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调研八年级历史试卷一、选择题(共25分,每题1分。)1.“尧有子九人,不以其子为后,见舜之贤也,而欲以为后。”这反映当时的推举标准是()A.举贤禅让 B.传子世袭 C.征战功绩D.部落势力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是这样描述中国“第一个王朝”的:兴起于黄河流域北部,那时,中国人已经学会织造丝帛,发明了他们独特的文字系统,掌握了制造美观的陶器和青铜器的技术…依材料推断,作者认为的中国“第一个王朝”应是()A.东周 B.商朝 C.西周 D.夏朝3.历史学家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一书中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其中“中国之教”和“中国之政”分别指的是()A.儒家思想和中央集权制 B.佛教和郡县制C儒家思想和分封制 D.道家思想和皇帝制4.公元前209年夏,秦朝爆发了农民起义,在时间的表述方法上还可以写作()A.公元前2世纪早期 B.公元前2世纪末期C.公元前3世纪早期 D.公元前3世纪末期5.他武艺高强、英勇善战。第一次出征河西,率轻骑深入大漠,转战六日,消灭匈奴兵数千人。由于战功赫赫,在他24岁英年早逝后,汉武帝下令将他的坟墓修成祁连山形,以示纪念。他是()A.蒙恬 B.王翦 C.霍去病 D.卫青6.如表为一学生整理的某一历史时期治国现政主要举措。这一时期史称()①任用姚崇,宋璟为相②整顿吏治,裁减冗员③发展经济,改革税制④注重文教,编修经籍贞观之治 B.斗茶唱戏 C.开元盛世 D.康悦盛世7.习主席在2023年5月举行的中国﹣﹣中亚峰会上指出,陕西是古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见证了中国同中亚国家两千多年的深厚友谊。下列史实能住证这一观点的是()A.玄奘西行B.文成公主入藏 C.鉴真东渡 D.郑和下西洋8.“省”的本意为官禁,后来成为中央行政机构的名称。元朝以后,“省”渐渐成为地方一级行政机构。“省”的变化反映了()A.皇权与相权的矛盾B.中央加强对地方控制 C.地方割据威胁中央 D.中央与地方施政脱节9.如图是某同学制作的古代名人资料卡。据此判断,卡片中的人物是()姓名:朝代:明朝主要事迹:抗倭名句: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A.岳飞 B.文天祥 C.戚继光 D.郑成功10.历史评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史实与评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正确的是选项史实评论()A.司马光主持编写《资治通鉴》与司马迁的《史记》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 B.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C.宋应星编写《天工开物》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 、D.道光年间“皮黄戏”形成脱离广大民众和现实生活,清朝中期逐渐走向衰落11.陈旭麓认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后的一逞。对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材料中的“界碑”是指()A.自然经济彻底解体B.人民禁烟斗争胜利C.中国现代化的开始 D.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2.1871年,郑观应说:“今长江二千数百里有奇,洋船往来,实获厚利,喧宾夺主,殊抱杞忧。”这种现象最早出现在()《虎门条约》签订后B.《天津条约》签订后C.《北京条约》签订后D.《望厦条约》签订后13.“推动了这次大爆炸(指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的社会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B.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C.太平天国运动以反对外国侵略为主D.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源14.1861年,法国巴特勒上尉写信给雨果,要求雨果歌颂他们。他认为,“这次远征行动干得体面而漂亮,是法兰西和英格兰共同之荣耀”。而雨果却认为“这是两个强盗,一个在洗劫财物,另一个在放火”。巴特勒和雨果都是在评论()A.三元里人民抗英运动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C.沙俄割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D.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15.“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海军名将邓世昌的英雄事迹是()A.收复新疆,维护国家统一 B.领导虎门销烟C.在黄海大战中英勇杀敌,壮烈殉国 D.舍身堵抢眼16.“事实上,外国公使住在一片中国人不能进入地方,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此能“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与之相关的是()A.《马关条约》B.《北京条约》C.《辛丑条约》 D.《瑷珲条约》17.某同学在学习中国近代史相关内容后,绘制了一幅以慈禧太后为主角的漫画(旗中文字: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该漫画的寓意是()清政府已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B.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C.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清政府坚定支持义和团反帝爱国斗争18.历史图示是对历史进程直观而简明的表述。下面的示意图有助于我们了解()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社会的危机C.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D.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19.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素养之一。下列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火烧圆明园②割香港岛给英国③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③②①④D.④①②③20.“甲午战争,我们被日本一举打败,这个刺激才真正刺痛了中国的士大夫,以高级官僚和士大夫为代表的中国社会精英阶层一边在应付来自外来的挑战,另一边也逐渐缓慢地开始反思。”19世纪末,这种“反思”演化成的,实际行动是()A.洋务运动 B.百日维新 C.广州起义D.新文化运动21.某同学在搜集和整理“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材料时,找到一部被评价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律文献,这部法律文献应是()A.《中华民国约法》 B.《资政新篇》C.《天朝田亩制度》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2.它是“近代由中国资产阶级单独领导仅次于辛亥革命的又一次革命运动,从云南开始的战争粉碎了封建帝制的延续阴谋,恢复了共和制”。材料评价的是()A.二次革命 B.护国战争 C.广西起义D.黄花岗起义23.北洋军阀时期,老百姓门口的对联由“民国万岁,天下太平”改为“民国万税,天下太贫”,当时的中国政治腐败、社会黑暗。这与当时哪一政治局面密切相关()A.贪官横行 B.军阀混战 C.徭役繁多D.割地赔款24.学者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它是一条分界线。”作者认为辛亥革命成为“分界线”的主要理由是()A.辛亥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B.辛亥革命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C.辛亥革命实现了社会移风易俗D.辛亥革命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25.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我们要铭记历史,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努力学习、奋斗。为更好了解当时的历史,我们应该选择第一手史料进行学习,下列属于第一手史料的是()A.圆明园遗址B.《李鸿章传》C电影《甲午风云》 D.电视剧《太平天国》二、材料题(共25分,26题8分,27题7分,28题10分)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我们虽拼命抵抗终归失败,那是自然的,逃不脱的。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求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据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材料三下面是初二某班同学对近代中国某一历史事件的描述工业文明外力冲击下社会矛盾的产物农民阶层的救亡图存运动以基督教文明与中华本土文明相融合为特点以反清革命为斗争目的在上海遭遇华尔的洋枪队(1)观察《鸦片战争形势图》和《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图》,指出两次鸦片战争侵略军入侵路线的特点,及中国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位置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和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关系。(3分)(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拼命抵抗”的一则史实。并从世界历史发展潮流的角度分析“失败的理由”。(2分)(3)材料一中的“因基督教文明与中华本土文明相融合”而创立的哪一组织开始发展反清力量?“农民阶层的救亡图存运动”是指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并指出其失败的根本原因?(3分)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次界碑。……英国兵轮鼓浪而来,由沿海入长江,撞倒了堡垒的最后一壁。——摘自《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二梁启超说:“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摘自《复兴之路》第一章《山河祭》材料三1902年,在北京郊区的一个农家院落内,一位祖藉香港岛,1880年移居台湾,1897年又移居北京东交民巷,一年前被驱逐到此的历尽苦难的75岁老人,在给儿孙讲述自己60年来的经历。老人说自己这60年来的居无定所,颠沛流离的经历。——摘自《陶豆网》(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英国发动“战争”的借口是什么?说明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的理由?(2分)(2)根据材料二,“割台湾,偿二百兆”发生在那次战争后?列举这场战争中牺牲的一位民族英雄?(2分)(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老人被驱逐出东交民巷”依据什么条约?这一条约中哪一点内容表明“清政府沦为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并说一说其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3分)28.“中国梦”是中国人追求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之梦。近代以来,辈辈仁人志士,为追求“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几多教训,几多启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中体西用】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1)材料一反映了李鸿章为达到“自强”的目的提出了什么主张?李鸿章等人,在这场学习西方的运动中先后提出了什么口号?(3分)【立宪之梦】材料二梁启超认为,“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有人认为戊戌变法在政治上是具有君主立宪的目标和理想,在经济上,它要推动民族工商业的发展。(2)由材料二可知,甲午战败极大地唤醒了中国人,梁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产品研发合作合同样本
- 农艺师考试各种植物习性试题及答案
- 买卖肥料合同标准文本
- 2024年园艺师的应考准备试题及答案
- 代接工程合同样本
- 公司代付合同样本样本
- 为子女设立居住权合同样本
- 2024年系统分析师考试成功经验试题及答案
- 保底分红合同标准文本
- 农房建筑合同样本
- 2024国考公务员考试题及行测
- 2025数学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人教A版复习讲义含答案
- 精益生产能力成熟度评价标准
- 2023-2024学年河南省焦作市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 2024CSCO胃肠间质瘤诊疗指南解读
- 泛血管疾病抗栓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
- 营运能力分析国外研究现状
- 国开2024《人文英语4》边学边练参考答案
- 西北政法大学课件模板
- 第二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 注塑车间现场改善提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