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教学课件-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1页
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教学课件-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2页
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教学课件-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3页
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教学课件-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4页
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教学课件-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课程标准】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征,知道中央集权体制下古代中国的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时

标学习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征,理解其发展演变趋势。2.知道中央集权体制下古代中国官员考核制度的内容,认识其重大作用。3.知道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监察制度的内容,理解其对国家治理的作用。重点难点重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和监察制度更迭过程及其阶段特征。难点: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之间的内在联系。壹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吏治”的首要任务就是用什么人,“治吏”的实质是怎么用人。“用什么人”不仅关乎对人才的价值评判问题,而且是现实政治状况下多方利益博弈妥协的结果;“怎么用人”则涉及选官制度的贯彻实施。这两个问题交织在一起,不仅造成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制度变迁,而且导致了这一制度的变异流弊。仔细梳理下来,从察举征辟到论资排辈,再到抽签选官,制度的变迁与变异看似荒诞不经,实则发人深省。司马光唐太宗------“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张九龄----“治国之本在治吏,吏治则国治”司马光------“为治之要,莫先于用人。”唐太宗一.西周至春秋:世官制材料:“公有公门,卿有卿门,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不能戒其怠惰.”—《礼记》含义:世官制,指世代为官,官吏都具有世袭官职的特权。是先秦时期在选官用人方面所实行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主要形式是世卿世禄制。特点:①在先秦时期盛行,是基于血缘关系的官职世袭制度。②就其所任而言,世官并不等于世职,并不局限于某家族世代担任某一固定官职。③就其主体而言,世族是世官的基础,只要一个世家大族不倒,其成员就随时可能出任重要官职。④从根上说,保持着牢固的宗族血缘联系,并得到宗法分封制的制度上的保证。。影响:自然形成了各级宗族长同时也是各级官长,家国一体、家国同构的统治模式。稳定统治,在当时有进步意义。但重血缘、轻才能,贵族世代垄断高官形成贵族政治,不利于长远发展。演变:西周选官用人的主要途径,制度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宗法分封制的被破坏而遭到破坏。【概念】世卿就是天子或诸侯国君之下的贵族,世世代代、父死子继,连任卿这样的高官。禄是官吏所得的享受财物。世禄就是官吏们世世代代、父死子继,享有所封的土地及其赋税收入。【思考】世官制等于世卿世禄制吗?世官制度并不等于世卿世禄制。两者都强调世袭,但世官制更侧重于贵族世代为官的特权,而世卿世禄制则更侧重于贵族世代享有官位和俸禄的具体制度。二、春秋战国:客卿制、军功爵制时间:春秋战国时期背景:生产力发展,新兴地主阶级力量壮大;各诸侯为争霸图强,重视人才,养士礼贤;私学兴盛,官学衰微,士人阶层兴起;尚贤思想的盛行。选官标准:才能或军功选官方式:①举荐有才能的人为官(客卿制)②依据军功大小授予官职(军功爵制)影响:废除贵族世袭特权,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和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利于地主阶级力量壮大。材料:宗族非有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史记•商君列传》荐举(自荐)毛遂自荐荐举(他荐)鲍叔牙举荐管仲军功爵三、秦朝:“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概念:“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指百姓和普通官吏都要向“法官、法吏”学习律令而为官,后者负责宣讲法律和君主的旨意时间:秦朝途径:向官吏学习律令而为官目的:统制舆论,钳制思想,维护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实质:摒弃诸子学说,专任法家思想,文化专制结果:形成了思想文化上的专制,造成了严重的倒退材料:始皇既并天下,则以客为无用,于是任法而不任人,谓民可以恃法而治,谓吏不必才取,能守吾法而已。

——【宋】苏轼《论养士》材料:吏民知法令者,皆问法官。故天下之吏民,无不知法者。——《商君书·定分》察举制确立时间: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选官标准:①常科:为岁举,有人数规定,有具体标准,如孝廉、茂才等。

②特科:有具体标准但无固定时间,如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明经等。选官方式:(乡举里选)

由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是地方长官在其辖区内,定期考察、选拔有声望的人才并推荐给朝廷。四、汉朝:察举制、征辟制材料: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策三道。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察举制度变迁史稿》征辟制选官方式:自上而下的选官征召:皇帝直接下诏征求、特举士人并拜任其为官的制度。征召的对象:一般是“隐居严穴之士”重德高望重的宿儒、名士。征召的特征:“德举”。辟除:各级国家机关及地方政府的属吏可以由其长史自行选拔与任命。材料:汉初,掾吏辟,皆上言之,故有秩比命士;其所不言,则为百石属。其後皆自辟除,故通为百石云。

——(宋)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三十九材料1:所谓“察举”是一种由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是地方长官在其辖区内,定期考察、选拔有声望的人才并推荐给朝廷,又称乡举里选。这些被推荐的人,经过考核授予不同的官职。各方面突出人才的涌现,是汉武帝时期鼎盛局面出现的重要原因。东汉时期,察举制尤注重孝廉一科。但随着地方豪强势力的发展,封建国家的行政组织日趋瘫痪,声望影响逐渐被官僚家族所支配,门第族望成为选举的主要依据,累世公卿的世家地主因此形成并发展起来。【思考】结合材料与所学,分析汉朝察举制与征辟制的影响①为两汉政权选拔了大批德才兼备人才;②开儒学取士之先河,注重德行,有利于改善社会风气;③适应了汉武帝加强大一统国家中央集权的需求;①容易任人唯亲,滋生腐败;②东汉中后期,选官权操纵在世家大族手中;③难以选拔到真正的人才。材料2:东汉顺帝六年,河南尹田歆掌握了察举六名孝廉的名额,当权的贵族勋戚争相请托,结果真正名士入选的只有一人,其他五人都是走后门入选的。材料3:邓禹一家,凡公者2人,侯29人,大将军以下13人,中二千石14人,州郡长官48人,其余官职不可胜数。弘农杨氏四世为三公,汝南袁氏则四世五公。材料4: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积极局限材料5:“他们所辟的人都是豪族地主出身。当时郡守下面的属官一定要聘请当地的豪族来担任,结果出现了郡守往往无实权,而实权却控制在豪族地主出身的属吏手中。”背景:东汉末年政治和社会秩序大乱,豪强大族控制地方选人权时间:魏晋南北朝时期,220年,魏王曹丕推行九品中正制。选官标准:家世、德才→家世(门第)选官方式:在各州、郡设置大中正、中正,由本籍在中央任高官的人担任。中正根据家世、道德和才能评定州、郡士人的资品,分为九等,写出评语,称为“状”。获得资品的士人,由吏部授官。影响:(1)积极:对于解决东汉末期察举制滥选的流弊有很大的作用;将选举权收归中央,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为隋唐科举的创立奠定了基础。(2)局限:成为维护门阀士族政治利益的工具。逐渐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五、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材料:在实行察举的两汉之际,还有考试这样一个辅助性的环节,到了魏晋时代,居然倒退到全凭中正官作出一个模糊评语的地步。既然不能量化考核,必然没有考核标准,结果就是“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喻大华《帝制往事》材料:及法弊也,唯能知其阀阅,非复辨其贤愚。所以刘毅云: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南朝至于梁陈,北朝至于周隋,选举之法虽互相损益,而九品及中正至开皇中方罢。

——杜佑《通典》【历史纵横】九品中正制产生的背景

汉末社会动荡,“人口流移,考详无地”,察举制所依赖的乡里清议失去了社会基础。那时,选官多操纵在地方大族名士手中。他们交结朋党,严重干扰了人才选拔。自曹操开始,尝试新的选人方法,曹丕继任魏王后,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颁制九品中正制。这种选官制度既继承了两汉乡里评议人物的传统,又将评议权收归中央,在一定时期内加强了中央集权。六、隋唐至清:科举制含义:科举制是我国古代通过分科取士,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科,是考试科目;举,是选拔人才。

产生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发展于唐,完善于宋,衰落于明清,废止于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经历了1300年。背景:标准:分科考试选拔人才(才学)内容:分为制举和常举。制举是皇帝自设科目考试选人;常举每年举行,明经和进士两科最受社会重视。考试合格,还需吏部选拔后方可正式任官材料1:当时官分清浊:优闲而不负实际责任的为清官,繁剧而处理庶务的为浊官,凡清官多为门阀士族所占,浊官则由庶族寒人担当。结果实际工作多由寒人来办,权力自然转入寒人之手。——王家范《大学中国史》材料2:至南北朝,有识者对士族政治以及九品中正制多有批评。君主为了改变门阀势盛,威权下移的局面,开始启用寒庶,典掌机要。标准由出身门第变为以文化考试为主,考试逐渐居于选用官制度的中心环节。——《阎步克自选集》①封建经济发展,庶族地主的势力加强。庶族地主尤其是中小地主为了维护和扩大其经济利益,迫切需要打破门阀士族在政治上的垄断,积极要求参政。②九品中正制导致士族壮大,不利于中央集权;为打击门阀世族势力,创立新的选官制度,扩大封建统治的阶级基础。隋唐:科举制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始建立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形成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最为主要。武则天---扩大了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了武举和殿试。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完善的表现:①“取士不问家世”,严查荐举,严管官僚世家子弟的考试。②严格考试制度(确立乡试、省试、殿试三级考试制度),取士规范化、严密化(锁院、糊名、誊录),保障考试的公平性。③考试程序和内容有了明显的变革。出现“时文”体,测试方式相对客观、标准,易操作。南北分卷制度、殿试制度、以经义取代诗赋,注重真才实学。材料2:北宋“取士不问家世”原则的确立,堪称我国封建选士制度史上的一大变革。至此,魏晋隋唐“官之选举必由于簿状”的时代始告终结。——张邦炜《论北宋“取士不问家世”》材料1:大中十四年(公元860年),礼部侍郎裴坦主考,进士科考生一千余人,有三十人及第,其中皆衣冠士子,是岁:郑义则,故户部尚书瀚之孙;裴弘,故相休之子;魏当,故相魏扶之子;令狐湻,故相令狐綯之子。余不能遍举,皆以门阀取之。惟陈河一人孤平,负艺第于榜末。——《册府元龟·贡举部·谬滥》两宋:科举发展完善,成为选官主要途径。

“取士不问家世”打破门第限制,扩大选官范围,扩大统治基础。【思考】与隋唐时期相比,两宋时科举制度在哪些方面得到发展完善?锁院制度誊录制度已糊名弥封材料:唐朝,科举考试原则上允许自由报考,由于取士原则兼顾士子平日才学和科场表现,考试之前,士子往往向达官显贵或闻士名流投呈作品,官员不避讳直接向选举机关推荐人才,仅就考试规则而言,则尚不周严。宋朝确立三级考试制度,有地方选拔的“乡试”,全国性选拔的“省试”,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考试之前,被指定的考官全部进入贡院,考试期间不得私自外出或会见亲友。各级考试的试卷一律“糊名”“誊录”,避免辨识字迹,防范录取中作弊。考试内容出现了章法、格式相对固定并适于考试的“时文”,它的作文体例为考生和考官提供了相对客观、标准的评价框架,但是忽略了思想见识,实际开了明清八股文之先河。——摘编自《中华文明史》材料:元对汉族制度的模仿是不彻底的,比如说开科举,……元朝一直不断拖延,议而不行。……(忽必烈)觉得儒生没什么太大用处,所以一直没有搞科举。------党宝海《征服与磨合:元》(3)特点:四书试人;时断时续;等级色彩。【拓展】从元代开始,蒙古人统治中原,科举考试进入中落时期,但以四书试士,却是元代所开创新先例。元朝自仁宗至顺帝时灭亡止,科举停办两次,共举办过十六次,取进士139人,国子学录取284人,总计1,423人。但元科举所选人材通常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在政府中影响也不大。元朝(1)官员选拔,部分保留了蒙古传统方式(世袭、军功)(2)1313年,元仁宗下诏恢复科举。但仍时断时续,科举录取人数不多,官员中科举出身比例不高。材料:自国家混一以来,凡言科举者,闻者莫不笑其迂阔以为不急之务。

------《西岩集》卷一二《议科举》明清科举(1)考生:国子监和府、州、县学的学生等(2)内容:四书五经(格式:八股文)(3)特点:①考试的科目内容趋于单一化。仅有进士一科,其它科目予以废止。②固定考试内容和考试形式。以四书五经为考核内容。考试形式主要为八股文。学校制度和科举制度融为一体(4)程序:①乡试: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考中者称为举人。②会试:由礼部主持,于乡试次年春天举行,考中者成为贡士。③殿试:在会试后举行,由皇帝主持,通过者成为进士。进士分三甲:一甲三名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等,二甲、三甲均取若干名,分别赐进士出身和同进士出身。清代科举考试程序图【历史纵横】

明朝科举考试中的南北卷制度

为了保证科举能选拔出不同地域的优秀人才,也为了保持科举人才来源的地域平衡,宣德二年(1427年)的会试首次实行南北卷制度。会试录取100人,其中南方60人,北方40人。后来,南北卷演变为南北中卷,录取比例也逐渐稳定,南卷、中卷和北卷的录取人数分别占会试录取总人数的55%、10%和35%。【归纳】中国古代科举制的历史影响材料一:士人可以不经荐举,直接报名考……由政府择优录取,从而纠正了魏晋以来世家大族垄断用人做官大权的状况。----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材料二: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汪洙(宋)《神童诗》材料三:间接助成国内风俗教化之统整,以辅成大一统政府之团结与巩固。----钱穆《国史大纲》材料四:(科举制度)“为所有西方国家以考试录用人员的文官考试制度提供了一个遥远的榜样。----崔瑞德《剑桥中国隋唐史》积极影响社会整合功能打破了历史上的特权垄断,促进了社会阶层的转化,加速了社会流动,具有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合理性内核和价值理念。推动儒学发展以儒家学说为主要考试内容,推动儒家思想和文化的传承与繁衍。巩固国家统一适应了中央集权制度下“大一统”意识形态的需要,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稳定。推动世界文明早在唐朝时期,科举制就被“东亚文化圈”国家采用,并成为这些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来还被西方国家吸收,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产生了较大影响。消极影响重才轻品在选拔人才方面,过于侧重学问标准,忽视了品德的考察,造成一些官员道德素质低下。官本位思想直接促进了官本位社会观的发展,“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至今还存在。禁锢思想强化儒学正统地位,禁锢人们的思想;抑制新知识、新学科的渗透和发展;压抑了科学技术的进步。(1)淡化门第出身

(2)选官凭才任能(3)培养专业人才

(4)程序相对公平(5)打击门阀士族

(6)加强专制集权(7)稳定统治秩序

(8)扩充统治基础(9)促进阶层流动

(10)提高官员素质(11)营造重学风气

(12)推动文化发展(13)折射人生价值

(14)产生国

际影响(15)具有弊端局限①忽视实用科技

②官员缺乏实践经验③禁锢读书人思想

④考察方式重才轻品⑤形成官本位社会观【整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时期选官制度选官标准历史趋势西周-春秋战国-秦朝汉朝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世卿世禄制(世官制)荐举人才\军功授爵制察举制\征辟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科举制(八股取士)八股文才学家世、德才→门第品行→门第军功血缘1、选拔标准:由血缘、门第逐渐演变为学识才能2、选拔范围:由社会上层逐渐下移到社会底层3、选拔方式:由世袭、推荐逐渐演变为考试选拔4、选拔特点:趋向制度化,形式日益严密。体现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1、明代,在浙江桐乡县,地方官员若出身进士,当地的秀才就“不胜谄事”,若出身举人,便随意提出要求,“苟不如意,便加词色犯之”。这现象反映出A.官员士绅之间关系紧张B.士人舆论左右地方政事C.出身等级决定行政能力D.科考功名影响官员威望D2、表1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练

习B5、北宋后期,科举考试采取南北分卷的制度,特许北方五路分别考试,单独录取,以维持南北地区间取士人数之大体均衡。其主要原因是()A.统治者重文轻武

B.北方长期战乱

C.经济重心不断南移

D.吏治腐败

4、唐代曾多次官修姓氏书,用博古通今的名儒修撰姓氏谱录。贞观十二年,《氏族志》修成,仍列时任六品官的山东士族崔民干为第一等。李世民看后大为不满,遂命重新刊定,强调“欲崇重今朝冠冕”,而非血统或郡望。这反映出李世民意在()A.防范名儒操纵朝政

B.重新划定等级阶层 C.打击士族政治权力

D.杜绝官僚政治流弊CB3、“征辟”是中国汉代擢用人才的一种制度,“征”是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由政府高官征辟属吏,然后向朝廷推荐。这反映出汉代()A.皇帝亲自考查选拔人才

B.无需通过考查即可任用C.孝廉是人仕的主要依据

D.选官方式有一定主观性D贰中国古代官员的考核指上级主管部门对所属官吏在一定任期内施政的效果进行考察。【思考】如何认识上计制:①可以使封建统治者及时了解各地经济发展及社会治安等状况,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提高行政效率。②提供各级地方官吏政绩信息,成为考核官吏和澄清吏治重要手段,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③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官员腐败问题;1.秦汉时期的考核:上计制含义:是中央政府用来对地方政府实行财政监督和政绩考课的制度。“计”又称“计书”,即统计籍册。。户口垦田

、钱谷入出、盗贼多少等,上报郡国郡国汇编,制成计簿,上报中央。御史审核计簿,防止造假中央以考核结果的优劣来决定对官员的赏罚升降内容:考核标准:考核机构:御史上计制(土地人口、财政收入、治安情况)江苏连云港尹湾汉墓木牍《集簿》二、魏晋南北朝:士族门阀、战乱使考核多流于形式【拓展】魏晋南北朝根据新的历史条件,先后制定了一些列的考课法,试图加强对官吏的考课,使之走上法制化的轨道,……北朝考课尤其是北魏考课创新颇多,成就较大。北魏的考课继承了以往汉民族政权考课的优点,同时杂以拓跋鲜卑自身的特点,……但由于考课实施的效果与最高统治者的个人威信有很大关系,考课法要靠君主个人来强制推行北魏考课很快流于形式,考课法也就荒废不用了。尽管如此,……魏晋北朝考课法的制定是我国古代考课制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对隋唐考课制度产生了重要影响。——王东洋《魏晋北朝考课制度探讨》(1)隋朝:九品以上官员每年要考核,地方官员每年要派员向中央报告,或由皇帝遣使到州县巡行考察。(2)唐朝:以品德和才能为标准考核官员,分为九等,根据考核结果确定官员升降。【补充】唐代官吏考核由吏部考功司主持,同时在考核时由中书舍人和给事中各一人监考,每年定期考核一次。考核的标准为“四善二十七最”。“四善”是对官吏的共同要求,分别为德、慎、公、勤;“二十七最”是将所有官吏分为二十七类,每一类都设定一个最好标准;考核时,由展馆宣读被考核的官员当年的功过行能记录,公议优劣,根据“善”“最”的有无和政绩的高低确定考第,分为九等,报尚书省按照一定的名额比例考核。考核等次决定当年的俸禄增减,累计四次考核决定官阶升迁和职务黜陟.三、隋唐:官员考核归尚书省吏部考核材料:《大唐六典》规定:“考功郎中之职,掌内外文武官吏之考课。”除此之外,还有40余位职官参与考课分工事宜。唐代对流内官员和流外吏员按照不同标准实行分类考课。其中针对流内官员的考课标准可以概括为“四善二十七最”。“四善”是政府着眼于官德品行。“二十七最”则是根据官员职位职能特点的不同而提出的具体要求。各地各部门先行考课并将考课结果编制成册形成“考薄”,然后逐级检勘、汇总、上报,最后上报至尚书省考功司以待会考。最后由皇帝确认后生效,作为官吏俸禄增减、品阶升降甚至职务变动的重要依据。——摘编自《唐代官吏考核与监察制度的互洽逆转及启示》思考:唐代官员考核的特点?考核机构健全,覆盖面广,分工明确考核内容广泛标准详细、系统,便于执行考核流程严密与官员奖惩相结合明朝考满内容结果运用考察内容四、宋朝:制定了严格的标准考核官员。【拓展】宋代磨勘制度:磨勘指官员升迁官阶时的考核手续。北宋官阶可分为京官、地方官两大部分。凡地方官升阶为京官,须经改官磨勘,京官系列内升级,须经转官磨勘。由审官院考核京官,考课院考核地方官朝廷对改官磨勘这一关卡约束甚严,不但要严格考察其出身、资历、政绩、家庭背景(有无犯罪人员),还需有数名中高级官员保荐并连带承担责任,称为“举主”,举主的人数、身份皆有具体要求,不得稍有差错。磨勘制度也成为宋廷奖惩官员的手段之一,对有功官员常予减少磨勘年限之奖励,有过者则增加磨勘年限以惩戒。五、明清的考核包括外地官员三年一次的朝觐考察和京官六年一次的京察,重在查处官员的贪、酷和不作为官员任现职满三年称“初考”,满六年称“再考”,满九年称“通考”。分称职、平常、不称职三等是决定官员正常升迁或降、调的依据清朝吸收了明后期考核制度松散、官吏贪墨成风的教训,在考核标准上偏重于惩办腐朽。六、清朝的考核核考机构:依京官、外省官两类应考对象分为“京察”和“大计”,吏部考功司考核,皆三年考核一次。考课内容:四格—守(操守)、才(才能)、政(政绩)、年(年限),用于定期秩俸升降;六法—不瑾、疲软、浮躁、才力不及、年老、有疾,用于举核不职。考核方法:总督、巡抚、京官三品以上者,自陈得失,以下官员由都察院考核。【探究】中国古代官员考核制度材料一:西汉建立后,设置了专司课绩的计吏,东汉时,中央负责考课的是三公曹尚书,郡国由上计掾主持上计。魏晋南北朝时期,产生了专门负责考课官吏的职能部门尚书省吏曹,其下属的考功郎和考课尚书郎主管考课事宜。唐代在魏晋南北朝考课机构的基础上加以调整和扩展,吏部“掌天下官吏选授、勋封、考课之政令”。正式设置考功司,专门负责对全国官吏的考课。材料二:宋朝的考课仍由吏部领导,由审官院和考课院具体负责。明朝考课重归吏部,吏部设考功清吏司负责京内外官员的考课。清朝沿用明制,但扩充了考功清吏司,内部分工更加细密和明确。

——李永亮《中国古代官吏考课制度的历史启示》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封建时代官员考课(核)制度的主要特点。提示:①设有专门的考课(官员和)机构;

②考核对象逐渐扩展到对全国官吏;③分类考核;

④考核机构权力扩展;

⑤考核机构有明确分工。2、两汉时期,由中央到地方实行分级负责、层层对官吏进行考核:唐代出现了专门考核机构——吏部考功司;宋代设审官院、考课院和监司负责不同类别官吏的考核;明清主要由吏部负责官员考核,由都察院协同工作。这表明()A.专制皇权不断强化

B.官吏考核逐渐规范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官员选拔目渐科学1、《吕氏春秋》载:“上计,战国、秦、汉时地方官于年终将境内户口、赋税、盗贼、狱讼等项编造计簿,遣吏逐级上报,奏呈朝廷,借资考绩,称为上计。”这一制度()A.保证中央控制地方财政

B.提供了评定政绩的依据C.促使中央集权制度形成

D.避免了地方官弄虚作假BB练习叁中国古代官员的监察指封建国家对政府官员的监督、考察及检举汉朝:中央:汉承秦制,在中央仍设置御史大夫。地方:汉武帝为加强对地方郡国的监察,设置刺史制度。①汉武帝把全国分成了13个州部,中央在每个州设立刺史一名,专职监察地方;②刺史没有固定的治所,每年八月巡视所辖区域,考察吏治、奖惩官吏、决断冤狱;③刺史官阶低于郡守,但巡察是代表中央,权力很大。一、秦汉-----监察系统初步形成秦朝:中央:监察机构是御史府,设御史大夫,负责监察朝廷百官。地方:在各郡派驻一名御史,称“监郡御史”,这标着我国古代地方监察制度的正式确立。④发展:前期加强中中央对地方的监督和控制,巩固国家统一起到了积极作用。后期刺史改称州牧、太守,职权进一步扩大,拥有地方军政大权。变成了割据势力,严重威胁了中央集权,导致国家分裂。二、隋唐时期----逐渐成熟中央: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构,其长官为御史大夫“御史出都,若不动摇山岳,震慑州县,诚旷职耳”三、两宋时期----不断强化中央:监察系统承袭唐制,以御史台和谏院(简称“台谏”)为核心,辅以门下给事中地方:建立与路、府州二级相适应的监察体系,并对地方监察体制自身监察进行强化。在路建立以提点刑狱司和提举常平司组成的监司为主;府州一级设置通判[与知州同领州事并专门负责对知州的监察,称为“监州”]。材料:宋代中央沿袭唐制,并明确规定,未经两任县令者不得任御史之职。按规定,御史有“闻风弹人”之权,每月必须向上奏事一次,称“月课”;上任后百日必须弹人,否则就要罢黜为外官或受罚俸处分,名为“辱台钱”。

——选自《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思考:与前代相比,唐、宋监察制度有何重要发展?唐:从中央到地方,监察机构更趋完备;监察机构和御史的权力进一步扩大;划分监察区宋:增加对御史的任职资格限制;强化御史的监察职责;台谏合一(以往只负责言谏的谏官与御史台官员一样拥有监察权)地方:唐太宗将全国分为十道监察区,委派监察官定期或不定期巡回监察,威慑地方三、元朝----监察机构更加严密中央设有御史台,中央御史台是全国的最高监察机关,与行台有隶属关系。地方设有行御史台[实质上是区域性的监察组织,是最高的地方监察机关]、肃政廉访司两级地方监察机关,从而组成了从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