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原理 》课件第2章_第1页
《自动控制原理 》课件第2章_第2页
《自动控制原理 》课件第2章_第3页
《自动控制原理 》课件第2章_第4页
《自动控制原理 》课件第2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章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2.1引言2.2微分方程2.3传递函数

2.4结构图及其等效变换

2.5信号流图与梅逊公式第2章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2.6闭环系统的传递函数

2.7脉冲响应函数2.8MATLAB中数学模型的表示本章小结习题

对控制系统进行分析和设计时,首先要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是描述系统输入、输出变量以及内部各变量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它可以使我们避开各具体系统不同的物理特性,在一般意义下研究控制系统的普遍规律。2.1引言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分为静态数学模型和动态数学模型。静态数学模型是在静态条件下(即变量各阶导数为零),描述变量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动态数学模型是在动态过程中(即变量各阶导数不为零)描述诸变量动态关系的数学表达式。分析和设计控制系统时,常用的动态数学模型有微分方程、差分方程、传递函数、动态结构图、信号流图、脉冲响应函数、频率特性等。本章着重讨论微分方程、传递函数、动态结构图、信号流图和脉冲响应函数等数学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建立控制系统数学模型的方法有解析法和实验法两种。解析法是指当控制系统结构和参数已知时,根据系统及元件各变量之间所依据的物理规律或化学规律,分别列写出各变量间的数学表达式的方法。实验法是人为地给系统施加某种测试信号,记录其输出响应,并用适当的数学模型去逼近,这种方法又称为系统辨识。

无论是用解析法还是用实验法建立数学模型,都存在着模型精度和复杂性之间的矛盾,即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越精确,它的复杂性越大,对控制系统进行分析和设计也越困难。因此,在工程上,总是在满足一定精度要求的前提下,尽量使数学模型简单。为此,在建立数学模型时,常做许多假设和简化,最后得到的是具有一定精度的近似的数学模型。

本章主要采用解析法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关于实验法将在后续章节中进行介绍。

微分方程是描述各种控制系统动态特性的最基本的数学工具,也是后面讨论的各种数学模型的基础。因此,本节将着重介绍描述线性定常控制系统的微分方程的建立和求解方法,以及非线性微分方程的线性化问题。2.2微分方程2.2.1线性系统微分方程的建立

用解析法列写系统或元件微分方程的一般步骤如下:

(1)根据元件的工作原理和在系统中的作用,确定系统和各元件的输入、输出变量,并根据需要引入一些中间变量。

(2)从输入端开始,按照信号的传递顺序,依据各变量所遵循的物理或化学定律,依次列写出系统中各元件的动态方程,一般为微分方程组。

(3)消去中间变量,得到只含有系统或元件输入变量和输出变量的微分方程。

(4)标准化。即将与输入有关的各项放在方程的右侧,与输出有关的各项放在方程的左侧,方程两边各阶导数按降幂排列,最后将系数整理规范为具有一定物理意义的形式。

图2-1RLC无源网络

【例2-1】

试列写如图2-1所示的RLC无源网络的微分方程。ur(t)为输入变量,uc(t)为输出变量。

解设回路电流为i(t),由基尔霍夫定律可写出回路方程为

消去中间变量i(t),便得到描述网络输入与输出之间关系的微分方程为

(2-1)

令T1=L/R,T2=RC均为时间常数,则有

(2-2)

图2-2弹簧-质量-阻尼器机械位移系统

【例2-2】

图2-2是弹簧-质量阻尼器组成的机械位移系统。其中,k为弹簧的弹性系数,f为阻尼器的阻尼系数。

试列写以外力F(t)为输入,以位移x(t)为输出的系统微分方程。

解在外力F(t)的作用下,若弹簧的弹力和阻尼器阻力之和与之不平衡,则质量m将有加速度,并使速度和位移改变。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2-3)其中:F1(t)=k·x(t)为弹簧恢复力,其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大小与位移成比例; 为阻尼器阻力,其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大小与速度成正比。将F1(t)和F2(t)代入式(2-3)中,经整理后即得该系统的微分方程为

(2-4)将方程两边同除以k,式(2-4)又可写为

(2-5)

令 为时间常数; 为阻尼比;

为放大系数,则式(2-5)为

(2-6)比较式(2-2)和式(2-6)可以发现,当两方程的系数相同时,从动态性能的角度看,两系统是相同的。因此,这就有可能利用电气系统来模拟机械系统,进行实验研究。这也说明,利用数学模型可以撇开具体系统的物理属性,对系统进行普遍意义的分析研究。

【例2-3】

试列写图2-3所示的枢控他励直流电动机系统的微分方程。电枢电压ua为输入量,电动机转速ω为输出量。Ra和La分别是电枢电路的电阻和电感,Mc为折合到电动机轴上的总负载转矩。

解设E为电机旋转时电枢两端的反电动势,ia为电枢电流,M为电动机的电磁转矩,则电枢回路电压平衡方程为

(2-7)

图2-3枢控他励直流电动机系统反电动势方程为

E=Ceω

(2-8)

式中:Ce为电动机的反电势系数。

在理想空载条件下,电动机的电磁转矩方程为

M=Cmia (2-9)

电动机轴上的动力学方程为

(2-10)

式中:J为转动部分折合到电动机轴上的转动惯量。

将式(2-7)~式(2-10)中的中间变量E、ia和M消去,整理得电动机在电枢电压控制下的微分方程为

(2-11)

令 为电枢回路的电磁时间常数; 为电枢回路的机电时间常数; 为静态增益; 为传递系数,则式(2-11)可进一步写为

(2-12)【例2-4】

试列写图2-4所示闭环调速控制系统的微分方程。

解控制系统的被控对象是电动机,系统的输出量是电机转速ω,输入量是给定电压ug。根据系统结构,可将该系统分为运放Ⅰ、运放Ⅱ、功率放大器、电动机和测速发电机五部分,并分别列写它们的微分方程。

(1)运放Ⅰ:ug为输入量,u1为输出量。

(2-13)

式中:K1=R2/R1是运放Ⅰ的放大系数。

图2-4闭环调速控制系统

(2)运放Ⅱ:u1为输入量,u2为输出量。

(2-14)

式中:K2=R4/R3是运放Ⅱ的放大系数;τ=R3C是微分时间常数。

(3)功率放大器:功率放大环节是晶闸管整流装置,u2为输入量,ua为输出量。当忽略晶闸管整流电路的时间滞后和非线性因素时,二者的关系为

ua=K3u2

(2-15)

式中:K3是功放的放大系数。

(4)电动机:由式(2-12)可知,电枢电压ua和电动机的转速ω之间的关系为

(2-16)

(5)测速发电机:测速发电机的输出电压uf与其转速ω成正比,即

uf=Kf·ω

(2-17)

式中:Kf是测速发电机的比例系数。

合并方程式(2-13)~(2-17),消去中间变量u1、u2、ua和uf,经整理后得

(2-18)令K=KuK3K2K1,K0=KuK3K2K1Kf=K·Kf,则式(2-18)为

(2-19)

式(2-19)表明:电机转速控制中,电机的转速ω既与给定作用ug有关,又和扰动作用Mc有关。

当ug为变量,系统实现转速跟踪时,为速度随动系统,Mc一般不变。此时微分方程为

(2-20)

当ug为常值,Mc为变化量时,系统为恒值调速系统。此时的微分方程为

(2-21)2.2.2非线性特性的线性化

前文讨论的元件和系统,假设都是线性的,即描述它们的数学模型都是线性微分方程。然而,若对系统的元件特性尤其是静态特性进行严格的考察,不难发现,几乎程度不同地都存在着非线性关系。因此,描述输入、输出关系的微分方程一般是非线性微分方程。应当指出的是,非线性微分方程的求解是相当困难的,且没有通用解法。因此,工程中常采用线性化的方法对非线性特性进行简化,即如果所研究的问题是系统在某一静态工作点附近的性能,可以在该静态工作点附近将非线性特性用静态工作点处的切线来代替,使相应的非线性微分方程用线性微分方程代替,这就是非线性特性的线性化,所采用的方法通常称为“小偏差法”或“小信号法”。

设具有连续变化的非线性函数可表示为y=f(x),如图2-5所示。若取某平衡状态A为静态工作点,对应有y0=f(x0)。当x=x0+Δx时,有y=y0+Δy,如B点。设函数y=f(x)在(x0,y0)附近连续可微,则可将函数在(x0,y0)附近用泰勒级数展开为

图2-5小偏差线性化示意图当变化量Δx=x-x0很小时,可忽略上式中二次以上各项,则有

(2-22)

再用增量Δy和Δx表示,则式(2-22)变为

Δy=K·Δx (2-23)

式中: 是比例系数,它是函数f(x)在A点的切

线斜率。式(2-23)是非线性函数y=f(x)的线性化表示。

对于具有两个自变量的非线性函数y=f(x1,x2),同样可在某静态工作点(x10,x20)附近用泰勒级数展开为

令Δy=y-f(x10,x20),Δx1=x1-x10,Δx2=x2-x20。当Δx1和Δx2很小时,忽略二阶以上各项,可得增量化方程为

Δy=K1Δx1+K2Δx2

(2-24)

式中: , 是在静态工作点处求导

得到的常数。

【例2-5】

设铁芯线圈如图2-6(a)所示,其磁通ψ(i)曲线如图2-6(b)所示。试列写以ui为输入量,i为输出量的线性化微分方程。

解由基尔霍夫定律可写出回路方程为

ui=uL+Ri

(2-25)

(2-26)

图2-6铁芯线圈及磁通ψ(i)曲线式中:dψ(i)/di是线圈中电流i的非线性函数,因此将式(2-26)代入式(2-25)得到

(2-27)

为非线性微分方程。设铁芯线圈原来处于某平衡点(ui0,i0),则ui0=Ri0;且在工作过程中电压和电流只在平衡点附近作微小变化:ui=ui0+Δui,i=i0+Δi,则ψ=ψ0+Δψ。设ψ(i)在i0的邻域内连续可导,这样可将ψ(i)在i0附近展开为泰勒级数:

(2-28)

式中: 。将式(2-27)代入式(2-26)中并代入ui

和i的值,得

略去增量符号Δ,则有

(2-29)

式(2-29)便是铁芯线圈电路非线性特性的线性化方程

应当指出,利用小偏差法处理线性化问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线性化方程中的参数,如上述的K、K1、K2均与选择的静态工作点有关,静态工作点不同,相应的参数也不相同。因此,在进行线性化时,应首先确定系统的静态工作点。

(2)当输入量变化范围较大时,用上述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引起的误差也较大。因此,只有当输入量变化较小时才能使用。

(3)若非线性特性不满足连续可微的条件,则不能使用本节介绍的线性化处理方法。这类非线性称为本质非线性,其分析方法将在第8章中讨论。

(4)线性化以后得到的微分方程,是增量微分方程。为了简化方程,增量的表示符号“Δ”一般可略去,形式与线性方程一样。2.2.3微分方程的求解

建立微分方程的目的之一是为了用数学方法定量地研究系统的动态特性。给出输入信号r(t),分析输出响应c(t)的方程,就是解微分方程。线性定常系统的微分方程可用经典法、拉氏变换法或计算机求解。其中拉氏变换法可将微积分运算转化为代数运算,且可查表,简单实用。本小节只研究用拉氏变换法求解微分方程。

用拉氏变换法求解微分方程一般应遵循以下步骤:

(1)考虑初始条件,将系统微分方程进行拉氏变换,得到以s为变量的代数方程。

(2)解代数方程,求出C(s)表达式,并将C(s)展开成部分分式形式。

(3)进行拉氏反变换,得到输出量的时域表达式,即为所求微分方程的全解c(t)。

图2-7RC网络

【例2-6】如图2-7所示RC网络,S闭合前电容上已有电压U0(U0<U),即Uc(0)=U0,求S闭合后的uc(t)。

解设回路电流为i(t),S闭合瞬间,ur(t)=U·1(t)。由基尔霍夫定律可得系统微分方程为

将上式进行拉氏变换得

将上式进行拉氏反变换,得到微分方程的解为

(2-30)在式(2-30)中,方程右边前两项是在零初始条件(或状态)下,网络输入电压产生的输出分量,称为零状态响应;后一项是由于系统受到初始状态的影响,表现为非零的初始条件(或状态)所确定的解,与输入电压无关,称为零输入响应。当初始条件全为零时,则零输入响应为零。研究系统的动态特性一般可只研究零状态响应。同时,方程右边第一项是电路的稳态解,也称为稳态响应,它是在假定系统是稳定的并在阶跃输入下令s→0所得的部分解;其余随时间衰减为零的另一部分解,称为暂态解,也称为暂态响应;稳态响应将趋近于某常数(有差)或零(无差)。对稳态响应的分析可以确定系统的稳态精度,对暂态响应的分析则可以确定系统的暂态过程。

传递函数是经典控制理论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概念,也是经典控制理论中两大分支——根轨迹法和频率法的基础。利用传递函数不必求解微分方程,就可以研究初始条件为零的系统在输入信号作用下的动态过程。传递函数不仅可以表征系统的动态性能,而且可以用来研究系统的结构或参数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2.3传递函数2.3.1传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

1.定义

对于线性定常系统来说,当初始条件为零时,输出量拉氏变换与输入量拉氏变换之比定义为系统的传递函数。通常用G(s)或Φ(s)表示。

设线性定常系统由下述n阶线性微分方程描述:

(2-31)式中:r(t)和c(t)为系统的输入量和输出量。当初始条件为零时,对式(2-31)进行拉氏变换得

于是,由定义得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2-32)

利用传递函数可将系统输出量的拉氏变换式写成

C(s)=G(s)R(s)

(2-33)

【例2-7】

求图2-1所示RLC网络的传递函数。

解由式(2-1)知RLC网络的微分方程为

当初始条件为零时,对上述方程中各项求拉氏变换得

由传递函数定义,可求得网络传递函数为

(2-34)【例2-8】

求图2-4所示闭环调速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

解由式(2-19)知,闭环调速控制系统的总微分方程为

由于传递函数只适用于单输入、单输出情况,所以,当Mc=0时,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2-35)

当ug=0时,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2-36)2.性质

(1)传递函数是复变量s的有理真分式,具有复变函数的所有性质。对于实际的物理系统,

通常m≤n,且所有系数均为实数。

(2)传递函数是一种用系统参数表示输出量与输入量之间关系的表达式,它只取决于系统或元件的结构和参数,而与输入量r(t)的形式无关,也不反映系统内部的任何信息。

(3)传递函数是描述线性系统动态特性的一种数学模型,而形式上和系统的动态微分方程一一对应,但只适用于线性定常系统且初始条件为零的情况。

(4)传递函数是系统的数学描述,物理性质完全不同的系统可以具有相同的传递函数。在同一系统中,当取不同的物理量作为输入量或输出量时,其传递函数一般也不相同,但却具有相同的分母。该分母多项式称为特征多项式。令特征多项式等于0,得到系统的特征方程。

(5)传递函数是在零初始条件下定义的,控制系统的零初始条件有两方面的含义:

①r(t)在t≥0时才作用于系统,所以在t=0-时,r(t)及其各阶导数均为零。

②r(t)加于系统之前,系统处于稳定的工作状态,即c(t)及各阶导数在t=0-时的值也为零。

3.电网络用复阻抗法求传递函数

如前所述,求取传递函数一般要经过列写微分方程、取拉氏变换、考虑初始条件等几个步骤。然而,对于由电阻、电感和电容组成的电网络,在求传递函数时,若引入复数阻抗的概念,则不必列写微分方程,也可以方便地求出相应的传递函数。

由电路原理知:一个正弦量既可用三角函数表示,也可用相量表示。电气元件两端的电压相量与流过元件的电流相量之比,称为该元件的复数阻抗,并用Z表示,即

(2-37)

R、L、C负载的复数阻抗如表2-1所示。表中同时列出了三种典型电路的有关方程及传递函数。表2-1R、L、C负载的复数阻抗对照表可见,传递函数在形式上与复数阻抗十分相似,只是用拉氏变换的复变量s置换了复数阻抗中的jω罢了。基于此,在求电网络的传递函数时,首先可把电路中的电阻R、电感L和电容C的复数阻抗分别改写成R、Ls和,再把电流i(t)和电压u(t)换成相应的拉氏变换形式I(s)和U(s)。考虑到在零初始条件下,电路中的复数阻抗和电流、电压相量及其拉氏变换I(s)、U(s)之间的关系应满足各种电路定律。于是,就可以采用普通电路中阻抗串、并联的规律,经过简单的代数运算求解出I(s)、U(s)及相应的传递函数。

用复数阻抗法求取电网络的传递函数是简便、有效的,它既适用于无源网络,又适用于有源网络。

【例2-9】

试求图2-8所示RLC无源网络的传递函数。

解令Z1=R+Ls为电阻和电感的复数阻抗之和,

为电容的复数阻抗。由此可得传递函数为

(2-38)图2-8RLC无源网络

图2-9RC有源网络

【例2-10】

试求如图2-9所示RC有源网络的传递函数。

解因为A点为虚地点,所以i1=i2。令Z1=R1,

系统传递函数为

(2-39)应当指出,在实际的控制工程中,当计算运放电路的传递函数时,一般可不考虑负号问题。负号关系在构成闭环控制系统负反馈的时候再综合考虑。所以,式(2-39)又可以写为

(2-40)4.传递函数的其他表示方法

1)零、极点表示方法

将式(2-32)改写为

(2-41)式中:zj为分子多项式的根,称为传递函数的零点;pi为分母多项式的根,称为传递函数的极点;Kg=b0/a0称为根轨迹放大倍数或根轨迹增益。

2)时间常数表示方法

将式(2-32)改写为

(2-42)式中:τj、Ti分别为分子、分母多项式各因子的时间常数;

K=bm/an为放大倍数或增益。

各因子的时间常数和零、极点的关系,以及K和Kg间的关系分别为

(2-43)

(2-44)

(2-45)因为式(2-32)中分子、分母多项式的各项系数均为实数,所以传递函数G(s)如果出现复数零点、极点的话,那么复数零点、极点必然是共轭的。

系统的传递函数可能还会有零值极点,设为υ个,并考虑到零点、极点都有实数和共轭复数的情况,则式(2-41)和式(2-42)可改写成一般表示形式为

(2-46)

(2-47)

以上两式中,m=m1+2m2,n=υ+n1+2n2。2.3.2典型环节及其传递函数

自动控制系统是由各种元件组合而成的。虽然不同的控制系统所用的元件不相同,但描述系统动态特性的传递函数均可表示为式(2-47)。为了便于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通常按数学模型的不同,将系统的组成元件进行归类,分成为数不多的类别。每种类别具有形式相同的传递函数,称为一种典型环节。

线性定常系统的典型环节可归纳为比例环节、积分环节、微分环节、惯性环节、振荡环节和延迟环节等几种形式。应该指出,典型环节只代表一种特定的数学模型,而不一定是一种具体的元件。

1.比例环节

比例环节又称为放大环节,其输出量与输入量之间的关系为一种固定的比例关系。比例环节的微分方程为

c(t)=K·r(t)

式中:K为环节的放大倍数。其传递函数为

(2-48)

可见,比例环节既无零点也无极点。当r(t)=1(t)时,c(t)=K·1(t)。所以说,比例环节的输出量与输入量成比例,不失真也不延迟。

比例环节的电路原理图和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如图2-10所示。实际系统中无弹性变形的杠杆、放大器、分压器、齿轮、减速器等等都可认为是比例环节。应当指出的是,完全理想的比例环节是不存在的,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一些近似的比例环节可认为是理想的比例环节。

图2-10比例环节(a)电路原理图;(b)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2.积分环节

积分环节又称无差环节,其输出量与输入量之间是积分关系。积分环节的微分方程为

其传递函数为

(2-49)

式中:T称为积分时间常数;K称为积分环节的放大倍数。

可见,积分环节只有一个零值极点。当输入信号为单位阶跃信号时,在零初始条件下,积分环节输出量的拉氏变换为

将上式进行拉氏反变换后,得到积分环节的单位阶跃响应为

上式表明,只要有一个恒定的输入量作用于积分环节,其输出量就随时间成正比地无限增加。图2-11(a)是由运算放大器所构成的积分调节器。积分环节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如图2-11(b)所示。

图2-11积分环节(a)电路原理图;(b)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3.惯性环节

惯性环节又称为非周期环节,该环节由于含有储能元件,因此对突变的输入信号,输出量不能立即跟随输入,而是有一定的惯性。惯性环节的微分方程为

其传递函数为

(2-50)

式中:T为惯性环节的时间常数。可以看出,惯性环节在s平面上有一个负值极点

当输入信号为单位阶跃信号时,在零初始条件下,惯性环节输出量的拉氏变换为

将上式进行拉氏反变换后,得到惯性环节的单位阶跃响应为

图2-12(a)和(b)给出的RC网络和LR回路(电流i作为输出时)都可视为惯性环节。惯性环节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如图2-12(c)所示,当时间t=(3~4)T时,输出量才接近其稳态值。时间常数T越大,环节的惯性越大,则响应时间也越长。在实际的工程中惯性环节是比较常见的。

图2-12惯性环节(a)RC网络;(b)LR回路;(c)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4.微分环节

微分环节又称超前环节。微分环节的输出量反映了输入信号的变化趋势。常见的微分环节有纯微分环节、一阶微分环节和二阶微分环节三种。相应的微分方程为

式中:τ为时间常数;z为阻尼比。其传递函数分别为

(2-51)

(2-52)

(2-53)

由上述各式可见,这些微分环节的传递函数都没有极点,只有零点。理想纯微分环节只有一个零值零点,一阶微分环节有一个负实数零点,二阶微分环节有一对共轭复数的零点。图2-13RC电路在实际物理系统中,由于惯性的普遍存在,以至于很难实现理想的微分环节。如图2-13所示的RC电路,其传递函数为

显然,只有当RC<<1时,才有G(s)≈RCs,电路才近似为纯微分环节。

5.振荡环节

振荡环节的微分方程为

其传递函数为

(2-54)

式中:T为时间常数;x为阻尼比;ωn=1/T为无阻尼自然振荡频率。振荡环节的传递函数具有一对共轭复数极点,即

振荡环节在单位阶跃输入作用下的输出响应为

(2-55)

实际工程中,如枢控电机、RLC网络、动力系统等等都可用振荡环节描述。

6.延迟环节

延迟环节又称滞后环节,其输出延迟时间τ后复现输入信号,如图2-14所示。延迟环节的微分方程为

式中:τ为延迟时间。根据拉氏变换的延迟定理,可得延迟环节的传递函数为

(2-56)

图2-14延迟环节的单位阶跃响应(a)阶跃输入;(b)阶跃响应在生产实践中,特别是一些液压、气动或机械传动系统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延迟现象。

由于延迟环节的传递函数G(s)=e-τs为超越函数,当τ很小时,可将e-τs展开成泰勒级数,并略去高次项,于是有

(2-57)

即在延迟时间τ很小的情况下,可将延迟环节近似为惯性环节。

控制系统的结构图是描述系统各元件之间信号传递关系的数学图示模型,它表示系统中各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对各变量所进行的运算。利用结构图既能方便地求取传递函数,又能形象直观地表明控制信号在系统内部的动态传递过程。结构图是控制理论中描述复杂系统的一种简便方法。2.4结构图及其等效变换2.4.1结构图的基本概念

1.定义

由具有一定函数关系的环节组成的,且标有信号传递方向的系统方框图称为动态结构图,简称结构图。

2.组成

系统的结构图由以下四个基本单元组成:

(1)信号线。信号线是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信号传递的方向,线上标注信号所对应的变量。信号传递具有单向性,如图2-15(a)所示。

(2)引出点。引出点表示信号引出或测量的位置,从同一信号线上取出的信号,其数值和性质完全相同,如图2-15(b)所示。

(3)比较点。比较点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信号在该点相加或相减。运算符号必须标明,一般正号可省略,如图2-15(c)所示。

(4)函数方框。表示元件或环节输入、输出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函数方框内要填写元件或环节的传递函数,函数方框的输出信号等于函数方框的输入信号与函数方框中传递函数G(s)的乘积,如图2-15(d)所示,其中C(s)=G(s)

R(s)。

图2-15结构图的基本组成单元2.4.2结构图的建立

系统结构图的建立步骤如下:

(1)建立控制系统各元件的微分方程(要分清输入量和输出量,并考虑负载效应)。

(2)对上述微分方程进行拉氏变换,并作出各元件的结构图。

(3)按照系统中各变量的传递顺序,依次将各单元结构图连接起来,其输入在左,输出在右。

【例2-11】

试绘制图2-16所示RC网络的结构图。

解设电路中各变量如图2-16所示,根据基尔霍夫定律可以写出下列方程,即

图2-16RC无源网络对上述方程进行拉氏变换得

与上述各方程对应的单元结构图如图2-17所示。按照各变量间的关系将各元部件的结构图单元连接起来,便可得到该网络的结构图如图2-18所示。

图2-17单元结构图

图2-18RC无源网络结构图应当指出,一个系统可以建立多个结构图,即系统的结构图不惟一。如图2-16所示的RC网络还可建立多个不同形式的结构图,读者可以自行讨论。

在许多控制系统中,元件之间存在着负载效应。因此,在绘制系统结构图时,应考虑负载效应的影响。

【例2-12】

试绘制图2-19所示两级RC网络的结构图。

解设电路中各变量如图2-19所示,应用复阻抗的概念,根据基尔霍夫定律可以写出下列方程,即

绘制出上述各个方程对应的单元结构图,然后按照各变量间的关系将各单元结构图连接起来,便可以得到两级RC网络的结构图,如图2-20所示。

图2-19两级RC网络的电路图

图2-20两级RC网络的结构图可见,后一级网络作为前一级网络的负载,对前级网络的电流i1产生影响,这就是负载效应。因此,不能简单地用两个单独网络结构图的串联来表示。但是,若在两级网络之间接一个输入电阻很大而输出电阻很小的隔离放大器,使后级网络不影响前级网络,就可以消除负载效应。2.4.3结构图的等效变换

建立结构图的目的是为了求取系统的传递函数,进而对系统性能进行分析。所以,对于复杂的结构图就需要进行等效变换,设法将其化简为一个等效的函数方框,如图2-21所示。其中的数学表达式即为系统总的传递函数。结构图等效变换必须遵循的原则是:变换前、后被变换部分总的数学关系保持不变,也就是变换前、后有关部分的输入量、输出量之间的关系保持不变。

图2-21等效的函数方框

1.串联环节的等效

如图2-22(a)所示为两个环节的串联,对应的传递函数分别为G1(s)和G2(s)。由图可得:

所以,两个串联环节的总传递函数为

(2-58)由此可见,串联后总的传递函数等于各个串联环节的传递函数之乘积。图2-22(a)可用图2-22(b)等效表示。推而广之,若有n个环节串联,则总的传递函数可表示为

(2-59)

图2-22串联环节及其等效图

2.并联环节的等效

如图2-23(a)所示为两个环节的并联,对应的传递函数分别为G1(s)和G2(s)。由图可得

所以,两个并联环节的总的传递函数为

(2-60)

由此可见,并联后总的传递函数等于各个并联环节的传递函数之代数和。图2-23(a)可用图2-23(b)等效表示。同理,若有n个环节并联,则总的传递函数可表示为

(2-61)

式中:

∑为求代数和。图2-23并联环节及其等效图

3.反馈连接的等效

传递函数分别为G(s)和H(s)的两个环节,如图2-24(a)所示的形式连接,称为反馈连接。“+”为正反馈,表示输入信号与反馈信号相加;“-”为负反馈,表示输入信号与反馈信号相减。由图得

所以由此可得反馈连接的等效传递函数为

(2-62)

式中:“-”对应正反馈;“+”对应负反馈。图2-24(a)可用图2-24(b)等效表示。

当采用单位反馈时,H(s)=1,则有

(2-63)图2-24反馈连接及其等效图以上三种基本连接方式的等效变换是进行系统结构图等效变换的基础。对于较复杂的系统,例如具有信号交叉或反馈环相互交叉时,仅靠这三种方法是不够的。这时,必须将比较点或引出点作适当的移动,先消除各基本连接方式之间的交叉,然后再进行等效变换。

4.比较点的移动和互换

比较点的移动分为两种情况:前移和后移。为了保证比较点移动前后,输出量与输入量之间的关系保持不变,必须在比较点的移动支路中,串联一个环节,它的传递函数分别为1/G(s)(前移)和G(s)(后移)。相应的等效变换如图2-25(a)和(b)所示。

如果两个比较点紧紧相邻,就可以互换位置,输出信号仍然不变,如图2-25(c)所示。

图2-25比较点的等效移动

5.引出点的移动和互换

引出点的移动也分为两种情况:前移和后移。但是引出点前移时,应在引出点取出支路中串联一个传递函数为G(s)的环节;引出点后移时,则串联一个传递函数为1/G(s)的环节。相应的等效变换如图2-26(a)和(b)所示。

如果两个引出点紧紧相邻,就可以互换位置,输出信号仍然不变,如图2-26(c)所示。

必须注意,相邻的比较点和引出点之间的位置不能简单地互换。表2-2中列出了结构图等效变换的基本规则。利用这些规则可以将比较复杂的系统结构图逐步简化,直至最后得出输入量和输出量之间的关系——传递函数。

图2-26引出点的等效移动表2-2结构图等效变换规则续表

【例2-13】

试将例2-11中RC无源网络的结构图2-18进行等效变换,并求系统的传递函数Uc(s)/Ur(s)。

解在对图2-18所示的网络结构图进行等效变换时,首先,将1/R和Cs两条并联支路合并,如图2-27(a)所示。然后,再将(R1Cs+1)/R1与R2串联后进行反馈回路的等效变换,如图2-27(b)所示,便求得系统传递函数为

图2-27图2-18的等效变换过程

【例2-14】

试利用结构图等效变换求图2-19所示的两级RC网络的传递函数,ur为输入信号,uc为输出信号。

解在例2-14中,已得到两级RC网络的结构图如图2-28(a)所示。由图可知,有三个相互交叉的闭环。因此,可先利用比较点前移和引出点后移规则将其等效为图2-28(b);然后,再利用环节的串联和反馈连接合并规则等效为图2-28(c)和(d);最后,得到网络的传递函数为

图2-28两级RC网络结构图的等效变换过程

【例2-15】

试对图2-29所示系统的结构图进行等效变

换,并求传递函数

解为等效变换图2-29所示的系统结构图,必须移动引出点或比较点。首先,将G4(s)与G3(s)前的两个比较点分别移到G4(s)和G3(s)之后,可得到图2-30(a);其次,将H(s)后的引出点前移到H(s)之前,得到图2-30(b),为了便于观察,可改画成图2-30(c);再次,将比较点合并为两个,得到图2-30(d);最后,利用环节的串联、并联和反馈连接规则得到图2-30(e),从而得到系统的传递函数

图2-29系统结构图

图2-30例2-15系统结构图的等效变换

图2-30例2-15系统结构图的等效变换

图2-30例2-15系统结构图的等效变换

结构图虽然对分析系统很有效,但是遇到结构复杂的系统时,其化简过程往往非常烦琐,因此可采用本节介绍的信号流图。信号流图和结构图一样,都用来表示系统结构和信号传递过程中的数学关系,因而信号流图也是一种数学模型。与结构图相比,信号流图符号简单,

更便于绘制和应用,并且可以利用梅逊公式,不需要变换而直接得出系统中任何两个变量之间的数学关系。但是,信号流图只适用于线性系统,而结构图也可用于非线性系统。2.5信号流图与梅逊公式2.5.1信号流图的基本概念

1.信号流图的组成

信号流图采用的基本图形符号有三种,即节点、支路和传输。

(1)节点:表示系统中变量(信号)的点,用符号“○”表示。

(2)支路:连接两个节点的定向线段,用符号“→”表示。支路上的箭头方向表示信号的传递方向。

(3)传输:表示变量从支路一端沿箭头方向传送到另一端的函数关系,称为支路传输,也称为支路增益。用标在支路旁边的传递函数“G”表示。

2.常用术语

(1)输入支路:进入节点的支路。

(2)输出支路:离开节点的支路。

(3)源节点:只有输出支路的节点,一般表示系统的输入变量,如图2-31中的R。

(4)汇节点:只有输入支路的节点,一般表示系统的输出变量,如图2-31中的C。

(5)混合节点:既有输入支路又有输出支路的节点,相当于结构图中的引出点和比较点,如图2-31中的X1、X2和X3。混合节点的信号为所有输入支路引进信号的叠加,且此信号可通过任何一个具有单位传输的输出支路取出,如图2-31从X3取出变为C。

图2-31信号流图

(6)通路:是指从一个节点开始,沿着支路箭头方向连续经过相连支路而终止到另一个节点(或同一节点)的路径,通路又称为通道。一个信号流图可以有多条通路,如图2-

31中的RX1X2X3、RX2X3X1等。

(7)开通路:如果通路从某个节点出发,终止于另一节点上,并且通路中每个节点只经过一次,则称这样的通路为开通路,如图2-31中的RX1X2X3C、RX2X3X1等。

(8)闭通路:若通路与任一节点相交不多于一次,但起点与终点为同一点,则称为闭通路或回路、回环等,如图2-31中的X1X2X3X1。如果从一个节点开始,只经过一个支路,又回到该节点的回路称为自回路,如图2-32所示。

图2-32自回路

(9)不接触回路:相互之间不具有任何公共节点的回路称为不接触回路。

(10)前向通路:从源节点开始到汇节点终止,并且每个节点只通过一次的通路,称为前向通路。

(11)通路传输:指通路中各支路传输的乘积,也称为通路增益。

(12)回路传输:指闭通路中各支路传输的乘积,也称为回路增益。

3.信号流图的基本性质

(1)信号流图是表达线性方程组的一种数学图形。当系统由微分方程描述时,应先变换成代数方程并整理成因果关系形式。

(2)节点标志系统的变量。每个节点标志的变量是所有流向该节点的信号之代数和,而从同一节点流向各支路的信号均用该节点的变量表示。

(3)支路相当于乘法器,信号流经支路时,被乘以支路增益而变换为另一信号。

(4)支路表示一个变量与另一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信号只能沿箭头方向流通。

(5)对于给定的系统,节点变量的设置是任意的,因此其信号流图不是惟一的。

4.信号流图的绘制

信号流图可以根据微分方程绘制,也可以从系统结构图按照对应关系得到。

1)由系统微分方程绘制信号流图

任何线性数学方程都可以用信号流图表示,但含有微分或积分的线性方程,一般应通过拉氏变换,将微分或积分变换为关于s的代数方程后再画信号流图。绘制信号流图时,首先要对系统的每个变量指定一个节点,并按照系统中变量的因果关系,从左向右顺序排列;然后,将标明支路增益的支路,根据数学方程式将各节点变量正确连接,便可得到系统的信号流图。

2)由系统结构图绘制信号流图

由系统结构图绘制信号流图时,只需将结构图的输入量、输出量、引出点、比较点以及中间变量均改为节点,用标有传递函数的定向线段代替结构图中的方框,结构图就变换为相应的信号流图了,如图2-33所示。

图2-33由结构图绘制信号流图

5.信号流图的等效变换

信号流图绘制出后,可根据表2-3中所列的法则对信号流图进行简化运算,以便求出系统的传递函数。这些法则是与前面所叙述的结构图等效变换法则相对应的。表2-3信号流图的等效变换法则

2.5.2梅逊公式及其应用

信号流图虽比动态结构图简单,但通过等效变换来简化系统也很麻烦。利用梅逊公式可以不必简化信号流图,直接求出从源节点到汇节点的传递函数,这就为信号流图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方便。同时,由于系统结构图和信号流图一一对应,因此,梅逊公式也可以直接用于系统结构图。

在信号流图上,从任意源节点到任意汇节点之间的总传输公式,即梅逊公式为

(2-64)式中:n为从源节点到汇节点之间的前向通路总数;Pk为第k条前向通路的总传输;Δ为信号流图特征式,计算公式为

(2-65)

其中:∑La为信号流图中所有不同回路的传输之和;∑LbLc为所有两两互不接触回路传输的乘积之和;∑LdLeLf

为所有三个互不接触回路传输的乘积之和。

而Δk为第k条前向通路的信号流图特征式的余子式,其值为从Δ中除去与第k条前向通路Pk相接触的回路后余下的部分。

【例2-16】

试绘制图2-19所示的两级RC网络的信号流图,并求传递函数

解在例2-12中已得到两级RC网络的结构图如图2-20所示,可直接绘出相应的信号流图,如图2-34所示。

从源节点Ur(s)到汇节点Uc(s)之间,只有一条前向通路,其增益为

图2-34两级RC网络的信号流图有三个单独的回路,分别为

其中,只有L1和L2两个回路互不接触,其回路增益乘积为

于是,特征式为

由于这三个回路都与前向通路P1相接触,因此其余子式Δ1=1。故有【例2-17】

一系统的信号流图如图2-35所示,试用梅逊公式确定系统的传递函数

解由图2-35可知,系统有3条前向通路,其增益分别为 P1=G1G2G3G4G5,P2=G1G6G4G5,P3=G1G2G7

有4个单独的回路,各回路增益分别为

L1=-G4H1,L2=-G2G7H2,L3=-G6G4G5H2,L4=-G2G3G4G5H2其中,回路L1与L2互不接触,则

图2-35系统信号流图因此,信号流图特征式为

从Δ中将与前向通路P1相接触的回环去掉,可获得余子式

Δ1=1

同理,有

Δ2=1,Δ3=1+G4H1

于是,可得到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其实,在结构图中同样可以使用梅逊公式,求传递函数时比结构图的等效变换简单得多,读者可自行讨论。

闭环控制系统的典型结构如图2-36所示。图中,R(s)为给定输入信号,

N(s)为扰动输入信号,C(s)为系统输出。现分别讨论闭环控制系统中各种输入量与输出量间的闭环传递函数。2.6闭环系统的传递函数

图2-36闭环系统的结构图2.6.1闭环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

闭环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是指闭环系统反馈信号的拉氏变换B(s)与偏差信号的拉氏变换E(s)之比,用Gk(s)表示。因此,图2-36所示的典型闭环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2-66)

Gk(s)是今后用根轨迹法和频率特性法分析系统的主要数学模型,它在数值上等于系统的前向通路传递函数乘以反馈通路传递函数。2.6.2闭环系统的传递函数

1.给定信号作用下的闭环传递函数

当只讨论给定信号R(s)作用时,可令扰动信号N(s)=0,图2-36变为图2-37所示的系统。

图2-37R(s)单独作用的结构图用Φ(s)表示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利用结构图的等效变换可求得

(2-67)

由Φ(s)可进一步求得在给定信号作用下,系统的输出为

(2-68)

2.给定信号作用下的误差传递函数

取系统偏差信号E(s)=R(s)-B(s)。在控制系统中常用偏差代替误差,关于偏差和误差的关系将在3.6节中详细讨论。E(s)与R(s)之比称为给定信号R(s)作用下的误差传递函数,用Φe(s)表示。由图2-37可得:

(2-69)

而给定信号作用下的误差为

(2-70)如果系统为单位反馈系统,H(s)=1,系统的前向通道传递函数即为开环传递函数,则有

(2-71)

(2-72)

如果已知单位反馈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Φ(s),由式(2-71)和式(2-72)可得

(2-73)

(2-74)

图2-38N(s)单独作用的结构图3.扰动信号作用下的闭环传递函数

当只讨论扰动信号N(s)作用时,可令给定信号R(s)=0,图2-36变为图2-38所示的系统。

用Φn(s)表示系统在扰动信号作用下的闭环传递函数,利用结构图的等效变换可求得

(2-75)

此时系统的输出为

(2-76)4.扰动信号作用下的误差传递函数

E(s)与N(s)之比称为扰动信号N(s)作用下的误差传递函数,用Φen(s)表示。图2-36转化为图2-39,利用结构图的等效变换可求得

(2-77)

而扰动信号作用下的误差为

(2-78)

图2-39N(s)作用下的误差传递函数根据线性系统叠加原理,可以求出给定输入信号和扰动输入信号同时作用下,闭环控制系统的总输出C(s)和总的误差E(s)。即

(2-79)

(2-80)由以上各式可以看出,图2-36所示的系统在各种情况下的闭环系统传递函数都具有相同的分母多项式[1+Gk(s)],这是因为它们都是同一个信号流图的特征式

于是称[1+Gk(s)]为闭环系统的特征多项式,称

(2-81)

为闭环系统的特征方程式。

2.7.1基本概念

所谓脉冲响应是指在零初始条件下,线性系统在单位脉冲输入信号作用下的输出。单位脉冲信号用δ(t)表示,它定义为

(2-82)2.7脉冲响应函数单位脉冲函数的拉氏变换为

L[δ(t)]=1

(2-83)

设线性系统的传递函数为G(s),则系统在给定输入r(t)=δ(t)的作用下,系统输出量的拉氏变换为

C(s)=G(s)R(s)=G(s)

(2-84)

则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为

c(t)=L-1[G(s)]=g(t)

(2-85)

式中:g(t)称为线性系统的脉冲响应函数。

显然,系统单位脉冲响应函数的拉普拉斯变换即为系统的传递函数。根据拉氏变换的惟一性定理,g(t)与G(s)一一对应。因此,脉冲响应函数g(t)也是一种数学模型。2.7.2脉冲响应函数的应用

1.由脉冲响应函数g(t)求取系统的传递函数G(s)

因为脉冲响应函数g(t)与系统的传递函数G(s)一一对应,所以就系统动态特性而言,它们包含相同的信息。因此,若以脉冲信号作用于系统,并测定其输出响应,则可获得有关系统动态特性的全部信息。对于那些难以写出其传递函数的系统,无疑是一种简便方法。

【例2-18】

已知某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为

试求其传递函数G(s)。

解由式(2-66)可得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L2.利用脉冲响应函数g(t)求取任意输入r(t)作用下的输出响应

分析系统对任意输入信号r(t)作用下的输出响应,应首先讨论如何将任意信号用一系列脉冲函数表示。式(2-63)已经定义了发生在t=0时刻的单位脉冲函数δ(t)。对于发生在t=τ时刻,即从t=0开始,延迟时间τ发生的单位脉冲函数应表示为

图2-40δ(t-τ)函数的图形如图2-40所示。显然,Aδ(t-τ)表示发生在t=τ时刻,且面积为A的脉冲函数。

为了用脉冲函数表示任意输入信号r(t),可以用无限多个互相连接的实际脉冲近似表示,在τ时刻的幅值为r(τ),脉冲宽度为Δτ,则此时刻的脉冲面积可表示为r(τ)Δτ,发生在τ时刻且面积为r(τ)Δτ的脉冲函数可表示为r(τ)Δτδ(t-τ),如图2-41(a)所示。那么,任意输入信号r(t)就可近似表示为

(2-86)当线性系统的传递函数为已知时,则系统对单位脉冲函数δ(t)的响应为g(t),即在零初始条件下,系统对单位脉冲函数δ(t-τ)的响应为g(t-τ)。由于线性系统服从叠加原理,因此在任意输入r(t)作用下的响应函数应为所有脉冲响应函数之和,可表示为

(2-87)

式(2-87)的物理意义可以由图2-41(b)很好地说明。

图2-41式(2-87)的物理意义(a)用窄脉冲表示任意输入r(t);(b)式(2-87)的物理意义若将脉冲宽度取得足够小,即当Δτ→0时,Δτ可用微分dτ表示。此时,式(2-87)变为积分形式

(2-88)

此式正是r(t)与g(t)的卷积,记为

因为t<τ时,g(t-τ)=0,即τ>t时,有

(2-89)

根据拉氏变换的卷积定理有

C(s)=R(s)G(s)=G(s)R(s)

(2-90)

因此,只要知道系统的脉冲响应函数g(t),就可求得系统对任意函数r(t)作用下的输出响应c(t)。

【例2-19】

已知g(t)=e-tsint(t≥0),r(t)=e-t(t≥0),求c(t)。

解由式(2-90)可得系统的输出

所以

c(t)=e-t-e-tcost=e-t(1-cost)

LL

在进行控制系统分析之前,首先要建立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MATLAB命令行中可以建立3种控制系统模型:传递函数模型(TF模型)、零极点模型(ZPK模型)和状态空间模型(SS模型)。各种模型之间可以由转换函数相互转换,以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对于用结构图表示的系统可以用反馈函数、并联函数、串联函数实现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2.8MATLAB中数学模型的表示2.8.1传递函数模型(TF模型)

线性定常系统的传递函数一般可以表示为

式中:bj(j=0,1,2,…,m)和ai(i=0,1,2,…,n)可以惟一地确定一个系统。因此,在MATLAB中可以用分子、分母系数向量num、den来表示传递函数G(s),实现函数为tf(),其调用格式如下:

num=[b0,b1,…,bm-1,bm]

den=[a0,a1,…,an-1,an]

sys=tf(num,den)

注意:构成分子、分母的向量应按降幂排列,缺项部分用0补齐。

【例2-20】

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试用MATLAB语句建立传递函数模型。

MATLAB程序如下:

%example2-20

>>num=[1,2,4,8];

>>den=[1,16,80,17,10];

>>sys=tf(num,den)

Transferfunction:

s^3+2s^2+4s+8

----------------------------

s^4+16s^3+80s^2+17s+10

【例2-21】

已知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试在MATLAB中生成系统的传递函数模型。

MATLAB程序如下:

%example2-21

>>num=[10,10];

>>den=conv([1,0,0],conv([1,3],[1,6,10]));

>>sys=tf(num,den)

Transferfunction:

10s+10

--------------------------

s^5+9s^4+28s^3+30s^22.8.2控制系统的零极点模型(ZPK模型)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可表示为零极点形式:

其中,Kg为根轨迹增益;zj(j=1,2,…,m)为系统的m个零点;pi(i=1,2,…,n)为系统的n个极点;Kg、zj、pi可以惟一地确定一个系统。因此,在MATLAB中可以用Kg、zj、pi来表示传递函数G(s)。实现函数为zpk(),其调用格式如下:

sys=zpk(z,p,k)

其中,z为系统的零点向量;p为系统的极点向量;k为系统的根轨迹增益。

【例2-22】

已知一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为

试用MATLAB语句建立系统零极点模型。

MALTAB程序如下:

%example2-22

>>k=2;

>>z=[-3,-5];

>>p=[-2,-4,-6];

>>sys=zpk(z,p,k)

Zero/pole/gain:

2(s+3)(s+5)

---------------

(s+2)(s+4)(s+6)

【例2-23】

已知系统的数学模型为

试用MATLAB语句建立系统零极点模型。

MATLAB程序如下:

%example2-23

>>num=[2,18,40];

>>den=[1,6,11,6];

%传递函数模型转换为零极点模型

>>[z,p,k]=tf2zp(num,den)

>>sys=zpk(z,p,k)

Zero/pole/gain:

2(s+5)(s+4)

-----------------

(s+3)(s+2)(s+1)

也可用下列方法实现:

>>sys=tf(num,den);

>>syszpk=zpk(sys)

Zero/pole/gain:

2(s+5)(s+4)

-----------------

(s+3)(s+2)(s+1)

在例2-23中我们看到零极点模型和传递函数模型可以相互转换,从零极点模型转换为传递函数模型的函数格式为

[num,den]=zp2tf(z,p,k)

或 [num,den]=tf(sys)2.8.3传递函数的特征根及零极点图

1.特征根函数roots()

特征方程的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因为它与控制系统的暂态响应和系统的稳定性密切相关。在MATLAB中可以用函数roots()求得特征方程的根。roots()函数调用格式如下:

roots(c)

其中,c为特征多项式的系数向量,按降幂排列,空项补0。

【例2-24】

设系统特征方程为s4+2s3+4s2+s+5=0,试求特征根。

解MATLAB程序如下:

%example2-24

>>c=[1,2,4,1,5];

>>roots(c)

ans=

-1.2575+1.5760i

-1.2575-1.5760i

0.2575+1.0787i

0.2575-1.0787i

【例2-25】

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试求闭环系统的特征根。

MATLAB程序如下:

%example2-25

>>z=-2;

>>p=[0,-0.5,-0.8,-3];

>>k=0.2;

>>sys1=zpk(z,p,k);

%生成多项式形式的闭环系统

>>sys2=feedback(sys1,1);

>>sys=tf(sys2)

Transferfunction:

0.2s+0.4

--------------------------------

s^4+4.3s^3+4.3s^2+1.4s+0.4

%求闭环特征多项式

>>dc=sys.den;

>>dens=poly2str(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