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A4_第1页
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A4_第2页
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A4_第3页
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A4_第4页
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A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2024学年第一学期初中期中学业质量监测八年级历史试卷说明: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为8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请将你所选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1.下图所示的雕塑是一把折断的烟枪。该雕塑最适合安置在A.江苏南京 B.山东威海C.浙江宁波 D.广东虎门【答案】D【解析】【详解】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林则徐受命钦差大臣,后赴广东禁烟。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是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题干图示的雕塑是一把折断的烟枪,最适合安置在广东虎门,D符合题意,ABC排除。故选择D。2.林则徐在虎门销烟,关天培在虎门悲壮殉国,定海三总兵血战六昼夜为国捐躯,陈化成在吴淞力竭牺牲,三元里人民英勇抗击英军。这反映了()A.中国的独立主权遭到破坏 B.农民阶级反帝救国的强烈愿望C.清朝封建专制制度的腐败 D.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坚强意志【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林则徐在虎门销烟,关天培在虎门悲壮殉国,定海三总兵血战六昼夜为国捐躯,陈化成在吴淞力竭牺牲,三元里人民英勇抗击英军,这些材料反映了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坚强意志,D项正确;题干材料反映了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坚强意志,不能反映中国的独立主权遭到破坏,排除A项;林则徐、关天培、定海三总兵、陈化成都是清朝官员,不是农民阶级,排除B项;材料不能体现“清朝封建专制制度的腐败”,排除C项。故选D项。3.如表所示现象与《南京条约》的主要条款有直接关联的是()1843年前后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变化表棉花24.195.56棉纱13.385.56斜纹布14.925.56A.开放通商口岸 B.赔款2100万银元C.割让香港岛 D.货物关税的协议【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1843年前后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变化表”可知,1843年以后,中英两国进出后货物税率大大降低,这主要是因为《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D项正确;开放通商口岸使中国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排除A项;赔款2100万银元,加重中国人民负担,排除B项;割让香港岛,领土主权遭到破坏,排除C项。故选D项。4.1856年10月,英国发动对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下面关于这次战争表述正确的是A.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华权益B.目的:获得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特权C.借口:林则徐在广东查禁鸦片、虎门销烟D.影响: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答案】A【解析】【详解】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英、法两国在俄、美两国的支持下,分别以“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为借口,于1856年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A项正确;列强获得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特权是通过甲午中日战争,排除B项;林则徐虎门销烟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借口,排除C项;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及《辛丑条约》的后果,排除D项。故选A项。5.1860年恭亲王奕䜣处理议和时收到英国参赞巴夏礼的亲笔中文信,信上有英文数行,但朝廷中无人认识,后于天津找到广东人黄惠廉辨识,才知英文只不过是巴夏礼的签名及年月日,一去一来,延误多日,影响了战和大局。由此可见,当时急需()A.培养新式人才 B.实现自强求富 C.进行政治变革 D.推动思想解放【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上有英文数行,但朝廷中无人认识,后于天津找到广东人黄惠廉辨识,才知英文只不过是巴夏礼的签名及年月日”可知,当时朝廷由于没有相关的翻译人才,导致翻译英文不及时,延误多日,影响了大局,这说明当时急需培养新式人才,A项正确;“自强”“求富”是洋务运动所提出的口号,排除B项;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进行政治变革,排除C项;新文化运动推动思想解放,排除D项。故选A项。6.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随着剥削的加重,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农民的反抗斗争不断在各地发生,大风暴即将来临。以上描述的是太平天国运动的()A.背景 B.过程 C.结果 D.意义【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题干“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随着剥削的加重,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农民的反抗斗争不断在各地发生,大风暴即将来临。”反映的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背景,A项正确;题干未提及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结果、意义,排除BCD项。故选A项。7.“打下了清王朝的大半江山……领导者内讧,加之清政府的围……最终以失败告终。”材料描述的是()A.虎门销烟 B.太平天国运动 C.火烧圆明园 D.义和团运动【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题干“打下了清王朝的大半江山……领导者内讧,加之清政府的围剿……最终以失败告终”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1853年3月,太平军攻占南京,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1856年的天京事变,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B项正确;虎门销烟是清政府为了禁绝鸦片流毒而采取的措施,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火烧圆明园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所为,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C项;义和团运动没有反清,与题意“打下了清王朝的大半江山”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8.“中国的文武制度,事事远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不能及。”持这种观点的派别是A.顽固派B.洋务派C.维新派D.革命派【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由地主阶级洋务派发起。在他们看来,中国的文武制度“事事远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不能及”,因此不想也不敢触动封建旧根基,不能进行全局的改革。尽管购得部分“坚船利器”,发展制造及重工业,但政治腐朽和体制落后以及形成的腐败最终阻碍了军事变革,导致单一领域的改革最终失败。故B符合题意,ACD与题干的观点不符。故选B。9.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自强运动的倡导者推动现代规划,主要是为了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强他们自己的权位。他们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个新式国家”。上述材料说明这场自强运动的根本目的是()A.学习西方技术 B.维护封建统治 C.抵御外来侵略 D.镇压国内动荡【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加强他们自己的权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外交困,统治阶级内部出现了洋务派,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他们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但该运动的实质是一场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主要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B项正确;ACD不是根本目的,排除。故选B项。10.新疆是中国西部一片广袤的国土,在19世纪中期差一点从中国分裂出去,是谁力挽狂澜,收复新疆,保证了祖国领土完整()A.曾国藩 B.左宗棠 C.李鸿章 D.孙中山【答案】B【解析】【详解】1876年,左宗棠率清军分三路进入新疆,他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在当地各族人民的支持和拥护下打败阿古柏。1878年,除伊犁外,新疆重新回到祖国怀抱。B正确;ACD与题干无关,排除。故选B。11.如表是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部分叙述。这段话叙述了甲午中日战争的()1894年,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争霸世界的梦想,出兵占领朝鲜国都汉城,接着又发动侵华战争。A.背景和人物 B.方式和影响C.时间和目的 D.方式和人物【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1894年,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争霸世界的梦想……”可知,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时间是1894年,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是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争霸世界的梦想,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人物、影响等,排除A、B、D项。故选C项。12.《马关条约》的赔款,约为1842年及1860年对英、法赔款的七倍,超过当时中国全年收入的两倍。由此可见,《马关条约》使()A.中国的国力遭到严重损耗 B.中国领土完整遭到破坏C.中国军事危机进一步加重 D.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马关条约》的赔款,约为1842年及1860年对英、法赔款的七倍,超过当时中国全年收入的两倍”和所学可知,《马关条约》赔款2亿两白银给日本,超过当时中国全年收入的两倍,这使中国的国力遭到严重损耗,加重了人民负担,A项正确;题干涉及到的是赔款问题,没有提及领土主权问题,排除B项;大量赔款与“中国军事危机进一步加重”无关,排除C项;《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排除D项。故选A项。13.历史图表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如表中你能获取的历史信息是()国别租借地或割地“势力范围”德国强租胶州湾山东沙俄强租旅顺大连长城以北、新疆、东北法国强租广州湾广东、广西、云南英国强租九龙、威海卫长江流域A.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B.中国出现分裂割据现象C.外国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D.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割辽东半岛、台湾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列强在中国掀起了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狂潮,A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德国、沙俄、法国、英国西方列强在中国掀起强租租借地、抢夺利权、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的狂潮,排除B项;材料内容没有体现侵略势力深入内地,体现的是其势力仍在沿海和边疆城市,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和信息,排除D项。故选A项。14.胖虎同学为撰写论文,列出以下提纲:“一、康有为与公车上书;二、梁启超与《变法通议》;三、严复与《天演论》。”据此推测,他的论文题目应该是()A.《论鸦片战争的危害》 B.《浅议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C.《探究戊戌变法的背景》 D.《追寻洋务运动的起因》【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的信息“康有为与公车上书”“梁启超与《变法通议》”“严复与《天演论》”等信息可知,这与戊戌变法有关,康有为、梁启超与严复都是戊戌变法的代表人物,所以他的论文题目应该是《探究戊戌变法的背景》,C项正确;材料内容与鸦片战争无关,排除A项;材料内容与太平天国运动无关,排除B项;材料内容与洋务运动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15.近代中国,许多报刊在传播新思想、新知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图片所示报刊主要宣传了哪种新思想()A.自强求富 B.变法图强 C.民主共和 D.师夷长技【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近代中国,许多报刊在传播新思想、新知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和所学知识可知,“国闻报”、“时务报”是维新变法时期著名维新派报纸,主要宣传变法图强,B项正确;“自强求富”是洋务运动的口号,排除A项;民主共和是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取代君主专制的主张和实践,排除C项;“师夷长技”是魏源在其著作《海国图志》中提出的主张,排除D项。故选B项。16.义和团在《团匪莠言》中提出,义和团拥有法术,且师从“某地仙处…学得金丹之秘法与拳法,此金丹者服之入水不溺,入火不毁,刀枪不能伤”,这反映了()A.义和团主张盲目排外 B.义和团带有迷信色彩C.义和团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D.义和团认清了清政府的本质【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材料“某地仙处…学得金丹之秘法与拳法,此金丹者服之入水不溺,入火不毁,刀枪不能伤”可知,义和团运动带有封建迷信色彩,B项正确;义和团主张盲目排外、义和团具有广泛的群众性,题干中未体现,排除AC项;结合所学可知,义和团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排除D项。故选B项。17.通过梳理历史线索可以明确学习主题。对下图反映的学习主题概括最准确的是()A.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B.中国人民的抗争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近代化的探索【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图片和根据所学可知,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强迫中国签订《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56年英法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与中国签订了《北京签约》等条约,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强迫中国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强迫中国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因此图片反映的学习主题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A项正确;图片没有涉及中国人民的抗争,排除B项;甲午战争《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不能概括整个图片的进程,排除C项;近代化的探索指的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图片没有涉及,排除D项。故选A项。18.“爱国若命,弃医从政——鞠躬尽瘁,振兴中华——以俄国为师,重铸主义。”这样的奋斗人生属于()A.康有为 B.李鸿章 C.孙中山 D.陈独秀【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孙中山医术精湛,但是,他总觉得,医术救人,所救有限,世上最大的权力是政治,中国人的苦难均源于“不良之政治”。因此,他决心弃医从政,改“医人”为“医国”,因此孙中山先生“爱国若命,弃医从政”,领导辛亥革命。C项正确;康有为领导维新变法运动,排除A项;李鸿章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排除B项;陈独秀领导新文化运动,排除D项。故选C。19.1839年,林则徐在这座城市开启了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1911年,革命党人在这座城市高举义旗,与清军展开激烈巷战,史称“黄花岗起义”。“这座城市”是()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武汉【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39年,林则徐在广州虎门进行了禁烟运动;1910年,孙中山同黄兴、赵声等人商讨在广州举行起义,1911年4月,由于情况发生变化,黄兴在准备尚未就绪的情况下,临时决定提前举事,革命党人与清军展开激烈巷战,苦战一昼夜,终因众寡悬殊起义失败,很多革命党人壮烈牺牲,后来,将收殓到的七十二具烈士遗骸,合葬于广州黄花岗称作“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这次起义也被称为黄花岗起义。C项正确;北京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A项;上海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B项;武汉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20.不同时期的热门词汇反映了不同时期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与事物。下列几组词汇中,最有可能出现在1912年中国各大报刊上的是()A.火烧圆明园、轮船招商局、拜上帝会B.中华民国、袁世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新文化运动、北洋军阀、护国战争D.变法图强、中国共产党、兴中会【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12年1月,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3月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权分立原则、实行责任内阁。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所以,B项是最有可能出现在1912年中国各大报刊的词汇,符合题意;ACD三项出现的词汇与题干信息不符。故选B。21.辛亥革命前,民间家中几乎都安置“天地君亲师”的牌位,到民国时期很多人家中却改作“天地国亲师”,甚至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期亦如此。这一变化实质上反映了()A.传统儒学丧失了主流地位 B.改良社会风俗成国民共识C.新文化运动解放人们思想 D.现代国家意识正逐步形成【答案】D【解析】【详解】由材料“天地君亲师”“天地国亲师”可知,“君”到“国”的变化,反映出近代中国社会的一系列社会变革已深深地影响到民间风气习俗的变革,说明现代国家意识正逐步形成,D项正确;题干主要阐述了从辛亥革命前到民国时期从“君”到“国”的变化,不能说明传统儒学丧失了主流地位,排除A项;改良社会风俗成国民共识,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题干主要阐述了从辛亥革命前到民国时期从“君”到“国”的变化,没有体现出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排除C项。故选D项。22.如表是北洋军阀主要派系简表,此表中反映的实质问题是()派系代表人物靠山控制范围皖系段祺瑞日本安徽、浙江、福建、山东等直系冯国璋、曹锟美江苏、江西、湖北等省奉系张作霖日本盘踞东北A.军阀的靠山均为日本人 B.帝国主义是中国直接统治者C.军阀力量超过帝国主义 D.中外反动势力的相互勾结【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北洋军阀主要派系简表”和所学知识可知,北洋军阀虽然分为皖直奉三大派系,但都以帝国主义为靠山,由此反映了帝国主义借支持各派军阀维护在华利益,中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D项正确;依据题干信息可知,直系军阀的靠山为美国人,排除A项;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帝国主义并不是直接统治中国,而是扶持北洋军阀为其在华利益的代理人,排除B项;题干没有军阀力量和帝国主义力量对比,排除C项。故选D项。23.《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国民党人被迫应战,他们一开始就不能统一行动,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袁世凯以江西、南京为进攻重点。……南京方面,由于部分讨袁军被袁世凯用金钱收买,发生内变,被迫退守临淮关。”由此可见,二次革命失败的原因是()A.国民党缺乏统一的领导 B.列强干涉C.国民党力量弱 D.国民党脱离人民群众【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国民党人被迫应战、不能统一行动,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讨袁军被袁世凯用金钱收买,发生内变可以看出,二次革命失败的原因是讨袁军缺乏统一领导。A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A。24.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发表赞美家乡风光的《山中即景》:“是自然的美,是美的自然;绝无人迹处,空山响流泉。”他用口语化的语言呈现诗歌内容,得益于新文化运动()A.提倡民主思想 B.抨击旧道德 C.主张男女平等 D.倡导白话文【答案】D【解析】【详解】阅读题干诗句可知,李大钊的《山中即景》全诗语言流畅自然,朗朗上口,浅显易懂,因此,该诗句具有白话诗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文学革命。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强调写文章“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不作无病之呻吟”。陈独秀紧接着发表《文学革命论》一文,主张推倒陈腐、雕琢、艰涩的旧文学,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经过新文化运动的倡导,白话文逐渐普及开来,D项正确;由此可知,李大钊用口语化的语言呈现诗歌内容,得益于新文化运动倡导白话文,诗句无法体现民主、平等及抨击旧道德,排除ABC项。故选D项。25.如果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作为一个主题去研究,最恰切的主题是()A.工业化探索 B.近代史探索C.近代化探索 D.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探索【答案】C【解析】【详解】.中国的近代化是一个学习西方的过程,开始于学习西方技术的洋务运动,经过学习西方制度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最后通过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的思想,是一个层层深入的过程,C项正确;洋务运动学习的是西方的技术,涉及到工业方面,其它三场运动都不涉及工业方面,排除A项;近代史上的中国人民的抗争指的是从鸦片战争开始,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间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包括虎门销烟、三元里人民抗英、太平天国运动等等,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始于五四运动,结束于新中国的诞生,排除D项。故选C项。26.五四运动的下列口号中最能体现反帝反封建的是()A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B.废除二十一条C.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D.拒绝和约上签字【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课本所学可知,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校学生三千多人,在天安门前集会讲演,随后举行游行示威。他们要求“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等人,其中“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既涉及反对帝国主义,又涉及反对国内封建军阀,最能体现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这个性质。C项符正确;“誓死力争,还我青岛”体现反帝性质,排除A项;“废除二十一”体现反帝性质。排除B项;“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体现反帝性质,排除D项。故选择C。27.它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材料中“它”指()A.五四运动 B.中国共产党诞生C.戊戌变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答案】A【解析】【详解】据所学可知,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A项正确;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1921年7月,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1898年是戊戌变法的时间,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28.五四运动前,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作出重要贡献历史人物是()A.陈独秀 B.李大钊 C.毛泽东 D.周恩来【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1917年十月革命后李大钊积极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先驱,他在中国率先举起社会主义的大旗,B项正确;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导者,排除A项;毛泽东是中共一大的参与者,与题干无直接联系,排除C项;周恩来在五四运动中成为天津学生界的领导人,与题干无直接联系,排除D项。故选B项。29.纪录片《百年中国》解说词提到: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虽然不是一个世纪的起点,但却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新时代的开始指的是()A.中国开启了思想文化的新时代 B.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C.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D.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虽然不是一个世纪的起点,但却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并结合所学可知,自从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的革命面貌就焕然一新,C项正确;中共的诞生与思想文化的新时代无关,排除A;B项是五四运动,排除B;D英是新中国成立,排除D。30.如右表所示是小强同学学习历史某单元的内容,该内容的主题应该是()A.近代探索与民族危机加剧 B.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D.资产阶级民族革命的开始【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新文化运动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进一步传播了马克思主义,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近代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所以该内容的主题应该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C项正确;近代探索与民族危机加剧指的是近代列强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和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项;中华民国在新文化运动之前就已经成立,排除B项;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指反对封建地主阶级统治和封建专制制度并建立民主制度的革命,通常由资产阶级领导,故又称资产阶级革命或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二、综合探究题:(共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从1840年开始,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蹒跚地走入近代,随后的一百余年里,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地剥夺榨取、管束控制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二咸丰庚申中英之战,败衅,英、法、俄、美并为有约之国,日本不得与……而是役后,日人资中国赔款以兴百政,培力既厚。俄、法、德以仗义归辽,责报殊奢,而中国复乖于应付,于是俄据旅顺、大连湾,英据威海卫,德据胶州,法据广州湾,以互为衿制。中国乃不国矣。——杨松《中国近代史资料选编》材料三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外国列强通过接连不断地发动侵略战争,强迫中国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严重破坏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不甘屈服于外来侵略和本国封建主义压迫的中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亡、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进行了前仆后继、艰苦卓绝的斗争和探索。——人民教育出版社网站(1)材料一中的“脱出常轨,改道变形”指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什么变化?(2)材料二中的“是役”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概括此役对中国造成了哪些影响?(3)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回答,在巨大的民族耻辱面前,中国人民进行了哪些抗争?(至少写两个)(4)请为上述材料拟一个恰当的主题。【答案】(1)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甲午中日战争;引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程度;刺激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扩张野心。(3)抗争:林则徐虎门销烟、左宗棠收复新疆、邓世昌血战黄海等。(4)外国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一“从1840年开始,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蹒跚地走入近代,……,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是指鸦片战争的影响。中国和西方的第一次较量是1840年的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使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因此,材料一中的“脱出常轨,改道变形”指中国社会性质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根据材料二“而是役后,日人……。俄、法、德以仗义归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涉及到的是《马关条约》之后三国干涉还辽。甲午中日战争清朝战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马关条约》签订后,沙俄联合法国、德国迫使日本放弃辽东半岛。因此,材料二中的“是役”指的是甲午中日战争。第二问,①根据材料二“日人资中国赔款以兴百政,培力既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同时,加速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发展,刺激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扩张野心。②根据材料二“俄、法、德以仗义归辽,责报殊奢,而中国复乖于应付,于是俄据旅顺、大连湾,英据威海卫,德据胶州,法据广州湾,以互为衿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关条约》签订后,沙俄联合法国、德国迫使日本放弃辽东半岛,日本则向中国索取了3000万两白银作为“赎辽费”。以此为契机,列强在中国掀起了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狂潮。③根据材料二“中国乃不国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关条约》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3)根据材料三“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不甘屈服于外来侵略和本国封建主义压迫的中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亡、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进行了前仆后继、艰苦卓绝的斗争和探索。”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可列举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进行英勇抗争的史实进行作答。包括:林则徐虎门销烟、左宗棠收复新疆、邓世昌黄海血战、太平军抗击洋枪队、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等。这些抗争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和斗争精神,沉重打击了列强或粉碎了列强灭亡中国的企图。(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探索史。自1840年英国打开中国大门,随着列强侵略的不断加深,民族危机日益严重。为救亡图存、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社会各阶级,包括地主阶级、农民阶级以及资产阶级中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都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英勇的抗争。因此,为上述材料所拟的恰当主题是外国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世纪中期)运动倡导者的梦想,主要是为了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强他们自己的权位。他们从未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近代化的新式国家。——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中国的奋斗》材料二千余名为求官而来的“三分钟慷慨派”,在已成定局的悲剧面前,以“成事不说”为由纷纷散去。但是,他们共同签名的激扬文字却流传甚广,以致成为一场“现代化”运动的先声。——胡绳材料三民主与科学使当时的青年如获至宝,中国文化界为之气象一新。孙中山赞叹思想界空前之大变动。德先生、赛先生成为中国此后10余年间人们耳熟能详的名词……正是在对民主与科学的不懈追寻中,中国人开始寻找到走出困境的方略。——《复兴之路》(1)根据材料一、指出“运动倡导者的梦想”是通过什么运动去实现的?其根本目的是什么?(2)材料二中“现代化”运动指是什么事件?(3)根据材料三、指出孙中山赞叹的“思想界空前之大变动”是什么事件?使“中国文化界为之气象一新”的原因是什么?(4)结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的特点。【答案】(1)洋务运动;维护清王朝的统治。(2)戊戌变法。(3)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弘扬民主与科学,使青年人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4)经历了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渐深入的过程。【解析】【小问1详解】运动:根据材料一的内容“(19世纪中期)运动倡导者的梦想,主要是为了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强他们自己的权位。”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他们掀起的运动是洋务运动。根本目的:根据材料一“为了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强他们自己的权位”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朝的统治。【小问2详解】事件:根据材料二“他们共同签名的激扬文字却流传甚广”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后,群情激愤。正在京师参加会试的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省1300多名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这就是著名的“公车上书”。这次上书并没有上达光绪帝,却轰动京、沪,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现代化”运动指戊戌变法。【小问3详解】事件:根据材料三“民主与科学”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弘扬民主与科学,原因:根据学材料三“民主与科学使当时的青年如获至宝”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弘扬民主与科学,使青年人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小问4详解】结合材料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民主思想,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是先学习西方的技术到学习制度再到学习思想文化,由表及里,层层递进。33.20世纪20年代前后,新时代曙光出现在中华大地上。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1918年,陈独秀等人创办《新青年》的姊妹刊物《每周评论》。从这以后,新文化派知识分子由批判封建旧传统等一般宣传,开始转向宣传现实的政治斗争,把民主与科学思想同时事政治结合起来。五四运动前后,《新青年》刊登了李大钊《庶民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文章;《每周评论》也刊载了摘译版《共产党宣言》以及陈独秀《二十世纪俄罗斯的革命》等文章。材料二当这些和平的缔造者同意日本继续干涉中国的时候,这些希望破灭了。这一决定导致了五四运动的爆发,充当先锋的是中国城市的学生和知识分子。这一运动唤醒了这个国家,唤起这个国家的各个阶层反抗外国尤其是日本人的干涉。——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材料三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并非世纪起点的标志,却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经验,上下求索,终于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摘编自《百年中国》解说词(1)根据材料一,说说陈独秀等知识分子宣传的内容有了哪些新变化。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概括这些变化产生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说你对“这些和平缔造者同意日本继续干涉中国”的理解,并分析五四运动中学生起到了什么作用。(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列举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并解读“1921年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4)综上所述,简述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成立之间的内在联系。【答案】(1)新变化:由批判封建旧传统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