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而优·教有方PAGEPAGE1五华区2022-2023学年上学期学业质量监测高一年级生物学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科目,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细胞学说被外人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有关细胞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切生物都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 B.细胞学说的建立运用了完全归纳法C.生物学的研究随之进入分子水平 D.细胞学说为生物进化论提供了证据2.大熊猫是我国保护动物,主要以冷箭竹为食。下列有关冷箭竹和大熊猫的叙述,错误的是()A.二者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 B.二者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不完全相同C.大熊猫吃冷箭竹需要多种细胞共同参与 D.大熊猫种群和冷箭竹种群相互作用形成群落3.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实验中,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直接取黑藻的叶片制成临时装片进行观察 B.先在低倍镜下找到叶绿体后换成高倍物镜C.高倍镜下调节粗准焦螺旋直至物像清晰 D.可观察到叶绿体呈椭球形并随细胞质流动4.根瘤菌和豆科植物共生形成根瘤,要区分根瘤菌细胞和植物细胞可根据()A.有无核糖体 B.有无DNA C.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D.有无细胞壁5.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玉米细胞和人体细胞中都含有较多的C、H、O、N、P、B元素B.细胞中微量元素含量很少,作用也很微小C.梨的果实和叶片细胞中所含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相同D.仙人掌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6.某同学在配制培养植物的培养基时使用了NH4NO3、KNO3、CaCl2、KH2PO4、微量元素溶液,但缺少一种必需的大量元素,为补充这种元素,应添加的化合物是()A.Ca(NO3)2 B.FeCl3 C.MgSO4 D.ZnSO47.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苏丹Ⅲ染液能将花生子叶中的脂肪颗粒染成橘黄色B.熟鸡蛋不能用于鉴定蛋白质的颜色反应C淀粉与斐林试剂混合后水浴加热会产生砖红色沉淀D.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成分相同,使用方法也相同8.下列关于细胞中水的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代谢旺盛的细胞中结合水较多 B.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C.自由水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 D.自由水可参与某些生物化学反应9.下列关于无机盐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内的无机盐都以离子形式存在 B.哺乳动物血液中的Ca含量过高会引起抽搐现象C.Mg2+是红细胞内血红蛋白的必要成分 D.大量出汗后饮用淡盐水有利于维持细胞渗透压10.下列关于哺乳动物体内脂质与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A.脂质可作为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B.脂质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C.蔗糖可以直接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 D.组成糖原的基本单位不同于淀粉11.常言道:“马无夜草不肥”,其实是有科学依据的。生物体内有一种被称为“BMAL1”的蛋白质,能促进脂肪堆积,这种蛋白质在白天减少,夜间增多。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相同质量的糖类水解释放的能量比脂肪多B.“BMAL1”在夜间可能会促进脂肪转化为糖类C.脂肪不仅能储存能量,还具有保温作用D.脂肪分子中氢的含量远远少于糖类12.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氨基酸的叙述,错误的是()A.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都能在人体细胞内合成B.每个氨基酸分子都含有C、H、O、N四种元素C.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D.作为手术缝合线的胶原蛋白可被分解为氨基酸13.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氧的运输载体,由两条α链和两条β链组成。下列关于血红蛋白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α链和β链中都有21种氨基酸 B.α链和β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不同C.α链和β链形成过程中都有水分子生成 D.空间结构改变的血红蛋白可能无法运输氧气14.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下列有关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真核细胞的DNA只分布在细胞核中,RNA只分布在细胞质中B.核酸分为脱氧核糖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两大类C.新冠病毒的遗传信息储存在RNA中D.核酸除了携带遗传信息,还能为细胞提供能量15.下列有关细胞膜探究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对细胞膜的通透性进行研究,发现脂溶性物质容易穿过细胞膜B.将人的红细胞中提取的脂质在空气一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其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两倍C.细胞膜的表面张力低于油一水界面张力,是因为细胞膜中含有蛋白质D.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并提出了流动镶嵌模型16.HIV表面有一种蛋白质复合体,能够识别特定的T细胞,HIV最终将其遗传物质注入细胞。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T细胞的膜将细胞和外界环境分隔开,保证细胞内部环境相对稳定B.T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这些成分是可以运动的C.HIV侵染T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D.病毒能侵入细胞,说明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是相对的17.细胞自噬是细胞将自身衰老、损伤细胞器,通过溶酶体降解后再利用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溶酶体有两层生物膜,内部含有水解酶 B.细胞自噬一定会导致细胞发生裂解死亡C.细胞自噬过程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D.高尔基体可以合成、加工相关水解酶18.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A.核膜具有选择透过性,但是核孔没有B.核仁中的DNA是控制细胞遗传和代谢的物质C.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D.染色体携带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子代19.下列关于细胞核功能探究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美西螈的核移植实验说明细胞核控制生物的性状B.蝾螈受精卵横缢实验说明细胞核可以控制细胞分化C.变形虫不含细胞核的部分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D.伞藻的嫁接实验说明细胞核控制伞藻形态结构的建成20.将人的红细胞分别置于相同体积不同浓度的a、b、c溶液中,发现a溶液体积不变,b溶液体积增大,c溶液体积减小,放置红细胞前三种溶液的浓度关系是()A.a>b>c B.b>a>c C.c>a>b D.c>6>a21.下列关于物质进出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分子通过被动运输进出细胞,不需要转运蛋白B.葡萄糖进入红细胞和小肠上皮细胞的运输方式一致C.性激素进入细胞需要借助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D.通过胞吞、胞吐进行物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22.如图表示某生物膜结构,图中A、B、C、D、E、F表示某些物质,a、b、c、d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通过a、d方式的运输会使膜两侧浓度趋于一致B.通过a、b方式运输的物质都是细胞代谢所需的物质C.温度变化会影响a、b、c、d物质运输速率D.由图可以看出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可进行信息交流23.某同学进行“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时,将观察到的细胞大小变化情况绘制成相关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b~c段,由于失水过多,细胞可能已经死亡 B.c~d段,植物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现象C.d~e段,此时水分子不再进出细胞 D.e时液泡的颜色比a时浅24.某同学将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浸润在0.3g/mL的KNO3溶液中,制成临时装片后观察细胞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可以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 B.滴加清水后才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C.K+通过主动运输进入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 D.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也能观察到相同的现象25.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都是蛋白质 B.酶能提高化学反应的活化能C.酶在催化反应完成后被分解 D.酶可以在细胞外发挥催化作用26.在洗衣粉中添加某种酶后,可以很好地去除血渍和奶渍。推测这种酶可能是()A.蛋白酶 B.脂肪酶 C.蔗糖酶 D.淀粉酶27.研究人员从青霉中提取淀粉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分别催化淀粉(等量且足量)发生水解反应,相同时间内产物的相对含量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先将酶和底物混合后,再放到相应温度下保温B.45℃条件下比40℃条件下酶活性更高C.据图可知,该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为45℃D.55℃条件下,可通过增加酶量来提高产物的相对含量28.ATP的水解产物腺苷能激活巨噬细胞细胞膜上的腺苷受体,抑制炎症反应。下列关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A.ATP的结构简式为A-T-P B.ATP中含有的五碳糖为脱氧核糖C.ATP中远离腺苷的特殊化学键更易断裂 D.ATP的水解一般与放能反应相联系29.如图是ATP为主动运输供能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参与Ca2+主动运输的载体蛋白能催化ATP水解B.脱离ATP分子的末端磷酸基团使载体蛋白磷酸化C.载体蛋白磷酸化导致其空间结构发生变化D.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细胞对Ca2+运输的速率30.下列关于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相同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都有从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的过程B.都有H2O和CO2产生C.都有ATP的生成D.都有有机物的氧化分解31.下图表示某植株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浓度下单位时间内CO2的释放量和O2的吸收量的变化。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氧气浓度为0时,该器官不进行呼吸作用B.氧气浓度为5%时,该器官只进行无氧呼吸C.氧气浓度为10%以上时,该器官只进行有氧呼吸D.保存该器官时,氧气浓度越低越好32.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较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花盆中土壤板结,需要及时松土透气,以促进根对无机盐的吸收B.稻田定期排水可避免水稻幼根因缺氧产生乳酸而变黑、腐烂C.创可贴要透气是为了促进伤口部位细胞的有氧呼吸D.蔬菜大棚夜间适当提高温度,有利于有机物积累33.下列关于“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将新鲜菠菜叶剪碎后加入层析液进行色素提取B.提取色素时加入碳酸钙,其目的是使研磨更加充分C.分离绿叶中的色素时要注意滤液细线不能低于层析液液面D.层析后,滤纸上呈现出四条宽度相同的色素带,最靠近滤液细线的是叶绿素b34.科学家希尔在离体的叶绿体悬浮液中加入铁盐或辅酶Ⅱ(NADP+)等氧化剂,光照下可以释放出O2,即发生了水的光解。人们将离体的叶绿体在适当条件下进行水的光解并产生O2的反应称为希尔反应。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希尔实验说明植物产生的氧气中的氧元素全部都来自水B.辅酶Ⅱ可为离体的叶绿体悬浮液中水的光解提供能量C.希尔反应强度受光照强度、辅酶Ⅱ数量等因素影响D.希尔反应证明了水的光解与糖的合成是同一个化学反应35.将A、B两组生理状况相同的大豆幼苗,分别置于温度为25℃相同大小的密闭透明容器内,A、B两组光照强度不同,测得两组容器内CO2浓度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组光照强度小于B组B.CO2浓度为a时,A组幼苗只进行呼吸作用C.CO2浓度为b时,B组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D.A、B两组容器内氧气浓度的变化均为先增加后维持稳定36.在封闭的温室内栽种农作物,下列措施不能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是()A.延长光照时间 B.保持合理的种植密度C.阴雨天适当提高室内温度 D.晴天下午打开温室通风37.下列有关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可用醋酸洋红液使染色体着色 B.制片流程为解离→染色→漂洗→制片C.前期的染色体数目最清晰 D.观察到的间期细胞数量较少38.将正常人的骨髓移植到白血病患者体内可以治疗白血病,因为健康人的骨髓中含有造血干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同一个体的白细胞和造血干细胞的遗传物质完全相同B.造血干细胞能分化成各种血细胞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C.分化成的血细胞一般将一直保持分化后的状态直至死亡D.不同血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39.成年人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衰老,出现白头发、老年斑等特征,这种现象与细胞衰老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个体衰老是组成个体的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B.老年人的头发会变白是由于酪氨酸酶活性降低C.衰老细胞的细胞体积变大,细胞核体积变小D.能清除细胞内自由基的物质可能会延缓衰老40.人在胚胎时期要经历有尾阶段,后来尾部消失。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人尾部消失的过程是细胞自动死亡的过程B.这一过程由细胞内遗传机制决定C.尾部细胞死亡对个体发育具有重要作用D.该过程属于细胞自噬的一种类型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40分。41.多聚体是由许多相同或相似的基本单位组成的生物大分子,如图表示细胞利用基本单位合成生物大分子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若生物大分子乙是蓝细菌的遗传物质,则生物大分子乙的中文名称是________,基本单位甲特有的碱基是________。生物大分子乙彻底水解的产物有________种。(2)若合成的生物大分子乙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其基本单位甲之间的区别在于________的不同;食物中乙高温处理后往往更容易消化的原因是________。(3)若图中的基本单位甲是葡萄糖,生物大分子乙主要分布在人和动物的肝脏和肌肉中,则该生物大分子是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42.如图表示某细胞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细胞是________(填“植物”或“动物”)细胞,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2)该细胞中能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____(填序号)其中含有色素的是[]________。(3)[7]________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细胞核中与其形成有关的结构是________。43.如图是黑藻叶肉细胞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其中①~④表示物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I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反应I的产物①~③中,能为反应Ⅱ提供能量的物质有________(填序号)。(2)反应Ⅱ中物质④与C5结合生成C3的过程称为________,如果突然停止④的供应,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3的含量将会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3)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最终转化成化学能储藏在________中。(4)某同学利用氧气传感器测定黑藻的光合速率,在某光照强度下测得黑藻释放O2的速率为1.78mg/(g·h),此时光合作用产生的O2除了释放到细胞外,另一个去向是________。若要计算黑藻真正的光合速率,还需要测定________,若24h持续给予该强度的光照(其他条件适宜),黑藻体内的有机物含量的变化为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无法确定”)。44.如图所示为某同学绘制的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A所示细胞处于________期,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2)图A和图B中的染色体数之比为________,图B中染色体和核DNA的数量比为________。该细胞分裂形成的子细胞染色体数为________条。(3)图B的下一时期在赤道板的位置出现________,最终扩展形成________。45.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酵母菌属于________菌,因此便于用来研究细胞呼吸的不同方式。(2)本实验设置的甲、乙两组均为实验组,这样的实验叫做________实验。(3)培养酵母菌的溶液为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培养液浓度不能过大的原因是________。图甲中质量分数为10%的NaOH的作用是________。图乙中B瓶先密封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其目的是________。(4)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________(填“甲”或“乙")装置中石灰水的浑浊程度更大。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5)可以使用_________溶液检测酵母菌在两种条件下是否产生酒精。
五华区2022-2023学年上学期学业质量监测高一年级生物学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科目,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细胞学说被外人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有关细胞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切生物都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 B.细胞学说的建立运用了完全归纳法C.生物学的研究随之进入分子水平 D.细胞学说为生物进化论提供了证据【答案】D【解析】【分析】细胞学说是由德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其内容为:(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由老细胞分裂产生。【详解】A、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不是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A错误;B、施莱登和施旺归纳出“所有的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这一结论运用了不完全归纳法,B错误;C、细胞学说认为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这使得人们对于生物学的研究从器官、组织水平进入细胞水平,促进了生物学的发展,C错误;D、细胞学说提出,一切动植物(不是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因而为生物进化论提供了证据,D正确。故选D。2.大熊猫是我国保护动物,主要以冷箭竹为食。下列有关冷箭竹和大熊猫的叙述,错误的是()A.二者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 B.二者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不完全相同C.大熊猫吃冷箭竹需要多种细胞共同参与 D.大熊猫种群和冷箭竹种群相互作用形成群落【答案】D【解析】【分析】1、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病毒无细胞结构,必需寄生在活细胞中。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详解】A、除病毒外,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冷箭竹和大熊等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A正确;B、冷箭竹属于植物,无系统层次;大熊猫属于动物,含有系统层次,因此二者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不完全相同,B正确;C、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故大熊猫吃冷箭竹需要多种细胞共同参与,C正确;D、在一定的区域内,大熊猫、冷箭竹和其他生物一起共同构成了一个群落,大熊猫种群和冷箭竹种群相互作用不能形成群落,D错误。故选D。3.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实验中,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直接取黑藻的叶片制成临时装片进行观察 B.先在低倍镜下找到叶绿体后换成高倍物镜C.高倍镜下调节粗准焦螺旋直至物像清晰 D.可观察到叶绿体呈椭球形并随细胞质流动【答案】C【解析】【分析】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会随着光照强度和光照方向发生改变,一般来说,向光一面的叶绿体含量较多。因叶绿体有颜色,便于观察,观察细胞质流动时,应以叶绿体的运动作为参照物。【详解】A、黑藻小叶内叶肉细胞为单层,叶肉细胞内叶绿体大而清晰,可直接制成临时装片进行观察叶绿体的实验,A正确;B、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叶绿体时,先使用低倍物镜找到观察目标,将目标移至视野中央后再转动换用高倍物镜,应调节使物像清晰,B正确;C、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高倍镜下调节细准焦螺旋直至物像清晰,不能使用粗准焦螺旋,C错误;D、叶绿体呈绿色、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随着细胞质流动自身也可以转动,因此可观察到叶绿体呈椭球形并随细胞质流动,D正确。故选C。4.根瘤菌和豆科植物共生形成根瘤,要区分根瘤菌细胞和植物细胞可根据()A.有无核糖体 B.有无DNA C.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D.有无细胞壁【答案】C【解析】【分析】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部分原核细胞也能进行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结构,含有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详解】根瘤菌是细菌,属于原核生物,豆科植物是植物,是真核生物,它们都有核糖体、DNA和细胞壁,它们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真核细胞有成形的细胞核,C正确,ABD错误。故选C。5.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玉米细胞和人体细胞中都含有较多的C、H、O、N、P、B元素B.细胞中微量元素含量很少,作用也很微小C.梨的果实和叶片细胞中所含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相同D.仙人掌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答案】D【解析】【分析】1、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1)大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C、H、O、N、P、S、K、Ca、Mg,其中C、H、O、N为基本元素,C为最基本元素,O是含量最多的元素。(2)微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包括Fe、Mn、Zn、Cu、B、Mo等。(3)细胞的鲜重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分别是O、C、H、N,干重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分别是C、O、N、H;(4)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包括无机物和有机物,无机物包括水和无机盐,有机物包括蛋白质、糖类、脂质和核酸,鲜重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干重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2、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体现在: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存在,没有一种是生物所特有的,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体现在: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界的含量和在无机自然界的含量差异很大。【详解】A、B是微量元素,玉米细胞和人体细胞中都含有较少,A错误;B、细胞中微量元素含量很少,但具有重要作用,B错误;C、梨的果实和叶片细胞中所含化合物的种类相似,但含量不同,C错误;D、仙人掌细胞(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D正确。故选D。6.某同学在配制培养植物的培养基时使用了NH4NO3、KNO3、CaCl2、KH2PO4、微量元素溶液,但缺少一种必需的大量元素,为补充这种元素,应添加的化合物是()A.Ca(NO3)2 B.FeCl3 C.MgSO4 D.ZnSO4【答案】C【解析】【分析】大量元素,是指植物正常生长发育需要量或含量较大的必需营养元素。一般指碳(C)、氢(H)、氧(O)、氮(N)、磷(P)、硫(S)、钾(K)、钙(Ca)和镁(Mg)共9种元素。在正常生长条件下,这些元素的含量占植物干物质质量的1%以上。碳、氢、氧主要来自于空气和水,是植物有机体的主要成分,占植物干物质总质量的90%以上,是植物中含量最多的几种元素。【详解】由题可知:某同学的培养基中有NH4NO3、KNO3、CaCl2、KH2PO4、微量元素溶液等,组成细胞的大量元素有C、H、O、N、P、S、K、Ca、Mg,碳、氢、氧主要来自于空气和水,因此对比发现,缺少植物必需的大量元素Mg元素,同时S元素也缺乏,因此可选择MgSO4补充,C正确。
故选C。7.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苏丹Ⅲ染液能将花生子叶中的脂肪颗粒染成橘黄色B.熟鸡蛋不能用于鉴定蛋白质的颜色反应C.淀粉与斐林试剂混合后水浴加热会产生砖红色沉淀D.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成分相同,使用方法也相同【答案】A【解析】【分析】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相关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糖类中的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脂肪能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详解】A、苏丹Ⅲ染液能将花生子叶中的脂肪颗粒染成橘黄色,A正确;B、高温使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变得伸展、松散,肽键暴露,但肽键未被破坏,故蛋白质变性后加入双缩脲试剂仍能出现紫色,因此熟鸡蛋能用于鉴定蛋白质的颜色反应,B错误;C、淀粉是非还原糖,不能与斐林试剂混合后水浴加热会产生砖红色沉淀,C错误;D、斐林试剂(甲液:0.1g/mL的NaOH溶液、乙液:0.05g/mL的CuSO4溶液)和双缩脲试剂(A液:0.1g/mL的NaOH溶液、B液:0.01g/mL的CuSO4溶液)成分相同,但使用方法不相同,斐林试剂是将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加入待测样液,而双缩脲试剂是先加A液,再加B液,D错误。故选A。8.下列关于细胞中水的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代谢旺盛的细胞中结合水较多 B.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C.自由水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 D.自由水可参与某些生物化学反应【答案】A【解析】【分析】细胞中的水主要由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存在形式。其中细胞中绝大部分以自由水形式存在的,其主要功能:(1)细胞内的良好溶剂。(2)细胞内的生化反应需要水的参与。(3)多细胞生物体的绝大部分细胞必须浸润在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环境中。(4)运送营养物质和新陈代谢中产生的废物;结合水细胞内与其他物质相结合在一起,它是组成细胞结构的重要成分。代谢旺盛的细胞中,自由水所占比例增加。若细胞中结合水所占比例增大,有利于抵抗不良环境(高温、干旱、寒冷等)。【详解】A、代谢旺盛的细胞中自由水较多,A错误;B、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细胞中丢失结合水的时候,细胞将失去活性,B正确;C、自由水是细胞中良好的溶剂,自由水可参与某些代谢反应,C正确;D、细胞内的生化反应需要水的参与,自由水是各种代谢活动的介质,也可参与某些生物化学反应,D正确。故选A。9.下列关于无机盐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内的无机盐都以离子形式存在 B.哺乳动物血液中的Ca含量过高会引起抽搐现象C.Mg2+是红细胞内血红蛋白的必要成分 D.大量出汗后饮用淡盐水有利于维持细胞渗透压【答案】D【解析】【分析】无机盐主要以离子为存在形式。其功能表现:(1)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Fe2+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Mg2+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2)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如血液钙含量低会抽搐。(3)维持细胞的形态、酸碱度、渗透压。【详解】A、人体中的无机盐大多数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少数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A错误;B、哺乳动物血液中Ca2+浓度过低会发生抽搐,过高会发生肌无力,B错误;C、Fe2+是红细胞内血红蛋白的必要成分,C错误;D、大量出汗,丢失大量水分的同时也会丢失无机盐,为调节体内的水盐平衡,维持正常的渗透压,需要多喝淡盐水,这样既能补充水,又能补充无机盐,D正确。故选D。10.下列关于哺乳动物体内脂质与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A.脂质可作为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B.脂质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C.蔗糖可以直接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 D.组成糖原基本单位不同于淀粉【答案】B【解析】【分析】脂质分为脂肪、磷脂和固醇,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与糖类相比,脂肪分子中的氢含量多,氧含量少,氧化分解时产生的能量多,因此是良好的储能物质,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固醇中的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也参与脂质在血液中的运输。【详解】A、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脂质不可作为遗传信息的携带者,A错误;B、脂质中的磷脂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B正确;C、蔗糖是二糖,不可以直接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必需分解成单糖才能被小肠上皮细胞洗后,C错误;D、组成糖原的基本单位和组成淀粉的基本单位相同,均是葡萄糖,D错误。故选B。11.常言道:“马无夜草不肥”,其实是有科学依据的。生物体内有一种被称为“BMAL1”的蛋白质,能促进脂肪堆积,这种蛋白质在白天减少,夜间增多。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相同质量的糖类水解释放的能量比脂肪多B.“BMAL1”在夜间可能会促进脂肪转化为糖类C.脂肪不仅能储存能量,还具有保温作用D.脂肪分子中氢的含量远远少于糖类【答案】C【解析】【分析】生物体中一种被称为“BMAL1的蛋白质,能促进脂肪堆积,这种蛋白质在白天减少,夜间增多”,所以夜间进食易增肥。【详解】A、脂肪含有的H多,氧化分解需要的氧气多,释放的能量多,相同质量的糖类水解释放的能量比脂肪少,A错误;B、依题意,“BMALI”能促进脂肪堆积,说明其可能会促进糖类转化成脂肪,B错误;C、脂肪是细胞内的储能物质,动物的皮下脂肪还具有保温作用,C正确;D、脂肪分子中碳和氢的比例高于糖类,氧化分解需要的氧气多,D错误。故选C。12.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氨基酸的叙述,错误的是()A.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都能在人体细胞内合成B.每个氨基酸分子都含有C、H、O、N四种元素C.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D.作为手术缝合线的胶原蛋白可被分解为氨基酸【答案】A【解析】【分析】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结构特点为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和一个R基,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的不同。【详解】A、氨基酸分为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组成人体的氨基酸中只有非必需氨基酸才能在细胞内合成,A错误;B、每种氨基酸分子都至少含有C、H、O、N四种元素,有的氨基酸还含有S(如甲硫氨酸),B正确;C、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结构特点为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和一个R基,C正确;D、作为手术缝合线的胶原蛋白之所以能被人体组织吸收,是因为胶原蛋白可被分解为氨基酸,D正确。故选A。13.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氧的运输载体,由两条α链和两条β链组成。下列关于血红蛋白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α链和β链中都有21种氨基酸 B.α链和β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不同C.α链和β链形成过程中都有水分子生成 D.空间结构改变的血红蛋白可能无法运输氧气【答案】A【解析】【分析】在细胞内,组成一种蛋白质的氨基酸数目可能成千上万,氨基酸形成肽链时,不同种类的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因此,蛋白质分子的结构极其多样。【详解】A、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1种,但α链和β链中不一定都含有21种氨基酸,A错误;B、α链和β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不同,B正确;C、血红蛋白是由两条α链和两条β链组成,是由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故α链和β链形成过程中都有水分子生成,C正确;D、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氧的运输载体,血红蛋白空间结构改变,可能导致其无法运输氧气,D正确。故选A。14.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下列有关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真核细胞的DNA只分布在细胞核中,RNA只分布在细胞质中B.核酸分为脱氧核糖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两大类C.新冠病毒的遗传信息储存在RNA中D.核酸除了携带遗传信息,还能为细胞提供能量【答案】C【解析】【分析】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细胞中的核酸根据所含五碳糖的不同分为DNA(脱氧核糖核酸)和RNA(核糖核酸)两种,构成DNA与RNA的基本单位分别是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详解】A、DNA即脱氧核糖核酸,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细胞质中也含有少量DNA,如线粒体、叶绿体;RNA核糖核酸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细胞核中也含有RNA,A错误;B、细胞中的核酸根据所含五碳糖的不同分为DNA(脱氧核糖核酸)和RNA(核糖核酸)两种,脱氧核糖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是构成DNA和RNA的基本单位,B错误;C、新冠病毒属于RNA病毒,遗传信息储存在RNA中,C正确;D、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但不能为细胞提供能量,D错误。故选C。15.下列有关细胞膜探究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对细胞膜的通透性进行研究,发现脂溶性物质容易穿过细胞膜B.将人的红细胞中提取的脂质在空气一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其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两倍C.细胞膜的表面张力低于油一水界面张力,是因为细胞膜中含有蛋白质D.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并提出了流动镶嵌模型【答案】D【解析】【分析】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1、19世纪末,欧文顿发现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于是他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2、20世纪初,科学家第一次将膜从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中分离出来,化学分析表明,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3、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一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由此他们得出的结论是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排列为连续的两层。4、1959年,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一亮一暗的三层结构,并大胆地提出生物膜的模型是所有的生物膜都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电镜下看到的中间的亮层是脂质分子,两边的暗层是蛋白质分子,他把生物膜描述为静态的统一结构。5、1970年,科学家用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的实验,以及相关的其他实验证据表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6、1972年,桑格和尼克尔森提出的流动镶嵌模型为大多数人所接受。【详解】A、欧文顿发现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于是他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A正确;B、两位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一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由此他们得出的结论是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排列为连续的两层,B正确;C、细胞表面张力明显低于油一水界面张力,油滴表面若吸附蛋白质,则表面张力降低,这说明细胞膜主要有蛋白质和脂质组成的,C正确;D、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提出了所有生物膜都是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桑格和尼克尔森提出的流动镶嵌模型为大多数人所接受,D错误。故选D。16.HIV表面有一种蛋白质复合体,能够识别特定的T细胞,HIV最终将其遗传物质注入细胞。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T细胞的膜将细胞和外界环境分隔开,保证细胞内部环境相对稳定B.T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这些成分是可以运动的C.HIV侵染T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D.病毒能侵入细胞,说明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是相对的【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膜的功能:①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②控制物质进出细胞;③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详解】A、细胞膜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保证细胞内部环境相对稳定,T细胞的细胞膜也不例外,A正确;B、T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都是可以运动的,绝大多数的蛋白质也是可以运动的,B正确;C、HIV是病毒无细胞结构,因此HIV侵染T细胞的过程,不能体现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功能,C错误;D、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细胞需要的营养物质可以从外界进入细胞,不需要的或对细胞有害的物质不能进入细胞,细胞产生的废物排出细胞外,但是“某些病毒、病菌能侵入细胞,使生物体患病”,这一些事实说明细胞膜对物质进出的控制作用是相对的,D正确。故选C。17.细胞自噬是细胞将自身衰老、损伤的细胞器,通过溶酶体降解后再利用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溶酶体有两层生物膜,内部含有水解酶 B.细胞自噬一定会导致细胞发生裂解死亡C.细胞自噬过程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D.高尔基体可以合成、加工相关水解酶【答案】C【解析】【分析】1.溶酶体的作用是吞噬消化分解外来的物质,自噬消化分解细胞中衰老损伤的细胞器。2.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又称细胞编程性死亡,属正常死亡。【详解】A、溶酶体为单层膜结构,内部含有水解酶,是细胞中的消化车间,A错误;B、细胞自噬是细胞将自身衰老、损伤的细胞器,通过溶酶体降解后再利用的过程,可见是一种特定条件下的正常现象,不一定会导致细胞发生裂解死亡,B错误;C、细胞自噬也是一个耗能的过程,该过程需要消耗线粒体提供的能量,C正确;D、水解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合成蛋白质的场所为核糖体。高尔基体不具有合成蛋白质的作用,但能对相关水解酶进行加工,D错误。故选C。18.下列有关细胞核叙述,正确的是()A.核膜具有选择透过性,但是核孔没有B.核仁中的DNA是控制细胞遗传和代谢的物质C.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D.染色体携带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子代【答案】C【解析】【分析】1、细胞核的功能: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2、核膜:双层膜,将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隔开,具有选择透过性。3、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详解】A、核膜具有选择透过性,核孔也具有选择性,如DNA不能通过核孔,A错误;B、细胞核中的DNA是控制细胞遗传和代谢的物质,B错误;C、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C正确;D、DNA通过复制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子代,D错误。故选C。19.下列关于细胞核功能探究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美西螈的核移植实验说明细胞核控制生物的性状B.蝾螈受精卵横缢实验说明细胞核可以控制细胞分化C.变形虫不含细胞核的部分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D.伞藻的嫁接实验说明细胞核控制伞藻形态结构的建成【答案】D【解析】【分析】真核生物的细胞核是由核膜、核仁、核孔和染色质构成的细胞结构,内部含有细胞中大多数的遗传物质DNA,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在细胞的代谢、生长、分化中起着重要作用。【详解】A、子代美西螈的皮肤颜色与提供细胞核的美西螈相同,因此美西螈核移植实验说明肤色的颜色是由细胞核控制的,说明细胞核控制生物的性状,A正确;B、蝾螈受精卵的横缢实验,含有细胞核的一侧能正常分裂、分化形成胚胎,而不含细胞核的一侧则不能分裂、分化形成胚胎,由此可见,细胞核控制细胞的分裂和分化,B正确;C、将变形虫切成两半,一半有核,一半无核,无核的一半对外界刺激不再发生反应,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说明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C正确;D、假根中除了细胞核还有部分细胞质,故通过伞藻嫁接实验,不能确定伞藻的帽形(伞藻形态结构的建成)是由细胞核独立控制的,伞藻的核移植实验才能说明细胞核控制伞藻形态结构的建成,D错误。故选D。20.将人的红细胞分别置于相同体积不同浓度的a、b、c溶液中,发现a溶液体积不变,b溶液体积增大,c溶液体积减小,放置红细胞前三种溶液的浓度关系是()A.a>b>c B.b>a>c C.c>a>b D.c>6>a【答案】B【解析】【分析】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外界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也就是逐渐发生了质壁分离。【详解】将人的红细胞分别置于相同体积不同浓度的a、b、c溶液中,发现a溶液体积不变,说明a溶液的浓度与红细胞细胞质的浓度相当,b溶液体积增大说明红细胞在其中发生了失水现象,即b溶液浓度大于红细胞细胞质的浓度;c溶液体积减小说明红细胞在其中发生了吸水过程,即c溶液的浓度小于红细胞细胞质的浓度,即放置红细胞前三种溶液的浓度关系是b>a>c,B正确。故选B。21.下列关于物质进出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分子通过被动运输进出细胞,不需要转运蛋白B.葡萄糖进入红细胞和小肠上皮细胞的运输方式一致C.性激素进入细胞需要借助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D.通过胞吞、胞吐进行物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答案】D【解析】【分析】借助膜上的转运蛋白顺浓度梯度进出细胞的物质扩散方式,叫作协助扩散;物质逆浓度梯度进行跨膜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作主动运输。【详解】A、水分子通过被动运输进出细胞的方式有两种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若以协助扩散方式进出细胞需要借助膜上的水通道蛋白,A错误;B、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B错误;C、性激素的本质是固醇类,脂溶性物质,主要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不需要借助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C错误;D、通过胞吞、胞吐进行物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D正确。故选D。22.如图表示某生物膜结构,图中A、B、C、D、E、F表示某些物质,a、b、c、d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通过a、d方式的运输会使膜两侧浓度趋于一致B.通过a、b方式运输的物质都是细胞代谢所需的物质C.温度变化会影响a、b、c、d的物质运输速率D.由图可以看出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可进行信息交流【答案】C【解析】【分析】据图分析,A表示蛋白质,B表示磷脂双分子层,D表示糖蛋白(膜外);a、d代表主动运输,其中a表示运进细胞,d表示运出细胞;b、c运输方向是高浓度一侧运输到低浓度一侧,不需要载体和能量,表示自由扩散。【详解】A、通过a、d方式的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为主动运输,会使维持膜两侧的浓度差,A错误;B、D表示糖蛋白,故上侧为细胞膜外侧。通过a、b方式运输(均为运进细胞)的物质不都是细胞代谢所需的物质,如有些有毒物质也能进入细胞,B错误;C、温度变化会通过影响分子的运动速度、酶活性等影响a、b、c、d的物质运输速率,C正确;D、图示可看出细胞膜上具有糖蛋白,但无法看出其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D错误。故选C。23.某同学进行“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时,将观察到的细胞大小变化情况绘制成相关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b~c段,由于失水过多,细胞可能已经死亡 B.c~d段,植物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现象C.d~e段,此时水分子不再进出细胞 D.e时液泡的颜色比a时浅【答案】D【解析】【分析】题图分析,a~c细胞的相对值减少,说明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c〜d段,细胞的相对值增加,细胞吸水,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d〜e段,细胞的相对值大于细胞的初始大小,说明细胞吸水,但是由于细胞壁的存在细胞的体积不能无限增加。【详解】A、b~c段,由于失水,但是后来细胞体积增加,说明细胞没有死亡,A错误;B、c〜d段,细胞体积逐渐变大,说明植物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复原现象,B错误;C、d〜e段,细胞的相对大小不再发生变化,说明此时水分子进出平衡,C错误;D、e时细胞的相对值大于a时细胞的初始大小,说明细胞吸水,则液泡的颜色比a时浅,D正确。故选D。24.某同学将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浸润在0.3g/mL的KNO3溶液中,制成临时装片后观察细胞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可以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 B.滴加清水后才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C.K+通过主动运输进入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 D.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也能观察到相同的现象【答案】B【解析】【分析】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发生的条件:(1)细胞保持活性;(2)成熟的植物细胞,即具有大液泡和细胞壁,原生质层的伸缩性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3)细胞液浓度要小于外界溶液浓度。【详解】A、将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浸润在0.3g/mL的KNO3溶液中,细胞因失水而发生质壁分离,A正确;BC、K+、NO3-会以主动运输的形式转运到细胞内,细胞内渗透压升高,从而发生质壁分离自动复原,不需要滴加清水就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B错误,C正确;D、由于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也是成熟的植物细胞,也可发生质壁分离,只是需要进行染色才能观察,D正确。故选B。25.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都是蛋白质 B.酶能提高化学反应的活化能C.酶在催化反应完成后被分解 D.酶可以在细胞外发挥催化作用【答案】D【解析】【分析】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RNA。2、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作用条件温和。3、酶促反应的原理: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详解】A、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RNA,A错误;B、酶促反应的原理: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B错误;C、酶作为催化剂,反应前后化学本质和数量不变,C错误;D、酶只要不失活,在细胞内、细胞外均能发挥催化作用,D正确。故选D。26.在洗衣粉中添加某种酶后,可以很好地去除血渍和奶渍。推测这种酶可能是()A.蛋白酶 B.脂肪酶 C.蔗糖酶 D.淀粉酶【答案】A【解析】【分析】1、酶的特性:①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②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③作用条件较温和:高温、过酸、过碱都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在低温下,酶的活性降低,但不会失活。2、酶的作用机理:①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②作用机理:降低化学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详解】血渍和奶渍中含有蛋白质,而蛋白酶能水解蛋白质,所以这种酶是蛋白酶,A正确,BCD错误。故选A。27.研究人员从青霉中提取淀粉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分别催化淀粉(等量且足量)发生水解反应,相同时间内产物的相对含量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先将酶和底物混合后,再放到相应温度下保温B.45℃条件下比40℃条件下酶活性更高C.据图可知,该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为45℃D.55℃条件下,可通过增加酶量来提高产物的相对含量【答案】B【解析】【分析】柱形图分析:题图是研究人员从青菌中提取淀粉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分别催化(等量且足量)淀粉发生水解反应,相同时间内其产物的相对含量图,分析题图可知在35℃、40℃、45℃、50℃、55℃时,产物的相对含量先增加后减少,并且在以上设定的几种温度下,45℃时产物相对含量最多,55℃时产物相对含量最少(为零),说明在35℃、40℃、45℃、50℃、55℃中,45℃时酶的活性最高、55℃时酶已经变性失活。【详解】A、实验中需要将酶和底物分别用不同的温度处理后,再将同一温度处理下的底物和酶混合后,再放到相应温度下保温,A错误;B、结合图示可知,45℃时产物相对含量最高,故45℃条件下比40℃条件下酶活性更高,B正确;C、据图可知,该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为45℃左右,C错误;D、结合图示可以看出,55℃条件下没有产物生成,说明酶已经失活,不具有催化作用,不可通过增加酶量来提高产物的相对含量,D错误。故选B。28.ATP的水解产物腺苷能激活巨噬细胞细胞膜上的腺苷受体,抑制炎症反应。下列关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A.ATP的结构简式为A-T-P B.ATP中含有的五碳糖为脱氧核糖C.ATP中远离腺苷的特殊化学键更易断裂 D.ATP的水解一般与放能反应相联系【答案】C【解析】【分析】ATP又叫三磷酸腺苷,简称为ATP,其结构式是:A-P~P~P,A-表示腺苷、T-表示三个、P-表示磷酸基团,“~”表示特殊化学键,ATP水解释放能量断裂的是末端的那个特殊化学键,ATP是生命活动能量的直接来源,但本身在体内含量并不高。【详解】A、ATP又叫三磷酸腺苷,简称为ATP,其结构式是:A-P~P~P,A错误;B、ATP中含有的五碳糖为核糖,B错误;C、ATP中远离腺苷的特殊化学键更易断裂,释放能量,供应生命活动,同时也容易形成,C正确;D、ATP水解会释放能量,吸能反应一般与ATP水解的反应相联系,ATP合成需要能量,放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D错误。故选C。29.如图是ATP为主动运输供能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参与Ca2+主动运输的载体蛋白能催化ATP水解B.脱离ATP分子的末端磷酸基团使载体蛋白磷酸化C.载体蛋白磷酸化导致其空间结构发生变化D.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细胞对Ca2+运输的速率【答案】D【解析】【分析】图示ATP为主动运输供能的过程,参与Ca2+主动运输的载体蛋白是一种能催化ATP水解的酶,Ca2+与其相应位点结合时,其酶活性就被激活,在催化ATP水解释放能量的同时,进而进行钙离子的转运。【详解】A、由图可知,转运Ca2+的载体蛋白是可催化ATP水解的酶,A正确;BC、脱离ATP分子的末端磷酸基团使载体蛋白磷酸化,载体蛋白磷酸化导致其空间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可以转运Ca2+,BC正确;D、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使载体蛋白空间结构改变,从而降低细胞对Ca2+运输的速率,D错误。故选D。30.下列关于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相同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都有从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的过程B.都有H2O和CO2产生C.都有ATP的生成D.都有有机物的氧化分解【答案】B【解析】【分析】有氧呼吸进行三个阶段将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成无机物;无氧呼吸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产生酒精,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另一种是只产生乳酸。【详解】A、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都是在细胞质基质中将葡萄糖氧化分解成丙酮酸,A正确;B、有氧呼吸在第二阶段生成CO2,在第三阶段生成H2O,酒精发酵的无氧呼吸在第二阶段产生CO2,但不产生H2O,B错误;C、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能产生能量,故都有ATP的生成,C正确;D、呼吸作用的实质是细胞内的有机物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D正确。故选B。31.下图表示某植株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浓度下单位时间内CO2的释放量和O2的吸收量的变化。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氧气浓度为0时,该器官不进行呼吸作用B.氧气浓度为5%时,该器官只进行无氧呼吸C.氧气浓度为10%以上时,该器官只进行有氧呼吸D.保存该器官时,氧气浓度越低越好【答案】C【解析】【分析】1有氧呼吸全过程: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一分子葡萄糖形成两分子丙酮酸、少量的[H]和少量能量,这一阶段不需要氧的参与。第二阶段: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的基质中,分解为二氧化碳、大量的[H]和少量能量。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H]和氧气结合,形成水和大量能量,这一阶段需要氧的参与。2.无氧呼吸全过程: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与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完全相同。即一分子的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分解成两分子的丙酮酸,过程中释放少量的[H]和少量能量。第二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丙酮酸在不同酶的催化下,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者转化为乳酸。无氧呼吸第二阶段不产生能量。题图分析,氧气浓度为0时,只有无氧呼吸,P点对应的氧气浓度下,只有有氧呼吸。【详解】A、氧气浓度为0时,该器官进行无氧呼吸,A错误;B、氧气浓度在5%时,二氧化碳的释放量大于氧气的吸收量,说明该器官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B错误;C、氧气浓度为10%以上时,氧气吸收量=二氧化碳的释放量,该器官只进行有氧呼吸,C正确;D、应该在二氧化碳释放量最小的氧气浓度下保存该器官,氧气浓度太小如0时,无氧呼吸较强不适宜保存该器官,D错误。故选C。【点睛】32.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较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花盆中土壤板结,需要及时松土透气,以促进根对无机盐的吸收B.稻田定期排水可避免水稻幼根因缺氧产生乳酸而变黑、腐烂C.创可贴要透气是为了促进伤口部位细胞的有氧呼吸D.蔬菜大棚夜间适当提高温度,有利于有机物积累【答案】A【解析】【分析】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1)种植农作物时,疏松土壤能促进根细胞有氧呼吸,有利于根细胞对矿质离子的主动吸收;2)利用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的原理酿酒,利用其发酵产生二氧化碳的原理制作面包、馒头;3)利用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的原理制作酸奶、泡菜;4)稻田中定期排水可防止水稻因缺氧而变黑、腐烂;5)皮肤破损较深或被锈钉扎伤后,破伤风芽孢杆菌容易大量繁殖,引起破伤风;6)提倡慢跑等有氧运动,是不致因剧烈运动导致氧的不足,使肌细胞因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引起肌肉酸胀乏力;7)粮食要在低温、低氧、干燥的环境中保存;8)果蔬、鲜花的保鲜要在低温、低氧、适宜湿度的条件下保存。【详解】A、花盆中土壤板结,需要及时松土透气,以促进根的有氧呼吸,从而促进根对无机盐的吸收,A正确;B、水稻根进行无氧呼吸产生是酒精和二氧化碳,B错误;C、创可贴要透气是为了促抑制厌氧菌的增殖,C错误;D、蔬菜大棚夜间适当降低温度,以减弱呼吸作用,有利于有机物积累,D错误。故选A。33.下列关于“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将新鲜菠菜叶剪碎后加入层析液进行色素提取B.提取色素时加入碳酸钙,其目的是使研磨更加充分C.分离绿叶中的色素时要注意滤液细线不能低于层析液液面D.层析后,滤纸上呈现出四条宽度相同的色素带,最靠近滤液细线的是叶绿素b【答案】C【解析】【分析】1、色素提取和分离过程中几种化学物质的作用:(1)无水乙醇作为提取液,可溶解绿叶中的色素。(2)层析液用于分离色素。(3)二氧化硅破坏细胞结构,使研磨充分。(4)碳酸钙可防止研磨过程中色素被破坏。2、分离色素原理: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详解】A、将新鲜菠菜叶剪碎后加入无水乙醇进行色素提取,A错误;B、提取色素时加入碳酸钙,其目的是保护色素不被破坏,B错误;C、分离绿叶中的色素时要注意滤液细线不能低于层析液液面,以免色素溶于层析液中,C正确;D、层析后,滤纸上呈现出四条宽度不同的色素带,其中叶绿素a最宽,最靠近滤液细线的是叶绿素b,D错误。故选C。34.科学家希尔在离体的叶绿体悬浮液中加入铁盐或辅酶Ⅱ(NADP+)等氧化剂,光照下可以释放出O2,即发生了水的光解。人们将离体的叶绿体在适当条件下进行水的光解并产生O2的反应称为希尔反应。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希尔实验说明植物产生的氧气中的氧元素全部都来自水B.辅酶Ⅱ可为离体的叶绿体悬浮液中水的光解提供能量C.希尔反应强度受光照强度、辅酶Ⅱ数量等因素的影响D.希尔反应证明了水的光解与糖的合成是同一个化学反应【答案】C【解析】【分析】题意分析,希尔反应为离体叶绿体在适当(铁盐或其他氧化剂、光照)条件下发生水的光解、产生氧气的化学反应,即光反应。【详解】A、希尔反应不能证明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O2中的氧元素全部来自H2O,也可能来自于其他有机物,A错误;B、辅酶Ⅱ可促进离体的叶绿体悬浮液中水的光解过程,但不能为希尔反应提供能量,B错误;C、希尔反应强度会受到光照强度、辅酶Ⅱ数量等因素的影响,因为光照和辅酶Ⅱ是光反应发生需要的条件,C正确;D、希尔反应的悬浮液中只有水,没有CO2,不能合成糖类,说明水的光解与糖的合成不是同一个化学反应,D错误。故选C。35.将A、B两组生理状况相同的大豆幼苗,分别置于温度为25℃相同大小的密闭透明容器内,A、B两组光照强度不同,测得两组容器内CO2浓度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组光照强度小于B组B.CO2浓度为a时,A组幼苗只进行呼吸作用C.CO2浓度为b时,B组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D.A、B两组容器内氧气浓度的变化均为先增加后维持稳定【答案】B【解析】【分析】1、光饱和点:在一定的光照强度范围内,光合作用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但超过一定的光照强度以后,光合作用便保持一定的水平而不再增加了,这个光照强度的临界点称为光饱和点。2、光补偿点:在光饱和点以下,当光照强度降低时,光合作用也随之降低,当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质与呼吸作用消耗的物质相平衡时的光照强度称为光补偿点。【详解】A、据题图和题意可知,A、B两组生理状况相同的大豆幼苗,由于A组容器内CO2浓度下降较B组少,即A组光合速率小于B组,所以A组光照强度应小于B组,A正确;B、图中当CO2浓度为a时,A组幼苗密闭容器中CO2保持不变,此时A组幼苗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B错误;C、图中当CO2浓度为b时,B组幼苗密闭容器中CO2保持不变,此时B组幼苗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C正确;D、A、B两组容器内CO2浓度先下降,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容器内氧气浓度升高;后容器中CO2保持不变,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容器中氧气浓度维持不变,D正确。故选B。36.在封闭的温室内栽种农作物,下列措施不能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是()A.延长光照时间 B.保持合理的种植密度C.阴雨天适当提高室内温度 D.晴天下午打开温室通风【答案】C【解析】【分析】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着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温度等,据此解答。【详解】A、光合作用需要光,适当延长光照时间,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增多,因此能提高作物产量,A正确;B、保持合理的种植密度,可保证植株行间的正常通风,从而保证二氧化碳浓度,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提高产量,B正确;C、阴雨天适当提高室内温度,加强了呼吸速率,从而使产量下降,C错误;D、晴天下午打开温室通风,避免因温度升高而降低酶活性,保证光合作用正常进行,D正确。故选C。37.下列有关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可用醋酸洋红液使染色体着色 B.制片流程为解离→染色→漂洗→制片C.前期的染色体数目最清晰 D.观察到的间期细胞数量较少【答案】A【解析】【分析】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步骤:解离(解离液由盐酸和酒精组成,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来)、漂洗(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染色(用醋酸洋红等碱性染料)、制片(该过程中压片是为了将根尖细胞压成薄层,使之不相互重叠影响观察)和观察(先低倍镜观察,后高倍镜观察)。【详解】A、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可以使用碱性染料醋酸洋红溶液使染色体着色,A正确;B、在观察植物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应该先解离,让根尖酥软,再用清水漂洗去除解离液,接着用碱性染料进行染色,最后制片、观察,所以制作洋葱有丝分裂装片的正确顺序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B错误;C、在有丝分裂的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不是在前期,C错误;D、一个细胞周期包括两个阶段:分裂间期和分裂期,细胞周期的大部分时间处于分裂间期,因此观察到的间期细胞数量较多,D错误。故选A。38.将正常人的骨髓移植到白血病患者体内可以治疗白血病,因为健康人的骨髓中含有造血干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同一个体的白细胞和造血干细胞的遗传物质完全相同B.造血干细胞能分化成各种血细胞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C.分化成的血细胞一般将一直保持分化后的状态直至死亡D.不同血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的分化的概念:在个体发育中,相同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分化的实质:是在遗传物质的控制下合成特异性蛋白质的过程,即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详解】A、白细胞是由造血干细胞分裂、分化产生的,因此,同一个体的白细胞和造血干细胞的遗传物质完全相同,A正确;B、造血干细胞能分化成各种血细胞的过程没有体现细胞的全能性,B错误;C、细胞分化具有稳定性,因此,分化成的血细胞一般将一直保持分化后的状态直至死亡,C正确;D、不同血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是细胞分化的结果,是由于基因选择性导致的,D正确。故选B。39.成年人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衰老,出现白头发、老年斑等特征,这种现象与细胞衰老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个体衰老是组成个体的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B.老年人的头发会变白是由于酪氨酸酶活性降低C.衰老细胞的细胞体积变大,细胞核体积变小D.能清除细胞内自由基的物质可能会延缓衰老【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衰老的特征:(1)水少:细胞内水分减少,结果使细胞萎缩,体积变小,细胞新陈代谢速率减慢;(2)酶低:细胞内多种酶的活性降低;(3)色累:细胞内的色素会随着细胞衰老而逐渐累积,它们会妨碍细胞内物质的交流和传递影响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4)核大:细胞内呼吸速度减慢,细胞核的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5)透变: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详解】A、对于多细胞生物而言,个体衰老的过程是组成个体的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A正确;B、细胞衰老,酪氨酸酶的活性降低,导致头发变白,B正确;C、衰老细胞的细胞体积变小,细胞核体积变大,C错误;D、根据自由基假说可知,自由基加速细胞衰老,能清除细胞内自由基的物质可能会延缓衰老,D正确。故选C。40.人在胚胎时期要经历有尾阶段,后来尾部消失。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人尾部消失的过程是细胞自动死亡的过程B.这一过程由细胞内遗传机制决定C.尾部细胞死亡对个体发育具有重要作用D.该过程属于细胞自噬的一种类型【答案】D【解析】【分析】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结果:使细胞的种类增多,功能趋于专门化。2.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详解】A、人在胚胎时期,要经历有尾阶段,后来尾部消失,是细胞自动死亡的过程,属于细胞凋亡,A正确;B、人在胚胎时期要经历有尾阶段,后来尾部消失,这是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B正确;C、尾部细胞死亡保证了胚胎的正常发育,对个体发育具有重要作用,C正确;D、该过程属于细胞凋亡,不属于细胞自噬,D错误。故选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40分。41.多聚体是由许多相同或相似的基本单位组成的生物大分子,如图表示细胞利用基本单位合成生物大分子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若生物大分子乙是蓝细菌的遗传物质,则生物大分子乙的中文名称是________,基本单位甲特有的碱基是________。生物大分子乙彻底水解的产物有________种。(2)若合成的生物大分子乙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其基本单位甲之间的区别在于________的不同;食物中乙高温处理后往往更容易消化的原因是________。(3)若图中的基本单位甲是葡萄糖,生物大分子乙主要分布在人和动物的肝脏和肌肉中,则该生物大分子是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答案】(1)①.脱氧核糖核酸②.胸腺嘧啶(T)
③.6
(2)①.R基
②.高温使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变得伸展、松散,肽键暴露,容易被蛋白酶水解
(3)①.糖原②.人和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解析】【分析】多糖、蛋白质、核酸都是生物大分子,组成多糖的基本单位是单糖,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这些基本单位称为单体。生物大分子是由许多单体连接成的多聚体。【小问1详解】蓝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则生物大分子乙的中文名称是脱氧核糖核酸,基本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其特有的碱基是胸腺嘧啶(T),DNA彻底水解的产物有磷酸、脱氧核糖、含氮碱基(A、G、C、T)6种。【小问2详解】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是蛋白质,其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种类的不同取决于R基的不同;高温使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变得伸展、松散,肽键暴露,容易被蛋白酶水解,因此食物中蛋白质高温处理后往往更容易消化。【小问3详解】主要分布在人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专项出租车驾驶员劳务合作合同版B版
- 2024年度保险经纪与代理服务合同5篇
- 2024年公司担保事务具体合作合同一
- 2024年专业劳务分包合作细则合同范本版
- 2024年合作伙伴权益合同书版B版
- 2024年度企业市场营销与推广合同
- 2024年兼职工聘用合同模板版B版
- 2024年国际贸易代理协议规范格式版
- 2024年专业食堂运营管理服务协议版B版
- 2024年工程分包合同详细内容
-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表
- 超级筹码理论电子文档(股市剑客)
- 小学生汉语拼音田字格练习纸蓝打印版
- 江苏小学二年级上册劳动《树叶书签》教案(定稿)
-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第1课时)课件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 【课件】读后续写之无灵主语课件-2022届高三英语写作专项
- 肿瘤流行病学概述
- A3000高级过程控制系统使用说明和维护手册20120504
- 8S培训教材(-90张)课件
- 教育哲学课件第一章-教育哲学的历史发展
- 组合式消防柜巡查记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