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郁达夫激趣导入秋天,在你的眼中是什么样的?不同的经历,不同心境的人对秋天会有不同的感受。既有“轻寒正是可人天”的惬意,“我言秋日胜春朝”的昂扬,“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的畅快;也有“悲哉,秋之为气”的“悲”,“秋风秋雨愁煞人”的“愁”,“天凉好个秋”的无奈。而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熏陶的现代著名作家──郁达夫,以自己个性鲜明的思想、独特的视角、与众不同的手法,写出了散文精品《故都的秋》。任务二:探讨作者笔下南北之秋的对比,体会作者对北国之秋的喜爱之情。任务一:知人论世,了解作者和时代背景,体会作者与北平的特殊情缘。任务三:理清文章脉络,用“景—辞—情”的手法分析文中的景色描写,感受作者蕴含其中的情感,概括意境。任务四:感受文章悲凉美感,体会中国文人的传统审美。学习目标:知人论世壹郁达夫(1895~1945)现代作家。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1921年与郭沫若、成仿吾发起成立创造社,出版了新文学最早的白话短篇小说集《沉沦》,以其“惊人的取材、大胆的描写”而震动了文坛。走近郁达夫郁达夫的创作风格独特,成就卓著,尤以小说和散文著称。小说多以失意落魄的青年知识分子作为描写对象,往往大胆地进行自我暴露,富于浪漫主义的感伤气息,笔调洒脱自然,语言清新优美,具有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他的散文直抒胸臆,毫无隐饰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情,写得清新秀丽,富有气势和神韵。有《故都的秋》《北平的四季》。
走近郁达夫走近郁达夫郁达夫代表作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迟桂花》中篇小说:《迷羊》《她是一个弱女子》《出奔》散文:《故都的秋》《北平的四季》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郁达夫的散文带有鲜明的自叙性质,充满了热情、浓郁、清新的情韵,毫不遮掩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境,展现出一幅幅感伤、忧郁而又秀丽、隽永的情景交融的画面。写作背景从1921年9月—1933年3月,郁达夫主要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在此期间发生了许多令郁达夫伤心欲绝的事情:①1926年6月其子龙儿在京死去②1933年1月日军攻占山海关。③1933年2月,日军攻占承德,北平处在风雨飘摇中。④国民党白色恐怖威胁,知识分子内心惶恐不安,时常处于漂泊之中。在此背景下,郁达夫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4年7月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到北平后,对故乡的眷恋和国事的危急,使他触景伤情,1934年8月写下《故都的秋》。初读文本贰朗读感知:读准字音:潭柘寺(zhè)一椽(chuán)点缀(zhuì)落蕊(ruǐ)露出脸(lòu)
平平仄仄(zè)譬如(pì)廿四桥(niàn)着着(zhuó)整体感知任务活动
整体把握,理清结构任务说明:文章的结构,是文章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外部形式的统一。文章都是由中心意思、材料、结构三个要素组成的。中心意思是文章的“灵魂”,要明确无误;材料是“血肉”,要丰富,并能集中地反映中心;结构则是文章的“骨架”,是谋篇布局的手段,是运用材料反映中心思想的方法。任务一:划分段落层次任务二:找出文中的主旨句(1)总起(2)分写(3)总括(1-2)思秋,南北对比,衬托对故都的秋的向往(3-11)绘秋,细写故都之秋;(12)
议秋,中外诗文里的“秋”,说明感秋处处有。(13-14)恋秋,再次总结写出南国之秋,色味不如北国之秋浓。衬托对故都的秋的眷恋文章层次划分任务一:划分层次第一部分(1-2)通过比较指出北国之秋的特点。第二部分(3-12)描摹了故都北平的清秋景象。第三部分(13-14)再次总结写出南国之秋,色味不如北国之秋浓。任务二:找出主旨句明确
“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在作者眼中故都的秋有何特点?试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并分析其效果及作用。
效果:①排比手法,文气顺畅;②先用两个单音节词"清""静",又以一个双音节词"悲凉"结尾,有抑扬顿挫的声韵之美。作用:概括全文意旨,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总领下文。文本细读叁文章开头两段和结尾两段两次提到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运用了什么手法?用意何在?运用对比手法,写对北国、南国之秋的不同感受,写出了作者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开头两段北国之秋:清静悲凉南国之秋:慢润淡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任务一:南国的秋北国的秋本体喻体黄酒白干甘甜可口,回味不永稀饭馍馍食之有味,不浓易饿鲈鱼大蟹黄犬骆驼玲珑小巧,逗玩邀宠味美细腻,剔刺而食清香后劲足,如秋之内蕴有味耐饥,如秋之隽永可大快朵颐,得秋之爽气跋涉千万里,有秋之阔远润浅淡结尾两段:运用比喻和对比的手法,再次强调南国的秋味比不上北国的秋味,直抒对北国之秋的无比眷恋之情。短烈深浓久北平的秋天都有哪些景象?芦花、柳影、虫唱、月夜、钟声;还有碧天、牵牛花、槐树、秋蝉、秋雨、秋果。这些景象组成了哪些画面,请概括:第一组:第3段第二组:第4段第三组:第5段第四组:第7——10段第五组:第11段任务二:美学家说:“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人的内心世界。”那么我们就从故都的秋景走入郁达夫的心灵世界看看。秋景小院图(3)秋槐落蕊图(4)秋蝉残鸣图(5)秋雨话凉图(7-10)秋果奇景图(11)画面语句品析秋景小院落蕊秋意秋蝉残鸣秋雨话凉秋果奇景①“碧绿的天色、青天、牵牛花的蓝朵;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②“西山的虫唱、潭柘寺的钟声、驯鸽的飞声”③“一椽破屋、破壁腰、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赏析《故都的秋》写景的五幅画面,具体分析作者是从哪些方面突出了“秋之清静悲凉”的特点的。颜色:冷色调,清冷之感声音:衬托,突显静谧环境:萧条破败,悲凉任务三:画面语句品析秋景小院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雨话凉秋果奇景①“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②“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赏析《故都的秋》写景的五幅画面,具体分析作者是从哪些方面突出了“秋之清静悲凉”的特点的。听觉、嗅觉、触觉、视觉多种感官任务三: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这幅画面是如何体现“清”“静”“悲凉”的特点的?静:“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其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清:“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悲凉:“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画面语句品析秋景小院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雨话凉秋果奇景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赏析《故都的秋》写景的五幅画面,具体分析作者是从哪些方面突出了“秋之清静悲凉”的特点的。以蝉鸣声“衰弱”却也能被听到,反衬北国之秋的“清静”。任务三:画面语句品析秋景小院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雨话凉秋果奇景着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下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地说:“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了!”赏析《故都的秋》写景的五幅画面,具体分析作者是从哪些方面突出了“秋之清静悲凉”的特点的。行动——清闲语调——平静感叹——悲秋任务三:画面语句品析秋景小院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雨话凉秋枣奇景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沙尘灰土的世界赏析《故都的秋》写景的五幅画面,具体分析作者是从哪些方面突出了“秋之清静悲凉”的特点的。“淡绿微黄的颜色”:清、静的淡色。“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来了。”:寒冬将临的氛围。任务三:秋院图秋槐图秋蝉图秋雨图秋果图五幅秋景图分别用了哪些手法写景色?融情于景以动衬静、衬托多感官结合、引用文化意蕴(象征)雅俗共赏(音韵美)乐景衬哀情任务三: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直接抒情。表达了作者对北国之秋的极度喜爱和眷恋之情。“爱国”——是《故都的秋》的主旋律。《故都的秋》蕴含深沉的故都之恋、故国之爱,唤起人们对美的追求,对祖国的热爱。《故都的秋》将悲秋与颂秋结合起来,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这情是故乡情、爱国情;这落寞之秋是作者当时心境的写照,是对国运衰微的喟叹。思考“这北国的秋天”指得是怎样的秋天?探究主题任务四:主旨
本文通过对“故都”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深情,表达了作者对故都、对祖国深沉而炽热的爱,流露出作者在旧中国颠沛流离、饱尝人间愁苦忧郁、孤独的心情。
总写北:清、静、悲凉江南的秋:慢、润、淡分写记叙小院秋色落蕊秋意寒蝉秋声话凉秋雨秋枣奇景观秋色:清听秋声:静品秋味:悲凉议论人皆感秋非到北方不可中国文人尤甚总写南国之秋:色彩不浓,回味不永。北国之秋:色彩浓,回味永。眷恋向往品味赞美3-12段1-2段13-14段拓展延伸肆中国文人比外国文人感受到更深的秋味,请问这“中国的秋的深味”指什么?①由于秋自身的特点,置身于秋,多让人感到萧条、悲凉、凄清、寂寥等愁情。②与个人境遇结合起来,关于秋味的意境将更加深远,有不得志的悲凉,有对人生短暂的感慨,有对人已暮年的感叹,有思乡、相思等万千愁绪。任务五:
个人经历:郁达夫三岁丧父,全家祖孙六人,靠母亲一人支撑。姐姐被送给人家当童养媳。17岁便随兄长一起赴日本留学。在异国生活的十年,是他饱受屈辱和歧视的十年。这种坎坷的经历,形成其抑郁善感的性格。1930年,他参加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常受到白色恐怖的威胁。1922~1934年间,辗转于上海、杭州、北京,居无定所,饱尝漂泊之苦。
社会背景:此文写作于1934年,此时的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因此,作者描写的心中的“悲凉”已不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和民族命运的感受。任务五:故都的秋景可谓色彩丰富,作者为什么只赞美清、静、悲凉的故都呢?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1928年,应新加坡《星洲日报》邀请,郁达夫前往新加坡参加抗日宣传工作,在担任《星洲日报》主笔期间,他还同时编四五种刊物,发表了400多篇支援抗日和分析国内外政治、军事形势的政论、杂文、文艺杂论等,宣传抗日。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任“星华文化界战时工作团”团长和“新加坡华侨抗敌动员总会”执行委员,组织“星洲华侨义勇军”抗日。1942年年初,郁达夫出席了由陈嘉庚领导成立的“新加坡文化界抗敌联合会”成立大会,被选为新加坡文化界抗日联合会主席。成为新加坡华侨抗日领袖之一。1945年8月29日晚,郁达夫在南洋的一个小市镇失踪;9月17日,被日本宪兵杀害于苏门答腊丛林。补充背景:社会的腐败和时代的黑暗所造成的痛苦和辛酸,给郁达夫幼小的心灵带来了忧郁、苦闷的伤痕,形成了他内向忧郁的性格和同情弱者的倾向。而辛亥革命的失败,给所有爱国知识分子增添了新的忧郁和苦闷。这时期的郁达夫正求学于嘉兴、杭州。少年离乡,一方面得不到母爱的温暖,另一方面还受到“锦衣肉食的乡宦人家子弟”的歧视,使他处在极度的忧郁苦闷之中,成为一个“孤独者”。郁达夫忧郁感伤的个人气质在这时候已经形成。任务五:故都的秋景可谓色彩丰富,作者为什么只赞美清、静、悲凉的故都呢?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情节:中国文人有传统的悲秋情结。郁达夫作为一个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中国婴儿浴袍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年中国住房补贴管理系统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体育赛事LED显示屏合作协议
- 房屋转租三方协议书法律条款
- 2025届广东深圳平湖外国语学校高考仿真卷数学试卷含解析
- 河南省许昌市、洛阳市2025届高考冲刺英语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届上海市上南中学高考全国统考预测密卷数学试卷含解析
- 新疆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乌鲁木齐四中2025届高考适应性考试英语试卷含解析
- 2025届福建省莆田市第八中学高考英语考前最后一卷预测卷含解析
- 广东省普宁市华侨中学2025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英语试卷含解析
- 上海大众汽车物流管理
-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招聘考试真题2022
- 铁路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活动总结(完整版)
- UbuntuLinu操作系统上机实践实验题题库期末考试试卷24
- 《畜牧兽医》考试复习题库(160题)
- 邻菲罗啉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 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土我们的家园-我们神圣的国土》第一课时
- GB/T 7284-2016框架木箱
- 脑与认知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申请书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经验汇总课件
- 电视画面编辑(本科)王晓红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