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_第1页
河南省郑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_第2页
河南省郑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_第3页
河南省郑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_第4页
河南省郑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PAGE"pagenumber"pagenumber页,共NUMPAGES"numberofpages"numberofpages页高一语文第PAGE"pagenumber"18页(共NUMPAGES"numberofpages"18页)郑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期中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2.每道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和重要载体,汉字既集中体现了中华文明的特性,又参与塑造了这些特性。汉字是世界上三大自源文字体系之一,也是唯一持续使用至今的文字体系。汉字体系的悠久性、持续性和稳定性,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得以记录、保存和传承,形成了世界上保存数量最多的古典文献。汉字贯通古今,通过汉字典籍可以神交古人,理解和掌握中华文明的内核和精髓。汉字本身也承载和保存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通过准确揭示和科学阐释其中蕴藏的内涵,可以直接理解中华文化的核心,展示中华文化传承有序的历史。汉字是中华文化传承的标志,这种传承是真正的中华基因。无论历史长河经历多少曲折,汉字体系一直保持基本稳定,犹如定海神针,维系了中华文明的根脉,推进了中华文明的形成、发展和传播。汉字是中华文化自主孕育的智慧结晶,彰显了中华民族锐意创新的精神。汉字体系之所以能够绵延数千年而不绝,就在于能够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完善文字构造方式,丰富字词表达。汉字由产生之初的象形文字为主,发展出指事、会意、形声等造字方法,再到形声字为主,突破以形表意,体现出中华民族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发展演变。汉字形体由不规则的块状逐渐演变成正方形的进程,映照着中华文明发展进步的历程。待到秦汉之际的“隶变”和后来发展出的楷书、行书等,汉字更加线条化、符号化,书写更加便捷。汉字不是封闭的语言符号系统,而是不断接纳新事物,守正又创新。近代以来,科技领域出现大量术语,对此,汉字创制了许多新词。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汉字鲜明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创新性,而且有力推动了中华文明的有机更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的汉文字非常了不起,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汉文字的维系”。在民族众多、疆域广袤的中华大地,汉字在统一思想文化观念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汉字形成和发展的时代,正是中华文明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历史时期。汉字的出现标志着中华文化进入文明阶段。汉字记录夏商周的历史文化,传承先秦经典和诸子百家学说,奠定了中华文明的主色调。秦朝大一统,“车同轨,书同文”,巩固了中央集权;汉代以后形成的经学阐释传统,使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核心价值在我国这个多民族国家广泛传播,进而塑造了中华民族大家庭共同的价值体系,形成了巨大的民族凝聚力。汉字是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繁荣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文化的基因。只有深入挖掘汉字蕴含的丰富的文化价值,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好地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摘编自霍志刚《汉字:中华文明的守护者》)材料二:汉字蕴含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揭示汉字的起源、发展及其蕴含的文化价值,对于研究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汉字的起源、发展与中华文明的起源、发展基本同步。中国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是中华文明起源的时代。在距今8000多年的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出土了刻划在龟甲、骨器、陶器和石器上的大量原始文字,带有刻符的背甲与腹甲是“天圆地方”的象征,这是古人宇宙观的反映,是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体现。在安徽蚌埠双墩遗址,考古学者发现了数量不少的象形、会意符号。这些符号与在距今5000多年的大汶口遗址等地发现的符号一样,属于原始文字。距今4000多年的山西临汾陶寺遗址出土的扁壶上“文”“尧”二字清晰可见,表明该遗址与尧都平阳密切相关。文字的起源和早期发展,是中华民族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识。汉字丰富的内涵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古人造字赋予了字形以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对古文字的正确解读,是了解中华民族精神品格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了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特点。汉字的起源、发展充分反映了这五大突出特性:从原始的刻划符号到今天的汉字,许多字形和内涵都一脉相承,体现了突出的连续性;汉字发展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诸阶段,书写趋于简洁实用,体现了中华文明突出的创新性;文字形体至秦而归于统一,形成“书同文”的局面,此后政令归一,文化一统,反映了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文字在发展过程中,充分吸收不同族群、区域的特色,形音兼顾,具有突出的包容性;古人对“协”“和”“同”等文字的创造和使用,将“武”解读为“止戈为武”,反映了中华民族追求和平的理念。古文字是开启中华文明的管钥。只有深入探究其深刻的文化意蕴,阐发其在中华文明传承发展中的作用,才能准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摘编自代生《古文字:开启中华文明的管钥》)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世界上有三大自源文字体系,汉字因为保存古典文献最多而成为其中唯一持续使用至今的文字体系。B.汉字从以象形字为主到以形声字为主的演变历程,体现了中华民族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发展过程。C.汉字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价值,深入挖掘这些文化价值,古为今用,有助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发展。D.古人造字赋予了字形丰富的文化内涵,对古文字进行正确的解读,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汉字如果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就可能像有的文字体系一样走向消亡,进而影响到中华文明的形成、发展和传播。B.文字形体至秦而归于统一,形成“书同文”的局面,巩固了中央集权,利于文化统一,体现了汉字对中华文明的塑造作用。C.人们在河南舞阳贾湖、安徽蚌埠双墩等考古遗址上发现了很多原始文字,这些原始文字是中华文明历史悠久的有力证据。D.古人席地而坐,没有专门供人坐的家具,后来生活方式改变了,“椅”“凳”等字也随之产生,这说明汉字具有包容性。3.材料一论述了汉字和中华文明的关系,下列选项与材料一观点最契合的一项是(3分)A.纵观古今汉字,体式多样,形态各异,但方块是其绵延千年的根本特性。正如语言学家所说:“方形之内,乃对称平衡意识最佳的培育土壤和表现天地。”B.文字学家指出:“汉字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持续稳定且历久弥新的自源文字符号系统,这一特点从根本上保证了中华文化的完整保存和持续传承。”C.汉字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文”的阶段和“字”的阶段。“文”的造字方法是象形,其形成的多是独体字;“字”的造字方法是组合,其形成的是合体字。D.汉字在漫长的积淀、演变过程中形成了规范的文字体系,传播深远,与其他文字相互交融,影响了周边国家的文化,形成了覆盖多国的“汉字文化圈”。4.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对下面这张表格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汉字最初以会意字为主,这些文字的起源和发展,是中华文明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标识。B.以“日”字为例,汉字形体在演变过程中,具有从不规则的块状逐渐转向正方形的特点。C.从原始刻划符号到今天的方块字,汉字经历多个发展阶段,映照着中华文明发展的历程。D.从整体看,汉字从描摹事物形状向线条化、符号化转变,书写更加便捷,注重简洁实用。5.根据材料一的相关内容,简要概括并分析汉字的创新性体现在哪些方面。(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东方(节选)魏巍(前情梗概:志愿军战士假装生火做饭,用“炊烟”将两架敌机引进伏击圈,结果只击伤了一架,没有击落)“头一仗嘛,打伤一架,我看这就不错。好好地鼓励大家,不要泄气。可以把射手们集中起来,开个诸葛亮会,把经验总结一下。休息休息,明天再打。”远远看到,射手们和弹药手们纷纷从树丛里钻出来,到山谷里集合去了。周仆和邓军两个人席地而坐,研究着刚才对空射击的问题。太阳偏到东南,两个人正准备下山休息,刚刚走下山头,小玲子忽然停住,说:“停停吧,又来啦!”大家停住脚步,凝神静听,把耳朵都使疼了,还是什么也没有听到,只有那湾山溪叮叮咚咚地低唱。但是,由于是小玲子讲的,又不敢不信。果然,时间不大,对面草帽峰上“乓……乓……”地响起了防空枪声。邓军少有地亲昵地望了小玲子一眼:“你这个小鬼!真是个好通讯员的材料儿!又是千里眼,又是顺风耳!”“我本来就是通讯员出身嘛!”小玲子扬扬眉毛高兴地说。这邓军当面表扬他的警卫员并不太多。邓军说着,把小玲子带着的驳壳枪抽出来,向孙亮开会的方向,“乓乓乓”一连打了三枪,这是催促他们迅速进入阵地的信号。几个人快步返回山头,看见开会的人们正各自向自己的山头飞跑。有的进入阵地,有的还没有进入阵地,这时敌机已经飞到了上空。人们举目凝望,这次共来了十架敌机。为首的一架是红头的指挥机,紧跟着是一架校正机,再后是四架野马式,最后是四架蚊式飞机。它们排列着威风凛凛的阵势,一来就打圈子,看样子是直扑这个目标而来。沉重的隆隆声,震动着群山。“都下到工事里去!”邓军命令道。说着,自己也跳下掩体,紧靠着电话机,眼望着天空。那十架敌机盘旋了两个圈子,忽然,为首的那架红头指挥机,打出好几颗红色的信号弹来,一闪一亮,像小鼓似的“卜卜卜”响了一阵。然后就闪开去路,绕到圈外。接着,其余四架野马式和四架蚊式,立刻降低高度,改变队形,成一路纵队,一架跟着一架俯冲下来。顷刻间,山谷中烟火弥漫,群山震动,那架校正机则仍在原来的高度,不慌不忙地哼哼着,给它的伙伴观察着轰炸效果。轰炸效果当然是有的。①最明显的,就是山谷中的一大片树林被炸中起火,有几缕“炊烟”被吞没了。但是边远处有三两缕“炊烟”,轰炸过后,仍然舒卷自如,像抒情诗般地袅袅上升……孙亮几次要求开枪射击,都被邓军制止住了。他对着送话器大声喊:“孙亮!你沉着一点好不好?敌人的胆子还小得很,等它们再飞低一点!”敌机轰炸过后,见没有什么动静,敌人胆子渐渐大起来,连续降低高度,向山头低飞扫射。机枪射手们同空中敌人一场激烈的对射战又展开了。最激烈的对射战,集中在山谷左面的双尖山上。那里隐伏着的不知是哪位射手,射击极其沉着,常常是当飞机俯冲时,发出迎头痛击的火力。开始是几架敌机,最后几乎是全部敌机都集中对付他,一架跟着一架向他俯冲轰炸扫射。但是,由于山势陡峭,多数炸弹全落到山尖下面去了,卷起的黑烟顿时遮住了山尖。就在那黑烟里,仍然听见他那顽强的猛烈的机枪声。“这家伙真能顶住个儿!”邓军叹赏地说。“那是谁呀,老邓?”周仆说,“快让大家支援他才好。”说着,刚要拿起耳机吩咐孙亮,只听小玲子惊叫了一声:“糟啦,汽油弹落上去了!”大家一望,一架俯冲的敌机刚刚拉起,山尖上呼地闪出一大溜暗红色的火光,像倒下一股血水似的,顷刻间燃烧成一片。当第二架敌机接着又扎下来俯冲扫射的时候,那火焰中,出人意外地又响起了激烈的机关枪声,可是只打了半梭,射击声就突然中断了……一种不幸的预感,罩住人们的心头。周仆抓起耳机,立刻吩咐孙亮派人到双尖山上去了解情况。最后又问:“你知道这个战士的名字吗?”“听郭祥刚才说,叫乔大夯。”“噢,是他呀!”周仆立刻想起,出国签名会上的那个大个子。他体魄雄伟,性格温厚。据说这人最不爱讲话,但那天的几句话,却是那样扣人心弦,感动得自己当时流下了眼泪。周仆觉得这个一向不引人注意的战士,身上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极其深厚的东西。现在在双尖山上那堆火焰里的,难道就是他吗!周仆望着那座跃动着火焰的通红的顶峰,一时觉得这个身材高大的射手,全身都燃烧着烈火,心头上不由得一阵火辣辣的。正在这时,一架敌机又猛扎下来,还没有来得及开火,出人意外地,在那通红的火焰之中,突然间“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又响起了一阵极其猛烈的机枪声。眼看着那架敌机,噗地冒出一股火来。“打中了!打中了!”小迷糊和电话员都跳起脚喊。“这次,我完全肯定!”小玲子学着团长的姿势,把手猛地一挥。果然,那架敌机拖着长长的烟带,斜过双尖山,一头栽到另一座山谷里去了。远远听到整个山头都传过来欢腾的喊声。邓军立即命令孙亮派人前去搜捕俘虏。小玲子想去,却不敢提;小迷糊不管这一套,马上说:“让我也看看去吧。我长这么大,光挨飞机炸了,还没在近处看过飞机哩!”周仆笑着点了点头。吩咐说:“告诉他们,一定要捉活的!”话音还没落地,小迷糊已经一溜烟跑远了。邓军正要利用有利时机,布置进一步打击敌人,这群敌机已经争先恐后地往上钻,很快升到了1000米的高度,而且拉开了距离,也不俯冲了。可以感觉出,在它们之间,已经产生了一种看不见的无形的恐怖。红头的指挥飞机,大约也被这种恐怖感染,踉跄地抢先向南飞走了。双尖山的峰顶,依然烧得通红。周仆正在担心,孙亮在电话里报告:那个名叫乔大夯的战士,已经下了阵地,只负了一点轻伤。这使得周仆更加高兴,很想马上去慰问他。可是又担心家里有事,就同邓军一起动身下山。当周仆走下山岭时,不知怎的,对这座幽谷颇有一点恋恋不舍的样子。也许人们对他们战斗过的地方,尤其是打了胜仗,实现了他们心愿的地方,都是这样的。他一边走,一边看,这山谷呵,仿佛由于刚才炸弹和枪火的轰鸣,它显得更加清幽可爱了。仙女洞下的山泉声,又像管弦乐一般传来,忽高忽低,时断时续,有如一根看不见的细丝,抚爱着、缠绕着这座山谷,仿佛不愿立刻走去似的。②尤其神奇的,动人的,是那早晨点起的“炊烟”,经过轰炸,依然有三两缕在袅袅上升。也许战士们昨晚堆的柴禾多了一些,此刻,它不仅袅娜多姿,毫无倦意,而且在这无风的中午,经太阳一照,一缕缕蓝莹莹的,像永远扯不断似的上升着,上升着……(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通讯员出身的小玲子最先发现敌机又来了,作为邓军的警卫员,小玲子还是第一次受到邓军的称赞。B.敌人的战机第一次出动两架,第二次出动了十架,原因之一是敌人在之前战斗中吃了亏,第二次前来报复。C.红头指挥机“打出好几颗红色的信号弹来”“绕到圈外”,指挥“改变队形”,表明敌机的谨慎和训练有素。D.周仆最后离开战斗的山岭时“对这座幽谷颇有一点恋恋不舍的样子”,因为这里是实现了他们心愿的地方。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以第三人称展开叙述,让读者跟着志愿军战士的视角进入现场,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B.小说中对战斗场面的描写主要是通过敌人的飞机和志愿军的机枪手的对射战展开的,点面结合,引人入胜。C.小说善于通过正反对比来凸显人物性格,如通讯员小玲子的聪敏机警与小迷糊的娇憨形成了鲜明的正反对比。D.小说中“敌机已经争先恐后地往上钻”“踉跄地抢先向南飞走了”向读者交代了战斗结果,表述形象而富有说服力。8.请以乔大夯为例,分析选文是如何刻画人物形象的。9.文中画波浪线两处都写到“炊烟”,请结合文本分别分析其所起的作用。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4题。李百药,字重规,定州安平人,隋内史令德林子也。幼多病,祖母赵以“百药”名之。七岁能属文,父友陆乂等共读徐陵文,有“刈琅邪之稻”之语,叹不得其事。百药进曰:“《春秋》‘鄅子藉稻’,杜预谓在琅邪。”客大惊,号奇童。引荫补三卫长。乃性疏说,喜剧饮。开皇初,授太子通事舍人,兼学士。被谗,辄谢病去。十九年,召见仁寿宫,袭父爵安平公。仆射杨素、吏部尚书牛弘爱其才,署礼部员外郎。奉诏定五礼、律令、阴阳书。初,以疾去舍人也,炀帝在扬州,召不赴,衔之。及即位,夺爵,为桂州司马。官废,还乡里。大业九年,戍会稽,管崇乱,城守有功,帝顾其名谓虞世基曰:“是子故在,宜斥丑处。”乃授建安郡丞。至乌程,江都难作,沈法兴、李子通、杜伏威更相灭,百药转侧寇乱中,数被伪署,危得不死。会高祖遣使招伏威百药劝朝京师既至历阳中悔,欲杀之,饮以石灰酒,因大利濒死,既而宿病皆愈。伏威诒书辅公祏使杀之,为王雄诞保护得免。公祏反,授吏部侍郎。贞观元年,拜中书舍人,封安平县男。明年,除礼部侍郎。时议裂土与子弟功臣,百药上《封建论》,理据详切,帝纳其言而止。四年,授太子右庶子。太子数戏媟无度,乃作《赞道赋》以讽。它日,帝曰:“朕见卿赋,述古储贰事,劝励甚详,向任卿,固所望耳!”赐彩三百段。帝尝与偕赋《帝京篇》,叹其工,手诏曰:“卿何身老而才之壮,齿宿而意之新乎?”卒,年八十四,谥曰康。百药,名臣子,才行世显,为天下推重。侍父母丧还乡,徒跣数千里。服虽除,容貌癯瘠者累年。好奖荐后进,得俸禄与亲党共之。翰藻沈郁,诗尤其所长,樵厮皆能讽之。所撰《齐史》行于时。(选自《新唐书·李百药传》,有删改)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会高祖A遣使招B伏威C百药D劝朝E京师F既至G历阳H中悔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荫补,文中指因父李德林荫庇补官三卫长,这是我国封建社会长期存在的一种选官制度。B.被,指遭受,遭遇,与《琵琶行并序》“妆成每被秋娘妒”中的“被”词义不相同。C.顾,指看着,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赢得仓皇北顾”中的“顾”词义相同。D.储贰,指储副,太子,中国古代帝王的继任者,一般由嫡长子继任。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百药聪慧多知。父亲的朋友共读文章时,不知“刈琅琊之稻”的故事,却被李百药说出是杜预所说的,父友十分震惊。B.李百药才华出众。仆射杨素、吏部尚书牛弘欣赏李百药的才华,安排他担任礼部员外郎,后来又命李百药修订五礼、律令、阴阳书。C.李百药历经危难。隋末江都发生叛乱,李百药辗转寇乱,后多次被伪政权任命官职,还曾差点死于杜伏威之手。D.李百药深受推崇。他赤足护父母灵柩还乡,好奖掖年轻人,又将自己的俸禄分享给亲朋幕僚,他的才能和品行彰显于世,深得天下人推重。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伏威诒书辅公祐使杀之,为王雄诞保护得免。(2)卿何身老而才之壮,齿宿而意之新乎?14.从炀帝和太宗对待李百药的事件中反映出他们各自怎样的性格特点?(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题。过山农家顾况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新晴野望王维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顾诗绘声绘色,由物及人,传神入微地表现了江南山间乡村的物和人,格调明朗,节奏轻快,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B.顾诗的三、四句是诗中主人公对山农说的话,间接地表现了山农的朴实、好客,呈现出一种朴素、真淳的生活美。C.王诗随着目之所及,写景由远而近,又由近及远,层次清晰,色彩明丽,意境清幽,体现了诗歌“诗中有画”的特点。D.王诗尾联描摹人物,给原野增添了无限生机,人与景融为一体,让人想象初夏田间活跃的情形,感受农忙劳动的气氛。16.顾况的《过山农家》写出了地道的农家本色。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运用对偶的手法描写动态景物的两句是“,”。(2)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写夜幕降临,村落渐远,炊烟四起,心中的田园仿佛笼罩在一层轻纱中的梦幻之景的诗句是“,”。(3)杜甫《登高》中的“”一句点出困苦催生白发,“”一句则表达了使人借酒消愁而不能的痛苦之情。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今天,新时代中国青年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①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的主题,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的方向,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使命,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人民一道,(

)。继续发扬五四精神、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就要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点希望。新时代中国青年信念坚定,②,就能激发奋进潜力,给国家和民族注入③的前进动力。热爱伟大祖国,这是本分,也是职责,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更是青年的立身之本、成才之基。新时代中国青年担当时代责任,勇挑重担,勇克难关,勇斗风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能充满活力,充满后劲,充满希望。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只要勇于砥砺奋斗,就能实现民族复兴的希望,扬起人生理想的风帆。只有练就过硬本领,才能使自己的思维视野、思想观念、认识水平跟上越来越快的时代发展。只有锤炼品德修为,在奋斗中摸爬滚打,体察世间冷暖、民众忧乐、现实矛盾,才能从中找到人生真谛、生命价值、事业方向。深刻把握好六点希望,新时代中国青年才能肩负起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为了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B.以实现“两个一百年”为奋斗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C.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而奋斗D.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19.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上恰当的成语。(3分)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4分)(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1~22小题。与应试教育不同,素质教育的目标不是淘汰对手,而是发展自己;①,而是为了证明自己比过去的自己好。在素质教育者看来,真正好的教育,是不辜负孩子的天赋。大自然赋予了不同孩子不同的喜好和禀赋。不是所有孩子都可以当张大千,也不是所有孩子都可以做杨振宁。②,根据他们的禀赋,为他们提供恰好的教育,让他们享受学习,而不是厌恶学习。就像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中说的:“在学校里和生活中,工作最重要的动机是工作中的乐趣,工作所得到的成果的乐趣,以及对该成果的社会价值的认识。”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唤醒受教育者在这些方面的心灵力量,并强化它们。古话讲,“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苦中苦当然要吃,但人上人却并不必要。素质教育的真精神是:③,让他们绽放自我。它就像大自然为莲花提供水塘,为仙人掌提供沙漠一样。素质教育的践行者们相信,每个孩子的好,不在于他战胜了多少对手,而在于他最终成为最好的自己。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22.根据第一段的内容概括素质教育的优点。要求运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4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一粒深埋地下的种子,必须以生命的奔跑历经寒冬,冲破厚厚的土层,才能将生命的绿意伸向蓝天。一滴小水珠,必须以生命的奔跑流入小溪,奔向江河,汇入大海,才会永不枯竭,才能成就博大。一颗蚕蛹,必须以生命的奔跑经历各种艰难和痛苦,才能成为一只美丽的蝴蝶,蹁跹于万紫千红的春天。生活就是这样,人生就是这样,每当太阳升起时,就应该毫不迟疑地向前奔跑。生命不息,奔跑不止。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联系生活体验和认识,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②不限文体,自拟标题;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少于800字。

2025学年郑州市高一(上)期中考试语文参考答案【答案】1.A2.D3.B4.A5.①汉字形体不断变化,经历甲骨文、隶书、楷书、行书等阶段,汉字更加线条化、符号化,书写更加便捷,由不规则的块状逐渐演变成正方形。②造字方法、文字构造方式不断完善,由最开始的象形为主,发展出指事、会意、形声等造字方法,再到形声字为主。③字词表达不断丰富,不断接纳新生事物,创造了许多新词。【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A.“汉字因为保存古典文献最多而成为其中唯一持续使用至今的文字体系”错误,因果倒置。由原文“汉字是世界上三大自源文字体系之一,也是唯一持续使用至今的文字体系。汉字体系的悠久性、持续性和稳定性,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得以记录、保存和传承,形成了世界上保存数量最多的古典文献”可知,原文意思是汉字体系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使中华文化得以传承,才形成了古典文献,而非因为“保存古典文献最多”使汉字能够持续使用至今。故选A。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D.“这说明汉字具有包容性”错误。根据材料一“汉字不是封闭的语言符号系统,而是不断接纳新事物,守正又创新”等内容可知,这种现象说明了汉字具有发展性和创新性。而汉字的包容性则根据材料二内容体现为“文字在发展过程中,充分吸收不同族群、区域的特色,形音兼顾,具有突出的包容性”。故选D。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一论述了汉字和中华文明的关系,其核心观点是“汉字既集中体现了中华文明的特性,又参与塑造了这些特性”。A.只是说明汉字的“方块”特点;B.说明汉字具有持续稳定、历久弥新的特点,体现了中华文明的特性,又参与塑造了这些特性;C.只是说明汉字的造字方法;D.只是说明汉字的影响力。故选B。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图表信息的能力。A.“汉字最初以会意字为主”表述不当,根据图表和材料一“汉字由产生之初的象形文字为主,发展出指事、会意、形声等造字方法,再到形声字为主”可知,汉字产生之初是以象形文字为主。故选A。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的能力。根据材料“汉字形体由不规则的块状逐渐演变成正方形的进程,映照着中华文明发展进步的历程”“待到秦汉之际的‘隶变’和后来发展出的楷书、行书等,汉字更加线条化、符号化,书写更加便捷”可知,汉字形体不断变化,经历甲骨文、隶书、楷书、行书等阶段,汉字更加线条化、符号化,书写更加便捷,由不规则的块状逐渐演变成正方形。根据材料“汉字由产生之初的象形文字为主,发展出指事、会意、形声等造字方法,再到形声字为主,突破以形表意,体现出中华民族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发展演变”可知,造字方法、文字构造方式不断完善,由最开始的象形为主,发展出指事、会意、形声等造字方法,再到形声字为主。根据材料“汉字不是封闭的语言符号系统,而是不断接纳新事物,守正又创新。近代以来,科技领域出现大量术语,对此,汉字创制了许多新词新”可知,字词表达不断丰富,不断接纳新生事物,创造了许多新词。【答案】6.A7.C8.①通过侧面描写刻画乔大夯这一人物形象:选文通过敌机“一架跟着一架向他俯冲轰炸扫射”等侧面描写刻画了乔大夯作战英勇的形象。②用特征鲜明的细节凸显人物的形象:小说插叙了周仆在出国签名会上与乔大夯交往的经历,用特征鲜明的细节凸显了乔大夯高大、温厚的形象。9.(1)第①处写到“炊烟”是在敌人疯狂反击之下,我们顶住了攻击,与战争的紧张形成鲜明对比,衬托战斗的激烈,预示了敌人的反击失败,表现了志愿军战士的顽强。(2)第②处写“炊烟”是战斗结束,我们取得了胜利,以“炊烟”烘托战后宁静的氛围,传达出人们对和平的向往与热爱。【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作为邓军的警卫员,小玲子还是第一次受到邓军的称赞”说法错误,原文只是说“这邓军当面表扬他的警卫员并不太多”。故选A。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作品的艺术特色的能力。C.“如通讯员小玲子的聪敏机警与小迷糊的娇憨形成了鲜明的正反对比”说法有误。这只是两人个性的不同,作者并无正反对比之意。故选C。8.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人物形象的描写手法的。文中对乔大夯如何英勇善战的形象,并未以上帝视角进行直接描写。根据全文内容可知,整场战争,作者是通过邓军、小玲子等旁观者的视角展开的。因此,根据原文“就在那黑烟里,仍然听见他那顽强的猛烈的机枪声”“当第二架敌机接着又扎下来俯冲扫射的时候,那火焰中,出人意外地又响起了激烈的机关枪声,可是只打了半梭,射击声就突然中断了……”“正在这时,一架敌机又猛扎下来,还没有来得及开火,出人意外地,在那通红的火焰之中,突然间‘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又响起了一阵极其猛烈的机枪声”可以看出双方激烈交锋的场景,而邓军的叹赏“这家伙真能顶住个儿!”则更强调了乔大夯英勇善战的形象特点。由此可知,文通过敌机“一架跟着一架向他俯冲轰炸扫射”等侧面描写刻画了乔大夯作战英勇的形象。此外,小说还插叙了周仆在出国签名会上与乔大夯交往的经历,用周仆的回忆,引出乔大夯在战场之外的另一面形象。根据回忆内容“周仆立刻想起,出国签名会上的那个大个子。他体魄雄伟,性格温厚。据说这人最不爱讲话,但那天的几句话,却是那样扣人心弦,感动得自己当时流下了眼泪”可以看出,作者在此用特征鲜明的细节凸显了乔大夯高大、温厚的形象。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第一处“炊烟”,出现在“这次共来了十架敌机……它们排列着威风凛凛的阵势,一来就打圈子,看样子是直扑这个目标而来。沉重的隆隆声,震动着群山”后。而面对如此猛烈的轰炸,作者以“炊烟”为代表,通过“有几缕‘炊烟’被吞没了”“但是边远处有三两缕‘炊烟’,轰炸过后,仍然舒卷自如”的前后对比,隐晦而抒情地说明在敌人疯狂反击之下,我们顶住了攻击,这充分衬托了战斗的激烈。同时,“像抒情诗般地袅袅上升”的生动比喻,也与战争的紧张形成鲜明对比,预示了敌人的反击失败,表现了志愿军战士的顽强。第二处“炊烟”,出现在战斗结束后。根据原文“也许人们对他们战斗过的地方,尤其是打了胜仗,实现了他们心愿的地方,都是这样的”可知,此时,人们打了胜仗,实现了心愿,而且也没有太大的人员伤亡。而结合原文“这山谷呵,仿佛由于刚才炸弹和枪火的轰鸣,它显得更加清幽可爱了”“尤其神奇的,动人的,是那早晨点起的‘炊烟’,经过轰炸,依然有三两缕在袅袅上升”可以看出,战后的宁静氛围,与战斗中紧张、激烈、轰鸣的场景形成了鲜明对比,而静静上升的炊烟,更是烘托战后宁静的氛围。这一切安宁祥和的场景,都传达出人们对和平的向往与热爱。【答案】10.CFH11.A12.B13.(1)杜伏威写信给辅公祏叫他杀死李百药,(李百药)靠着王雄诞保护而获免。(2)你为什么身体老了,而才能和智慧仍似壮年;为什么年老了,而思想富有新意?14.①隋炀帝心胸狭隘,睚眦必报;②唐太宗善于纳谏,奖掖贤臣,不嫉贤妒能,心胸宽广。【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恰巧高祖派遣使者招抚杜伏威,李百药劝说杜伏威去京师朝见,杜伏威到历阳,心中疑虑中途又反悔了。“高祖遣使招伏威”中“高祖”是主语,“招伏威”是谓语和宾语,C处断开;“百药”是主语,“劝”是谓语,“朝京师”省略主语杜伏威,是句子的宾语,F处断开;“既至”省略主语杜伏威,“至”是谓语,“历阳”是宾语,H处断开。故选CFH。11.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及文言一词多义的能力。A.错误。“因父李德林荫庇补官”错,原文“引荫补三卫长”,意思是李百药因祖上的功德补为三卫长。可见不是因为父亲李德林荫庇而补官。荫补,犹荫叙。谓因先世荫庇补官。B.正确。遭受、遭遇;表被动。句意:因遭受谗言诋毁。/每次妆成都被同行歌妓们嫉妒。C.正确。句意:炀帝看着他的名字对虞世基说。/只落得在仓促中向北眺望。D.正确。故选A。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仆射杨素、吏部尚书牛弘欣赏李百药的才华……后来又命李百药修订五礼、律令、阴阳书”错,原文“奉诏定五礼、律令、阴阳书”,可见是“奉诏”修订五礼、律令、阴阳书,也就是皇帝的命令,而不是仆射杨素、吏部尚书牛弘让他修订的。故选B。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诒”,赠送;“使杀之”,省略句,使(之)杀之,叫他杀死李百药;“为”,表被动。(2)“才壮”,才能和智慧仍似壮年;“齿宿”,年老;“意”,思想。1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由“炀帝在扬州,召不赴,衔之。及即位,夺爵,为桂州司马”“大业九年,戍会稽,管崇乱,城守有功,帝顾其名谓虞世基曰:‘是子故在,宜斥丑处。’乃授建安郡丞”可知,隋炀帝心胸狭隘,睚眦必报;由“时议裂土与子弟功臣,百药上《封建论》,理据详切,帝纳其言而止”“它日,帝曰:‘朕见卿赋,述古储贰事,劝励甚详,向任卿,固所望耳!’赐彩三百段”“帝尝与偕赋《帝京篇》,叹其工,手诏曰:‘卿何身老而才之壮,齿宿而意之新乎?’”可知,唐太宗善于纳谏,奖掖贤臣,不嫉贤妒能,心胸宽广。参考译文:李百药,字重规,定州安平人,是隋朝内史令李德林的儿子。幼时体弱多病,祖母赵氏因此给他取名百药。百药七岁时就会写文章,父亲的朋友陆乂等人共读徐陵的文章,有“刈琅邪之稻”一语,都不知道这句话表达的是什么意思。百药走上前说:“《春秋》上说‘鄅人藉稻’,杜预注解说‘鄅国在琅邪’。”客人感到非常惊奇,称他为神童。李百药因祖上的功德补为三卫长。他性情疏慢轻率,喜欢畅饮。开皇初年,(李百药)被授任为太子通事舍人兼学士。因遭受谗言诋毁,于是托病请求辞去官职。十九年,皇帝在仁寿宫召见他,叫他继承父亲的爵位而为安平公。仆射杨素、吏部尚书牛弘欣赏他的才能和学识,署任他为礼部员外郎。后来李百药奉诏修订了五礼、律令、阴阳等书。当初李百药托病辞去太子通事舍人一职,那时炀帝在扬州,召他前往而他不去,炀帝因此怀恨在心。炀帝即位,削夺了他的封爵,让他出任桂州司马。官爵被撤销后,他返回乡里。大业九年,李百药前去戍守会稽,遇上管崇作乱,他守城有功,炀帝看着他的名字对虞世基说:“这个人还在,应该贬斥到边远偏僻之地。”于是授任他为建安郡丞。到了乌程,江都发生了叛乱,沈法兴、李子通、杜伏威一个个相继灭亡,李百药辗转于寇乱之中,多次被伪政权署任官职,虽经历危难而得以不死。恰巧高祖派遣使者招抚杜伏威,李百药劝说杜伏威去京师朝见,杜伏威到历阳,心中疑虑中途又反悔了,要杀掉他,并让他喝下石灰酒,弄得大泄不止,差一点死去,后来他的所有旧病也痊愈了。杜伏威写信给辅公祏叫他杀死李百药,(李百药)靠着王雄诞保护而获免。辅公祏反叛,授任李百药为吏部侍郎。贞观元年,李百药被授命为中书舍人,封安平县男。第二年,授任礼部侍郎。这时议论分封土地给皇宗子弟和功臣,李百药进上《封建论》,论据翔实确切,太宗听从了他的话而终止了此事。贞观四年,授任他为太子右庶子。太子多次嬉戏而且媟狎过度,于是他写了《赞道赋》来进行劝谏。后来有一天,太宗说:“朕见到你所作的《赞道赋》,详细叙述了古来太子所做的政事之外的事情,劝谏勉励很详细恳切,此前任用你为此官,正是希望这样啊!”于是赏赐给他彩色布帛三百段。太宗曾与李百药一同赋诗而创作《帝京篇》,赞叹他的诗作得工巧,因而下亲笔诏说:“你为什么身体老了,而才能和智慧仍似壮年;为什么年老了,而思想富有新意?”后李百药去世,享年八十四岁,谥号康。李百药,是名臣之子,才能和品行彰显于世,被天下人推重。他护送父母的丧柩还乡,赤足步行几千里。丧服虽已除去,但容貌仍憔悴多年。李百药喜欢奖掖引荐后进,得到的俸禄和亲朋幕僚共同分享。他的文采辞藻深沉蕴藉,尤其诗歌是他的长项,连樵夫厮役一类人物都能吟诵。他所撰修的《齐史》在当时很流行。【答案】15.B16.①从景物描写来看,顾诗通过“板桥”“泉声”“茅檐”等典型意象描绘了雨后天晴的山村之景。②从人物描写来看,诗人走进农家,闻鸡鸣,看山农焙茶,与山农谈话,感受山农天晴好晒谷的喜悦,刻画了山农朴实好客的形象。【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B.“诗中主人公对山农说的话”“间接地表现”错误。顾况的三、四句是山农对诗中主人公说的话,直接地表现了山农的朴实、好客。故选B。16.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以及表现手法的把握能力。诗歌的前两句写到走在板桥上,只听桥下泉水叮咚;来到农家门前,刚好日过正午,茅草房前公鸡啼鸣。这两句中描写了山村特有的景物“板桥”“泉声”“茅檐”,通过这些典型意象描绘了雨后天晴的山村之景。诗歌的后两句写到不要嫌怨烘茶时冒出青烟,应当庆幸晒谷正逢晴天。诗人走进山农家,听着鸡鸣,看山农焙茶,与山农谈话。雨后初晴,全家正忙着趁晴焙茶、晒谷,好客的主人由衷地感到歉意,但仍然能让诗中主人公感受到山农天晴好晒谷的喜悦,刻画了山农朴实好客的形象。17.【答案】鹰击长空鱼翔浅底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暧”“墟”“鬓”。【答案】18.D19.①建功立业②志存高远③无坚不摧20.只有勇于砥砺奋斗,才能扬起人生理想的风帆,实现民族复兴的使命。【解析】18.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根据上下文来看,“两个一百年”目标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大,递进关系应当先小后大,排除C;应用“为实现……而奋斗”的句式,排除AB。故选D。19.本题考查学生准确理解并运用常见成语的能力。第一空,根据后文“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可知,这里强调新时代中国青年面临的良好机遇和重要使命,故可填“建功立业”。建功立业:建立功勋,成就事业。第二空,根据前文“新时代中国青年信念坚定”和后文“就能激发奋进潜力,给国家和民族注入前进动力”可知,这里强调青年要有远大的志向和理想,故可填“志存高远”。志存高远:追求远大的理想、事业上的抱负。第三空,根据前文“给国家和民族注入”和后文“的前进动力”可知,这里强调强大的、不可阻挡的动力,故可填“无坚不摧”。无坚不摧:没有什么坚固的东西不能摧毁,形容力量非常强大。20.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波浪线句语病有二:关联词搭配不当:原句使用了“只要……就……”的关联词,表示条件关系,表意过于绝对。而这里的逻辑关系应该是必要条件,即“只有……才……”。因此,应将“只要”改为“只有”,将“就”改为“才”。语序不当:原句中“实现民族复兴的希望”和“扬起人生理想的风帆”之间的逻辑顺序不合理。根据上下文,应该是先“扬起人生理想的风帆”,然后才能“实现民族复兴的使命”。【答案】21.①不是为了证明自己比别人好②尊重孩子们(或“学生”)的喜好③给孩子(或“受教育者”)提供适宜的环境22.示例一:素质教育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保护学生的天赋,张扬学生的个性,是指引学生发展自我的指路明灯。示例二:素质教育是一场春雨,滋养孩子兴趣的幼苗;是一盏明灯,指引孩子发展自我;是一缕暖风,吹放孩子学习的幸福之花。【解析】2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空,此句与“而是为了证明自己比过去的自己好”呼应,首先用“不是”与之结构上照应,同时内容上与“为了证明自己比过去的自己好”相对,应写“不是为了证明自己比别人好”;第二空,前面说“大自然赋予了不同孩子不同的喜好和禀赋”,说明真正好的教育应当尊重这些爱好与禀赋;而后面是“根据他们的禀赋”,那么此句就应当说“爱好”,格式与之照应,可以写“尊重孩子们(或‘学生’)的喜好”;第三空,此处是解释“素质教育的真精神”,横线上要填的是与“绽放自我”搭配的内容;而后面提到的“就像大自然为莲花提供水塘,为仙人掌提供沙漠一样”是指“环境”,据此填写“给孩子(或‘受教育者’)提供适宜的环境”。22.本题考查学生概括主要信息及运用修辞改换表达方式的能力。首先找出第一段中体现素质教育优点的句子,有“发展自己”“证明自己比过去的自己好”“不辜负孩子的天赋”“根据他们的禀赋,为他们提供恰好的教育,让他们享受学习,而不是厌恶学习”。然后把这些内容用排比和比喻修辞表达出来。比如“不辜负孩子的天赋”,也就是“保护学生的天赋”,再结合前面提到的“喜好”,可引申出“个性”,都用动宾结构表达,构成排比,如素质教育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保护学生的天赋,张扬学生的个性”;再结合“发展自己”“证明自己比过去的自己好”,可知这是素质教育对学生引导的结果,由此可用比喻句表达成“是指引学生发展自我的指路明灯”。23.【答案】范文向前奔跑有这样一句话:“没有伞的孩子,在风雨中只能奋力奔跑。”这句话不知激励了多少处于困境中的失败者。然而,在现代生活的冲击下,大多数人在安逸中迷失了前进的方向,丧失了斗志,于是,我要说:“在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