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行业政务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方案TOC\o"1-2"\h\u25111第一章政务信息化建设概述 37531.1政务信息化建设背景 3231901.2政务信息化建设目标 33896第二章政务信息化建设规划 4163972.1政务信息化规划原则 4320142.1.1遵循国家政策导向 4257272.1.2坚持以人为本 4276462.1.3注重信息安全 442192.1.4强化顶层设计 4217052.1.5优化资源配置 526862.2政务信息化规划内容 5229602.2.1总体目标 5293392.2.2发展战略 5199702.2.3重点任务 5236222.2.4技术路线 5223382.2.5保障措施 580372.3政务信息化规划实施 5236532.3.1组织实施 5253772.3.2项目管理 5235282.3.3监督评估 5143492.3.4政策宣传与培训 5184002.3.5交流合作 61170第三章政务信息化基础设施 6161693.1基础设施建设标准 6240133.1.1概述 6300423.1.2硬件设施建设标准 6307773.1.3软件设施建设标准 6264213.1.4网络设施建设标准 6304363.1.5安全设施建设标准 6101463.2基础设施布局 7217523.2.1概述 7126643.2.2数据中心布局 7176313.2.3网络架构布局 7196213.2.4安全设施布局 7310603.3基础设施维护与管理 7187993.3.1概述 7123113.3.2硬件设施维护与管理 7109813.3.3软件设施维护与管理 7212783.3.4网络设施维护与管理 8250193.3.5安全设施维护与管理 827771第四章政务信息资源整合 88064.1信息资源整合原则 8190264.2信息资源整合方法 88844.3信息资源整合策略 923439第五章政务服务平台建设 9313385.1政务服务平台架构 9213115.1.1架构设计原则 9265595.1.2架构层次划分 9204055.2政务服务平台功能 10246085.2.1用户管理 10276245.2.2政务服务事项办理 1040035.2.3政务信息查询 1052925.2.4政务投诉举报 1093695.2.5数据统计与分析 1022195.2.6信息发布与互动 1036085.3政务服务平台运维 10249185.3.1运维管理 1050515.3.2安全保障 11133445.3.3功能优化 11144335.3.4用户支持与培训 1158225.3.5平台升级与扩展 1110233第六章政务信息安全保障 11261806.1信息安全政策法规 11124446.1.1制定信息安全政策法规的必要性 11287616.1.2信息安全政策法规的主要内容 1124356.2信息安全防护措施 12222316.2.1物理安全防护 12324086.2.2网络安全防护 1224446.2.3数据安全防护 1235136.3信息安全应急响应 12202266.3.1应急响应预案制定 12109826.3.2应急响应实施 1223663第七章政务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 13191747.1人才队伍建设规划 13159337.1.1明确人才队伍建设目标 1341477.1.2制定人才队伍建设规划 1376337.2人才培养与培训 1351637.2.1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1357447.2.2加强人才培训 13222297.3人才激励与评价 1467807.3.1建立激励机制 14291137.3.2完善评价体系 1413144第八章政务信息化项目监管 14201318.1项目监管政策法规 14311618.2项目监管流程与方法 14269478.3项目监管效果评估 1520781第九章政务信息化绩效评估 1569229.1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1523279.1.1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15109329.1.2指标体系构成 16221469.2绩效评估方法与工具 16259499.2.1评估方法 16300579.2.2评估工具 16299819.3绩效评估结果应用 17300609.3.1改进策略制定 1724139.3.2绩效考核与激励 175390第十章政务信息化发展趋势与展望 171841710.1政务信息化发展趋势 172659810.1.1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 172876210.1.2物联网技术在政务领域的深入应用 181010110.1.3人工智能在政务信息化中的融入 181342810.1.4信息安全成为政务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关注 181931610.2政务信息化发展挑战 18349610.2.1技术更新迭代速度加快 181174310.2.2数据资源共享与开放程度不足 182545710.2.3政务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不足 182458310.3政务信息化发展前景展望 181294910.3.1政务信息化将向智慧转型 181674310.3.2政务信息化将助力职能转变 18900310.3.3政务信息化将促进与社会协同治理 19第一章政务信息化建设概述1.1政务信息化建设背景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我国高度重视政务信息化建设。政务信息化建设是深化职能转变、优化服务、提高治理能力和决策水平的必然要求。我国逐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政务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提高政务服务效能。在此背景下,政务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新时代工作的重要任务。1.2政务信息化建设目标政务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目标如下:(1)提高治理能力。通过政务信息化建设,提升决策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时效性,增强对社会事务的治理能力。(2)优化服务。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简化政务服务流程,提高政务服务效能,降低企业和社会公众办事成本,提升服务满意度。(3)促进信息资源共享。加强政务信息资源整合,实现部门间信息资源共享,打破信息孤岛,提高政务信息资源利用效率。(4)保障信息安全。建立健全信息安全防护体系,保证政务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保障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信息安全。(5)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政务信息化建设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数字经济、共享经济发展,助力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为实现上述目标,政务信息化建设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完善政务信息化基础设施,提升政务信息系统承载能力;推进政务信息系统整合与优化,提高政务服务效能;加强政务信息资源管理,促进信息资源共享;建立健全信息安全防护体系,保证信息安全;深化政务信息化应用,拓展政务服务领域;培养高素质的政务信息化人才队伍,为政务信息化建设提供人才保障。第二章政务信息化建设规划2.1政务信息化规划原则2.1.1遵循国家政策导向政务信息化规划应遵循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紧密结合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保证规划与国家整体发展目标相一致。2.1.2坚持以人为本政务信息化规划应以满足人民群众需求为出发点,关注用户体验,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2.1.3注重信息安全在政务信息化规划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信息安全因素,保证信息系统的稳定、可靠和安全。2.1.4强化顶层设计政务信息化规划应注重顶层设计,明确发展方向、目标和任务,保证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2.1.5优化资源配置政务信息化规划应充分挖掘现有资源,合理配置新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2.2政务信息化规划内容2.2.1总体目标明确政务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包括提高服务效率、提升治理能力、优化决策支持等。2.2.2发展战略制定政务信息化发展战略,包括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以及相应的战略措施。2.2.3重点任务梳理政务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任务,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业务系统建设、数据资源建设、安全保障等。2.2.4技术路线根据政务信息化需求,选择合适的技术路线,包括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2.2.5保障措施制定政务信息化建设的保障措施,包括组织保障、政策保障、资金保障、人才培养等。2.3政务信息化规划实施2.3.1组织实施明确政务信息化规划的实施主体,建立健全组织实施机制,保证规划的有效落实。2.3.2项目管理加强政务信息化项目的全过程管理,保证项目按照规划要求顺利进行。2.3.3监督评估建立政务信息化规划监督评估机制,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及时发觉问题并调整规划。2.3.4政策宣传与培训加强政务信息化政策宣传和培训,提高部门和社会各界对政务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和支持。2.3.5交流合作积极开展政务信息化交流合作,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推动政务信息化建设水平不断提高。第三章政务信息化基础设施3.1基础设施建设标准3.1.1概述政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是行业政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标准旨在保证基础设施的可靠性、安全性、高效性和可持续发展。本节将从硬件设施、软件设施、网络设施和安全设施四个方面阐述基础设施建设标准。3.1.2硬件设施建设标准(1)服务器:选用高功能、高可靠性的服务器设备,满足政务信息化系统的运行需求。(2)存储设备:采用高效、稳定的存储设备,保证数据存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3)终端设备: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终端设备,满足政务信息化应用需求。3.1.3软件设施建设标准(1)操作系统:采用国产自主可控的操作系统,提高系统安全性。(2)数据库:选用高效、稳定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保证数据安全、可靠。(3)中间件:采用成熟的中间件技术,提高系统兼容性和可扩展性。3.1.4网络设施建设标准(1)网络架构:采用层次化、模块化的网络架构,提高网络的可管理性和可扩展性。(2)网络设备:选用高功能、高可靠性的网络设备,保证网络的稳定运行。(3)网络安全:实施严格的网络安全策略,保障网络数据安全。3.1.5安全设施建设标准(1)物理安全:加强物理安全措施,保证基础设施不受外界侵害。(2)数据安全:实施数据加密、备份等措施,保障数据安全。(3)系统安全:采用安全加固、漏洞修复等技术,提高系统安全性。3.2基础设施布局3.2.1概述基础设施布局是指在政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对硬件、软件、网络和安全设施进行合理规划和配置。本节将从数据中心、网络架构、安全设施布局等方面进行阐述。3.2.2数据中心布局(1)地理位置:选择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的区域作为数据中心所在地。(2)设备布局:采用模块化设计,实现设备的灵活配置和扩展。(3)电源和制冷:保证数据中心电源稳定、制冷效果良好,满足设备运行需求。3.2.3网络架构布局(1)核心层:设置核心交换机,实现高速、可靠的数据交换。(2)汇聚层:设置汇聚交换机,实现数据的高速传输和汇聚。(3)接入层:设置接入交换机,实现终端设备与网络的连接。3.2.4安全设施布局(1)物理安全:设置专门的物理安全区域,加强安全防护措施。(2)网络安全:部署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安全设备,实施安全策略。(3)数据安全:采用加密、备份等技术,保障数据安全。3.3基础设施维护与管理3.3.1概述基础设施维护与管理是保证政务信息化基础设施正常运行、提高系统功能和降低故障风险的关键环节。本节将从硬件设施、软件设施、网络设施和安全设施维护与管理方面进行阐述。3.3.2硬件设施维护与管理(1)定期检查硬件设备运行状况,发觉问题及时处理。(2)对设备进行清洁、保养,延长设备使用寿命。(3)对设备故障进行快速响应,保证系统正常运行。3.3.3软件设施维护与管理(1)定期更新软件版本,修复漏洞。(2)对软件进行优化配置,提高系统功能。(3)对软件故障进行排查和修复,保证系统稳定性。3.3.4网络设施维护与管理(1)定期检查网络设备运行状况,发觉问题及时处理。(2)对网络进行优化配置,提高网络功能。(3)对网络故障进行快速响应,保证网络稳定运行。3.3.5安全设施维护与管理(1)定期检查安全设备运行状况,发觉问题及时处理。(2)对安全策略进行优化配置,提高系统安全性。(3)对安全事件进行快速响应,降低安全风险。第四章政务信息资源整合4.1信息资源整合原则政务信息资源整合是提高行业政务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水平的关键环节。在进行信息资源整合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合法性原则:在整合过程中,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保证信息资源整合的合法性。(2)系统性原则:将政务信息资源整合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全面考虑各个部门、各类信息资源的整合需求,保证整合工作的系统性。(3)共享性原则:强化政务信息资源的共享,打破部门壁垒,实现信息资源在不同部门、不同层次之间的共享。(4)安全性原则:在整合过程中,充分考虑信息资源的安全,保证整合后的信息资源不泄露、不失窃、不被非法篡改。(5)实用性原则:以满足政务信息化需求为导向,注重整合后的信息资源的实用性,提高政务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效益。4.2信息资源整合方法政务信息资源整合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梳理现有信息资源:对各部门现有的信息资源进行梳理,明确各类信息资源的属性、来源、用途等。(2)构建信息资源目录:以梳理出的信息资源为基础,构建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为整合工作提供依据。(3)制定整合方案:根据信息资源目录,制定具体的整合方案,明确整合目标、整合内容、整合步骤等。(4)技术支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如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为信息资源整合提供技术支持。(5)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整合过程中,建立健全信息资源管理制度,保证整合工作的顺利进行。4.3信息资源整合策略政务信息资源整合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政务信息资源整合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职责,统筹协调各方力量,保证整合工作的顺利进行。(2)优化资源配置:整合政务信息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政务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效益。(3)推进标准化建设:制定政务信息资源整合标准,推进标准化建设,保证整合工作的规范化和统一性。(4)强化培训与宣传:加强政务信息资源整合培训,提高部门工作人员的信息化素养,营造良好的整合氛围。(5)完善激励机制:建立健全政务信息资源整合激励机制,鼓励各部门积极参与整合工作,共同推进政务信息化建设。第五章政务服务平台建设5.1政务服务平台架构5.1.1架构设计原则政务服务平台架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安全性、可靠性、高效性、易用性和扩展性。在满足这些原则的基础上,实现政务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和协同,为公众和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5.1.2架构层次划分政务服务平台架构可分为以下几个层次:(1)基础设施层:包括服务器、存储、网络等硬件设施,以及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等软件设施。(2)数据资源层:整合各类政务数据,构建政务数据资源库,为上层应用提供数据支持。(3)平台服务层:提供统一的身份认证、权限管理、日志管理、消息推送等基础服务。(4)业务应用层:包含各类政务服务应用,如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查询、投诉举报等。(5)用户界面层:为用户提供政务服务的入口,支持多终端访问。5.2政务服务平台功能5.2.1用户管理政务服务平台应实现用户注册、登录、认证、权限管理等功能,保证用户信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5.2.2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政务服务平台应提供政务服务事项的在线办理功能,包括事项发布、申报、审批、反馈等环节。5.2.3政务信息查询政务服务平台应提供政务信息的查询功能,包括政策法规、办事指南、办理进度等。5.2.4政务投诉举报政务服务平台应提供投诉举报功能,方便用户对政务服务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反馈。5.2.5数据统计与分析政务服务平台应实现政务服务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功能,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持。5.2.6信息发布与互动政务服务平台应提供信息发布与互动功能,包括政务动态、新闻资讯、在线访谈等。5.3政务服务平台运维5.3.1运维管理政务服务平台运维管理包括服务器、存储、网络等硬件设施的监控与维护,以及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等软件设施的更新与升级。5.3.2安全保障政务服务平台应建立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包括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应用安全等,保证平台稳定、可靠运行。5.3.3功能优化政务服务平台应持续进行功能优化,提高平台响应速度和并发处理能力。5.3.4用户支持与培训政务服务平台应提供用户支持与培训服务,帮助用户熟悉平台操作,提高政务服务的效率。5.3.5平台升级与扩展政务服务平台应根据政务需求的变化,进行功能升级和扩展,以满足不断增长的政务服务需求。第六章政务信息安全保障6.1信息安全政策法规6.1.1制定信息安全政策法规的必要性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政务信息化建设在提高工作效率、优化服务能力的同时信息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制定信息安全政策法规,旨在明确信息安全的目标、任务、责任和措施,为政务信息化建设提供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6.1.2信息安全政策法规的主要内容信息安全政策法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信息安全基本原则:确立信息安全工作的基本方针、原则和要求,保证信息安全与信息化发展同步。(2)信息安全责任:明确部门、信息化实施单位及个人信息安全责任,保证信息安全工作的有效落实。(3)信息安全制度:建立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包括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信息安全应急响应等。(4)信息安全技术规范:制定信息安全技术规范,指导政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信息安全技术应用。(5)信息安全教育和培训:加强信息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部门及工作人员的信息安全意识和技能。6.2信息安全防护措施6.2.1物理安全防护物理安全防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机房安全:保证机房环境安全,包括防火、防水、防雷、防尘等。(2)设备安全:对关键设备进行安全防护,如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等。(3)介质安全:对存储介质的保管和使用进行严格管理,防止信息泄露。6.2.2网络安全防护网络安全防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边界防护:建立安全防护体系,对外部攻击进行有效拦截。(2)内部隔离:通过内部隔离,限制不同安全级别网络之间的信息交互。(3)入侵检测与防御:部署入侵检测系统,及时发觉并处理安全事件。(4)安全审计:对网络行为进行实时监控,分析安全风险,制定防范措施。6.2.3数据安全防护数据安全防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加密: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处理,防止数据泄露。(2)数据备份:定期进行数据备份,保证数据安全。(3)数据访问控制:对数据访问权限进行严格管理,防止数据被非法访问。6.3信息安全应急响应6.3.1应急响应预案制定应急响应预案是应对信息安全事件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事件分类:明确信息安全事件的类型和级别。(2)应急响应流程:制定应急响应流程,保证信息安全事件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3)应急响应组织:建立应急响应组织,明确应急响应职责。(4)应急响应资源:配备应急响应所需的设备、技术和人员。6.3.2应急响应实施应急响应实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事件报告:发觉信息安全事件后,及时报告给应急响应组织。(2)事件评估:对信息安全事件进行评估,确定事件级别。(3)应急处理:根据事件级别,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4)后续处理:对信息安全事件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第七章政务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7.1人才队伍建设规划7.1.1明确人才队伍建设目标为保证政务信息化建设的顺利推进,必须制定明确的人才队伍建设目标。具体目标包括:培养一批具备专业知识、业务能力、创新精神的政务信息化人才;构建一支结构合理、专业互补、梯次分明的人才队伍;提升政务信息化人才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7.1.2制定人才队伍建设规划依据人才队伍建设目标,制定以下规划:(1)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吸引优秀人才加入政务信息化队伍。(2)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注重专业背景、年龄结构、性别比例等方面的合理配置。(3)加强人才培训,提升政务信息化人才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4)建立人才激励机制,激发人才创新活力。7.2人才培养与培训7.2.1完善人才培养体系(1)建立健全政务信息化人才培养机制,保证人才队伍的可持续发展。(2)实施分类培养,针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背景的人才,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3)加强校企合作,推动产学研一体化,提高人才培养质量。7.2.2加强人才培训(1)定期开展政务信息化相关知识培训,提升人才的专业素养。(2)组织业务能力提升培训,增强人才的实际操作能力。(3)鼓励参加行业交流活动,拓宽人才视野,学习先进经验。(4)开展心理健康培训,关注人才身心健康,提高团队凝聚力。7.3人才激励与评价7.3.1建立激励机制(1)设立政务信息化人才突出贡献奖,表彰在政务信息化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2)完善薪酬体系,提高优秀人才的待遇,激发工作积极性。(3)提供晋升通道,为优秀人才提供更多发展机会。(4)开展团队建设活动,增强团队凝聚力,提高整体执行力。7.3.2完善评价体系(1)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公正性。(2)实施动态评价,关注人才成长过程,及时调整培养方案。(3)加强评价结果的应用,将评价结果与人才选拔、晋升、激励等环节相结合。(4)持续优化评价体系,适应政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需求。第八章政务信息化项目监管8.1项目监管政策法规政务信息化项目的监管工作,必须遵循严格的政策法规体系。我国已经建立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采购法》为核心的法律框架,为政务信息化项目的监管提供了法律依据。相关部门还需依据《政务信息系统采购管理暂行办法》、《政务信息系统项目验收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细化监管流程,明确责任主体。8.2项目监管流程与方法政务信息化项目监管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项目立项审批:项目申报单位需按照规定程序提交项目建议书,经相关部门审批通过后,方可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2)项目招投标:项目招投标需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定进行,保证项目招标过程的公开、公平、公正。(3)合同签订与履行:项目中标单位与项目申报单位签订合同,明确项目实施内容、进度、质量、价格等条款,并保证合同履行。(4)项目进度监管:项目实施过程中,监管部门需定期对项目进度进行跟踪检查,保证项目按计划推进。(5)项目质量监管:项目质量监管包括对项目成果的审查、验收等环节,保证项目质量符合要求。(6)项目资金监管:对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全程监控,保证资金合理使用,防止资金浪费。项目监管方法主要包括:(1)现场检查:监管部门对项目实施现场进行实地检查,了解项目进展情况。(2)定期汇报:项目实施单位定期向监管部门汇报项目进展情况,便于监管部门掌握项目动态。(3)第三方评估:邀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评估,为监管部门提供决策依据。8.3项目监管效果评估政务信息化项目监管效果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项目实施进度:评估项目实施进度是否符合计划要求,是否存在延期情况。(2)项目质量:评估项目成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是否存在质量问题。(3)项目资金使用:评估项目资金使用是否合理,是否存在浪费现象。(4)项目效益:评估项目实施后,对工作效率、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提升效果。(5)监管工作效果:评估监管部门在项目监管过程中,是否做到及时发觉问题、解决问题,保证项目顺利实施。通过对政务信息化项目监管效果的评估,有助于发觉监管工作中的不足,为今后项目监管提供改进方向。第九章政务信息化绩效评估9.1绩效评估指标体系9.1.1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政务信息化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应遵循以下原则:(1)系统性原则:指标体系应全面反映政务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各方面的绩效,形成完整、系统的评估体系。(2)科学性原则:指标体系应基于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保证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准确性和可靠性。(3)实用性原则:指标体系应便于操作,易于理解,能够满足实际工作需求。9.1.2指标体系构成政务信息化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项目实施绩效指标:包括项目进度、项目质量、项目成本、项目风险等方面。(2)服务质量绩效指标:包括服务效率、服务满意度、服务覆盖率等方面。(3)业务协同绩效指标:包括部门间信息共享、业务协同、资源整合等方面。(4)信息安全绩效指标:包括信息安全事件发生率、信息安全防护能力、信息安全意识等方面。(5)创新能力绩效指标: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等方面。9.2绩效评估方法与工具9.2.1评估方法政务信息化绩效评估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定量评估: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对政务信息化建设和管理过程中的各项绩效指标进行量化评估。(2)定性评估:通过专家评审、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对政务信息化建设和管理过程中的各项绩效指标进行定性分析。(3)综合评估:结合定量评估和定性评估结果,对政务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绩效进行综合评价。9.2.2评估工具政务信息化绩效评估工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数据挖掘与分析工具:用于收集和整理政务信息化建设和管理过程中的数据,为评估提供数据支持。(2)专家评审系统:通过专家评审,对政务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绩效进行评价。(3)问卷调查系统:用于收集政务信息化服务对象的需求和满意度,为评估提供依据。(4)绩效评估报告模板:用于整理评估结果,形成具有指导意义的报告。9.3绩效评估结果应用9.3.1改进策略制定根据绩效评估结果,行业政务信息化建设和管理部门应制定以下改进策略:(1)针对项目实施绩效方面的问题,优化项目管理流程,提高项目实施效率。(2)针对服务质量绩效方面的问题,提升服务质量,增强服务满意度。(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中国脱水莴笋片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正方形餐桌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4年中国涂布热风干燥箱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普通型过滤器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4至2030年六角型视频线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4年中国无底纸巾盒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PVC双面涂塑篷布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4年耐压式舱口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之字形缝纫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届常州市实验初级中学高考仿真卷英语试卷含解析
- 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推进情况汇报3篇
-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四章 地貌 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教案(2)新人教版必修1
-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 新员工岗前安全培训考试题含完整答案【各地真题】
- 第四届“长城杯”网络安全大赛(高校组)初赛备赛试题库-上(单选题部分)
- 国开2024年秋季《形势与政策》大作业答案
- 2024年浙江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试题(潮汐卷)(解析版)
- 中职教育一年级上学期英语《We Are Friends》课件
- 专题10 议论文阅读(含答案) 2024年中考语文【热点-重点-难点】专练(上海专用)
- 21 小圣施威降大圣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 新概念第四册课文翻译及学习笔记:Lesson5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