推广灯光诱杀技术,灯光诱杀对茶叶上的

茶毛虫、茶尺蛙、茶细娥、斜纹夜蛾成虫具有明显的诱集效果。

C.提倡使用生物农药,保护和利用天敌。

D.科学施用化学农药。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一是要按

病虫害发生的情况适时、适量地选用对口农药进行化学防治,提

倡农药的合理混配,按照农药安全使用准则用药,严格掌握使用

剂量和次数,严格掌握安全间隔期。二是要减少普治,尽量做到

挑治、一药多治,合理轮换农药品种;三是要科学选择施药器械,

进行低容量喷雾,调整喷药时的高度,提高防效,减少农药用量。

我们大力推广对蜘蛛杀伤力小,对害虫防效高的化学农药,及高

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达到保护蜘蛛与控制害虫的协调。要改

变见虫就治,乱用滥用农药的习惯,要做到达标防治。乱用滥用

农药会导致害虫抗药性产生,害发生再猖獗,即虫越治越多,农

药防效下降。

3、茶叶清洁加工技术

包括硬件和软件设施两方面的改进。硬件设施改进指的是

茶厂优化改造,改善加工条件。软件设施改进指的是改进茶叶加

工技术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新建的加工厂,加工厂的厂址应选

择距离居民区、公共厕所、垃圾场30米以上,距离畜牧场、医

院、粪池等污染源500米以外,且要处在污染源烟囱高度50倍

以上,加工场的废物排放处理应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已是的初

制茶厂,对加工设备陈旧、机械设备不配套,设备老化;厂房环

境差条件简陋、加工厂规模小;区域布局散、卫生质量状况差、

标准化生产水平低的那些茶厂,要通过对茶叶加工厂的改造,

实现茶叶加工按产品标准化、连续化生产工艺要求,狰做到茶叶

加工不落地。茶厂加工设备定期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不使用重

金属含量高的机械。茶厂质量管理制度健全,产品质实施全程监

控;加工人员要持健康合格证和上岗培训合格证上岗,要掌握

茶叶加工艺与操作技术,懂得茶叶加工卫生质要求,备茶叶加工

所需的基本素质。加工制作、包装、贮藏和运输均要严格按照无

公害食品的有关要求,以防产品污染,使茶叶加工实现企业化管

理,建章立制,实现了加工过程规范化,消除了卫生安全隐患,

实现清洁化加工。

4、茶叶质量可追溯技术

茶叶质量可追溯指按照从生产到销售的每一个环节可相互

追查的原则,建立茶叶农事档案,记录茶叶产地、采摘日期、加

工时间、茶树品种、投入品登记、源头检测记录、加工企业、从

业人员、成品茶检测记录、包装时间、经销网点等内容。目前

IS0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IS01400(环境管理和环境

保证体系)和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认证,无公害

茶、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的国内外认证都要求申报企业建立茶叶

质量可追溯制度。消费者可以通过信息码查到茶叶的生产过程、

基地认证情况,甚至还可以查到具体生产责任人的姓名。

5、两端质量检测技术

茶叶两端质量检测技术包括茶叶原料质量端检测和成品茶

质量端检测。茶叶原料质量检测重点是茶叶源头检测体系的建设,

对农药经营单位和农药田间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从源头上控

制茶叶农药残留,建立茶园农残监测点,推广茶叶农残速测技术,

定期或不定期对农残项目进行检测。并做到鲜叶进厂分级验收,

毛茶收购源头检测。成品茶产品质量检测要求茶厂必须配备茶叶

农药残留和卫生质量检测设备,完善产品出厂检测体系建设,有

效降低和杜绝茶叶超标事件的发生。茶叶质量安全涵盖了茶叶从

生产、加工到商品茶包装销售的全过程,只有把握好每一个生产

过程,才能实现茶叶质安全。

安全培训教育制度

一、目的

为增强本厂员工的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素质,杜绝或减少

事故的发生,规范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根据公司有关规定并结合

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与公司签定劳动合同的所有职工。

三、内容与要求

1、公司领导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要求,参加政府和相关部

门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各级管理人员和工程技

术人员须经安全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

2、对各级领导干部和安全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每年进

行一次安全知识培训,并经考核合格,不断提高安全意识、技术

素质,提高政策业务水平。

3、凡新入厂的员工必须经过厂、车间和班组三级岗前安全

教育,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进入生产岗位工作。新员工安全培

训时间不得少于72学时,每年接受再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20学

时。

4、厂级安全教育由安全环保部负责,并作相关记录一《会

议记录》。

厂级岗前安全培训主要内容

A本单位安全企生产情况及安全生产基本知识;

B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

C从业人员安全生产产权利和义务;

D事故应急教援及防范措施;

E有关事故案例等。

5、本厂员工在厂内调动工作岗位时,接收部门应对其进行

二、三级安全教育,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从事新的位工作。

6、凡从事特种工种作业的人员,应按国家有关要求进行专

业性安全技术培训,经考试合格,取得特殊作业操作证后方可上

岗,并定参加复审。除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外,还必须取得

本企业的安全作业证。

7、在新工艺、新技术、新装置、新产品投产前,主管部门

应组织编制新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进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