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3 化学曲线问题分析_第1页
专题3 化学曲线问题分析_第2页
专题3 化学曲线问题分析_第3页
专题3 化学曲线问题分析_第4页
专题3 化学曲线问题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3化学曲线问题分析命题趋势备考方向常见题型坐标曲线类试题是中考常考的一种题型。坐标曲线是通过数学横纵坐标表示在化学实验操作或化学反应过程中物质的变化。这类题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设置了图像来提供信息,体现了化学学科的特点,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信息提取以及数据处理能力,同时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主要有单独型曲线和综合型曲线两种考查方式,涉及的知识点相对综合。坐标曲线题的命题角度主要围绕以下几点:单独型曲线:金属与酸的反应、溶解度曲线;综合型曲线: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变化、溶液pH的变化、化学反应速率、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及压强、体积、温度的变化等选择题知识点一、解题策略

知识点二、单一线型就单一线型的图像而言,可通过图像的“五要素”进行分析判断。具体示例及方法如下:单一线型图像示例说明图1~图4:加热一定量的KMnO4固体图5:高温煅烧石灰石图6:向一定量的MnO2中加入H2O2溶液图7: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KNO3溶液中加入KNO3固体图8:一定温度下,向饱和KNO3溶液中加入KNO3固体知识点三、多条线型有多条线的图像,先判断是否都发生了化学反应。如果是,可采用画垂线的方法,依据垂线与每条线交点的位置高低是否符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判断。例如可以画垂直于横坐标的一条线,观察横坐标量相等时,纵坐标值的相对大小(图1、3);也可在拐点处画垂直于横坐标的多条线,观察反应结束时横、纵坐标表示量的相对大小关系(图2、4)。知识点四、特殊图像对于特殊图像,需要特别关注题目涉及的实际变化过程,考虑相关量受其他因素干扰出现的变化,注意终点或拐点位置是否符合实际情况。例如向一定量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氧化钙固体,整个过程及典型图像如下:说明:当氢氧化钙部分析出时,溶质质量及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温度恢复至室温后,部分氢氧化钙固体重新溶解,溶质质量及溶质质量分数增大。由于溶剂水的质量已减少,故溶质质量及溶液质量最终低于起始位置(图3);由于最终所得溶液仍然是原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故溶质质量分数及溶解度最终与起始位置齐平(图4)。向一定量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氧化钙固体重难通关练(建议用时:30分钟)1.如图是KNO3的溶解度曲线,在20℃时进行了如下实验,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B、E为饱和溶液B.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D>C>B=E>AC.D溶液中最多还能溶解KNO325.5gD.D的质量分数为52.38%2.(2023•江北区一模)20℃时,将等质量的a、b两种固体分别加入盛有相同质量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所示,升温到50℃时,现象如图乙所示,a、b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丙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甲中a、b两溶液中的溶质质量相等B.图乙中a、b两溶液一定都是不饱和溶液C.图丙中N表示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D.30℃时a、b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3.(2023•定海区二模)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相关变化关系的是()A.①等质量的镁和氧气充分反应B.②向等质量的锌粉、镁粉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C.③向一定质量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D.④长期使用某种农药后马铃薯甲虫数量的变化4.三个试管中分别装甲、乙、丙固体,在相同的加热条件下,甲、乙、丙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关于甲、乙、丙之间的质量关系,下列推测正确的是()A.甲的质量大于乙 B.乙的质量小于丙C.乙的质量大于丙 D.甲的质量小于乙5.(2023•富阳区校级模拟)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一定量的水,通过电解水的装置电解B.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至正好完全反应C.一定量的稀硫酸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至过量D.一瓶浓盐酸和一瓶浓硫酸,在实验室中敞口放置一定时间6.向16.8g铁粉中先加入200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再逐滴加入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反应过程中所得剩余固体质量与加入物质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稀硫酸中硫酸质量分数为9.8%B.a点和b点溶液中的溶质种类相同C.m=12D.向c点中固体中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7.(2023•镇海区模拟)20℃室温时,小科进行了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去除的实验,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实验过程的分析和描述,错误的是()A.20℃时,NaCl溶解度为36gB.②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快溶解C.③中下方烧杯内得到NaCl饱和溶液D.④中待蒸发皿内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8.(2023•上城区一模)下列叙述与对应的坐标图表示正确的是()A.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B.等质量CaCO3分别与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足量)反应C.等质量的Fe粉和Zn粉分别与足量等浓度的稀硫酸反应D.向硝酸铜和硝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9.(2023•绍兴模拟)向盛有HCl和CuCl2混合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在该过程中,下列4个图象能正确反映烧杯内物质的某些物理量变化趋势的是()A.①③ B.①②④ C.②④ D.①②③10.(2023•江北区二模)向硫酸镁溶液中逐滴滴入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硫酸钠溶液,溶液的总质量与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点时溶液中的溶质为NaOH、Na2SO4B.B点时溶液的pH=7C.原溶液中硫酸镁的质量分数为7.5%D.A点时锥形瓶内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2.4%11.(2023•钱塘区三模)向某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点溶液能使酚酞变红色 B.b点溶液不含硫酸根离子C.c点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 D.d点溶液中不含有钠离子12.(2023•慈溪市校级模拟)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溶液质量与加入Zn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点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B.c点溶液中的溶质为Zn(NO3)2和Cu(NO3)2C.取b点的沉淀物,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D.d点沉淀物有Ag、Cu和Zn13.(2023•鹿城区模拟)向装有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逐渐滴加入稀盐酸溶液至过量,下图能正确反应溶质质量的是()A B C D14.(2023•温州模拟)我们可通过建立图像来表示化学反应过程中物质间的量的相互关系,图像是一种表示方法,也是了解化学反应的“窗口”。现一烧杯中含有HCl和CuCl2的混合液,现将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到混合液中直至过量溶液看成中性),则反应中各个量的图像正确的是()A.甲、乙、丁 B.乙、丙、丁 C.甲、丙 D.甲15.将锌粉持续加入到100g含有AgNO3和Cu(NO3)2两种溶质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当加入锌粉的质量为6.5g时,溶液质量最小;当加入锌粉的质量为13.0g时,恰好完全反应。下列是反应中的相关量随加入锌的质量变化的关系图,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16.(2023•慈溪市校级模拟)向盛有10g49%稀硫酸的烧杯中加入5.6g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有固体残留,t1时迅速倒入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整个过程烧杯中溶液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a→b点,溶液的pH一直增大 B.m=12.7gC.c点时,烧杯中有2种溶质 D.d点固体,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17.(2023•鹿城区模拟)烧杯中盛有MgSO4和HCl的混合溶液100.0g,向其中逐滴滴加Ba(OH)2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滴加的溶液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点对应溶液中只有1种溶质B.b~c段发生2个反应C.Ba(OH)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13.7%D.m=37.8518.向一定质量的Na2CO3和Na2SO4混合溶液中先后滴加BaCl2、HCl溶液,反应过程中加入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或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a段溶液的pH始终不变B.c点只有一种沉淀C.m点的值为5.91 D.d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的成分为BaCl2、HCl和NaCl

专题3化学曲线问题分析重难通关练(建议用时:30分钟)1.(2023•杭州模拟)如图是KNO3的溶解度曲线,在20℃时进行了如下实验,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B、E为饱和溶液B.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D>C>B=E>AC.D溶液中最多还能溶解KNO325.5gD.D的质量分数为52.38%【解答】解: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5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85.5g,A:在20℃时,100g的水中加入20g的硝酸钾,属于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20g120gB:100g的水中加入了40g的硝酸钾,但是只能溶解31.6g的硝酸钾,属于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是31.6g131.6gC:100g的水中加入了40g的硝酸钾,全部溶解,属于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40g140gD:100g的水中加入了60g的硝酸钾,全部溶解,属于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60g160gE:100g的水中加入了60g的硝酸钾,但是只能溶解31.6g的硝酸钾,属于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是31.6g131.6gA、B、E为饱和溶液,故A正确;B、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D>C>B=E>A,故B正确;C、D溶液中最多还能溶解KNO325.5g,故C正确;D、D的溶质质量分数为60g160g2.(2023•江北区一模)20℃时,将等质量的a、b两种固体分别加入盛有相同质量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所示,升温到50℃时,现象如图乙所示,a、b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丙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甲中a、b两溶液中的溶质质量相等B.图乙中a、b两溶液一定都是不饱和溶液C.图丙中N表示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D.30℃时a、b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解答】解:A、20℃时,将等质量a、b两种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相同质量水的烧杯中,b固体完全溶解度,a固体没有完全溶解,所以图甲a、b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不相等,故A错误;B、由于图甲中可以知道20℃时a的溶解度小于b的溶解度,图乙无溶质剩余,所以b一定是不饱和溶液,而在50℃时,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所以a一定也是不饱和溶液,故B正确;C、信息根据图甲中可以知道20℃时a的溶解度小于b的溶解度,而图3中在20℃时,N曲线的溶解度大于M曲线的溶解度,故M表示的是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故C错误;D、根据图丙可知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因此30℃时,a、b的溶解度都比20℃时大,且30℃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当a中的物质完全溶解时,溶质的质量分数就会相等,故D错误。故选:B。3.(2023•定海区二模)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相关变化关系的是()A.①等质量的镁和氧气充分反应B.②向等质量的锌粉、镁粉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C.③向一定质量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 D.④长期使用某种农药后马铃薯甲虫数量的变化【解答】解:A、由镁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Mg+O2点燃¯B、向等质量的锌粉、镁粉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2HCl=MgCl2+H2↑、Zn+2HCl=ZnCl2+H2↑,盐酸足量,则镁和锌会完全反应,镁的相对分子质量比锌小,最终生成氢气的质量比锌多,故选项图像错误。C、向一定质量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铁先和硝酸银反应再和硝酸铜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AgNO3═Fe(NO3)2+2Ag、Fe+Cu(NO3)2═Fe(NO3)2+Cu,铁和硝酸银反应时溶液的质量减小的快,铁和硝酸铜反应时溶液的质量减小的慢,故选项图像错误。D、长期使用某种农药,一开始能把一部分抗药性弱的害虫杀死,害虫群体密度减小,一段时间药效过后,抗药性强的害虫大量繁殖,害虫群体密度增加,故选项图像错误。故选:A。4.三个试管中分别装甲、乙、丙固体,在相同的加热条件下,甲、乙、丙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关于甲、乙、丙之间的质量关系,下列推测正确的是()A.甲的质量大于乙 B.乙的质量小于丙 C.乙的质量大于丙 D.甲的质量小于乙【解答】解:AD、晶体熔化图象有一段时间温度不变,非晶体图象随时间增加温度不断上升;由图可知,这三种物质都是晶体;熔点相同可能是一种物质,甲乙熔点相同,可能是同种物质;因为乙熔化的时间比甲长,所以乙的质量比甲的质量大。故A错误,D正确;BC、由于不知道甲、乙、丙比热容的大小关系,根据Q=cmΔt,所以无法比较三者的质量关系,故BC错误。故选:D。5.(2023•富阳区校级模拟)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一定量的水,通过电解水的装置电解B.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至正好完全反应C.一定量的稀硫酸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至过量D.一瓶浓盐酸和一瓶浓硫酸,在实验室中敞口放置一定时间【解答】解:A、电解水时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是1:8,氧气质量比氢气质量多,A不正确。B、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水和碳酸钠,水的质量会增加,B不正确。C、稀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沉淀从0开始增加,当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时,沉淀量达到最大值,之后再继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沉淀质量不改变,C正确;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HCl气体,使溶液质量减小,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使溶剂质量增大,溶液质量增大,D正确。故选:CD。6.向16.8g铁粉中先加入200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再逐滴加入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反应过程中所得剩余固体质量与加入物质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稀硫酸中硫酸质量分数为9.8%B.a点和b点溶液中的溶质种类相同C.m=12D.向c点中固体中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解答】解:A、由题意和图示可知,向16.8g铁粉中先加入200g稀硫酸,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16.8g﹣11.2g=5.6g,与硫酸铜反应的铁的质量为11.2g,设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Fe+H2SO4=FeSO4+H2↑56985.6gx5698稀硫酸中硫酸质量分数为:9.8g200g故A错误。B、a点是铁与稀硫酸恰好反应,b点是铁与硫酸铜部分反应,溶液中的溶质都是硫酸亚铁和硫酸铜,溶液中的溶质种类相同,故B正确;C、设生成铜的质量为y。Fe+CuSO4=Cu+FeSO4566411.2gy5664故C错误;D、由图像可知,c点铁与硫酸铜恰好完全反应,固体中只有铜,加入稀硫酸,没有气泡产生,故D错误。故选:B。7.(2023•镇海区模拟)20℃室温时,小科进行了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去除的实验,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实验过程的分析和描述,错误的是()A.20℃时,NaCl溶解度为36gB.②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快溶解C.③中下方烧杯内得到NaCl饱和溶液D.④中待蒸发皿内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解答】解:A、由图可知,20℃时,NaCl溶解度为36g,故A正确;B、②是溶解过程,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快溶解,故B正确;C、20℃时,NaCl溶解度为36g,则20℃时,25g水中最多溶解9g氯化钠,而粗盐中含有难溶性杂质,则9g粗盐中,氯化钠的质量小于9g,则20℃时,将9g粗盐溶于25g水中得到的是NaCl的不饱和溶液,而不是NaCl饱和溶液,故C错误;D、④是蒸发过程,蒸发过程中待蒸发皿内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故D正确;故选:C。8.(2023•上城区一模)下列叙述与对应的坐标图表示正确的是()A.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B.等质量CaCO3分别与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足量)反应C.等质量的Fe粉和Zn粉分别与足量等浓度的稀硫酸反应D.向硝酸铜和硝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解答】解:A、催化剂只是改变反应的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对反应的生成物及生成物的量都没有影响,故选项错误;B、等质量CaCO3分别与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足量)反应,碳酸钙的质量一样多,产生的二氧化碳也一样多,粉末状的比块状的碳酸钙反应快;故选项正确;C、等质量的Fe粉和Zn粉分别与足量等浓度的稀硫酸反应,锌比铁活泼,因此锌反应比铁快,但是铁产生的氢气比锌多;故选项错误;D、向硝酸铜和硝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根据中和反应优先,氢氧化钠应该先与硝酸反应,开始没有沉淀,因此图象不符;故选项错误;故选:B。9.(2023•绍兴模拟)向盛有HCl和CuCl2混合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在该过程中,下列4个图象能正确反映烧杯内物质的某些物理量变化趋势的是()A.①③ B.①②④ C.②④ D.①②③【解答】解:向盛有HCl和CuCl2混合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时,氢氧化钠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当盐酸充分反应后,氢氧化钠再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氯化钠。①由以上分析可知,开始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没有沉淀产生,当盐酸充分反应后,氢氧化钠再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当氯化铜完全反应后,沉淀的质量不再改变,故正确;②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及其质量保持不变,所以反应过程中,氯元素的质量保持不变,故正确;③氢氧化钠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增大;当氢氧化钠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氯化钠的过程中,溶质的质量减少,故错误;④氢氧化钠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此时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增大;当氢氧化钠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氯化钠的过程中,溶剂的质量增大,但是幅度减小,故正确。故选:B。10.(2023•江北区二模)向硫酸镁溶液中逐滴滴入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硫酸钠溶液,溶液的总质量与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点时溶液中的溶质为NaOH、Na2SO4B.B点时溶液的pH=7C.原溶液中硫酸镁的质量分数为7.5%D.A点时锥形瓶内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2.4%【解答】解:A、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至图中A点时,硫酸镁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的溶质为Na2SO4,故错误;B、当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至图中A点时,硫酸镁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图中B点时,氢氧化钠过量,烧杯中溶液里含有的溶质为NaOH、Na2SO4,溶液的pH>7,故错误;C、设原溶液中硫酸镁的质量分数为x,生成的硫酸钠的质量为y,生成氢氧化镁的质量为z。2NaOH+MgSO4═Na2SO4+Mg(OH)2↓801201425840g×20%80gxyz80120x=15%80142y=14.2g8058z=5.8g,故错误;D、A点时锥形瓶内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4.2g80g+40g−5.8g故选:D。11.(2023•钱塘区三模)向某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点溶液能使酚酞变红色 B.b点溶液不含硫酸根离子C.c点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 D.d点溶液中不含有钠离子【解答】解:A、a点溶液,硫酸有剩余,不能能使酚酞变红色,故选项说法错误。B、b点溶液,是硫酸钠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含硫酸根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C、c点溶液中,硫酸铜有剩余,含有硫酸钠、硫酸铜两种溶质,故选项说法正确。D、d点溶液是硫酸钠溶液,含有钠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12.(2023•慈溪市校级模拟)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溶液质量与加入Zn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点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B.c点溶液中的溶质为Zn(NO3)2和Cu(NO3)2C.取b点的沉淀物,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D.d点沉淀物有Ag、Cu和Zn【解答】解:由金属活动性Zn>Cu>Ag知,向一定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锌先与AgNO3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2AgNO3═Zn(NO3)2+2Ag,每65份质量的锌可置换出216份质量的银,溶液的质量会减少,即ab段;AgNO3反应完,锌才能与Cu(NO3)2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由Zn+Cu(NO3)2═Zn(NO3)2+Cu,每65份质量的锌可置换出64份质量的铜,溶液的质量会增加,即bc段;当硝酸铜完全反应后,锌不再参加反应,因此溶液的质量保持不变,即cd段。A、a点时,锌正在和硝酸银反应,而硝酸铜还没有开始反应,此时溶液中含有硝酸银、硝酸锌、硝酸铜三种溶质,故选项说法错误。B、c点时,硝酸银和硝酸铜恰好完全反应,此时的溶质只有反应产物硝酸锌,故选项说法错误。C、b点,锌和硝酸银恰好完全反应,此时的固体为银,滴加稀盐酸,不会产生气泡,故选项说法错误。D、d点时,加入的锌过量,此时固体为锌、铜和银,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13.(2023•鹿城区模拟)向装有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逐渐滴加入稀盐酸溶液至过量,下图能正确反应溶质质量的是()A B C D【解答】解:向装有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逐渐滴加入稀盐酸溶液至过量,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溶质的质量逐渐增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溶质的质量增加58.5﹣40=18.5;至完全反应,继续加入稀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继续增加,但增加的比发生中和反应时多,观察图象C符合变化过程。故选:C。14.(2023•温州模拟)我们可通过建立图像来表示化学反应过程中物质间的量的相互关系,图像是一种表示方法,也是了解化学反应的“窗口”。现一烧杯中含有HCl和CuCl2的混合液,现将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到混合液中直至过量溶液看成中性),则反应中各个量的图像正确的是()A.甲、乙、丁 B.乙、丙、丁 C.甲、丙 D.甲【解答】解:加入氢氧化钠时,先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后和氯化铜反应生成蓝色沉淀氢氧化铜和氯化钠,甲对应关系正确;盐酸显酸性,生成的氯化钠呈中性,所以一开始溶液pH变大,在和氯化铜的反应过程中,生成氯化钠呈中性,所以中间有一段pH=7不变的过程,最后氢氧化钠过量,溶液呈碱性pH大于7,且无限趋近于氢氧化钠原溶液的pH,乙对应关系错误;一开始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水,氢氧化钠溶液中也有溶剂水,所以水的来源有两部分,之后氢氧化钠和氯化铜反应没有水生成,只有氢氧化钠溶液中带有水,水的来源只有一部分,所以水的量增加的速度变慢,图线倾斜角度变小,最后氢氧化钠过量,水的来源同样只有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溶剂,所以图线倾斜角度不变,丙对应关系错误;氢氧化钠先和盐酸反应,所以溶液中氯化铜质量不变,之后氯化铜和氢氧化钠反应,所以质量减小直至为零,丁对应关系错误。故选:D。15.将锌粉持续加入到100g含有AgNO3和Cu(NO3)2两种溶质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当加入锌粉的质量为6.5g时,溶液质量最小;当加入锌粉的质量为13.0g时,恰好完全反应。下列是反应中的相关量随加入锌的质量变化的关系图,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解答】解:A、由分析可知,混合溶液中硝酸银质量为34g,当加入锌从0到6.5g,锌与硝酸银反应,硝酸银质量减小,锌为6.5g,硝酸银质量为0,故A错误。B、锌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锌,此时硝酸铜质量不变,当锌大于6.5g锌与硝酸铜反应,硝酸铜质量减小,当锌质量为13g时硝酸铜完全反应,硝酸铜质量为0,故B错误。C、由分析可知,6.5g锌反应生成银质量为21.6g,当锌的质量为13g时生成固体总质量为21.6g+6.4g=28.0g,故C正确。D、当锌为6.5g时硝酸锌的质量分数为18.9g100g+6.5g−21.6g×100%≈22.3%,当锌质量为13g,硝酸锌的质量分数为16.(2023•慈溪市校级模拟)向盛有10g49%稀硫酸的烧杯中加入5.6g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有固体残留,t1时迅速倒入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整个过程烧杯中溶液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a→b点,溶液的pH一直增大 B.m=12.7gC.c点时,烧杯中有2种溶质 D.d点固体,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解答】解:由化学方程式:Fe+H2SO4═FeSO4+H2↑56985.6g10g×49%可知,向盛有10g49%稀硫酸的烧杯中加入5.6g克的铁粉,铁粉有剩余,在t1时迅速倒入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铁与硫酸铜反应溶液的质量减小,A、由上述分析和图象可知,a→b点,溶液的酸性减弱,其pH逐渐增大,故A正确;B、设溶液的增量为x。Fe+H2SO4═FeSO4+H2↑增量5698256﹣2=5410g×49%         x9854x=2.7g所以m=10g+2.7g=12.7g,故B正确;C、由图象可知,c点时溶液的质量还在减小,硫酸铜没有完全反应,溶液中溶质有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