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2 《周易》第二-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之《经典常谈》章节阅读与训练(解析版)_第1页
专题02 《周易》第二-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之《经典常谈》章节阅读与训练(解析版)_第2页
专题02 《周易》第二-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之《经典常谈》章节阅读与训练(解析版)_第3页
专题02 《周易》第二-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之《经典常谈》章节阅读与训练(解析版)_第4页
专题02 《周易》第二-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之《经典常谈》章节阅读与训练(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2《周易》第二内容目录内容目录TOC\o"1-2"\h\u章节介绍 1知识网络 1原文+批注 2内容概括 8试题精选(共30题) 8-33章节简介章节简介战国末期道家、阴阳学说盛行,儒家借卦爻辞发扬儒家哲学,留存下来的便是《易传》;此外还有《文言》《系辞》两传;到了汉代,又新发现了《说卦》《序卦》《杂卦》三种传,后称为《逸易》。知识网络知识网络原文+批注原文+批注原文批注在人家门头上,在小孩的帽饰上,我们常见到八卦那种东西。八卦是圣物,放在门头上,放在帽饰里,是可以辟邪的。辟邪还只是它的小神通,它的大神通在能够因往知来,预言吉凶。算命的、看相的、卜课的,都用得着它。他们普通只用五行生克的道理就够了,但要详细推算,就得用阴阳和八卦的道理。八卦及阴阳五行和我们非常熟习,这些道理直到现在还是我们大部分人的信仰,我们大部分人的日常生活不知不觉之中教这些道理支配着。行人不至,谋事未成,财运欠通,婚姻待决,子息不旺,乃至种种疾病疑难,许多人都会去求签问卜,算命看相,可见影响之大。讲五行的经典,现在有《尚书·洪范》,讲八卦的便是《周易》。【朱自清先生把讲卦爻之类的《周易》作了非常有特色的导入】《尚书·洪范》阐发了一种天授大法、天授君权的神权行政思想,这对形成中国古代占统治地位的政治哲学理论,以及以王权和神权为核心的中央集权的理论,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在行政准则、行政方式和决策方式等方面,《洪范》也作出一系列阐述,对后世有深远影响。《周易》即《易经》,《三易》之一(另有观点:认为易经即三易,而非周易),是传统经典之一,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八卦相传是伏羲氏画的。另一个传说却说不是他自出心裁画的。那时候有匹龙马从黄河里出来,背着一幅图,上面便是八卦,伏羲只照着描下来罢了。但这因为伏羲是圣人,那时代是圣世,天才派了龙马赐给他这件圣物。所谓“河图”,便是这个。那讲五行的《洪范》,据说也是大禹治水时在洛水中从一只神龟背上得着的,也出于天赐。所谓“洛书”,便是那个。但这些神怪的故事,显然是八卦和五行的宣传家造出来抬高这两种学说的地位的。伏羲氏恐怕压根儿就没有这个人,他只是秦、汉间儒家假托的圣王。至于八卦,大概是有了筮法以后才有的。商民族是用龟的腹甲或牛的胛骨卜吉凶,他们先在甲骨上钻一下,再用火灼;甲骨经火,有裂痕,便是兆象,卜官细看兆象,断定吉凶;然后便将卜的人、卜的日子、卜的问句等用刀笔刻在甲骨上,这便是卜辞。卜辞里并没有阴阳的观念,也没有八卦的痕迹。伏羲,华夏民族人文先始,三皇之一,即太昊。神话中人类的始祖。《史记》中称伏牺。燧人氏之子,相传其母华胥在雷泽踩了巨大的脚印而有孕,生伏羲于成纪,定都在陈(今河南淮阳)。所处时代约为旧石器时代中晚期。河图,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神秘图案,这个神秘图案源于天上星宿,蕴含了深奥的宇宙星象密码,被誉为“宇宙魔方”。洛书,是远古文明的产物,是一种关于天地空间变化脉络图案。指用草木做预测的方法。【引用传说,八卦五行等的由来,同时增强文章趣味性,接着写现实与考古发现各种卜辞】卜法用牛骨最多,用龟甲是很少的。商代农业刚起头,游猎和畜牧还是主要的生活方式,那时牛骨头不缺少。到了周代,渐渐脱离游牧时代,进到农业社会了,牛骨头便没有那么容易得了。这时候却有了筮法,作为卜法的辅助。筮法只用些蓍草,那是不难得的。蓍草是一种长寿草,古人觉得这草和老年人一样,阅历多了,知道的也就多了,所以用它来占吉凶。筮的时候用它的杆子,方法已不能详知,大概是数的。取一把蓍草,数一下看是什么数目,看是奇数还是偶数,也许这便可以断定吉凶。古代人看见数目整齐而又有变化,认为是神秘的东西。数目的连续、循环以及奇偶,都引起人们的惊奇。那时候相信数目是有魔力的,所以巫术里用得着它。——我们一般人直到现在,还嫌恶奇数,喜欢偶数,该是那些巫术的遗迹。那时候又相信数目是有道理的,所以哲学里用得着它。我们现在还说,凡事都有定数,这就是前定的意思;这是很古的信仰了。人生有数,世界也有数,数是算好了的一笔账;用现在的话说,便是机械的。数又是宇宙的架子,如说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就是一生二、二生四的意思。筮法可以说是一种巫术,是靠了数目来判断吉凶的。八卦的基础便是一、二、三的数目。整画“”是一;断画“”是二;三画叠而成卦是“”。这样配出八个卦,便是;乾、兑、离、震、艮、坎、巽、坤,是这些卦的名字。那整画、断画的排列,也许是在排列着蓍草时触悟出来的。八卦到底太简单了,后来便将这些卦重起来,两卦重作一个,按照算学里错列与组合的必然,成了六十四卦,就是《周易》里的卦数。蓍草的应用,也许起于民间;但八卦的创制,六十四卦的推演,巫与卜官大约是重要的脚色。古代巫与卜官同时也就是史官,一切的记载,一切的档案,都掌管在他们手里。他们是当时知识的权威,参加创卦或重卦的工作是可能的。筮法比卜法简便得多,但起初人们并不十分信任它。直到《春秋》时候,还有“筮短龟长”的话。那些时代,大概小事才用筮,大事还得用卜的。重叠八卦以成六十四卦。筮、龟,为古代占卜吉凶的两种方法,筮占之辞,其言理短;龟卜之辞,其言理长。筮法袭用卜法的地方不少。卜法里的兆象,据说有一百二十体,每一体都有十条断定吉凶的“颂”辞。这些是现成的辞。但兆象是自然的灼出来的,有时不能凑合到那一百二十体里去,便得另造新辞。筮法里的六十四卦,就相当于一百二十体的兆象。那断定吉凶的辞,原叫作繇辞,“繇”是抽出来的意思。《周易》里一卦有六画,每画叫作一爻——六爻的次序,是由下向上数的。繇辞有属于卦的总体的,有属于各爻的;所以后来分称为卦辞和爻辞。这种卦、爻辞也是卜筮官的占筮纪录,但和甲骨卜辞的性质不一样。繇辞,古时占卜的文辞。卦辞是说明《周易》卦义的文辞。一般认为是卜筮者的记录,与甲骨文辞同类。爻辞,《易经》中六十四卦每卦爻题下所系文辞。《易经》八卦的两个符号,一个是“—”,另一个是“--”。在《易经》中并没有“阴阳”二字,数百年后的《易传》才把“—”叫阳爻,把“--”叫阴爻。从卦、爻辞里的历史故事和风俗制度看,我们知道这些是西周初叶的纪录,纪录里好些是不联贯的,大概是几次筮辞并列在一起的缘故。那时卜筮官将这些卦、爻辞按着卦、爻的顺序编辑起来,便成了《周易》这部书。“易”是“简易”的意思,是说筮法比卜法简易的意思。本来呢,卦数既然是一定的,每卦每爻的辞又是一定的,检查起来,引申推论起来,自然就“简易”了。不过这只在当时的卜筮官如此。他们熟习当时的背景,卦、爻辞虽“简”,他们却觉得“易”。到了后世就不然了,筮法久已失传,有些卦、爻辞简直就看不懂了。《周易》原只是当时一部切用的筮书。一个时代或年代的开始时期。《连山易》、《归藏易》和《周易》合在一起称为“三易”。现存古代智慧和历代帝王的法则只有《周易》存世。《周易》现在已经变成了儒家经典的第一部,但早期的儒家还没注意这部书。孔子是不讲怪、力、乱、神的。《论语》里虽有“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的话,但另一个本子作“五十以学,亦可以无大过矣”;所以这句话是很可疑的。孔子只教学生读《诗》、《书》和《春秋》,确没有教读《周易》。《孟子》称引《诗》、《书》,也没说到《周易》。《周易》变成儒家的经典,是在战国末期。那时候阴阳家的学说盛行,儒家大约受了他们的影响,才研究起这部书来。那时候道家的学说也盛行,也从另一面影响了儒家。儒家就在这两家学说的影响之下,给《周易》的卦、爻辞作了种种新解释。这些新解释并非在忠实的、确切的解释卦、爻辞,其实倒是借着卦、爻辞发挥他们的哲学。这种新解释存下来的,便是所谓《易传》。阴阳家,诸子百家之一,是盛行于战国末期到汉初的一种哲学流派,齐国人邹衍是其创始人,阴阳家的学问被称为“阴阳说”,其核心内容是“阴阳五行”,阴阳学说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哲学思想之一。《易传》是一部古代哲学伦理著作,是诠释《易经》的经典著作。属于战国时期解说和发挥《易经》的论文集。《易传》中间较有系统的是彖辞和象辞。彖辞断定一卦的涵义——“彖”就是“断”的意思。象辞推演卦和爻的象,这个“象”字相当于现在所谓“观念”。这个字后来成为解释《周易》的专门名词。但彖辞断定的涵义,象辞推演的观念,其实不是真正从卦、爻里探究出来的;那些只是作传的人傅会在卦、爻上面的。这里面包含着多量的儒家伦理思想和政治哲学;象辞的话更有许多和《论语》相近的。但说到“天”的时候,不当作有人格的上帝,而只当作自然的道,却是道家的色彩了。这两种传似乎是编纂起来的,并非一人所作。此外有《文言》和《系辞》。《文言》解释乾坤两卦;《系辞》发挥宇宙观、人生观,偶然也有分别解释卦、爻的话。这些似乎都是抱残守阙,汇集众说而成。到了汉代,又新发现了《说卦》、《序卦》、《杂卦》三种传。《说卦》推演卦象,说明某卦的观念象征着自然界和人世间的某些事物,譬如乾卦象征着天,又象征着父之类。《序卦》说明六十四卦排列先后的道理。《杂卦》比较各卦意义的同异之处。这三种传据说是河内一个女子在什么地方找着的,后来称为《逸易》;其实也许就是汉代人作的。帝在殷商甲骨文卜辞和周朝金文中又称“帝”、“神”、“天”。【周易属于儒家经典中的五经之一,它包含了儒家伦理思想的起源,也包含了道家思想。因此,现今,有学者也认为周易是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共同源头。】八卦原只是数目的巫术,这时候却变成数目的哲学了。那整画“”是奇数,代表天,那断画“”是偶数,代表地。奇数是阳数,偶数是阴数,阴阳的观念是从男女来的。有天地,不能没有万物,正和有男女就有子息一样,所以三画才能成一卦。卦是表示阴阳变化的,《周易》的“易”,也便是变化的意思。为什么要八个卦呢?这原是算学里错列与组合的必然,但这时候却想着是万象的分类。乾是天,是父等;坤是地,是母等;震是雷,是长子等;巽是风,是长女等;坎是水,是心病等;离是火,是中女等;艮是山,是太监等;兑是泽,是少女等。这样,八卦便象征着也支配着整个的大自然,整个的人间世了。八卦重为六十四卦,卦是复合的,卦象也是复合的,作用便更复杂、更具体了。据说伏羲、神农、黄帝、尧、舜一班圣人看了六十四卦的象,悟出了种种道理,这才制造了器物,建立了制度、耒耜以及文字等等东西,“日中为市”等等制度,都是他们从六十四卦推演出来的。这个观象制器的故事,见于《系辞》。《系辞》是最重要的一部《易传》。这传里借着八卦和卦、爻辞发挥着的融合儒、道的哲学,和观象制器的故事,都大大的增加了《周易》的价值,抬高了它的地位。《周易》的地位抬高了,关于它的传说也就多了。《系辞》里只说伏羲作八卦;后来的传说却将重卦的,作卦、爻辞的,作《易传》的人,都补出来了。但这些传说都比较晚,所以有些参差,不尽能像“伏羲画卦说”那样成为定论。重卦的人,有说是伏羲的,有说是神农的,有说是文王的。卦、爻辞有说全是文王作的,有说爻辞是周公作的;有说全是孔子作的。《易传》却都说是孔子作的。这些都是圣人。《周易》的经传都出于圣人之手,所以和儒家所谓道统,关系特别深切;这成了他们一部传道的书。所以到了汉代,便已跳到六经之首了。但另一面阴阳八卦与五行结合起来,三位一体的演变出后来医卜、星相种种迷信,种种花样,支配着一般民众,势力也非常雄厚。这里面儒家的影响却很少了,大部分还是《周易》原来的卜筮传统的力量。儒家的《周易》是哲学化了的;民众的《周易》倒是巫术的本来面目。六经,是指《诗》、《书》、《礼》、《易》、《乐》、《春秋》的合称,始见于《庄子.天运篇》。内容概括内容概括卜辞里并没有阴阳的观念,也没有八卦的痕迹,筮法比卜法简便,从而袭用卜法。卜法里的兆象,据说有一百二十体,每一体都有十条断定吉凶的“颂”辞,不能凑合的则另造新辞。筮法里的六十四卦,相当于一百二十体的兆象,断定吉凶的辞,原叫繇辞,后来分称为卦辞和爻辞。《周易》原只是当时一部切用的筮书。《周易》称为儒家经典,是在战国末期,同时有了新解释,便是《易传》。《易传》中间较系统的是彖辞和象辞。彖辞断定一卦的涵义,即“断”。象辞推演卦和爻的象,即所谓“观念”。此外,《文言》解释乾坤两卦,《系辞》发挥宇宙观人生观,偶然也有分别解释卦爻的话。汉代又有《说卦》《序卦》《杂卦》,后称《逸易》。试题精选试题精选1.填空。(1)讲五行的经典有《尚书洪范》,讲八卦的便是《》。(2)商民族用卜吉凶,然后便将卜的人、卜的日子、卜的问句等用刀刻在甲骨上,这便是。(3)周朝用辅助卜法,这可以说是一种巫术,是靠了来判断吉凶的。(4)筮法里卦,就是《》里的卦数。一卦有六画,每画叫作一爻。(5)筮法里的辞,原叫作繇辞,“繇”有“”之意。(6)繇辞有属于卦的总体的,有属于各爻的;所以后来分称为和。这种卦、爻辞也是卜筮官的占筮纪录,但和甲骨卜辞的性质。(7)那时卜筮官将这些卦、爻辞按着编辑起来的,便成了《》这部书。“易”有“”“”之意。(8)(朝代)末期,《周易》变成儒家的经典。(朝代),《周易》上升为儒家“六经”之首。(9)战国末期,儒家在家、家学说的影响之下,给《周易》的卦、爻辞作了种种新解释。便是所谓的《》。(10)《易传》中间较有系统的是和。彖辞断定一卦的涵义——“彖”是“断”的意思。象辞推演和的象,这个“象”字相当于现在所谓“”。这个字后来成为解释《周易》的专门名词。(11)《》解释乾坤两卦;《》发挥宇宙观、人生观众,偶然也有分别解释卦、爻的话。(12)到了汉代,又新发现了《》、《》、《》三种传。《》推演卦象,说明某卦的观念象征着自然界和人世间的某些事物,譬如乾卦象征着天,又象征着父之类。《序卦》说明六十四卦排列先后的道理。《》比较各卦意义的同异之处。(13)观象制器的故事,见于《》,它是最重要的一部《易传》。【答案】(1)周易(2)甲骨卜辞(3)筮法数目(4)六十四周易六一爻(5)断定吉凶抽出来(6)卦辞爻辞不一样(7)卦、爻的顺序周易简易变化(8)战国汉代(9)道阴阳易传(10)彖辞象辞卦爻观念(11)文言系辞(12)说卦序卦杂卦说卦杂卦(13)系辞2.名著阅读填空。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专门为中学生撰写的一书,是一部介绍我国的著作,他写这部书的目的是为了给读这些经典的中学生指点阅读门径,让他们面对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不至于茫然无措。无独有偶,朱光潜先生于留学英国期间也专门给中学生写了一书,与他们探讨读书、习俗与革新,爱情与道德,升学与专业、参与社会运动以及人生烦恼与乐趣等。【答案】朱自清《经典常谈》传统文化经典《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解析】本题考查名著积累。《经典常谈》这部著作是朱自清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全书共13篇,介绍了《说文解字》《周易》《史记》等经典著作,并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以此展示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自出版以来,深受广大读者喜爱,产生了很大影响。朱光潜先生于留学英国期间也专门给中学生写了《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一书。这十二封信以有中学程度的青年为对象,并未曾指定某一收信人的姓名,谁是中学程度的青年,谁就是收信人,谁都应该读一读这十二封信。每封信以青年们所正在关心,或应该关心的事项为题,如读书、修身、作文、社会运动、爱恋、哲理,凡此种种。自朱光潜先生笔下汩汩流淌的,是如长者劝导似的语重心长,如老友交谈般的诚恳真挚,读来亲切自然,受益颇多。作者虽随了个话题抒述其意见,统观全体,却似乎也有一贯的出发点可寻,就是劝青年眼光要沉,要从根本上做工夫,要顾到自己,勿随了世俗图近利。3.关于《经典常谈》的概述,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书作者朱自清,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B.全书共13篇,展示了我国古代和近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C.作者写这部书,是为了给希望读些经典的中学生做个向导,指点阅读门径。D.介绍了《说文解字》《周易》《史记》等经典著作,并概述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等情况。【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B.有误,应为:以此展示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故选B。4.老师推荐采用选择性阅读方法阅读《经典常谈》,小语想要了解屈原的爱国情感。那么他应该选择阅读的内容是(

)A.《说文解字》第一 B.四书第七 C.《周易》第二 D.辞赋第十一【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名著识记。A.《说文解字》第一:主要讲了文字的创造、演变过程,以及造字、用字的方法,让国学初学者对文字有一个初步、系统的了解,激发人们对文字的兴趣;B.四书第七,《四书》按照普通的顺序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是《易》《书》《诗》《礼》《春秋》。《礼记》里的《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春秋战国时期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的书,是子思记下来传给孟子的。书中所述的人生哲理,意味深长。《论语》是孔子弟子们记的,能够让读者学习许多做学问做人的道理:如“君子”“仁”“忠恕”,如“时习”“阙疑”“好古”“隅反”“择善”“困学”等,都是可以终身应用的。《孟子》据说是孟子本人和弟子公孙丑、万章等共同编定的;C.《周易》第二,战国末期道家、阴阳学说盛行,儒家借卦爻辞发扬儒家哲学,留存下来的便是《易传》;此外还有《文言》《系辞》两传;到了汉代,又新发现了《说卦》《序卦》《杂卦》三种传,后称为《逸易》;D.《辞赋第十一》主要讲述了屈原作《离骚》的过程,这一部分介绍了屈原的人生经历和他的爱国之情,符合题意;故选D。5.下列关于《经典常谈·〈周易〉第二》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八卦中,乾是地,是母等;坤是天,是父等;震是雷,是长子等;巽是风,是长女等;坎是水,是心病等;离是火,是中女等;艮是山,是太监等;兑是泽,是少女等。B.人们将八卦重起来,两卦重作一个,按照算学里错列与组合的必然,成了六十四卦,就是《周易》里的卦数。C.《周易》里一卦有六画,每画叫作一爻——六爻的次序,是由下向上数的。D.儒家就在阴阳家和道家学说的影响之下,给《周易》的卦、爻辞作了种种新解释。这些新解释并非在忠实的、确切的解释卦、爻辞,其实是借着卦、爻辞发挥他们的哲学。【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名著内容的能力。A.有误,八卦中,乾是天,是父等;坤是地,是母等;故选A。6.为了方便同学们借阅图书,班级图书管理员为《经典常谈》标注了下列四个标签。其中标注有误的一项是(

)A.启蒙读物 B.国学入门 C.白话典范 D.山水名文【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名著常识。D.有误,《经典常谈》是学术性的普及读物,它按照传统的经史子集的顺序,把中国古代重要文献典籍的基本知识,用简练明晓的文字加以介绍,真正做到了深入浅出,是一部很好的国学启蒙读物,而且这本书最初的目的是要做初中生的古典文化普及,所以作者采用白话文来重述,兼以“导读”的形式,希望可以启发一般人对古典文化的兴趣。所以,其语言风格并不像常见的学术文章那么枯燥、艰涩,反而采取一种说故事、聊天式的闲话风进行古典文化导读,也可称为是一部白话典范,这本书不是山水名文;故选D。7.下列有关《经典常谈》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全书共13篇。B.作为一部学术类著作,《经典常谈》追求忠于原著、尊重历史的原则,概括介绍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典籍,不掺杂当时学界的见解。C.《经典常谈》介绍了《说文解字》《周易》《史记》等经典著作,并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以此展示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D.在《经典常谈》一书中,朱自清格外重视这本书的普及性和通俗性,不夸奇炫博,不故作高深,读起来明快利落,不蔓不枝。【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理解辨析。B.“不掺杂当时学界的见解”有误,《经典常谈》有以书为纲、采择新说、“述而兼作”的结构方式。这本通俗的学术读物,不只是做了深入浅出的学术转化工作,其本身就站在学术前缘做引领工作,很多观点在当时看来都是比较先进的。书中随处可见新旧兼容的通达的历史观、文化观;故选B。8.下列关于《经典常谈》的论述,错误的一项是(

)A.《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B.该书以现代的、科学的学术观念研究传统典籍,摒弃一味“尊经”“崇古”的旧习,实事求是地审视传统文化的精神。C.全书夸奇炫博,语言绮丽深邃,不时闪现出真知灼见,给读者以深沉的启示。D.读这本书时,切不可死记硬背“书籍名,作者名,作者时代,书籍卷数”这类知识,要注重了解“古书的来历,其中的大要,历来对于该书有什么问题,直到现在为止,对于该书已经研究到什么程度”。【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名著阅读。C.《经典常谈》是一本写给中学生看的书,格外重视这本书的普及性和通俗性。全书不夸奇炫博,不故作高深,读起来明快利落,不蔓不枝。选项“夸奇炫博,语言绮丽深邃”错误。故选C。9.同学们读了《经典常谈》后,整理了下面的有关内容,其中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为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B.《经典常谈》全书共十三篇,介绍了《说文解字》《周易》《史记》等经典著作,并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C.《经典常谈》介绍的史书有《春秋》《战国策》《史记》《汉书》《论语》等,这些史书涉及纪传体、编年体等多种体裁。D.《经典常谈》叙述的语言平实,论述思路严密,是一部按照严谨的传统学术观念撰写的学术著作集。【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名著阅读。A.《经典常谈》是朱自清为中学生撰写的,不是为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撰写,此项表述有误;C.《论语》是四书之一,不是史书,此项表述错误;D.《经典常谈》叙述的语言流利畅达,娓娓道来,普及性和通俗性极强,不是按照严谨的传统学术观念撰写的学术著作集,此项表述错误;故选B。10.在人家门头上,在小孩的帽饰上,我们常见到八卦那种东西。八卦是圣物;放在门头上,放在帽饰里,是可以辟邪的。辟邪还只是它的小神道;它的大神通在能够因往知来,预言吉凶。算命的,看相的,卜课的,都用得着它。他们普通只用五行生克的道理就够了,但要详细推算,就得用朗阳和八卦的道理。八卦及阴阳五行和我们非常熟悉;这些道理直到现在还是我们大部分人的信仰;我们大部分人的日常生活不知不觉之中教这些道理支配着。行人不至,谋事未成,财运欠通,婚姻待决,子息不旺,乃至种种疾病疑难,许多人都会去求签问卜,算命看相,可见影响之大。讲五行的经典,现在有《尚书·洪范》;讲八卦的便是《周易》。——选自《<周易>第二》)(1)以上文段出自(作者)写的《经典常谈》,这部书是他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的著作,全书共篇。(2)在阅读时,如果你对文学感兴趣,可以先读《诗第十二》《文第十三》两篇,我们称这种读书方法为。以上的文段内容可以简要概括为。(3)有学者指出,朱自清在《经典常谈》中介绍一部经典时,叙述它的源头、发展与特点,使读者油然产生了去了解经典的欲望。请从下面备选中任选一本,结合名著内容,说说作者是如何介绍的。备选:《诗经》《尚书》【答案】(1)朱自清传统文化13(2)选择性阅读选文讲了八卦的作用、来源及商民族卜吉凶的方式(3)示例:《尚书》:作者首先从“《尚书》是中国最古的记言的历史”,说到《尚书》主要内容及其形式,以及《尚书》的成书过程及书名的含义;着重介绍了《尚书》流传过程中的种种遭遇,特别是“今文”和“古文”之争;最后又介绍了作者所见的最新的研究成果,指出《今文尚书》也有真伪之分。流畅中带着起伏,既传递给读者知识,还带给读者惊奇。【解析】(1)本题考查作家作品识记。朱自清的《经典常谈》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文等十三篇,这部书是他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的著作,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与历史脉络。全书对经典的梳理与讲解,不仅知识上简洁精辟,文字上更是白话文通俗流畅的典范;让古文对读者来说更为亲近、熟悉,从而启发读者的兴趣,是读者概览中国古典文学的不二之选。(2)本题考查阅读方法及名著内容概括。阅读名著时,借助精读和跳读结合、比较阅读、选择性阅读等读书方法,有助于在初步了解整部作品内容的基础上深入探究,从而获得有益的启示。由“如果你对文学感兴趣,可以先读《诗第十二》《文第十三》两篇”可知,这是根据自己的阅读兴趣来选择阅读篇目,是选择性阅读,“选择性阅读”是一种理性的、目的性很强的阅读方式,它往往与阅读者的兴趣、目的密不可分。由选文“辟邪还只是它的小神道;它的大神通在能够因往知来,预言吉凶。算命的,看相的,卜课的,都用得着它”可知,选文讲了八卦的作用;由选文“八卦及阴阳五行和我们非常熟悉;这些道理直到现在还是我们大部分人的信仰;我们大部分人的日常生活不知不觉之中教这些道理支配着”“讲八卦的便是《周易》”可知,讲“八卦”就是出自《周易》即它的来源。由选文“行人不至,谋事未成,财运欠通,婚姻待决,子息不旺,乃至种种疾病疑难,许多人都会去求签问卜,算命看相”可知,讲商民族卜吉凶的方式。(3)本题考查名著内容介绍。示例一:《诗经》。《经典常谈》从诗的源头写起,介绍了《诗经》的由来和的发展,以及孔子采取了断章取义的办法,用《诗》来讨论做学问做人的道理,后世对孔子以诗教化思想的继承和诞续,最后介绍诗经六义。阅读《诗经》,不仅可以了解先秦人们的生活,从中感悟做学问做人的道理,还可以欣赏其诗的语言美、韵中美。示例二:《尚书》。《经典常谈》中首先介绍了《尚书》是中国最古的记言的历史,说到《尚书》主要内容及其形式,以及《尚书》的成书过程及书名的含义,并记叙了汉哀帝时刘歆和《五经》博士的今古文字之争以及对《尚书》的考证,最后确认伏生的《尚书》二十九篇才是真本。通过阅读,可以了解围绕《尚书》出现的生动故事以及专家们不辞辛苦地一次又一次地去伪存真的艰难考证。11.为了提高阅读效率,老师推荐大家采用选择性阅读的方法阅读《经典常谈》,请你据此完成下面表格。方法提要阅读任务目的性较强,每次阅读只关注某一方面的内容,可以是需要阅读的内容,也可以是感兴趣的内容。小李想要了解屈原的爱国情感,那么他应该选择阅读的内容是(

)A.《说文解字》第一

B.四书第七C.《周易》第二

D.辞赋第十一【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识记。A.《说文解字》第一,秦以前:战国末期,由于文字统一的需要,出现了“仓造字”的传说。秦以后:秦始皇时,小篆成为国书,不久便有了隶书;汉末,字体由椭圆变为扁方,形成了标准的隶书;魏晋之际,变为“今草”;魏代将隶书去了挑笔,变为“正书”;晋代称为“楷书”,宋代又改称为“真书”;B.四书第七,“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是《易》《书》《诗》《礼》《春秋》。《礼记》里的《大学》,本是一篇,朱子给分成经一章,传十章;C.《周易》第二,战国末期道家学说、阴阳家的学说盛行,儒家借卦爻辞发扬儒家哲学,留存下来的便是《易传》;此外还有《文言》《系辞》两传;到了汉代,又新发现了《说卦》《序卦》《杂卦》三种传,后称这三种传为《逸易》;D.辞赋第十一主要讲述了屈原作《离骚》的过程,这一部分介绍了屈原的人生经历和他的爱国之情,符合题意;故选D。12.阅读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在人家门头上,在小孩的帽饰上。我们常见到入卦那种东西。八封是圣物;放在门头上,放在帽饰里,是可以辟邪的。辟邪还只是它的小神通;它的大神通在能够因往知来,预言言凶。算命的,看相的、卜课的,都用得着它。他们普通只用五行生克的道理就够了,但要详细推算,就得用阴阳和八卦的道理。八封及阴阳行和我们非常熟习,这些道理直到现在还是我们大部分人的信仰;我们大部分人的日常生活不知不觉之中教这些道理支配着。(选自《周易第二》)(1)《经典常谈》的作者是,全书共篇,介绍了《说文解字》《周易》《史记》等经典著作,并概括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2)作者从人家门头上和小孩的帽饰上的八卦说起,有什么作用?【答案】(1)朱自清13(2)激发读者对《周易》的阅读兴趣,《周易》在生活中的实用性等,言之有理即可【解析】(1)本题考查作家作品识记。朱自清的《经典常谈》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文等十三篇,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与历史脉络。全书对经典的梳理与讲解,不仅知识上简洁精辟,文字上更是白话文通俗流畅的典范;让古文对读者来说更为亲近、熟悉,从而启发读者的兴趣,是读者概览中国古典文学的不二之选。(2)本题考查句段作用分析。由“八封及阴阳行和我们非常熟习,这些道理直到现在还是我们大部分人的信仰;我们大部分人的日常生活不知不觉之中教这些道理支配着”可知,作者从生活中的常见事物中的“八卦”说起,而“八卦”就是出自《周易》,故自然而然引发读者对《周易》的兴趣,从而强调《周易》在生活中的实用价值。13.阅读下面名著选段,请根据要求完成问题。【甲】八卦的基础便是一、二、三的数目。整画“一”是一;断画一是二;三画叠而成卦是三。这样配出八个卦,便是乾、兑、离、震、艮、坎、巽、坤,是这些卦的名字。那整画、断画的排列,也许是排列著(shī)草时触悟出来的。八卦到底太简单了,后来便将这些卦重起来,两卦重作一个,按照算学里错列与组合的必然,成了六十四卦。【乙】许多人家的中堂里,供奉着“天地君亲师”的大牌位。天地代表生命的本源。亲是祖先的意思,祖先是家族的本源。君师是政教的本源。人情不能忘本,所以供奉着这些。荀子只称这些为礼的三本,大概是到了后世才宗教化了的。(1)上面两段文字节选自我国现代杰出散文家、诗人、学者的经典名著《经典常谈》,其中选段【甲】介绍的是儒家的经典著作《》,选段【乙】介绍的是古代著名典籍《礼记》。(2)请分别介绍【甲】【乙】两部经典著作的主要内容。【答案】(1)朱自清《周易》(2)《周易》是一部古代占筮之书,书中记载了许多殷周时期的历史故事,其思想内容被运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人们道德修养的指南。《礼记》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仪,记录儒家创始人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记述修身做人的准则。【解析】(1)本题考查名著常识的识记。①空:《经典常谈》写于1942年,是现代杰出散文家、诗人、学者朱自清先生专为中学生“量身定制”的,介绍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经典的启蒙读物。②空:《经典常谈》中的第二章《周易》主要讲述的是战国末期道家、阴阳学说盛行,儒家借卦爻辞发扬儒家哲学,留存下来的便是《易传》;此外还有《文言》《系辞》两传;到了汉代,又新发现了《说卦》《序卦》《杂卦》三种传,后称为《逸易》。结合甲文“这样配出八个卦,便是乾、兑、离、震、艮、坎、巽、坤,是这些卦的名字”“八卦到底太简单了,后来便将这些卦重起来,两卦重作一个,按照算学里错列与组合的必然,成了六十四卦”可知,选段甲介绍的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周易》。(2)本题考查概括内容。《周易》是我国一部最古老而深邃的经典,是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在古代是帝王之学,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如果从本质上来讲,它又是一本关于“卜筮”之书。“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周易》便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理论的书。《礼记》《礼记》的主要内容是关于从先秦到秦汉时期的礼的制度规范,其中以先前的礼仪制度为重点,还包括孔子和其主要弟子的思想和言论。《礼记》既有关于礼仪制度的记录和规范,又有阐述了礼的基本理论、“礼”形成的伦理道德思想以及关于“礼”的解读和外延等论述。《礼记》不仅是一部关于礼学和礼文化的儒家思想经典,更是一部包含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哲学、伦理和社会制度的的经典著作。14.阅读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在人家门头上,在小孩的帽饰上,我们常见到八卦那种东西,八封是圣物;放在门头上,放在帽饰里,是可以辟邪的。辟邪还只是它的小神通;它的大神通在能够因往知来,预言吉凶。算命的,看相的、卜课的,都用得着它,他们普通只用五行生克的道理就够了,但要详细推算,就得用阴阳和八卦的道理。八封及阴阳五行和我们非常熟习,这些道理直到现在还是我们大部分人的信仰;我们大部分人的日常生活不知不觉之中教这些道理支配着。(选自《周易第二》)以上文字出自于朱自清的,全书共篇,介绍了《说文解字》《周易》《史记》等经典著作,并概括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答案】《经典常谈》13【解析】考查作家作品识记。朱自清的《经典常谈》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文等十三篇,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与历史脉络。全书对经典的梳理与讲解,不仅知识上简洁精辟,文字上更是白话文通俗流畅的典范;让古文对读者来说更为亲近、熟悉,从而启发读者的兴趣,是读者概览中国古典文学的不二之选。15.这部著作是他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全书共13篇,介绍了《说文解字》《周易》《史记》等经典著作,并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以此展示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自出版以来,深受广大读者喜爱,产生了很大影响。(1)这部著作的名称是①,作者是②。(2)请你结合本书的内容,说说中学生阅读中国古代经典的意义。(答出两点即可)【答案】(1)《经典常谈》朱自清(2)①可以充实精神内涵,比如读《汉书》,我们可以通过其中古人的故事,感受古人的精神品质,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②可以提升个人修养,比如从儒家经典中我们可以汲取有关学习、做人等多方面的道理,提升自身修养。【解析】(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根据文段“这部著作是他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全书共13篇,介绍了《说文解字》《周易》《史记》等经典著作,并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以此展示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自出版以来,深受广大读者喜爱,产生了很大影响”可知,文段选自《经典常谈》;朱自清的《经典常谈》于1942年出版,几十年来广为流传,成为普及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的经典佳作。全书对经典的梳理与讲解,知识上简洁精辟,文字上通俗流畅,见解上鞭辟入里,可以使读者对古文更亲近、更有熟悉感,从而产生兴趣,是读者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经典指南,也是国学阅读的入门佳作。(2)本题考查阅读经典的意义。首先,文学经典是学生个人成长的良田沃土,是他们汲取经验、学习知识、改变气质的最好途径。如阅读《辞赋》《诗》《文》等,我们可以陶冶情操、升华气质,还可以作为学习写作的丰厚土壤;其次,可以提升个人修养。从儒家经典作品,如《论语》中,我们可以汲取有关学习、做人等多方面的道理,提升自身修养;再者,阅读经典也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目前,许多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不强。如阅读《战国策》《史记》等,不仅可以了解历史,还可以充实精神内涵。并且,学生的诵读能力被转化为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深厚的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16.《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先生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他希望同学们读了《经典常谈》,“把它当做一只船航到经典的海里去”。根据你对这本书的理解,完成下面问题。(1)依据文章内容,下列对《经典常谈》这本书的作用概括最准确的的一项是(

)A.该书指出了现代学生应该读些古书的原因和一些方法。B.该书不是写给专家和大学里专门研究古书的学生看的,而是写给那些需要读些古书的学生看的。C.该书是一些古书的“切实而浅明的白话文导言”。D.该书是理想中一般人的经典读本,读了这本书就等于接受了经典训练,不用再去接触古书了。(2)现代学生为什么应该读一些古书?请联系本书作简述。【答案】(1)C(2)①书籍的实质和形式是分不开的,要了解它享受它,必须面对它本身,涵泳得深,体味得切,才有得益。②阅读经典能扩大视野、扩大胸襟、增长见识。(或“经典的作用不在实用,而在于文化,有无用之用”)③作为一国有相当教育的国民有接触本国经典的义务。(或“读一些培育着咱祖先的古书使我们不至于无本”)【解析】(1)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的理解。A.是作者有关阅读经典的观点,不是该书的作用;B.讲该书的适用对象,不是该书的作用;D.“不用再去接触古书了”与作者写书的意图“把它当做一只船航到经典的海里去”相矛盾;故选C。(2)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理解。《经典常谈》是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的汇编,包括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等多种流派的经典著作。现代学生应当读一些古书的理由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古书是人类文明的精华。古书不仅是一种文化遗产,更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这些经典著作中包含了诸多的思想、哲学、历史和文化,对于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和思想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其次,古书可以帮助现代学生拓宽视野和思维方式。古书的作者们生活在不同的时代和社会环境下,他们的思考方式和价值观与现代人有很大的差异。通过阅读古书,现代学生可以拓宽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视野,了解不同的文化和思想传统,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当代社会的挑战。最后,古书可以帮助现代学生提高自己的素养和修养。古书中的思想和道德理念经过了历史的检验和沉淀,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和道德准则。通过阅读古书,现代学生可以学习到传统的美德和道德标准,提高自己的修养和素养,同时也可以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对于现代社会的启示和指导。阅读下面的片段,完成下面小题。【片段一】在人家门头上,在小孩的帽饰上,我们常见八卦那种东西。八卦是圣物,放在门头上,放在帽饰里,是可以辟邪的。辟邪还只是它的小神通,它的大神通在能够因往知来,预言吉凶。算命的,看相的,卜课的,都用得着它。——《周易第二》【片段二】蓍草的应用,也许起于民间;但八卦的创制,六十四卦的推演,巫与卜官大约是重要的角色。古代巫与卜官同时也就是史官,一切的记载,一切的档案,都掌管在他们手里。他们是当时知识的权威,参加创卦或重卦的工作是可能的。——《周易第二》【片段三】郑玄是东汉人,他是专给毛《传》作《笺》的,有时也采取别家的解说;不过别家的解说在原则上也还和毛氏一鼻孔出气,他们都是以诗证史。——《诗经第四》【片段四】“注”原只是解释字句,但后来也有推演辞意、补充故事的。用故事来说明或补充原文,以及一般的解释辞意,大抵明白易晓。《春秋》三传和《诗毛氏传》阐明辞意,却是断章取义,甚至断句取义,所以支离破碎,无中生有。——《文第十三》17.【分析鉴赏】下面的批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片段一】以人们日常生活中熟知的“八卦”开篇,引出对《周易》的介绍,这种开头方法能极大地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B.【片段二】作者用“也许”“大约”“可能”等词语,可见作者对待学术问题的严谨、认真态度。C.【片段三】“一鼻孔出气”这口语化的表达,十分诙谐、轻松。严肃、庄重的学术著作因此而活泼起来。D.【片段四】他人所作的“注”能帮助我们理解著作,所以我们阅读作品时一定要认真阅读“注”,并且要完全相信“注”。18.【分析探究】朱自清的《经典常谈》兼具故事性和知识性,因此成了经典作品。比如《战国策第八》一篇中,1-5段都在讲述时代背景,非常具有故事性,特别是合纵派代表苏秦和连横派代表张仪的故事更是令人印象深刻,最后一段提及《战国策》一书时,又具有知识性的特点,让我们了解了《战国策》的编者、文辞特点、记事起止年代等。请你以《说文解字第一》或《史记汉书第九》为例,分析其内容的故事性和知识性的特点。【答案】17.D18.《说文解字第一》:故事性:开头的“仓颉造字”的传说,文中秦始皇统一文字的故事和“甲骨文”被发现的故事,都增添了内容的趣味性。知识性:“六书”的详细介绍,让我们了解了造字和用字的六个条例;书体演变的过程,让我们知道了演变的主因和方向,都是在求应用便利。《史记汉书第九》:故事性:讲述司马迁身世的故事,打动人心。班固创作《汉书》过程的故事及他的妹妹曹大家及他人共同创作《汉书》的情节也是引人入胜。知识性:对《史记》《汉书》两部典籍的体例、内容和特色的介绍以及作者表达见解的文字,颇具学术性。【解析】17.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的理解。D.根据【片段四】“‘注’原只是解释字句,但后来也有推演辞意、补充故事的。用故事来说明或补充原文,以及一般的解释辞意,大抵明白易晓。《春秋》三传和《诗毛氏传》阐明辞意,却是断章取义,甚至断句取义,所以支离破碎,无中生有”可知,“注”后来有推演辞意,补充故事的,有的甚至是断章取义,所以不可全信;而非“并且要完全相信‘注’”;理解有误;故选D。18.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的把握和品析。《说文解字》,秦以前:战国末期,由于文字统一的需要,进而出现了仓颉造字的传说。秦以后:始皇时,文字统一为小篆,又形成隶书;汉末时,隶书由椭圆变为扁方,称作“汉隶”;魏晋之际,隶书变为“正书”;晋至唐朝,又称为“隶书”,称“汉隶”为“八分书”;晋代正书简化形成“行书”,晋代也称为“楷书”,宋代又改称为“真书”。由此可知,《说文解字第一》中,1—5段都在讲仓颉造字是怎么来的和秦始皇、许慎等人对汉发展的贡献,非常具有故事性。后面都在介绍不同的汉字、造字和用字六个条例等内容,非常具有知识性。司马迁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汉人称为《太史公书》。《史记》以后,续作很多,但都不真实,班彪加以整理补充,著了六十五篇《后传》。这部书没有流传下来,但他的儿子班固的《汉书》是用它作底本的。由此可知,《史记汉书第九》中,讲述司马迁身世的故事,打动人心;班固创作《汉书》过程的故事及他的妹妹曹大家及他人共同创作《汉书》的情节也是引人入胜,非常具有故事性;后面对《史记》《汉书》两部典籍的体例、内容和特色的介绍以及作者表达见解的文字,颇具学术性,非常具有知识性。阅读《经典常谈》中选段,回答问题。《周易》现在已经成了儒家经典的第一部;但早期的儒家还没有注意这部书。孔子是不讲怪、力、乱、神的。《论语》里虽有“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的话,但另一个本子作“五十以学,亦可以无大过矣”,所以这句话是很可疑的。孔子只教学生读《诗》《书》和《春秋》,确没有教读《周易》。《孟子》称引《诗》《书》,也没有说到《周易》。《周易》变成儒家的经典,是在战国末期。那时候阴阳家的学说盛行,儒家大约受了他们的影响,才研究起这部书来。那时候道家的学说也盛行,也从另--面影响了儒家。儒家就在这两家学说的影响之下,给《周易》的卦爻辞作了种种新解释。这些新解释并非在忠实的确切的解释卦爻辞,其实倒借着卦爻辞发挥他们的哲学。这种新解释存下来的,便是所谓《易传》。19.“四书五经”是儒家经典的合称,其中“四书”指《论语》《孟子》《①》《②》,“五经”指《诗》《书》《③》《易》《春秋》。20.对上面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不相信世上有鬼怪神仙,所以就不喜欢谈论鬼神的《周易》。B.从文献记载来看,孔子和孟子缺少对《周易》的关注和研究。C.古代典籍在传播过程中,会有不同版本,不同说法。D.儒家对《周易》的解释保存在《易传》中。21.根据上面这段话概括《周易》成了儒家经典的原因。【答案】19.①大学(或“中庸”)②中庸(或“大学”)③礼(礼记)20.A21.战国末期,受阴阳家和道家影响,儒家开始对《周易》的卦爻辞进行解释借以发挥自己的哲学,从而使其成为自家的经典。【解析】19.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四书五经,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20.本题考查理解语段内容。A.“孔子不相信世上有鬼怪神仙,所以就不喜欢谈论鬼神的《周易》”有误。根据语段中“《周易》现在已经成了儒家经典的第一部;但早期的儒家还没有注意这部书。孔子是不讲怪、力、乱、神的。《论语》里虽有‘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的话,但另一个本子作‘五十以学,亦可以无大过矣’,所以这句话是很可疑的”分析,A项因果关系有误。故选A。21.本题考查理解与概括。结合语段中“《周易》变成儒家的经典,是在战国末期”“儒家就在这两家学说的影响之下,给《周易》的卦爻辞作了种种新解释。这些新解释并非在忠实的确切的解释卦爻辞,其实倒借着卦爻辞发挥他们的哲学”可概括出:战国末期,受阴阳家和道家影响,儒家开始对《周易》的卦爻辞进行解释借以发挥自己的哲学,从而使其成为自家的经典。阅读《经典常谈》中的章节回答问题。①战国末期,道家、阴阳家学说盛行,儒家受两派影响,对《周易》的卦爻辞作了种种新解释,借着卦爻辞发扬儒家哲学。这种新解释的内容,便是所谓《易传》。②《易传》中间较有系统的是彖辞和象辞。彖辞断定一卦的涵义——“彖”就是“断”的意思。象辞推演卦和爻的象,这个“象”字相当于现在所谓“观念”。此外还有《文言》《系辞》两传。《文言》解释乾坤两卦;《系辞》发挥宇宙观人生观,偶然也有分别解释卦爻的话。《系辞》是最重要的一部《易传》。③到了汉代,新发现了《说卦》《序卦》《杂卦》三种传,后来称为《逸易》。《说卦》推演卦象,说明某卦的观念象征着自然界和人世间的某些事物。《序卦》说明六十四卦排列先后的道理。《杂卦》比较各卦意义的同异之处。22.以上内容节选自《经典常谈》第二篇中的《周易》,用一句话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不超过8个字)23.在第六篇中谈到《春秋》三传,除《榖梁传》外,其余两传是、。【答案】22.介绍周易的演变23.《左传》《公羊传》【解析】22.考查概括语段内容。根据选段中的“战国末期,道家、阴阳家学说盛行,儒家受两派影响”“这种新解释的内容,便是所谓《易传》”,末段中的“到了汉代,新发现了《说卦》《序卦》《杂卦》三种传,后来称为《逸易》”可知,选段主要介绍了周易的演变。23.考查文学常识。《春秋三传》是《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的合称。《春秋》经文言简义深,如无注释,则无法理解。注释《春秋》的书,有左氏、公羊、谷梁三家,另有邹氏、夹氏二家,早在汉朝即已失传。所以自汉至今,学者仅仅凭借“三传”研读《春秋》。《春秋》是记事的,后多散佚,仅留下孔子整理的鲁国《春秋》,汉代有重新编撰整理的“春秋三传”,即《公羊传》《谷梁传》《左传》,且都是编年体史书。2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出自《周易》,意思是天道运行刚健有力,永无止息,而君子处世,也应该遵循天道,刚毅坚韧,持之以恒,努力奋进。这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之一。下面的活动围绕“自强不息”这一中华传统美德展开。(1)学校举行演讲比赛,有同学搜集了以下一组故事,准备以“只有自强不息才能成功”为主题,写一篇精彩的演讲稿,这组故事中不符合主题要求的两项是(

)A.高山流水 B.孙康映雪 C.车胤囊萤 D.卧薪尝胆 E.岳母刺字 F.苏秦刺股(2)下面是李明同学写给语文老师的邀请函,其中有两个不当之处,请找出并指正。邀请函尊敬的杨老师:您好!我们班将于本周五(10月25日)在班内举办以“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班会,特邀请您参加,请您务必按时到会。九(3)班班委会2023年10月21日(1)(2)【答案】(1)AE(2)①“10月25日”不够具体,可改为“10月25日上午10点”。②“请您务必按时到会”语言不得体,应改为“敬请到时出席”。【解析】(1)本题考查文化常识。“高山流水”是一则来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比喻知音难遇或乐曲高妙。不符合活动主题;“岳母刺字”是指民族英雄岳飞的母亲在岳飞背上刺上了“尽忠报国”四个字,是教育儿女热爱祖国的。不符合活动主题;故选AE。(2)本题考查邀请函的书写。邀请函需注意以下事项:①一个合格的邀请函,对被邀请人的称谓是必不可少的。正式的称谓会显得你的邀请函更加庄严,正式的称谓有尊敬的xx先生、亲爱的xx小姐等。②正文部分,邀请的事务交代周详,邀请的内容记得交代清楚,时间地点等交代详细一点,以免被邀请人发生误会,搞错了时间地点。结尾应该对被邀请人的到来表示感谢或期待。首先,“本周五(10月25日)”对时间的交代不够具体,可加上具体的时间例如“10月25日上午9点”;其次,“请您务必按时到会”语气过于强硬不得体,可改为“敬请到时出席”或“敬请您拨冗到会”。25.九(1)班举行“君子自强不息”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一起参与。(1)请结合语段中划线句内容,把《周易》中的句子补充完整,以更好认识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的内涵。“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语出《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前一句意为:上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发愤图强、刚毅坚卓、永不停息。后一句意为: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只有积累道德,方能容载万物、承担事业。(2)活动中,小语同学撰写了下面一段演讲稿,请你帮他修改自强不息是优秀品格。自强意味着我们要努力变强,而不息是让我们持之以恒,不放弃。【甲】我们都知道德国音乐家贝多芬,他年幼时双耳失聪,倍受打击,但他仍旧坚持音乐创作,写下了闻名世界的“欢乐颂”。他的经历告诉我们,艰难困苦中坚持自强不息,可以获得成功。自强不息其实不一定是要身处逆境,我们发愤图强,持之以恒,不放弃,充满正能量,是一个自强不息的人。①【甲】处画线句有一处标点使用不当,请你修改。②请在横线上填上最恰当的一组关联词语。(3)交流会上,同学们彼此分享了对本次活动主题的理解与看法。活动中轮到你发言,你会怎么说?(100字左右)(4)小文学习十分努力,但多次考试成绩都不够理想。他感到前途渺茫,打算放弃学习。参加了本次活动后,你打算怎样劝说他?【答案】(1)君子以厚德载物(2)①“欢乐颂”的双引号(“”)改为书名号(《》)②只要就(3)示例:同学们,大家好!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离我们并不遥远。对于我们初中生而言,做到勤思苦学,就是做到了自强不息。所以,我们要立足于学习,努力做到勤奋思考,刻苦学习,从而达到自强不息的境界。(4)示例:小文,不要放弃,身边的人都会帮助你,包括我,相信我,好吗?而且,作为中学生,我们都应该具有自强不息的精神,遇事不放弃,这样你的明天充满希望。如果就这样放弃了,难道你不觉得可惜吗?【解析】(1)本题考查对名言警句的识记。根据句意可知,此处应填写“君子以厚德载物”,注意“载”的书写。(2)①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用法。 “欢乐颂”是一首乐曲的名字,应该用书名号,不能用双引号。②本题考查关联词的运用。“我们发愤图强,持之以恒,不放弃,充满正能量”是一个前提条件,只要符合这个条件,就会产生“是一个自强不息的人”的结果,所以这里应该填写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只要……就……”。(3)本题考查对活动主题的理解和看法。活动中发言要围绕“自强不息”的主题,同时要注意口语表达要顺畅,简洁。示例:同学们,大家好!“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往今来,能人异士用他们的经历告诉我们自强不息才能造就精彩。作为中学生的我们,也会面对挫折和无奈,但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坚强、努力、自强不息为美好的明天和未来拼搏。(4)本题考查劝说词。首先,要清楚劝说对象,题目要求你劝说同学。其次,分析情况:同学多次成绩都不够理想,他感到前途渺茫,打算放弃。最后,组织语言进行劝说。劝说时要注意有称呼语,说话得体有礼貌,引用一句符合主题的名言。示例:小文同学,不要对未来丧失信心,俗话说“成功总在风雨后”,君子要自强不息,请相信自己,你一定会从失败中站起来的。26.学校开展“寻自强不息人物”实践活动,请你参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出自《周易》,意思是天道运行刚健有力,永无止息,而君子处事,也应该遵循天道,刚毅坚韧,持之以恒,努力奋进。(1)活动一:学校开展“论不屈不挠”演讲比赛,潇潇同学缺少事实论据。请你从本学期所读的名著中选择一个人物,写出其事例,展示其不屈不挠的精神。A.《水浒传》鲁智深

B.《聊斋志异》席方平(2)活动二:2022年,17岁的苏翊鸣在北京冬奥会上“一鸣惊人”。过去几年,他几乎把所有时间都投入到训练中。决赛时,他完成了此前未曾挑战过的动作,成为历史上最年轻的单板大跳台冠军。活动中,你获得了采访苏翊鸣的机会。请结合材料,紧扣活动主题,完成以下采访提纲。采访提纲采访对象苏翊鸣,北京冬奥会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比赛冠军采访目的采访方式在线访谈采访问题问题1:

问题2:(3)活动三:潇潇写了上联,请从下列两位自强不息的人物中,选择一位完成下联。祖逖

苏轼上联:匡衡凿壁偷光,精神万代传下联:【答案】(1)示例一:鲁智深拳打镇关西、火烧瓦罐寺、大闹桃花扇、野猪林救林冲、落草二龙山,他是一个痛恨黑暗势力,反抗到底、不屈不挠的硬骨头。示例二:席方平地府告状不成功,来到阎王殿告状,被阎王用火烧、锯体等酷刑折磨,仍然坚持鸣冤。最后洗刷了父亲的冤屈,惩罚了贪官酷吏。他是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好儿子。(2)采访目的示例:学习自强不息精神/致敬少年榜样问题示例一:苏翊鸣先生,您在比赛中为何选择此前未曾挑战过的动作?示例二:苏翊鸣先生,您能说说,在比赛中为什么获得挑战的勇气?

示例三:苏翊鸣先生,您在平时训练时,是怎样坚持下来的?(3)示例一:祖逖闻鸡起舞,品质千秋赞

示例二:苏轼宠辱不惊,丹心千古照【解析】(1)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围绕“论不屈不挠”这个主题,根据名著人物的主要事迹,分析人物“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即可。示例:鲁智深是一个不屈不挠的人物。他为了救林冲,不惜与权贵作对,甚至冒着生命危险。他火烧瓦罐寺、大闹桃花村,从不屈服于权威,坚定地捍卫着自己的信念和朋友的利益。他的勇气和毅力,充分展示了不屈不挠的精神。(2)本题考查拟写采访提纲。第一问考查采访目的。从活动主题“寻自强不息人物”,和采访对象“苏翊鸣,北京冬奥会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比赛冠军”可以推断,整个采访的目的在于,了解致敬苏翊鸣这位少年榜样,学习自强不息的奥运精神。第二问考查采访问题拟写。要有称呼语,可从苏翊鸣备战奥运时的过程、困难,以及赢得比赛后的心情等进行采访,语言通顺,合乎情理即可。示例:①苏翊鸣先生,请问在备战奥运会的过程中,您认为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您又是怎样克服的?②苏翊鸣先生,请问在比赛中您是如何做好规划、调整心态的?(3)本题考查拟写对联。拟写对联时应注意:①字数相等:②词类相当:③结构相应:④平仄相对,仄起平收:⑤内容相关。先观察上联,“匡衡”点出人物名称,“凿壁偷光”点出人物的主要事迹,“精神万代传”点出人物精神永传,是主谓短语,据此拟写下联即可。示例:苏轼写诗作文,名声百世扬。27.“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出自《周易》,意思是天道运行刚健有力,永无止息,而君子处世,也应该遵循天道,刚毅坚韧,持之以恒,努力奋进。这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之一。下面的活动围绕“自强不息”这一中华传统美德展开。请你完成以下任务。(1)【任务一:名著中显自强】你所在的学习小组计划在班会上展示名著阅读笔记,请你将有关内容补充完整。艾青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和“太阳”。他的长诗《向太阳》《》,借歌颂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的歌手。这些诗歌也是自由体诗的代表,表现出简洁明快的特点,呈现出散文化、口语化的风格,诗中含有大量的设问、呼告、对话、引语等,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真切感和表现力。(2)【任务二:阅读中明自强】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后请拟写一个标题。段意花是益阳水文局的临时工,丈夫李国庆在益阳水文站工作。他们在一条趸船上住了14年,经常勇赴江流,拯救了一个又一个溺水的生命。保守估计,他们先后救了50人,年龄最大的83岁,最小的7岁。和许多普通家庭一样,他们靠着自己微薄的收入过着非常清贫的生活,以至于6万多元的债务整整还了17年。5月15日是“国际家庭日”,段意花的家庭在这一天被全国妇联评为“全国最美家庭”。(3)【任务三:实践中谈自强】国家号召“青年当自强”,请你写一段80字以内的议论性文字。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答案】(1)土地火把太阳与火把(2)示例一:益阳段意花夫妇勇救50名溺水者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示例一:段意花夫妇14年救50名溺水者。示例一:益阳段意花家庭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3)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希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奋斗中变为现实,青少年不要辜负这份希望。【解析】(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艾青,我国伟大的现代诗人,原名蒋海澄。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以后陆续出版诗集《大堰河》《火把》《向太阳》等。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是土地和太阳。“土地”这个意象,“土地”这个意象,凝聚着诗人对祖国以及对大地母亲深沉的爱,对祖国命运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