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则须疑疑则有进——12《拿来主义》课例赏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学则须疑疑则有进——《拿来主义》课例赏鉴
摘要:
《拿来主义》是一篇杂文,在教学时对文本要定位准确,不能将其以典型的议论文来教学。本课通过自主梳理鲁迅的“拿来主义"、质疑探究别人的“拿来主义”、各抒己见我的“拿来主义"三个活动任务解读文本,在整体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质疑别人的“拿来主义”,以此探究文章主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
关键词:质疑探究;批判思维;现实意义
课例呈现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通过表格对比,厘清“闭关主义"送去主义”“拿来主义"概念,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把握“拿来主义”的内涵。
2.通过问题的探究,观点的质疑,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结合当下,思考“拿来主义"的现实意义,培养学生思辨能力,提升学生思维品质。
【教学重难点】
1.质疑探究“大宅子”的内涵,探究文章主旨。
【课堂实录】
一、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佛教产生于哪里吗?
生(齐):印度。
师:对。佛教产生于印度。据文献记载,佛教在秦之前就传入了中国,佛教作为一种外来文化,为什么传入中国后能一直延续至今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鲁迅的《拿来主义》,看看我们能否从文章中找到答案。(板书课题)
二、自主梳理:鲁迅的“拿来主义"
师: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思考:鲁迅主张实行“拿来主义”,文章是如何阐述这一观点的?(学生阅读,教师观察学生的阅读情况。)
师:同学们读完了吧?
生(齐):读完了。
师:文章标题是“拿来主义”,阅读文章后,我们知道,文中除了说到“拿来主义”之外,还提到了“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现在,我们请一位同学将他填的表格情况给大家展示一下。
生:文中所说的“闭关主义”,就是既不送去也不拿来,结果是“给枪炮打破大门”,“碰了钉子”,“闭关主义”是行不通的,作者持否定的态度。“送去主义"是指只送去不拿来,这并不算坏事,因为能送去,一是“见得丰富”,而是“见得大度”,这种做法作者也不赞同。“拿来主义”是指既要送去又要拿来,有了拿来,人自会成为新人,文艺自会成为新文艺,作者肯定“拿来主义"。
师:这位同学回答得非常详细,同学们赞同他的观点吗?
生:老师,我认为文中的“送去主义”应该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只能送去不能拿来,二是不能送去只能接受。
(其他学生发出了议论的声音)
师(追问):那你是怎样理解“送去主义"的?
生:文中说“能够只是送去,也不算坏事”,这样还能体现丰富与大度,作者用尼采和煤的例子说明只是送出去,终究有送尽的时候,当没有东西可送之时,就只能接受别人“抛给"的东西,作者称为“送来”,并没有说是“送来主义”,所以我认为被动地接受也是“送去主义”。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因为送来的并不是我们需要的,不是适合我们的,不是我们主动去拿的。
(学生鼓掌)
师:从同学们的掌声中,我看到了他们对你观点的肯定与赞同,你思考得更全面。
(生面带笑容坐下)
师:作者主张“拿来主义”,那有没有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去拿呢?
生: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师:那作者是如何论述这一观点的呢?
生:用大宅子作喻。
生:用对待大宅子的三种错误态度,说明“拿来主义”者并不是这样的?
师:哪三种错误态度?
生:第一种:孱头,他们徘徊不敢进门,懦弱胆小,不敢接受;第二种:昏蛋,他们放一把火烧光,保存自己清白,全盘否定;第三种:废物,欣然接受一切,全盘接受。(板书)
师:分析能力很强,能概括出三种错误态度背后的本质。那“拿来主义"者是怎样的态度呢?
生:沉着,勇谋,有辨别,不自私。
师:嗯,这是“拿来主义”者要具备的条件。
生:占有,挑选。
生:还有创新。
师:占有、挑选,是为了推成出新,也就是还需要创新。占有就是要先拿来,这个好理解。那该如何挑选呢?作者在文中有无相关论述?
生:有,在第九段。
师:请同学们齐读第九段。
(生齐读)
师:读完之后,谁能告诉我们应该如何挑选?
生: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师:能否具体分析一下。
生:作者用大宅子里的物品做比喻:鱼翅,可以吃掉,鸦片可以送去药房,这是使用;烟枪和烟灯送一点进博物馆,其余毁掉,这是存放;姨太太各自走散,这是毁灭。
师:为什么鱼翅可以吃掉?
生:好东西。
生:山珍海味。
师:好的,美味的,是有益无害的。那鸦片呢?
生:有益有害。
师:送去药房就是有益的,所以要使用。烟枪和烟灯呢?
生:无益无害。
师:所以送一点进博物馆,以警示后人,其余毁掉,这是存放。姨太太呢?
生:姨太太有害无益,所以要毁掉。
师:对待大宅子里的物品的态度,你们能否用一个熟悉的成语概括一下?
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师:概括得相当准确。那现在同学们知道为什么佛教传入中国并能一直延续至今了吗?
生:佛教是一种外来的文化,能立足于我国,在我国发展并延续到今天,它有着本身优秀且为国人所接受的东西,佛教在我国长期发展,向我国传播佛教文化的同时,也在吸收中国文化;中国文化在接受外来的佛教文化的同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佛教文化中融入自己的文化,两者相融贯通,最后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
(学生鼓掌)
师:理解非常深刻透彻。佛教扎根中国,在当时无论是文化方面还是政治方面,对封建时期的中国有着一定的作用。
三、质疑探究:别人的“拿来主义"
师:作者正是通过人们对待“大宅子”的三种错误态度,向我们阐明真正的“拿来主义"者应该懂得如何去拿,如何挑选。无论是对待外来文化还是继承传统的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都应是我们坚持不变的态度。
师:有人认为《拿来主义》存在逻辑上的错误:前文谈对待外来文化,后文谈继承本国的文化遗产,文章论述的话题前后不一致。对此,同学们有什么看法?
(学生讨论)
生:我不赞同这种说法。文章开头的“闭关主义”“送去主义"是针对外来的东西来写的,作者否定“闭关主义”“送去主义”,提出“拿来主义”,用“大宅子"比喻外来文化,借以来说明怎样拿来,拿来之后怎样对待的问题。因为在当时,在对待外国文化问题上,存在着“全盘西化”“全盘否定"两种错误的认识,作者的“拿来主义”,指出了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对这两个极端的批判。
师:很好,结合了文章的时代背景,指出了文章的主旨。同学们赞同他的观点吗?(有部分同学赞同)
生:虽然文章前后话题不一致,但我不认为存在逻辑上的错误。鲁迅先生作为一代大家,这样明显的错误不可能不会察觉。第八段说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得了一所大宅子,说明这所大宅子是继承祖上的财产,我认为“大宅子"是喻指文化遗产。作者的“拿来”既可以指对外来文化的“拿来”,我们可以理解为占有,也可以指对文化遗产的“拿来”,我们可以理解为继承。作者的“拿来主义"既向我们指出如何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也想我们说明要批判继承文化遗产的问题。所以我认为不存在逻辑上的错误,而是两者兼有。
师:你的逻辑性很强,对文本也有深刻而独到的理解。
(有学生举手起立)
生:前面同学的观点我不赞同。鲁迅虽是文学大师,但不能说明他不会出错。我认为文章前部分论述如何对待外来文化,后部分以“大宅子”作喻,“大宅子"是文化遗产,谈论的是继承本国文化遗产的问题。所以我认为是存在逻辑错误的。
师:我非常欣赏你这种敢于质疑名家的精神。没错,名家不一定都是正确的,我们要有这种敢于质疑权威的精神,才不会在探寻真理的路上迷失方向。至于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有没有逻辑上的错误我们还不能轻易地下结论。
师:同学们的观点不无道理。文章运用比喻来阐述道理,用“大宅子”来比喻外来文化和文化遗产,都是可以的,这并不矛盾。而对于这篇文章表达了怎样的主题,一直以来都存在着争论,有外来文化说,文化遗产说,对外交流的文化意识说等。我们不能说哪一种说法对,也不能说哪一种说法不对。鲁迅《且介亭杂文》的序言中说:“况且现在是多么切迫的时候,作者的任务,是在对于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以反响或抗争,是感应的神经,是攻守的手足。潜心于他的鸿篇巨制,为未来的文化设想,固然是很好的,但为现在抗争,却也正是为现在和未来的战斗的作者,因为失掉了现在,也就没有了未来。"不管是结合鲁迅的创作意图,还是结合文章的时代背景,我们都清楚的知道,鲁迅先生的杂文就是针砭时弊的“匕首”,对当时存在于社会的不合理的东西进行批判,为未来指明道路。
(学生表示赞同)
四、各抒己见:我的“拿来主义"
师:我们学习这篇文章,不仅要理解“拿来主义”的精髓所在,还应思考:在当下,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在今天是否具有现实意义?请同学们用你已有的认知和熟悉的事例来谈谈“拿来主义”的现实意义。
(学生思考、交流)
生:鲁迅的“拿来主义"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拿来主义”就是既要送去又要拿来,在当今世界,这就是一种交流,交流就要有来有往,不能一味送去,也不能一味拿来,这是一种平等互利的国与国之间的交流。
师:说得很好,当今世界,我们要有“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要有共同利益观,我们应践行“拿来主义”的原则,追求共同的发展。那同学们能举出一些事例来说一说吗?
生:“洋节"在中国的盛行就是一个例子。
师:怎样理解?
生:“洋节”的入侵,就是一种文化的侵略。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节日颇受青年人的追捧,而我们的传统节日在慢慢淡化,西方的节日固有它本身的含义,我们不能盲目的追捧,我们要用“拿来主义"的思想,放出眼光去挑选,选择并使用于民于国有利的东西。
师:对。拿来主义者就要“沉着,勇谋,有辨别,不自私”,不为一己之利去“拿来”,要从人民从国家的角度去看待。还有其他的事例吗?
生:比如说我国从俄罗斯购买苏27战斗机,在我国吃透苏27的技术后,研发出了属于我们自己的歼敌机。
师:我们国家虽算是科技大国,但并不是科技强国。在科技上我们与别国还有一些距离,我们仍需借鉴和引进其他国家先进的科技,来促进我国科技的发展。
改革开放后,我国打开国门,拿进来,送出去的事例比比皆是,我们从西方拿来了许多先进的管理经验,靠着自己的判断力和他们的技术经验取得了长足进步,我们也向西方输出了许许多多的“中国制造”。但我们要清楚的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我们还需要向国外“拿"的东西很多,如芯片的制造,我们还需要引进和借鉴,来攻破技术难关。
我们也可以把“拿来主义”的精神用在学习上,向同学借鉴好的学习方法,学习技巧,取别人之所长,补己之所短,这样我们就会成为“新的"自己。
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到这里,下课。
【执教感言】
鲁迅的文章在理解上多少有些难度,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已经学习过多篇鲁迅的文章,在理解《拿来主义》内容上应该没有什么困难。所以在本堂课教学中,主要是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创设疑问,激发兴趣。
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学生,教师作为引导者,怎样调动学生参与,如何引导学生思考,是执教者首先思考的问题。有了问题,学生的关注点就会集中在问题上,加以引导,课堂就会围绕问题有序展开。本堂课教学中,我用“佛教”引入,一是“佛教"对于学生而言并不陌生,二是“佛教”在中国生根发展正好与文中提及的外来文化相切合,以此来设疑,吸引学生的关注,激发学习的兴趣。
学生有了学习兴趣,课堂自然就有了生气,有了活力,教学就会取得好的效果。教学中对于文章思路的把握,主要是借助表格,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表格厘清“闭关主义"送去主义”“拿来主义"的概念。从课堂上学生完成情况来看,学生在这一板块并没有难度。学生在筛选文本信息的时,掌握了文章的行文思路,同时也训练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以问题抓住学生的关注点,引导学生完成任务,学生的学习就会是有效的学习。
学习反驳,敢于批判。
课堂教学中教什么,是由学生学情决定,学生是主体,学生需要什么,通过课堂能获得什么,教师作为引导者,应充分发挥引导作用。高中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趋于成熟,有辨别是非美丑的能力,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发展学生的批判能力。本堂课中,我引出别人的观点,学生结合对文本的理解,发表对该观点的看法。学生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需理解文章中“大宅子”喻指什么,从而去探究文章的主旨。这篇文章的主旨,历来都存在着争论,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版绿色包装材料研发及推广合同2篇
- 2025年度石料厂产品质量安全承包管理合同范本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城市综合体建筑设计合同3篇
- 2025年度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质押担保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版农村小微企业发展借款合同解析论文3篇
- 二零二五年生物制药工艺技术聘用合同2篇
- 二零二五版股权代持协议签订前的合同谈判注意事项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建筑工程安全施工环境保护监理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购房合同违约责任条款解析3篇
- 2025年度紧急物资承揽运输合同3篇
- 停车场施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GB/T 37238-2018篡改(污损)文件鉴定技术规范
-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简介(湘教版)
- 河道治理工程监理通知单、回复单范本
- 超分子化学简介课件
- 高二下学期英语阅读提升练习(一)
- 易制爆化学品合法用途说明
- 【PPT】压力性损伤预防敷料选择和剪裁技巧
- 大气喜庆迎新元旦晚会PPT背景
- DB13(J)∕T 242-2019 钢丝网架复合保温板应用技术规程
- 心电图中的pan-tompkins算法介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